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科举制与高考制度的比较
古代科举制与高考制度的比较
1.相同点:
两者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开端发展高潮衰落的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人才,不管是私塾还是现代的学校,它们的发展都为社会选拨大批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之相适应时代的更替和发展,需要制度的变更和完善,科举制和高考制度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略作用和地位
2. 两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考试成 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中,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
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如宋代统治者为避免孤寒竞进,实行严格的科场规并声称尤轸聊虑,孜孜然唯恐失一寒唆也。当今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继续深造。无论科举制还是高考制度都出现过如考试作弊录个人经验自由裁量,经验型甚至是粗放型的管理居多,严重制约着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与科举制相比,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考试内容学生为了进入大学,不得不参加高考 但高考重视学生升学,学生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大学,非常重视书,本知识的识记 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发现考试内容重视书本知识,与现实性联系较少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拨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 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成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 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 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2. 报考条件 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的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 科举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考试的内容;高考的报考限制性条件少,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 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在当时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 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 榜眼 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率不到1% 但高考录取的人数规模大,部分省录取率达到60% 科举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高考地位高。
第二篇:从古代科举制看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从古代科举制看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摘要:科举制自出现以来,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的发展,历经1300多年,而状元则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时至今日,“状元”一词仍是中国人心目中是成功的象征,在中国人心中更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状元情结”。
关键词 : 科举制
状元情结
科举制在我国历经沉浮,状元作为科举制的“本土产物”并没有随着科举制的终结而消亡,于此同时它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着形式,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仍然存有一席之地,并且深入人心,成为“状元情结”,这和中国千年科举制是分不开的。
一、科举制的产生、发展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魏晋南北
[1] 朝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
(一)科举制的开篇——隋唐时期
隋文帝是科举制的正式开创者,隋文帝掌权后,为了压制原北周贵族集团,阻止江南门阀士族势力再度扩张的同时获得寒门士族的拥护,废除九品中正制,于公元587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开科举士。从此,我国实行了近两千年的科举制开始了。隋炀帝执政后规定:用定期统一考试的方法选取进士。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产生既是隋文帝实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又有其必然性。它把用人大权从士族“中正”手中夺回来,直接由中央掌握,利于中央集权。有计划地按国家需要开科取士,有统一的考查检验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科举制显示出其选拔人才的优越性。唐代的科举制比隋代有较大改进。比如,考试科目由隋代的两门增加到八九门。公元702年,武则天又设立了测试检验考生武艺的武举科。可以看出,唐朝
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要比隋代增加了。然而在唐朝后期,科举制的弊端开始显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科举制造成的拉帮结派现象,形成了新的官僚贵族集团彼此 争夺控制各级政权。
(二)宋元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变革
宋朝自开国皇帝赵匡胤起,就十分重视通过科举制笼络人才。他通过科举制等措施重用文官,加强中央集权,以重屋叠架的文职机构层层控制各级政权,因此宋代也是中国官僚体制急剧膨胀、官僚集团臃肿庞大的时代。宋代科举基本沿袭唐代,但也做了些改革,如英宗后科举考试由一年一次变为三年一次。针对唐代科举之中的弊病,宋代在原来考生要经过乡试、省试之外,把武则天采用过的殿试正式确定为制度。另外,为了制止不正之风,宋太祖取消了唐代的举荐制,同时实行了更为严谨的糊名制度,还加上誊录法。宋代采取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科举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取士不问家世,只看个人才学”的比较完善的选任制度。尽管科举制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但中央政权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与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结成了强大的政治联盟。辽金元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起家,或建立北部地方政权或入主中原,与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既有民族矛盾又忙于攻占杀伐,加之社会尚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总的说来都不如唐宋重视科举制,致使科举制一度中落。
(三)明清科举制的强化
明继承了元代科举与学校结合、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主要考试内容的做法,有利于协调育才和选才的关系。但在实践中,明清时的学校培养是手段,考试取人才是目的。士人入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博取功名利禄,所以学校只能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清朝取得天下后,为治理国家,顺治二年开始科举取士,清代科举制大体延续明朝旧制变化不大,清代修纂了一部《钦定科场条例》,对科举作了详尽的规定。清代科举考试公分为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此外,在清代,出上述四级科举考试外,为招揽“经邦治国”、“经世致用”的特殊人才,在常科外还设特科即博学鸿词科和经济特科,皇帝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考试录取。明清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以八股文为主。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均出自“四书”,内容是模仿古代圣人或圣人弟子的口吻来解说儒家经典,观点必须限制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二是文章形式有严格的规定,形式非
常死板。随着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股文完全不适用。于是,1905年2月,清政府正式下诏废除了科举制。
二、科举制的重要地位
(一)科举制限制了中国地方封建势力的发展,从而巩固了 中央集权的政体
隋唐以前,中国的官吏任用制度曾经历了四个阶段。西周实行世卿禄制、秦推行军工制、汉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但这些制度都不适应统治的需要。隋唐后采用了科举制选拔官吏。科举的基本原则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于是庶族地主乃至平民百姓都有了入仕的机会,而豪门子弟却因面临激烈的竞争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出仕途。因此,地方豪门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受到极大削弱,很难长期持续地发展它们已经取得的地位和势力以形成割据力量,而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薄弱是中央集权政体得以巩固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我国自隋唐以来,高度中央集权的政体很少受到过严重挑战的原因。
(二)科举制度促经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第二,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玄虚思想也有积极意义。第三,中国的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对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起过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对官员的选拔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科举出身的官员,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提高了我国官员素质。
(四)科举制发展和强化了儒家学说,从而使封建统治者用儒学统一了中国文化
实行科举制后士人只有精通儒学才能做官,只有钻研儒学才有出路。这样,中国封建统治者借助科举制真正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统治策略,用儒学统一了中国文化。随着儒学在中国不断的强化和发展,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逐渐由开放性的多元文化体系演变成封闭性的一元文化体系。可见,通过科举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和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正统地位。
三、科举制下状元的简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产生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之巅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
[3]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①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4]。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
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易于巴蜀之道。
正是由于“状元”路是如此艰辛,而成为状元之后又是一登龙们,声价十倍。其苦与福的反差更是强化了百姓心中关于“状元”的神话,自此“状元情结”已根生与人们的心中[5]
四、今日“状元”,再现人们“状元情结”
[6]自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我国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来,高考就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在百姓心中,这无异于古代科举是选拔,认为只有进入好的大学才会有光明的未来,这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寒窗苦读,学而优则仕,追求金榜题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状元为荣”的思想观念,再次穿越千年,涌上人们心头。
目前“状元”一词已频频出现在我们的高考中,由每省市的文理“状元”,到单科状元,于是全国“状元”无数。国内顶级和港澳的知名高校也纷纷高调对高考状元展开了追逐[7]。一些名牌大学,以录入“状元”为骄人业绩,中国一
[9]流大学北大清华更是“状元”云集,各省市的基本都网罗在名校的门下。这更是催生了中国人的“状元”情结,把“状元”看成是高官厚禄,事业有成的前奏,更是“绩优股”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媒体更是大肆宣传“状元”,各省、地县级市的报纸的头条在醒目的位置,都会以专门的版面进行类似的报道。而国内的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站都会争相以第一时间邀请状元们或相关的专家展开在线的访谈;[10]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也曾专请状元做嘉宾;而状元所在的母校,则往往在学校的大门前打出鲜红的横幅,甚至在城市人群聚集的街道都会出现“热烈祝贺××高中的××同学获得省/市高考××状元”的条幅。在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面前,街头巷尾民众议论的话题自然与此相关[11]。各地政府对于“状元” 更
是给予高额的物质奖励,展示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制度研究的文化“情结”显示出,文化在制度分析中占重要一席,也表明特定文化具有促进或制约制度变革的作用,忽略了文化因素,人们对制度的生成、演变和转型等理解将是不全面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持续最为久远、体系最为完备、范形最为稳定的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在千余年的社会中占据着社会中心地位,是因为科举制的制度设计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契合性。譬如,众多举子能够“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劝学篇》)地如此刻苦勤奋,社会上下能够出现“五尺
[12]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重学风气,何以?就在于科举制的目标导向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文化特质的呼应。状元之所以能在神州大地上经久不衰,这如果不与文化与制度关联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就无从回答科举制影响的广泛与深刻性。
五、结语
科举制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根生科举制的“状元”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随着时代的变迁,“状元”一词虽已远离古代科举制中最直接的意义,但它具有的光环却经久不衰的积淀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成功的代名词,并成为一种“状元情结”深刻的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种“状元情结”是1300年的科举历史是滋生出来的文化产物,对于其背后带来的影响或许各个学者有着各自的看法,但不论其利弊,我们不可否认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更成为无数莘莘学子受教的动力剂,推动着我们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68.
[2]王炳照. 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 民出版社,2002:105.
[3]郑若玲.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制度文明为中介[M].大连大学
学报,第29卷 第1期.[4]张伟.中国高考制度的变迁.基础教育,2006年 第7期.[5]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7]付 康.由“高考状元”热现象之众议引发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第1期.[8]张晓光.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3月.[9]傅国涌.告别状元情结.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8月.[10]刘长铭.培养人才必须放弃科考情结或状元情结[J]. 教育论谈焦点, 2010年3月
[11]萧铮.解不开的“状元情结”.世纪论坛 , 2010年6月 [12]杜佑.通典:卷15·选举典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第三篇: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先生的大著《“高考”在美国》,对于美国的高考制度作了深度剖析,与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一对比,显见中国高考制度之弊。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与中国的学制一样,都是十二年,但是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高中是四年,不像中国是三年。他们一般是小学六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而中国的高中,实际上是三年变两年,即用两年时间读完三年的课程。为什么美国要设四年的高中,而中国却是三年减一年呢?
因为在美国,“儿童的天堂”和“青年的战场”的分界线是高中。虽然这样子说,但美国真正的激烈竞争其实还是在大学之后。这又和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美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它把最沉重的压力,放在了相对成熟的青年身上。而我们的制度,却把压力放在了身心都还不成熟的小孩子身上。
具体如何,下面再进行分解。
美国有没有“高考”?答应是肯定的。但美国是不是和中国一样的一年一度激烈的高考呢?答应却是否定的。而且令人吃惊的是美国的高考居然一年有七次之多。而且一般相当于中国高二起就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也就是说高中生可以在两年里随时参加高考。
因为美国的高考是一种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即最多两年十四次考试。由于美国的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一般美国孩子大多考2~3次,也有考四五次的。而美国的大学在统计考生的成绩时,不管你参加过几次考试,他们将选取其中最好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因为他们认为,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就不可能考出这个成绩,而其他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实在是太人性化的理由了。如此一来,考生当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上起伏不大。绝对不像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所谓一分之差而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故事曾经演出了多少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啊。
美国的高考有两种,一种称为SAT,即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标准学业考试)的简称。SAT考试分为两部分:Reasoning Test是理解部分,试题内容包括英语和数学,侧重学生的阅读量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ubject Test是专科部分,分为英文、数学、历史、科学和第二外语等科目,具体考深科目由考生自己报名时选定。
另一种称为ACT,即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Assessment(大学入学考试)的简称。它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比较流行,现在每年大约有130万人参加该项考试。举行时间和作用与SAT考试相近。考试内容分为英文、数学、阅读和科学原理4个部分。
至于考生是选择SAT还是ACT考试,要看考生准备报考的大学时要求提供哪一种考试成绩,如果没有特别的制定,考生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报考能得到最佳成绩的考试。然而,在美国,并不是SAT与ACT考试的状元都会得到名牌大学的青睐,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名校。他们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分数永远是第二位。
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的考分、平时的成绩,再加上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搞的是“三合一”。
那么什么是综合素质呢?一般来说,美国高中生参与的活动主要有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组织、校外组织、个人兴趣和特长。美国大学对于学生的这些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或参加过的社会活动能量非常重视。美国的篮球运动就很普遍,只要篮球打得好,就可以得到好大学的青睐,这也是一个注脚。
而且在美国越是顶尖的大学,越会注意特殊的人才。道理也很简单,成绩好的人多得是,“高考”满分者上千人,但特殊人才却是凤毛麟角。像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录取一个黑人女孩,只因为她破记录地推销童子军饼干,被有的公司邀请去介绍推销经验,还把这些经验写成书。
写到这里,中国和美国高考机制的初步印象对比应该有了。即在美国更注重综合素质,不是唯分数决定论。所以他们的考试就像平时练习一样,一点无所谓,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而且可以多次考试,反正以最佳成绩计算。就像黄全愈先生的儿子矿矿什么时候参加高考,黄先生根本不知道,而且考试前也根本没有复习。他们的考试是围绕着孩子们平时的学习而考。因为在美国的“学习”是一个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没有标准答案。拿他们一堂“水的蒸发”科学课为例,孩子们一个个犹如小科学家,因绕杯子里的水位为什么下降了的问题,展开想像和讨论,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加以引导而已,而不是告诉他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考试内容不是要他们背诵现成的答案,而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难道不正是学习什么,考什么吗?
中国高考的残酷性就在于一考定终身,乃至一分定终身。这样的考试对人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压力,许多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却在这样的时刻很有可能发挥失常。考试成了一次运气的比较,偶然性非常之大。往往并不一定能够选拔出最好的学生。而且又因为唯分数决定论,中国的孩子们把一切精力只用在如何争取高分上,老师们的法宝也是不断的做题做题,直至把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消磨殆尽。即使最好学的学生,面对这种无休止的单调活动,我想也会厌倦的。而所谓的综合素质,如上面美国人所看重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组织、校外组织、个人兴趣和特长,高中学生又哪有时间去开展?去锻炼?
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认定在中国这样的高考机制有它的合理性,认为在腐败丛生的中国,这是保证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殊不知这是以损害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为代价的。既然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在美国,难道就不可能有走后门这样的腐败了?事实上也有可能存在的,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对于学校招生也是完全市场化,即并没有什么教育部这样的部门在管着各个大学的招生。一个大学的好坏完全在于他们自己的招生机制,你能招到优秀的生源,自然可以确保大学的名声和教授的收入。否则,你的学校只是走后门塞进来的差生,那不是自坏名声么?此是一。其二在于美国自由的新闻监督机制,如有招生丑闻,市场化的传媒为了他们的收视率收订率,自然求之不得。这两点也许是美国教育机制这样顺畅运转的根本吧?而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的确是不可想像,真是奈若何。
关于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严格,建议各位可以亲自读一读黄全愈先生的这本大著《“高考”在美国》,品读一下这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之优越性。
为什么中国的初高中生这么辛苦,而美国的初高中生却很轻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机制。
我觉得香港学者“修木读史”总结得很好,这里不妨抄摘部分内容在此,大家可以有个借鉴:
美国的教育制度,同样也要起到筛选、分流的作用,同样也有一个竞争好学校、好专业的问题。美国人也要吃五谷杂粮,也是爹妈养的,美国的爹妈同样关注子女的未来。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科,大学毕业之后读个博士学位,找得到正式工作的话年薪可以在七八万美金左右。做个十几年,进入管理阶层,当个小头目,工资到十万多一些就差不多到顶了。可是,如果你大学毕业后,进的是医学院,读书的时间相若,但是一开始工作,年薪就有十几万,将来的成长空间也更为灿烂。文科方面的差别更大,人文科目毕业的博士,多半只有教书的位置,找工作极为不容易,工资能有个五六万就不错了。但是,如果文科毕业后读几年法学院,再考上律师执照,起薪也大多在十万以上。而且,美国各级政府的官员们,议员们几乎都是学法律出身,可以说执掌政治权力的人,都是法律人。所以,理科好的去学医,文科好的去学法,这既是美国父母的心愿,也是一般美国学生的选择,竞争同样是非常激烈。而理工科一类的专业,付出大,收获小,美国学生不愿读,所以才挤满了来自中国、印度的留学生。到了医学院与法学院,外国留学生就没有几个,因为本国学生早已为入学名额挤破了头。
但是,美国制度的不同,在于它筛选的时间点靠后。学医与学法,决定的时间不是在高中毕业,而是在大学毕业。想上医学院的学生,大学可以学任何一个专业(多半是理科)。医学院只要求有几门基础课程申请者一定修过,通常包括微积分,普通物理,无机与有机化学,和生物学。想上法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是任何一个专业(多半是文科)。法学院也只要求申请者一定学过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学等文科学生的基础课。基础课目的成绩,加上一个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再加上学生在班上的排名、课外活动、推荐等等,是收生的主要参考。申请者本科所上大学的名气,不是重要因素。家境不宽裕的学生,无法去外地上名牌大学,可以就近在普通的社区大学就读,那里没有最好的设备,没有著名教授、大师,甚至没有硕士、博士授予权。但是只要申请者在本科课程中,能够名列前茅,保持优秀的成绩,毕业之后一样有机会进入名牌的医学院、法学院。当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机会会更多一些,更何况有的名牌大学打分比较慷慨,比如说哈佛就时常被人批评搞分数膨胀。
把竞争最为激烈的筛选,放在大学毕业,而不是高中毕业,才是造成中美教育文化不同的最重要因素。美国的中小学生的确是轻松,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却相当的吃重。而且他们也会计较分数,笔者读研究生期间给本科生带实验时,就曾遇到那些成绩好,想进医学院的学生为了平常一份实验报告的分数而来找助教们斤斤计较。这一制度的好处在于,它把最沉重的压力,放在了二十岁的青年身上。而我们的制度,却把压力放在了身心都还不成熟的小孩子身上。
美国的大学,在课程与内容上还是有相当的要求,虽然总体来说要比中国的课程要求浅一些。一门基础课,有好几个班次,好几百名学生,都是由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当然考卷是肯定无法一一批改的,所以考试基本上都是多项选择的形式,与考托福一样。选定了答案,就在硬纸卡上相应的位置涂圈圈。考完之后,由教务人员统一收走,送入读卡机,用机器打分数。考得不好,你是不可能找教授说情的。那张卡根本就不在他手上。
考题的设计,则多半有意识地要把分数拉开。考卷上0-100的分数出来后,从高到低依顺序排好,分成A(4点)、B(3点)、C(2点)、D(1点)四等,再加上一个F(0点,Fail/不及格)。考卷分最高的5%的学生得A,百分之20-30%之间得B,以此类推(中间也有A-,B+等等)。具体的转换标准因课程而异,50分可以得D(及格),40分也可以得D。但是得A的学生数,系里、学校里都会把关。如果得A的学生的百分比太高,讲课教授必须向主管部门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样按排名给分,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之间竞争。因此,美国的教育制度是把其筛选分流的机制,放在了四年大学。它的淘汰率相当可观,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补考,只能重修。四年下来,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是很平常的事。大学毕业时,如果想去申请研究生院,平均成绩要有3点。如果想进医学院,平均成绩多半要在3.5点以上。因此到大学毕业时,有资格去申请医学院的学生并没有剩下多少。
虽然医学院取生时,要面谈,要看推荐信,还要看参加了什么课外活动,但是以学校作为筛选机制,考试成绩都还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你在一、二年级成绩好,教授才对你有点印象,你也才能以你的成绩在暑期到某位教授的实验室中做个帮手,将来他给你写推荐信也才有东西可写。不然的话,教授也就只能看看你的分数,写两句套话。如前所述,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很细致,大学的教学方法却相当的粗放,简直就是放羊。但是,这也使得一份大学成绩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名学生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到了二十岁的孩子,家长也控制不了。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中国的父母还是美国的父母。人家不是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想当总统?这难道不比中国孩子更有雄心壮志?但是到了二十二岁,孩子是进医学院也好,是完不成学业也好,做家长的只能接受现实。
当然,美国是富有的发达国家,它有足够的资源,普及大学教育。也因此,它的筛选分流可以拉长时间,放在四年大学里来进行。家长与学生最为在意的决择,在大学毕业之时。于是在学习成绩的考核之上,自然地多加了一层“路遥知马力”的考验。它最为精英的医科与法科学生,学完必修的几门基础课,还要在其它不相关的科目之中考验两年,扩大见识之后,才来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这在依然是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过于奢侈的一种制度。
教育资源瓶颈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机制的借鉴和改进却是完全可以的,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愿做。中国教育的根本还是在于“控制”一词,只要当局拼命想做婆婆,控制国民的一切,那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之改善一天不能实现。唯一的出路,就是让国人有更多的自由,有民主的政治机制。
第四篇:说说高考制度
1.目前的学校教育问题确实不少,核心是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深远影响。因为高考的压力的传递,现在已经把这样的压力下压到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甚至起跑线。有句话就这样说,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们是煞费苦心,8月份的剖腹产高潮,孩子的户口迁移,高考移民的世界上的特殊形象,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切都是因为高考。
中国重视孩子,重视教育这是传统。孩子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成为光宗耀祖,成才成功的根本标志。但是我们中国的基本国情是非常残酷的,就是人口多,资源少。特别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少,真正的名牌大学就那样几所,竞争剧烈的程度可以想象。
剧烈的竞争,就必然需要社会有个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高考制度就是这样的游戏规则,这个制度的恢复,使许多人庆幸。因为那时是靠手上的老茧决定什么大学,决定什么命运的。现在是靠学习水平,考试分数决定的。应该说是比较公平的,相对公平的。尽管有许多问题,许多缺陷,但是大众基本上能够接受。再说也没有更好的制度去代替,如果有的话,中国人一定早想出来了。
因此,怪罪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不公平的,不理性的。如果要怪罪的话,那就是因为我们的中国人,那样不成为天大的笑话。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国情,面对制度。许多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失去上好大学的机会,许多孩子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而没有考个好分数,一样也失去上好大学的机会。在很公平,因为高考不仅是比学习,也比心理素质。这些和奥运会一样公平!
在压力面前,能够好好学习,并且接受挑战,我想这样的人才,就必须上好大学,将来一定也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既不能够上好大学,即使上了好大学,也不能够接受未来的工作挑战。看起来,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理的制度!
2.一提“高考”一词,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
关于现行高考制度的利弊,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说:高考不仅是广大学者走进天堂的开启之门,同时也是广大学者走进地狱的坠落之门。
综观高考制度的利弊,一言以蔽之:高考制度利九分,弊一分。
高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客观公正选拔人才。高考是国家广泛吸纳人才是重要途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才强国,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改进招生录取制度,这是保证学生质量的第一关。科学的、合理的招生制度能够从大量的候选人中选拔到合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它是保证高级专业人才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对于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中,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组织的严密、客观、公正,标准易于掌握,因此它在国人心目中的信誉很高,没有真才实学者是难以跨进大学校园,所以它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保。进而促进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现行的高考制度,其本质也是一种类似于“八股取士”及“科举制度”的应试制度,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它起到了招贤纳士的作用,但同时也毒害了许多人。比如说有人适合考古,但因为没把英语学好,导致与考古学无缘。这难道不可惜吗?!考古与英语有什么联系呢?难不成古文物上还有英文?再比如说有人擅长写作,但世俗硬叫他先学好数学,倘若他真的把数学学好了也罢,但学不好呢?我想他便和大学无缘了,和更高层次的文学无缘了。试问文学与数学有什么联系呢?你见过余秋雨在文章里推算微积分吗?
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特别是目前教育及社会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反思。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由一次考试定终身。现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状况。但往往一次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不能反映学生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使真正优秀的学生落榜。对新生质量高低如何理解,知识质量是否就是唯一的,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否还应该有其它方面的质量,如专业思想、实验经验、动手能力等等,这些内容如何反映到招生制度中?这都是目前高考制度无法解决的。
实施高考制度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导致我国不能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太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场所,因此只能通过高考制度考试录取优秀者继续学习,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高考制度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方式。
虽然高考制度是一种应试制度,同时也给许多的执法人员、参考人员提供了作假的机会,每年的高考中,各地均发现有弄虚作假者,者也体现了应试制度的缺陷性就、弊端性。虽然高考制度存在着这样的弊端,但它在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高考制度及招生制度,迄今为止,仍存在不少的弊端。仅从高考评卷这一个侧面来看,就实施了包括背靠背评卷,评卷程序公开等加大监控力度的新举措。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很多方面还是停留在口头号召阶段而没有付之行动。
同时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少高校开始自主招生,而现有的高考制度无法保证各高校不滥用自主招生权,从而出现了“以钱换分,以分换钱”、“钱分交易,权学交易“等现象。
近几年来,高考制度在不断的改革,高考投档率在不断的提高,但就投档率、降分录取而言,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投档率高达120%时,各高校是以何种理由吧把那20%的考生退档,这对公众是一个长期未解的谜。当我们面对时常出现的取低退高的现象是,我们是不是该对他们的做法有怀疑呢?
在高考制度下高考成功的人很幸运,因为他们通过了那险峻峭拔悲风四旋的云梯,顺利地走进了在落榜生看来是天堂的地方———大学。而众多落榜生则很惨,上学无门,打工无经验。为什么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呢?!当然,我指的不是现行的“个性化教育”。
综观高考制度的利弊,一言以蔽之:它让一些玩世不恭的人走上了正轨,但让更多有个性的人失去了飞翔的天空。
高考制度的利弊,正如六字所云:利九分,弊一分。
第五篇:高考制度利弊
外国校长谈中国高考制度的利弊
前些时候陪着一位国外著名大学校长吃饭,随后参观了清华的医学生物学院。中间聊到各国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特别是有关高考方面的问题。
国外校长对中国教育现状相当熟悉。他说,马上中国要高考了,很多年轻的孩子们又要在夏天的炎热中忍受煎熬了。历史地看,这一制度有利也有弊,但从现实的角度去观察,似乎弊大于利。
先谈有利的方面。
世界的本源是四本经书,所有当代人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无不由此而生。欧美是圣经,中东是古兰经,远东是佛经,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与世界观来源于易经。易经,有两个特点,一是破坏了人类对规律性的认识,二是是摧毁了关于公正的理念。由此,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文化上看,轻视规律与法律,长久地无从建立科学与法制的社会;二是忽视公平与公正的意识,易经的本质是一种以投机取巧为手段,追求效率至上不计公平的变通学。中国人可能是这人世界上最热衷于变通的民族,也是人类中一支原则性不足,灵活性有余的人种。办事喜欢找熟人,排队喜欢加塞,公事私办,穿越制度,缺少公益意识,缺乏公平观念,所有这一切,都与易经有关。千年来,由于社会文化不重公平与公正,而各朝各代的政府为了加强对大一统国家的控制,又必须建立强大的官僚体系,这当中存在矛盾。如何选拔优秀的人才成为合格的官僚,开始为所有家天下之中的皇室所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中国人发明了科举制度。事实上,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易经社会所形成的诸多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制度也是你们这个民族千年来惟一比较公平与公正的制度。从当年的科举,到今天的高考,中华民族只是在这一点上,延续与维持着特定但范围很狭窄的公平。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人连这一制度也破坏掉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将走向何处,很难知晓。
再说高考的弊端
这位外国大学校长以一种自豪的口气谈到,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目前拥有十三亿多的人口,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家数量甚至超过了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我们国家,人口2200万不到,和北京及周边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可从1915年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了8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遗憾的是,你们的教育体制至今仍未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来。中国在体育与经济等方面,很多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惟独在科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这里的教授与科学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距离。初想起来,这一切都很奇怪。事实上,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国家庭一向把教育看得最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为世人所公认,为什么从鲁迅的年代开始,直到今天,这么努力的中国就拿不到诺贝尔奖金呢?相关的答案很多。而我们的答案是,你们的高考制度有问题,这个制度阻碍了你们国家出现具有创造性的学术人才。
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其奖金是颁发给那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而学术成就主要来自于人类的创造性,来自于相对宽松的研究体制与环境。我们国家的Adelaide大学出了4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前些时候,我曾和该校的校长见面,也聊到了,为什么中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始终无缘诺贝尔奖金。后来我们的共识是,那里的高考制度断送了有关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一切希望。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正,中国人维系了当年的科举,也就是目前的高考制度,但这个制度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有关答案的体系。这意味着,在中国学习与研究,一切都必须是有答案的。如果不按照答案去考试的话,你不会有成绩。我们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知识是有答案的呢?学问与学术进入到了高端之后,很多问题是多解,甚至是无解的。以自然科学为例,高端的知识,50%是没有答案的,人文科学
领域里,有答案的知识恐怕不会超过70%,至于说到社会科学,那就更加缥缈虚无了,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已属不错了。
高考制度的一个最大的害处在于,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给固化了,考试中,所有的问题都只能有一个答案。在这方面,我们国外教育者深有体会,凡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凡是那些具有答案的考试,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比得上你们中国的。比如那些奥林匹克式的知识竞赛,你们中国年轻人可以包揽所有的奖章。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到一种更高端更自由的学术环境时,你们中国考试制度所产生的后遗症立刻显现了。你们的学者通常不会研究,因为这些人的思想定式仍然停留在寻找答案的阶段。
最后,那个海外的大学校长做了一个预言,什么时候,你们中国消灭了高考制度,什么时候你们国家就有望冲击诺贝尔奖金,并最终赢得全球学术界发自内心的认可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相信,那一天快到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