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时间:2019-05-14 23: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篇: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综合集训(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对应学生用书第157页)(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

B [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 2.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作“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 [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3.“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科举制度 地主经济 B.专制皇权

商品经济 C.官僚政治

地主经济 D.封建割据

商品经济

C [“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形态,是“儒家正统”的政治保障,“儒家正统”是“官僚政治”的理论来源;“地主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为“儒家正统”提供经济保障,“儒家正统”是“地主经济”的思想基础;“官僚政治”是“地主经济”的政治保障,“地主经济”是“官僚政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官僚政治”“儒学正统”“地主经济”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正确。] 4.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的诏令。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 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 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

D [依据材料“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 可知,法律禁止家庭分财异居,实际上是在强化家长的权威,而中国是传统的父权式家长社会,故D项正确。] 5.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导学号:40034029】 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君主自谴主要意图是宣扬自己天子的地位,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 6.《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变迁反映出()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A [根据材料“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到“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可知,政事堂由独立的议事机构变为附属的议事机构,三省权力运行的分权制衡机制减弱,故A项正确。] 7.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

C.大一统局面形成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手工业为商业提供了产品,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历来是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所以这些地区商业的发达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8.早在唐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就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作坊所生产的纸张、雕版印刷品(如日历等)也成为民间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商品,这种情况在唐代及其以前是很少见于记载。这说明()A.官府赋税来源多样化

C.商品经济的不断活跃

B.民营手工业趋于衰落 D.“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C [由题干信息可知,唐朝商业环境比较宽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故C项正确。] 9.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 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急剧发展,从事商业的人不断增多,根据题目中士大夫从商可以看出宋代人们的商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 10.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B [根据题意可知,工商业阶层在宋代、明代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B项正确。] 11.《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 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 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 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

B [材料体现的是绫绸之业从郡到邑民到土人到近镇各村居民的一种转变,体现了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故B项正确。] 12.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 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就是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连绵战火存在冲突,即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 13.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B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B项正确。] 14.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D [元朝时理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且日益固化,强调社会伦理纲常,材料中莺莺与张生自由相爱并进行抗争,正好体现了要求摆脱理学束缚的愿望,故D项正确。] 15.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元帝即位,天下大水……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元帝废除盐铁专卖()A.反映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B.体现了中央决策民主化趋势 C.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间断性 D.受到了儒家传统价值观影响

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元帝受到了“诸儒”“毋与民争利”思想的影响,废除盐铁官方专卖,故D项正确。] 16.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A.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

A [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东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到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粮食不能自给”,说明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17.全盛时期的希腊政治舞台充满着竞争精神,公民大会和陪审团里都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与这一形势互为因果的是()A.“陶片放逐法”被通过

B.民主政治体制建立 C.城邦弘扬集体精神

D.智者运动的发展

D [依据材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可知,希腊思想意识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相辅相成,因而智者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雅典民主的发展,故D项正确。] 18.希波战争时代的希罗多德在记述几场重大战斗时始终未提神的干预和帮助,同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恰成鲜明对比。这一历史变化体现了()A.人文精神的兴起

C.民主政治的形成B.工商贸易的繁荣 D.历史叙述的科学

A [希波战争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战争记载中没有神的干预和帮助,与荷马时代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开始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即人文精神的兴起,故A项正确。] 19.公元前4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社会发生严重分化,大土地所有者大量兼并土地,小土地所有者大批破产,公民无法自备武装,雅典走向衰落,后来为君主制的马其顿所控制。这表明()A.战争是导致雅典衰败的主要原因 B.希腊民主制度具有局限性 C.小生产者是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D.民主政治使雅典走向衰败

C [由题干可知,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导致雅典走向衰落,这说明小生产者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根基,故C项正确。] 20.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分析关键信息“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自己的特色……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知,罗马作为一种精神共同体,统一精神由于法律的规定而消失,这导致罗马凝聚力的丧失。故选D项。A项中社会矛盾的加剧在材料中没有涉及;B项中统治基础的扩大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C项表述与题意相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40分)21.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6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3分)解析:第(1)问,根据“屠酤里中,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发愤远游,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投资科举”“乐助公益”概括。第二小问,由三个去向可分析其三种不同的心理。第(3)问,“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说明此观点即论证观点,进而提供证据即可。从材料中商人对官员百般讨好可知,商业不独立,商人依附于封建政治力量;从商人后代参加科举可知,重农抑商、崇儒重仕的传统观念束缚着商人;从商人致富后热衷于买地可知,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答案:(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后代走科举入仕之路。

(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心理:结纳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

(3)说明: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初,由于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他们在“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口号下,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经学形成于西汉。汉武帝即位后,实行学术统一,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经学的本质在于,它是(汉代)儒家学者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研究先贤圣哲们的修齐治平体系以及他们对这一体系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哲学和历史的依据。

——摘编自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

材料三 据凤凰网报道,2015年10月31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在“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中国正在兴起一个经学热。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学术界、教育界,应该说是整个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中国经典学习的思想潮流。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2分)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变化,可由材料一“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定于一尊”等信息可直接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可由材料一“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区别,可由材料二“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进行归纳分析。第(2)问,可由材料三“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等信息,并结合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这个热点进行分析。

答案:(1)变化:秦朝法家思想居主导地位;汉初以黄老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时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原因:西汉初年,封建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时,为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长治久安,适应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区别:先秦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经典和各家典籍地位一样;经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2)意义: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邦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热门制度下受贫困,也比在贵族专权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地表达了。

——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 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

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5分)(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8分)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可以归纳为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归纳为古代希腊注重政治和个人思想的自由;根据材料二“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和“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可以归纳为古代中国重视心性的自由。第二小问因素,从政治上来看中国是专制制度,古希腊是民主政治;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繁荣;从思想上来看,中国受到较多封建思想的禁锢,古希腊是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

说明:如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使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克利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激发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2)差异:古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精神的自由);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

因素:政治上,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希腊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思想上,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第二篇: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

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

(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

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

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

(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

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

(四)1

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

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

(五)1

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

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4

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第三篇:财务管理综训报告

财务管理综训报告

教室:

J1A202 指导老师:杨芝房老师 时间:

17周

在这个学期里的最后,我们班上进行了财务管理综训,以下是我这次综训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的财务管理综训是我们最后的一个在学校的综训的实践了,一共10节课的时间供我们在教室做题综训,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次综训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巩固我们所掌握的《财务管理》操作技能知识,全面检验我们财务管理的核算综合运用技能,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为今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训的内容其实看起来基本上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算出来又要算正确就比较的难了,这个工作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最重要的是考验我们对公式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程度,只要你熟悉公式,懂得运用公式,然后对号入座,几乎就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了,但是计算的数据比较多,相对就变得比较繁琐,毕竟是一环扣一环的公式计算,这要求核算人员工作态度仔细严谨。比如:终值、现值、利率、年金、净现值等的计算,这些平常我们都没有怎么运用的函数,这次在综训将其运用熟悉。这次财务管理的综训,我们做了六个部分的内容,从开始不知从何下手,到最后的得来应手,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没有跨不过去的砍,做不了的题。

还有就是公式分析、评价,也就是这次实训过程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精髓的一步,也是这次实训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目的。

通过这些天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综训让我对财务核算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财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我们能做到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学好财务管理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综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加深理解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财务管理,决策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财务核算决策操作的基本技能;将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

通过这次综训,我学会了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财务报表,正确、合理评价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水平、获利能力以及企业发展趋势。同时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例如会计知识不扎实,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会计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我应该朝着这几个方面努力去提高,提高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加强团队合作,朝着一个专业的、负责任的会计人员进发。

我们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同事通过对本次综训的学习,可以对我们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为我们即将从事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一开始,看到电脑上综训的任务题,看着一道道题目,不知所措,甚至不想要继续做下去,到后来自己拿出财务管理的书,一个个知识点的查阅,理解,再运用到具体的题目,到最后完成每个题目的问题。综训只是一个形式,但这次综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综训内容的同时,我也在综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作为一名未来从业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这是每个工作岗位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一名未来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实践需要仔细,不能马马虎虎,理论需要假设,但是现实中这些假设不存在,因此许多问题,没有实际经验的我们是解决不了的。

第四篇:Photoshop综训总结

Photoshop综训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两周的Photoshop综训就要结束了。在四周的Photoshop学习中,使我对这门实用很强的科目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综训期间课程排得很满,每天六节课的时间都在机房里忙着作图。一天下来,眼睛很疲惫。但是,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刚开始学习工具的使用时,我们都觉得很简单,但当真正做作业时,却发现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好。对照着笔记上繁琐的步骤,复杂的操作和大串的命令。做出来的图却和老师做的相差甚远。

经过了四周的学习,Photoshop相对于手绘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在精度和准度、美观度方面更加突出,所画的图效果也更加逼真。我们学的都是设计方面的知识,在今后进入社会后,大多数同学都会从事建筑行业。因此Photoshop是一门基础也最重要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在慢慢的学习之后,我知道,要实现一种效果,往往不止一种方法。要学会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技法达到最佳效果,就要熟练掌握Photoshop。我觉得学好Photoshop首先要认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把各项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记住并做熟。然后还要扎实系统整理知识,了解操作中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才会使人真正的掌握技巧。虽然我还不是非常熟悉Photoshop,但我今后也会努力的去学习它,争取能熟练的应用这个软件。

在这次综训中,我感受颇深。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柴。对此话我深有感触。

在短暂的综训过程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作图操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难过。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渐渐的理解了一些操作方法,并很快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当然,只有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我还要自己认真学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综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这是人生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着很大帮助。这四周时间所学到的知识大多数来自于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这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短短的两周综训即将过去,在综训中,我发现我们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开始学习工具的时候,我们都能很快学会。但运用到作图中时,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等,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我们都一点点的有所改正。但我们还是对Photoshop不太熟练。所以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Photoshop,争取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人:王华2011年12月1日29

第五篇:古代中国战争全集

古代中国战争全集

古代中国战争全集 之一

原始社会与夏、商朝战争

一、原始时期

年表

约公元前30世纪 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

约公元前26世纪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

约公元前26世纪

阪泉之战

约公元前26世纪 涿鹿之战

约公元前25世纪 颛顼与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4世纪 帝喾攻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3世纪 尧攻驩兜丹水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 舜攻三苗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 禹攻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 禹攻三苗之战

1.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

相传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30世纪),神农氏部落进攻斧燧氏部落的作战。

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族集团。神农氏是古夷人部族集团的一个部落,生活于今河南东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已在冶陶手工业及交换市场。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另一古夷人部落斧燧(或称补燧)氏,发生利害矛盾,引起冲突。斧燧氏部落不肯屈服。神逐氏遂北上进攻斧燧氏,将其击败、兼并。随后,神农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阳地区迁移至今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落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此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作战行动。

2.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26世纪),黄帝率领本部落联盟武装在中原地区征服其他部族的战争。

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今约万年时,先民足迹已北达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通过各氏族、部落的增殖、分化及相互通婚、联盟、战争及迁徙,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干部落集团。姜姓古羌人集团生活于今关中、豫西及晋南;古戎人集团生活于今豫中、豫北及冀南;古夷人集团生活于江、淮之间及山东;古苗蛮人集团生活于江、汉之间及豫南等地,相继进入军事民主制时代。以黄帝为首的轩辕氏部族迅速强大起来,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联盟。对内严密社会组织,对外加强武力开拓,对不肯归附的部族经常进行攻战。周边较小的氏族、部落,或被征服而加盟,或被驱逐而远走。黄帝逐渐成为一个较大部落的联盟领袖。专用于战斗的兵器,已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有了石矛、石钺、石戈、石殳及弓箭等。部族勇士组成的营卫队已形成,平时保卫首领,战时即为骨干。当时比较强大的还有炎帝部落联盟,不服黄帝号令。黄帝遂攻炎帝于阪泉之野(今河

北涿鹿东南,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经过多次激烈战斗重又解仇结盟。风姓古夷人集团,此际已繁衍分化为以少昊及蚩尤为首领的两大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联盟,史称“九黎”,善制后器,战斗凶猛,曾征服二十余部落,控制了今苏、鲁、豫交界地区,积极向西、北扩展。黄帝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擒杀蚩尤。少昊与黄帝结盟,听从黄帝号令。黄帝在泰山举行了联盟大会,古苗蛮人部亦有参加。“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

点评:从此黄帝英明远播,“东至于海”,“西至空桐”(今青海固原,一说甘肃高台),“北逐荤粥”后至釜山(今河北怀来),“南至于江”此后一些不同血缘、文化的古羌、戎、夷、苗蛮部族加速了融合,为华夏族及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涿鹿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

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蚩尤部落联盟,相传由81个氏族和9个部族组成,史称“九黎”。为争夺生存空间和领导地位,它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联盟首先发生冲突,并将其击败。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遂联合起来共同与蚩尤部落联盟进行斗争。经多次作战,最后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残余一部退向南方,一部归并于少昊部落联盟。此后,黄帝继续进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

点评:黄帝在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各部族的融合,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帝则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4.颛顼与共工之战

相传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共工率领部落联盟修筑西岸河堤,防止水患。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

落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颛顼终于击败共工。

5.帝喾攻共工之战

相传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约今河南辉县境)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黄帝之后,黄帝族部落联盟生活在中原东部高辛(今山东南部地区)一带。相传黄帝曾孙帝喾号高辛氏,继颛顼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炎帝族的一个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居其上流黄河西岸(约今河南辉县境),经常侵犯其他部落,不服帝喾管辖。帝喾遂进攻共工氏,将其一举击败。此战,给共工氏以沉重打击,巩固了帝喾及其部族的领导地位。

6.尧攻驩兜丹水之战

相传帝尧时期(约公元前23世纪),帝尧部落联盟在丹水(今丹江,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流域进攻驩兜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尧成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帝尧名放勋,因其曾为陶唐氏首领又称唐尧,初居冀方(今河北唐县境),后迁晋阳(今山西太原),再迁平阳(今山西临汾)。他领导的部落联盟,在当时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较强的力量。三苗族中一支以修蛇为图腾的部落联盟,生活在丹水流域,首领为驩兜。它日益强大,经常侵扰中原。尧率中原部落联盟向其进攻,在丹水岸边与之大战,终于击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尧将驩兜及其部族驱赶到崇山(今河南登封嵩山)一带,缓解了矛盾冲突。

7.舜攻三苗之战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舜部落联盟在江汉地区进攻三苗部落联盟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舜继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帝舜姓姚,名重华,因其曾为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相传是颛顼七世孙。三苗部落联盟逐渐南移于江、汉一带,发展迅速,日益强大,常和舜领导的部落联盟发生冲突。舜遂率本部落联盟进攻三苗。经过激烈作战,将三苗击败。为防再发生冲突,又把三苗迁徙到偏远的三危(今甘肃敦煌东南,还有今四川、云南等说)。但其相当部分退至南方地区。

8.禹攻共工之战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北黄河附近)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生活着黄帝族系的部落联盟(今山西南部),舜为首领。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联盟,长期与舜领导的部落联盟争夺生存地域,并为治水发生冲突。于是,禹率领本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将其击败并驱离治水地区,以便治水。从此共工氏再也无力与黄帝族系部落联盟抗衡。

9.禹攻三苗之战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三苗部落联盟(今湖北、湖南、江西交界一带)的作战。

帝禹姓姒,名文命,继舜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生活在南方的一些三苗(又称有苗氏,或苗民)部落再度发展起来,侵扰中原。禹率部落联盟进攻三苗。战前,禹率众誓师,宣布三苗“敢行称乱”(《墨子·兼爱下》引禹誓)的罪行,以激励士气,然后与三苗进行决战,大败三苗。三苗部落从此逐渐衰落。

二、夏、商时期的战争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

(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灭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攻东夷之战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鸣条之战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商王河亶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商河亶甲攻蓝夷班方之战

商王阳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末)商阳甲西征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甫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沚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周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巴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下危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武丁攻宙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缶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子方攻基攻缶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亘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荆楚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归、佣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虎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土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洋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羌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北羌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龙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震攻鬼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武丁攻人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廪辛、康丁攻危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武乙攻召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武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攻商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乙帝辛攻盂方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商帝辛攻东夷之战

商代末年(约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灭商的战争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犬戎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耆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崇之战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

1.夏禹攻有扈氏之战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

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权力已超出部落联盟领袖具有的公共权力范围。在会稽之山召集部落首领集会时,防风氏后至,竟被禹杀。与禹同为姒姓的有扈氏,是位于禹所在地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西方的强大部族,对禹的权力膨胀,颇为不满。禹遂召集所属部落进攻有扈氏。经多次交战,终未能将其彻底征服。

2.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所属部落在箕山(今河南登封境嵩山)南击灭伯益的作战。

禹任部落联盟领袖时,因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得到各族系多数部落首领的拥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立政》)。禹生前向联盟会议推荐伯益为联盟领袖继承人。伯益(亦称益、伯翳或大费)是东夷的部落首领,曾佐禹治水,但时间不长。禹死后,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益则“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益进攻,将其杀死,夺取了中原地区的领导权,并迁居于夏(今山西夏县西北)。

3.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今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

启击杀益(参见夏启攻益之战)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原先就对禹的领导不满的西方大族有扈氏,此时对夏启的夺权及改变制度更为不服,起而反抗。启遂调集配属战车的王室卫队及诸侯族军数干人,西渡黄河,进攻有扈氏,双方对阵于甘。启在交战前,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借口“威侮五行,总弃三正”,作为有扈氏的罪行,宣布“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规定作战纪律:“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正”,即为“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有命,戮于社”(《尚书·甘誓》)。然后下令进攻。夏军初战小胜,后又经多次作战,方彻底击败有扈氏,进一步巩固了夏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地位。

4.夏启攻河西之战(资料不足)

5.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资料不足)

6.夏相攻东夷之战(资料不足)

7.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虞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

夏王太康

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乘虚进入斟寻,夺取政权,拒绝太康回都。太康死后,后羿立其弟仲康继位,实由自己执政。仲康亡,后羿赶走其子相,自立为王。后羿也迷于田猎,将朝政交部属寒浞代理。寒浞培植自己势力,趁后羿田猎之机,联合后羿家臣杀死后羿,逼死其子而称王。

寒浞极欲消灭夏后氏势力,以铲除后患。相逃到同姓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处,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的力量,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立国。寒浞有浇、殪二子,分别封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和戈(约在今河南中部)。他派浇率领有过氏(居过地)军进攻斟灌氏、斟寻氏,将其攻灭,杀死相(参见浇灭相之战)。

相妻后缗是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女,逃到娘家有仍氏处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又派兵攻打有仍氏,欲杀少康。少康逃至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少康在有虞氏积极准备复国。他做了有虞氏庖正,并娶有虞氏二女成家;不断积蓄力量,“有田一成(方圆十里),有众一旅(500人)”(《春秋左传·哀公元年》)。

夏朝遗臣伯靡曾在后羿手下任职,后羿死后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积聚力量,并和少康取得联系,准备配合攻打寒浞。少康和伯靡乘寒浞频繁用兵,内部矛盾加剧之机,终于发起复国之战。少康采取先除其羽翼,后击其首的方略,先率有虞氏大军突然攻打过地浇的有过氏军,一举灭浇(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又命其子季杼领兵于戈地击败豷军,杀死豷(参见夏季杼灭豷之战)。寒浞两翼被剪,伯靡即率有鬲氏军大举进攻夏故都斟寻,大败寒浞的有穷氏军,灭寒浞(参见夏伯靡灭寒浞之战)。伯靡遂立少康为帝。少康回到夏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恢复了夏后氏的统治。

8.浇灭相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浇率领有过氏军攻灭相及其领导的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斟寻氏(今河南巩义西南)的作战。

东夷有穷氏(今山东西部)首领后羿推翻夏后氏。不久,其部属寒浞又篡夺政权。仲康子相跑到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避居,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力量,进行有限统治。浇是寒浞长子,被封在有过氏部族的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寒浞为铲除后患,命浇攻相。浇率有过氏军进攻斟灌氏及帝丘,一举击败斟灌氏军,攻克帝丘。相再逃到斟寻氏处。浇又率军进攻并击灭斟寻氏,杀相。相妻后缗已怀孕,急从小洞逃出

,跑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处避居,生儿子少康。

9.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率领有虞氏军在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攻灭浇的有过氏军的作战。

寒浞夺取政权后封长子浇于有过氏的过地。太康死后,位传经仲康、相至少康。少康一家经浇追杀,几经劫难,只剩少康一人逃至有虞氏处(今河南虞城东北)立住脚跟(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灭相之战》条)。有虞氏是原始社会末中原地区部落大酋长舜的后裔,首领虞思不忍夏朝奠基人禹绝后代,便任命少康为庖正(厨官),封于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并将二女嫁给少康。少康积极聚集力量,有一支500人的队伍,准备复国。他布施恩惠,施展才华,收笼夏朝遗民,安抚夏朝遗臣;又和在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的夏朝遗臣伯靡取得联系,共同行动。少康先派亲信大臣女艾到浇那里作间谍,分化瓦解浇的势力,刺探情报。然后,亲率有虞氏大军突然进攻过。浇忙率有过氏军迎战。有虞氏军一举攻灭有过氏军,为复国打下了基础。

10.夏季杼灭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之子季杼率领有虞氏军于戈(约在今河南中部)攻灭豷所率有穷氏军队的作战。

寒浞篡夺王位,后封次子豷于戈地。少康只身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灭相之战》条),聚集大批力量,开始复国之战。他先攻灭寒浞长子浇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条)。又令儿子季杼率军进攻戈地的豷。季杼先至戈地,引诱、麻痹豷,使其丧失警惕性。然后,率领有虞氏军队突然进攻戈,一举歼灭豷部有穷氏军,杀死豷,为少康复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11.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夏臣伯靡率领有鬲氏、斟灌氏、斟寻氏军于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攻灭寒浞所率有穷氏军的作战。

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笼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夏季杼灭豷之战条)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

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12.夏季杼攻东夷之战(资料不足)

13.洛伯与河伯之战(资料不足)

14.洛伯与河伯之战(资料不足)

15.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资料不足)

16.夏不降攻九苑之战(资料不足)

17.夏桀攻有施氏之战(资料不足)

18.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桀率领夏军进攻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东北)的作战。

夏桀荒淫无度,残暴异常,致使人民怨声载道,诸侯时有反叛。某日,夏桀为炫耀权力,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有缗氏是夏朝东部较大的诸侯国,一向不满夏桀的残暴统治。其国君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于是,夏桀便征调大批军队进攻有缗氏,将其击败。夏军也遭受重大损失。有缗氏国君被迫献出琬、琰两名美女求和。夏桀纳二女,而将妻妹喜抛弃在洛水一带,冷落之。妹喜因此十分不满。商国名臣伊尹乘机与之交结,离间夏王朝,终使夏朝灭亡。

19.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出兵攻灭夏属国,然后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东北,一说今河南封丘东)击败夏军,灭亡夏朝的战争。

夏朝末年,夏王桀政治腐败,暴虐无道,一面大兴土木。造寝宫、瑶台享乐,耗尽民脂民膏;另一面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四方,致使民众怨恨,诸侯方国纷纷叛离。此时,在中原东部崛起一个古老的部族商,相传是始祖契的后裔。建都于毫(今山东曹县南)。商王汤在国力日渐强盛,但与夏相比仍处劣势的情况下,为求得向中原发展.表面上臣服于夏朝,实际上积极进行灭夏的准备。他对内励精图治,“以宽治民”(《国语·鲁语》),轻赋薄敛,发展生产,得到百姓支持;对外广行仁义,大力发展同周围方国的关系,扩大影响,使“诸侯皆归商”(《史记·夏本纪》)。商族很快发展成为有相当实力的国家。夏桀对商的强大十分恐慌,下令召商汤至夏都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欲加谋害,但慑于诸侯拥护商汤,故闪禁不久又将其释放。商汤回毫后,为进——步查明夏朝虚实,任用贤人伊尹为相,出使夏都。伊尹目睹夏朝政治腐败,夏桀失道寡助,内部矛盾尖锐。九夷之师不服从调遣,即回亳报告。商汤组建了一支有勇士6000人、战车70乘的装备精良而又训练有素的大军,作为攻夏的突击力量,并召集各国诸侯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北)会盟,宣布:“夏德大乱

”,夏桀残暴,自己“受命于天”“奉桀众以克有夏”(《墨子·非攻下》),得到各国诸侯拥护。这就是著名的“景亳之命”。

商汤基本完成灭夏准备后,即与伊尹、仲虺等制定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除其羽翼,再攻夏都的灭夏战略。商汤首先发兵攻占了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今河南宁陵东北),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继之,调动大军向西北进攻,又先后攻灭了夏属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保障了侧背的安全。位于商西南的夏属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较有实力。为扫除这一障碍,商汤亲率全国军队和各国诸侯联军,向昆吾氏国进攻,一举将其攻灭,使夏处于正面受敌地位。接着,商汤集合商军和诸侯联军进行誓师,指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揭露夏桀的暴虐,声称执行上天对夏的惩罚,并宣布作战中的奖惩规定,激发了士气。随即。亲率大军绕道从西方出其不意地进攻夏都斟寻。夏桀害怕被歼,带领夏军向故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方向退却。商军紧迫不舍,击败夏军。夏桀率军退至鸣条,欲与商军决战(参见鸣条之战)。商汤指挥大军列阵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夏军主力。夏桀只带数百人奔往三?(今山西中条山中),不久再被商军攻破,逃至南巢(离三?不远,一说今安徽巢湖一带),后亡于该地。夏朝灭亡。商汤班师回都,建立了商朝统治。

点评:此战,商汤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心相结合,以及先翦除夏桀羽翼,孤立削弱敌人,后进行决战以取而代之的战略,对中国以后战略战术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20.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汤灭葛之战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的作战。

夏朝末年,国家衰败。位居黄河中下游的商族,原是夏属小方国,到商王汤时国力逐渐强盛。为实现灭夏的战略目的,商汤决定除夏羽翼,先打弱敌,攻灭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其君主葛伯放纵无道,给商汤提供了进攻的机会。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汤便派人前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使人送去牛羊,葛伯却将牛羊宰杀食之。商汤再派人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粮食做祭品。商汤又使入去帮助耕种粮食。葛伯却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激起了商族民愤。商汤以此为借口,乘机率领大军进攻葛国。商军同仇敌忾,一举将其军队击败,灭亡葛国,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

21.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韦国(今河南

滑县东南)、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的作战。

夏朝末年,商王汤兴师攻灭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之后,继续展开了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他移兵西北,将矛头指向韦国和顾国。韦国是彭姓小诸侯国,顾国是已姓小诸侯国,均为夏朝盟国、商西北的忧患。为拔掉这两个钉子,扫除侧背后顾之忧,商汤采用各个击破战法,率军首先进攻韦国,一举歼灭守军,灭亡韦国。接着向顾国发起进攻。顾军力弱,抵挡不住商军进攻,大败国亡。

点评:此战,商汤翦除了夏朝的两个羽翼,鼓舞了士气,为夺取灭夏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22.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的作战。

夏朝末年,中原东部崛起的商王汤,在相继灭亡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参见商汤灭葛之战、商汤灭韦顾之战条)之后,决心乘胜举兵西南,攻灭昆吾氏国。昆吾是夏桀最亲近的盟国,东南方面的主要屏障,实力较强。为翦除夏朝最后一个重要羽翼,并随后立即攻打夏都,商汤亲率全国军队,在众诸侯国军队协同配合下,浩浩荡荡进攻昆吾氏国,一举将其攻灭。

点评:此次作战,连同灭葛、韦、顾之战,商军四战四捷,扫清了灭夏道路上的障碍,在进攻夏都、灭亡夏朝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23.鸣条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军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东北)进行的一场决战。

夏朝衰落,商将取而代之。商王汤都居亳(今山东曹县东南)。他和丞相伊尹等制定了除其羽翼、后攻夏都的战略,逐个攻灭夏朝盟国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清除了灭夏的障碍,完成了各项准备。接着,商军开始大举攻夏。

灭昆吾后,商汤即集合商军和各国诸侯联军进行誓师,指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有夏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他还宣布了必须服从的纪律。然后,他手持铜钺亲率商军武士6000人、战车70乘和各诸侯国联军,浩浩荡荡进攻夏都斟寻。夏桀也调集军队准备迎战。

此时,被夏桀冷落的元妻妺喜向伊尹提供情报,说夏桀梦见东西方两日相斗,西方日胜,十分迷信。商汤据此把军队调到斟寻西面再向东进攻夏都。夏桀害怕,连忙指挥夏军撤出斟寻,向故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方向退却,至有贼(约在今山西永济境)迎战商军。商汤率军紧追不舍,在河

曲渡过黄河,经邴(今山西中条山麓,永济境)至有娀,击败夏军。夏桀率军退至鸣条,摆开阵势欲与决战。

商汤赶到鸣条将大军列成左、中、右三军阵,自己在中军,指挥军队各横列看齐,向夏军阵发起进攻,史称“鸟阵雁行”(《墨子·明鬼》)。商军士气高昂,阵容整齐,协同良好,战斗力强。夏军则士气低落,抵挡不住商军攻势。商军一举击败夏军,歼灭其主力。夏桀只带500人仓惶逃至三腹(今山西中条山中)。商军追到,击破三腹。夏桀最后逃往南巢(离三?不远,一说今安徽巢湖一带),被困死在该地。

点评:鸣条之战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歼灭了夏朝军队,灭亡了夏朝,确立了商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是最早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次使用阵法的作战。

24.商中丁攻蓝夷之战(资料不足)

25.商河亶甲攻蓝夷班方之战(资料不足)

26.商阳甲西征之战(资料不足)

27.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军在中原地区进攻周边敌对小国,镇压属国叛乱的战争。

商王朝在盘庚即位前,历经九世之乱,人民怨恨,属国叛离,国力大衰。盘庚努力“行汤之政”,加强王室统治,将都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小辛、小乙二王,国力渐强。至武丁开始,为振兴殷商王朝统治连年用兵。首先以武力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于殷,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蜀(皆在今山西南部)等国,将其地并入商王朝版图;镇压了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国叛殷势力,并使之成为商王朝的统治支柱。又进攻周、畀、宙方、下危等周边小国,迫使其臣服,初步巩固和加强了殷王朝的统治。

28.商武丁攻甫之战(资料不足)

29.商武丁攻甫之战(资料不足)

30.商武丁攻沚之战(资料不足)

31.商武丁攻周之战(资料不足)

32.武丁攻巴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巴方(今湖北西南)的作战。

武丁即位后,四方用兵攻打敌对方国,消除外患,扩大疆域。巴方是南方巴人的方国。巴人出自巴氏、樊氏、相氏、郑氏等五部族,生活于山水纵横地区,发展较快,不服商朝管辖。武了征调军队,亲自率领并与其妇妇好一起出征。参与攻巴方的贵族有作先锋前导的沚?及

其他侯伯等。战前,武丁还曾谋划,令妇好领兵预先布阵埋伏,自己率军从东面进攻敌军,将其赶入妇好阵内围歼。

点评:此战中的伏击、围歼的思想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已见最早的文字所记载的。

33.商武丁攻下危之战(资料不足)

34.武丁攻宙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宙方的作战。

宙方是商朝周边的一个小方国,与商为敌。武丁征调步卒,配备战车,进攻宙方。癸亥一战失利。经整顿,于甲子日再战,商军一举击败宙军。

点评:此战,是 中国战争史上已见最早文字记载的使用战车部队的作战。

35.商武丁攻缶之战(资料不足)

36.子方攻基攻缶之战(资料不足)

37.商武丁攻亘方之战(资料不足)

38.商武丁攻荆楚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率领商军进攻荆楚(今湖北荆山、江汉流域)地区诸部族方国的战争。

商王朝经“九世之乱”,国力衰弱。南方荆楚地区一些部族、方国纷纷反叛,不贡商廷,时尔侵扰商境。武丁即位后,重整朝政,加强实力,调集大军进攻荆楚,以征服他国,消除外患。荆楚地区山林水泽纵横交错,路途艰难。武丁指挥商军,突破荆山(今湖北荆山)险阻,攻打归(即夔国,今湖北秭归)、■(归国附近),夺取雩方,又与南方属国相配合,击败虎方、■方等,取得重大胜利,抓获众多俘虏,征服一批部族方国,消除了南方威胁。此战,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巩固了商王朝的大国地位。

39.商武丁攻归、佣之战(资料不足)

40.商武丁攻虎方之战(资料不足)

41.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军与西北众多游牧族(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一带)军队的战争。

武丁通过对周围小国用兵,镇压叛国、争取与国,扩大了四土,使商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此基础上,武丁开始对西北劲敌——游牧民“多方”的作战。当时商王朝势力范围大致西达今陕西西部,北至河北北部,与游牧民活动地域接壤。夏商时在今甘肃、陕西北部、山西北部至内蒙古河套广大地区,以游牧为主的古族日益强大起来。社会发展正处于“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后汉书·西羌传》)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因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商人常将他们视为异族,统称为羌、戎,将其大量掳掠作为奴隶和人祭的牺牲。而经济相对发达,富裕的商

王朝也成为崇尚武力的游牧民侵暴目标。其中,“强种”如土方、羌方等,有时单独行动,有时结成联盟或互相配合,经常突入商王朝边鄙或属国,掳掠人口、庄稼、牲畜,袭击奴隶劳营,造成奴隶逃亡,对商王朝构成很大威胁。为消除边患,武丁集中力量连续多年对西北用兵,以倾国之师征?方、土方,又帅师协同蒙侯虎大军攻诸方,通过对于西北“多方”的进攻,基本解除了游牧部落的威胁。其部落有的被攻灭,首领被擒杀,土地被夺占,在那里建立起商人的邑落,有的因战败降服于商或远徙他乡;也有的一度衰败,久后崛起再度与商为敌。此阶段战争至祖庚时才基本结束。

点评:武丁对西北游牧族多方的战争,使商王朝基本解除了边患,扩大了疆域,将中原王朝的统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中原与西起甘肃,环内蒙古河套以北的地区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与相互影响。

42.武丁攻土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土方(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部地区)的作战。

土方是商朝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时尔侵入商境攻掠。某年,上方军队突然攻入商朝西北边境,攻打城邑,抢夺庄稼,掳掠人口。还与占方配合,由东路侵入商境,攻克二邑,进行抢掠等。为消除北患,武丁多次征调数千人的大军,亲自率领进攻土方。还曾派贵族沚■率部为先导。其配偶之一的女将妇好也曾跟随协同作战。■和一些贵族军也参加过进攻土方的作战。经过多年战争,商军终于战胜土方,使北边得安。

43.商武丁攻洋方之战(资料不足)

44.商武丁攻羌方之战(资料不足)

45.商武丁攻北羌之战(资料不足)

46.商震攻鬼方之战(资料不足)

47.商武丁攻人方之战(资料不足)

48.廪辛、康丁攻危方之战(资料不足)

49.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商军于西部边境地区(今山西、河南西部)抗击西北羌方侵扰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曾对活动于今晋、豫、陕之间的羌方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羌方受到打击后部分降服,部分向西退去。经祖庚、祖甲二王至廪辛、康丁时,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成为商王朝欲用兵的重点。商王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由于采取积极防御

策略,康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武乙及其后的诸王在位时,仍常与羌方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周武王攻纣时,羌方更参加了灭商的联军。

50.商武乙攻召方之战(资料不足)

51.商武乙攻人方之战(资料不足)

52.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季历率领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作战。

周国(今陕西境)是商王朝西部迅速崛起的诸侯国。周王季历在位时,国都已踞岐(今陕西扶风、岐山交界处)。季历继承父王古公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国力大为增强。西落鬼戎是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鬼方的一支,分徙西部,经常侵商、攻周,掠夺人畜财物。武乙三十四年,季历先朝拜商帝武乙,得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珏、马八匹;并娶商境内挚国任姓女为妻,得到商朝的支持。三十五年,季历便调集大批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一举击败西落鬼戎军,俘获其20个部落首领,保卫了周国的安全,确保了商朝西部的安宁。

53.周季历灭程之战(资料不足)

54.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资料不足)

55.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资料不足)

56.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资料不足)

57.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资料不足)

下载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版 专题综训1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文明

    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高卢战记》伯里克利民主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及局限性 试述希波战争对雅典和波斯的影响 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世界七大奇观 : 相传在公元前的时代,有七座金碧辉煌的伟大建筑,它们集结了权力,豪华,艺术,科学和宗教,被后世统称为世界七大奇观( The Seven Wonde......

    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希腊(xiexiebang推荐)

    古代希腊(一) 世界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的作者是。 以下哪一项是柏拉图的著作: 以下哪一项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时雅典政府公布的罪名: 与罗马文明相比,希腊文化更加注重物质。......

    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

    税务会计综训报告

    税务会计综训报告班级:会计08308班 姓名:李莉娟 综训时间: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3日 综训地点:B304教室 指导老师:高小倩一.综训目的: 主要通过对税务会计的综训,使我们能更加......

    杂志 中国壁画古代壁画

    杂志 中国壁画——古代壁画 中国壁画·远古就地取材刻岩画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穴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古......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 页 共 6 页 单元过关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

    世界海岛情况综述及开发借鉴意见

    世界海岛情况综述及开发借鉴意见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据调查显示,中国共有海岛10100多个,其中大约9600个为无居民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