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旅游伦理建设及意义解析
我国旅游伦理建设及意义解析
摘 要
简要阐述旅游伦理的概念,从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及政府部门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旅游伦理建设的问题及措施,最后指出了我国旅游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旅游伦理建设
内容
意义
一、旅游伦理的概念
对于旅游伦理这一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各自的见解,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徐少锦、温克勤指出旅游伦理是约束和调整旅游活动中旅游工作人员与游客、游客与游客、游客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主要包括旅游职业道德和旅游者道德两部分。[1]李健将旅游伦理定义为:“旅游伦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2]夏赞才认为旅游伦理是关于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学说。[3]
我们可以把广义的旅游伦理定义为,围绕一切旅游活动所产生的伦理行为和所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者伦理、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伦理及政府部门伦理道德。
二、旅游伦理建设的内容
根据旅游伦理的概念,我们可以把旅游伦理建设分为旅游消费者伦理建设、旅游经营者伦理建设、旅游服务人员伦理建设和政府部门伦理建设。
(一)旅游消费者伦理建设
由于旅游具有异地性、暂时性等特点,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暂时脱离了熟人的目光和日常环境的约束,加上旅游在本质上对于消遣、娱乐等愉悦体验的追求,往往诱发旅游者人性中潜在的恶的东西在旅游行为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流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旅游是放松自我,从现实生活的约束中释放自己。于是有些人就把旅游当成从现实生活枷锁中的一种挣脱,在旅游行为中可以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感支配而不是理性支配。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的行为表现为约束松弛和占有意识外显。具体表现为道德感弱化、挥霍消费、物质摄取(或占有)、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如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等。
旅游消费者伦理建设是旅游伦理建设中的基础,也是难点。李健研究认为:旅游伦理基本规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旅游者所协调的基本关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历史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我的和谐四个方面的内容。[2]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和谐,才能达到旅游消费者伦理建设的最高境界。
(二)旅游企业经营者伦理建设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经营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信用问题,在市场恶性竞争条件下,企业采取不诚信的经营手段给游客设下种种陷阱,以至于游客对我国旅游行业整体印象较差。最明显的就是不按旅游合同提供标准的服务,降低标准或者随便转团。因此,目前旅游企业经营缺的不是人才和资金,而是建立和完善信用体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倡导和谐经营的新商道伦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随着对金钱的追逐,人们对商道伦理越来越淡漠,倡导和谐经营的新商道伦理有利于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二、实行旅游伦理营销。把旅游伦理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真实促销,让游客真正理解旅游活动,减少旅游活动中的误解和矛盾。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旅游企业道德系统的背景要素,对于道德观念培养、道德计划安排以及道德决策实施等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为旅游企业建立信誉机制提供了良好的伦理氛围与思想基础,而一旦信誉机制最终建立又可以反过来继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三)旅游服务人员伦理建设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人员贯穿始终,在此,我们就以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例进行分析。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培养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谢冽等人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主要途径加强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4]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但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原有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如关于回扣、小费等的问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借鉴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对现有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修改、完善,使之切实可行又易于操作和管理,有章可循。
第二,建立健全的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利用法律的强制性、社会舆论的压力及媒体的高曝光率,充分发挥行政、社会、媒体三位一体的监督保障作用,使导游市场监督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建立健全旅游行政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第三,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完善导游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
针对导游队伍在职业道德上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应把导游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是在完善原有导游管理体制的同时,成立“导游管理服务中心”,将所有“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纳入统一行业管理。并可考虑成立导游协会,通过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导游人员的管理;二是建立合法公开的导游报酬机制,旅游部门和劳动部门联合确定导游人员劳动报酬发放及社会保险缴纳,旅行社应按规定给导游发放工资,从源头上解决导游私拿回扣、索要小费的问题;三是加强导游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使导游人员学法、知法、守法以及遵守职业道德;四是将规范和树立正面典型结合起来,抓住关键,树立表率,在导游队伍中倡导文明行业之风。
第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旅行社可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建立一种既能使尽职的导游人员获得相应回报,又能使导游人员为其不良道德行为支付成本的激励机制。如旅行社与导游人员签订相关的雇佣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优秀导游人员给予丰厚的待遇。同时还规定违反合同、违反职业道德引起游客投诉后给旅行社造成其他经济损失时,旅行社将予以辞退并追究其经济责任,通过这种方法可控制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
(四)政府部门伦理建设
政府部门伦理道德建设,主要是各级旅游政府官员应廉洁自律,不参与旅游经营;在旅游管理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应注意讲诚信,信守诺言,取信于民。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并重。
政府伦理失范实际上是党政干部和公务员错误价值取向造成的,因此,应该不断加强旅游部门的党政干部、公务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建设和完善制度,制度的好坏对官员的善恶走向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缩小政府官员涉租的空间,以减少涉租行为。
大力提倡公共管理民营化,建立企业型政府,改善旅游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和职能错位的现状,充分实现市场化,减少公共权力能配置的公共资源,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所有的资源,以减少旅游政府部门官员的涉租行为。
第三,完善社会监督,特别是司法监督。
在有限政府的基础上,实施民主政治,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司法监督,实现伦理标准化,同时提倡处理旅游公共问题应具有的透明性,不让少数人中饱私囊,破坏旅游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和风气。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三、我国旅游伦理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旅游活动中的问题
1.有助于旅游者旅游目的的实现。
纵观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人类正在由“观光时代”和“休假时代”转向“文化娱乐时代”和“旅游文化时代”,旅游目的也正在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文化性等多方面发展。旅游伦理可以为旅游行为指示道德方向,并内化为行为习惯,提升游客的人格,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在宽松的氛围中达到旅游的目的。
2.有利于减少旅游活动中的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了旅游活动当中,这使得旅游活动的主体从层次、水平和构成上日益丰富和多样,这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在我国旅游活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缺乏诚信观念,经营组织者和旅游者的利益纠纷不断;旅游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等。
比如,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内地游客与香港导游的纠纷事件,这些从根本上说明旅游企业和服务人员的旅游伦理问题,随着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树立和提高,“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上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存共荣、经济繁荣与环境优美处于良性循环的进步状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用旅游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旅游伦理的有力支持。旅游伦理首先规范调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生人有助”是其重要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有助于升华旅游者的人格,进而自觉创造熟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总之,旅游伦理在确认人类发展权利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自然环境的健康延续,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徐少锦,温克勤.伦理百科辞典[K].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李健.关于旅游伦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0-04-11(C2).[3]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 2003(2): 30-34.[4]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曹诗图,林红珍.试论旅游伦理道德的建设[J].三峡大学学,2008,30(1):23-27.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6]蔡丽梅.中国旅游伦理建设的意义及路径解析[J].商业时代,2010(35)
第二篇:加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意义
加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意义
公共伦理制度建设是指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伦理道德要通过制度资源和制度设计体现出来,以制度的威力来规范公共管理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伦理制度建设,即公共伦理制度化,是时代的大趋势。是公共管理的历史性进步,是《公务员法》实施的必然。
任何一种新的理念的提出都有坚定的理论为依据和基石。公共伦理制度建设是以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为理论依据。即不论社会性质和制度如何。制度建设的根本在于其社会是“人治”社会还是“法治”社会。但一个社会是“人治”还是“法治”,从理论说。与对“人”的假设有关。“人治”把“人性善”作为前提,这是我国奉行千年的孔子的管理理念,笃信每个人经过教育可以克服自私心和自利行为,而不必要进行制度化的约束与管理。“法治”的前提则承认人并不善,还藏有私欲,用黑格的话说,甚至是恶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制度,使人生活于制度环境中,由于有了制度的约束和制约,人就是有自利之心,也会做出对整个社会有利之事。而且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面前,制度的约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公共伦理制度化建设是一种必须,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结果。
除此,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社会中个人的心理伦理和道德理性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下表现为有限性,这也要求并决定公共伦理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个人心性伦理侧重于从个体方面来解决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现为通过伦理教育促使个体行为自律,并在发生不道德问题时追究个体的责任。从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角度看,也要承认个人心性伦理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自律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必须看到,个体的道德理性、意志和能力是有限度的,它仅是一种软约束。因此,在个人心性伦理之外还必须配之以制度伦理。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27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展,血缘宗法关系和地域狭隘性逐渐被打破,人们的伦理道德获得新的形式、新的内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其巨大的利益驱动和利益的引诱,社会主体仅靠自身的自律及伦理道德规范已不起多大的作用。所以有些人为某种私利,也铤而走险,进而出现了官场的腐败。这样就需要建设和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符合的公共伦理和制度伦理。以制度性的力量来建立和维系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公共秩序,这是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区别于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根本特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内在要求。
公共伦理在少数行政主体身上失去应有的调控作用,数使公共权力偏离了权力运行的健康轨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反面说明了公共伦理制度建设势在必行。一是公共行政成本高,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二是干部人事体制上的委任制导致的官场腐败,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三是少数公务人员道德败坏,以权谋私。
四是公共权力腐败的主体越来越法人化、集团化、年轻化、团体化。总之,以权谋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犊职犯罪等行为,是行政运作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和法制秩序的典型反映。以上诸种公共伦理失落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公共伦理建设缺乏制度约束机制,对公务人员管理失控,制约不到位,出现公共权力腐败,是我国公共伦理制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所造成的。
第三篇:我国小城镇建设建设的意义
1、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农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速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2、小(来源:
秘114">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城镇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小城镇建设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因此,现代化的发展就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通过小城镇建设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小城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实质,就是要使农村发生根本性的经济社会变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四篇:-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号
毕 业 论 文
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学 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综合文科教育
班 级 09 级 01 班
学 号 12950093027
学生姓名 许 亚 东
指导教师 王 娜
职 称 讲 师
2012年05月
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摘要:环境伦理观作为环境法治的基础和内核,对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不同的演进阶段,对其所处时代的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就从环境伦理观的演进入手,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尤其是着重分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现代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保护的政体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而以环境伦理观来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环境伦理观 环境保护 环境法治 生态哲学
在历史与现实层面上,近代以来直至今日,人类都生活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只能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寻求发展。但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严重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如由于人类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致使森林锐减,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球增温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目前世界各国认识到生态恶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不仅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开始思考如何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便产生了环境伦理观的发展。
一、环境伦理观的演变中基本内容伦理这一概念的核心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所谓环境伦理是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对于自己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与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来说这种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近代以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最初是原始人类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居住方式是穴居,主要从自然界直接采集食物、捕猎来维持生活。总的来说此时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极弱,主要还是靠自然的恩赐度日”,对环境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对自然界是一种崇拜心理,如我们所熟知的图腾崇拜。尽管后来随着劳动工具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随之加强,而且为了拓展生活的领域,人类开始大量砍伐森林、毁林开荒。尤其是铁的使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转变。
一方面人类为获取食物而在其居住的周围地区开垦土地,与此同时人类的这些活动也该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未超出自然环境本身的调节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总体上是平衡的。此时期中国的环境伦理意识主要是儒家的伦理观占主导 1
地位,人类对大自然与其是一种滥用还不如说是一种关爱,正是这样一种环境伦理观才使得中华文明在古代文明都能得以延续。
其次是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发明了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即科学技术,机器劳动替代了人类劳动,生产力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均迅速提高了,出现了工业而且分工越来越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的成就使人类盲目自信起来,不再惧怕自然,并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此时的主流观念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定胜天”等等,在这样一种环境伦理观的指导下,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疯狂地向自然界进军,并开始毫无顾忌的向自然排放废弃物,而且一切有助于征服自然的行为都被奉为正当的、善的,此时人类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二)科技发展膨胀了人类的野心与欲望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威胁反过来加倍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不再盲目的掠夺自然资源,而是开始自省和反思,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地位与作用,认识到自己与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维持万物的生存权利同维护自己的自然生存权利是一致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一种以自然物权利,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新型环境伦理观,具体来说有:
1、动物权利主义环境伦理观
这种观点认为动物拥有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过完整生活的天赋权利,剥夺他们是不道德的。其代表主要是辛格,他认为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同等重要,尤其是他的《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被视为动物权利运动先驱的著作;还有雷根,他主张像对待人类一样给动物平等的幸福,应当尊重和关心动物的权利和价值。
2、生物平等权利伦理观
生物平等权利伦理观代表主要有施韦泽和泰勒,认为人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可分,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尤其是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要求人类向敬畏自己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3、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最著名的是美国人利奥波德的大地金字塔模型,在这样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体系中,每一生物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发挥保证整个声讨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作用,以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本身。
4、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这是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他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其主要含义有:一是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公正原则,实现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而是要求确立公正的环境权。
二、环境伦理观的启示下人们面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提出的种种观点
即悲观论者,盲目乐观论者,积极乐观论者,但毫无疑问第三种更具有合理性和可采性。因为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但自然规律的作用与人类认识水平之间的距离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要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采用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弄清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环境的考虑贯穿到社会生产的每一个阶段和步骤,采取适当方针和政策措施管理环境,进行环境保护。近几十年来,经过努力,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保护其实质是人类调整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
如今在动物权利主义、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深刻反省,开始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扩展传统的伦理关怀范围。无论人们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等措施,还是提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势力,均是为了实现在保护人类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现代环境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与自然打交道时遵守一定的伦理原则、关心其他物种、尊重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一)环境伦理观为环境立法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
环境伦理观除动物权利主义将其关怀范围限制与动物外,均强调人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密不可分,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求,两者均是生态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这与环境法的真正目的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是相吻合的,同时也为人类在环境保护中转变从前的[1]“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思想前提。尽管这些年来人类在环境保护中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据统计到2003年止,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我国已缔结多边环境公约21项、双边环境协定21项,颁布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环境标准364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了一批国家环境保护行政规章,我国已建立起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则、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境保护方针,这些规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从整体上讲是一致的。[2]追究其根源还是立法指导思想存在问题,可以说没有成熟稳定及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虽说在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但未在立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这从其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类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法”,[3]由此可以看出它并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不仅是这部环境保护基本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一些环境立法也有不少地方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遵循环境伦理维护生态的长远利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尊重生态环境价值和发展规律的要求,改变原有的立法指导思想,以环境伦理观来指导现行环境立法。
(二)环境伦理是环境法治的内部基础与内核
环境伦理除了要求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制度,强有力的环境执法体制以及健全的环境司法制度外,还要求有环境伦理的内部基础。因为法律要得到遵守,关键取决于各守法主体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价值观,因此良好的法律意识既是法律得到遵守的前提条件,也是法律被遵守的关键因素。[4]环境伦理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人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法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以及公民道德观念薄弱。如果普通公民具有一定的环境伦理观意识,不再把人类看成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必定能为环境法治的开展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公众基础。我们知道环境伦理与环境法治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凡是环境伦理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不提倡的,凡是环境伦理所提倡和支持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肯定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道德法律化以及法律道德化的问题。另外在实践中,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状况时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新型的环境伦理观能减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走弯路、绕圈子,能保障环境法治健康顺利的开展。
(三)环境伦理观在具体的法律中予以体现能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美国著名法学家郎•富勒指出:“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完善的法是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的统一”。[5] 这就说明环境伦理观只有借助于具体的法律体现出来,才能在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由立法者将新的环境伦理观中的某些道德观念与道德规则借助立法程序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后,并以此获得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并逐渐演化为社会的共同道德理想,才能保证环境法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是公正的,从而确保权利主体有效地行使他们的权利而不至于滥用权利,引发更多的环境问题,最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尊重自然价值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才是既现实又清楚的环境伦理学观点 环境伦理学的实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还是规范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义务分担?对于这一问题的前提性合理追问是:环境危机是谁的危机,伦理协调的是谁之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认为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实际上,从唯物史观维度审视,所谓环境乃是环人之境。而所谓的生态环境危机,简要地讲,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突破环境的自我净化阈值,超常规的资源利用阻塞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从而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环境伦理学正是探讨人们在面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应如何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态系统结构趋向合理,环境有序功能正常发挥,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科学,从而不以一已的眼前局部利益,危害人类实现长远整体利益的生存环境以及探讨这些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换言之,环境伦理学是从时空维度上协调不同代际和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从表层现象上看,似乎是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究其深层本质,实则是揭示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际伦理道德关系。因为我发现这种观点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甚至在伦理层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深层意义始终是为了缓和甚至化解不同地区,不同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终极目标仍是协调人伦之理。
四、小结
在我看来,如何在探索通晓生态环境演变规律,认识其结构与功能,维护其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循环能力和补偿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环境建设,而不停止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科学合理、有序适度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具有人性化、生态化地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经济发展,同时又特别关注人类现实和未来多极主体之间包括环境权利与发展权利在内的各种利益之有序协调,以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应尽义务伦理所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建设性的重大时代难题。[6]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环境领域,尽管人们进行过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仍不断加大。……我们掌握了这一切所需技术,却未能缩短差距。”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以及环境伦理观存在颇大距离,其实施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 1999
[2]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 1997 [3]汪 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J].现代法学,2002.4.[4]蔡守秋.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J].现代法学2002.3 [5]周一平,马鹏举 《新型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 [J].甘肃理论学刊 2005.2 [6]王紫零.《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9 6
第五篇:我国公共伦理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公共伦理现状
1.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国传统伦理观念造成了公共伦理观念缺失的思想和意识困境。一直以来, 主流文化观念对公与私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 具体表现在以公私对立、崇公抑私、公私两无为典型的公私关系的错误定位, 以重个人修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德关系为典型的公共道德的理解偏差, 以私人关系的亲情伦理被泛化为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符合情理而不合法理、送礼文化、礼深情重等为典型的公共伦理的理性缺失和以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导致的权力崇拜、与世无争为典型的公民参政意识的淡漠。
二、我国公共伦理问题
1.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力量的保障。
2.把“情”摆在首位,然后才是“理”、“法”。并且将官员个人道德修养看作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但是单纯的依赖个人修养,是不能达到重塑良好人格这一目的的。
3.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公共伦理建设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人员会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冲动,败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弱化了社会舆论力量。
三、我国公共伦理问题成因
1.社会上对于伦理问题尤其是公共管理伦理重视不够, 理论界对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缺乏深入、系统、透彻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善、公平、正义等伦理范围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释, 这就导致了实践中伦理建设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2.一些公共管理组织以赢利性组织的伦理规范进行员工选聘和管理, 处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不仅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水平的下降, 降低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还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的公共管理组织甚至以亲情伦理、教育伦理和职业伦理教育替代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使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3.伦理教育公益性特点不明显, 政府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受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驱使的现象较为严重;
4.伦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公共伦理范畴概念不明确、缺乏导向性和实践性, 教育内容陈旧, 体系不科学, 方法简单、手段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仍在沿用传统社会道德伦理指导现阶段公共管理者行为;
四、对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的思考
1.推进公共伦理制度的法律化
公共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现实的影响。
2.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政务公开制度是实现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有力途径。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可以确保政府机关时刻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及时有效地消除腐败,增强人民对国家政权的信赖,巩固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保证党
3.构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专门机构
对于违反公共伦理规范的公务员予以严肃惩处,是使公务员遵守公共伦理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强化公共伦理规范的执法监督,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机关,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职责和权限,负责对公务员从政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反从政道德行为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