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更高境界
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更高境界,已经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许多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披风斩浪,成为佼佼者,就在于他们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将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晋煤集团公司决策层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年初,集团公司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就正式提出了要打造强势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企业“二次创业”的各项事业。
作为企业的首脑机关,机关的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进一步引深和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武装机关干部头脑,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效提升机关决策管理服务能力,才能为晋煤集团“二次创业”的宏伟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机关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当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的建设。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起的作用,已在众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本企业以及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共同的目标理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企业迎接市场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并很快得到了中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认同和响应,并掀起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文化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锤炼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逐渐成为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新世纪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程,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管理的最高层次。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我们要跟踪世界管理的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程度,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3、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实现集团公司“二次创业、做强做大”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 我们晋煤集团在全国煤炭行业中,是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的企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晋煤人就鲜明地提出了“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的企业精神。晋煤集团“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强势的企业文化作支撑。虽然,“二次创业”起步阶段势头良好,前景喜人。但是,要把“二次创业、做强做大”的宏伟蓝图变成灿烂的现实,我们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提并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团公司领导层已充分认识到新世纪新阶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集团公司“两会”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公司党委根据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打造强势晋煤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来推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机关的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机关决策、管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各项事业。
4、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推进机关建设,促进机关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内在要求 我们机关作为集团公司的首脑指挥机关,是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领导者、组织者、直接参与者。机关对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改革、长远发展、员工生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全面负责,我们应当明确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就是服务,服务是机关的天职,搞不好服务就是失职。今年,机关党代会提出要努力建设“文明、规范、高效、廉洁”的学习型、服务型机关。机关的各个单位、部门应当在这个定位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能,面对“二次创业”的新使命,面对加强机关建设,树立机关新形象的新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企业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契而不舍地推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提高和加强自身决策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机关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和飞跃。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并为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性和自觉的文化,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如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功能、三个文明的促进功能、服务社会的感化功能等等。这些特定功能,是我们研究和建设机关文化的基础;只有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和这些特定功能,才能根据我们晋煤集团机关的实际情况,形成和实现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
1、机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机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提高机关决策、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有生命力的文化和积淀为基础,借鉴吸收成功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坚持不懈地培育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塑工作,形成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机关的三个文明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机关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职业道德为根本,以机关形象为重点,以突出服务为保证,通过企业文化不断建塑、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在理念塑造、行为养成、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等体系要素上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使机关真正跨入学习型组织行列,使文化创新在不断提升公司机关决策、服务和管理能力中发挥其特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努力建设“文明、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型、学习型机关。
3、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远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对内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对外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赢得社会的信任。
二要重在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选择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
三要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
四要务求实效。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按照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统一,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树立全新企业理念和服务理念,逐步提炼总结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新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过去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中的指导性观念,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自己企业文化的标志。企业理念系统主要由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诸要素构成,机关各处室单位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处室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增强时效性,讲求务实性、科学性、艺术性,总结提炼提出符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需求,符合企业“二次创业,做强做大”,符合职工群众利益要求,具有机关特色的新的更为具体的生产理念、安全理念、营销理念、科技理念、质量理念、成本理念、用人理念、服务理念。通过提炼理念和持之以恒的理念渗透,把企业理念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渗透到广大员工的心灵深处,从表面接触递进为理性理解,由理性理解升华为行为意识,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我管理。
一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机关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坚持向梁雨润、任长霞、许振超、李斌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以确立服务理念的先进性、导向性、规范性。
二要认真克服我们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改变“守摊子”、“做、等、靠”的被动服务模式;破除吃拿卡要,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改变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纪律松弛、管理不严、素质不高的现状。三要适应企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适应企业二次创业、做强做大、煤气电化综合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起机关超前服务的意识、主动服务的意识、承诺服务的意识、诚信服务的意识,创新服务的意识,提高机关服务的满意度、知名度。
总而言之,总结、提炼、确立全新的企业理念和服务理念,是为了把机关工作理性化、概念化、科学化,并让这些文化理念成为指导我们二次创业、搞好服务的行动座右铭和思想武器。
2、制定行为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中一种量化的存在形式。企业文化确立的企业理念、服务理念、价值观等核心精神最终要落实在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各项制度的执行中。机关文化建设不仅要在服务理念上深化,还要在行为规范和制度创新上深化。使其成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单位、部门要修订完善自己的职责范围,明确机关体制改革后本单位新的职能和任务。本着依法治企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职能业务,进一步修订完善细化各种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修订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办事制度;修订完善服务窗口的服务指南、服务承诺、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纪律等,规范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行为,保证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此提炼出适合机关实际的并被广大干部员工认可,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保证机关的服务工作有标准、有纪律、有约束,克服随意性。
3、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和考核机制
机关工作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与职工群众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相关。每一项工作,从始至终是一个完整过程和程序,机制不畅,容易形成“肠梗阻”和推诿扯皮,不能保证工作的效率、质量,影响任务的完成,甚至产生不良的影响。机关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服务和考核机制,由点到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水平的飞跃: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职责与分工,细化岗位标准。每一项工作,那个部门,那个人负什么责任很清楚,主办、协办的责任很明确。每一项工作谁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采取哪些办法和措施都很明白,实现人人、事事、处处、时时有标准,提高工作的时效性。
二是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比如:定期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访用户制度,使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实行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减少基层的麻烦。推行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时随办,能一次办结的不让客户跑两次,给基层和办事人提供方便。建立首办负责制,首次接待人、首次审批人、首次答复人一条龙服务,让办事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次办不成的,也有导办、首办、转办、督办机制给予保证。
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以量化工作,落实职责,严格考核为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将工作量化细化到人头,做到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以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评定每个人的工作,让每个职工在各自岗位上最大程度发挥各自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保护客户和自己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接受公司内部和外来客户的监督,保证把事办好。杜绝事情办与不办一个样,办好办坏一个样,体现赏罚严明。
通过企业文化渗透于管理、融合于管理,严明标准,严格考核,提高机关的服务水平,真正使我们的工作和服务让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客户满意、自己也满意。
4、塑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建设机关文化,就是要坚持教育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使员工养成具有现代化工业文明的文明素养,培育精业敬业和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建设是全员的文化建设,机关要担负起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煤气电化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大集团公司的重任。按照公司党政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方针和工作部署,必须尽快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过硬的服务技能,才能把机关的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营造一个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氛围。⑴学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⑵学理论,丰富文化底蕴;⑶学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制度,记好学习笔记,加强学习组织,提高学习效果,让员工队伍在学习型组织和“三学”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
二要加强员工队伍的业务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主动地组织职工培训,在培训中进一步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
三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参加继续教育,一专多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地抓好自身能力的提高。
四要组织一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激发员工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的热情。五要抓好人才队伍的管理、使用,关心他们的生活、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他们创造用武之地,展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一些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工作,推动企业的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5、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服务环境好坏关系到一个单位、部门的形象。良好的服务环境能够产生吸引力,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能够为员工搞好服务工作提供优越的条件。机关各个单位和部门要重视服务环境建设:
一要净化美化我们的办公环境。人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改变人。改变脏乱差面貌,建立井然有序、文明规范、亮丽整洁的作业办公条件,坚持卫生清扫,保持整洁干净,给人们舒适、清新的感觉,大力营造充满人情味、亲情感的文化氛围,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使职工受到环境的约束和文化的熏陶
二是制度上墙,《须知》展示,理念渲染。悬挂一块“向您承诺、请您监督、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服务理念牌板,体现出一个单位优良的服务风格,激励员工自觉做好服务工作,自觉维护单位的荣誉。
三是标志明显,挂牌上岗,礼貌待人。让人们来机关办事感到门好进,人好找,话好听,事好办。用“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句稍后谅解、一流高效服务、一声走好相送”的温暖型服务方式,打造我们优质的服务品牌。
四是重要的服务窗口还应统一员工工装、规范文明用语,进行形象展示,迎来送往客户,为其提供生产、生活上的方便,让人们来到晋煤集团机关办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通过服务环境的建设,促进服务意识的确立、服务观念的转变,要打破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用文化指导机关服务工作,用文化规范管理,用文化激励行为,用文化感知员工,用文化感知客户,在机关营造一个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服务环境。
四、机关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机关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要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调研诊断,设计规划,导入推广,评估调整,确立模式,巩固提高,努力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一年试点起步、两年全面推开、三年初见成效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大目标与分阶段相结合的方针,结合机关实际,机关文化建塑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深入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形成氛围,重点是开展好机关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学习讲座、知识竞赛、论文征集、研讨会等形式和途径,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干部员工传播普及企业文化知识,不断增强机关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第二阶段:调研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导入推广,初步形成公司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完成机关文化手册的编撰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调研诊断
调研诊断是培育建塑企业文化的重要环节,是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现状的基础工作。在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加工、分析、整理和甄别企业文化的本质,从而初步形成公司机关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愿景及机关行为规范和机关服务理念。
2、规划设计
设计规划要根据机关文化现实和未来文化设想,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制定塑造机关文化模式的方案,形成机关的文化手册。《机关文化手册》要突出以下主要内容:(1)机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⑵企业哲学;⑶企业价值观;⑷企业精神;⑸机关道德规范;⑹机关行为规范;⑺机关服务理念。
3、导入推广
导入推广就是将设计出来的方案、要素、模式根植于各级组织之中,根植于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从而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重点抓好三项工作:(1)贯彻方案、强化培训、接受机关文化导入。(2)落实管理制度和措施,打造强势、强力推广。(3)加强督促检查,制定考核办法。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落实《机关文化手册》,制定考核评估机制,规范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落实《机关文化手册》的指导工作,加大对《机关文化手册》的宣传力度,要及时收集信息,跟踪反馈,制定对策,调整修正。同时,要发现典型,榜样示范,正确引导,并注重发现问题,不断健全完善。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赋予机关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永葆机关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五、机关文化建设的方法
1、坚持领导先行,率先垂范,倡导机关文化。机关文化建设关键在于领导,没有领导的倡导和推动,机关文化是难以启动的。因此,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领导“这两个字望文生义,“领”就是用思想引领,要求领导者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每一个员工,培育员工的敬业精神,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逐渐把员工培育成优秀的员工。“导”就是用思想引领,要求领导者为所有员工做出榜样,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激励每一位员工,让所有的员工从领导者的身上感受到企业的文化,领悟到应该怎样自觉地正确办事,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各处室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者,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事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将机关文化建设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要主动进入角色,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员工,以实际行动倡导和推动机关文化的塑造。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创新机关文化。机关文化的塑造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开发人力资源潜能为基调,通过全员参与,典型引路,榜样示范,切实把文化理念变成全员的创新精神。在塑造机关文化过程中,要着力培育体现时代特征和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注重观念创新,要以不断树立机关新的形象为着力点,坚持不懈地做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形象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探索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规律,赋于机关文化新的内容。
3、坚持抓好载体,循序渐进,推进机关文化。
①以安全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创建为抓手,逐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步伐。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在多年来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把安全生产的价值与职工的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以安全健康文明为目的,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着力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只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企业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也是集团公司实施“文化兴企”战略的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机关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宣贯《安全文化手册》为突破口,树立安全理念,规范安全行为,逐步推广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而推进机关文化建设的整体前进步伐。
同时,各处室单位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目标,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明确建设机关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程序和方法,通过学习认识到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灵魂,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②以加强地面现场管理为契机,赋予机关文化建设新载体。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同时,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员工和居民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同时赋于机关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将机关文化建设渗透到管理工作中,提练适应机关的管理理念、安全理念、服务理念。机关各处室、单位要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文化管理的新理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紧紧抓住机关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结合本部门实际,选准着力点进行突破,积极提练具有机关特色的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行为规范及服务理念,在实践中深刻体现和升华,成为每个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此推动我们的工作。开创机关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③以开展“创优活动”为手段,健全完善机关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机关文化建设,根本在制度,关键在领导,成败在考核。机关文化建设工作要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范围进行季度检查考核,从美化现场环境,强化劳动纪律,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树立部门良好形象,体现机关的服务水平等方面严格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既体现“创优”活动的先进性、导向性,又体现考核工作的普及性和可操作性,用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制约措施,在抓落实上用力气,推动机关管理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的建设,使机关文化建设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件件有着落。
机关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认识接纳过程。各单位要善于根据本单位特点,要继续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和承诺制,把优质服务落实到“工程项目上”,落实标准,打造品牌工程,遵从共性,突出个性,赋于机关文化建设新的内容,逐步打造本单位乃至机关的鲜明个性特征,丰富具有机关特色的机关文化的内容。④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拓宽机关文化建设的影响范畴。机关社区居委会在机关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加强社区文明建设,拓展社区功能为主,将社区建设导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以体现亲情、友情、邻里感情为主,将机关文化建设渗透到楼群、渗透到家庭。以文化为载体,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培植热爱矿山的共同理念,使社区文化体现安定祥和、健康、向上的鲜明特点。
4、坚持典型引路,榜样示范,弘扬机关文化
公司机关在过去以及现在的经营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涌现出了大批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他们不仅是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我们建设机关文化的力量源泉。这些典型人物是我们晋煤集团“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的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形象代表,是我们机关“二次创业”的中坚力量。各处室单位在建设机关文化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和发掘这些“典型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使企业理念具体化、形象化、行为化,从而为更多的人理解、认同企业理念,增强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和可信度,以点带面,以实践指导实践,以员工指导员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发挥典型引路的“模范效应”,为员工显示成功的榜样,提供仿效的模式,以员工的行为体现机关文化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弘扬我们机关先进的文化理念。
5、坚持“五个结合”,全面协调,综合发展,打造强势机关文化 一是与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创一流管理文化。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国有企业一切活动的前提,也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觉悟,充分调动积极性,为企业稳定改革和发展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机关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政治向心力和文化影响力,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二是与机关制度建设相结合,创一流管理水平。文化管理是柔,制度管理是刚,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制度建设当中,建立刚柔相济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度达到自律与他律、自治与他治相互提升的理想境界。三是与推进业务工作相结合,创一流工作业绩。机关文化建设只有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和特色。机关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全面促进机关各项工作,建立P DCA 循环,完善计划、督查、反馈、总结等环环紧扣的工作流程,培养和形成全体干部共同的价值观,使全体干部对本职工作给予高度的认同,树立起“敬业爱岗”的观念,把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内化为干部的自觉行为,高效率地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四是与改进机关作风相结合,创一流精神风貌。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突破点,全面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政治坚定,学习气氛浓;廉洁务实,思想作风正;勤政高效,工作作风好,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
五是与改善工作环境相结合,创一流机关形象。创建优雅和谐、朴实庄重、文明卫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环境整洁,秩序严谨,管理规范,设备良好,衣着整洁,言行文明,形成规范的机关形象,做集团公司的表率。
总之,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我们要按照集团公司打造强势企业文化整体战略部署,围绕创新来展开,结合实际来建塑,健全制度来推进,渗透管理来深化,精心组织和塑造好具有我们机关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把文化与管理联姻,把文明与制度结合,将机关文化渗透并融入到机关的各项管理之中,实现由人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通过我们的企业理念、服务理念等文化理念的渗透和深入人心,在机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行为养成规范广大干部的工作言行,进一步提高员工文明素质;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由点到面,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实现飞跃,通过形象刷新,使文化管理环境氛围日趋浓厚,使员工精神面貌和机关服务形象发生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和探讨机关文化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全面推进机关文化建塑向纵深发展,乘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东风,依托机关文化建设的优势,致力实现建设文明、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型学习型机关的总体目标,为集团公司实现“二次创业、做强做大”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第二篇: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时间:2007年02月20日作者:佚名点击: 113加入收藏有效营销人与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笔者在近几年的咨询实践中,带领管理咨询团队,帮助企业完成了《华为基本法》、《华侨城宪章》、《迈普之道》、《新奥企业纲领》、《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纲领性文件的起草。并将企业文化这些纲领性文件的起草作为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起草企业纲领,使企业上下对企业的使命、追求、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为什么这些企业要通过上述方式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谈起。这些基本问题是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所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企业文化问题。
1.为什么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持续性发展问题,即企业做不大、活不长。许多企业一夜之间成名,但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企业都是产品成功型企业,也就是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机遇、某个产品、某个项目、某种稀缺资源使企业迅速做大,但这种靠单一产品、单一稀缺资源、政策机遇的成功并不等于企业的成功,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成功。企业要跨越成功的陷阱走向持续成功必须在文化的层面上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寻找持续存在的理念依据,即重新思考和确立企业的使命追求、愿景和核心价值体系;二是企业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完成战略性的系统思考。《华为基本法》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就是要研究和确立企业的使命和追求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轨迹,确立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文化依据。
2.为什么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
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是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独特现象。创业时期,老板就是冲锋队队长、救火队队长,老板身先士卒并与下属打成一片,老板一眨眼下属就能领悟到他想干什么。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并与员工的距离拉开,老板与下属正面沟通的机会少了、时间短了,这时候,员工觉得与老板的距离在逐渐拉大,老板讲的话大家越来越听不懂,员工开始感到老板在说“鸟语”,听不懂老板在说什么,也悟不清老板在想什么;而老板一回头,发现后面的人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和行动节拍,做事总和自己的思路相左,往往在干“猪事”(蠢事),因此对于高速成长的企业而言,如何实现“鸟”和“猪”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实现企业高层与中基层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必须建立一个共同语言系统,即企业文化的传递系统。起草《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实际上也是寻找一个传递系统、一个共同语言系统,使上下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彼此达成共识,从而形成面向未来的内聚力。
3.为什么企业在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中员工感到迷茫、迟疑而不愿跟进,导致变革成效不佳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的本质是文化变革。
很多企业不断在进行所谓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但变来变去唯一没变的是员工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支持,导致员工在变革过程中迷
茫、迟疑而不愿跟进,最终导致变革成效不佳。,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组织变革与文化创新的过程,更是员工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它需要全体员工为企业纲领的起草、贯彻、执行贡献心智。
4.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制度成本高(心理契约的天然缺陷)?
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的制度成本高、管控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因为中国企业没有经历工业文明的长期洗礼,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重在过程,重在使企业的文化生根落地,而不仅仅是追求拿出一个时髦的文本,它是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去,并把制度建立在心理契约的基础之上,使员工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使企业进入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
5.为什么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
中国的企业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一个两难境地:一是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如果企业家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一定管不过来,也没有效率,也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发育与成长,这就需要分权;但现实的困境是企业一分权就分心,形成诸侯割据,与老板分庭抗礼,这就导致企业家不敢分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企业家与员工目标追求各异,企业处理内外矛盾关系缺乏公理,缺乏理性权威。《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就是要确立企业的公理系统,就是要将企业的目标追求与员工的目标追求统一于企业的使命追求与战略,从而内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牵引与约束机制。
6.为什么企业待遇很好,但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
瀛海威1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在集体辞职时将自己在企业中的境遇描述为“我们努力着,我们奋斗着”,但是“没有枪,没有子弹,置身于不见人迹的荒漠之中,被告知去消灭一定数量的敌人”,所以“在不甘、不忍、却又无奈的心态下”集体辞职。这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心态的真实表露。如果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后觉得既无资源又无支持,想法没人听,工作没人认同,人际关系复杂,那么说明他还没有认同企业文化,未能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协调一致。优秀人才只有融入企业文化,才能如鱼得水。很多企业用待遇留人,但待遇至多能留住人,是留不住“心”的,因为优厚的待遇是无法弥补由于自身价值无法实现所造成的心里缺憾的。所以企业不单要靠待遇留人,还要靠企业的发展留“心”、文化留“心”。
7.为什么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与追求。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障碍是企业家抱负与追求的封顶,即企业做大以后,企业家还停留在“买卖人”的境界与追求上,企业家的思维空间打不开,境界提不高,还是以
投机的心态去抓项目、抓产品,企业自然做不大。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成为不了产业领袖,就在于企业家本身的追求与抱负就不是产业领袖的心态,而是一种盲目自大心态,名流心态。企业要真正转型,企业家必须提升自己的境界、抱负、追求。同时还要开放权利结构,只有开放权利结构,才能真正吸纳人才,才能真正使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并促使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过程就是企业家境界提升与权利智慧化的过程。
8.为什么对中国企业而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障碍也最大。
许多中国企业文化落后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文化的影响,而非来源于传统文化。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包”思想不单扭曲了企业文化,同时也污染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在民营企业中各部门向上报计划、报预算往往有种惯性思维,即尽量往高报,等待上面拦腰砍一刀,这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的思维方式——不顾整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只想多占。企业各个部门只是争资源、争项目,只想着本部门如何壮大,而不是着眼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职能部门热衷于编制度、设置权利门槛,而不是提供服务,员工自主性差,等、靠、要、包,不思进取,所有这些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企业员工思维惯性。所以企业要跳出计划经济思想的桎梏,就要重塑企业文化。
9.为什么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企业进行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头号敌人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不愿意改变自己。当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漠视变化,不愿意改变自己,总是觉得自己过去就是这样成功的,将来这样也能持续成功。但十倍速变化的新经济时代,成功往往导致失败,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起草《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过程中首先要思考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企业为什么会成功?过去成功依靠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第二,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机会?在过去成功的要素中,哪些要素能帮助企业持续成功,哪些会成为企业持续成功的障碍。第三,企业未来的成功靠什么?企业的文化哪些是要继承的?哪些是要创新?当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我们如何进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10.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好的文化对企业经营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不好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国际上讨论的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美国的安然公司,而安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败
在企业文化上——“畸形公司文化+媒体推波助澜=毁灭”。安然公司文化之一:“只能成功”——诱人作假。文化之二:“只重结果”——人被轻视。所以说失败的企业也不是没有文化,而正是他特有的文化导致了失败。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文化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使得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内涵如下:
1、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形成组织效能的群体意识形态)。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是员工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里契约,使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文化是共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即使不认同的人也不得假积极,假着假着,就变成真的,就身不由己了。把假积极变成真积极就是文化特有的功能。
2、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习”就是通过经验学习获得的,“惯”就是一种定式,一种长性的东西,所以这种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大家所认可的、是习以为常的,不是制度或法律。这种源自文化层面所产生出来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那种命令、监督、惩罚所产生的力量更彻底,更有牵引力、凝聚力、约束力,更有活力和推动力。法律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例如一个人没有义务为他人谋福利,但文化或道德则引导人们去为他人谋福利。文化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使组织有前途,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企业文化的传递、延续和变革过程中,往往是顺应企业文化要求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因此,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或长寿的关键。
3、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
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德加·H·沙因的观点,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比如号召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去做雷锋、焦裕禄呢?这是因为这个号召的背后隐含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雷锋、焦裕禄是吃亏的,所以大多数人做不到。而深圳华为公司提出“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但决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从吃亏到不吃亏,假设系统变了,于是人的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也变了。再比如“砍树种地”与“退耕还林”,前者的假设系统是树与粮相比,粮更重要,于是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因为粮食比树重要,所以大家都去砍树种地。而当大量砍伐造成生态失衡,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时候,“树与粮比,粮更重要”这一假设系统动摇了,从而形成新的假设系统:对人类而言,树与粮食同样重要。新的假设系统必然引起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尽管我们不知道公司的未来一定是怎样,但我们可以提出奋斗目标。这就需要一系列假设系统,对我们的未来,对我们的用人标准,对我们的价值,对我们的利益等作出
假设。
4、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是团队成员间达成的心理契约。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根据市场交易法则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利益关系;另一种是心里契约。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一种“德”的标准,员工以此与企业形成一种心里契约,即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追求,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同时,一旦将文化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文化又是一种理性管理手段,它是企业实现功利目标的一种理性选择,如,在战略上规定了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理念上确定了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价值观上明确了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过程,不只是起草一个纲领就完成了使命,纲领只意味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首先取决于企业家与企业家群体,因为企业文化的基因来源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那么企业的企业家团队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高层有几项使命,一个是树立企业的理念、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要有意识地了解和创造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都经历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高层不断地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在完成企业家有意识的引导和创造的企业文化。第二个高层要完成的使命是企业战略性系统思考——企业向何处去?在加入TWO之后,产业要向哪个方向升级,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关键业务领域是什么?未来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尤其是企业的高层需要思考清楚。第三是高层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忠实追随者、布道者、传播者、感召者、激励者。讲企业文化不是由学者来讲,而是企业的高层来讲。通过讲文化,讲战略迫使高层不断思考这些问题,高层要能给刚来的员工讲明白了,就说明高层真的弄懂了,想通了。整个企业不断的布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氛围。《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推出实际上就是高层要成为文化变革的催化剂,高层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来实现放权,这是权力制度化的过程,这说明企业家的危机意识与自我转型意识。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家要不断超越,不断转型,再由高层确立并维护工作标准,身先士卒,成为典范。如果高层不认同企业文化,一定不能用,但对于中基层技术人员,允许有个过程。为什么老板选接班人很难呢?他要选能够认同企业文化并能够创新的人才。
2.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和中坚人才,也就是除了高层以外的各层管理者也要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但与老板、高层所承担的有所不同:第一要共同参与企业愿景与核心价值观的制定。第二是提炼经验,总结教训,探寻方法,确立准则,行为带动。第三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之中。真正接触员工的是中基层管理者,所以企业文化的真正推动者是中基层。而且员工更多要靠舆论导向,要向氛围去带动,所以对职工要有强化的过程,通过开始的强制达到最终的自觉这样一个过程。
另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与方法要形成这样三个程序,第一,就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提炼,这是《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等企业文化纲领的第一种做法,就是挖掘基因、筛选梳理、精炼升华等等;第二步是文化影响的推广与传播,即如何表达企业文化,从各方面,从外在形象,到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到制度文化建设。第三步是文化资源的消费利
用,这时真正的树榜样,入心田,成习惯,变物质,社会化,使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员工个人成长的消费品,这时才称得上企业的整个文化才落地生根了。
第三篇:把解放思想推向更高境界
把解放思想推向更高境界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无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又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开拓新境界、实现新突破,才能推动发展走向新阶段、实现新跨越。
解放思想要从表象走向深层
要解开发展上的裹脚布,首先要解开思想上的缠绕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推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解放思想的实质是文化的解放,要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开放包容的发展文化。解放思想要从文化上探源,从文化上入手,从文化上推进,着力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文化。摈弃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建设自强不息、打拼不止的“创业”文化;摈弃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的“中庸”文化,建设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创新”文化;摈弃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禁锢思想,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文化;摈弃求全责备、尽善尽美的苛求态度,建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文化;摈弃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自私陋习,建设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文化;摈弃重农轻商、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建设亲商利商、敬商护商的“重商”文化;摈弃仇富嫌贫、愤懑抱怨的嫉恨劣根,建设见贤思齐、和美与共的“和谐”文化,通过文化的解放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驱动力。
解放思想的核心是体制机制的突破,要着力建设让市场主体涌现、草根经济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保持长久发展、形成持续效应的“发动机”,是实现科学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围绕打造更多“经济人”、催生更多市场主体进行改革创新,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市场主体,放开市场主体,善待市场主体。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在市场准入、扶持服务、优化环境、引导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机制体制,为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进入和成长条件。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的活力迸发的“草根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
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软环境的优化,要着力建设服务至上、效能优先的发展软环境。软环境建设,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好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解决好机关作风不实、行政效能低下的问题。
解放思想要从盲动走向科学
解放思想要把大无畏的勇气和科学的态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石。没有过硬的政策理论水平,空谈解放思想,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学习是放飞思想的“金钥匙”。
要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标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也是解放思想的标准。解放思想要坚持把实事求是贯穿始终,把胆量和勇气建立在对客观情况和具体条件的真实掌握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规律,使解放思想既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又不违背宪法和法律,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超越现实,既善于扬弃又不简单否定,既鼓励探索又防止瞎干蛮干,最大限度减少失误和偏差,最大限度地使各项工作更科学合理推进,更符合群众的要求,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要以与时俱进为核心内涵。解放思想只有因时而动、因势应变,才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和形势的需要。当前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破解新难题。
解放思想要从见物走向见人
解放思想要正确认识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树立依靠人、发展人、实现人的新理念。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快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要真正做到心中有百姓、眼里有人民,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更加注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民生领域,解决好就学、就业、就医、行路、吃水、住房、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到老百姓的笑脸上,实现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推动人的发展由偏重物质需求向全面发展跨越。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坚持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双脚往下走,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矛盾困难多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解放思想要从观念走向实践
解放思想源于实践,又要落实和体现到实践中,不能虚化、泛化,只在思想观念层面作内部循环。解放思想,关键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
实干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实干者是真正的思想解放者。要在实干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实干。在结合上做文章,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变成自己的;在细节上下工夫,把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统一起来,多一些深化、细化,少一些空话、套话;在执行上求实效,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要不“减压”、不“走调”、不“断线”,不折不扣落实。
解放思想,重在敢想敢试、敢闯敢冒。敢,是解放思想的可贵品质。要敢想、敢试、敢放、敢争,切实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有利于本地本部门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但思想认识暂还不完全统一的事情做起,从那些其他地方能够做、做得好而自己还在争议、观望的事情做起,从那些迫切需要解决但矛盾大、困难多的事情做起,从那些已经看准方向但推动力度不够大的事情做起,先试不议论,先干不争论,先做不评论,成效作结论,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创新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
解放思想,说到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离开解决问题谈解放思想,毫无意义。要通过解放思想破解发展思路不明的问题。思想左右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第一位的,就是要解决发展思路的问题。要通过解放思想破解发展办法不多的问题。
解放思想要从苛求走向宽容
解放思想,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先行先试,既需要有进取的精神,探索的勇气,更需要宽松宽容宽厚的土壤和环境。
解放思想,领导干部要走在前列、做出表率。领导干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行动是最好的旗帜,是最鲜明的导向。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做出样子,群众就会大胆跟进、迈出步子。领导干部光说不练、光想不干,群众就会等待观望、徘徊不前。
解放思想,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解放思想是思想的开放性、变革性、创新性活动,是摸着石头过河,必须鼓励创新、允许探索、包容失败。要坚持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就积极鼓励探索创新,不求全责备、不贴标签、不扣帽子;只要上级有要求、先进地区有成功先例、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就大胆支持学习借鉴,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干部群众放下包袱干事,放开手脚创业,敢创新、求创新、思创新、谋创新。
第四篇:企业管理最高境界的文化视阈思考
企业管理最高境界的文化视阈思考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文化管理
李旭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心理动荡和文化冲突正深刻影响着社会转型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模式及其原创力。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来说,文化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被关注过。
应该说,社会价值尺度和秩序问题在企业有着最为鲜明的文化诉求,因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任何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都会打上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的烙印。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需要寻求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要达成的一份心理契约,于是有了文化企业化的概念,即用文化对企业人进行教化从而使企业人企业化的过程。它既是相对于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微观文化,或称之为亚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管理方式,属于一种管理科学。这两种基本属性,交织互融,成为正在兴起且影响企业管理变革的企业文化管理学的依据。
一、文化管理的基点: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实质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脉向,因为文化的背后是受过教育、掌握知识、具有智慧的人。以人为本的形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内是不一样的。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对人的认识的变化: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自我实现的人,这一演变和发展完成了对人的本性和需求层次的准确定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大进步。由此衍生出的许多管理理论都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如纵向的系统管理、决策管理、过程管理等。这些管理的承载主体都是在寻求自我最高价值实现的人。
由此,可以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旨在说明发展是为了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就企业而言即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发现。基于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就要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实现其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二、文化管理的两个中心内涵
(一)基于共享的价值观管理
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共同习惯所享有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毫无疑问,企业核心价值
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它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成为没有时限地引领
公司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性原则。而文化建设体系的搭建,管理的文化融合,最终是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管理过程,也是企业与员工达成心理契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推动企业
形成共享价值观的原动力,着力点体现在全体成员的共享上。企业和员工采取什么样的行
为模式最终取决于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因此,整合以核心价值观体系及辅助价值观为主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完善各部门、各层次的基
本价值观,努力做到在倡导中共享,在共享中倡导,靠文化的软约束影响员工对多元价值的基本判断、排序和选择,以此来完成核心价值观的起飞和落地。
(二)基于非物质财富的品牌管理
可以讲,单一的产品是没有灵性的,而品牌才可以让它生动起来。品牌价值在于从模
糊的消费者总量中尽可能精确地分裂出目标消费群体,并对其进行整合。品牌文化虽由企
业组织实施,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有品牌的表象都需要一定的内涵去支撑,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更多的是实施企业品牌文化的管理,包括经营它的品质、服务、商标、时尚、美力和消费者认同等。这些要素的组合中沉积着深厚的文化特质和现象背后所代表的产品质量、市场氛围、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管理也要关注企业的外显文化。如通过企业内部视觉识别系统的推广,管理机制的建
立健全和企业外部形象的塑造等。通过灵活的形式让公众知晓和切身感受到企业品牌中所
蕴涵的丰富的精神文化。
三、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一)文化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企业本身的战略目标设计被赋予了多维的或表面或深层
次的文化元素。企业战略的选择和执行,已不能再忽视文化这一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技术创新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员工精神文化等正在直接影响着员工和企业的行为。文
化管理是要基于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体现出对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战略管理涉及领
导变动、环境变化、经营策略的变化以及变革管理中的协调等,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相对
稳定及持久的惯性可能会使变革充满阻力。实施文化管理,考虑目标文化与战略、目标文
化与组织结构的匹配性,既能涉及到日常管理的战术性目标,又能联系到战略管理的执行
细节。
(二)文化管理对员工归属感的增强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中,能够弥补制度硬制约的缺失,但最终落脚点还是
影响到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中去。文化管理的有效性就是要实施人本管理,通过价值观主线
把文化的点滴建设和积累串起来,在员工中达成理念上的共识、意识上的固化,行为上的规范,最终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除了物质利益的维系,还要靠文化的认同,将股东、管理者、出资人、专业人员的职业目标、价值观通过文化联
系起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益相关的维系不仅是物质文化的维系,更重要的是同一环境下员工相近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氛围以及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通力合作、和谐共
生的团队精神。员工将会从共同危机中感受到共同目标下所达成的共同意识与共同责任的重要,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变革将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文化管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靠思想和文化去“做”企业,要求企业家精神要不断地得到培育,使其具有文化素养
提升的潜意识以及敏锐的文化洞察意识,来分析这双无形手的运行轨迹,找出培育企业共
同价值观的捷径;以全面的文化整合意识,正确评估利益相关者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和
消极因素,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主体正在向企业家群体转移,企
业家精神在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精神时,为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中挖掘出影响企业家精神塑造的制度和文化的土壤,再造出崭新的“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的企业家时代伦理。
(四)文化管理强调制度执行与文化渗透的双效应
当企业要把倡导的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时,制度是最好的载
体之一。哲人说,人其实就是一种水,置于方则方,置于圆则圆。容器的配置就好比制度的设计,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就是一种自觉的广
泛的参与文化了。当文化约束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从执行到渗透,从硬性制约到软性自觉,制度和文化交互上升。文化内在表象和制
度外在机制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
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结合、优化,发挥着协调作用,来完成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形”与
“神”的契合。
(五)文化管理倡导企业仪式的建立和健全
企业组织中有系统、有计划的日常例行事务,就是企业仪式。这些仪式将企业中某些
生活固定化、程式化,告诉员工应当具有的行为,并提供代表公司意义明显而有力的行为
规范。文化管理的实施,正是通过多种文化仪式活动来得以体现。如为了表达企业真实情
感的升旗、团拜、授奖等仪式;如公司的节日庆典和公共节日庆典等。庄严的仪式具有企
业精神理念的强化作用,使员工从中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教育;具有文化角色的体验作用,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企业文化意识氛围,获得一份心理体验;同时使企业价值观的传播有
了有形载体,使抽象的、口号式的企业文化语言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和具体的行为,对广大
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概言之: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溯源于企业文化的管理属性和亚文化属性,价值观管
理和品牌管理回答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而对战略管理的支撑是文化管理的切入点,对员工归属感的增强是文化管理的基础点,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文化管理的关键点,发
挥文化和制度的双效应是文化管理的结合点,倡导企业仪式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化管理的新
亮点,整个管理过程贯穿以人为本的主线。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才能为文化管理搭建一
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文化管理的提出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趋势使然。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模
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评价,还需要将企业文化与中国特色、行业特征、企业特点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文化管理,无论
是企业理念精神的同化,还是管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启迪管理者文化思维,放飞思想,凝
聚全员合力,形成品牌效应,打造一流管理文化,实现企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领导干部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2015年05月15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5/10 作者:王燕文
核心要点:
■ 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钙”足了,脊梁骨直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利益所诱,真正做到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更好地为党担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尽责。
■ 领导干部始终坚持自律自省,跳出“小我”看问题、仰望“星空”树德性,才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励。领导干部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决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带好头、领好向。■ 只有执政党及其政府率先成为全社会的德行楷模,以自己虚心、诚恳、敬业、奉献而卓有成效的表率行为给全社会作出榜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全部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加强道德建设,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础工程。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建党,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对照总书记要求,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升华道德情操,才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一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纵观中国历史,凡是盛世、治世,都是吏治清明、政风清正。相反,凡是衰世、乱世,都是官德不彰,民怨沸腾。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重视和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崇名节道方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上好德则下无隐”等名言警句,至今仍广为传诵。屈原、包拯、范仲淹、海瑞等清官廉吏流芳百世、名垂青史,靠的是他们穿越时空而不朽的道德影响力。
封建官吏尚且懂得德是为政之基的道理,今天,共产党的干部应有更高境界和更自觉追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条件,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执政党及其政府率先成为全社会的德行楷模,以自己虚心、诚恳、敬业、奉献而卓有成效的表率行为给全社会作出榜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全部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加强道德建设,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础工程。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首先要从思想上建党,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各方面包括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模范。一心为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关心群众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作风”,成为战胜各种困难、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就是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胡锦涛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高度,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当说,目前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是适应的。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党的干部队伍构成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出现许多新情况,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动力不足的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还要不要,社会主义还通不通,党的领导还行不行存在疑问,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导致谋事成事的精气神不振,干事创业的劲头松懈。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家属、钱财转移到国外,随时准备“跳船”;有的躲事、怕事,对岗位挑肥拣瘦,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推诿扯皮,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感叹“为官不易”,借口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作为找理由。这样那样的思想“疲态”,说到底是信仰信念的“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迷失了前进方向。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钙”足了,脊梁骨直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利益所诱,真正做到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更好地为党担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尽责。切实解决宗旨意识退化、立场不牢的问题。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的敬畏之心,不问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高高在上,“官”念作祟,唯我独尊。有的眼睛向上,做一点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心里“小九九”打得多;有的好大喜功,重排场、讲面子,热衷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大搞所谓的“政绩”;有的闭门造车,习惯拍脑袋决策,只听“好声音”不听“真声音”,不察民情、不接地气,罔顾群众意愿与诉求。诸如此类的表现,说到底是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放松了人民公仆应有的道德追求。人民至上,天下归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内核。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和群众一块苦、一起过、一同干,以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放下架子、打掉官气、赢得民心。
切实解决道德认知缺位、境界不高的问题。眼下,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饭碗论”的观念,认为当官不过是种职业,把自己的身份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有的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表面上义正词严、冠冕堂皇,背地里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的放松自律,自诩精明强干、作风果敢,只看事业“干成干不成”,不管最后“出不出事”,“能”而无“德”,最终跌倒在“能人腐败”上。凡此种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认识不到位,道德内化不自觉,道德修炼不彻底。“君子检身,常若有过。”领导干部始终坚持自律自省,跳出“小我”看问题、仰望“星空”树德性,才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励。领导干部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决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带好头、领好向。
三
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不断陶冶品格、锤炼意志、提升境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信念坚定,做“一个高尚的人”。“革命理想高于天”,有崇高的理想,才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敢于担当,做“一个纯粹的人”。“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不辱使命的精神气概,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只有夙夜在公、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清正廉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名节如璧不可污”,心中无名节操守,下手就失了法度。清正廉洁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一种道德情操,也是一种道德觉悟。领导干部应当有所畏,有所止,心清如水、志坚如钢,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恪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道德信条,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浩然之气,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营造清朗清明的政治生态。
勤政务实,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实干是一种作风,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对党员干部来说,最高品位、最大趣味就是要追求如何做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心中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的人,其格调自高、情趣自雅。埋头工作的人,就能远离灯红酒绿;钻研业务的人,就能亲近书本,在读书学习中知心养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真干”作为本分,“实干”作为责任,“苦干”作为追求,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德才相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为民服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做人民公仆,就要时刻牢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把公仆意识渗透到执政观、利益观、权力观中,保持一颗公仆心、一份公仆情,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每一位领导干部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防微杜渐、善始善终,以坚如磐石、纯如金玉的道德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成就事业辉煌。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包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