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23:5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

第一篇: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

优秀教师作文:教育的意义

君翰西安分校老师/王瑾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现在是2018年2月,有幸陪伴学校走过8个月的我,直至现在我才明白这份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和孩子们的意义。

7月,我同很多迷茫的年轻大学生一样,带着些许的期待和忐忑走进了公司的大门。很庆幸,我遇到的是一群非常优秀的人。大家对于老师的印象可能是文绉绉的,古板的,其实根据我的经验我也觉得是这样吧,可看到学校的同事我都惊呆了,大家非常的年轻,而且做事很干练。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训练有素充满活力的问好声“好,很好,非常好”,我们都是年轻热情的君翰人。入职这么久参与过大大小小的会议,每一次所有的同事都准时坐定等待会议开始,大家仿佛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我们是快速反应执行力惊人的君翰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没错的,在君翰,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学习永远是老师必须坚持的品质。每周7套题这是每个新老师在一定时期的必备修炼手册,这也是我们成长最快的方式。等你修炼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知识漏洞,也就是“学,然后知不足”,进而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环境会影响人,甚至改变人。在教师这个队伍中,我们时常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如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我们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听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受每个优秀老师的影响,很多孩子在这里收获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第一,第一个满分,第一个A。时光荏苒,有很多孩子在三、四年以后还会回到这里看望他的老师,对他们来说,这里的老师不仅是老师也是亲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很多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校提出的很多的方法不能从一而终,比如我们的每日一题,这些题目全是老师精选的练习,可终究没几人坚持,所以也没几人有收获。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应该学会坚持,量变之后才会是质的变革,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但我们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对于困难我们毫不畏惧,激情满怀,对于机遇我们顺势而为,敢为人先。来君翰,遇见最好的自己。

第二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一、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㈠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着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因为他们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研究能力,容易看到事物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脉络, 更容易对一些教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然而,由于理论工作者缺少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经验,所以很难体察教育活动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深层的意义建构。一些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理论专著其理论性、知识性看来甚为高深,实则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差颇远。由于“曲高和寡”,多数教师对此不屑一顾,也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实践指导作用。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建立在“反思性”的基础上的,他们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方面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并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采取不断反思与批判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能使其从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启迪和解放的力量,从而打开新的思考维度和确定新的探究方向,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况且,教师这种“行动研究”成果,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其中既有通俗易懂的教学理论,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体验,其现实性、可操作性要比一般单纯从事理论研究的成果强得多。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自学、进修、培训和开展教育科研等等。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前几种方式而忽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方式。实际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放的途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这是因为教育科研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与科研课题有关的学科等。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搜索、寻找并有目的地研究有关的各种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方法和经验,从中吸取精华,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和提高。其次,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通常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注意发现、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式、新策略,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再次,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教师的创造力。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进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课题来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时代感、整体现和开拓(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研究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件看出新的办法,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使教师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发挥。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应用研究性、行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对于培养教师的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㈢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提高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引导。“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能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探索教学规律,获得科研成果,并把这种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是因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互动的关系,社会进步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含义和功能。同时教育科研的深入,又使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更新,对教学实践也相应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人们在教学方法上形成的共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表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教学固然有其可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但它却不是恒定不变的。即使以往行之有效的某些教学方法, 在今天变化了的形势下,其有效性也不一定能够续存。别的不说,仅就教学法而言,教师要达到“贵在得法”的境地,尚且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研究和优选教学方法,更何况教学工作并非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天,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形势,社会不断地给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挑战,自觉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意识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善于思考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事实上教育和科研是分不开的,学校、教室本身就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或“研究室”。教师整日操劳其间,一方面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社会教师观的问题,强调通过权威性的宣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这恰恰只是注重了外因,只能激发外部动机,而忽视了教师的社会观问题,忽视了内因的作用,即忽视了教师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和以怎样的德、才、学、识来发挥自身的内部动机的效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职称评定逐步走向正规化。学校普遍实行结构工资以后,教师自身需要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即荣誉地位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都表现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他们对教育科研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社会现实使他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 才不会使自己成为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一些先进学校的经验证明,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能增强和提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使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性职业活动,转变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才干的机会,满足其成就需要,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使其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现状

㈠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目前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往往只看该校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所以大多数学校的领导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升学率上不去,影响了学校和领导本身的声誉。他们认为,教师摘不搞教育科研问题并不大,只要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就可以了。虽然迫于形势的需要,他们有时口头上也说要搞好教育科研,但却没有付诸行动,结果是“干打雷,不下雨”,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能把教育科研摘上去。究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在客观上,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不注意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缺乏对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使教育科研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动力源泉;在主观上,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忽视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对立起来,认为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工作,因而重教学工作而轻教育科研。

㈡不少教师对教育科研存有思想障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活动,认为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知识,凭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就可以自如地进行教学,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何必没事找事,自讨苦吃。有的教师则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性、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性工作,是教育专家或专职的教育研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一来教学任务重,二来科研知识匮乏,搞教育科研觉得既费时,又费劲。还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缺乏稳扎稳打、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撰写过几篇论文没发表便垂头丧气,认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而罢手不干了。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一种畏难的情绪,成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思想障碍。的确,在当今教育科学已高度专门化、细密化和精确化的情况下,要在一定的领域中提出富有创意的独到见解是不容易的。教育科研虽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了。要看到,我们有的教师尽管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出自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探索,终究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科研成果。有诗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只要信心足,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对策

㈠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果学校的领导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不关心、不重视、不支持,只关心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总把眼光盯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只知道向教师要成绩、要升学率,不考虑如何通过科研这一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就永远不会开展起来。“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对此,钱伟长教授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针对目前教师进修大多采取系统听课的做法,钱伟长教授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主要靠做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还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因此,学校领导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对于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把教育科研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大力支持教师搞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并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㈡设立教研处(室),切实抓好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创设有利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环境

要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全面、有效地开展,应当设立一个主管机构一一教研处(室),让其主抓教育科研工作,选任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并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线教师担任负责人,起到科研带头人的作用。教研处(室)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如学校的科学管理, 各学科的教学改革,科研题目和课题的拟定、申报和管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教师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论文的收集、评价、推荐发表等等。只有把教研处(室)设立起来,并充分发挥其教育科研的核心作用,才能避免只设教务处(室),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专门机构切实抓好教育科研的局面。

教研组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学校领导在设置好教研处(室)的前提下还必须抓好教研组的工作,才能把各学科的具体教学研究工作做好。目前看来,许多学校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形成教研气氛, 只是一般地进行集体备课,讨论-下教材和考试中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因此,学校领导应让教务处与教研处密切配合,对教研组加以指导,使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和实验,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采用什么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使教研组教研活动能够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学校分管领导要督促教研组长,年初定好教学科研计划,课题研究项目,落实下去。年末要进行总结, 进行审议和评价,形成制度,未经批准,不任意变动,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㈢建立评价、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及学校本身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推动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可大可小,可进行学校科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把课题设计、研究与学习提高结合起来;还可以就某个教学研究项目, 某个具体课题和教材教法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经验及其理性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行争鸣与讨论。对学校来说,应当有意识地要求或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有一项研究课题,学年初定出计划,学年末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方式,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有关学科教学及科研骨干教师共同评价,作出结论。对于优秀的科研项目、成果或总结报告、论文,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等级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教师在一定级别的教育教学研究报刊发表的论文,也应给予较高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应在评选教育教学先进分子和优秀教师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教育科研成果卓著的或所取得的教学经验应用于教学工作而使学校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应给予他们更高的荣誉和奖励,甚至可对其破格晋级提职。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必须看到,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期间必定要耗费科研人员的许多时间和心血,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这就要求领导要十分重视激励的作用,以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旺盛的科研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㈣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参与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一是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把教师的业务进修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各种干训班、师训班进行教育科研培训,把干训班、师训班作为培训教育科研骨干力量的重要阵地。培训内容力求富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主要是课题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运作,资料收集与归纳及论文撰写方法等。努力帮助教师尽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在科研培训中的导向、计划、管理、监控、激励等功能。在培训中,学校一方面要善于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旁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减少盲目性;另一方面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1)组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师与外面交流,向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学习,吸取、借鉴别人的成果和经验,还应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科研活动(包括市、省、以及全国性的大型研讨会),以获得更好的经验和信息,指导教育科研活动。(2)邀请教育科研专家、教授、学者和优秀教师到学校讲课,介绍教育科研成果、经验和方法,或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使教师通过与专家、教授、学者们的研讨和对话,从中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得到教育思想的启迪,增长教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缩短探索历程,加速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喜鳞.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Jl.教育学(月刊),1987,(9).[2]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IJl.教育研究,(7).[3]陈智慧.加强中介促进特化lJl.中国教育学刊,l999,(8).作者简介:苏耕水(1950-)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同安一中政治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 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三篇:教师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

教师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

教育法学是人们认识教育法和教育法律现象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指导和推动着教育法制的实践活动。对广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习并掌握教育法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教育法学是适应依法治教形势的需要

近些年来,依法治教做为一个基本方略在教育工作中显得越来越突出。所谓依法治教,就是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管理和发展教育。它是各类国家机关、各级教育机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种教育主体所参与的,包括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教育事业和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制活动。实行依法治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从总体上看,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到了重要日程,提出和确定了“依法治国”、“行业依法而治”。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的高度。国家管理的法治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

其次,实行依法治教是教育的地位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事实证明,保证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仅仅靠“人治”,靠领导人的“开明”,或者单纯靠行政手段干预,都是不稳定的,必须实行依法治教,保证教育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教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关系已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纵向型的行政管理关系,逐步转移到以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横向型的教育关系与一定范围的纵向型行政关系并存的教育法律关系的新格局。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平等主体关系。教育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各种社会组织的联合办学关系等,都是合同关系。教师管理也要逐步转移到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聘任制,它的基础就是一个聘任合同。教育法律关系性质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使依法治教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初步形成了教育法体系框架,为教育活动确定了基本的法律规范,标志着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必须学习和掌握教育法学知识,以适应依法治教的要求,指导依法治教的实践。(二)学习教育法学是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的需要

法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和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已有很长的历史。自从社会有了法,人们就感受到法的力量,受到法的保护或受到法的惩罚,自然就要思考法是什么,评价现行的法及人们的法律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法制工作不仅全面启动,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已经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遵守和全面执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于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对现行法律规范的要求和态度,对于法律的评价以及对于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知识欠缺,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因此,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是国家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全面实行依法治教的新形势下,则更为重要。不能设想,一个对教育法缺乏了解的干部、教师,会严格遵守法,正确执行教育法。因此,必须普及教育法学知识,并将教育法学理论和知识变成教育工作者牢固的信念,落实在行动上。这也是落实中共中央《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加大法律知识培训的力度”,“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的重要措施。

(三)学习教育法学是正确履行教师职责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法的形式规定了教师必须履行的六项义务,其中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是第一项义务,这也是国家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该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其他五项义务,如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等,也都要求教师应具备教育法制的基础知识,熟悉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提高依法施教的水平和能力,掌握依法维护自身及学生、学校合法权益的方法。因此,在教师继续教育中 开设教育法学课程,比较系统地学习教育法学有关知识,无疑会提高他们从法律角度分析各种教育现象,运用法律方法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调处有关纠纷的能力,更全面、准确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四)学习教育法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并推动人民群众学法用法、自觉遵守教育法的需要

学习教育法学,不应当只看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要通过学好教育法制基本知识,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依法治教的形象,并且带领广大学生、家长和公民认真学法用法,自觉遵守教育法。只有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公民懂法、用法、自觉遵守教育法规,才能使依法治教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人民群众懂法、用法、自觉遵守教育法规之日,就是依法治教实现之时。广大教师负有带领学生、家长和人民群众学习教育法制基本知识的责任,必须首先自己学好,才能担当起这个责任。

第四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从人格到认知、意志、情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决定意义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残酷的现实呼唤教师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是经济竞争的世界,经济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又取决于教育水平,无疑,未来世界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要靠教育去培养。历史的责任和残酷的现实要求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教师职业活动中存在着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责任感与工作感及自尊心的冲突,在商品大潮冲击下,教育界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教师的内心也易发生波动或倾斜,由此加剧了内心的冲突。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势必影响百年大计。所以,社会各界都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这将是历史的责任。开展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2.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基本职能、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艰巨性,而心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积极工作的基础。教师的身心健康,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劳动又具有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的周期比较长,而教师老松的示范性表现为教师将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劳动对象,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

教师劳动同时又具有创造性和情感性,创造性表现为教师对象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因次教育教学要特别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劳动的情感性是因为教师、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只有在长期的、连续的教育过程中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情感才能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教师威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造成的损失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教师人格与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管理工作更为重要,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育方法、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体现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中,心理健康的教师,为学生塑造完美健康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向健康方向发展;反之,教师心理不健康,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因为在班级“心理场”中,教师占主动、支配地位,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接触”每天达7-8个小时,比家长还多,而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长远的。好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因此,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他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

3.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心理健康

教师也是人,教师自身发展也存在生存与发展问题:待遇一般、工作压力大、教育政策变化快等,威胁教师的人格、工作、生活。易产生消极紧张的情绪。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那么会对教育事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个人来说,就无法从事有益的社会工作,或发挥不出工作潜能,工作效率低,影响教师的其他生活质量,重者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威胁。

4.学校发展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学校肩负着为高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与家庭的高期望,面临着学业发展与全面素质发展的巨大矛盾,使得教师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认识和完善自我。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未来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成功的快乐,实在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而这需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来保证。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已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强烈需求,那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五篇: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篇一:《教育的意义》演讲稿

1.2.3.新东方董仲蠡演讲《教育的意义》全文首次公开 2016-10-11 15:37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演讲人:董仲蠡,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教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演讲师、培训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累计培训逾15万学员。2014年9月,从三万教职员工中脱颖而出,被公派至长江商学院进行为期14个月的全日制英文MBA学习。2016年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进入全国四强。

4.文章来源: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全国四强争夺战,董仲蠡现场演讲《教育的意义》

5.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一层面,通过获取知识,能够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第二层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有人再问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看完董仲蠡老师的演讲全文,也许你会明白更多。

6.? 7.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语培训师。我累计培训的学员有15万,我曾经教出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因为学过我的课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不计其数。同学们都非常相信我、尊重我,叫我“小董老师”。

8.但是,很多时候,作为老师,我也会有一些困惑。

9.我讲的大多都是考试类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啊、考研英语啊等等。有一次我讲四级翻译,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自豪感爆棚。就在这时,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为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这个时刻,我竟无言以对。

10.是的,她说的对,没用,不能提分。

11.但是亲爱的同学,我并没有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刚刚这一刻,我没有在教你考试,我是在做教育。

12.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课堂上不仅仅能教授学生实用性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拼知识,拼记忆,我们已经输了。

13.1997年,美国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斯帕罗夫,以1胜2负3平的战绩输给深蓝。当时就有人说:国际象棋太简单!我们的围棋,变化无穷,你让计算机玩个围棋试试?20年过去了,在今年上半年,Google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传说中的阿尔法狗,以4:1的成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场“人机大战”再次以机胜人败的结局告终。那真是啪啪打脸啊。

14.慢慢地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已经听到了部分家长这样的声音:现在语文、历史都能在网上查得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不用算;翻译软件也越来越高级,外语也根本不用学。教育还有啥用?教育还有啥用?

15.是啊,教育还有啥用?

16.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17.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18.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19.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20.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21.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22.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23.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24.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25.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26.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7.所以下次,我还会在课程时间内培训答题的方法,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别再问这东西有啥用。这多出来的5分钟,我不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28.谢谢大家!篇二:激励教育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意义

孝义七中张晶

激励教育就是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的教育行为。它是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的结合点。其内涵干啥: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必须是善意的,温和的,柔性的,激励式的,而不是粗暴的,刚性的,打击式的。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情亲式的沟通,朋友般的谈心,帮助式的指导,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对待,愤怒式的训斥,偏见式的歧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真诚地以爱心赏识学生,多表扬鼓励,少训斥打击,促使学生思想感情转化,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因动力,从而达到课堂上没有一个不学习的效果。

从教育教学的关系上看,教育是教学包含着教学。狭义上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包含着教学’’。教育态度和方法如果不当,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人性中最深层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所以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用爱心赏识学生,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地进行激励表扬,永远比批评责罚更有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是兴趣的源泉,让学生不断地受到激励,不断地获得成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地高涨。

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上来看,非智力因素决定这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都要被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左右,非智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性格的发展,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因动力。教师要想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并爱好之,考批评打击肯定是不行的。关爱、赏识、激励成功的最好的办法。激励教育及调动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艺术。

从师德修养的角度上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爱心无限,无私奉献,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育人。如果教师动就对学生横加指责,肆意辱骂冷眼歧视,那就是师德低下。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躲之,恨而远之,憎其师而废其学,教师的何苦心都会适得其反。如果教师用激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的情感得到爱的抚慰,学生的心灵得到爱的温暖,学生的苦衷得到爱的体谅,学生就会深深地爱老师,进而热心地学习所以师德决定教育的行为方式。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激励性教育

一,尊重学生,给学生自信。

教师尊重学生可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化作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奋发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师生的感情倍增,“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成才,给他们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运用“心理交换”的原则,给学习以 民主的自由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去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寻求易于接受的方法,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去讨论,以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和知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

二,同时我还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趣,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我运用活动教学,创造各种有趣,直观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乐,使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如我通过轮唱英文歌,猜谜,赛说绕口令,英语单词接龙,英语小诗接龙,情景对话,接龙,表演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学生们会从对书本知识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求职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三. 创造英语气氛,设计主体活动主体。客体,激活主体意识

通过活动来创设情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中学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任务型活动是高兴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支撑点,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 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造英语气氛,同时还要了解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设计好主体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和情景对话到角色的扮演,尽兴发表见解等都是激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

四. 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空间,教师当好导演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想象的主体,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对某种知识思考 和再 认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现有整个教学过程。自己组织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理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篇三: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的意义

——“四个学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6月来临,很多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一些学生的工作问题可能在离校时还没有解决,以至于有些学生发出“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样的感慨。

即使还只是大二的学生,也表现出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他们说,有些师兄师姐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一些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屑的工作,从中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大学生去从事那些本来不需要经受高等教育就能干好的职业,那不是说上大学没有用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高中一毕业就去工作,又何必花费4年时间呆在大学里呢? 从教育是个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投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上一所大学,最后如果不能在收入、工作环境、社会工种上体现出与不上大学的差别,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的确有理由感到难过,进而认为社会不公。

既然我们读大学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去读大学?相信很多学生都这样问过自己。

然而,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待大学教育的,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一种教育,如果其目标在于让某个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它应是职业教育,只需要短时期的职业训练即可。我们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绝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份好的工作(虽然这是目标),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

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什么是基础?这才是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教育就应该在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上下功夫。学会求知

因为角色决定了责任,现在你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学生应以学习为重,这是无可厚非的。偏离学习的轨道,多少让人有点不是特别地称赞你,除非你选择了一条道,并坚持走下去,未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反观之,你当初读大学时的非主流,就是一种值得褒扬的。

在大学里,学习能力的增强比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加重要。因为大学的时光十分宝贵和有限,终究有一天我会长大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一旦步入社会,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没有同学的辩驳争论,如果你不懂如何学习,那么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压力。因此,大学里,要培养一种热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习惯。

学会生活

学习是为了过一种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生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生活除了衣食住行,还需要有精神的享受。物质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精神的愉悦缺是很难在短时内做到的。精神的品质和德行需要在长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和感悟中慢慢体会之,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价值,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人主观意念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活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习惯于过一种富足生活的人,也要能过一种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些人住豪宅也是一生,有些人租房过一人,无论怎样的生活境遇,都是生活本来的真实写照,我在此并不是说一种消极、甘于过苦日子的生活观,而是提醒我们,当某一天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平和不理想待遇时,我们能放下从前的幸福,乐于接受现实生活的残酷,去过一种比之前有些不满意的生活,虽然有点苦和累,但我们能坚持生活,最后又通过自我奋斗,找寻到一种更优裕的生活。这就是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所带给我们人的感受。学会生活的含义就是习惯和适应这样的变化。

学会共同生活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具有社会性。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不管你是否愿意融入这个世界,但是你已是一个人,你就必然受社会的影响。因而,交往就成为人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家人的陪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进入学校读书,于是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当我们学业完成,离开校园时,我们来到了工作单位,就又认识了新的同事、领导?? 综其一生,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中,与各种人交往。在我们最黄金的时刻,也就是我们的大学四年,一定要多结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这些人脉资源很有可 能成为我们未来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宝贵财富。通过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和写博客等方式,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增强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力,从而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或者说,学会做人,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取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有这方面的准备。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实际上是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能够去评判自身的幸福与周围的人是如何密切相关的。这样,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将不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在实现自身抱负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是要让我们有成为未来领导者的理想与勇气。因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最终还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承担的。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系统的知识接受,更是一次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此期间,我们完善了人格,明了了生命的意义,知道了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我们的能力越大,我们的责任也就越大。大学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眼界、价值观。培养学生眼界的大学校园,决不容世俗化,也不容急功近利。

现在很多单位招人都追求高学历,非硕士、博士不能进入。媒体还激烈地抨击了这种现象是人才浪费。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和对高等教育的肯定呢?因为,这表明了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向往,对高等教育的认同。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的每个学生能否找到好的工作,问题在于每个学生能否形成这样一种理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与决心,并且乐在其中。

我们要为受过的教育确立一个普遍的意义,即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完善我们自身。大学教育激发着学生对于科学、处事原则和方法的想像力,并以此照亮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当整个社会氛围都为开展大学教育提供有利条件的时候,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对之有一个明确认识的时候,大学教育的

前景会进一步光明起来。这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社会智慧的发展。从为了生存的学习目标到为了人格健全的学习目标,从单一目标到创造出一个更宽泛的、对个人与社会更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这样的转变是不同寻常的。

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体未来的成长,对大学教育意义的深化与升华具有重大的正向价值。虽然大学生毕业后都需要工作,但大学教育决不能沦为单纯的职业教育。在大学里接受教育的人,也不应过分关注未来就业,因为那不是大学教育的初衷。我们应在大学校园里尽力完善自身,健全人格,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而学习。

下载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作文精选2018:教育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我的一名英语培训师,我培训过的学员少说应该也有15万,我曾经交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听我可而通过四六级的学生那是不计其数,同学们都很信任我,......

    廉政教育意义

    廉政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的深层次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是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指导、先进的廉......

    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人的创造力是人的天性,人与动物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人能创造,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重视孩子们的创造力的发展问题,不应该重视灌输了多少知识,学习应该是主动性的,主动性的......

    航模教育意义

    “小飞机,大梦想” ——浅谈我校的航模活动 几年前,按照市局布署学校准备开设航模课,当时很老师和学生家长不理解,认为航模课的开设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影响教学,有抵制情绪,针对......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成为研究者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被世人所关注,就在于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早在60多年前,英国教......

    做教师的意义

    做教师的意义——读《新纲要新师魂》之我见 趁着这个暑假的空闲时间,我有机会拜读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新纲要、新师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蕴......

    雷锋精神的教育意义

    雷锋精神的教育意义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有一个名字家喻户晓 有一个名字永垂不朽 有一个名字能擦去寒冬 有一个名字能放出光芒 有一个名字抵得上一面旗帜 这个名......

    音乐欣赏的教育意义

    音乐欣赏的教育意义 自从音乐产生后,它给予人的是听觉的刺激,然后是感觉音乐的魅力。音乐可以给人产生激情、低落、振奋等情绪,是因为不同的音乐旋律。 音乐,从原始的敲击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