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23:3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第一篇: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摘 要】 井工矿时刻存在的五大系统性自然灾害,决定了井工矿是一个高危行业,也决定了安全第一是煤矿生产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历年来及近期全国煤矿事故发生的情况看,还有许多管控漏洞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中推进井工矿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的落地是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矿井的关键。结合了过去丰富的经验管理、目标管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等等管理办法,形成的全时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目前先进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代表了安全管理的发展放向,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应用直接影响着煤矿安全目标的实现。本文就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煤矿 风险预控 管理体系 科学性目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应用现状

1.1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背景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提出是在2003年年中,当时在电气本质安全基础上由集团领导提出的一个安全理念,之后随着煤炭市场的回暖,现代化井工矿随之而产生,千万吨矿井和亿吨矿区不再是梦想,普通落后的采煤工艺,低能高耗的矿井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设备和采掘运综合工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在开采技术生产管理和综采设备提升的同时,由于安全管理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水平上,主要是经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现场盯防。管理手段简单,管控力度跟不上,管理漏洞多,安全管理与生产发展极不平衡,安全与生产的矛盾日显突出,2005年度全国各类事故呈显著上升趋势,在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从积极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整体形势的长远角度出发,与神华集团一起,组织国内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国家局研究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诺信公司六家研究单位组成专门的课题研究工作组开展攻关。为此,课题组在分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煤矿特点的煤矿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方案,并于2006年初立项研究,2007年3月7日在公司上湾煤矿举行了现场试点启动大会,8月21日,再次在上湾煤矿召开了扩大试点大会,标志着神华集团煤矿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开始在集团内部全面开始初步实施。2011年12月1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经国家部门审定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已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确立为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AQT1093标准,在全国正式实施。

1.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应用现状

从2007年8月21日上湾煤矿举行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实施启动大会,由此开始,公司全面引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到目前经历了宣传推行阶段、初步认识阶段、体系完善阶段、试运行阶段和实际管理初步应用阶段。在试运行阶段,每个单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在安全管理中参与程度不同,参与工资分配的系数不高,在实际管理中参与性不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的效果不明显或体现不出来。2010年4月,随着神东公司五型绩效考核作为各单位效益工资考核手段,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占在五型绩效考核中的系数加大,各单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考核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柳塔煤矿坚决执行公司要求,在过去的试运行基础上,加大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在本单位五型绩效考核所占系数,并出台一系列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运行措施,到目前运行正常,管控效率高,体现出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的优势。制约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落地的原因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一个包含管理体制、管理办法、管理方式、组织机构重构等等一个彻底地全新的管理体系,与原来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有很大差别,由人直接管理向系统参与管理发展,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挑战。主要总结如下:

(1)由于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只做表面文章,没有有效的实施措施,给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地造成障碍。

(2)由过去的人为管理变为现在的系统参与考核管理,有一些不适应,一方面怕系统管控失效造成管控漏洞,对系统管理没有足够的信心,导致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落实不下去。另一方面随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为控制,在管理权利上受到限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落地。

(3)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了解不够深刻,专业人员少,未能真正做到大多数人成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与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要求的专业素质相差甚远,落实制度措施不到位,影响到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地。

(4)广大职工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没有深刻了解,由于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落实不到位,没有体会到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对安全生产管理带来的好处,导致群众基础不牢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在现场落实不到位。

(5)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不到位,系统录入隐患问题不真实不可靠,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在广大员工中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产生怀疑,影响到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地的基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

3.1 加强思想教育,做好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落地培训的基础工作,让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深入人心,让各级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吃下定心丸

3.1.1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由国家安监局组织,六家研究单位,大量专家组成,集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创新性,集多年科研成果,经实地考察研究,出台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研究方案。

3.1.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大规模煤炭开采煤发展的必然产物

矿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方案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在过去安全管理手段或办法(经验型管理、质量标准目标型)已不能适应大规模煤炭生产管理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适应大规模煤炭开采,必须突破安全管理制约瓶颈,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安全管理手段必须随之而跟进的先进管理模式。

3.1.3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和先进的采煤工艺,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方式相适应的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保证现场动态达标的管理平台,动态达标是先进的采煤工艺、先进的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全时、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符合大规模煤炭开采的要求,更符合井下高危环境管控的要求,是科学的管理体系。

3.1.4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也是安全管理标准化的体现,实现了安全管理资源的共享

随着煤炭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先进采煤工艺技术人员,先进设备运行维护技术人才,也需要更多安全管理人才,但根据井工矿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不规律性,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偏重于经验管理,在现场工作多年的管理人员才能胜任,新招收的新员工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往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的胜任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安全管理人员短缺,极大的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出台,危险源辨识由经验资深的专家组完成,这样一来即使没有下过井的人员也可以通过体系来获取经验,也可以利用体系中现有的危险源参与危险源管控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解决了安全管理人员方面的瓶颈问题。

3.1.5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实现了危险源的全过程管控,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连续记录跟踪功能和自动预警功能奠定了全过程管控的基础功能,通过矿领导职能科室带班跟班过程,矿领导职能科室管理人专项检查巡查,专检人员跟班盯防的动态检查,定期步行检查发现隐患除现场盯防处理外,升井后及时录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进行进一步跟踪落实,实现了全过程零漏洞管理。

3.1.6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由人的关系的管理向现场管理的革命性转变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由于录入权限大众化,每个管理人员都有录入隐患问题的权力,考核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当于每个人都有参与考核打分的权利,避免了过去体制下由少数人控制考核的情况,为了提高考核成绩拉关系走后门,减少处罚提高效益,把精力耗费在关系上,同时大大减弱了现场管控力度。现在由于系统提供了人人参与考核的平台,现场的问题如果和某单位关系好的管理人员不录入考核,如果不及时整改,但其他管理人员也会及时录入系统进行考核,彻底消除了关系考核带来的弊端,被考核单位只能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来提高考核成绩获得效益。

3.1.7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对人的管理以不安全行为管控手段,更加完善了作业行为操作行为的管控,使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了保证,进一步提升了对人的危险因素的管控

过去对人的安全管控是以“三违”的形式进行管理,种类简单,粗放,笼统,对员工作业行为管控不具体,不全面、不严谨、不系统。现在,以不安全行为为管控手段,是对每个工种的每个操作,分段全过程进行辨识管控,系统的规范了每个岗位每个工种的管理行为、作业行为和操作行为,使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了管理保障。

通过以上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部分优点总结,足以说明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贯彻落实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现场实践的科学性

3.2.1 主要的措施让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每一部分都与效益挂钩参与考核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地的关键

2010年4月,随着神东公司各单位效益工资以五型绩效考核作为考核结算依据,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占在五型绩效考核中的系数加大,各单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考核进入实质性应用落地阶段,柳塔煤矿坚决执行公司要求,在过去的试运行基础上,加大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在本单位五型绩效考核所占系数,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占五型绩效30/%的系数,矿内各单位以此比例结算绩效工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考核得到各单位前所未有的重视,录入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的隐患得到了及时整改,各单位纷纷出台内部管理制度,把每一条且把每一条隐患都落实到现场具体管理人员和具体职工,隐患整改效率显著提高。2012年下半年,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系数占五型绩效系数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2013年,公司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系数由30/%提高到35/%。矿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系数生产单位为40/%,辅助单位提高到50/%。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力度。

取得效果:2012年公司质量标准化考核6月、7月、8月、9月连续4月考核排名第一(考核结果以公司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直接考核结果为依据)。五型绩效考核2012年度全公司排名第一。2013年五月份,井工矿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排名第一。经过政府职能部门煤监局、煤炭局及公司领导及部门的动态检查,动态达标保持稳定,取得一致好评。

3.2.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考核实践的关键

实行区域动态基准分考核,即将直接生产单位(一综三连)四个单位放在一个区域,辅助单位(准备队、运转队、通风队、机电队、车队)放在一个区域;机修车间(单独设置基准分考核);机关1(生产办、机电信息中心、安管办、生产指挥中心)放在一个区域;机关2(党政办、经营办)放在一个区域,分别计算各自区域的平均分作为每一个区域的基准分,然后在以各自的得分和基准分进行比较,高奖低罚。得分为基准分的单位,分别兑现各单位月度绩效工资的100%。得分在基准分以上的单位,每提高1分,按月度绩效工资的3%给予奖励。如果超过基准分5分以上的单位,每超1分,另按月度绩效工资的1%给予嘉奖。得分在基准分以下的单位,每降低1分扣减月度绩效工资的3%。如果降低基准分5分以上的单位,每降低1分,另按月度绩效工资的1%给予扣减。并将管理干部系数工资纳入考核,区队、机关管理人员的系数工资部分按以下办法全部纳入绩效考核:得分为基准分的单位,按正常分配比例结算;得分在基准分以上的单位,每提高1分,正职的系数提高0.05,最高为1.8倍(其他管理人员的系数按正常分配比列做相应调整)。得分在基准分以下的单位,每降低1分,正职的系数降低0.05,最低为1.2倍(其他队干部的系数按正常分配比列做相应调整)管理人员系数工资与本队(部门)得分高低挂钩,有效解决了管理人员考核指标不好设置,设置了不好考核的问题,让每个管理人员全方面重视本队(部门)的工作,让每一条问题隐患都落实到具体管理责任人和具体员工身上。细化录入权限设置,充分优化考核,使系统更符合实际,管理效率更高。对部分辅助单位管理人员的录入权限限量放开,参与对生产单位考核,车队要管控考核各生产单位车辆管理情况。通风队要管控各生产单位通风设施的管控情况,由于专业职能科室管控力度不够,给车队和通风队开放部分权利分专业参与生产单位考核。通风队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每月录入生产单位10问题、车队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每月除录入本单位问题2条外录入其他单位5条问题,安管办认真落实办法中的各项考核规定,及时纠正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区队存在的问题,确保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体系高效运行。通过严格考核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动态整改,结合定期检查,促进矿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2.3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运行过程考核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现场实践的保证

加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管理,合理规定机关人员隐患录入条数,对录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管理,确保系统与现场的紧密结合。通过前一年度前一阶段(超过半年)系统隐患分专业录入情况,及时调整机关管理人员查人员不安全行为条数及隐患录入条数。通过对2012年系统录入隐患情况统计,机电专业由于设备多,录入系统隐患占到总数50/%以上,根据管理人数机电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由上一年度每人每月录入25隐患调整至50条,比较符合现场管控实际,采掘及其他专业隐患由于专业性不强,管理人员较多,录入条数每人每月控制在30条左右,录入系统的条数设置,直接影响到系统考核质量,太多容易出现重复,问题质量不高,影响考核准确性,太少现场管控不到位,同样会出现考核失真现象。同时规定现场检查问题必须与现场管理人员、岗位人员予以确认,实际上由于考核力度大,现场管理人员检查时,每个单位都有管理人员跟随,以便了解查出问题的整改标准,为及时整改提高标准或对提出的有异议问题及时说明,同时规定早调会各单位与会人员对前一天系统内录入不正确的问题进行申辩,职能科室及时进行更改,同时对录错的管理科室进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扣分考核。为了避免录入的不均衡性,规定每周五对机关及区队自查隐患情况进行通报,并按规定进行考核处罚。通过以上管理办法,确保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系统稳定运行,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是煤矿安全管理先进的科学的体系,代表了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落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必然趋势,我相信通过公司领导的部署和学习兄弟单位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地的管理经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及现场实践会给我们公司乃至全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神东安监局.本质安全管理手册,2011,(11).[2]煤矿安全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903-2011.

第二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

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大家知道,近十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神华集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我们并购组建了宁煤集团、神新公司、神宝公司和北电胜利公司等。神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40个变为现在的64个(含基建矿井)。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就是在神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骤然增大、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促使神华做出决定,下大力气研究和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华迫切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快速夯实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并购工作打破了神华原有的以神东公司这样煤层地质条件好、建设起点高的矿区为主的安全管理格局。新并购煤矿大多建设起点低,设计落后,人员多、装备差、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灾害俱全,百万吨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神华原有煤矿。特别是这些煤矿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理念,与神华安全管理模式差异较大。神华亟需一个办法,将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上来。

(二)实践证明继续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不能彻底解决神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数年来,我们在推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引进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南非的NOSA综合五星管理体系等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基础不同、文化差异和译文晦涩,这些体系难理解、难结合、难应用,导致最终推行不下去。但这些尝试和探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煤矿安全管理必须体系化,必须将国际标准本国化、将国家标准行业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主创新,研究一套针对我国煤矿特点的管理体系。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期望,坚定了神华研究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决心。2005年前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关注。当时神华安全生产处在我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希望神华集团带头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适合煤矿特点、管用的现代安全方法,以此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指导支持下,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国内六家科研院校,历时两年对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基本理论、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必备元素及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2007年国家煤监局在神华召开了推进会,并组织在全国百家煤矿试点推行这套体系,神华集团在全集团52个生产煤矿全面推行。2011年该体系作为一项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同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发文在全国推行。

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神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

(一)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危险源辨识。发动全员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找出煤矿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到底有哪些。

风险评估。对煤矿辨识出来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搞清哪些是重大风险,哪些是中等、一般的风险,进而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依法制定危险源管理标准,确定危险源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不出事故,解决每个管控重点“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

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煤矿需要通过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动态排查事故隐患。

危险源预警。对于监测中发现危险源未有效控制的情况,及时分级预警,促进现场迅速落实整改和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两个理论。一是海因里希法则。根据该法则明确了我们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即防范大事故必须从消除小事故和隐患做起,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查处为风险预控。二是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阐明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事故的内因,排除诱发事故发生的外因,为煤矿实现切断煤矿事故因果链、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两个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三)五个部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按照系统化原则进行设计的,由风险辨识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和预控保障机制五个部分构成。这五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了以风险辨识与管理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为重点,以预控保障机制为支撑的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辨识与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5个元素,其主要内容在“一个流程”部分已经做了说明,不再赘述。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神华多年来事故统计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了事故致因的90%以上。因此,我们在设计这套体系时,将不安全行为管控作为体系中的独立部分。这部分从人员准入开始,从源头上排查不安全行为人,到过程中强化人员安全培训,加强不安全行为梳理,矫正不安全行为,实施安全激励政策,提高人员自主防范能力,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用7个元素规定了煤矿开展不安全行为控制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生产系统控制。这部分主要针对煤矿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生产系统中工艺、设备和有害物等危险源的安全控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了管控标准和要求。整个生产系统控制部分分为15个子系统,包含了112个元素。

综合要素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6个子系统23个元素,对“生产系统控制”之外的地面辅助作业、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和健康服务、环境管理、承包商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是煤矿实现全面、全方位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预控保障机制。为保障这一整套体系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各级人员落实体系的积极性,我们用5个子系统14个元素,分别规定煤矿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考核与奖惩机制和安全文化建设等,确保体系各项要求的有效落地。

神华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五部分包含28个子系统、160个元素,基本覆盖了煤矿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了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我们还配套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平台。

三、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体系推行初期,由于大家对体系了解不够,重视不够,推行工作困难重重,阻力很大。为此,集团公司多次举办了各个层次的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并建立了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采用了子分公司月度、季度考核和集团公司年考核相结合的动态考核办法。年终公布各矿排名,重奖重罚,并且培养和建立了一支近千人的体系培训老师队伍和一支600余人的体系审核员队伍,有效地推动了体系的实施,目前体系已在神华煤矿全部落地。

经过几年的应用实践,我们总结体系的作用,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推动了全员参与,将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以前我们的煤矿虽然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由于责任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推行体系后,各矿依据体系设计的一系列考核指标,将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了矿领导、各业务部门和岗位员工头上,每项安全工作“谁主管、谁主抓、谁负责”分工清楚,每个领导负责几个元素,每个员工负责几项工作,责任非常明确。

(二)提供了一套好的办法,实现了危险源的全面管控。这套体系将危险源分为两类,实行分级管理。一类是系统性危险源管控。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另一类是岗位危险源管控。以区队、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严格执行,防范一般事故的发生。我们通过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安全管理的对象;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管理标准的引入确定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尺度;通过管理措施的制定确定达到标准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员工自主管理的目的,切实解决了煤矿安全管理“管什么”和“如何管”的根本问题。

(三)实现了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这套体系以PDCA为运行模式,风险辨识与管理在PDCA循环运行中不断重复完善,通过危险源监测及时排查隐患,落实整改责任,形成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常态化,切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体系自身也在体系策划、体系运行、体系考核评审和体系改进的PDCA循环中,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四)注重过程控制,做到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我们以前的管理是以结果为主,查出一个问题处理一个问题,安全工作跟着问题跑。推行体系后,安全管理是以过程控制为主,通过风险评估提前想到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通过过程控制尽量让其少发生或者不发生。这套体系从煤矿设计开始,覆盖了矿井建设、生产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体系746项考核指标中,过程性指标有482项,占到64.6%,依靠严格的过程控制来提升煤矿安全绩效。

(五)简便实用,便于员工掌握。煤矿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多达几千甚至上万条,但就某一个具体岗位而言,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需要管控的危险源只有十几条,需要重点管控的也就几条,而且都是工人每天要干的事情,工人比较容易掌握,安全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只要每个员工知道了本岗位的危险源,并严格按标准做到了,就能确保安全。例如,采煤司机在完成“割煤”任务时,需要按照7条标准规范操作,管理人员按照8项措施去管,确保标准执行到位。其他各个工作岗位也是如此,真正做到了工人学有重点、干有标准,管理人员责任明确、管有措施。

(六)体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针对煤矿行业特点的一套安全管理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不同规模的煤矿。只不过对于条件复杂的煤矿,危险源的数量要多一些,管控的难度要大一些,但理论和方法是相同的。实践证明,对于风险多的煤矿,推行体系更有必要,效果也更显著。

神华集团公司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后,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一是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持续提高。2007到2011年,连续五年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03以下,今年上半年全集团百万吨死亡率为0.009;二是煤矿现场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如原来基础条件较差、管理相对薄弱的乌海能源公司所属8个煤矿,在2011有7家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级;三是各子分公司安全管理业绩明显趋好,特别是神宁公司取得2009-2011连续三年实现煤炭生产零死亡的成绩;四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神东公司近3年平均每年下降近30%。神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践时间还不算长,体系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以后体系实施工作中,继续努力改

第三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神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六个做法。

(一)一个流程

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危险源监测。危险源预警。

(二)两个理论

一是海因里希法则。二是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

(三)五个部分

煤矿风险辨识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预控保障机制。

(四)六个做法

以培训促认知转变。以交流促能力提升。开展一系列“风险预控主题年”活动。采取强有力的机制,促进体系全面落地。

形成了一整套神华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

开发了一套信息化软件。现场查出的隐患能够及时录入系统并反馈被检单位,检查人员可按照系统提示及时进行复查,否则系统将会自动预警。

第四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神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

(一)一个流程

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危险源辨识。发动全员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找出煤矿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风险评估。对煤矿辨识出来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搞清哪些是重大风险,哪些是中等、一般的风险,进而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依法制定危险源管理标准,确定危险源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不出事故,解决每个管控重点“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

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煤矿需要通过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动态排查事故隐患。

危险源预警。对于监测中发现危险源未有效控制的情况,及时分级预警,促进现场迅速落实整改和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两个理论 一是海因里希法则。根据该法则明确了我们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即防范大事故必须从消除小事故和隐患做起,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查处为风险预控。

二是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阐明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事故的内因,排除诱发事故发生的外因,为煤矿实现切断煤矿事故因果链、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两个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三)五个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按照系统化原则进行设计的,由风险辨识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和预控保障机制五个部分构成。这五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了以风险辨识与管理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为重点,以预控保障机制为支撑的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辨识与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5个元素,其主要内容在“一个流程”部分已经作了说明,不再赘述。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神华多年来事故统计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了事故致因的90%以上。因此,我们在设计这套体系时,将不安全行为管控作为体系中的独立部分。这部分从人员准入开始,从源头上排查不安全行为人,到过程中强化人员安全培训,加强不安全行为梳理,矫正不安全行为,实施安全激励政策,提高人员自主防范能力,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用7个元素规定了煤矿开展不安全行为控制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生产系统控制。这部分主要针对煤矿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生产系统中工艺、设备和有害物等危险源的安全控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了管控标准和要求。整个生产系统控制部分分为15个子系统,包含了112个元素。

综合要素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6个子系统23个元素,对生产系统控制之外的地面辅助作业、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和健康服务、环境管理、承包商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是煤矿实现全面、全方位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预控保障机制。为保障这一整套体系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各级人员落实体系的积极性,我们用5个子系统14个元素,分别规定煤矿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考核与奖惩机制和安全文化建设等,确保体系各项要求的有效落地。

神华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五部分包含28个子系统、160个元素,基本覆盖了煤矿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了提高体系的6运行效率,我们还配套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平台。

第五篇:煤矿风险预控复习题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的定义为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按风险的大小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按照风险来源分为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3.危险源的定义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风险预控管理表》由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风险识别和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

5.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

6.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7.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三步是风险控制,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

8.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9.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10.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人员不安全因素、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 11.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可能性×损失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1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析,通过煤矿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杜绝人员伤亡事故,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

14.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员工的要求是: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安全生产。

15、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煤矿安全方针,是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二、名词解释:

1、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辨识:

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3、风险:

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

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员工不安全行为:

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在煤矿安全周期中对系统中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其进行消除或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风险降低到组织可容许程度的管理过程。

10、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11、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12、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13、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14、持续改进:

为改进煤矿安全总体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

15、可容许的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三、简答题: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1)员工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杜绝人身事故,达到本质安全。(2)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故障监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达到本质安全。

(3)将煤矿灾害程度降到最低,生产系统和环节优化,使生产环境实现本质安全。

(4)达到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质安全。

2、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该体系由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五部分构成,具体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载体和平台,实现了体系管理的信息化。

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文化是什么?

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4、煤矿风险预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那些?

(1)具有危险源管理、自动预警、考核评价、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借助本安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各岗位、区队和业务监管部门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现了闭环管理。

5、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哪些问题?

答:(1)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

(2)当前工作的意义。

(3)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

(4)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

(5)具体的工作方法。

(6)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

(7)工作中的相互协调机制。

(8)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

(9)自己的其它权益。

6、不安全行为有哪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答:(1)自我行为控制。(2)工作流程控制。(3)监督控制。

7、管理者至少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答:(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

(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

(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

(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8

答:(1)准备工作(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估(4)危险源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5)危险源审核与发布(6)危险源增减与升降级管理(7)危险源监测与信息采集(8)危险源风险预警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理念区别于传统安全文化理念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生命价值是核心;预防为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

10、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如何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和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答:(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应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5)煤矿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11、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答:目前煤矿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

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

四、论述题

一、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经常有人会将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混为一谈,原因就在于二者联系紧密,使人不易辨别。那么它们究竟有何异同?

1、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定义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不同之处

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不同。管理得当的危险源不会导致事故,安全隐患则很可能直接导致事故。例如,机床传动机构在高速旋转中可能将人体某一部位带入而造成伤害事故,是一个危险源。对此种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即为加装防护罩,加装防护罩后传动机构能够造成事故的本质属性虽未改变,但由于防护罩的隔离,转动机构已不能够对人造成直接伤害。如果将防护罩取消,转动机构直接暴露于人可接触到的地方,此时危险源便转化为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

自身特性不同。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其自身的属性,具有不可消除性,而安全隐患则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经过治理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综上所述,在判定一类事物属于危险源还是安全隐患,一要看该事物的存在是否会导致事故,二要看治理后危险性是否能够彻底消除。既不会直接导致事故又不能彻底消除危险性的即为危险源,反之则应列为安全隐患。

二、浅谈煤矿隐患和危险源的关系

1、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定义的界定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凭对事故的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是可以提前预见预防的,通过事故隐患认定治理,排查出现的隐患必须要消除的,否则将会出现安全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位臵。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原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可能转化为事故的部位,是引发事故的根源或状态。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引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瓦斯粉尘、地质水害、冲击地压、顶板内在应力、煤的自然发火以及井上下火药库、化学危险物品的储藏等,其中每一项都是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应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带来危险源可能释

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的质量的大小;危险源存在的条件是指所处得物理、化学状态的约束条件状态;危险源潜在的危险性总是与相应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三违”等敏感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换事故。例如:实体煤中的瓦斯约束在煤体中,当一旦开采煤层中的瓦斯释放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失暴电火花等,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从例子中看出,约束在煤体瓦斯具有危险源特征是危险源;失爆电器却不属于危险源固有属性,但是危险源转发事故的外因,具有事故隐患特征,属于事故隐患。因此,一定的危险源与相应触发因素相关联。危险源的定义显然与事故隐患有着区别,但也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应当分清,在概念上不应混淆,不要把大量事故隐患混入危险源中去,这样不能够突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危险源的属性显然与事故隐患性质有着区别,但也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认定排查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设备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就是消除其存在事故隐患,防止出现煤矿安全事故,把危险程度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有煤矿企业员工明白了自己的岗位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才有可能策划有效运行控制、管理方案。以实际行动实现承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真正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

下载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岗位风险预控

    打眼工存在风险: 钻眼准备:1、顶帮掉渣伤害2、滑倒摔伤3、接头脱落伤人 钻眼:1、顶帮掉渣伤害2、钎子卷衣服伤人3、机具倾倒断钎子伤人4、钎子滑落伤人 铺网安装锚索锚杆:1、吹......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介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

    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的指导下,神华集团从2005年开始组织国内许多知名专家,专题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经过6年多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形......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题

    开拓准备中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在集团领导的要求下,重点了解各煤矿单位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办法(11月23日)

    附件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

    煤矿风险预控实施方案10.11doc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