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4月9日柯桥区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暨走
教 学 情 况 简 报
第 二十八 期
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总第771期)2014年4月11日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刘晋斌走进安小指导区科学90学时培训
2014年4月9日,柯桥区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暨“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主题研训活动在安昌镇中心小学尽心楼报告厅举行,全县70名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上午安昌镇中心小学马丹老师执教《昼夜交替现象》,来自杭州的俞平平老师执教《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马丹老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假说,并用模拟实验证明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俞平平老师注重实验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课堂规范、精致,有条不紊。课后,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在教研员金伟平老师主持下,全国特级教师刘晋斌老师围绕“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这一主题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也纷纷为两位老师能更好的体现科学探究提了建议。
下午刘晋斌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科学探究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重要性。并以《日食和月食》为例介绍了自己团队设计制作的教具,让大家受益良多。
本次活动为广大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了科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受到了来参加学习交流的科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安昌镇中心小学 马丹)
第二篇:2014年4月9日,柯桥区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暨“走向探究的
教 学 情 况 简 报
第 二十八 期
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总第771期)2014年4月11日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刘晋斌走进安小指导区科学90学时培训
2014年4月9日,柯桥区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暨“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主题研训活动在安昌镇中心小学尽心楼报告厅举行,全县70名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上午安昌镇中心小学马丹老师执教《昼夜交替现象》,来自杭州的俞平平老师执教《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马丹老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大胆表达自
己的假说,并用模拟实验证明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俞平平老师注重实验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课堂规范、精致,有条不紊。课后,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在教研员金伟平老师主持下,全国特级教师刘晋斌老师围绕“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这一主题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也纷纷为两位老师能更好的体现科学探究提了建议。
下午刘晋斌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科学探究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重要性。并以《日食和月食》为例介绍了自己团队设计制作的教具,让大家受益良多。
本次活动为广大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了科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受到了来参加学习交流的科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安昌镇中心小学 马丹)
第三篇:小学科学90学时集中培训
小学科学90学时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学无止境
松门三小 胡中连
我对这次小学科学90学时集中培训总的体会是学无止境,能参加这次培训感到非常荣幸,许多意外的收益让我“爱上”了这门学科,以下是我参加集中培训时的点滴收获:
一、小学科学老师要会解读本学科我所讲的解读不仅指解读《科学》这门学科教材,还要会解读学生,解读教学环境。一位小学科学老师如果连《科学》这门学科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达成什么目标,课的重难点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根本谈不上“授业”,更谈不上“传道”,“解惑”自然更难。解读了教材还要解读学生,科学老师课前去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掌握情况非常重要。科学老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水平,那“授”起“业”来是相当痛苦的,这边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我讲得那么明白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明白?”那边学生也是一脸无孤:“老师呀,我们很努力去学了,我们脑子里想的就是这样的!”教师必须知己知彼,才能将你所教的交给学生。
二、上一堂好课很难。学习了几天,我感触最深的是科学课难上,上一堂好的科学课难上加难。一些学科,教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有时可以一支粉笔一本书应付一节课,而科学老师不行。在第一天学习时,王朝森老师和学员讨论“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大家达成的共识聚焦最多的是一个“趣”字。科学课堂的“趣”要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要随时、随地、随人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有时为了达到一个效果,教师必须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趣”的药引子,才能达到科学课有效的疗效,才能教给学生最有用的东西,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可见,上好一堂科学课有多难,当好一名科学老师有多难。
三、要学会反思“教育是由若干现象组成的,现象背后就是规律”,科学老师要有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在教学上要有“吾日三省而自身”的韧劲,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思考知识点的传授、思考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授课的效果。不是每位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每位教师都可以不断地进步,只要你会思考,会反省,会改变。会思考还得会把思考的东西写下来。但是在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写作技巧前,必须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一位老师要学会阅读,阅读教育经典。教师应该保持视野的开阔,俯瞰自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用一生时间来备课”。如何让教师边教学边思考,践行终身学习呢?唯有读书。阅读是让生命增值的唯一途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葆一方心灵净土、远离尘嚣,洗净铅华的一丝春雨,一缕晨曦。
集中培训只短短几天,但热情却如盛夏的炎日,将一直持续。我不是科学的专职教师,但显然已经“迷”上了科学这门课,“迷”上了“科学老师”这个角色。同时,在本次培训中,也深感自己在科学专业知识方面完全是“山中竹笋——腹中空”。要想胜任科学教师这个角色,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大量地专业知识。其次要去实践,多听优秀的课,吸收他山之石的精华,多开课,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心得体会
腾蛟一小 卢成华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
第五篇:柯桥区双梅小学第十二届体育节开幕式
柯桥区双梅小学第十二届瓜渚体育节开幕式
入场式程序
一、各班班主任在教室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8:00)
二、国旗手,会徽手,鲜花队,彩旗队,各运动员方阵到指定地点集合。(8:10)
三、开幕式正式开始。(8:15)(领导主席台就座)(主席台布置
潘兴东)
四、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章明)各方阵进入主场地,各运动员方阵通过主席台时,播音员介绍运动队情况(班主任撰写,下周二前交尉水华串联)。(主持兼播音员两名,一男一女,尉水华负责)方阵顺序:
国旗队→会徽队→鲜花队→彩旗队→班级方阵
国旗队(4人)(六1班)(孙君负责)沿中间两条跑道线。(两面国旗、一面挂旗杆,一面出旗)会徽队(4人)(六2班)(孙燕红负责)沿中间两条跑道线。(会徽,支架)鲜花队(4×6方阵)(四年级每班8人)(徐维潇负责),沿四条跑道行进。(自备鲜花)彩旗队(4×6方阵)(五年级每班8人)(沈剑旻负责),沿四条跑道行进。(学校准备)运动员方阵(4路中队,全班学生参加)(各班主任负责、行进时在引导员旁边)(前面班级引导员,由五1班6人,五2班6人,五3班7人,女生)(杜俊、何关梁负责)(各仪仗队名单今天傍晚报负责老师,并开始训练)
班级顺序:一(1)、一(2)、一(3)、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方阵中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1米,引导员与运动员方阵距离为2米。每两个方阵间距离控制在五米。
行进路线见图。
五、升国旗、奏国歌。
六、许校长致词。
七、运动员代表发言,(六2班一学生)
八、裁判员代表宣誓(陈建)
九、竞赛开始打响比赛第一枪,宣布运动会开幕。
十、各方阵退场。(向后转,退出主会场)注:
1、活动总负责人:章红英
2、入场负责人:潘兴东
3、行进中负责人:周建华
4、安全负责人:潘兴东
5、摄影:宋华美,(四3班学生有徐英老师负责管理)
6、器材场地:潘兴东(会徽、横幅)、陈建(班级位置定点)
7、星期四中午12:10分进行开幕式彩排。
柯桥区双梅小学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