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应用在教育领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趣味。本文将具体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必将引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地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法制教育领域急需拓宽。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技术的代表,法制课堂急需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高校以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作为目标,大学生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推动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二、确立法制教育目标
我国的民主社会日益稳定,高校法制教育与民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20世纪90年代,法制教育课程正式设立,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因此在当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知识为重,以深化学生的法律认知作为基本目标。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民主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全民懂法守法浪潮掀起,对高校法制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高校不仅把深化学生法律认知作为目标,还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作为教学目标。高校法制教育目标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民主社会的进步。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需要对法制教育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第一,高校需要巩固法律知识,对法制教育成果进行保护,同时挖掘新时代背景下法律素质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深度教育。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对法律素质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每个人都可以对法律素质进行概念阐述。事实上,法律素质是指个体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想要提升国人的法律素质,必须从大学生入手,明确法制教育目标,提高法制教育效率。第二,高校需要更新?W生的法律知识体系。法制教育不仅要囊括基础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包括法制心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等。高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让学生在法律的引导下开展学习生活。
三、优化法制教育内容
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应试教育体制,对高校法制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法制教育教材存在局限。大多数教材都是老旧版本,只记录了我国的基本法律,没有根据时代发展更新内容,致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滞后,与时代相脱轨。其次,高校法制教育偏重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如果脱离实践,理论就会成为无本之末。很多教师都以理论内容为主,割裂了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的关系。再次,高校法制教育强调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制教育中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强制记忆。这就导致课堂内容乏味,极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制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法律素质作为基准,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应该把握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促进法制教育课堂的信息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与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九十年代以后,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法律体系也在相应完善。我国对网络信息成果进行保护,国家基本法律中也增加了通信保护的条例。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体化的知识体系,高校应该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普及最新的、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法律。同时,高校应该增加选修课程,为学生安排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四、更新法制教育方法
应试教育存在巨大弊端,许多教师被束缚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效率难以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对法制教育课堂具有重要的裨益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实效性。一方面,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挖掘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异彩纷呈的视频、音频、图像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如微助教、微信群等,和学生进行线下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高校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法制教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只有提高法制教育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必须关注信息化时代特征,推动法制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文坤.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3):226-227.[2]李艳华.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创新研究[N].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03):53-55.作者简介:
黄业育,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校。
第二篇: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成才
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成才
闫婧10523024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旺季,但应届大学生就业趋势依然严峻,专家指出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农民工的高薪更是让应届毕业生心生羡慕。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还是让许多寒窗苦读二十年的学生一片茫然的应对未来。
无疑改革开放让高等教育改革真正有了发展,建立了学术研究模式,高校成了新兴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重要的学术论文更是居世界前列,力求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更多的人则在探讨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到什么。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地方。有位专家就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日后不会用到百分之一。大学应是寻找人生信仰,树立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时候,最应该学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哲学和历史。也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不在知识,而在思维。当一个人有了与世界相容的成熟思维,也就有了成功的重要资本。许多大学生空有一肚子埋头苦学的知识,却没有运用知识的思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努力没有收获。
高等教育改革从过去的重理论,到现在理论结合实际,但是学生依然没有足够的操作能力,没有足够的实践就发现不了问题,看问题就只能浮于表面,不深入则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研究的成果或产生的论文虽然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影响力上则略逊一筹。改革中最迫切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运用知识的思维。
想要在人才市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让自己无可替代,而大学这四年正是让自己开始具备特色的时候。改革就是要让大学生各具魅力,让用人单位各取所需。所以改革应是适应时代的,相关学校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适时对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了解本行业现行发展状况,了解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同时还要把握不变的就是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改革中将宏观的概念转化成微观而具体的方法,处处体现改革的可行性。许多大学生上大学渴望过轻松的大学的生活,而不是学习知识,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概念。在经过严苛的高考后,大学生基本都具备成为人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难在为学生提供灯塔,指明方向规避风险。改革应更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建设,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心有所依。同时即使学生走上社会不论外物如何依然能依着原来的路前行,不至于步入社会就手足无措。过去学校是相对封闭的,而现在学校的开放是许多大学生可以更早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改革也让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趋势,经验和丰富的实践是大学生向成才之路迈进一步。因为就业难,许多人开始批判高等教育,怀疑高等教育改革的功效。但任何改革都有一定的过程,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成才之路也需要千锤百炼。过多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争名逐利忘记了投入学习反而一无所获,教育改革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更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而学。有了正确的动力,才有了充足的动力,无论怎样努力才能成才。
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培养更适合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人才。李开复曾说:要做有用的创新。无论怎样教育改革赋予我们每个人独立发展的机会,只有改革的继续深入才能使每个人成为有用的人,就业难同缺人才的矛盾才能调和。
第三篇:致力教育改革创新
致力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一所建校仅九年的新学校——扶沟县直高中,生源并不理想,能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希望很小。但经过县直高中三年的培养,很多原本与大学无缘的学生实现了升学成才愿望。自2004年以来,县直高中是扶沟县唯一连续六年保持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双增长的高中,2009年高招,该校取得了一本上线18人,二本上线156人的好成绩。扶沟县直高中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呢?校长丁俊峰说:“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启动自信,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深掘潜力,强力补差,精细管理,学生1%的希望就能变成100%的现实!”
教学管理理念——新。扶沟县直高中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管理理念,他们找准学生的薄弱处全力补差,充分发展其所具备天赋的智能层面。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同时,该校于2007年与河南省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示范名校郑州一中联办了卫星远程教学班,运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原汁原味地引入了郑州一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和郑州一中统一作息、统一考试,从而快速提高了教学质量。2009年该校理科卫星班高招成绩格外喜人,全班报考87人,一本上线13人,二本上线63人。教学管理定位——准。针对学生生源差,优秀生源极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得法的实际,扶沟县直高中在教学管理中实行了三大举措:
(一)是重视学法指导。从高一入学起,任课教师就预习、自学、听课、作业、复习等几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以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强化基础教学。从学生基础抓起;学校对教师备课提出狠抓基础的要求,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启动激励工程。学校采取请励志专家作报告、学生做演讲、写决心书、学习挑战书、集体宣誓等形式,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奋起拼搏。
教学管理措施——实。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到课堂教学各环节:(1)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作业当天完成。(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对课堂实行显性监督。(3)突出卫星班教学,培育新的增长点。学校抽出专人负责卫星班的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向卫星班倾斜。(4)自习课不准讲课,不准占用公共自习课。(5)作业布置和检查做到“五必”:即任课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6)月考—段考—期末考重效果。学校要求三级段出月考、段考试卷,备课组把好质量关。(7)实行“奖学金”制度。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
校本教研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育科研工作是衡量学校建设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扶沟县城关镇一中坚持学科特色化、个性风格化、教学常态化的教研观点,采用“研、训、教”一体化的教研方式,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底气,凝聚了教育发展的人气。近年来,该校30名学子获县探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86名学子在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上获奖,172名学子在省、市各学科竞赛中获奖;32名教师在全国教学案例大赛上获奖;13名教师在全国第二届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上获奖;8项科研成果在河南省教育厅获奖;承担完成了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8项河南省规划课题、4项市重点课题;69位教师在国家、省、市观摩课、优质课中获奖; 96篇教学论文获得省奖,123篇教学论文获得市奖;25篇教育教学论文刊登在国家CN刊物上。
几年来,该校坚持开展了读书修身、学科教研、课题研究、两个论坛等校本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五下午第四节,全体教师集中在会议室,学习教育类报刊、上级所发的学习材料,然后教师谈体会、谈感想,写心得笔记。学校专门为教职工发放了笔记本,定期检查,定期上传到教育论坛。该校坚持以学科组为单位,搞好学科的特色教研。学科备课组每周五天的集体备课,教研组每周两次的教学研究,让校本教研充满了活力。教研组每周两次的教学研究,为每位教师搭建起“实践—学习—反思—研究—实践” 的平台。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的“自由论坛”,学校周五的“主题论坛”,成为该校教研的新亮点。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而“研、训、教”一体化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加强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育科研的培训,提出了树“四心”、练“三功”、过“三关”、争“三优”的要求,借助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互动参与、课例研究、专业引领,把培训与教师的实践、研究融为一体。“研、训、教”一体化中的专题讲座、观摩课、听课评课、教学特色展示等教研活动;试题命制、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研究学生个案、评论教育现象、读书心得等形式;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市教研室先后在该校召开了两次科研现场会。
校本教研给学校带来新气象。教育部新课程个性化教学实验学校、李阳疯狂英语实验学校、全国第一届中小学读书活动组织奖、省文明学校、省科技示范学校、河南省“纵横汉字输入法”团体赛一等奖、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市规范化示范学校、市安全管理示范学校„„一张张证书、一段段佳话,把城关镇一中推向了先进的行列!
扶沟县城郊一中
规范管理谱新篇
新学期以来,扶沟县城郊一中用《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来指导办学,严格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以“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创建和谐校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也是应尽的职责,结合学校实际,该校研究制定“以抓好德育工作为前提,以抓好规范管理为主线,以抓好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体目标,成立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严抓落实。在校务管理上,该校坚持以法治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该校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教师认真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都符合基本要求。教师做到不拖堂,不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晚自习每天为2课时,结束时间为20:20,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收费辅导班。他们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考试命题科学合理,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随意提升考试难度,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次和编排座位。学校课程相关资料不向学生收费,没有强迫学生订购各种教辅材料、学习用品等。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坚持免试入学原则。认真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有完善的学生入学、转学、休学等制度。有完善的控辍措施。有学生请假、销假制度。《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常规等规章制度张贴公示,并能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会组织健全,并正常开展活动。
在教职工队伍管理上,该校认真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岗,按照岗位聘任教师,在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
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侮辱学生,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选聘上岗,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班主任待遇,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保障教师权益,不安排教师在双休日、节假日上课。教师不从事有偿家教,没有教师接受有偿家教。
扶沟县大新一中
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塑造人
人是被环境教育着的,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是办学的重要内容。扶沟县大新一中就是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实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寸土地能育人”。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始建于1985年的大新一中,初办时只有两个教学班,10名教师,100名学生,15间房舍。房屋破旧老化,绿化面积少,路面崎岖不平,小雨泥泞难行,大雨满院流水,成为近年来制约学校工作开展的瓶颈。该校经过多次论证,决定以“统一规划,提升品位,净美和谐”为指导思想,每年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校园环境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大新一中:已建各式大小花坛10个,栽植绿化树木36棵,硬化水泥路面3800平方米,贯通南北下水道近300米,使校容校貌有了较大改观,尤其初春景色宜人,红花灿烂,草儿青青,树木葱郁,各式建筑错落有致,进校园宛如置身百花园中,给人以美感,处处尽是宽松、和谐。大门口右侧墙壁上的校风、校训清新醒目,令人启迪。校园的花和草坪都有小提示牌,提醒学生爱护一草一木。老式教学楼前有一个大型雕塑,名为博学,清雅而又大气,深邃而又警醒。教学楼窗明几净,前面的雕塑——希望之星,昭示学生要胸怀大志,有真知才有希望,体现了该校处处皆育人的特色。
修缮教室,发挥其教育主阵地之效用。去年,他们挤出资金对教室进行了改造,全校18所教室全部进行了内粉刷,统一在教室后新建了黑板,这样每个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面的黑板用于日常教学,后面的黑板是学生彰显才能的舞台,各班都设计了自己的特色阵地。如“评语栏”、“班级黑板报”、“学生作品展”等,教室左右墙壁张贴了名人名言。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在教室内安装了闭路电视、有线广播,学生在教室内可以直接聆听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授课,使教室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为改善办学条件,他们加大了教育教学设施投入。学校投资新建了标准的篮球场,购置了高档钢化玻璃篮球架以及六对功能不一的健身器材,修建了6个高标准的乒乓球台,并对场地进行硬化,方便师生工作学习之余,强身健体,体现了人文与和谐。近年来,该校安装了远程教育系统,建造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远教播放室,组建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装上了光纤线路,方便师生及时接收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教育动态。
扶沟县实验幼儿园
筑起校园安全“绿色屏障”
学生安全一直是扶沟县实验幼儿园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扶沟县实验幼儿园全面贯彻党的安全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依法办学,对本园安全工作力求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全力为师生树立一道快乐、平安的绿色保护屏障。该园多次被评为周口市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省优秀家长学校、市一级幼儿园、市文明学校、市饮食卫生先进单位,连续4年均被评为周口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建立健全制度,狠抓工作落实。该园成立了以谢平园长、王林青、宋玉霞副园长为正、副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组,并制订安全工作规划方案。领导组成员各负其责,每周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并对全园教职工进行岗位责任分工,做到层层落实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实行安全责任挂牌制,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全园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该园狠抓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领导组成员对教职工个人安全责任范围及区域做到日日查,时时抓,进行检查评比,评比实行百分制,每周安全例会公布结果,根据奖惩制度,奖励安全工作模范个人,对因失职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据情节做出处理。加强宣传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园多次举行有关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各类演练活动评比,大班老师所设计的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被评为市级优质课。各级段利用看宣传挂图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该园还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预警预案体系,设立了安全工作联络员,切实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安全领导组成员轮流检查验收各岗口值班记录、安全工作日志记录。该园还就安全工作还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门卫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值班巡查制度、学校隐患定期排查制度、食堂卫生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等十三种制度,并放大上墙。在“安全活动日”、“安全活动月”期间,该园通过标语、板报、征文、演讲等形成举办各种活动,召开安全教育月动员会,1000人次以上,悬挂横幅4幅,专题讲座10次,文艺演出4次,举行演练活动10次以上。
创健康校园文化,做绿色安全乐园。为创建绿色校园,该园定期检查维修大型玩具,对锅炉、电力设施等定期请有关部门进行检修;教室内大型电器设有报警器;园内设有消防栓,班级、宿舍、伙房配有灭火器;大门口、楼梯口、厕所、锅炉等均设有明显安全警示语;幼儿食堂门口设有“闲人免进”警示牌,该园对饮食安全工作更是狠抓不放,食物定点采购,从购置食物到加工都有一套严密的操作程序,切实做到幼儿食堂安全卫生干净。
扶沟县包屯镇二中
春风化雨催桃李
近年来,包屯镇二中紧紧围绕强师兴校的目标,结合校情抓管理,立足实际促教学,全方位实施强校方略,努力打造育人平台,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口碑。该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感染心灵”。该校从细节育人,让德育无痕,开创德育教育工作五条线:学科渗透线,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自主教育线,充分调动校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校园文化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了以“公民道德规范”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开展“捡起一片碎纸,净化一次心灵”等活动,着力营造“文明校园”、“安全校园”、“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文体活动线,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社会教育线,发挥社会教育组织作用,依托包屯镇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大教育网络。
“没有改革,学校就没有发展”。该校在教学上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一是切实抓好教师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抓好七、八年级任课教师的新课程理论学习教育工作,使他们尽快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实施“六个一”工程,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好看的粉笔字,练一口流畅的好口才,写一节优秀教案,上一节优质示范课,写一篇优秀论文。三是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每周每教研组安排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
研教学业务。四是坚持学校领导听课制,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教学的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多一份管理,学生就多一份安全,社会就多一份和谐。该校时刻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广泛宣传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用气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和教育,继续与包屯派出所联手,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组织“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专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升华学生的安全意识。该校举行的“安全教育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09年第五期、《周口日报》等新闻媒体曾作过报道。
扶沟县县直幼儿园
积极打造卫生安全和谐园所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脆弱群体,社会敏感性强。扶沟县县直幼儿园把做好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当前该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细处着手,把握每个细节,精心呵护幼儿的健康!该园多次获得“省级学校安全单位”、市县“安全文明校园”、“示范性幼儿园”、“饮食安全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孩子的健康是家园共育的首要任务。扶沟县县直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饮食卫生管委会,每周一召开专题会议,健全制度,建立健全饮食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园内饮食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分解到人,提出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办法。该园制定了《炊事班长工作职责》、《炊事人员工作职责》、《幼儿伙食管理制度》、《伙管人员工作细则》、《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与考核、评模评先挂钩。日常工作中,他们将责任具体化。一是食堂工作人员对室内外环境卫生落实“四定方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措施。值日领导和保健医生一天一检查。二是库房、操作间实行每日值日制度,填写值日记录,值日人员每天清理,每周彻底扫除,做到了防鼠、防蝇、防火、防盗、防投毒。三是食堂库房内设置了专用货架,餐饮具专人负责,每天实行“五过关”,即:洗、涮、冲、消毒、保洁。四是幼儿所用餐具由各班教师负责清洗、消毒。建立良好的卫生安全监督机制,实行“生产线”式的管理。他们制订了“生产线”式的管理模式。即:每周由园领导班子、炊事班长、保健医生制定营养食谱,并公布于每周食谱专栏,每天根据食谱定点采购→班长根据食谱验收所购物品的数量、质量→从业人员根据食谱进行加工→各班教师根据幼儿食欲评价反馈饭菜质量→定期召开伙委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提高。同时,他们严把食品购物关,建立了购物登记制度。一是购买新鲜食品,不腐烂、不变质。肉类食品采购时均到有卫生许可证的场所定点购买,并索要质量检测报告等有关证明。二是他们专门印制了进货记录表,凡是食堂进的每一种原料都可查到进货时间、地点、购物人姓名、卖主姓名及签字等。三是采购待加工的食品经过仓库管理员验收,质量合格、数量核实后方可入库,并登记签字,以备查对。四是防止交叉污染。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做到生、熟食品用具分开使用。所用的刀具、菜墩、面板、桶、盆等用具均有明显的生、熟标记。
扶沟县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
让学生快乐学习
要想学生快乐,先让老师快乐;要想学生轻松,先让老师轻松。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把“快乐学习”作为学校的办学思维,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在快乐宽容和谐的氛围中,轻松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起寻找真谛。
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处偏僻村镇,交通不便,又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学校成立之初,便立足于服务社会的思想,公立住宿式学校,管理规范,家长放心;免住宿费,免学费,免课本费,而且特别贫困子女还能享受到每年500元的生活补助费,让家长及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从国家实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来,该校从几部录音机,发展到现在班班有电视,办公室有电脑、打印机,电脑接入了网络,并为老师们的笔记本准备了网络接口,一个具备基本教学功能的多媒体室等。老师从一部电脑没有,短短二年,发展到了17位教师拥有6部笔记本电脑。学校自建了网站,进行社会调查,及时发布各种教育管理信息,使信息公开化。
要想学生快乐,先要老师快乐。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是一个合格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学校每周周五上午第四节为政治学习时间,学校先后自己编有《四项建设学习材料》、《讲文明 树新风》等师德建设学习材料。他们开展常规性的研讨会、能力展示会、心得体会书写交流活动等。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在学校得到充分的运用,老师们对远程教育手段使用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以平常工作的指点和纠正为主,把管理过程作为重点。在老师心目中逐步达成共识,合作的效能远远是1+1大于2的。
如果你给孩子一个笑脸,孩子会以数十倍的笑脸回还你。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班主任老师们主动设计、改造教室环境,一改以往教室里的“硬”色调,用双手来美化教室。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还远远没有定式。老师们指导、赞美、赞同他们,让他们的优点在大家的肯定中得到放大。这些积极、向上、求美、求真、求善的神经越来越活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扬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每周二下午的诗教活动,学生参与性极强,周四下午学生开展“夸夸我们班”“夸夸我自己”等活动;9月10日“我有一个好老师”活动,10月1日革命歌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冬季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会组织有:卫生检查组、防疫站、广播站、桌凳小管家等。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动手和付出中对自己树立了信心,对别人产生了爱心。
第四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
“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系列活动”计划书
全民培训网/
每个大学生都追求成功,包括学业的成功,人际交往的成功,恋爱的成功。成功要求一个人自信,积极,乐观的面对一切;成功要求一个人不畏困难,敢做敢为,拿得起放得下;成功要求一个人不卑不亢,宽仁博爱,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成功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学识,将东西方文明中的优良品质整和融于一身。
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心理发展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全的身心、高质量的生活,激励大学生走向成功,成为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出色的专业人才,而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情商,能迎接未来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成为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创造意识、奋斗意识、生存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效益意识、健康意识、群体合作意识、成功的做一个人,确立积极进取最佳的人生状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提高抗挫折能力。通过成功素质激励训练,迅速有效的改变大学生生活中、学习中、心里上出现的种种不佳状态,做自信,乐观,积极,健康具有创造精神并对生命意义有领会的人。为此我们做出以下计划:
一、以“大学生涯与个人发展规划”为导航,建立明确的素质拓展目标体系。
进入高等学校的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但四年的大学历程每个人的收获和发展极不平衡,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进入大学后目标的模糊和丢失,为使学生一入学就能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性格特征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指导自己充实地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非常必要。因此,我们推出 “大学生涯与个人发展规划”系列活动,明确在大学阶段应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同年级制定了相应的素质拓展计划,如:一年级的专业认识、养成教育;二年级的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教育;三年级的强化实践、创新教育;四年级的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结合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规格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起到辅助和完善性的效果。
一是发挥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论坛。如:大学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规 1
划、大学生成功学论坛、大学生潜能开发、五四青年论坛、巴蜀学子创业论坛、大学生交际、大学生心灵成长论坛、渝洲论坛等,邀请各界名流与青年学生对话交流,谈理想、信念、创新、实践、成才等;立足校园、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创办品牌活动“大学生视点”,站在学生角度,瞄准学生的兴趣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举办例如“我的大学生活”、“永远的雷锋”、“校园新经济”、“走进传媒”、“**与重庆大学生恳谈会”等,让同学积极参与。
二是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高校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制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科技文化节为重点,开展一系列创新竞赛活动。同时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情,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多种类型的艺术文化素质课,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等,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为顺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可创办“周末素质拓展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开辟各类素质教育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和舞台,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体参与、点面结合,倡导学生开展“周末大调研”活动。鼓励带动广大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就自己所关心的社会、经济、学习、工作等问题开展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在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中提高自己,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逐步走向深入。
二、借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工作。当代青年学生需求的新变化,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在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中注重三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如“挑战杯”、“三下乡”等,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1.职业设计指导:继续以“大学生涯与个人发展规划”为导航,建立明确的素质拓展认证目标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2.素质拓展训练及技能培训: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学生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素质教育讲座、论坛、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①发挥正面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会、论坛活动。
②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以川渝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④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⑤以基地建设为保障,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⑥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建立评价论证体系:建立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青年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
4.强化社会认同:对在校学生评奖评优及毕业生就业推荐、供需见面等环节,强化素质拓展职能。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可精选推出创造性的成才与就业课题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让学生在青山绿水之间通过野外素质拓展训练,锻炼意志、亲近自然、体验创造、激发潜能、更新理念,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拓展生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面对困难勇于挑战,为学生今后成才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体验信任团队,换位思考、体验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激发潜在能力,体验互助和双赢体验破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体验随机应变,互救能力,体验人生定位,帮你把握方向。
实施“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实施“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要因地、因时制宜,兼顾专业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全民培训网/做出这样的计划旨在于为更多的青年服务,深入学校,形成一种“三赢”的局面,而这样的活动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支持。
第五篇:鹤壁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鹤壁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 字体:大中小 】【打印此页】 【返回】【关闭】
为加快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发展步伐,推动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有新突破,按照局中心组学习会议要求,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市教育局总体工作部署,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改革促发展,管理求质量,创新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构建一个框架(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框架),打造一个课堂(高效的、生态化的“生命课堂”),义务教育实施“1421”工程,高中教育开展“两个创建”活动,学前教育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围绕项目,以十个创新为抓手,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是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改革,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妥善处理规模、效益的关系。基础教育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外延的扩张,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效益的提高、内涵的升华。三是要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二)开拓进取、勇于实践
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目标。
(三)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涉及面广,在实施过程中,会触及到很多深层次矛盾,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采用试点引导,循序渐进的工作策略与方法,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资源配置的均衡为突破口,认真实施“1421”工程,全面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使我们县(区)域内的学校达到“四个一样”,即: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
(1)开展一项创建。继续指导和推动各县(区)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工作。
(2)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指导和推动各县(区)启动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二是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继续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实施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三是实施残疾少年儿童和留守
儿童关爱工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做好三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残疾少年儿童”系列活动,确保残疾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四是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程。完善国家、地方、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体系,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进行二项探索。积极探索建立县(区)域内校长交流机制和教师轮岗机制,加大优质学校校长、教师向薄弱学校交流任职的力度,推动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探索大校区管理模式,采用“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形式,实行“强校引领、师资互派、资源共享、捆绑考核”,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规模,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实现一个提升。拓宽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加大校本研修工作力度,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二)抓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以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校创建为抓手,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1)深化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薄弱高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提升普通高中办学的整体水平。
(2)开展“普通高中特色校”创建活动。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良好的教风、学风为基础,突出教育创新,致力特色发展,合理规划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形成学校特色,打造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三)抓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高,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开展县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活动,构建“三个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1)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结合城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同时,依托新型农民社区建设,规划一批农村中心社区幼儿园,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2)依托“三个中心”,构建“三个体系”。第一、以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构建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体系。第二、以创建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示范幼儿园支持乡、村幼儿园发展的帮扶体系。第三、以建设县级学前教育教研组为中心,构建覆盖市、县、乡(镇)三级学前教育教研网络体系。
(3)全面启动县(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活动。召开幼儿园管理现场会,推广幼儿园管理先进经验。开展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培养一支职业道德素质好、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园长队伍。
(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推进“十个创新”为抓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推动素质教育取得更大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1)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
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活动课,建设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室等,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评选活动,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舒心小屋(心理咨询室)建设,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二是开展鹤壁市第一届中小学“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才艺、运动、学习、阅读、环保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实施中小学生“雨露读书工程”,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修养。四是启动“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倡导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2)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与方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生命课堂”。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精神。继续认真落实课堂教学“三突出三提高”和“五度六化”的基本要求,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大力倡导有效教学,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研究有效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的意识,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以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教科研课题成果展示课评比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为重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实效。二是打造高效的、生态化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即:生命课堂是以教育应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生命课堂既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落脚点和行为表征。它不仅体现一种教学的风格,更体现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境界。要建立多元化的“生命课堂”模式,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实验为推手,做好丰富、完善、提升和推广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新的典型,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创新教学监控体系。总结基础教育课改先进经验,着重发现培育一批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推出一批生命课堂“好课”。完善各类教学评比,进一步提高评比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教学评比对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认真开展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和实验,逐步建立一套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操作性强且符合我市实际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为新课程实验提供正确导向。
(4)创新教育科研方式。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为中心,倡导以校本行动研究为基本范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行动,注重对具体教育情境、教育案例和师生体验的分析解释,并通过反思进一步改进教育过程,使研究能更真实地理解和更有效地改进教育实践。课题研究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实施优质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5)创新中小学生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并完善全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实现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指
标的多样化,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努力成才。
(6)创新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形式。组织中小学生进驻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参加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一争一赛”(争创劳动实践教育示范校、开展中小学劳动技能比赛)活动,促进我市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7)创新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平台。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两节两会一赛”活动(中小学生合唱节、中小学学生戏剧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欢乐鹤壁教育专场演出会、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比赛),实施“三项工程”(中小学生“春晖”体育锻炼工程、校园高雅艺术文化工程和学校食堂等级量化管理工程),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8)创新教育装备管理机制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途径。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三项工程(即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程、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程、开展实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学生实验能力建设,开展好六个一活动(组织一次科技节活动、组织一次开展实验教学观摩周活动、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开展一次中学生实验技能操作竞赛活动、开展一次论文评比活动、组织一次送教下乡活动),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实验设施使用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科技素养。
(9)创新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应用模式。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应用水平,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努力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推进一项工程,完成三项任务,开展“十个一”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推进一项工程,即全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升工程;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推进全市“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二是利用争取省厅资金117万元为15所农村中小学配备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三是在我市教育网实现中国教育电视直播、开通教师网上沙龙;开展好“十个一”活动,即每季度组织一次现代教育技术送教下乡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评比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每年组织一次现代教育技术观摩周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农远工程协作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优质教学资源遴选活动;每年组织一系列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每年树立一批典型。
(10)创新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的工作机制。依托鹤壁教育信息网,建立全市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信息库,实行民办学校年审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形成政府依法管理,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是领导全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制定实施相关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具体负责制定并落实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工作方案,组织召开责任科室联系会议,督促各科室落实责任。
组长:王荔
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基础教研室人事科监察室督导室发展规划科师训科财务科装备办勤俭办体卫艺站电教馆
(二)明确工作职责。
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由基础教育科牵头,基础教研室等11个科室共同参与,各科室要按照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推进计划,打造工作特色和亮点,最终形成标志性成果。各科室要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务求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三)保证工作实效。
各责任科室要依据职责任务,选准工作突破口,抓住重点工作,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开拓进取,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要深入基层,注重实践,加强调研,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深化对基础教育工作特点、规律的认识,确保所出台的各项工作措施符合实际,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