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
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D.废除君主专制
10.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D.改善了国际关系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毕昇发明的的称赞。(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对医药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2.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选择。
(1)北魏孝文帝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将都城从平城到。(2)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年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运动的序幕。(3)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家概括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3)以___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4)我国著名化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制出纯碱,打破欧美对碱业的垄断。
三、辨析改错(8分)
14.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权利法案》宣称了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启蒙思想家但丁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4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
材料三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
(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4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读图3,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3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和,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3)指出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出2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10.DCABCCDBAB 11.(1)齐民要术(2)活字印刷术
(3)本草纲目 12.(1)洛阳
(2)维新变法(3)地主 13.(1)牛顿(2)进化论(3)内燃机
(4)侯德榜
14.(1)x,屋大维改为伯利克里
(2)x,权利法案改为人权宣言
(3)x,将但丁改为伏尔泰
(4)√ 15.(1)政策:闭关锁国
原因:①清朝统治者的短见和无知②小农经济自给自足③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具有抵制作用
(2)对外态度:进行谨慎外交接触体现:洋务运动
(3)原因:①自然经济的崩溃和解体②鸦片战争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③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与西方的巨大差距,欲师夷长技以自强 16.(1)《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负面影响:①民主法制建设受到破坏②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追求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不协调③个人崇拜现象盛行(3)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线路 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使美国参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
(2)原因:①中国统一民族战线的建立②同盟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③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3)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脱离法国实现独立。朝鲜半岛分裂。
第二篇:2010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范文
2010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海南省琼州学院 程世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你可以参考教材和其他资料。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4.“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5.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科学家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步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B.牛顿──相对论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D.袁隆平──制碱工艺
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8.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
A.生物进化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君主专制
9.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0.《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二、组合列举(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阅读下列描述,将句子填写完整)
11.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科学文化大放异彩。
(1)中国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__________。
(3)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12.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1)在中国,以“君”、“先生”来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_________革命。
(2)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文明开化”行为是在___________(改革)之后。
(3)电灯使城市夜晚亮如白昼,汽车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__________(革命)的成果。
13.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1)汉朝时,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业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_。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航海壮举是___________。
(3)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是__________。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1题,共6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4.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 】(1)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改正:
【 】(2)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改正:
【 】(3)17世纪英国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
15.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人在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
──摘编自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佛罗伦萨人安装机械钟的行为是受到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什么思潮的影响?(2分)
材料二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2)从材料二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应开始于()(2分)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材料三 1949年10月,有位诗人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1978年12月,对于无数中国人来说,“时间又开始了”……
(3)这位诗人“喜悦的心情”是因什么重大事件产生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怎样的转移促使“时间又开始了”?(4分)
(4)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2分)
16.握手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一种问候,握手是一种友谊,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国家和人类的命运。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材料一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 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 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
(1)“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当今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分)
【尝试和解的握手】
材料二 自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屡燃战火、动荡不定,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而印巴冲突更是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是一次温暖的握手,它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
(2)材料二中有一处严重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2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尝试和解的握手”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什么?(2分)
【面向新世纪的握手】
材料三 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门槛之际,五大国首脑的握手有着非凡的意义。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4分)
五、分析与探究:(13分)
17.历史小板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究新知的一种好形式。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B 10.C
11.(1)吴敬梓。(2)陶行知。(3)邓稼先。
12.(1)辛亥。(2)明治维新。(3)第二次工业(革命)。
13.(1)丝绸之路。(2)新航路开辟(开辟新航路)。(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14.【×】(1)推荐改为考试。
【√】(2)
【×】(3)《人权宣言》改为《权利法案》。
15.(1)人文主义。(2分)(2)D。(2分)(3)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4)珍爱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好的制度、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必须以经济建设中心、改革开放等。(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
16.(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2)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3)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2分)(4)和平与发展(2分);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
17.(1)南京(1分)浦东开放(开发)。(1分)(2)洋务(运动)。(1分)(3)民主与科学。(2分)(4)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2分)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2分)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以一面旗帜。(2分)(5)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2分)
第三篇:2018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2018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注意事项: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10.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
》,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毕昇发明的 的称赞。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
》,对医药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2.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选择。
(1)北魏孝文帝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将都城从平城到。
(2)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年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
运动的序幕。(3)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
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家
概括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3)以
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4)我国著名化学家
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制出纯碱,打破欧美对碱业的垄断。
三、辨析改错(8分)
14.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权利法案》宣称了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启蒙思想家但丁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4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
材料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
(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4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17.读图3,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示意图
(1)图3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
和
,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3)指出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出2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10.DCABCCDBAB 11.(1)齐民要术
(2)活字印刷术
(3)本草纲目 12.(1)洛阳
(2)维新变法
(3)地主
13.(1)牛顿
(2)进化论
(3)内燃机
(4)侯德榜 14.(1)x,屋大维改为伯利克里
(2)x,权利法案改为人权宣言
(3)x,将但丁改为伏尔泰
(4)√
15.(1)闭关镇国政策2分)外国人交住,危及白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S.维持皇威。(2 分)(2)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2分)洋务运动,或答其体措施均可2分)(3)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每点1分,共2分。其他方 之成理办河)16.(1)(共产党宜言》:十月革命。(2分)(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分)风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政革也未3公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終够致苏联解体。(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息:开辟r”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他如建金井网山根
居地、遵又会议,开展的击战争等言之成理亦可),(2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没实际相结合,形城了观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包社会主义道路(其他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言之成理查可)。(2分)五.活动与探究(12分)17.(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2分)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局部杭战的开始亦可):标志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2 分)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成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街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
(每点2分.共4分。其他育之成理亦可)(3)示例: 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率,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变化:美国快机日本。影响: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说明:变化1分.影响1分,答两点.共4分。其他如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对新中国包围、敌视和封锁,朝鲜战争。亚洲国家独立与振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召开等。言之成理亦可)
第四篇:2010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4.“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5.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科学家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步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B.牛顿——相对论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D.袁隆平——制碱工艺
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8.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 】
A.生物进化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君主专制 9.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0.《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体是…………【 】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二、组合列举(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阅读下列描述,将句子填写完整)
14.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 】 ⑴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改正:
【 】⑵新中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改正:
【 】⑶17世纪英国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
材料一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人在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
——摘编自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⑴佛罗伦萨人安装机械钟的行为是受到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什么思潮的影响?(2分)
材料二 过去以天位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⑵从材料二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应开始于()(2分)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材料三
1949年10月,有位诗人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1978年12月,对于无数中国人来说,“时间又开始了”…… ⑶这位诗人“喜悦的心情”是因什么重大事件产生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怎样的转移促使“时间又开始了”?(4分)
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2分)
16.握手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一种问候,握手是一种友谊,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国家和人类的命运。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材料一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
⑴“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当今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分)
【尝试和解的握手】
材料二自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屡燃战火、动荡不定,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而印巴冲突更是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是一次温暖的握手,它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⑵材料二中有一处严重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2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次“尝试和解的握手”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什么?(2分)
【面向新世纪的握手】
材料三 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门槛之际,五大国首脑的握手有着非凡的意义。
⑷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4分)
四、分析与探究(13分)
17.历史小板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究新知的一种好形式。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B 10.C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11.⑴吴敬梓
⑵陶行知
⑶邓稼先
12. ⑴辛亥
⑵明治维新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
13.⑴丝绸之路
⑵新航路开辟(开辟新航路)
⑶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1题;6分)14.【×】⑴推荐改为考试 【√】⑵
【×】⑶《人权宣言》改为《权利法案》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
15.⑴人文主义(2分)
⑵D(2分)
⑶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
⑷珍爱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好的制度、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必须以经济建设中心、改革开放等。(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
16.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
⑵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
⑶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2分)
⑷和平与发展(2分);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
五、分析与探究(13分)
17.⑴南京(1分)浦东开放(开发)(1分)
⑵洋务(运动)(1分)
⑶民主与科学(2分)
⑷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2分)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2分)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以一面旗帜。(2分)
⑸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2分
第五篇:201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阜南县三塔镇大塘中学 管 虎
2010年安徽省中考试卷共四大题:
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举、三、辨析改错、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全卷共17小题,满分70分。该试卷既严格地遵循了《历史课程标准》和《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又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础性、创新性,探究性、教育性。在充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察。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注重知识的迁移、学科的渗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把握;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试卷总体上结构合理、贴近现实、材料丰富、形式活泼,试卷图文并茂,试题设计精练,文字浅显简洁而富有情趣,试题难度不大而贴近学生,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开卷考查的特点。下面我就该试卷作一简单分析:
一、试题特点
(一)、立足基础,理清脉络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中最基本的考核内容。就选择题而言,今年试卷难度并不大,10题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但由于是开卷考试,题目不可能过于直白,而往往是提供材料或创设情景,通过引用知识图片、示意图等等形式来表现,如试卷的第1、3、5、7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将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做为基本功来抓,紧扣教材和提纲,理清思路,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和模块化。不仅要掌握每个具体知识点,更要把握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善于从整体上理清知识脉络。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要理清线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二)、知行结合,强调能力
随着中考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加强,以时政热点、历史渊源等综合命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让考生从图形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归纳、概括、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成为一种基本的考查方式。我们要学会运 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和知识点与热点间的联系,不回避热点问题,将图表寓于其中,考前梳理基础知识,解晰重点,把握开卷考试的开放性特点。要善于从各种材料中(图片、表格、文字)提取有效信息和关键词,有的放矢,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阐释,此类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不大。
(三)、关注家乡,关注发展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年都有相关的题目出现,比如,今年的选择题第2题关于对曹操的考查,组合列举题对吴敬梓、陶行知、邓稼先的考查。同时还应注意树立发展意识,不能简单的就某一事件谈某事件,应注意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形成一个立体的架构。比如谈上海的发展,今年的第17题试卷通过历史小板报的形式让我们走进上海的历史、探究新知。把上海的变迁通过历史的纵向知识网络做了一个全面的展示。
(四)、注重情感,培养价值观
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充分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社会需要,充分体现了历史教育功能和借鉴作用。如第1题通过考查对我国古代的文物认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3题考查有关我国新疆地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历史知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试题的设计立意较高,技巧成熟,润物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紧扣周年,把握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试题着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国际的重大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关注民生等社会和谐问题,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充分凸现时代性特点。例如,今年是西汉政府在新 2 疆设置西域都护2070周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试卷的第3、4、17题就此考查了有关史实;试卷的第2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第3题新疆问题、第16题中美关系、巴以冲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及第17题上海世博会等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当前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六)、开放探究,落实三维
开卷考试的特点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寻求历史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比较注意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综合。开放性强,充满时代气息。强调探究性,看重创新能力,引导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根据材料得出结论。试卷通过活用材料,巧设新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开放式探究,是当前中学历史课改的发展方向,是研究性课题的组成部分,是综合实践课程倡导的研究方向,这是开放性的历史学科所固有的特性。例如,第15题第(4)问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第16题第(4)问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以及第17题第(5)问认真阅读板报内容,请你为这期板报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这些试题在书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必须将自己的思维置于问题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二、学生试卷所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生得分情况发现,确实有一些史实正确、分析完整、行文简练、字体工整的试卷。但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卷,有些试题的得分普遍较低【材料解析题的第15题第(2)问】,基本史实不清,基础性的识记内容不准,书写不认真等。
通过分析学生答卷情况看,造成学生答卷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历史学科的基本功不扎实,历史史实不清,基本时间概念模糊。
了解和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功,是中考着重考查的内容。历史基本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线索;历史基本技能包括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间、地点、文献的正确表述,对重要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正确阐述或说明、简要评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和意义。由于许多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训练而丢分。如:对“第5题.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的回答中,很多学生答成土地改革 运动 等;对““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中,有学生答沈阳等。另外,有些同学的历史基本素养不到位,基本概念和术语回答不规范,书写不规范、不认真,造成无谓失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审题不清,答题不准。
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是中考着重考查的内容。从学生答卷情况看,许多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差,忽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点;审题不够细致、准确,不能按照要求回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如第三大题组合列举,该大题错误率非常高。题目要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但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有的不判断正误就去改正;有的不找出错误的地方就改正;有的不按照要求直接在错误之处划线改正等等。
3.知识系统性差,对课本板块不熟悉、回归课本能力较差。
如15大题【尝试和解的握手】
材料二 自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屡燃战火、动荡不定,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而印巴冲突更是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 4 前,这是一次温暖的握手,它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⑵材料二中有一处严重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它考查的是中东问题有关的知识点,题干已经明确给出了地域范围——中东地区,但学生在答题时就出现了混淆,把不该改的“二战”改成“一战”,二不去改真正的错误印巴冲突,对教材生疏,不能很好的把考查内容和课本起来,反映出学生对课本板块不熟悉、回归课本的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梳理,至少让学生知道考试说明的每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4.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缺乏正确的答题技巧。
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逻辑性不强,甚至在作答时自相矛盾。
答题规范化意识不强。答题规范化(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可有的同学答卷时不知道分段、分层,不懂首行空两格,仍然是一段到底,没有层次,卷面混乱,字迹潦草。另外,一些考生不注意卷面文字,或书写潦草,或字体过小,阅卷老师难以分辨。基本的常用的文字不会写,或错或别,阅卷老师难以看明白考生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将吴敬梓写成昊敬锌、“浦东”写成“普东”等。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及试卷反馈情况可以看出,201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没有偏题、怪题和刁难题,试题难度得当。试题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主题知识的考查,突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等等。总体来看,2010年历史试题加强了对历史学科资源的整合,突出了对中外历史知识的糅合,为初、高中新课程的顺利衔接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及过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