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5篇)

时间:2019-05-14 22:5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第一篇: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2001年3月13日

知识经济正在越来越多的为理论界所探讨,虽然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和形成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也存在着所达成的共识,即知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度越来越大。知识的存在有着不同的形态,一是存在于各类文献之中,二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三是通过人的劳动凝结于产品之中。就其作用而言,只有凝结于产品之中的知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第一种存在形式的知识代表着一种潜在的经济价值,它要通过第二种存在形式才能物化于产品之中。因此,人力资源成为了知识实现其经济价值的中介和依托。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但是同样的模式在互不相同的国家当中实施,是否都能发挥其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呢?据国际调查显示,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失败,只有30%是由于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之相对,倒有70%的失败在于人员之间的跨文化沟通。正如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所指出的,在过去的研究中,理论家和企业家都忽视了文化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学发展的一大弱点。而事实上,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于“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文化必然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Hofstede,1980)

一、企业当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之下为各国企业所大力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我们这里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1、员工借助于工作小组,任务团队或质量圈等活动,广泛地融入和参与管理。

2、通过工作流程设计,使员工的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

3、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

4、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

5、员工培训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更强调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6、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7、构建基于员工工作业绩的奖励制度。

就我们所知,上述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正在各国企业中广泛被采纳和实施。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各国又是各不相同的。

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企业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而人又是生在文化中,长在文化中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他们首先在管理理念上便存在着不同,这种理念被带入管理行为当中,反过来又对最初的理念起着强化作用。作为企业当中的员工,内心深处都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会使他们形成在工作中应该怎样被对待的模式,以及对不同的管理措施做出什么样的反映。因而人本主义管理在诸多管理形式中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得最为敏感。

因而很多专家都告诫那些跨文化管理者,在本国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人本主义政策,比如在美国,到了其他国家则未必是起作用的,比如到了日本和欧洲。因此他们认为挑选一种适合的人本主义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使之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国企业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指标

文化一词定义很多,霍夫斯坦特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所下之定义是被管理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他认为文化是一组织成员或者一种区划下的人群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这种特征使之与其他组织或人群区别开来。因而在这一群体之中总会存在某些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和看事物的角度是为这一共同体的成员所特有的,人们通过成为一个组织的成员而学会这个组织的文化,人们往往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坚持着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但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对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影响,通常是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打交道时才真正感知自己所在的文化。

基于上述定义,霍夫斯坦特针对跨国公司的雇员,进行了遍及四十个国家,长达七年,资料总数包括116000张问卷的大规模调查,然后提出了四项描述民族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民族文化四维度,其内容包括:

1、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一种文化究竟是大的权力距离还是小的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如果领导上的集权和专断是深植在员工的头脑中的,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那么权力分配的不公平是不会影响到组织的稳定的。

2、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avoidanceindex)。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订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允许出现越轨的思想和行为等等。不同文化,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因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4、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对于男性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担然,而女性社会则完全与之相反。

通过对上述文化四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霍夫斯坦特证实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是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很难轻易被改变。

三、人本主义政策的文化模型。

文化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影响员工对于职业的看法。首先,在内心深处,每个员工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这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他们在工作中希望被上司怎样对待,以及对于不同的人本主义政策采取怎样的态度。这必定会影响到管理者对政策的选择和执行。其次,在外部,文化会影响组织价值观念的选择和组织规范的构架,进而影响人本主义管理政策的选择。而所有这些政策选择反过来又会强化组织原有的文化。

下面我们结合上述通行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和霍夫斯坦特的民族文化四维度理论,来构建不同文化之下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政策选择的模型:

1、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企业当中表现为等级顺序比较严格,不同等级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我们认为大的权力距离容易造成拥有权力者与没有权力者之间潜在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也就不利于创造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本政策6)。此外,大的权力距离还会造成下属对上级有一种强烈的依附需要,下属对上级惟命是从。因此我们认为大的权力距离使组织缺乏活力,不利于激励员工在工作当中学习和不断进步(人本政策4)。

例如,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2、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离经叛道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因此强烈要求一致性,相比较带有冒险意味的个人决策,他们更喜欢群体做出决策。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更容易动员员工参与到管理当中(人本政策1),也更愿意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人本政策3)。

例如,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取不得成效。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3、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的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异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的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更适合于构建灵活的工作制度(人本政策2)。此外,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基于员工工作绩效而开展的职业竞争被认为是公平的和合理的(人本政策7),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员工会强烈地排斥这种竞争。

例如,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因而灵活的工时制度、弹性工作制等都是发源自美国,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也是美国企业取胜的法宝。中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则未必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权力的看法。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而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倾向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更适合于采纳基于员工表现的奖励制度(人本政策7)。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则相反,这种激励手段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成效,这也与我们的上述论点达到了不谋而合。

5、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认为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认为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人本政策6)。

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但是就我们上述模型1的论述,中国和日本又属于权力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又不利于形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由于这两种指标逆向性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判断中日两国文化是否适合于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这一人本主义政策呢?这里就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操作技巧,即如何扬长避短,来实现管理目标。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同时又崇尚国家、集体至上,其企业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特点,他们在企业当中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使之在员工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依然存在的等级观念,他们把其消极影响降到了最小,即采取把权力和等级在员工之间进行平等分配的方式,实行根据员工的资历缓慢进行升级的“年功序列制”。这样,大的权力距离所形成的负面影响被包容于集体主义精神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之中,没有影响到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由于与日本企业有着相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因而也面临着相似的人本主义政策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相机抉择,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6、在男性度较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倾向于强烈地追求成就感,认为个人决策的质量高于群体决策,决策者之间通常不愿采取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认为男性度较高的社会不利于员工积极地参与管理(人本政策1)。

美国是男性度程度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于频繁地变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中国是一个女性度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正如我们上面的叙述,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人本主义政策是可行的。

上面就民族文化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人本主义政策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里必须指明的是,民族文化是一种普遍性的特征,对于解释一些跨文化人本主义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企业及其人本主义政策的实施,还应该依据本企业自身文化特点,进行相机抉择。

第二篇:“以人为本”与东方管理文化

文章标题:“以人为本”与东方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与东方管理文化

在现在企业的发展当中,“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管理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了。现在国内的企业,大多运用的是西方的企业管理方法,书本上传播的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也都是一些来自西方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并非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毕竟在中国,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人的思维不同;理论的适用情况和环境应该也不尽相同,所以将现代管理理论与东方传统管理理论,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文化理论,应该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乃至整个东方企业(准确的说应该是汉文化区域)的管理理论。如何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国度当中,继承我们祖先优秀的文化遗产,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去,结合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实际创立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各学派的看法、观点不尽相同。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在道家的“无为”思想中,http://www.xiexiebang.com/强调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在《性恶篇》中也提到“人本性恶,使之善者伪也”的观点,指一个人要有由恶变善的行为。荀子对人的行为的观点与西方近代管理学家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我们在研究行为科学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存在“行为科学”的雏形。中国近代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有管理学思想,而且这部文学作品体现出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学之父”泰罗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1998年西班牙召开的第4届世界管理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对管理学教育、研究、实践的冲击。与会者都有一个共识,认为东西方管理文化是可以融合的。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可概括为12个字: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1997年成立的“全球华人企业研究中心”掀起了美国企业界、工商管理界研究华人的新潮流。管理大师彼得•德拉克在探讨华商问题时,认为“华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研究华商问题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美国有一个预测学者认为,华商的管理模式将替代日本的管理模式成为世界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

华商的经营思想是和气生财,从家族管理到如今的股份制,他们利用“五缘”的关系来建立经济的网络。“五缘”是指:血缘、乡缘、文缘、商缘和神缘。他们的目的是达到管理本土化,通过和气生财来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事业服务。华商应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将管理本土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东方管理思想对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以人为本”与“人为根本”。从观念层面看,当今西方管理学所发扬的“人本管理”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推崇的“人为根本”其本质是相同的。很多著名西方公司的作法都洋溢着东方人本管理的温馨:惠普公司的人本管理经验一直为学界所称道,惠普公司经常到名牌大学招收“尖子”学生,http://www.xiexiebang.com/经过严格挑选,一经录用,就给以良好的培训,同时决不轻易解雇。惠普员工要辞职,老总一定要找他谈一谈,了解他为什么要走,希望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真诚地挽留员工,并真诚地欢迎辞职出去的人才再回到公司。世界手机第一品牌的诺基亚公司更是提出了响亮的“诺基亚高科特,以人为本”的口号。人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是因为它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创造企业和员工的最大价值;其次,“以德为先”与“家国伦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理想,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引天然的家庭伦理进入国家的治理。家庭的礼俗秩序被扩大为国家的统治秩序。西方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新经济,他们也意识到没有发达的网络道德保证网络的安全,是不会有发达的新经济的;第三,“人为为人”与“村落沟通”。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一般以村落为主,在一个村落里,人们彼此知根知底,沟通的范围就局限在小小的村落内,一个村落就是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单位。当今新经济时代,有人把地球称作“地球村”,因为有了互联网,通讯极为便利。一个人成长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应获得人们认同的过程,等到认识之后,更是一个“为人”的过程,这对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样的。

20世纪末,在经过各自的长期发展之后,东西方管理文化出现了整合趋势,人在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而团体的合作也越发显示出生命力。与以家庭为本“家国一体”的东方管理文化一样,以个人为主、融集团生活为一体的西方管理文化,开始了

重视个人、家庭、集团的作用。更简洁地说,无论东西方管理文化都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西方从“人是机器”的观念过渡到重视人的作用,日本和“四小龙”由于讲求团队精神,讲求人际协作导致经济起飞。同时,东西方管理学界都倾注极大热情关注文化对管理的作用。其中在人本管理思想上的趋同是最大的表象,都最终认识到了人本身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不再单纯关注

“物”(包括资本、设备、原材料等)的管理,这代表了21世纪世界范围内主流管理思想的汇合与交融。

《“以人为本”与东方管理文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以人为本”与东方管理文化。

第三篇:以人为本实现文化管理(2011)

以人为本实现文化管理

2011-04-16 19:29:18 作者:张润彩 来源:东方烟草报 浏览次数:16786

现代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当企业文化理论兴起后,企业管理开始了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飞跃。而今,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开始向文化管理层次稳步推进。那么,真正的文化管理是怎样一种状态?企业应如何实现文化管理?笔者就此作简要论述。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首先应该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判断企业是否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依据之一,就是看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是否把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外,企业应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只有时刻为客户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潜力;对内,企业要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最大财富。要尊重、理解和关爱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满足感;注重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努力优化员工成长环境。

其次,要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归根结底,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具有全员共同信守的价值观是企业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直接将文化管理表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文化管理是靠价值观来凝聚人心的,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再次,管理要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当企业处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时,企业把员工视为“机器”,将严格的工作规范、机械(流程化)的操作动作视为降本增效的唯一手段。而处于工作状态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员工的敬业精神、工作激情和专业兴趣等情感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观念、知识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靠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来换取高绩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必须把管理重点由行为层升级为观念层,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善于运用精神力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建设成为员工实现个人梦想的家园。

制定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

要确保文化管理落到实处,避免它成为赶时髦的花架子,企业应当制定与全员共同的价值观相协调的企业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应重点关注三类制度建设。

人才管理制度。企业的人才大致分为三种: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在设计和落实人才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区分不同的人才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管理型人才是一类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懂得团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考核、选拔这类人才时,企业应重点考虑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团队管理能力;技术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规划技术路线,对其技术职务的评定、考核应重点考虑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操作能手,对他们的定级、考评、晋升应重点考虑实操能力和当期绩效。当然,对这三类人才的岗位职级划分应结合企业实际协调开展,争取做到管理、技术、技能三方面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

薪酬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的设计和落实要体现向价值创造者倾斜的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是企业家、资本、知识和劳动等。谁的经营业绩好、谁研发了核心技术、谁的劳动效率高,谁就应该得到高额回报。只有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不同主体实施不同的薪酬分配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此外,激励措施应相对灵活,比如提供职务消费(车辆补贴、免费车位、购书卡)、高级培训(国外培训、名校进修)以及奖励带薪休假机会等。

民主管理制度。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能够让员工当家作主、享受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但民主管理决不是允许普通员工参加职代会那么简单,还要在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在完善职代会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还应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现民主管理的常态化。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渗透民主管理思想;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强化沟通职能,尽量让职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等。

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团队

个体能量的集中迸发最终将成就一个团队的力量,而个体能量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对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善于挖掘个人潜力进而积聚团队力量,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优势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团队建设应立足文化管理,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确立一致认同的目标。企业的团队按人员组成可分为跨部门型团队、职能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等;按工作性质可分为项目型团队、业务型团队、管理型团队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团队,都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还要为企业目标服务,做到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团队负责人应向团队成员传递清晰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并为达成目标而不懈努力。

培育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个体的性格、作风、能力等均存在差异,团队的协作能力通常会受到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团队负责人持续加强协调和沟通,不仅注重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还要鼓励大家精诚团结、凝聚集体智慧。如果忽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大家“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无论单个的团队成员如何优秀,团队目标的实现都将充满变数。

此外,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状态,实现文化管理不能忽视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总之,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高度管理企业,更加突出对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也集中于人的思想和观念。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实行文化管理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安全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安全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安全是什么?我们天天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每每提到幸福生活来自安全。安全是纸上文字、一句话、还是一个空洞口号,都不是,安全是滞后效益。

道路客运运输安全行车的四大要素是:人、车、路、环境。其中人更是在四大要素中占主导地位。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每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上百种甚至更多的原因,但由于驾驶人的违章操作、接听电话、疲劳驾驶等因素是诱发事故的直因。因此要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安全生产之中,始终贯穿于安全文化之中。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同祖同宗。企业的安全文化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只有国际核问题咨询组给安全文化下了个定义:即“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我以初浅的学识和认识,结合集团公司现在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的活动,现对企业安全文化与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初浅的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企业安全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素质、安全精细化管理、团队精神及人本管理上,总之为提高这个总和采取的一切对策。

一、安全意识

意识是人的一种潜在思维,是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态度。安全意识就是人潜在安全认识的唤醒。人们每每提到要提高安全意识,单一说教式的提高都是被动的,人们从心灵深处没有触及。只有经常性的开展个例分析、班组座谈、图片展示、安全活动学习,人们的灵魂深处才能被震撼,潜意识的‘没关系’才能被屏蔽。

二、安全态度

态度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进取心。安全态度就是对安全负责任的一种进取心。如何去改变员工的态度,最行之有效的是奖与惩。奖有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与薪金、职务升迁相挂钩;精神鼓励与企业文化相衔接。惩与解聘、解职、降薪相结合。同时要用其之长、摒其之短。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人用工制度,做到行有路、量有尺、效有法。从而达到加大责任、提升进取心。

三、安全素质

素质是人们知识面和社会阅历在行为规范中的表现。安全素质的提高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培训、信息知识的了解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理解,以考促学,熟记安全规程及应用法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员的素质提高后,在工作中各个方面就能驾轻就熟,就能深入细致的观察问题、考虑问题,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劲懈怠。

四、安全精细化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粗放。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就是由无数“小事”、“细节”组成,没有每一个“小事”和“细节”的安全,就不会有企业整体的安全。因此,在安全生产上走精细化之路是企业安全必须要过的一个关。

所谓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必然结果。道路客运运输企业要由原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入动态管理。动态管理主要体现在对驾驶人、乘务员、车辆、治安、环境的管理。

驾驶人、乘务员的管理体现在:对应具备的基本情况了解登记在册,证件是否齐全是否有效、驾驶技能、家庭是否有不稳定的因素、是否有影响驾驶的家族遗传病史、是否按客运服务规范向旅客提供服务等。

车辆的管理体现在:回库检验、出站检验、维修与保养、行驶路线、途中监测等。

治安、环境的管理体现在:内部服务质量管理的规范、防范措施的落实、危险地的预报与预控等。

五、团队精神

任何的事物都离不开一个团体,安全管理亦是同样,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一蹴而就,而是靠全员的齐抓共管。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说,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造就勤勉,诚信,团结,高效,自律的员工队伍,才能使企业的潜在创造力得以发挥,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目标顺利实现。

六、人本管理

任何事物的管理都由人最终予以决定,人是管理活动的中心,安全管理最终落脚的就是人本管理,是相生相依的一对。但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安全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又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挥之不去的情结。

企业有人则行,无人则止。我们应该依靠良好的环境、适当的机会、完善的培训体制(企业不在于是不是硕士、博士,关健在于你是不是有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不是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真正的学习无处不在)和合理的工资标准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最后,就用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对人本管理的诠释来作为本文的结尾:点亮人性和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语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的《易经》。其大意是说,由宇宙间日月星辰所构成的天体都在正常运行,人格高尚、有教养的人应当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劲懈怠。

第五篇: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精选多篇)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推进企业管理实践,构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使管理文化力产生强大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进而发展生产力,推动企业管理的创新增效,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全面完成企业各项工作任务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培育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

尽管煤炭企业用工性质多样、员工思想与需求存在差异,总体上看,员工都希望企业什么都好,生活好、环境好、工资收入高,但这些都需要全体员工共

同努力创造,因此,要在广大员工中开展“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学习教育活动,既要让员工谈企业取得的成绩、荣誉和自己得到的实惠,也要谈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政治影响和家庭的痛苦。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集体意识,进而确立“企业发展、人人有责”的荣辱感。同时,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竞赛活动,以推动生产任务的完成,不断提高效益和员工的收入,使全体员工感受到没有生产、安全、高效,就没有个人的利益和实惠,促使全体员工把“安全、高效、优质、争先”的集体精神变为共追求的目标。

二、注重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

一个企业、一个区队都是人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元素都充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色,都蕴藏着一定的智慧和能量,都希望通过自己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得到公众认可,因此,必须把开发员工的智慧和潜能作为人本管理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对员工的

培训,并坚持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含量较高、制约安全生产瓶颈的机电、运输等主要工种的培训上,同时,针对节假日、季节转变、停产检修、条件变化等,可能影响职工的注意力、身体状况、思想情绪,要提前进行宣传教育敲警钟,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警惕性,真正为员工岗位成才和生命安全做保障;二是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也有懒惰性和积极性,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制定奖惩激励机制、技术岗位竞争上岗机制,为员工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空间,以做到人尽其才,真正为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环境,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内在潜能。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创建和谐的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

作为煤炭生产企业,不能只是追求完成生产任务,还要

开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节发展的良好局面,既要安全、高效创产品,又要文明优质造环境,实现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行为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文明环境塑造文明的行为,以文明的行为创造优质的产品。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要不不断加强区队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职工活动室、阅览室、职工活动小家,经常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二是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大搞质量标准化和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在改善职工生活环境的同时,在井下工作场所广泛开展质量标准化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并坚持做到严格标准、严格检查、严肃奖惩,把以人为本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构筑企业文化

王丽亚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上升为形象力和文化力的竞争。平度市电业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大力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弘

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国家电网”品牌建设,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根植在广大员工心中,不断汲取先进企业的文化精华,并进行提炼升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度供电公司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精心策划,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也是对职工最大的爱护和维护。平度市电业公司建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控制,变管结果为管过程,变抓事故为抓预防,把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目标,提高到对各种作业实现 “零违章”的目标,成为全省四个免检无违章县公司之一,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截至2014年8月2日,已创造了安全运行7190天的历史最高纪录。7190天,不仅仅是个时间概

念、数字概念,它是平度电业公司800余名干部职工用心血和汗水铸成的奖杯。

优质服务,建设企业服务文化。服务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平度电业公司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积极打造“亮出精彩照万家”服务品牌。把客户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建设出企业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的电力软环境。平度市电业公司在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各项政策的同时,还完善 “彩虹工程”运行机制,打造“亮出精彩照万家”服务品牌,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多项特色服务,让客户只进一个门、就能办成事。充分利用95598服务系统、800免费服务热线等多个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供电服务向无障碍、零距离、个性化层次的提升,努力构建合理、高效的营销管理服务体系,在巩固和开拓电力市场的同时,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用更高的服务标准、更快的服务响应、更强的服务支撑赢得了民心,打造了“彩虹连着你我他,电力服务进万家”的企业服务文化。为优化服务文化,平度电业公司把灌输国家电网公司的“三个十条”等服务理念作为岗前培训、员工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将服务理念贯穿其中,使提高服务技能和增进对服务理念的认知认同紧密结合起来。该公司以服务树形象、服务拓市场为己任,广泛为用电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优

质、高效的服务。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就是要培养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以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同时通过不断了解、引导和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把对全体职工的关怀和爱护落到实处,做到让员工工作用心、居住放心、生活开心,该公司改建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整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公司每年定期举办文体运动会、书画摄影展,重大节日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还经常性组织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做到了大型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经常化。活跃了企业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情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平度电业人还不忘回报社会,热心于各种爱心公益事业,不仅常年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向特困学生、失学儿童、困难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援手,并多次为困难地区、四川灾区捐款捐物。平度市供电公司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平度电业人用他们的热情谱写着“和谐凝聚力量,和谐创造动力”的动人之歌。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平度电业公司始终坚持以人

为本,尊敬人、理解人、爱护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规范化管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活力充沛的创新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不断培养、丰厚企业和职工的文化底蕴,运用各种载体,凝聚团队精神,创建和谐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荣获电力部 “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感企业”、“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人为本实现文化管理

2014-04-16 19:29:18 作者:张润彩 来源:东方烟草报 浏览次数:16786

现代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当企业文化理论兴起后,企业管理开始了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飞跃。而今,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企业文化,开始向文化管理层次稳步推进。那么,真正的文化管理是怎样一种状态?企业应如何实现文化管理?笔者就此作简要论述。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首先应该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判断企业是否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依据之一,就是看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是否把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外,企业应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只有时刻为客户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潜力;对内,企业要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最大财富。要尊重、理解和关爱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满足感;注重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努力优化员工成长环境。

其次,要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归根结底,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具有全员共同信守的价值观是企业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直接将文化管理表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文化管理是靠价值观来凝聚人心的,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再次,管理要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当企业处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时,企业把员工视为“机器”,将严格的工作规范、机械的操作动作视为降本增效的唯一手段。而处于工作状态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员工的敬业精神、工作激情和专业兴趣等情感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观念、知识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靠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来换取高绩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必须把管理

重点由行为层升级为观念层,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善于运用精神力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建设成为员工实现个人梦想的家园。

制定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

要确保文化管理落到实处,避免它成为赶时髦的花架子,企业应当制定与全员共同的价值观相协调的企业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应重点关注三类制度建设。

人才管理制度。企业的人才大致分为三种: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在设计和落实人才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区分不同的人才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管理型人才是一类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懂得团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考核、选拔这类人才时,企业应重点考虑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团队管理能力;技术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规划技术路线,对其技术职务的评定、考核应重点考虑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操作能

手,对他们的定级、考评、晋升应重点考虑实操能力和当期绩效。当然,对这三类人才的岗位职级划分应结合企业实际协调开展,争取做到管理、技术、技能三方面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

薪酬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的设计和落实要体现向价值创造者倾斜的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是企业家、资本、知识和劳动等。谁的经营业绩好、谁研发了核心技术、谁的劳动效率高,谁就应该得到高额回报。只有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不同主体实施不同的薪酬分配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此外,激励措施应相对灵活,比如提供职务消费、高级培训以及奖励带薪休假机会等。

民主管理制度。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能够让员工当家作主、享受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但民

主管理决不是允许普通员工参加职代会那么简单,还要在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在完善职代会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还应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现民主管理的常态化。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渗透民主管理思想;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强化沟通职能,尽量让职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等。

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团队

个体能量的集中迸发最终将成就一个团队的力量,而个体能量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对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善于挖掘个人潜力进而积聚团队力量,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优势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团队建设应立足文化管理,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确立一致认同的目标。企业的团队按人员组成可分为跨部门型团队、职能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等;按工作性质可分为项目型团队、业务型团队、管理型团队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团队,都要树

立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还要为企业目标服务,做到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团队负责人应向团队成员传递清晰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并为达成目标而不懈努力。

培育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个体的性格、作风、能力等均存在差异,团队的协作能力通常会受到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团队负责人持续加强协调和沟通,不仅注重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还要鼓励大家精诚团结、凝聚集体智慧。如果忽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大家“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无论单个的团队成员如何优秀,团队目标的实现都将充满变数。

此外,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状态,实现文化管理不能忽视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总之,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高度管理企业,更加突出对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

也集中于人的思想和观念。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实行文化管理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管理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为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代的管理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整管理的方法。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人力的作用。作为管理者,在任人唯贤的同时,更需要深刻知晓“以人为本”的含义,懂得如何用人、御人。建立实事求是的管理制度,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善用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的手段,为员工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使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积极于工作,从而为整个企业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立足之地,信和电信依靠这一点,使得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地壮大。

信和电信的董事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当代企业的管理出发点,一点不假。

知识经济爆炸的当代社会,在各行各业的残酷竞争中,知识的力量突出的重要。而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则越发的表现出其巨大的影响力。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增进企业活力的源泉。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人的集合体,对企业的管理首先就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进行管理。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认识、理解、尊重、用好每一个员工,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为其营造合理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工作热情,使企业内部的至少是大部分的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作为民营企业,其优越性更表现在对人力的肯定,对“以人为本”原则的深度把握。长城的修建依靠千万万人的汗水凝聚,企业帝国的建立依靠每一个人力量的点滴汇聚。秦始皇不是

靠自己单枪匹马打下江山,比尔.盖茨不是孤家寡人建立微软帝国。成功的管理者都深知人的重要性,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可以说,企业作为一部开足马力运行的机器,每个员工都是这部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管理者是保证这部机器正常快速运行的操作者,只有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善于从员工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手段,拧紧每一颗螺丝钉,才是推动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

信和电信也很注重保留人才,认为激励人才,依靠人才促进公司快速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目的所在。公司一贯奉行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发掘潜能和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公司不断的招募和培养,建立并相对稳定的建立了一支具有优秀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的员工队伍,优秀骨干层出不穷,使得企业飞速发展,公司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见证。公司在管理上也为员工创造出宽松的文化和工作氛围,激励员工自觉地

勤奋工作。同时为了保留人才,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员工福利到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上予以极大的支持,一系列的措施成功的降低了人才流失率,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使信和电信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人为本的实现需要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成功沟通,这样才能实现公司坚强快速的发展。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人是生产经营的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核心是人,而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机制,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构筑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呢?

笔者认为,要从研究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入手,最大限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客观描述了人的需求的层次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

要。每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便突出出来。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本体作用,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

首先,要构筑激励为主、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安全生产为基础,企业行为的最终目标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上。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亚当斯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公平理论: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得的绝对报酬量,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量与别人报酬量之间的关系,即相对报酬量。因此,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对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合理确定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员工得到心理平衡和适当激励,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其次,要构筑公平、公开、公正的晋级机制。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制定合理的晋级制度,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能否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如果决策者在管理上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人们能够通过努力工作和正常程序得到晋级,那么管理者的决策就能得到贯彻执行,也将带动员工积极进取的热情,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争取晋级的机会。反之,将会影响员工积极进取的热情,影响其投入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第三,要构筑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恪守的经营宗旨,是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种规范、体系,凝聚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因此,构筑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必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要构筑科学规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人,围绕人在生产活动中的

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正确评估,保证投入,系统化管理,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保障和作业环境保障,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这是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基本保证。

第五,要构筑立足生产、着眼长远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有长远眼光,要有战略性规划和部署,人力资源配置要与生产经营需要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使人的劳动强度趋于合理,合理的劳动强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第六,要健全安全性评价机制。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国内目前推行的安全性评价查评办法仍未将分配、晋级、企业文化、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五种机制纳入,只查评了安全生产的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组成的子系统,而未将其它有较大影响的企业管理机制纳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缺憾。而所谓“大安全”理念,笔者认为,就是要将本文所列的,包括未能列入的各种企业管理机制的影响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企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

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营机制通过作用于人,进而作用于安全生产这个子系统。因此,合理评价各种企业管理机制对于安全生产这个子系统的作用,及时调整规范各种管理机制,正确诠释“大安

全”理念,必将有益于安全生产这个系统的良性发展。

下载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与项目管理

    以人为本在科研项目管理的应用近年来,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见诸各宣传材料和项目管理的文件中。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深究“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以人为本”似乎就......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5篇)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推进企业管理实践,构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使管理文化力产生强大的渗透力、......

    构筑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论文范文合集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推进企业管理实践,构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使管理文化力产生强大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进而发展生产力,推动企业管理的创......

    内控文化以人为本

    构建以人为本的内控文化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拓展和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提升,高新技术和金融市场的互动,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后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

    以人为本践行文化

    以人为本,践行文化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活动。首先,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人为本,践行文......

    安全文化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以人为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它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在我们大力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就必须......

    企业安全管理与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管理与以人为本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安全已是每个人的需要。美国著名行为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激......

    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姓 名: 学 号: 年纪班级: 专业及层次: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华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优秀的中华儿女,浩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