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22:4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方县中方中学

邓立人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本身下功夫,更要高度关注课程背后的管理因素,发现影响制约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抓住关键大胆改革,为课改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没有配套的管理体制,课程改革就只改了教材的形式,课堂上的教法改革寸步难行。不形成创新型教学管理体制,就不会造就出创新型教师,更不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评价

集体备课

制度创新

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改革

一、问题的思考

首先是教学常规管理过于传统的问题。

——过去我县参照怀化市教育局出台的《教学管理工作常规》不少要求已相当陈旧,与现时的教学理念有很大距离;有些规定也比较机械,很难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常规管理的内容、要求应该进行及时改革。比如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没有错,但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每节课都一项不缺,而且都要具体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我校教师课多工作压力大,真正每门课都要这样全面认真去备,教师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去上课、去辅导学生了。再比如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没有错,但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布置?布置的作业教育局下发的基础训练(有些科目还是两套)又必不可少?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布置作业行不行?学生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批改?学生自己批改不是更能促进自主发展?教师批改作业(特别是大量的基础训练)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批改,挤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辅导学生行不行?备课就要写教案,写教案就要不厌其详;有作业就必须批改,而且批改愈全愈好、愈精细愈好,否则教师的工作态度就有问题——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多年来形成的普遍认识。教师为此付出了那么多劳动,真的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方法仍然传统,多年来一成不变,检查的方式方法也过于机械,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形式主义的“应查”恶风。为了加强常规管理,学校要经常检查教师的教案、理论学习笔记,经常检查作业批改情况,要量化计分,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初衷是好的,但要求却越来越繁琐,检查方法也越来越机械:查教案数篇数、计页数、看书写认真程度,少一个教案要怎么怎么样,少一个板书、少一篇教学后记又怎么怎么样,书写不认真又要怎么怎么样,搞得教师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忙不过来回家加班,没时间思考就闭着眼睛抄教参、抄优秀教师教案。编写教案、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了练书法、做美术作业的过程,课究竟怎么上好还得上课前临时考虑。抓好计划、总结两大环节也很重要,但要求学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研计划样样齐备,不管重复与否缺一不可,显然是过分苛求。教师个人也必须有教学计划、教研计划。为了迎合上级检查的标准,学校、教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连夜加班突击“造假”。这样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仅没有实效,而且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风气,学校、教师怨声载道却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情绪状态还怎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是教学评价严重滞后的问题。

——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是以“打分划等、甄别优劣”为主要目的的。教师评价学生是这样,领导评价教师、教育部门评价学校也是这样。评价的功能十分单一,内容很难全面,方式方法也比较机械。一个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终生发展的命运,也决定了教师的业绩考评总分,不仅影响评优选先、职称晋升,搞不好还会落聘离开教学岗位。一个成绩排名、“末尾淘汰”,给予教师太大的压力。这样的“量化考评”披着公正科学合理的外衣,但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获得的结果往往是以偏概全、以假乱真,给教师带来“灾难”性的伤害。要实施早几年提出的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 彻底端正教学评价的目的,转变评价的功能,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教学评价本身需要解决的难题非常多,再加上中考的压力,改革就更难了。然而评价是杠杆,是关键,评价不改一切都会受到局限,都会中途夭折,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主动越有利。

二、策略的思考

教学管理改革要注意抓热点、抓难点,集中优势兵力联合攻关。备课管理一直是教学管理的老大难。多年来大家一直在“完善”制度要求、评估细则上下功夫,结果是制度越定越细,检查越来越机械繁琐,教师机械抄写的负担越来越重,真正花在备课思考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上级主管部门也早有察觉,但一是怕教学成绩下降不敢改,二是担心影响备课质量不敢放。抓住这样的难点集中攻关,符合广大教师的意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提高管理效能。

1、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敷衍了事,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思路互相抄袭。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交流性。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2)同级性。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如:语数英老师上午上课,下午集体备课;政史地理化生下午上课,上午集体办公。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负责检查、点名,并将点名结果及时公布,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各教研组定时听课、定时评课,认真研究每一节课中存在得与失及改进方法,在教研组定时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成立教学督导组实行推门听课,随时评课。

(3)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同时,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

由于集体备课采用先备再议、议后再备,最后形成正式教案,大家在正式教案上再添加自己的个性意见,解除了以前的繁杂而作用不大的机械程序,不但提高了教师们钻研教材教法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学管理者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制度创新,以制度变革推动改革全局。制度是管理体制的“刚性骨架”,管理改革必须从“骨架调整”入手。以制度变革为动力推动观念转变,引导广大教师逐步调整教学行为,以科学的评价手段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变苦学为乐学,以获得求知的满足感、情绪的愉悦感、学习的成功感。

2、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就改变了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的评价形式,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评价体系;建立联系本,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矫正性 的信息反馈。“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正是强调了评价主体多元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评价。

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完成的作业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对本组的作业进行质的评价,由小组所有成员总结此次作业出现的问题,如知识点有那些没掌握、思考方法有些什么误区、有什么建议等。在单元评价中,每一位学生自出一套单元题,教师从中抽选一套作为考试题。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评价,学生在出题过程中加强了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也在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和自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我暴露问题及修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又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了出来。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家校联系手册》,从家长对学生在家的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现实中,经常遇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家长问出:“你们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吗?”这样的问题)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现有的体育评价,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身体条件确定符合他自身的评价标准,这样,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所发展,就得到了公正合理的评价。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以评价指标套学生,将评价伴随教学过程之中,采用分项测评、综合评价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实际操作中可在教室里成立各科学习园地,定期公开每门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评价。

总之,教学管理改革要求管理者首先更新管理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必须强化“师本”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放下架子,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气氛,跟一线教师真诚地对话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主动站到改 5 革前沿,作管理改革的引领者。站在改革的对立面,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抱残守缺顽固不化,就会成为教学过程的绊脚石。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管理改革的主体是教师,管理改革必须把激发“主体觉醒”放在首位,把广大教师推到改革前台。要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在反思讨论、实践尝试中自己探讨改革思路,在改革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把管理者的改革意图跟广大教师的改革意愿融为一体,创立一种新型的民主自治式的管理体制。

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以“解放教师、减轻压力、激发活力、提高实效”为目标,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逐步转型从根本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管理方式上,由“威慑施压、强行管制”向“关注人本、激发自主”转变;在评价目的上,由“量化分等、甄别优劣”向“诊断指导、促进发展”转变;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处理上,由“命令——服从”向“平等对话、协商合作”转变,逐步构建能体现课改和人文理念的教学管理新体系。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管理理伦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教育管理与现代教学新技术》„„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潘敏

《把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贯穿在学校管理教学中》„„贵州省黄平县二中

黄平《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思想》 „„ 山东省章丘市垛庄镇中心小学

张建树

第二篇: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原文出处:

长期以来,农村初级中学一直被定型属于普通初中教育范畴。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教育评价和城市的初中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在城市经济二元结构的社会中,城乡经济的悬殊,文化的差别,农村初中在农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实现“普九”和巩固“普九”成果看,初中是重点、难点。从教育效益看,初中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出口,在很大程序上,农村初中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因此,改革农村初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农村初中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的首要任务,而从实际来看,农村初中教育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学生,“只为升学服务”,当然这也是社会对农村初中所提出的传统目标。长期以来,农村普通初中“为升学服务”,采用“为升学服务”的课程模式和“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与经济脱节,严重阻碍了农村初中的发展。农村初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环境中。因此,我们在普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就应大力搞好农村初中的教育改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80%的人生在农村,70%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将回乡务农,有少部分外出务工的成功者将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如果农村初中毕业生的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为农服务”将成为一句空话,农村教育现代化也将成为泡影。因此,农村初中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上要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进农村适用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为指挥棒。社会对农村初中的评价应放在学生技能的高低上。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在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由此可见,农村初中教育不仅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现代培养储备劳动力。因此,从农村初中教育的实际看,能升入高中的只占30%,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将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由于这些学生在学校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仍进行着“粗放型”的农业生产,科技致富,改善“三农”仍是为一句空话。

总之,农村初中教育要切实负担起“为农服务”和“为升学服务”的两大职责,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服务于农民致富的大政方针为指南,变革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校学到生产劳动技能,为社会培养有文化、技能的新型农民。农村初中要生存、发展,社会必须改变以“升学率”来看学校质量的高低的传统观念,要让农村初中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尽量把初中教育的“升学功能”和“服务功能”拿到社会公正的评价中来。

第三篇: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搞好学校的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的话题。本文拟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商讨。

一、提高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为教学人员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改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三、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一环节。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机制。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在管理中,我们要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

第四篇: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郝婷欧文军李春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分析了公选课开设的现状及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个性发展及增强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出发,对如何解决问题阐述了几点看法:加强对公选课的宣传、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选编高质量的教材。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管理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为公选课),有的高校称之为任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而开设的跨专业课程。它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设置公共选修课,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同时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规范公选课的管理,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毋庸置疑的。

一、目前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门类有限,满足不了学生选课的要求

西方一些比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选课建设,积极开设公选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50%,而我校到目前总共才开设了144门。原因之一是学校缺乏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原因之二是学校对开设公选课的教师不够重视,要么地位不高,要么待遇偏低,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原因之三是学校教务处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公选课 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尤其是没有积极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原因之四是学校没有把公选课提高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给人的感觉是公选课就象中学的副课科目,可有可无。

2.教学管理不足,缺乏理性和程序化

由于公选课开课的门类繁多、开课教师的层次和课堂讲授水平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情况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每位教师开课前的工作准备也不一样。如教材的选择、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大纲的完整性等, 都难以保证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进行。公选课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室紧张的矛盾,提高了教室的利用率.但公共选修课在晚上和双休日开课,授课质量、按时上下课、学生到课率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对选修课学生的要求、管理,也不象专业课那么严格,对所开设选修课程教学情况的检查,监督不足。在考试环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像各专业考试那样要求严格。因此目前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还缺乏较为理性的、完整的程序来保证其教学质量。

3.教师执教不严,学生混学分、应付考试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按培养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公选课规定的学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校公选课开课总量相对不足,且不均衡。特别是人文社科类明显不足,自然科学类更少,学生选课的余地不大。由于学生要选修够学分才能毕业,有些质量不高的课程也不得不勉强开设而未被淘汰,即依然有学生选修。部分学生片面追求

1学分,选修课专挑容易的选,违背了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学生选课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学生临近毕业,学分还不足而影响毕业。学生对可供选修的课程报名虽“十分踊跃”,可是,一旦各门选修课程的学生名单确定后,不少学生即不购买教材,又很少参加听课,即使前往课堂也是做与选修课无关的事,或看杂书,或做其他作业,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听讲上。目前对公选课的考核方式采取开卷、闭卷、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由此出现学生不愿意选修闭卷考试课程,比较愿意选修开卷考试或只写一篇文章、一份调查报告的课程。由于学习目的不端正,因而对选修课的学习极不重视。

4.公选课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公选课具有课程灵活、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使教学质量监控的难度增加,对各门课的教学效果及课程质量的评价都难以做出规范的要求。由于公选课开课量不足,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够健全,经费有限,教学的基本条件不能保障,造成公选课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此外,某些公选课集中选修的学生人数太多,不得不临时增加教师开课;同时又因教室大而设施不齐备,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公选课时效性一般比较强,内容更新较快,有些公选课授课内容是由学校根据社会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教材是不容易的。此外,即使有正规教材,购买与否也要由学生自主决定,等确定人数后再购买,不能解燃眉之急,造成无法在开课后及时使用教材。学生在缺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记录大量的笔记,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措施

1.加强对公共选修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

学生要想适应即将踏入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具备 一定的竞争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单一的专业知识,而且表现为宽广的知识领域,成为复合型人才。学校正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才尽可能开设多门类公选课,供学生选择。因而学生应把通过学习公选课,拓宽专业课,提高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目的,而不应该仅仅为取得几个学分而应付学习。通过“选课指南”、“课程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专业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特点来选择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各门学科的交叉、整体化的趋势,尤其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突破,更多的是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实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和积极吸收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是高层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积极探索改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公选课的特点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科意识的培养,而并不限于具体琐碎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既加强专业的培养,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开课教师在激励同学自行探索的同时,选取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内容重点进行讲解,所讲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和同学的学习兴趣相结合。例如,讲解一个工程方面的例题时应告知学生这种情比较适用于何种场合(工厂、部门或生产设备管理), 这样比较务实,对学生以后自行应用会有所帮助。有必要的时间时,可以给出相关问题,请同学自行思考解决,拿出自己的方案,大家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并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大力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公选课也要像必修课一样,进行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听课、检查授课计划、教案、批改作业、试卷,开展学生评教活动,采取开课院系自查与学校检查通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首先,学校应该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成功经验,拟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公选课课程目录,编印教学大纲。第二,在学校内外公开高薪征聘公选课教师,令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鼓励优秀教师和社会优秀人士开设专题讲座性的选修课,让更多学生扩大视野,得到启发,也可购买全国优秀教学课件或名师讲座、授课光盘,引进优质课程,改造和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做到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结合。第三, 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并据此建立一套开放性的课程管理体制。一门课程能否开设,不是由一个什么既定的计划说了算,而是由审定课程的专家和选择课程的学生来决定。同样,一门已经开设的课程能否继续开出,也是如此。专家衡量的主要是学科水平标准,学生选择的依据主要是适应性和现实需求。这两方面是一门课程能否开出的决定性因素,二者不可或缺。第四,学校组织专家加强对公选课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随时监督公选课的授课质量。第五, 任课教师上课前随机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对抽查3次缺课的学生,该课程作不合格处理,不能取得学分。第六,为保证教学质量,每班容纳的学生人数应该有一个限制。第七,为解决公选课开设门类和课程科目少的问题,可以几所高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选编高质量的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以积极为授课教师和学生购买合适的教材;对于没有现成教材的,学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励任课教师编写讲义、辅导材料和课外读物;条件成熟的,可以出版正式教材,纳入到学校有关教材管理体系中。对公选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的课程,可以选择一本较好的教材作为蓝本向同学推荐,再将基本概念列成提纲,按本课的脉络和教学进度、各部分要求(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自学即可等等)打印一讲义分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去复印,并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籍信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前预习、查阅资料,对所学知识加深了解,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而不必强令人手一书。

参考文献:

1.周文军,陆小平,深化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常熟高专学报》2002.6,P(97-98)

2.高玉峰,员小波,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P(70-72)

3.吴建英,公共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2.6(增刊)P(16-17)

4.刁晓平,李少华,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及管理的思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P(104-107)

5.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P(34-37)

6.张景莉,关于开设好公共选修课的思考,《引进与咨询》,2003.12,P(47-48)

第五篇:对教学管理中问题的思考

对教学管理中问题的思考

周二倾听了教研室高主任关于《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整改建议》及用“组织考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与学的行为改进”。结合我校教师基本情况,以及自己上课的体会,集中分析了我校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经验少工作不到位,学校事务繁杂,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很多工作没有细化,对发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缺乏资料的积累。二是教学管理过程化,教师经常疲于过程性资料,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的教与学的研究与思考上。三教学经验少,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很多知识没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比如1米到底有多长,95克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不能将一袋方便面的重量与95克相联系。针对上述的一些问题,我将结合教师积极思考,认真去讨论,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方法来解决。

下载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县初中教学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学员队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学员队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徐和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

    学习体会交流:我对个人党性现状的思考

    在这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一边努力研读规定文件,一边沉下心来,认真梳理入党35年来的心历路程。感谢党组织和周围同志的教育、提醒和帮助,使我清理了思想,查找了问题,分析了根源......

    我对尚文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

    教师发言稿 我对尚文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 梁丽萍 尚文中学有过辉煌,也经过低谷,坦率地说,尚文的英语教学正面临困境。筑堤修坝,种下梧桐,争取在短时间内改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我......

    浅析对劳动保护现状的思考

    浅析对劳动保护现状的思考 摘要: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劳动法》和其它部门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相关的保护制度和措施。然而,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以及市场劳动力供大......

    我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想法

    我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想法 (2009-11-22 19:51:43) 标签: 分类: 教学经纬 教育 我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想法 一、指导思想: 在规范“制度管理”的过程中,探索科学管理,从而走向......

    初中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初中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兴华乡中心学校王鹏 为更好的研究教导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所具有的研究素养和工作能力,使教导主任掌握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明确教导主任应具......

    关于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初中

    肥西县教育局文件 肥教字[2007]40号 关于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 意 见 各中心学校、各完中、县直校园、民办学校: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各校在全面贯......

    初中教学管理计划(大全)

    XX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一、规范常规管理,向精细求质量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决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规范,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