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学习体会
对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学习体会
善意取得制度在整个物权法体系尤其是物权变动制度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因多由无权处分行为发动,与债权法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适用在法律实践中甚为频繁,然此前并无法的明文规定,是《物权法》一项新的立法成果。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及制度意义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亦称即时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转让标的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
善意取得作为两大法系共通的一项财产制度,涉及民法上所有权的静的保护和财产交易的动的保护两个方面。正常情况下,鉴于所有权的追及力,其不因无权处分人的处分而灭失,所有权人对受让人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受让人仅能基于债权请求权向无权处分人请求赔偿损失。然而,这样一来将置市场交易活动于极度不安全、不畅通的境地。因为,当购买者购物时,由于处分人的权源没有合理的信赖保护,其所有权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市场交易双方而言都毫无安全可言;进一步地,如果每笔交易都要对处分人占有、处分的权源进行调查,则显然地成本过大,不符合市场交易方便、快捷的原则。所以,所有权的静的安全跟交易的动的安全必须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而善意取得,正是在承认财产所有权静的安全为法律保护财产秩序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法定场合下以牺牲所有权静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的一项制度安排。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标的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传统民法认为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实际上,善意取得中受让人的善意来自对于物权公示的公信力的信赖。在这一点上,无权处分人占有动产与在不动产产权证书上被有登记为权利人是没有区别的。基于此,《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明确将不动产也列为善意取得的标的物。
动产有占有委托物与占有脱离物之分,前者指基于真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原则上适用善意取得,后者指非基于真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货币作为特殊的动产不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因货币没有所谓的无权占有,无论合法还是非法取得货币的人均为货币所有人。另外,无记名有价证券的转让通过交付完成,可以适用善意取得,而记名有价证券因是背书或办理过户手续转让,不适用善意取得。
2、转让人无处分权
转让人有处分权的转让构成所有权的继受取得,与善意取得因适用法律规定构成所有权原始取得是两回事。
3、受让标的物时是善意的这里的善意是指受让人与无权处分人在进行民事行为时,受让人不知转让人对该标的物没有处分权。由于善意取得为即时取得,只要
求在受让的当时不知情既可,至于此后是否知晓则在所不问。但受让人在进行民事行为时,得对转让人是否享有处分权负上一定的注意义务。个人认为对标的物处分权上的明显瑕疵视而不见的,比如在被传为偷车二手市场的交易场所以30块买下一辆八成新的自行车,就不应该认定为善意。
4、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必须依据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才可以适用善意取得,该法律行为必须具有财产交易的性质,既受让人必须以合理的价格支付一定的对价。
5、转让的标的物已依法公示
对于不动产,依法应登记的应当已经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对于动产,应该已完成交付,此处的交付包括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物权效果
受让人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真正权利人丧失标的物所有权,这一结果具有终局性。
2、债权效果
转让人与真正权利人之间如有债权债务关系如租赁合同,可依合同之债的规定向转让人请求损害赔偿。
转让人无权处分真正权利人的财产,构成对真正权利人的财产的侵权,可依侵权之债的规定向转让人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转让人从受让人处取得的价金无法律上的原因,构成不当得利,可依不当得利之债的规定向转让人请求返还所受的利益。
四、其它
现代民法并不将善意取得局限在动产、不动产、无记名有价证券的所有权取得领域。我国法律还规定动产抵押权、动产质权、留置权、票据权利准用善意取得制度。
第二篇:浅论我国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浅论我国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作者: 梁劲松 李长军发布时间: 2009-03-18 11:03:1
3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这一制度渊源于日尔曼法,我国在《物权法》制定以前,虽然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承认有此制度但尚无法律明文规定,《物权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将善意取得制度确定下来,它是我国法律建设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物权法》不仅肯定了善意取得制度,而且从其构成要件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笔者就善意取得制度的一些简单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定义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又称即使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让与人,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财产交付给买受人后,若买受人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则他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财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买受人返还。善意取得制度在阻断所有人对其物的追及力,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保持财产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的平衡方面有着其他制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二、确立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性
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牺牲所有权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换取了交易安全。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保护交易安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善意取得制度维持现有的财产占有关系,在购买财产或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时,都需要对财产的来源情况进行详尽确实的调查,势必会增加交易成本,阻碍交易流转的正常进行,降低社会经济效益。
(二)促进商品流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之脱离原权利人流转至善意第三人,从某种程度上讲,该物对第三人的边际效用更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程度的提高。
(三)促进诚实信用
善意取得制度只保护交易中善意当事人的利益,对恶意当事人的利益则不予承认,拒绝保护,同时也增强了原权利人的责任感。善意取得制度恰好衡平了原权利人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信守了公平的观念。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行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物权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善意取得适用于所有物权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笔者就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受让人须为善意
善意取得中的“善意”系指行为人在为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善意只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很难为局外人得知,因此,确定受让人是否具有善意,应考虑当事人从事交易时的客观情况。
2.受让人须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
依《物权法》第106 条中关于“以合理的价格转让”的规定,善意取得不仅应基于有偿的交易行为,而且以合理的对价为其成立条件。非通过交易行为而以受赠、继承等方式无偿取得财产的,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否则将会造成各方利益保护上的明显失衡;虽为有偿行为但以明显的低价转让财产的,亦不能构成善意取得(明显的低价会影响到对第三人“善意”的判定)。
3.受让人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
善意取得的完成,以转让的动产已经登记或交付为要件,即“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如果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双方仅达成了转让标的物的合意而尚未办竣登记或尚未交付,则只产生债的关系,不能发生善意取得,亦不能对抗财产所有权人,权利人得及时阻止其交易、收回标的物。只有当受让人实际占有该动产时,才适用善意取得。
4.客体物须为动产
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登记为例外。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动产,如航空器、船舶等,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占有委托物,它是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之物。占有脱离物,是非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之物,如盗品、遗失物等均属占有脱离物。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发生善意取得,而占有委托物则相反,原则上得发生善意取得。
5.让与人须为无处分权人
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恒相对应,惟有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问题, 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当真正的权利人拒绝追认时,如果有偿交易行为中的受让人是善意的,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6.让与人须为动产的占有人
善意取得中,因受让人为善意受让占有,故须有让与人占有可资信赖,始有善意之可言,让与人若非动产占有人,就没有占有的公信力。占有仅须让与人对动产有现实的管领力即可,而不以对动产的直接占有为必要。换言之,即使对动产为间接占有、辅助占有乃至瑕疵占有,也无不可。
(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转让人为无处分权人
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未经处分权人(原权利人)授权或同意而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物权行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处分权人本来就无处分财产的权利。
(2)处分权人本有处分权,但嗣后因各种原因丧失了处分权。(3)处分权人虽有处分权,但处分权受到了限制。
2.第三人基于交易行为取得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的发生是以存在无权处分即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的转让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为前提的,即善意受让人并没有一个合法的有权取得,才会发生所有权取得的例外规则。
3.第三人须为善意信赖登记
由于这种善意是基于登记物权的真实拟制性而产生的,建立在不动产登记这种公示方式之上,是一种推定善意,除了有反证证明第三人是恶意的情形之外,不动产物权变动交易的当事人被视为善意的交易者,其无需为这种善意负担举证责任,只有否定这种善意推定的人,才负担举证证明物权受让人主观上为恶意的义务。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的规定,一旦具备善意取得的要件,纵使让与人对让与之动产无处分权,善意受让人也即时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
(一)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
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受让人取得让与人转让的交易财产的所有权。让与人和受让人应履行所有权转移的权利和义务,受让人应支付价款,让与人应协助将交易财产的所有权移转于受让人。让与人不得再依自己无处分权或依所有权人追索或索赔,而请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让与人与受让人基于法律行为而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因善意而取得让与人移转其占有的动产所有权,而受让人应向让与人支付动产之价金,如受让人不按法律行为支付价金
(二)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之间
在善意取得情况下,原权利人与受让人之间将发生一种物权变动,即因为受让人出于善意将即时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的所有权将因此发生消灭。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原权利人不得向善意的受让人主张返还原物,也就是说,如果原权利人向受
让人提出返还原物,则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而进行有效的抗辩。
(三)原所有权人与让与人之间由于原权利人因善意取得使其标的物的所有权发生消灭,而又不能请求受让人返还财产,法律上对原权利人提供了一种债权上的救济,即权利人可以基于债权上的请求权要求让与人承担合同责任、侵权责任或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具体来说,第一,合同责任。如果原权利人与让与人之间事先存在着租赁、保管等合同关系,而让与人擅自处分原权利人的财产,则原权利人可以以违约为由,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二,侵权责任。让与人对原权利人的标的物不享有处分权,而仍然将该标的物转让给他人,在此情况下,将构成对原权利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如果让与人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的是一种有偿的合同关系,让与人做出的是一种有偿的处分行为,并因此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则原权利人有权请求让与人返还不当得利。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牺牲财产所有权的安全为价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安全的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重要制度,其对保护动态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发展。而《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极大丰富了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势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抚远县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李金红
第三篇:浅析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浅析《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摘要: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的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颁布实施后,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入手,从物权法角度审视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物权法善意取得概念和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意义完善建议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善意取得也称即时取得,指无处分权人转让标的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善意取得制度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是善意的。这是对受让人主观方面的要求。善意是相对于恶意而言的,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应是基于善意,不知道出让人没有处分权,并且因相信不动产登记公示公信的效力而与出让人进行交易。
2、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取得
这是对受让人受让方式的要求。善意取得必须支付合理的对价。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牺牲财产交易静的安全来维护动的安全,是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受让人如果不支付合理的对价,没有为取得该不动产付出相应的代价,则原权利人如果要追回该不动产,这一行为虽然会对受让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或不必要的麻烦,但由于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是无偿的,法律就没有必要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受让人的利益。
3、让与人处分权欠缺无处分权人是指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利而处分财产的人。若让与人为有处分权人,则其转让为有权行为,不欠缺法律依据,自然无法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是一对关系密切的制度,两者完全不可分割。无权处分是善意
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当真正的权利人拒绝追认时,如果有偿交易行为中的受让人是善意的,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4、转让财产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
1、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从动产扩大到不动产
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原因在于动产是基于交付获得公信力,并已占有为所有权转移的前提,而不动产和准不动产则以等级为所有权是否转移的标准。基于公示公信原则一般不容易出现第三人所谓的不知情的情形。但是由于我国等级制度的不健全或者登记时出现错误或疏漏,就会发生第三人所谓善意的情形。例如:一处房产有甲、乙两个人共有,但是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只登记了甲的名字,甲未经乙同意擅自将该屋卖给丙,并办理了所有权变更手续,乙得知之后主张房屋所有权。由此可见“基于物权等级的公信力,即使登记错误或者存在疏漏,因相信登记正确而与登记名义人进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其所得利益仍受法律保护”【1】丙作为第三人是善意的,因此不动产也应该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这样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同时维持了交易秩序。
2、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从自物权扩大到其他物权
自物权又称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搜有的财产依法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他物权是指非财产所有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意志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2】新出台的物权法中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从自物权扩大到他物权,这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减少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相关利益。
3、遗失物和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关于遗失物
遗失物是指非基于占有人自身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且非无主的动产。不动产基于自身的特性所以遗失物不包括不动产,遗失物特指动产。动产是否为遗失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占有人必须丧失占有;第二,占有人丧失占有物不是出于占有人本意;第三,物必须处于无人占有的状态。根据物权法规定,遗失物不是无主物,原则上其所有权仍然属于失主。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人对遗失物享有追回权。如果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负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可见遗失物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2】
2)关于赃物
赃物是指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在我国赃物无论是从立法角度还是从司法角度都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的物权法规定,就赃物而言,从公开市场购买的,支付了合理的对价,也有合法的手续,应当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不能再追偿。如果是从拍卖行购买的,如果拍卖行确实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经过了合法拍卖行的拍卖手续购买的,也应当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不能再追偿。【2】这种情况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善意取得而是由金钱或无名证券的流通特性决定的。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意义
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法律对两种价值进行利益判断后的产物,即兼顾对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保护和交易的动的安全保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调节民事法律关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以下的意义:
1、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维护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保护交易当事人的信赖利益从实际上来考量,就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促措施。承认善意买受人可以即时取得财产所有权,则交易者不
必为交易的安全担忧,不必考虑交易的财产可能被原权利人追回,从而能够放心大胆地从事交易,这是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
2、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物的经济效用
法律对财产权益的保护,不仅在于满足权利人的实际支配需要,还应当通过调整财产关系充分有效地发挥社会物质财富的动态效用。以便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善意取得制度正是从避免交易费用的支出;善意第三人取得原物并从效用原则出发,充分利用其价值;督促原权利人审慎地选择对其物的占有人;充分发挥原物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极大地发挥了物的经济效用。
3、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
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后,标的物可能几经易转,有的时间很久,有的当事人多次变换,这样,证据难以获得,如果产生纠纷,允许原权利人追夺原物,而不保护善意人的利益,那么,势必会推翻现有的秩序,当事人则陷于无休止的举证之中,使民事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司法资源浪费,当事人也将陷于讼累。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四、我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2007年3月16日出台的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并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来说,从善意取得制度的实用标的物种类和可以取得的权利种类两个方面扩大了其适用范围,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突破和进步。但是,我们对善意取得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联特别是与契约的关联缺乏深入的研究,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完善:
1、关于不动产公示方面不足的完善
物权法中规定无处分权人讲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所有权有人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况的,受让人取得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由此可见,公示已经成为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之一。所谓
公示,就是职无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3】采取登记主义应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登记错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善意第三人的根本利益在看似完备的登记制度下往往得不到必要的保全。所以买受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提高,相应的配套制度也应该要完善。
2、关于善意取得制度下的标的物存在瑕疵的救济问题
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独立于债权合同的物权合同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契约无处分权之外的瑕疵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4】而所谓的标的物权利瑕疵,是指标的物为第三人所有或者物上负担着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倘若标的物存在权利瑕疵,当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后,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也随之而转移为买受人的负担,从而妨碍其取得和行使对标的物的所有权。比如,某甲买了一套房屋住进去,这时法院派人查封房屋,要拍卖房屋,因为在买房屋之前已经设立了抵押权,出卖人抵押了这套房屋,当没有钱还债务时,债权人申请拍卖房屋,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所有权上面附有其他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拍卖房屋后,某甲所有权就没有了。所以要充分识别和确认标的物是否存在瑕疵,并制定一套与此相关的解决措施。
3、关于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价格合理是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之一,同时也是区分善意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关于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物权法》并没有对“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中的“合理”作准确的解释,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模糊的表述,这在给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的同时,也给他们办案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甚至因自由裁量的扩大而造成司法上的腐败,不利于司法公正。由于法官主观上的不同,对价格是否合理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出现同一案例不同判决的现象。这样是很难真正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的,更不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具体的合理价格的判断标准,配合《物权法》的施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所有人的利益,但是它在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物权法中规定此项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
【2】 刘建民,新编经济法教程(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三民书局,1994
【4】 吴国喆,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补正【J】,法学研究,2005
第四篇: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事法律上一项至为重要的制度。所谓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在将其不法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在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已建立或至少承认了善意取得制度。目前我国民事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只有零星的几条规定,且其内容涉及面都比较窄。这种体现善意取得思想的规定的存在并不等于有了一项系统的法律制度。因此,在我国建立这样一个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交易安全与便利的确保上,而占有之公信力仍为其不可欠缺的基础。保护交易安全制度的含义包括保障交易稳定、有序和安全的内容。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交易秩序,并使之制度化,维护和促进商业信用,从而使交易活跃、商业繁荣。交易安全在实践中表现为与静的安全(如所有权的保护)相对应的动的安全,它是交易主体之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实质上是对交易行为本身的保护,即保护这种行为的有效性及当事人目的性的满足。这三个方面虽然不是交易安全的三项构成要件,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对交易安全作了诠释。动的安全(行为安全)的保护是其形式,而交易主体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则是交易安全的内容和实质。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的公信原则密不可分。由于公信原则侧重于保护公示的外观表象,因而它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交易安全观念在民法中最直接的体现,这也就意味着公信原则也必然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善意取得制度是公信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所保护的信赖利益、权利表征来源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上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在善意取得制度中通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使得一连串的交易得到维护,从总体上看达到了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目标。
二、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是近期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这场争论中,善意取得制度经常被物权行为理论的反对者当作反驳的武器。另一方面,德国支持物权行为的人则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存在与否无伤大雅。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物权行为理论就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应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没有关联的学说。根据这种理论,在一个买卖关系中存在两个法律行为:一为主体的债权行为,它使出卖人承担交付出卖物的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在这一阶段买受人尚不能成为所有权人;二为主体的物权行为,系指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为不动产登记或者动产交付,完成所有权移转的行为。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而独立成立。也就是说,如这笔买卖因违法或其他法定事由被撤销或宣布为无效时,依照这种原因行为所为的物权行为(动产的交付或不动产的登记)并不当然失效,也就是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这种来源于德国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一般被认为具有以下功能:有助于法律适用和交易安全的保护。从中很容易发现这种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交汇点,两者都致力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但必须指出的是,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时的着眼点、范围、措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曾被誉为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创设。这一理论通过将法律行为划分为最小的原子并强调这些原子的独立作用来构筑自己的体系,它就像一把刀把法律行为这块蛋糕分为两个部分。从客观上分析,这一理论确实也能起到保护交易安全的作用。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它是通过一种大范围粗线条的区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从这种理论运行的结果来看,在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
善意取得制度虽然起初表现为对权利外形的保护,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根本立足点却在于交易安全的保护,并始终致力于建立起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之间的平衡。至少在这一点上,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理论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坚持以物权行为理论涵盖善意取得制度的主张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我国并没有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的事实和传统,在制定我国物权法时没有必要采纳这一理论,而应在进一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与加强对我国现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善意取得制度。
最后需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有无必要在物权法总则中将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予以单列。考虑到各种善意取得形式的构成条件、适用范围方面的不一致,在立法体例上就没有必要单列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将各种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在各自的本权利中无疑是最科学的办法。
第五篇: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依该条规定,对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善意取得制度应作广义的理解,其作为我国民事立法中制度创新的积极成果,较传统民法意义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有了开拓性发展。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因而该制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也未尽完备。如何构建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从而为其立法化进行理论准备,就成为民法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将从善意取得的起源、概念、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及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等方面阐述善意取得制度,期待着我国制定民法典,确认善意取得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民法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将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分别予以规定,所以才导致人们长期以来对善意取得制度理解上的争议。有人认为两种制度的差异不能调和,善意取得制度仅指动产的善意取得,不应也不能包括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因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问题系由登记的公信力制度规范之;有人则认为两种制度可以统一,善意取得制度不仅指动产的善意取得,也应当且能够包括不动产的善意取得。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因为传统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在理论基础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其归根结底是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的逻辑结果,两者创制的目的是一致的,其在功能上可谓异曲同工。在促进交易便捷、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方面并无二致。因此,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解宜根据具体情况作狭义与广义之区分。狭义的善意取得制度系指传统民法意义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即动产善意取得。其界定如上所述。广义的善意取得制度系指适用范围涵盖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其界定如下: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处分权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十分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发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近代以来,为了保证交易安全和便捷的需要,善意取得制度进一步吸收了罗马法上的时效取得中善意要件,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善意取得制度是通过第三人在交易时对占有的公信力的信赖,对于已登记的不动产则是对登记公信力的善意信赖,通过这种善意信赖来保护第三人即无辜毫不知情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已形成的新的财产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阻断原所有入对该物的追及力。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以下特点:①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②统一适用于所有权和他物权。③构成要件比较严格,以利于兼顾所有权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维护。④从反面规定了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形。《物权法》第107条规定,遗失物赃物等占有脱离物不适用善意取得。
从本质上说,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的制度。在符合善意取得条件的情况下,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结果是,由善意第三人取得所有权或者他物权,而真正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消灭或者所有权上产生他物权的负担。但是,善意取得制度并非完全不考虑对原所有权人的保护,而是在优先保护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所有权人利益的保护。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要立法目的在于协调由无权处分行为所产生的善意第三人与物的所有人之间的矛盾,其结果是物的原所有人丧失权利,而善意第三人取得权利。也可以说,善意取得制度解决了当静的财产安全与财产交易时动的财产安全发生冲突时,两方面利益的取舍问题。对财产静的安全的保护以保护原所有人的利益,为了维护静态的社会秩序和平稳定;当涉及财产交易时,对财产动的安全的保护则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形成动态的社会秩序的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发展,财产的流通更为频繁,社会秩序不可能永远静止,一成不变,因此,维护动态的社会秩序,保护财产交易中动的财产安全迫在眉睫,必须完善善意取得制度。当今,承认善意取得制度,保护财产交易动的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善意取得制度,作为在物权法领域优先保护交易安全,在债权法领域兼顾所有权的保护,具有以下功能:①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公共利益;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鼓励交易,促进物的流转;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促进物尽其用。
构成要件是善意取得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的构成要件及其具体要求差异很大而且较为复杂。正因为我国物权法动产的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合并在一起作出规定,从而统一和简化了善取得的构成要件。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应具备如构成要件:1.无处分权人处分了他人财产。2.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3.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取得。4.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物权法将动产善意取得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统一起来作了规定,但毕竟动产与不动产的公示方法
是不同的,因此,并不排除在构成要件的具体要求上仍然会存在一些区别。所谓准善意取得,是指善意取得所有权之外的其他物权。无处分权人进行处分,并不限于所有权,还包括在标的物上设定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此种情形,如果受让人善意,同样发生该项物权的善意取得。由于传统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因此准善意取得的准用范围也限于以动产为客体的他物权。同时由于其善意取得须以取得物之占有为构成要件,故传统民法中准善意取得的范围极为有限,主要指质权。因为传统民法中的他物权,除质权外,均主要以不动产为客体。与之不同的是。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相应地,准善意取得的准用范围也不限于以动产为客体的他物权。诸如以不动产为客体的房屋抵押权、地役权等他物权均可准用于准善意取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所有权类型的多样化、商品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的现实,要求立法由 原来保护所有权静态安全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保护交易动态安全的价值取向。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善意取得制度将以其特有的创新精神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促进交易便捷、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谐的制度功能。
适于善意取得的不动产,一定是发生了登记错误的不动产。如果不动产上没有发生登记错误,则不会有错误登记的公信力产生,也就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发生,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形:① 共有的不动产登记在一个人名下。② 因履行无效合同发生的不动产登记错误。③ 因其他原因发生的登记错误。
能够适用善意取得的动产,原则上限于占有委托物。所谓占有委托物,指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如基于租赁、保管合同关系,由承租人、保管人直接占有的动产。此外,借用物、运输物、承揽物、试用买卖物、质物均属于占有委托物。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89条的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对于这一司法解释,笔者认
为,该司法解释并不能表明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中的确立。这是因为,首先,该条司法解释的立法目的并非规定所谓善意取得制度,而是针对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行为所作的相应法律评定。其次,该条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内容相差甚远。但是,就强调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言。该司法解释却首次从我国民事立法层面体现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思想。而且,其体现出来的善意取得制度的思想较传统民法更具中国特色,其肯定共同共有财产可以善意取得,即表明没有将不动产排除在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之外。因为该条中虽未明确说明共同共有财产的范围,但此条解释中的“共同共有财产”显然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而且就此司法解释演变生成的历程而言,其实质是指共同共有的不动产,而且主要是指共同共有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