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的认定+论文
论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的认定
XX 摘要:善意是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如何界定善意的内涵、合理认定善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均至为重要。然而,我国《物权法》却欠缺对善意的界定。为实现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交易安全和平衡当事人利益的价值追求。善意应为受让人取得动产或不动产时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物权真实状况的主观心态。在认定善意时.首先依据公信力基于占有和登记事实推定受让人为善意,然后辅之于其他客观因素,当足以认定受让人非善意时,则推翻对善意的推定。反之,则认定受让人善意。本文主要写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善意的内涵界定;第二部分善意的认定标准;第三部分善意在善意取得制度中的价值。
关键词:善意;善意取得;认定;价值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上的“以手护手”原则,并融合了罗马法上短期时效的制度的善意要素而形成,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动产交易安全。通说认为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处分权的动产占有人,将动产所有权转让给善意的第三人或为第三人设立他物权,而使得善意第三人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原权利人丧失该动产的权力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制度。例如李某将自己的吉他借给黄某使用,黄某未经李某同意,擅自就该吉他与潘某订立了买卖合同,并且已经将吉他交付给潘某占有。此时若潘某是善意的,通过黄某占有吉他的状态相信他是吉他的所有权人而与之为交易,并不知到黄某是是无权处分人,那么善意的潘某取得对吉他的所有权,原本拥有吉他的李某丧失该物权,不得要潘某返还原物,只能就其损失请求无权处分人黄某赔偿。善意取得制度关系到动产所有权的静态保护和交易安全的动态的保护,对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彰显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和完善善意取得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善意的内涵界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动产占有与本权分离的现象日益普遍,不动产登记难免有所疏漏,因而占有、登记所表征的物权状况与真实的物权状况往往存在着不一致,善意取得的发生就是以这种不一致为前提,善意与否就是针对受让人是否知悉真实的物权状况而言。如果受让人取得动产与不动产时知悉真实的物权状况,则其心态不符合社会的一般诚信观念,不能谓其善意。明知即为恶意,此点毋庸置疑。如果受让人不知真实的物权状况并且无过失,则为善意,亦无争议。但是,如果受让人应当知道而过失不知真实的物权状况,由于涉及善意与过失的关系,在是否为善意上则存在分歧。
在立法上,有些国家法律规定善意的内涵不包括对过失的要求。如《日本民法典》第192条第2款规定:“平稳而公然地开始占有动产者,如系善意且无过失,则即时取得行使于该动
明知土地登记簿之不正确时,为非善意。与动产之善意取得不同,因重大过失之不知,不妨碍民法典第892、893条规定的适用。善意的成立不以受让人事实确已查阅土地登记簿为前提,只要土地登记簿之登记状况对其权利取得为支持时,即可成立其善意。[Sl我国有学者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只要受让人不知登记权利不是真实权利,就足以构成善意,至于不知的原因是否出于过失,在所不问。[91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认为对登记的信赖即为善意。受让人成立善意,必然要求其在交易之前查阅登记簿,了解登记簿上所记载的权利状况,并对此产生合理信赖。如果受让人怠于查询,则推定其不构成善意。㈣笔者认为,在我国,由于不动产登记有国家信誉的支持,登记的公信力比占有的公信力强,而且《物权法》第l6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因而受让人只要信赖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即构成善意,但这种信赖应是合理的,尽到普通人最基本的注意义务,那就是在交易之前查阅登记簿,这对于受让人来说是并不难,却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避免对真实权利人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如果受让人违反了这一义务,即构成重大过失,为非善意。
综上,善意取得之善意的内涵应界定为受让人于取得动产或不动产时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真实物权状况的主观心态。
二、善意的认定标准
善意取得制度,“是在承认财产所有权静的安全为法律保护财产秩序的基本原则 的前提下,在法定场合下以牺牲所有权静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的一项制度安排。”?善意取得的设立是为了平衡交易中财产动的安全和静的安全这两个法律价值。很明显,如果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则会使标的物的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如果不适用则会使受让人丧失所有权,这些法律所产生的后果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各国民事立法都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设立了严格的要件,在司法中也是严格要求。通过归纳梳理可以得出,在善意取得制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问题不是对“善意取得”的认定,而是对“善意”的认定。笔者认为,对“善意”的认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二)善意的主体标准
善意取得中的善意,指的是受让人的善意,至于让与人是否为善意,则并不影响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即,假如出让人是恶意,但受让人为善意,即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如果出让人为善意,只要受让人不是善意的,同样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由代理人代理的民事行为
在委托代理中,在原权利人委托出让人代理自己的所有权与受让人进行交易的情况下,如果受让人知道出让人并非该标的物的所有权人,并且出让人的意思表示完全按照被代理人的意思进行的,善意的主体仍然是受让人,仍然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在受让人由其代理人委托代理的民事行为中,代理人是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 权限的,如果被代理人是恶意的但代理人是善意的,被代理人仍然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时间应当以受让人取得物权、实现对标的物的间接占有时为标准;在实际交付中,判断善意的时间应当以受让人实际接受标的物的时间为标准。另外,关于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所有权出让的民事行为中,如果双方约定了一定期限或达成一定条件才能发生标的物的移转,应该以所有权让与时为标准,而不应该以期限、条件达成时作为判断是否为善意的时间点,这是出于维护第三人利益的目的而考虑的。
对于不动产而言的善意认定的时间要件,理论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不动产申请登记时间为标准,一种以登记完毕时间为标准。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即以登记申请的时间为准。因为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的目的就是保持原不动产物权不变,来对抗第三人的善意推定。因此想要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应当在权利人试图保护其原不动产物权的时候适用。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不动产而言,登记申请的时间即是善意的时间。如果受让人在申请不动产登记时是善意的,对于之后的情况,不应当妨碍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这符合公示公信原则,也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三)“无过失”是否应该成为认定善意的要件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的条款并没有明确规定“善意”的判断标 准,但2010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19条第1款明确规定:“房屋善意取得中‘善意’的判断标准:买受人信赖房屋登记簿中关于物权登记的记载,不知道出卖人无处分权即推定买受人为善意,但确有证据证明买受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不知房屋登记簿中物权登记错误或登记簿中存在异议登记的除外。”这一规定无疑为善意取得制度中无过失要件的适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笔者认为,“无过失”应该成为认定善意的要件。虽然笔者也同意从“善意”的本来涵义上来理解,是不包括无过失条件的,但是,为了在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同时兼顾原权利人的利益,受让人是应该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例如同样两个善意受让人,一个没有过失而不知晓物权的真实信息,一个由于重大过失而不知晓物权的真实信息,如果判定这二人都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那么相对于第一个善意受让人而言是不公平的,对于原权利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况且如果大多数人都秉承这种理念,人人都可以不进行基本的调查而受让、出售标的物而不用担心物的所有权问题,势必会致使善意取得制度得到滥用,扰乱正常的交易秩序,进而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无过失”作为确认善意的一个要件。
确认无过失作为善意认定的条件之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应当采用“无过失”要件还是“无重大过失”要件呢?笔者认为,无过失要件未免太过严厉,如果采用无过失要件,则会加重受让人的负担,因为受让人为了避免过失而不知,必须支付过高的调查成本,査明交易情况后才敢与出让人进行交易。如此一来,未免对受让人的要求过于苟刻,同时这样会影响交易的效率,跟现代社会商业交易的节奏不符,甚至会阻碍交易的达成。另外,从占有推定的角度而言,受让人看到出让人占有标的物,即可推定其是标的物的所有人,而无过失要件则跟占有推定制度相悖。而在重大过失的情况中,通常是信息量相当充分,足以引起一般人、普通人的注意,但受让
保护。对此外形的信赖亦应该由法律予以保护,从而使物权人负起某种。外形责任。.该种主张为学者Meyer Fischer倡导:(4)法俸特别规定说,认为善意取得制度是法律根据社会当时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基础而作出的特别规定.该种主张主要由台湾学者郑玉波先生倡导:(5)占有效力说,认为依照物权公示原则,动产以占有作为公信力,故动产占有人被推定为法律上的所有人。第三人善意从占有人处受让动产即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至于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一般认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事交易的一方往往并不知晓对方当事人是否有权处分财产,也不可能对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逐一核实是否为对方所有.适用善意取得,可以免除其心理上负担及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可以放心大胆的从事交易,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善意取得制度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物自身的经济价值.一方面,承认交易有效,善意第三人即时取得所有权,可以免于善意第三人受所有权追及:另一方面,善意取得通常都是因为无权处分而发生的,正因为原权利人可能忽视对物的财产权利,才出现了无权处分行为。而善意的第三人愿意取得该财产,表明善意第三人更愿意利用原物,原物在善意受让人手中可能比在原所有人手中更能发挥其利用价值,因此法律选择保护善意受让人对原物的权利而不是原所有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原物的效用和经济价值.
(二)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的实践意义
重新构筑善意取得的内涵,尽管我国理论界及实践界均承认善意取得制度,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著述及文章也比比皆是.但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含义却存在很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若买受人于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史尚宽先生认为:善意取得(gutglaeubigerEzTerb),亦称即时取得,谓动产让与人纵无让与之权利,以所有权之移转或其他物权之设定为目的。善意受让该动产之占有者,取得其所有权或其他权利。”.梅瑞琦、汪淑华认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之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系出于善意。则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以上在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从善意取得财产及后果方面进行论述,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受让人善意问题.有学者将善意取得概括为:即如果第三人对前手交易的瑕疵不知情或者不应知情时,其对标的物的取得即不受原权利人的追夺。”该定义从受让人的主观态度来构筑善意取得的概念,着眼于第三人的善意即对前手交易的瑕疵不知情或者不应知情,自有其合理之处。可见,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受让人善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善意取得制度确定的法感情基础和价值判断正当性的道德源泉.在善意取得制度构成要件中,作为受让人善意要件的内在性质铸就了该制度所以受法律保护、社会承认的基石。
四、结语
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繁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善意取得制度使用的频率日渐增多,虽然《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仍存在缺陷,例如将不动产列入保护的范围、未明确盗赃物遗忘物是否适用该制度等,但是相信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建立健全和学者们对善意取得制度的更深入研究,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指日可待,必将对更好地保障动产交易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 王书江.日本民法典[M]冲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35.
[2] 郑冲,贾红梅.德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1999.220;210-211. [3] 费安玲,丁玫.意大利民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15. [4] 李光夏.民法物权新 [M]台湾:1 955.83.
[5] 叶金强.论善意取得构成中的善意且无重大过失要件卟法律科学,2004,(5).[6] 姚瑞光.民法物权论[M].台湾:1999.101.
[7] 王轶.物权变动论[M]冲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07;309 [8](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M].法律出版社2004.500-502.
That kind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XX Abstract: the good faith i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in good faith, how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good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very important.However, China's “property law” lack of good definition.Access to the system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ransactions and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pursuit of good faith.Bona fide assignee should acquire movable or immovable property is not due to gross negligence and the real status of the subjective state of mind not right.In good faith.Firstly based on the credibility based on possession and registration presumption of fact of the assignee bona fide, and complemented by other objective factors, as is sufficient to identify the non bona fide assignee, then the presumption of good faith.On the other hand, is recognized goodwill assignee.This paper mainly wrote the three part, the first part is to define the meaning connotation;second part of good identification;the third part in the system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in good faith in the value of.Key words: goodwill;goodwill;recognition;value
第二篇:善意取得制度三论
善意取得制度三论
《当代法学》第1999-5期第36页
赵 玉
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一项重要制度,已成为商品经济中一条重要交易规则。它规定“所有人行使权利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将所有人之手拒绝于善意取得之外,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稳定。各国学者对善意取得制度基本问题已达成共识,但仍存有不足,笔者仅从立法依据、标的物、构成要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其能更好适应现今及未来经济发展。
一、善意取得的立法依据
各国学者对于善意取得立法依据诉讼盈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可分为表象依据和价值依据。
(一)表象依据
古代对无权受让关系调整存有两种立法体系。在罗马法中所有权至高无上,享有无限追及力,否认了善意取得根基。法国、意大利承袭罗马法后根据该法中占有时效制度提出“即时时效”说,主张善意受让人得主张时效取得,而且其取得时效期间较短仅为1年。该学说是罗马法在现代经济中一种妥协,和善意取得法律后来相似,但“即时时效”中“占有”是一种人对物之关系的事实,而非权利、和善意取得截然不同,不足以作为善意取得立法依据。
与其相反,日尔曼法则依据“以手护手”原则对所有权追及力加以限制,维护买受人利益,并将这种保护方式归纳为“后占有关系为前占有关系的唯一保证”。换言之,只有自他人取得物之占有的人才应保证将该物返还给原交付人。虽该原则与现今善意取得制度观念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已经开始侧重于对受让人利益的保护。因此,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就是近代以来的日尔曼法“以手护手”为基础,又吸纳了罗马法中占有时效善意要件,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对于“以手护手”原则成立根据,后世学者作出不同解释,进而形成不同理论派别。1.占有效力说。按日尔曼习惯,动产所有权要求保持标的物实际占有,当标的物由无权处分人交付给第三人,所有权也就发生转移,原权利人除依契约向无权处分人行使权利外,已无其它权利。2.权利外像说。认为“以手护手”原则是日尔曼法注重形式主义结果。按物权公示效力,凡占有动产的人即应推定动产所有人,而原权利人和无权处分人间动产契约关系不需公示,第三人无从了解,所以原所有人只能向无权处分人追及。3.本人与因说。因原所有人未充分考虑到相对人信用,而应承担由于自己错误信任而造成的后果。4.法律赋权说。认为在善意取得权利情况下法律赋予占有人以处分他人所有权的职能。以上学说均是对“以手护手”原则进一步延伸,是对同一问题同一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无本质上差别,仁者见仁而已。
综上,表象依据停留在交易过程浅层形态中寻找善意取得制度立法依据,其虽有合理性,然却未揭示出最根本立法依据。
(二)价值依据
在民法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两种财产安全的概念,即财产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与财产交易权的动的安全,两种安全状态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当所有人的利益和受让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两种制度便体现出不同价值取向。静态财产安全是指法律保护占有和所有人的财产利益,禁止他人非法占有。它强调的是交易以交易者拥有权利为限,超出自己权利范围的交易为无效,着重保护的是所有人的利益。相反,动态交易安全指法律保护交易当事人基于交易行为所取得的利益,认为在特定的场合下,应牺牲真正权利人的利益,以此维护活跃的交易活动秩序,促进民事流转。两种财产安全制度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基础。静态财产安全产生于奴隶、封建制的“身份社会”中,所有权拥有至高的地位,是奴隶、农民对奴隶主、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前提,是统治者手中束缚被统治者的致命的链锁,被赋予无限制的扩张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渗入到各个领域,商品经济日益频繁,人类进入“契约社会”。原有静态财产安全制度弊端日益暴露,导致“权利的受让人为预防不测之损害之 1
故在任何交易里均非常详细调查真正的权利人,以确定权利的实像,方可开始交易不可”,整个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契约没有了可靠的安全保证。这种怠于交易或不经济的行为远不止对个人利益的侵害,而是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社会的逻辑起点绝不仅仅是个人,社会的价值含量也绝不是个人神圣权利和意志能得以实现的。个人应当成为法律生活的协同者而不是权利的对抗老。为此个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应当奉献自己的权利承担其它自身意志之外的不利益,由此基础产生了动态交易安全。可见社会化大生产为形式的商品经济决定了立法制度的价值取向,这是善意取得最深层次的立法依据。
二、善意取得标的物
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维持整个社会动态交易安全。总体说来,该制度是在标的物性质区分上建立的,即根据标的物类别不同区别适用善意取得。由此导致了流通性相同的标的物在同性交易中产生不同法律后果的缺陷,表现如下:
1.后世承袭日尔曼法中“以手护手”原则时把适用范围也局限于动产,以日本、美国、德国等国民法典为典型。如此立法原因在于动产以占有为公信力,受让人依该表象事实进行推定可能和实质权利产生误差。而不动产由专门机关登记公示在正常情况下不存有误差。但以此将公示产生误差的不动产也排除于善意取得适用范围之外则有失公平。例如共同共有不动产或登记错误不动产等等。
2.对占有脱离物而言,善意受让人在交易中所负担的义务与其在占有委托物的交易中所负义务完全相同,并也是经由无权处分人手中受让,本着权利和义务相对等原则,应赋予占有脱离物的受让人以所有权,且无论对于占有脱离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对无权处分人造成的不利益是相同的。换言之,若不适用善意取得则既破坏了动态交易安全的立法体系,也未对销赃加以有力阻滞,弊大于利。
3.公有财产从其本质来说都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与其它流通物无特殊区别。依据“权利一体保护”主义,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由于目前我国公有财产登记制度不健全,保障措施不完备,整个经济体制处于构建过程,如对公有财产严格采取善意取得制度,势必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修于善意取得“社会本位”的初衷。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在原则上适用善意取得同时,赋予国家的低于市场价买回权,受让人经济损失向无权处分人追及。
4.埋藏物、隐藏物、漂流物除历史文物或金银等限制流通物或禁止流通物收归国有外,其他应适用善意取得。
以上是就每个类别的物而进行的具体分析,可看出每个类别物根本性质都是流通物。其本性促使其参与到整个流通中去,而不因其按类别区分而有所差异。虽各国立法者使经公开市场或出卖同种类物商人,拍卖处的善意人购得标的物均可取得所有权,然却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此弊端,可见以标的物性质区分为基础而构建的善意取得制度是缺乏科学性、经济性的。
三、重构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现代社会中人的创造力不断提高,不可再生或不可代替的社会物质财富在范围上越来越小,人们对于财产权利的保护,已不再拘泥于实物形态完整回复,相反,对物权客体价值形态的补偿则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各类别物区分在观念上发生变化,作为它们的共性的价值性,益发突显出来,不同类别物,可在价值层次上相互转化,彼此间已不存在绝对界限。有鉴于此,善意取得既为保护交易安全而定,而交易之财产范围除国家明文禁止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和违反公序良俗之内容外不受任何限制,善意取得也应适用该范围。对善意受让人利益之保护并非是仅对善意者的支持,而是体现整个社会对善行为的肯定。确认法律是否施援最根本的依据是行为性质,而非标的物的性质。换言之,只要标的物在流通物范围内,善意取得便仅以善行为为成立要付。如此设置,有益于达到动态安全立法之最终目的。据此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仅为;
(一)交易标的物须为自由流通物
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或限制流通的财产,不能进入流通领域,否则没收财产并追究法律责任。此
为强制性规定,不以当事人不知而免责。
(二)善行为
一般交易行为均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在自己意识指导下发生的,当当事人依正常交易经验,以公平实现交易目的意识为行为时便是善行为。但当事人为行为之意识不易为外人所知晓,由此只能从以下行为表象中进行推测。
1.该交易行为须是经公开市场、拍卖或出卖同种商品商人处购得。反之如交易不以公开市场行为为方式便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为在此情况下,受让人自身存在过失。他往往是基于对让与人的信任或基于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而与让与人发生交易,甘愿承担风险,所以一旦出现无权转让情况,受让人应对自身的错误信任或错误心理负责。向原所有人返还原物,向无权处分人追及损失。
2.行为人须是所有人或有权处分人,且不知相对人为无权处分人,否则应推定为恶意,无权处分人的处分包括如下情况(l)不享有所有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如承租人、租用人转让承租和借用财产。(2)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并对该财产处分,如小偷转让赃物。(3)虽享有所有权,但所有权受到限制。如所有人的财产查封、扣押以后,所有人仍非法转让财产。(4)某个或某些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擅自处分共有财产。
3.既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必然是有偿的,若一方无偿或以极其低廉价格让与,相对方应依交易正常经验应对财产来源进行追查。一个城实,不贪图便宜的受让人在此情况应查明财产来源,如不经调查受让财产,很难认其为善意。着双方是赠与关系则不属于交易行为。
4.行为人的行为须符合法律规定程序,例如一些特殊交易行为须到有关部门登记等,如不依法定程序则视为贻于履行交易应尽之义务,不可推定其为善行为。
5.物权变动公示于第三人。动产要交付,不动产要登记,以保证相对人权利真正实现也使第三人明了交易双方各自实质权利,确保未来交易安全。如不履行该义务,则法律不对该交易行为进行保护。有鉴于此,占有改定不能成立善意取得。所谓占有改定是所有人占有物可在所有人和受让人间约定由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法律关系,以替代物的交换。此时虽双方当事人的意志达成一致,并符合其它交易条件,动产所有权发生移转,但由于买受人未履行向第三人公示的义务,所以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可见,当事人若在交易过程中自觉履行善行为即以公平实现交易双方预期目的为意识,经由公开市场,拍卖或出卖同种类商品的商人处购得,并依法定程序发生物权变动公示于第三人。且标的物在法律允许流通的范围内,则当事人取得所有权。若相对人行为也符合此性质时,发生双方预期法律后果。让与人行为不符合此性质进行无权处分时,则发生善意取得法律后果。
【作者介绍】吉林大学法学院
注释与参考文献
梁慧星、陈华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法学研究》编辑部编著《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267页。
王利明、王秩,人大复印资料《现代法学》《动产善意取得研究》1997年5-4-13。由嵘《日尔曼法简介》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台北正大印书馆,1989年版,第1版,393页。
杨立新《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第2册,第459页。
同⑤
刘得宽《民法研究问题与新展望》,中亨有限公司印,第248页。
《日本民法典》中规定“对占有人推定其以所有的意志、善良、平稳而公然地开始占有动产者,如果善意无过失,则即时取得行使于该动产上的权利。”《美国统计表商法典》,“货物”释意为“交易中的动产”德国在民法典第三章第二节“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丧失”中规定善意取得制度。杨立新《共同共有不动产交易中善意取得》载于《法学研究》1997年第19卷4期。
陈华彬《法学研究》1998年3期《埋藏物发现若干问题》。
王利明等著《民法通则》下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同③
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16页。
第三篇: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论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事法律上一项至为重要的制度。所谓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在将其不法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在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已建立或至少承认了善意取得制度。目前我国民事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只有零星的几条规定,且其内容涉及面都比较窄。这种体现善意取得思想的规定的存在并不等于有了一项系统的法律制度。因此,在我国建立这样一个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交易安全与便利的确保上,而占有之公信力仍为其不可欠缺的基础。保护交易安全制度的含义包括保障交易稳定、有序和安全的内容。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交易秩序,并使之制度化,维护和促进商业信用,从而使交易活跃、商业繁荣。交易安全在实践中表现为与静的安全(如所有权的保护)相对应的动的安全,它是交易主体之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实质上是对交易行为本身的保护,即保护这种行为的有效性及当事人目的性的满足。这三个方面虽然不是交易安全的三项构成要件,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对交易安全作了诠释。动的安全(行为安全)的保护是其形式,而交易主体合理信赖利益的安全则是交易安全的内容和实质。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的公信原则密不可分。由于公信原则侧重于保护公示的外观表象,因而它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交易安全观念在民法中最直接的体现,这也就意味着公信原则也必然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善意取得制度是公信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所保护的信赖利益、权利表征来源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上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在善意取得制度中通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使得一连串的交易得到维护,从总体上看达到了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目标。
二、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是近期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这场争论中,善意取得制度经常被物权行为理论的反对者当作反驳的武器。另一方面,德国支持物权行为的人则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存在与否无伤大雅。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物权行为理论就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应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没有关联的学说。根据这种理论,在一个买卖关系中存在两个法律行为:一为主体的债权行为,它使出卖人承担交付出卖物的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在这一阶段买受人尚不能成为所有权人;二为主体的物权行为,系指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为不动产登记或者动产交付,完成所有权移转的行为。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而独立成立。也就是说,如这笔买卖因违法或其他法定事由被撤销或宣布为无效时,依照这种原因行为所为的物权行为(动产的交付或不动产的登记)并不当然失效,也就是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这种来源于德国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一般被认为具有以下功能:有助于法律适用和交易安全的保护。从中很容易发现这种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交汇点,两者都致力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但必须指出的是,两者在保护交易安全时的着眼点、范围、措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曾被誉为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创设。这一理论通过将法律行为划分为最小的原子并强调这些原子的独立作用来构筑自己的体系,它就像一把刀把法律行为这块蛋糕分为两个部分。从客观上分析,这一理论确实也能起到保护交易安全的作用。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它是通过一种大范围粗线条的区分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从这种理论运行的结果来看,在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
善意取得制度虽然起初表现为对权利外形的保护,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根本立足点却在于交易安全的保护,并始终致力于建立起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之间的平衡。至少在这一点上,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理论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坚持以物权行为理论涵盖善意取得制度的主张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我国并没有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的事实和传统,在制定我国物权法时没有必要采纳这一理论,而应在进一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与加强对我国现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善意取得制度。
最后需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有无必要在物权法总则中将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予以单列。考虑到各种善意取得形式的构成条件、适用范围方面的不一致,在立法体例上就没有必要单列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将各种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在各自的本权利中无疑是最科学的办法。
第四篇: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依该条规定,对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善意取得制度应作广义的理解,其作为我国民事立法中制度创新的积极成果,较传统民法意义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有了开拓性发展。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因而该制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也未尽完备。如何构建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从而为其立法化进行理论准备,就成为民法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将从善意取得的起源、概念、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及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等方面阐述善意取得制度,期待着我国制定民法典,确认善意取得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民法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将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分别予以规定,所以才导致人们长期以来对善意取得制度理解上的争议。有人认为两种制度的差异不能调和,善意取得制度仅指动产的善意取得,不应也不能包括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因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问题系由登记的公信力制度规范之;有人则认为两种制度可以统一,善意取得制度不仅指动产的善意取得,也应当且能够包括不动产的善意取得。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因为传统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在理论基础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其归根结底是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的逻辑结果,两者创制的目的是一致的,其在功能上可谓异曲同工。在促进交易便捷、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方面并无二致。因此,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解宜根据具体情况作狭义与广义之区分。狭义的善意取得制度系指传统民法意义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即动产善意取得。其界定如上所述。广义的善意取得制度系指适用范围涵盖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其界定如下: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处分权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十分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发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近代以来,为了保证交易安全和便捷的需要,善意取得制度进一步吸收了罗马法上的时效取得中善意要件,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善意取得制度是通过第三人在交易时对占有的公信力的信赖,对于已登记的不动产则是对登记公信力的善意信赖,通过这种善意信赖来保护第三人即无辜毫不知情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已形成的新的财产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阻断原所有入对该物的追及力。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以下特点:①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②统一适用于所有权和他物权。③构成要件比较严格,以利于兼顾所有权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维护。④从反面规定了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形。《物权法》第107条规定,遗失物赃物等占有脱离物不适用善意取得。
从本质上说,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的制度。在符合善意取得条件的情况下,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结果是,由善意第三人取得所有权或者他物权,而真正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消灭或者所有权上产生他物权的负担。但是,善意取得制度并非完全不考虑对原所有权人的保护,而是在优先保护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所有权人利益的保护。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要立法目的在于协调由无权处分行为所产生的善意第三人与物的所有人之间的矛盾,其结果是物的原所有人丧失权利,而善意第三人取得权利。也可以说,善意取得制度解决了当静的财产安全与财产交易时动的财产安全发生冲突时,两方面利益的取舍问题。对财产静的安全的保护以保护原所有人的利益,为了维护静态的社会秩序和平稳定;当涉及财产交易时,对财产动的安全的保护则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形成动态的社会秩序的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发展,财产的流通更为频繁,社会秩序不可能永远静止,一成不变,因此,维护动态的社会秩序,保护财产交易中动的财产安全迫在眉睫,必须完善善意取得制度。当今,承认善意取得制度,保护财产交易动的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善意取得制度,作为在物权法领域优先保护交易安全,在债权法领域兼顾所有权的保护,具有以下功能:①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公共利益;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鼓励交易,促进物的流转;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促进物尽其用。
构成要件是善意取得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的公信力制度的构成要件及其具体要求差异很大而且较为复杂。正因为我国物权法动产的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合并在一起作出规定,从而统一和简化了善取得的构成要件。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应具备如构成要件:1.无处分权人处分了他人财产。2.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3.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取得。4.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物权法将动产善意取得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统一起来作了规定,但毕竟动产与不动产的公示方法
是不同的,因此,并不排除在构成要件的具体要求上仍然会存在一些区别。所谓准善意取得,是指善意取得所有权之外的其他物权。无处分权人进行处分,并不限于所有权,还包括在标的物上设定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此种情形,如果受让人善意,同样发生该项物权的善意取得。由于传统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因此准善意取得的准用范围也限于以动产为客体的他物权。同时由于其善意取得须以取得物之占有为构成要件,故传统民法中准善意取得的范围极为有限,主要指质权。因为传统民法中的他物权,除质权外,均主要以不动产为客体。与之不同的是。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统一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相应地,准善意取得的准用范围也不限于以动产为客体的他物权。诸如以不动产为客体的房屋抵押权、地役权等他物权均可准用于准善意取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所有权类型的多样化、商品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的现实,要求立法由 原来保护所有权静态安全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保护交易动态安全的价值取向。作为物权法乃至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善意取得制度将以其特有的创新精神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促进交易便捷、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谐的制度功能。
适于善意取得的不动产,一定是发生了登记错误的不动产。如果不动产上没有发生登记错误,则不会有错误登记的公信力产生,也就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发生,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形:① 共有的不动产登记在一个人名下。② 因履行无效合同发生的不动产登记错误。③ 因其他原因发生的登记错误。
能够适用善意取得的动产,原则上限于占有委托物。所谓占有委托物,指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如基于租赁、保管合同关系,由承租人、保管人直接占有的动产。此外,借用物、运输物、承揽物、试用买卖物、质物均属于占有委托物。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89条的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对于这一司法解释,笔者认
为,该司法解释并不能表明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中的确立。这是因为,首先,该条司法解释的立法目的并非规定所谓善意取得制度,而是针对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行为所作的相应法律评定。其次,该条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内容相差甚远。但是,就强调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言。该司法解释却首次从我国民事立法层面体现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思想。而且,其体现出来的善意取得制度的思想较传统民法更具中国特色,其肯定共同共有财产可以善意取得,即表明没有将不动产排除在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之外。因为该条中虽未明确说明共同共有财产的范围,但此条解释中的“共同共有财产”显然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而且就此司法解释演变生成的历程而言,其实质是指共同共有的不动产,而且主要是指共同共有的房屋。
第五篇:论善意取得制度
论善意取得制度
《政法学刊》第2002-1期第9页
周湘华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又称即时取得,指财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但他将该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占有时出于善意,则可相应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交易安全,因而该制度已为大多数民法所确认。目前关于善意取得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价值取向等等,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善意取得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作者的具体看法和建议。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及意义
由于古罗马法奉行与贯彻侧重于保护所有权人的“任何人不得将大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和“我发现我的财产,我就收回”的原则,所以通常认为罗马法是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的。但是,罗马法也并非完全无视善意受让人的利益,譬如,关于善意占有的规定:善意受让人得主张取得时效,而且取得时效时间仅为1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对善意受让人来讲有失公允,即便取得时效也不能弥补,严格保护所有人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安全和积极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法律应保护不知情受让人,允许其取得财产所有权,中止所有人的追及权的观念逐渐产生,这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导因。
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的原则。根据此原则,财产的所有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受让人,被受让人占有的,只能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果受让人将财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而只能向受让人请求赔偿损失,而不知情的第三人对于财产的占有具有转移所有权之效力。因此,“以手护手”原则被认为是善意取得制度的肇端,善意取得协调了善意第三人和无辜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交易安全价值的实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财产的所有与占有日益分离,非所有人占有他人财产,并借机转让的情况日益突出,为此,现各国民法广泛接受了善意取得制度。
显然,善意取得制度是在动态的交易安全和静态的所有权安全存在矛盾,而法律只能对其中一种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确立了保护动态交易安全的立场,这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更好地发挥物的效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鼓励商品交易。如果在交易活动中片面强调保护静态的所有权安全,则任何一个进入市场交易的民事主体在购买财产或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时,都须详细调查交易相对人是否为真正的权利后,才敢交易。这无疑会滞缓交易进程,增加交易成本,影响社会经济效益。
其次,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物的效力,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原权利人的财产被非所有人占有、转让、说明该财产对原所有权人并不重要,而且因为原所有人对财产占有行使占有的行为监察不力,才使得占有人非法转让财产的目的得以实现。善意受让人没有任何过错,并且受让该财产,可以表明善意受让人更愿意利用原则,也可以表明原物在善意受让人手中比在原所有人手中可能更具有利用价值。
再次,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保护现存财产占有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易日益频繁,一物可在短时间内几经易手,善意受让人受让财产之后可能以该财产为基础再建立新的财产占有关系,如果允许原所有人无条件地追回其物,势必推翻已形成的新的财产占有关系,破坏既有的经济秩序,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混乱。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
实行善意取得,是物之原所有人丧失其所有权,善意受让人(第三人)则取得所有权或其他物权,这与当事人各方的利益紧密相关。因而各国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都对其构成规定了严格的条件。我认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如果规定得过于严格,则不能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作用,与确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宗旨相违,如果规定得过于宽泛,则可能根本违反民法的公平和诚信原则,鼓励交易当事人之间的不法行为。具体来说,善意取得制度应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条件:
(一)善意取得的标的物主要是动产,且是法律允许自由流通的,特殊情况下还包括不动产由于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而不动产和部分特殊动产如车辆、船舶的公示以登记为原则,交易也都有严格的规则和程序,因而众多学者对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均予以承认,但对于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不动产及部分特殊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则存在不同看法。否认不动产和部分特殊动产可适用善意取得的理由主要是该类以登记为公示原则,不存在无权处分人处分该类财产的可能,第三人也很难以误信其有处分权为由得以主张善意取得。
但是,本文认为不动产和部分特殊动产也可适用善意取得,主要理由有:首先,我国地广人多、国情复杂,且尚未建立健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不动产交易中登记错误、疏漏、未登记等现象时有发生,因而也会产生无权处分的问题,如果不动产交易中第三人取得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则从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秩序的目的出发,应当允许第三人获得不动产所有权。其次,许多学者主张对车辆、船舶与特殊动产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并意欲明确规定在法律之中(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六条),因而,这为财产未经登记时在交易过程中也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从各国立法规定来看,大都承认不动产也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如《瑞士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三条,《德国民法典》第九百二十六条。第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八十九条的规定也表明了承认共同共有不动产交易中可适用善意取得的立场。该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显然,这里的共同共有财产也并未仅限定于部分动产。
善意取得的财产必须是法律允许自由流通的财产。法律禁止或者限制流转的物,如国家专有物质、爆炸物、枪支弹药、麻醉品、毒品等不能在市场上交换当然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赃物和遗失物可否成为善意取得的标的物,与它们属于占有委托物还是占有脱离物有关。占有委托物是基于原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如承租人、保管人占有的物,对此各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占有脱离物是非基于真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如赃物、遗失物,此时,如不分情形一律使原权利人承担为保护交易安全的负价值,实非公允。对此,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均从保护所有权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出发,对这类财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赃物、遗失物等这类占有脱离物在流通市场中与其他商品并没有什么区别,若完全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则不利于交易安全的保护,社会关系也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针对此问题,学者普遍认为在规定占有脱离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则的同时,应该规定几种例外情况:第一、对赃物、遗失物等占脱离物的无偿回复予以时间上的限制。如,我国学者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拟规定:受让的动产若系被窃、遗失或者其他违反本意而丧失占有者,所有人、遗失人或其他受领权之人有权在丧失占有之日起一年内向受让动产的人请求返还。第二、受让人属于善意时的有偿回复制度,即该类财产若是由拍卖、公共市场或经营同类物品的商人处购得,原所有权人非偿还受让人支付的价金,不得请求返还。第三、若赃物或遗失物属于货币或无记名有价证券这类具有高度代替性的消费物,则应适用善意取得。
(二)受让取得财产时须出于春意
善意就是不知情,即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不知也不应知让与人为非财产所有人或无转让权人。民法学说上对善意的理解有积极观念和消极观念两种。依积极的观念,善意指财产受让人必须具有将让与人视为所有人的认识,也就是说,受让人负有对“误信”的举证责任。依消极的观念,善意指财产受让人对财产让与人无让与权利的不知。显然,采用消极的观念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善意,不仅对善意受让人有利,而且简便易行。
对于具有善意的时间,只要受让人在让与人交付财产时为善意即可。财产交付完毕以后,如果受
让人得知让与人无权处分,并不影响所有权的取得,如果受让人在财产交付前或交付时已知让与人无权处分财产,即为恶意。
(三)受让人必须是基于法律行为有偿受让该财产
首先,善意取得制度意在保护交易安全,因而只有在受让人与让与人之间存在交易行为,主要方式是买卖合同,才发生善意取得问题,非因法律行为而善意取得财产的占有,不发生善意取得,如继承,因继承而善意占有不属于被继承人的财产,并不能取得其所有权。有的学者还提出,既然强调受让人与转让人间须存在交易行为,则受让人与转让二人自然不得为同一民事主体,因而对于法人与法人分支机构间,公司与其分公司间,同一法人的分支机构间的财产流转行为,都无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其次,受让人与转让人之间的交易须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受让人与转让人之间的交易行为无效或者可撤销的行为,也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结果,因为依法律关于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受让人须返还财产,恢复至原状。不过,如果原所有权人与转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无效,则不影响受让人对所受让的财产善意取得。
第三、受让人必须是以有偿的方式从转让人处取得该财产。因为无偿受让财产一来难以证明受让人出于“善意”,二来财产既然是无偿接受的,因而返还财产并不会给受让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四)受让人已实际占有该财产
学者们普遍将此作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之一。这主要因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见,只有受让人实际占有了该财产,才能取得其所有权,善意取得方可成立。善意取得一旦成立,即产生四方面的法律效力。一是就善意受让方来说,即可取得财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属于财产的原始取得方式;二是对于原权利人,善意取得发生使其原所有权归于消灭,由此产生的物上请求权一并丧失;三是对于非法转让人而言,其转让行为不仅侵害了原权利人之权利,且所获得利益亦无法律或合同上的依据,原权利人有请求非法转让人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的权利;四是对在该财产上设定了他物权的策三人而言,该财产上的第三人权利于善意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所有权之时消灭,但船舶、车辆等设定抵押并办理登记,该抵押不因受让人取得所有权而消灭。
三、我国有关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
我国现行的民事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尚未确立善意取得制度,但该制度已在部分民事特别法和司法解释中所规定,具体来说,我国现行法律已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规定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一)《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中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
《意见》第八十九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可见,我国立法是承认一定情形下善意第三人可取得财产所有权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委托拍卖其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拍卖人明知委托人对拍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从这一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是承认善意取得制度的,理由有二:其一,依该条规定,拍买人在竞买委托拍卖人无权处分的物品或财产权利时,不论其是否知情,不仅能通过拍卖程序取得拍卖物品的所有权或财产权利,而且对委托拍卖人和物品或财产权利的真正权利人均无须承担任何民事责任。其二,拍卖人和委托拍卖人对真正权利人所承担的民事责任为损害赔偿之债,也就是说,他们无需承担返还原物的民事责任,那么拍买人就更无需承担此责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各国为增进票据流通,维护交易安全,不仅在票据法中明确规定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同时还建立票据抗辩限制制度,对善意持票人的完整、有效的票据权利实行双层法律保护。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也明确承认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其该法第十条、第十二条分别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时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应的代价”、“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第十条规定了取得票据的一般原则。第十二条规定了持票人不享有票据权利的几种情形:一是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二是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三是因持票人的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这也就是说,除了法律所规定的这些禁止情形有外,善意的持票人均可以享票据权利。
(四)《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各国民法一般规定,依善意取得制度受让人可获得动产所有权和动产质权,瑞士民法解释留置权也可依取得时效而获得。我国对担保物权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司法实践中一直有不同意见。就抵押权而言,包括不动产抵押和动产抵押,根据法律规定都无须转移占有,而如前所述,善意占有以善意取得人占有为构成要件,因而,无论是不动产抵押还是动产抵押,一般都不适用春意取得;就动产质权而言,法律规定质权人占有标的物为其成立要件,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质权人以权利保障,出质人将自己无权处分权标的物出质给质权人占有时,质权人无法得知出质人是否为有处分权人,而且质权人已经占有该标的物,因而,为保护善意质权人和交易安全,对动产质权可以适用春意取得;就留置权而言,理同动产质权,也可以适用善意取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分别规定了动产质权和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五)目前正在拟定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也欲明确确立善意取得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一百四十五、一百四十六条明确了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的成立和关于占有脱离物的特别规定,第一百四十七条则规定了善意取得对第三人权利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第三百七十一条、第三百九十三条分别规定了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和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这表明,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已渐趋统一完整。
[收稿日期]2001-10-09
【作者介绍】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讲师,主要从事民商法研究
参考文献
王利明.物权法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李建华,傅穹.论占有与善意取得[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3):46-49.
王利明.民法新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王利明,王轶.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1997,(5):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