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权法解释中善意取得规定的理解
物权法解释中善意取得规定的理解
(上)
2016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以下简称《物权法解释
(一)》),该解释共计22条,其中第22条是关于该解释生效时间的规定。实际涉及司法解释本身的条文为21条,其中第十五条至第二十一条是针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解释,合计7条,关于善意取得的司法解释的条文正好占整个《物权法解释
(一)》条文数的三分之一。
从篇幅上可以看出,善意取得制度的具体适用是这次司法解释的重中之重,故笔者不揣浅陋,特撰此文结合《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其他相关规定对这些解释的含义作一个简单的梳理。文章写作时间仓促,定有许多不足,期待各位读者的批评,意见请惠寄:jhf314@163.com。
一、七条解释所涉及的内容概述
七条司法解释涉及以下内容:第十五条对善意的含义(第一款)以及善意的举证责任(第二款)作了解释;第十六条则对不动产转让时受让人非善意的认定作了解释;第十七条对受让人受让动产时具有重大过失的情形作了解释;第十八条则对受让人的善意的时间点作了解释;第十九条对“合理的价格”的认定作了相应的解释;第二十条对特殊动产以交付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作了解释;第二十一条解释则明确无效的合同和被撤销的合同不能作为善意取得的前提。
二、善意的含义及举证责任(第十五条)
(一)善意是指不明知且无重大过失
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受让人受让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是善意取得的前提之一,此处的善意的含义,物权法并没有作相应的说明。依据民法法理,明知(知道)为恶意,不知为善意。比如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区别就是,占有人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该无权占有为恶意占有,不知道其为无权占有的,则是善意占有。但是德日民法在规定动产善意取得的要件时,要么规定,明知或者因重大过失不知道为“非善意”(德国民法典第932条第2款:wenn ihmbekannt oder infolge grober Fahrlässigkeit unbekannt ist【为其所知或者因重大过失不为其所知】。),要么规定,善意且无过失才可以即时取得(善意取得)动产所有权(日本民法典第192条:“善意であり、かつ、過失がないとき【善意且无过失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权变动采取意思主义,日本不动产登记不具有公信力,故没有作为体现不动产的公信力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信赖登记正确性的人只能在符合通谋虚伪表示规则时,作为善意第三人受到保护(日本民法典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田山辉明著,陆庆胜译,《物权法(增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而作为不动产登记公信力的体现,德国民法典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受让人的善意(Redlichkeit)以不明知为条件,有无重大过失在所不论(德国民法典第892条),其立法理由是,立法者认为土地登记簿相比占有,能提供更为坚实的信赖基础。学者则认为这种区别对待是否具有内在合理性,值得怀疑,而在司法判例中,对于明显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形,则试图借助德国民法典第226条【权利滥用的禁止】、第826条【违背善良风俗的故意侵害】的规定(权利滥用(Rechtsmißbrauch)),给予救济(鲍尔/施蒂尔纳著,张双根译《德国物权法》(上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00页)。
从以上比较法介绍可以看出,字面上看《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的做法,类似于德国民法典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规定,也就是未提及受让人有重大过失的情形。不过如前所述,德国民法典这种区别于动产考虑重大过失的处理,学说上有质疑,判例中也有变通。《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受让人受让不动产或者动产时,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的,应当认定受让人为善意”,与德国民法典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就善意取得的善意要件作不同要求的做法不同,《物权法解释
(一)》的特点是不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在判断是否存在善意时,需要一并考虑受让人是否明知或者是否有重大过失,即,只有既非明知,又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时,受让人才具备善意这一要件。
(二)善意的内容(客体)是不知道和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确定善意的含义时,显然需要说明善意的内容,也就是不知道和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的内容,但就此《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并没有说明,而第一款的条文主干则指出,善意取得适用的前提是“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他人”,也就是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涉及的无权处分,因此《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五条第一款也指出,不知道和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的内容是“转让人无处分权”。
关于善意的内容这一解释,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澄清:
1、无权处分不同于无权代理:善意取得的善意的内容不能是“转让人无代理权”
处分人处分他人之物,并且声明是他人之物,此时其只能以代理人的身份实施处分,如果处分人并无代理权,则其是实施的无权代理处分行为,从字面上看,处分人也属于《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条文主干所谓的“无处分权人”,受让人如果不知道和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处分人没有代理权,字面上看,受让人也属于不知道且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五条所谓的“转让人无处分权”,似乎也有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可能,但果真如此的话,《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保护善意相对人的表见代理制度的适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这一考虑,善意取得制度并不适用于无权代理的情形(参见,田山辉明著,陆庆胜译,《物权法(增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因此,善意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包括不知道且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转让人无代理权”。也就是说,处分他人之物时,作为无权处分人的转让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处分,而不是以代理人的名义处分,此种情形下的善意内容实际上是:“转让人有所有权”。
2、关于动产的处分权受到限制
无权处分他人之物,是常见的无权处分,而所有人处分处分权受限制自己的物时,是否构成善意取得,也就是善意的内容是否可以是“作为所有人的转让人的处分权受限制”,值得分析。由于《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六条对不动产无权处分时的非善意已经有专门的解释,下文将专门讨论,故此处只需要讨论动产的处分权受限制。
就动产善意取得来说,依据《德国民法典》九百三十二条第二款,取得人非善意的内容是“该物不属于让与人”,也就是说,动产的善意取得仅适用于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不适用于处分自己的处分权受到限制的物,不过对于处分权受限制本身,《德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至第一百三十七条也区分不同情形作了相应规定,就法定让与禁止和机关的让与禁止则准用善意取得的规定(简要分析见布洛克斯著、张艳译,《德国民法总论(第33版)》2012年版第221页至第224页)。从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条文主干内容前半句表述为“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此处显然有无处分权人是所有权人以外的人的意思,但毕竟“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这一内容才是关于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所有权人有权追回”这一内容无非是对《物权法》第三十四条关于基于物权的返还请求权的重申而已,并非善意取得本身的要件。即使无权处分人就是所有人,也无非是“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一句不能简单地直接适用,因为涉及作为所有人的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合同,仍然赋予了受让人相对于所有人的有权占有的地位,但没有必要因此认为“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这句作为善意取得要件的规定,也以无权处分人是所有权人以外的人为限。因此,对于所有人处分权受到限制而无权处分的情形,仍然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无需类推适用。不过,基于处分权限制的不同理由和不同根据,仍有必要区分不同情形并结合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加以说明。
(1)立法上对处分权的限制与善意取得制度无涉
如果是立法上对物的处分权加以限制,此时对于处分该物的当事人而言,涉及违法合同的效力。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四条,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据此,如果有关规定对于相关合同而言是效力性强制规定,则合同无效,第三人也无从善意取得(《物权法解释
(一)》第二十一条,详见下文),而如果相关规定属于管理性强制规定(取缔规定),则合同效力不受影响,第三人依据合同本身就可以取得所有权,也无需适用善意取得。概言之,此时的处分权的限制与善意取得制度无涉。
(2)司法机关的裁定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处分权加以限制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等,司法机关以及税务机关等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的动产采取扣押、查封的措施,此时均构成对所有人处分权的限制,其中扣押会移转由司法机关、税务机关等占有,所有人通常没有处分该动产的机会,但是查封时通常仍由所有人占有,封条等查封痕迹并非如来佛贴在压住孙大圣的五指山上的封贴,非凡人可以破坏,查封后,所有人仍有可能撕掉封条,消除查封的痕迹后对动产进行处分,此时的处分构成违反处分权的限制的无权处分。虽然包括所有人、受让人在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均有尊重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于对处分权限制的裁定或者决定的义务,但受让人不知道且非因重大过失不知道因查封的执行措施使得“作为所有人的转让人的处分权受限制”的,无从尊重这种其不了解的处分权限制,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受让人应该通过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获得保护。
(3)动产的处分权受到法律行为的限制不影响所有权的转让,无需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除了上述来自公权力的对于处分权的限制外,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根据约定,对所有权人的处分权在私法上加以限制。这种限制基于合同产生,是所有权人基于限制处分权的合同对他方当事人所负担的义务,如果有违反,他方当事人作为债权人可以追究所有人的违约责任,但是基于债权的相对性,这种合同上的处分权限制不得用以对抗第三人,故第三人不论善意、恶意均可从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因此没有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
(三)善意的举证责任
《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五条第二款指出,“真实权利人主张受让人不构成善意的,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即,就受让人的非善意,真实权利人负有举证责任。
事实上,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善意是受让人善意取得的要件之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就举证责任所采纳的法律要件分类说,该要件属于法律关系存在的(权利取得)的要件,依据民诉法上述解释第一项,受让人应该就此负有举证责任。《物权法解释
(一)》上述解释显然是突破了上述民诉法解释。
从比较法上看,德国民法和日本民法均认为对于与善意有关的事实,应该由真实权利人负担举证责任。
与我国物权法将善意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规定不同,《德国民法典》第932条第1款第1句规定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时,是将“非善意”作为除外规范加以规定的(除非其在依据这些规定取得所有权时是非善意的(es sei denn, dass er zu der Zeit, zu der er nach diesen Vorschriftendas Eigentum erwerben würde, nicht in gutem Glauben ist)),因此立法上已经以这种除外规范的形式,将非善意确定为真实权利人必须举证证明的权利妨碍要件(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第四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至第132页,鲍尔/施蒂尔纳著,申卫星、王洪亮译《德国物权法》(下册),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日本民法典》关于动产善意取得规定的第一百九十二条,就善意与无过失的相关要件,并没有采取《德国民法典》第932条的上述立法模式,将其与权利妨碍要件的规范相联系,而就是规定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就其中善意要件而言,由于《日本民法典》第186条明确规定,占有人推定为以所有的意思善意占有,但是没有提到无过失占有,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判例(大審院明治四年(オ)第三三一号、同年九月一日判決、民録一四輯八七六頁)认为,权利取得人无需对善意加以证明,但是对于自己无过失则需要证明,而1967年日本最高法院的判例(最判昭和41年6月9日,民集20-5-1011)则援用《日本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认为就无过失的要件,权利取得人也无需证明,其理由是:“上述法条(笔者注:即关于动产善意取得规定的第192条)所说的‘无过失时’,意味着由于物的让与人是占有人,从而有是权利人的外观,其受让人误信让与人有与该外观对应的权利,且就这种信任是没有过失的,由于占有人在占有物上行使权利的,推定其就此有合法性(民法第188条),因此应当理解为,受让人作为占有取得人,推定其就上述信赖没有过失,占有取得人自身无需对就此无过失举证。”(译文参考了近江幸治著、王茵译《民法讲义II,物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另外上述历史请参见,田山辉明著,陆庆胜译,《物权法(增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在线判决书全文见http://www.courts.go.jp/app/files/hanrei_jp/765/057765_hanrei.pdf)。
综合德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出,其将与善意有关的举证责任分配给真实权利人,均援用对民法的相关的规定作为依据。我国就善意的要件一没有德国民法典那种纳入权利妨碍要件的做法,二没有日本民法典关于占有人善意的推定的规定,以及可以得出无过失的推定这一结论的关于占有人行使占有物上的权利推定其有合法性的规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关于善意举证责任分配的解释的根据,也就不能从法律规定本身中寻找了,在这里只能认为这种举证责任的的解释是具有立法性质的解释。顺便提一下,《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将受让人的过失有无的举证责任恰恰就明确分配给了受让人自己(第VIII-3:101条第1款d项第2句)。
三、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受让人非善意的认定(第十六条)
(一)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认定(第十六条第一款)
1、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典型情形是,登记簿记载有错误,登记的名义权利人和实际的权利人不一致,此时名义权利人将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通过变更登记转让给善意的受让人。也就是说,登记簿的记载错误通常会导致不动产被善意取得的风险。
《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真实权利人作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但是对于异议登记的效力本身并无明确说明。《物权法解释
(一)》关于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的,认定为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解释,意味着不动产的受让人不具备善意取得所必须的善意的要件,从而也就无从善意取得,换言之,上述司法解释明确了异议登记有阻止善意取得的效果。
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异议登记后,并不妨碍不动产的进一步权利处分,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可以进一步处分才有第三人是否可以善意取得的问题,如果都无法处分,第三人无从获得物权转让,善意取得也就无从谈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异议登记期间,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人以及第三人因处分权利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该权利已经存在异议登记的有关事项。申请人申请继续办理的,应当予以办理,但申请人应当提供知悉异议登记存在并自担风险的书面承诺”。此处的自担风险的承诺是指,异议登记有可能成立,处分权利因为属于不构成善意取得的无权处分,从而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反对解释,第三人有无法取得权利的风险。
第二,关于非善意的时间点的认定,由于异议登记本身事关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全,同时异议登记有效或者失效本身也不影响不动产真实权利的归属(依据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异议登记后需要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就是此时的物权的归属争议应该由法院来解决,而《物权法解释
(一)》第三条也规定:“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的,应当依法受理。异议登记失效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故登记机构无需审查,申请之日应该即为登记之日,《房屋登记办法》也明确了异议登记的登记或者不登记的决定期限为一个工作日(第二十三条),而涉及权利处分的登记则需要审查,申请之日通常并非登记之日,但是依据《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一款,善意的时间点应为依法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记之日,也就是说,受让人不动产登记申请之日,登记簿上并无异议登记的记载,但是在登记机构完成登记之日前,有人申请了异议登记,此时受让人是否仍然属于善意,值得分析。从前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看,受异议登记影响的处分登记期间应该是异议登记期间,其行文表明,权利人和受让人提出了登记申请时异议登记已经存在,但是按照《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一款,由于在登记完成之日时,登记簿上已经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此时不可能认定受让人具备善意,故无从成立受让人的善意取得。至于立法论上这种做法的妥当性,将在下文《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的分析中讨论。
解释中关于异议登记以“有效”一语加以限制,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善意取得以无权处分为前提,也就是在讨论善意取得时,异议登记的异议不言自明一定是成立的,而如果异议登记根本就不成立,受让人本来就属于从有权利人处取得,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善意取得的问题。总之,异议登记成立与否无需另外特别说明。另外,加上“有效”一语,反而容易让人可能误会此处的“有效”是不是和异议登记程序规范与否有关。
2、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
抛开预告登记后所有人的转让是否属于无权处分不谈,这一条解释适用的前提是,预告登记有效期内,仍然可以完成无权处分人和受让人之间的转移登记。对此,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句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从字面意思看,应该是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不能完成权利移转,也就是无法进行转移登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第二款也规定:“预告登记生效期间,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处分该不动产权利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可见,根据我国上述现有规定,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根本就无法完成转移登记,而《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要求,转让的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的,方能善意取得,既然登记都无从完成,此时自然也就无从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解释是一条无从适用的废文。
需要讨论的是,反对解释该项,预告登记有效期内,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时,似乎有受让人可以善意取得之意。笔者以为,一方面,如果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无权处分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处分,意味着此时预告登记同时涂销,但预告涂销的同时,此时无权处分人已经是不受预告登记影响的有权处分人,此时受让人从有权处分人取得不动产,原本就与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无关。不过,另一方面,从我国《物权法》关于“同意”的规定的行文看,同意只是意味着可以进行移转登记,并未明确表明,预告登记的权利人的同意,等于同时涂销预告登记。也就是说,正如为移转登记之前,不动产登记簿上存在所有权人所有权登记和预告登记权利人的预告登记一样,在移转登记后,不动产登记簿上将继续存在作为受让人的所有人的所有权登记和预告登记权利人的预告登记。此时,预告登记的意义在于,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具备本登记的条件时,可以申请本登记,相对于预告登记的权利人的本登记,在先完成的转移登记则失去效力,这一结论也是与善意取得无关的法理的体现。以上两方面说明,反对解释本项司法解释,也不会得出与善意取得有关的规则。
3、登记簿上已经记载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不动产权利的有关事项(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
此处涉及查封登记。在我国查封将导致不动产的所有人的处分权直接受到限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规定: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该房地产不得转让。问题在于,如果仅仅通过贴封条一类的手段查封房地产,有关的查封痕迹很有可能会被所有人破坏,从而处分权受到限制的所有权人,可以将该房地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同时由于房产登记部门不知道查封事实,也会办理转移登记,此时会发生是否有可能通过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第三人的问题。
查封登记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2005年1月1日施行)第九条、《土地登记办法》(2008年2月1日施行)第五十七条中均有明确规定,但2007年的《物权法》并无相应规定,2015年3月1日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条则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查封登记属于不动产登记的形式,而2016年1月1日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章第四节以四个条文(第九十条至第九十三条)对法院、检察院和其他有权机关的查封登记作了相应规定。
上述规定并未对查封登记对于善意受让人的效力作出说明。《物权法解释
(一)》的这项解释有两个方面意义:一方面,从正面明确了登记簿上已经记载查封登记的,受让人为非善意,善意取得要件不具备,否定了受让人善意取得的可能;但是这一正面规定的意义价值也不大,因为由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前述查封的房地产不得转让的规定,因此已经查封登记的不动产,依法也就无法完成移转登记,《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关于登记的善意取得的成立要件也就无法具备,善意取得原本也是无从谈起,但另一方面,反对解释本项司法解释,意味着即使不动产被查封,但是没有办理查封登记,从而登记簿上无查封的记载的,受让人无从得知的,则为善意,具备其他善意取得的要件时,受让人可以善意取得,实践中不动产查封后,法院会向登记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因此对不动产物理查封后但未进行查封登记的情形也极为罕见,反面适用该规定的机会也不大。
4、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
以上第一项至第三项均以登记簿的客观记载作为确认受让人非善意的考虑因素,而第四项关于“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属于非善意的解释,则是纯粹以受让人的主观认识为准。
依据该项解释,受让人知道即为非善意,就非善意的内容来说,则是指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比如借名登记的情形,登记的权利人只是名义权利人,而实际权利人另有他人,如果登记的权利人将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对借名登记的事实有所了解,则说明一方面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另一方面受让人也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因此,依据该司法解释,受让人由于非善意,从而无从主张善意取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尚未进行查封登记的不动产查封来说,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主体本身并无错误,登记的所有人是真正的所有人,但是受让人知道不动产已经被查封,结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上述查封的房地产不得转让的规定以及上述第三项的解释,此时也有类推适用该第四项解释,认定受让人不具备善意的要件的必要。
5、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
依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生效时、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合法建造的事实行为完成时,这三种特殊情形均无需登记即可以取得物权,也就是登记簿记载虽然没有变化,但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此时可能发生登记簿记载不正确。但如果受让人知道这种不正确,自然也就不能基于其对登记簿记载的信赖,从而主张善意取得,这是该项解释的主要理由。
该项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曾经的表述也直接就是以下内容:“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根据《物权法》第28至30条规定取得不动产物权”。但是有人认为受让人无需登记就取得物权的情形不仅限于上述三个条文,上述表述不够周延,因此修改为现在的表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司法解释
(一)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379页)。除上述三种特殊情形外,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著认为,主要指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的受让取得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取得,此时受让人即使未登记也可以取得相关不动产物权。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上述物权的,也构成非善意,不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同前,第386页)。
本项司法解释涉及到与《物权法》下述规定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1)本项解释与物权法第三十一条之间的关系
依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虽然未经登记,相关当事人即可取得不动产物权,但是《物权法》第三十一条仍然有登记的要求,即“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就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含义来看,其对登记的要求限于未经登记取得物权的人再转让物权,此时必须先登记自己取得的物权,而后再办理转移登记等处分物权的登记,如果未经登记,则物权的处分本身无法发生物权效力,也就是受让人无从取得物权。而如果是受让人因为信赖登记的记载,从登记名义人处获得物权,反对解释本项解释,在具备善意取得的其他要件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物权的可能性,自然不应该受到第三十一条的限制。
另外,从本项解释自身适用的可能性看,《物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继承和受遗赠的情形,适用该项解释似乎并无可能,因为就二十九条而言,名义的登记权利人已经去世,其不可能作为让与主体,从而引起需要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形的可能,而就《物权法》第三十条而言,初始登记都不存在,就不可能存在名义的登记权利人转让,也就是无所谓善意取得,而如果是事后借名初始登记,则登记不正确,信赖登记簿记载,从名义的登记权利人处受让时,才有善意取得的可能,符合本项解释时,善意取得则被排除适用。
(2)本项解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的受让取得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取得规定之间的关系
就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的受让取得来说,《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八十五条,均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上述规定意味着在登记并非相关物权转让生效的要件,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的受让人已经取得了相应物权,如果涉及善意取得,无非是下述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后,又有新的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人。此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承包经营权转让本身何时生效,对此《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均无明确规定,但是两部法律均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也就是创设继受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是从合同生效时设立,此一规定应该类推适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情形,即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应该从转让合同生效时起转,这就意味着《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关于登记后才可以善意取得的规定不适用。如果在先的受让人未登记,但是在后的受让人知道在先的受让人已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事实,此时在后的受让人不属于善意第三人,此时直接反对解释《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在先的受让人即使没有登记,也可以对抗不属于善意第三人在后受让人,此时无需适用本项解释。而如果在后的受让人是善意的,适用第一百二十九条,在后的受让人自然应该受到保护,似乎也没有必要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也就是说,由于第一百二十九条的存在,对于这一种情形本项解释以及整个善意取得制度都无适用的可能。
第二种情形是,地役权设定后,又有新的地役权的设定,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句,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同样意味着《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关于登记后才可以善意取得的规定不适用,而由于第一百八十五条同样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此时对于善意和恶意第三人处理与上述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的分析完全相同,本项解释和整个善意取得制度对于地役权也同样无适用的可能。
(3)关于宅基地使用权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目前仍未有普遍的登记,《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因此只是规定:“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该条明确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发生物权变动时应该及时登记,应该登记的字样,应该意味着登记之后才能发生权利变动。但是如果仍然是未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则无需登记即可发生宅基地使用权的移转,本项所谓“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应该同样是指在先的受让人已经取得了宅基地使用权,在后的受让人知道这一情形,而《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并无关于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规定,此时应该适用本项规定,排除恶意第三人的保护。适用该项还意味着,如果符合善意取得要件时,善意的受让人仍然受到保护。
(二)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的认定(第十六条第二款)
《物权法解释
(一)》规定:“真实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受让人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此项规定首先再次重申了关于重大过失的认定的举证责任在真实权利人,而非主张善意取得的不动产受让人。其次就重大过失的含义,该条认为受让人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即为重大过失。理论上看,所谓重大过失,是指稍加注意就可以知道而不知道,而所谓的应当知道而不知道只是普通的过失,司法解释将这种普通过失认定为重大过失的做法让人费解。合理的解释似乎应该是,这里不动产受让人应该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应该是指根据真实权利人的提供的证据,得到法院确认的所有的为受让人知道案件事实,不动产受让人不可能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也就是说,受让人根本就无需进行任何调查,基于现有的事实就可以得出转让人无处分权的结论,其不可能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即使此时受让人仍然不知道,则一是其应当知道,二是其不知道即为重大过失。
笔者以为,这一理解也是符合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的,对于不动产而言,需要登记才能取得的不动产物权,其权利的变动需要不动产登记簿上予以记载,这一记载对于他人而言,会认为该登记是正确的,从而信赖该登记,基于该信赖而受让的受让人,也就自然是善意的,其对于登记簿权属记载的了解本身,就已经尽到了相应的调查义务,这是不动产登记簿记载公信力的体现,不能强求受让人仍然需要尽到其他调查义务。除非根据其了解的现有事实本身,其不可能不知道登记簿的记载有错误,不可能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此时才能认定其应当知道,从而具有重大过失。
物权法解释中善意取得规定的理解
(下)
四、动产善意取得中受让人的重大过失的认定(第十七条)
《物权法解释
(一)》规定,“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该解释指出了在判断动产转让时受让人的重大过失的有无,所需考虑的是交易的对象、交易场所和交易的时机是否符合交易习惯。与司法解释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中的重大过失认定不同,此处没有明确说明是就什么有重大过失,但是结合解释第十五条关于明知的内容,重大过失自然也同样是指因重大过失不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因此司法解释的意思就是,是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此时不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就是具有重大过失。
不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且就此有重大过失,从概念上来说,重大过失是指就不知道本身有过失。但是这种过失本身的判断,是以司法解释设定的条件下一般人稍加注意就会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为前提,该条司法解释应该理解为,当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不符合交易习惯的,此时一般人稍加注意就会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受让人不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即为有重大过失而不知。
就动产善意取得的受让人的重大过失来说,德国法也是根据注意义务的要求和违反的程度加以判断的,具体来说,是指取得人“以非同寻常严重程度未尽到根据整体事态所必需的注意义务,并且未能注意到在所涉情形中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本是显而易见之事(die erforderliche Sorgfalt nach den gesamten Umständen inungewöhnlich grobem Maße verletzt und dasjenige unbeachtet gelassen hat, was imgegebenen Fall jedem hätte einleuchten müssen)”(BGHZ 10, 14, 16)。在个案中查明义务和情资义务的范围可能会有疑问,鲍尔以及施蒂尔纳教授指出,“就此来说取决于取得人的身份(是富有经验的商人还是懵懂无知的普通买主),让与人的身份(可靠、可敬之人还是鬼鬼祟祟之徒),以及取决于行为的类型(日常生活中的交易还是信用交易)以及公认的经验法则”。(Dabei kommt es auf die Person des Erwerbers(versierter Geschäftsmannoder harmloser Zeitgenosse), die des Veräußerers(vertrauenerweckender,geachteter Bürger – lichtscheues Subjekt)ebenso an wie auf die Art desGeschäfts(Verkehrsgeschäft des täglichen Lebens – Kreditgeschäft)undallgemein bekannte Erfahrungsregeln.Baur/Stürner,Sachenrecht,18.Auflage, 2009,§52 Rn 26;译文参考了鲍尔/施蒂尔纳著,申卫星、王洪亮译《德国物权法》(下册),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参考德国学说以及重大过失一语的本义,笔者以为,我国的司法解释所谓“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否则需要去查明可能本来就并不存在的这种交易习惯,而应该是指根据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具体情形,确定此时取得人就查明义务和情资义务应该尽到的注意要求,而由此而确定的这种要求即为司法解释所谓的“交易习惯”,取得人明显没有达到相应的注意要求,也就构成所谓“不符合交易习惯”,从而也就具有重大过失。
五、善意取得中善意的判断时间(第十八条)
实践中由于取得人了解和得以了解的信息的不断变化,导致取得人在不同时间就转让人有无处分权本人的是否具备善意本身有所变化,而善意取得与否的结论要么是肯定的,要么是否定,结论本身也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善意的时间判断点,这样才能使得善意取得与否的结论本身确定,也就是只要在这个时间点,受让人是善意的,则受让人就可以善意取得,即使此后受让人由于了解到转让人不具备处分权的相关信息,先前已经得以明确的受让人可以善意取得的这一结论也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以三款规定对善意取得中善意的判断时间作了相应规定,对此分别加以分析如下:
1、善意判断的时间点基本标准:物权变动之时(第十八条第一款)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善意要件的字面表述是: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一款指出: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所称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指依法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记或者动产交付之时。本款解释的基本方法显然是文义解释方法,因为《物权法》第九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时间是经依法登记之时,动产物权变动时交付之时,所以“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就是不动产经依法登记之时和动产交付之时。
对于动产来说,解释同条第二款又进一步规定了简易交付和指示交付这两种无需现实交付的观念交付的善意判断时间点,因此该解释第一款所谓的动产交付之时是指现实交付之时。
就不动产而言,不动产登记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是申请时间,二是完成登记时间。上述司法解释以后一时间点作为善意的判断时间点。而就此一点,《德国民法典》第892条第2款规定,善意的判断时间点,以提出登记申请的时间为准进行判断,其理由主要是,如果事后出现了影响善意的因素,既然受让人已经就物权变动做了所有自己该做的,此时善意的有无不应该取决于登记机构是马上进行物权变动的登记,还是要过上一阵子进行登记(鲍尔/施蒂尔纳著,张双根译《德国物权法》(上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02页,并参见第401页)。这一考量从立法论上看显然是可取的。但依据本条司法解释,在物权变动申请之时,受让人从登记簿上无从得知不动产转让人无处分权的,此时的善意并不重要,在完成移转登记之前,由于他人提出异议登记而使得受让人了解到转让人有可能无处分权,会影响不动产受让人的善意的成立,因为完成登记之时不动产受让人已经不是善意的,受让人的善意与否取决于登记机构登记完成的迅捷还是拖延,而非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立法论上看并不妥当,因此该项司法解释仍然有改善的余地。
2、简易交付和指示交付时的善意判断时间点(第十八条第一款)
(1)简易交付
《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一款指出:当事人以物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方式交付动产的,转让动产法律行为生效时为动产交付之时。据此,简易交付时的善意判断时间点为转让动产的法律行为生效之时。由于有关动产转让的合同通常既涉及债权行为,又涉及物权行为(此种理解的根据将在第八部分关于《物权法解释
(一)》第二十一分析中说明),只有后者物权变动有关,因此此处的转让动产的法律行为应该是指物权行为的生效时间。比如由于买卖合同中,买方尚未支付价款,此时买卖双方虽然就双方的义务达成合意,但是对于所有权移转本身尚未达成合意时,比如在买方支付价款之时方才达成该合意,此时应该以双方达成该物权变动合意的时间为受让人善意的判断时间点。
(2)指示交付
《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一款指出:当事人以物权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方式交付动产的,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关转让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协议生效时为动产交付之时。据此,指示交付时以双方关于返还请求权的协议生效时间为受让人善意的判断时间点。如果是通过债权让与的方式完成的交付,则依据《合同法》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未经通知债务人,只是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已,也就是通常当事人达成债权转让合意的,债权即发生移转。即使有关债权转让涉及债权买卖的这一负担行为,但是作为准物权行为的债权让与行为,在债权买卖合同的买方未支付价款时,债权也在达成债权转让合意时发生转移,也就是双方关于转让返还原物请求权的这一债权的这一准物权行为发生效力,有关物权变动本身的物权合意也就发生效力,善意的判断时间点应该以这一准物权行为发生效力的时间为准。
(3)关于占有改定
就观念交付来说,除了物权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上述简易交付和指示交付的形式外,还有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占有改定的形态,但是《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八条第二款在对其他两种交付形式作规定之时,并无关于占有改定的特别说明,此时善意的时间判断点似应回到第十八条第一款,也就是以现实交付的时间作为占有改定的善意的判断时间点,这一结论和德国民法典第933条的规定也是一致的。
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的《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司法解释
(一)理解与适用》的编写者则倾向认为占有改定善意取得时,依据《物权法》第二十七条,占有改定时,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因此确定受让人是否为善意的时间判断点,也应当相应确定为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上述约定生效的时间(见该书第431页至第432页)。上述倾向性意见固然值得重视,但是由于司法解释对于并无明确说明,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该解释本身显然更为可取。
从实践意义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上述倾向意见,占有改定时受让人即刻善意取得所有权,此时无权处分人仍然会占有该动产,而原权利人要求无权处分人返还时,无权处分人以第三人善意取得拒绝返还,显然不合情理,或者说难以启口,因此此时会将该动产返还给原权利人。由于原权利人是基于自己原来所享有的权利而重新获得该动产的直接占有,自然不会具备作为《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的善意取得这一要件,其也无从主张再一次的善意取得,因此善意取得的第三人依据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自然可以要求作为原权利人的现直接占有人返还,显然,这一结果并非对所有权的保护和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合适的平衡。而如果认为占有改定时,善意第三人取得物的现实交付是其善意取得的要件,在原权利人要求无权处分人返还占有之前,善意第三人已经取得了物的直接占有,此时自然应该保护善意第三人,而非原权利人。也就是说,占有改定时,以何人先取得直接占有,是保护所有权人还是善意第三人的决定因素,这才是平衡两者之间利益合适做法。
六、“合理的价格”的认定(第十九条)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受让人善意取得必须具备“以合理的价格转让”的要件。与传统民法只要求作为善意取得行为的基础是交易行为不同,也就是不是继承一类的非交易行为,而交易行为不以有偿行为为限。不过,依据《德国民法典》不当得利一节的第816条第1款第2句,处分是无偿为之的,因该项处分直接取得法律上利益的人应该返还因该项处分取得利益,而我国善意取得不但需要是有偿行为,而且转让的价格还要合理。也就是说无偿行为的受让人不能通过善意取得所有权,但是无偿受让的善意受让人是作为善意占有人的无权占有人,如果物存在,则应该适用《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返还原物给所有权人,但也必须同时适用《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有权要求权利人支付维护费用,原物不在的,返还的利益应以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现存利益为限,如果没有取得这些利益,所有权人可以基于其所有权或者依据侵权行为直接要求负有义务的第三人支付、偿还或者赔偿。
《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九条对“合理价格”的认定作了解释:“合理的价格”,应当根据转让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以及交易习惯等因素综合认定。具体而言:
1、参考的基准价格是转让时交易地的市场价格,《物权法》要求转让价格合理,因此必须有个参考价格,来判断是转让价格是否合理,解释明确了参考的基准价格是交易地的市场价格。买卖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时,应该以卖方所在地为交易地。市场价格本身也并非是统一的,市场价格应该中位价格或者大致的平均价格,而如果有关交易是网络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则交易地本身除了要考虑卖方所在地,还应该考虑网络交易平台上转让标的物本身的中位价格。
2、“合理的价格”应该是指相比于参考的基准价格而言,并非不合理地低于该价格。低到何种幅度属于不合理地低于该价格,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解释
(二)》不同,后者针对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要件之一“明显不合理的低价”,除了在该解释第一款规定了法院可以根据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照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交易价酌定是否具备外,第二款还规定了达不到上述参考价格的70%的,一般视为不合理的低价,而《物权法解释
(一)》第十九条,并没有规定这种具体的幅度,而是司法解释并没有确定上述比例标准,而是规定“应当根据转让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基准价格酌定,酌定时还要考虑交易习惯。
就上述酌定因素来说,就物的性质而言,应该区分动产和不动产,根据交易地的特点考虑其价格的波动幅度,判决交易价格是否合理;就物的数量而言,应该如果数量较高,即使不属于批发行为,交易习惯上价格也会低于一般的市场交易价格;就付款方式来说,如果价格较高,交易习惯通常采取分期付款,但是受让人一次性付款时,则交易价格必然也会比分期付款的市场价格低。以上情形下的较低的价格仍然属于“合理的价格”的可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善意取得要件时,只是说“以合理的价格受让”,区别于《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浮动抵押情形下买受人无负担地取得抵押动产所有权的要件的规定,后者规定的要件要求买受人“已支付合理价款”,这意味着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的要件不以“已支付”合理价款为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受让价格合理,且符合其他善意取得的要件时,即使该价款尚未实际支付,受让人仍然可以善意取得。至于尚未支付的价款,似乎也有赋予原权利人以代位权的必要。
3、关于“以合理的价格受让”的举证责任,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说明,由于“以合理的价格受让”是善意取得的要件,在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无特别规定时,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九十一条确定的法律要件分类说,主张善意取得所有权的受让人,属于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此时应当依据该条第一款对此承担举证责任。
七、对特殊动产以交付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第二十条)
与普通动产不同,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需要登记,《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一方面说明登记是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所谓对抗要件,另一方面也说明登记不是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发生效力的生效要件。至于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何时发生,则应该取决于动产的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也就是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交付时发生效力。概言之,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的规则可以概括为:交付生效,登记对抗。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才能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本身涉及的物权变动是否发生,而非物权变动的对抗问题,就其要件来说,此处的“应当登记”应该是指物权变动本身就需要登记的情形。由于特殊动产并非物权变动本身需要登记,故不属于该项前半句所谓的转让“应当登记”的情形,而是属于后半句“不需要登记的”情形,依据后半句“交付给受让人”,该项规定的善意取得要件就已经具备。因此《物权法解释
(一)》第二十条规定:“转让人将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交付给受让人的,应当认定符合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善意取得的条件。”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还有采取意思主义的做法,登记是对抗要件。比如营业动产抵押权、包括特殊动产在内交通运输工具抵押权、建造中的特殊动产(船舶、航空器)抵押权(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款),不动产地役权的取得(第一百五十八条),均采取意思主义,此时的物权在合同生效即得以设立,既不是“应当登记”,也不需要交付。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此类物权的善意取得的成立要件,需要参照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对于此类物权的善意取得,是否能认为作为对抗要件的登记,是该款第三项规定的善意取得要件。笔者以为,前文分析已经说明,第一百零六条第三项之所以规定登记或交付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是因为登记或者交付是该款规定的所有权变动本身的要件,善意取得是关于所有权的取得的特殊情形,此时登记或者交付自然也就被规定为善意取得的要件。但是既然前述物权的取得本来就与登记及交付无关,其善意取得的要件也就不应该涉及登记或者交付,参照适用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确定其善意取得要件时,也就无需包含适用第三项关于登记或者交付的要件。《物权法解释
(一)》第二十条也只是关于特殊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解释,其本身也不能当然作为特殊动产的其他物权的善意取得要件的依据。
八、无效的合同和被撤销的合同不能作为善意取得的依据(第二十一条)
《物权法解释
(一)》第二十一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
(一)转让合同因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认定无效;
(二)转让合同因受让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法定事由被撤销”。该条明确排除合同本身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合同可以作为善意取得的基础。
上述解释尤其是没有提到由于无权处分时权利人未追认,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合同效力受到影响时,该如何处理。这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款规定“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也明确指出:“惠凤艳和史殿有所签转让案涉房屋所有权的合同构成无权处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虽然,2012年7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三条,将出卖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区分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案涉房屋买卖合同难谓无效,但是由于惠凤艳无权处分案涉房屋,在未取得城乡建设公司追认的情况下,史殿有依法只能向惠凤艳行使违约赔偿或者损害赔偿的债权请求权,其在案涉房屋之上不能成立物权期待权,更不可能取得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1884号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和上述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表明,买卖合同包含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和物权行为(处分行为的一种)两个相区别的要素,无权处分时,依据《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合同中债权行为为有效,如果物权无法移转,无权处分人应该承担合同有效之时的违约责任,而非合同无效时的缔约过失责任;而合同中的处分行为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效力待定,在权利人明确拒绝追认时,处分行为无效,受让人不能取得所有权。但对于善意取得来说,一方面合同中负担行为有效,另一方面处分行为处分权的欠缺,因为善意取得的法律规定而得到了弥补。也就是善意取得时,处分行为的效力不会因为没有处分权本身而受到影响,因此《物权法解释
(一)》也就无需涉及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所规定的因为处分人无处分权而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不过,如果行为人因为没有行为能力或者没有代理权而效力待定时,此时善意取得的规定本身不能弥补这些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因素,在有关当事人拒绝追认,有关合同确定无效时,应该类推适用本条解释第一项,排除善意取得的适用。
《物权法解释(一)》第二十一条所谓的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受让人不能善意取得,通常是指合同中的债权行为本身无效或者被撤销。我国并未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合同中债权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物权行为自然也无从生效,即使是有权处分,物权行为无效,物权都无法发生变动,无权处分时,物权行为无效,同样不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发生物权变动,也就是善意第三人无从善意取得。如果债权行为本身有效,而物权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此时依据本条解释,依据本条解释第三人自然也同样无从善意取得。
《物权法解释
(一)》上述解释第二项指出,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法定合同撤销事由必须存在于受让人自身,反对解释就是,如果是由于转让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时,即使受让人主张撤销合同,也不妨碍其善意取得。其如此解释的旨意无非是,在被撤销的情形,如果受让人实施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时合同被撤销的,受让人没有必要通过善意取得保护的必要,不过,如果转让人实施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时,应该通过善意取得保护善意第三人。
不过,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一句前半句,即使因为转让人的原因导致合同被撤销的,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也应当予以返还,此时由于受让人已经善意取得,原权利人自然不能基于物权法第三十四条主张基于所有权的返还请求权,善意第三人应该依据合同法上述规定将该财产返还给实施了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无权处分人,原权利人只能要求赔偿。倘若没有上述司法解释,此时合同被撤销,整个合同无效,善意第三人也无从善意取得,原权利人可以基于《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要求善意第三人予以返还。比较而言,上述解释看似对善意第三人给予区别保护,但是由于合同无效,善意第三人并不能继续拥有其善意取得的财产,也就是善意第三人总是无法通过继续拥有所涉标的物的所有权得到保护,反而原权利人因为无权处分人有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无法主张物权返还请求权,另外无权处分人倒是可以依法取得所涉标的物的物权,这种结果显然极不妥当的。本条解释区分撤销的原因以决定第三人能否善意取得的做法,显然值得推敲。
九、结语
总体来说,由于物权法若干规则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解释上必然也存在重大疑难。本次《物权法解释
(一)》解决了关于善意取得适用中的若干疑难,但同时也有部分解释存在些许不足。建议司法解释的起草发布工作,除了进一步公开广泛地征求意见之外,还应参考美国法律重述以及欧洲示范民法典的做法,除了以条文形式发布外,还应发布有关解释本身释义性的说明,并将与每条解释对应的司法实践的出现的案例和起草者所构思的虚构案例,作为解释的附件一并公开发布,以直观地说明解释适用的对象和意旨,如此这般,则司法解释指导法律适用的作用显然会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第二篇:浅析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浅析《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摘要: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的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颁布实施后,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入手,从物权法角度审视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物权法善意取得概念和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意义完善建议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善意取得也称即时取得,指无处分权人转让标的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善意取得制度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是善意的。这是对受让人主观方面的要求。善意是相对于恶意而言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应是基于善意,不知道出让人没有处分权,并且因相信不动产登记公示公信的效力而与出让人进行交易。
2、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取得
这是对受让人受让方式的要求。善意取得必须支付合理的对价。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牺牲财产交易静的安全来维护动的安全,是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让人如果不支付合理的对价,没有为取得该不动产付出相应的代价,则原权利人如果要追回该不动产,这一行为虽然会对受让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或不必要的麻烦,但由于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是无偿的,法律就没有必要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3、让与人处分权欠缺无处分权人是指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利而处分财产的人。若让与人为有处分权人,则其转让为有权行为,不欠缺法律依据,自然无法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是一对关系密切的制度,两者完全不可分割。无权处分是善意
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当真正的权利人拒绝追认时,如果有偿交易行为中的受让人是善意的,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4、转让财产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
1、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从动产扩大到不动产
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原因在于动产是基于交付获得公信力,并已占有为所有权转移的前提,而不动产和准不动产则以等级为所有权是否转移的标准。基于公示公信原则一般不容易出现第三人所谓的不知情的情形。但是由于我国等级制度的不健全或者登记时出现错误或疏漏,就会发生第三人所谓善意的情形。例如:一处房产有甲、乙两个人共有,但是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只登记了甲的名字,甲未经乙同意擅自将该屋卖给丙,并办理了所有权变更手续,乙得知之后主张房屋所有权。由此可见“基于物权等级的公信力,即使登记错误或者存在疏漏,因相信登记正确而与登记名义人进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其所得利益仍受法律保护”【1】丙作为第三人是善意的,因此不动产也应该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这样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同时维持了交易秩序。
2、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从自物权扩大到其他物权
自物权又称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搜有的财产依法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他物权是指非财产所有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意志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2】新出台的物权法中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从自物权扩大到他物权,这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减少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相关利益。
3、遗失物和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关于遗失物
遗失物是指非基于占有人自身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且非无主的动产。不动产基于自身的特性所以遗失物不包括不动产,遗失物特指动产。动产是否为遗失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占有人必须丧失占有;第二,占有人丧失占有物不是出于占有人本意;第三,物必须处于无人占有的状态。根据物权法规定,遗失物不是无主物,原则上其所有权仍然属于失主。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人对遗失物享有追回权。如果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负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可见遗失物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2】
2)关于赃物
赃物是指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在我国赃物无论是从立法角度还是从司法角度都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的物权法规定,就赃物而言,从公开市场购买的,支付了合理的对价,也有合法的手续,应当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不能再追偿。如果是从拍卖行购买的,如果拍卖行确实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经过了合法拍卖行的拍卖手续购买的,也应当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不能再追偿。【2】这种情况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善意取得而是由金钱或无名证券的流通特性决定的。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意义
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法律对两种价值进行利益判断后的产物,即兼顾对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保护和交易的动的安全保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调节民事法律关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以下的意义:
1、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维护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保护交易当事人的信赖利益从实际上来考量,就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促措施。承认善意买受人可以即时取得财产所有权,则交易者不
必为交易的安全担忧,不必考虑交易的财产可能被原权利人追回,从而能够放心大胆地从事交易,这是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
2、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物的经济效用
法律对财产权益的保护,不仅在于满足权利人的实际支配需要,还应当通过调整财产关系充分有效地发挥社会物质财富的动态效用。以便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善意取得制度正是从避免交易费用的支出;善意第三人取得原物并从效用原则出发,充分利用其价值;督促原权利人审慎地选择对其物的占有人;充分发挥原物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极大地发挥了物的经济效用。
3、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
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后,标的物可能几经易转,有的时间很久,有的当事人多次变换,这样,证据难以获得,如果产生纠纷,允许原权利人追夺原物,而不保护善意人的利益,那么,势必会推翻现有的秩序,当事人则陷于无休止的举证之中,使民事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司法资源浪费,当事人也将陷于讼累。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四、我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2007年3月16日出台的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并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来说,从善意取得制度的实用标的物种类和可以取得的权利种类两个方面扩大了其适用范围,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突破和进步。但是,我们对善意取得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联特别是与契约的关联缺乏深入的研究,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完善:
1、关于不动产公示方面不足的完善
物权法中规定无处分权人讲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所有权有人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况的,受让人取得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由此可见,公示已经成为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之一。所谓
公示,就是职无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3】采取登记主义应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登记错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善意第三人的根本利益在看似完备的登记制度下往往得不到必要的保全。所以买受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提高,相应的配套制度也应该要完善。
2、关于善意取得制度下的标的物存在瑕疵的救济问题
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独立于债权合同的物权合同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契约无处分权之外的瑕疵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4】而所谓的标的物权利瑕疵,是指标的物为第三人所有或者物上负担着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倘若标的物存在权利瑕疵,当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后,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也随之而转移为买受人的负担,从而妨碍其取得和行使对标的物的所有权。比如,某甲买了一套房屋住进去,这时法院派人查封房屋,要拍卖房屋,因为在买房屋之前已经设立了抵押权,出卖人抵押了这套房屋,当没有钱还债务时,债权人申请拍卖房屋,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所有权上面附有其他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拍卖房屋后,某甲所有权就没有了。所以要充分识别和确认标的物是否存在瑕疵,并制定一套与此相关的解决措施。
3、关于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价格合理是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之一,同时也是区分善意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关于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物权法》并没有对“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中的“合理”作准确的解释,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模糊的表述,这在给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的同时,也给他们办案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甚至因自由裁量的扩大而造成司法上的腐败,不利于司法公正。由于法官主观上的不同,对价格是否合理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出现同一案例不同判决的现象。这样是很难真正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的,更不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具体的合理价格的判断标准,配合《物权法》的施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所有人的利益,但是它在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物权法中规定此项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
【2】 刘建民,新编经济法教程(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三民书局,1994
【4】 吴国喆,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补正【J】,法学研究,2005
第三篇:浅谈我国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
姓
名:赵
罡 指导教师:陈高峰 专
业:法律 年
级:2000级 类
别:专升本
北京师范大学
浅谈我国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
提纲
一、论题观点来源
最近在律所实习期间,翻看案卷时,偶然间看到了一个案例,从而引发了我对善意取得的一些思考。
二、论文基本观点
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其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能有利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善于取得制度的一些弊端和需要完善之处,它是以牺牲所有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来换取交易安全的。
三、正文
第一章 概述
1、善意取得的起源
2、善意取得的含义
3、善意取得的特点
4、动产与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第三章 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第四章 物权法中对善意取得制度所做的规定存在的缺陷与完善
四、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
[摘 要] 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其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能有利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善于取得制度的一些弊端和需要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善意取得的起源、含义、特点和法律效果,浅析一下我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的利弊。
[关键词] 物权法 善意取得 主观善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交易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和空间中频繁进行,财产的流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从事商品交易的当事人很难知道对方是否对其占有的物品拥有所有权,也很难进行查证。如果受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而在交易完成后因出让人的无权处分而使交易无效使其善意第三人退还所得的财产,这不仅要推翻已形成的财产关系还使当事人在交易中心存疑虑,从而造成当事人交易的不安全,法律为了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干扰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
一、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物的让与人,不法将该物让与买受人后,如果买受人取得该物时出于善意,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则取得该物的所有权,物的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
1、善意取得的起源
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习惯法上的 “以手护手”或“一手还一手”原则。这一原则意指财产的权利人在财产被他人无权转让的情况下,只能向侵犯其权利的相对人要求返还或赔偿,而不能向第三人要求返还,不知情的第三人对于财产的受让占有,其有转移所有权的效力。当然,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并非仅限于日耳曼习惯法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早期立法中,也有类似记载。如14世纪前后的英国普通法规定,在公开市场善意地从无处分权人买受财产或委托行纪人所为的善意买受,可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所有人对善意买受人无直接请求权①。
总的来说,现在大多数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来源,是以日耳曼法的这一制度设计为基础,又吸纳了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从而得以产生发展起来的。
2、善意取得的含义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而言,所有权不因他人的无权处分而消灭,所有人得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其物。如果绝对依据这一法则,则交易活动必然受到影响。在广泛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从事交换的当事人往往不知道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也很难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深入的调查。如果善意受让人取得财产后,因为无权处分而使转让无效,并让受让人返还财产,则要推翻业已形成的法律关系,而且损害交易的便捷。出于保护交易安全与交易便捷的需要,并保护登记和占有的公信力,善意取得制度便由此确立。
3、善意取得的特点
从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在传统的善意取得的理论中,善意取得的财产仅限于动产,而以登记作为公示的不动产的取得,则不适用此制度。将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不动产交易的领域,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的发展。这是我国物权法制度的一个特色。
(2)统一规定了动产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要件。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将动产的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合并在一起作出规定,从而简化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3)《物权法》从反面规定了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况。按照《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这也就是说,遗失物丢失之后,第三人不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所有权。
(4)对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例如,要求受让人必须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而不是仅仅要求交易具有有偿性。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对象是比较宽泛的,但是适用条件又是比较严格的。
4、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处分财产的出让人须是无权处分人。这是善意取得的首要要件。无权处分人包括非所有权人和无转让权人。
(2)、受让人须通过有偿交换而实际合法占有已取得的财产。(3)、取得的财产须是法律允许流通的动产。(4)、受让人取得财产时须出于善意。
二、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对受让人而言
第一,取得公示所表彰的权利。即将公示的权利视为真实的权利而取得,包括所有权和限制物权。
第二,无负担取得权利。即未经公示的权利视为不存在,换言之,受让人所获得的是没有负担的权利。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善意取得的原始取得性质。
2.对原权利人而言
第一,权利无对价的消灭。
第二,获得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或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
3、对无处分权人而言
因侵害了原权利人之所有权或其它权利,其转移该财产所获之利益既无法律上之根据亦无合同作基础,属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因此遭受损失者。
三、物权法中对善意取得制度所做的规定存在的缺陷与完善
1、第三人主观善意不容易判定
善意取得制度实行的是主观善意标准,而要想建立一个法理上完善、司法上可行的善意取得制度,就必须就第三人的“善意”建立起一个客观标准。如何具体判定第三人主观善意的标准?实践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甲因出国深造,将自己的在国内开的汽车交给好友乙保管。乙因在外欠了很多债务,急需用钱,遂将该车卖给丙。丙以为车为乙所有,以50000元的价格成交。2年以后,甲如期回国,要求乙返还汽车,甲得知乙将该车卖给丙以后,遂以乙无权处分为由要求丙返还该汽车。丙拒绝返还,甲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个案例中,丙购买汽车是善意,但凭什么就判定丙是主观上的善意的?假如丙知道汽车不是乙的,但是他很想得到这辆车,而乙给出的价格又很合理,于是丙就装作不知道车不是乙的事实,那么,丙分明是处于恶意的。所以,我认为将一个无权所有的关系的判断建立在一个主观的判断上是显然不合理的。客观标准来确定主观心态非常困难,主管善意的举证困难更大,这个问题是司法上有根本不能解决的。
2、作为财产的原始的所有人无权向第三人进行追索。
善意取得中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作为财产的原始的所有人无权向第三人进行追索。《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却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如果非法财产已经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则原所有人不得追缴。虽然这是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财产原始所有人的权益在期间就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损失。还是从上一个案例来看,即使乙承诺作出赔偿,那么甲对于自己的汽车还是不能恢复所有权。乙的赔偿并不能使甲对自己的汽车恢复所有权。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赔偿的话,我们可以在此假设,假如不是汽车,而是甲很喜欢的,或是对其有纪念意义的某件珍贵物品,那么对于甲,失去该物品的所有权,是无法赔偿。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作为其原始的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损失。但从感情上来说,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无故的占有,财产原所有人或许不会满意无权处分人对自己的赔偿。
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明确立法,第三人返还原所有人财产,并有无处分权人返还善意第三人所付出的财产,并对原所有人和善意第三人进行一定的赔偿。
3、受让人购买的盗窃的财产不能获得所有权,如何弥补善意受让人的损失。
对于盗窃来的财务,我国立法和司法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赃物不得使用善意,只是据此规定了几种特殊情况,一是赃物为金钱或无记名证券的.,一是受让人是在特定场所或采用特定方式取得赃物的。那么既然善意制度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作为受让人来说,并不知道该物为赃物,那么为了维护受人的合法利益赃物是不是也应当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盗窃对于受让人来说是“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也不应该预见的。受让人的“善意”也在于此。那么,不能获得所有权的损失,对于受让人来说怎么来维护他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善意取得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交易安全,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涉及人的利益的维护和权衡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束语
善意取得是近代民法物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民法财产所有权的静态安全与财产交易的动态安全保护,是一种以牺牲财产的静态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的动态安全的制度。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并突破了各国善意取得制度中只对动产交易予以保护的传统,完善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的法律制度,确立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代表了善意取得制度时代发展的潮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以利于指导实践应用。
注视:
①、善意取得制度新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第2005-5期第100页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著:《民商法理论与实践》
2、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修订版
3、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1989年版
4、中国法院网 http:///article/200804/03/295097.shtml傅一波、廖平生、黄丹:《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应用》
5、百度百科中对“善意取得制度”的部分解释。
第四篇: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事法律上一项至为重要的制度。所谓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在将其不法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在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已建立或至少承认了善意取得制度。目前我国民事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只有零星的几条规定,且其内容涉及面都比较窄。这种体现善意取得思想的规定的存在并不等于有了一项系统的法律制度。因此,在我国建立这样一个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交易安全与便利的确保上,而占有之公信力仍为其不可欠缺的基础。保护交易安全制度的含义包括保障交易稳定、有序和安全的内容。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交易秩序,并使之制度化,维护和促进商业信用,从而使交易活跃、商业繁荣。交易安全在实践中表现为与静的安全(如所有权的保护)相对应的动的安全,它是交易主体之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实质上是对交易行为本身的保护,即保护这种行为的有效性及当事人目的性的满足。这三个方面虽然不是交易安全的三项构成要件,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对交易安全作了诠释。动的安全(行为安全)的保护是其形式,而交易主体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则是交易安全的内容和实质。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的公信原则密不可分。由于公信原则侧重于保护公示的外观表象,因而它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交易安全观念在民法中最直接的体现,这也就意味着公信原则也必然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善意取得制度是公信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所保护的信赖利益、权利表征来源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上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在善意取得制度中通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使得一连串的交易得到维护,从总体上看达到了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目标。
二、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是近期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这场争论中,善意取得制度经常被物权行为理论的反对者当作反驳的武器。另一方面,德国支持物权行为的人则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存在与否无伤大雅。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物权行为理论就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应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没有关联的学说。根据这种理论,在一个买卖关系中存在两个法律行为:一为主体的债权行为,它使出卖人承担交付出卖物的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在这一阶段买受人尚不能成为所有权人;二为主体的物权行为,系指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为不动产登记或者动产交付,完成所有权移转的行为。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而独立成立。也就是说,如这笔买卖因违法或其他法定事由被撤销或宣布为无效时,依照这种原因行为所为的物权行为(动产的交付或不动产的登记)并不当然失效,也就是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这种来源于德国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一般被认为具有以下功能:有助于法律适用和交易安全的保护。从中很容易发现这种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交汇点,两者都致力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但必须指出的是,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时的着眼点、范围、措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曾被誉为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创设。这一理论通过将法律行为划分为最小的原子并强调这些原子的独立作用来构筑自己的体系,它就像一把刀把法律行为这块蛋糕分为两个部分。从客观上分析,这一理论确实也能起到保护交易安全的作用。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它是通过一种大范围粗线条的区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从这种理论运行的结果来看,在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
善意取得制度虽然起初表现为对权利外形的保护,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根本立足点却在于交易安全的保护,并始终致力于建立起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之间的平衡。至少在这一点上,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理论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坚持以物权行为理论涵盖善意取得制度的主张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我国并没有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的事实和传统,在制定我国物权法时没有必要采纳这一理论,而应在进一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与加强对我国现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善意取得制度。
最后需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有无必要在物权法总则中将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予以单列。考虑到各种善意取得形式的构成条件、适用范围方面的不一致,在立法体例上就没有必要单列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将各种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在各自的本权利中无疑是最科学的办法。
第五篇:浅论我国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浅论我国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作者: 梁劲松 李长军发布时间: 2009-03-18 11:03:1
3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这一制度渊源于日尔曼法,我国在《物权法》制定以前,虽然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承认有此制度但尚无法律明文规定,《物权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将善意取得制度确定下来,它是我国法律建设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物权法》不仅肯定了善意取得制度,而且从其构成要件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笔者就善意取得制度的一些简单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定义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又称即使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让与人,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财产交付给买受人后,若买受人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则他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财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买受人返还。善意取得制度在阻断所有人对其物的追及力,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保持财产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的平衡方面有着其他制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二、确立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性
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牺牲所有权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换取了交易安全。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保护交易安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善意取得制度维持现有的财产占有关系,在购买财产或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时,都需要对财产的来源情况进行详尽确实的调查,势必会增加交易成本,阻碍交易流转的正常进行,降低社会经济效益。
(二)促进商品流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之脱离原权利人流转至善意第三人,从某种程度上讲,该物对第三人的边际效用更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程度的提高。
(三)促进诚实信用
善意取得制度只保护交易中善意当事人的利益,对恶意当事人的利益则不予承认,拒绝保护,同时也增强了原权利人的责任感。善意取得制度恰好衡平了原权利人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信守了公平的观念。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行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物权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善意取得适用于所有物权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笔者就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受让人须为善意
善意取得中的“善意”系指行为人在为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善意只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很难为局外人得知,因此,确定受让人是否具有善意,应考虑当事人从事交易时的客观情况。
2.受让人须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
依《物权法》第106 条中关于“以合理的价格转让”的规定,善意取得不仅应基于有偿的交易行为,而且以合理的对价为其成立条件。非通过交易行为而以受赠、继承等方式无偿取得财产的,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否则将会造成各方利益保护上的明显失衡;虽为有偿行为但以明显的低价转让财产的,亦不能构成善意取得(明显的低价会影响到对第三人“善意”的判定)。
3.受让人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
善意取得的完成,以转让的动产已经登记或交付为要件,即“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如果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双方仅达成了转让标的物的合意而尚未办竣登记或尚未交付,则只产生债的关系,不能发生善意取得,亦不能对抗财产所有权人,权利人得及时阻止其交易、收回标的物。只有当受让人实际占有该动产时,才适用善意取得。
4.客体物须为动产
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登记为例外。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动产,如航空器、船舶等,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占有委托物,它是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之物。占有脱离物,是非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之物,如盗品、遗失物等均属占有脱离物。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发生善意取得,而占有委托物则相反,原则上得发生善意取得。
5.让与人须为无处分权人
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恒相对应,惟有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问题, 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当真正的权利人拒绝追认时,如果有偿交易行为中的受让人是善意的,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6.让与人须为动产的占有人
善意取得中,因受让人为善意受让占有,故须有让与人占有可资信赖,始有善意之可言,让与人若非动产占有人,就没有占有的公信力。占有仅须让与人对动产有现实的管领力即可,而不以对动产的直接占有为必要。换言之,即使对动产为间接占有、辅助占有乃至瑕疵占有,也无不可。
(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转让人为无处分权人
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未经处分权人(原权利人)授权或同意而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物权行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处分权人本来就无处分财产的权利。
(2)处分权人本有处分权,但嗣后因各种原因丧失了处分权。(3)处分权人虽有处分权,但处分权受到了限制。
2.第三人基于交易行为取得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的发生是以存在无权处分即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的转让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为前提的,即善意受让人并没有一个合法的有权取得,才会发生所有权取得的例外规则。
3.第三人须为善意信赖登记
由于这种善意是基于登记物权的真实拟制性而产生的,建立在不动产登记这种公示方式之上,是一种推定善意,除了有反证证明第三人是恶意的情形之外,不动产物权变动交易的当事人被视为善意的交易者,其无需为这种善意负担举证责任,只有否定这种善意推定的人,才负担举证证明物权受让人主观上为恶意的义务。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的规定,一旦具备善意取得的要件,纵使让与人对让与之动产无处分权,善意受让人也即时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
(一)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
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受让人取得让与人转让的交易财产的所有权。让与人和受让人应履行所有权转移的权利和义务,受让人应支付价款,让与人应协助将交易财产的所有权移转于受让人。让与人不得再依自己无处分权或依所有权人追索或索赔,而请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让与人与受让人基于法律行为而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因善意而取得让与人移转其占有的动产所有权,而受让人应向让与人支付动产之价金,如受让人不按法律行为支付价金
(二)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之间
在善意取得情况下,原权利人与受让人之间将发生一种物权变动,即因为受让人出于善意将即时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的所有权将因此发生消灭。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原权利人不得向善意的受让人主张返还原物,也就是说,如果原权利人向受
让人提出返还原物,则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而进行有效的抗辩。
(三)原所有权人与让与人之间由于原权利人因善意取得使其标的物的所有权发生消灭,而又不能请求受让人返还财产,法律上对原权利人提供了一种债权上的救济,即权利人可以基于债权上的请求权要求让与人承担合同责任、侵权责任或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具体来说,第一,合同责任。如果原权利人与让与人之间事先存在着租赁、保管等合同关系,而让与人擅自处分原权利人的财产,则原权利人可以以违约为由,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二,侵权责任。让与人对原权利人的标的物不享有处分权,而仍然将该标的物转让给他人,在此情况下,将构成对原权利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如果让与人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的是一种有偿的合同关系,让与人做出的是一种有偿的处分行为,并因此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则原权利人有权请求让与人返还不当得利。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牺牲财产所有权的安全为价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安全的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重要制度,其对保护动态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发展。而《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极大丰富了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势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抚远县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李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