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

时间:2019-05-14 23:3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

第一篇: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

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局一届五次教代会精神,根据《静海县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打造美丽校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教育局的布署及乡教委的要求,努力创建现代美丽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我校秉承“创建温馨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静海美丽校园的标准实现学校环境的自然之美,学校发展的和谐之美。通过美丽校园的建设活动,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整洁,特色更加明显。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小组,加强领导

管铺头小学建设美丽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吴凤刚

副组长:温玉庆

成 员:张富旺、李金良、牛颖、曹广磊、李树记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校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校园”目的、意义的认识。3.明确责任,完善制度。明确领导班子各成员在建设“美丽校园”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责。学校继续完善基本硬件设施建设、绿化管理、师生评价、安全建设等方面的制度,为建设“美丽校园”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实施步骤

管铺头小学“美丽校园”的建设活动开展以每学年为一周期,每周期建设活动分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制定建设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进行动员,以“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美丽校园”为主题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营造建设活动气氛。

2.具体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通过“美丽校园”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例会、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创设和谐的校园氛围;围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种法规教育,定期开展《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聘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防火等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

3.总结提高阶段: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认真反思,结合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实施。

五、(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造温馨和谐校园。

师德师风建设是和谐校园的内涵,是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五项承诺》、《八点要求》等,认真领会其内涵。利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进一步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总结提高,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温馨校园,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美丽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绿色学校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我们学校的校舍场地由于是土操场,遇到刮风天气,就尘土飞扬,影响了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和体育课,我们计划对操场进行全面改造,建成适合学生活动的现代化操场,满足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校舍场地学习、活动的需求。利用放假时间对整个校园进行粉刷,修缮教室房顶,扩大学校绿化面积,更换校园警示牌。努力做到教室宽敞、光线明亮、布置美观。教师品貌端正、气质端庄、修养高尚、待生和蔼。家长进校似进家,教师家访如亲至。

(三)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法制校园。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证。创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标准》和《静海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指导手册》,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室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关注重点年级、重点人群,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加强学校特色教育,创建书香智慧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创建书法的特色。制定硬笔书法教育发展规划,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成立硬笔书法教育领导小组;为提高我校教师的书法水平,聘请知名书法家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要求教师每人每天写一页钢笔字,同时,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硬笔书法竞赛;结合我校校本教材《弟子规》,为3-6年级的学生印制弟子规硬笔书法模板,每天保证利用20分钟时间,专门用于书法练习;书法教室里开辟学生书法专栏,张贴学生书法作品;学校橱窗开辟了教师书法专栏,张贴教师书法作品;每个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充分展示本班学生作品。营造浓厚的书香智慧氛围,从而促进师生书法水平快速提高。

(五)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创建充满活力校园。

丰富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的视野,发展学生对科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一是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录,有效果。二是认真落实 “2+1”工程。学生人人申报,个个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使学生的个人特长得以发挥。同学们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我们提倡每生一根绳,让跳绳这项既简单又安全实用的运动,促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三是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做到读书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效果,每学期进行读书活动竞赛,评选“读书之星”。

管铺头小学

2014年4月24日

第二篇: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美丽xx建设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xx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建美丽校园活动,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美丽xx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美丽校园是学校科学发展之美、生态环境之美、品德行为之美、人文生活之美的和谐统一,是学校外在环境、内在文化、精神风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开展美丽校园建设活动,要着力提升发展短板,着力提升教育内涵,着力提升教育质量,着力增强服务能力。到XX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达到美丽校园建设标准,其中美丽校园示范校不低于全县学校总数的30%。

三、建设内容

1.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现代校园。加强教育规划研究,按照“大气厚重、精致典雅、协调规范、彰显特色”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建筑设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与城镇建设、园区发展、产业优势、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布局。新建国办幼儿园2所,新建扩建乡镇中心园、村办幼儿园44所。完成实验小学扩建、模范中学新建等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扩建工程。加快高中布局优化调整,完成xx六中迁建、大邱庄高中续建及xx一中、独流中学、唐官屯中学扩建工程。新建成职教中心生产型实训基地,完成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学操场塑胶化或硬化改造工程,力争XX年全县中小学塑胶运动场覆盖率达到30%。加强学校功能场馆建设,启动中小学校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建设工程。

2.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人文校园。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实践活动,深化“五个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体现学校积淀传承的学校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校园门厅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专用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警务室文化等。加强校史馆建设,全方位宣传学校丰富的办学内涵和办学精神,做好校园精神传承。加强校训、校规、校徽和校歌研究。办好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用好校讯通、班级博客等新媒体。建好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辅导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努力建设文明校园。

3.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积极开展植树造绿、美化校园活动,逐步形成“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景观小品错落有致”的花园式格局。及时粉刷外表陈旧、污损严重的建筑内外墙面及门窗、橱框、栏架等。适当增加自然、人文、科技等景观,中心校以上学校景点不少于2处。到XX年,创建国家级绿色校园5个、市级绿色校园25个、县级绿色校园55个。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确保校园无卫生死角,校内无车辆乱停、物品乱放、墙壁乱涂等现象。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搞好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规范食品采购、生产加工流程,学生食堂食品卫生信誉度全部达到B级以上。坚持厉行节约,深入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加强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管理,科学严格控制支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好学校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学校。

4.推进改革创新,建设活力校园。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大面积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课题引领战略,全面深化校本教研,积极推进“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3%以上。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完善学生社团建设,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中职学生技能竞赛。贯彻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创新干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干部教师专业化水平。XX年底,全系统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不低于80%,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95%以上,高中阶段硕士学位教师20%以上,职成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70%以上。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332”工程和青年教师“13510”工程,充分发挥“三名”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到XX年,1~2人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校长、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600人以上。

5.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校园。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全面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电教中心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能力。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确保中小学班班有多媒体设备,教师人人有办公电脑。建设xx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校校共建、人人共享。加强xx教育网和学校(园)网站建设,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力推行电子校务,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到XX年,全县中小学建成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30所以上,数字化校园达标学校占全县学校总数90%以上。

6.深化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加强学校图书室、师生阅览室建设并建立图书补充和更新长效机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生均图书分别达到30册、40册、50册。学校为教师人均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数不低于1份。图书馆、阅览室每天向师生开放,借阅率100%。鼓励师生使用天津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资源。提倡班级设立图书角、图书架,通过学生图书交换或捐助等形式丰富班级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开设校本阅读课程,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指导中小学生认真阅读教育部推荐书目。建立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评选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7.确保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学校工作,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标准》和《xx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指导手册》,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自然灾害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机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实名登记、巡逻防护等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标准警务室达标建设活动。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标志,设施完好率保持100%。严格落实值班、巡逻制度。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常识和能力的培训。开展对学校保安、食堂从业人员、卫生保健教师等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制度。实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做好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等敏感时期的学校稳定工作。

8.坚持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和“法律进课堂”活动。做好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规范办学,保证各类招生制度和选拔机制公平、公正、规范、透明,严禁违规收费。加大对乡镇校控辍保学工作的考核评估力度,实行初中巩固率、合格率达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改进督导方式,实现经常性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有机结合。

9.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和谐校园。加强学校董事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载体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进学生管理办法,塑造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依法做好学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工作,维护学校权威,保障学生权益。关注弱势群体,保证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等完成规定学业。尊重和保障教师权利,建好用好教工之家,积极发展教师社团。建好农村学校教工小食堂、休息室,管好用好流动教师公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理性、有序、合法的信访秩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

10.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廉洁校园。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全面落实教育干部“一岗双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十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天津市托幼园所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深化“学规范、重操守、树形象”师德教育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建立健全师德评议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开展中小学生“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主题教育,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加强对招生考试、基建后勤、教育收费、干部任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监管,形成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xx县教育系统美丽校园建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学校开展工作。各乡镇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制定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美丽校园建设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

2.加大经费投入。各乡镇校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乡镇村街的资金支持,逐步加大美丽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费投入核算办法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

3.加强督查考核。教育局制定美丽校园专项评估方案。各学校经自查自评合格后提出评估申请,教育局将分批组织有关人员对申报校进行检查考评,并根据成绩提出美丽校园示范校建议名单。评估成绩纳入学校和校长考核。

4.营造良好氛围。各有关直属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宣传报道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美丽校园”建设行动计划

XX学校

“美丽校园”建设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嘉教办基〔2017〕114号《关于开展市属学校“美丽校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对照市属学校“美丽校园”创建标准,补齐各项工作短板,进一步发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决定用三年时间把美丽校园建设向纵深推进,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弘扬学校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教育特色,提升专门化学校文化品位,拓展学校文化活动领域,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美丽校园是学校科学发展之美、生态环境之美、品德行为之美、人文生活之美的和谐统一,是学校外在环境、内在文化、精神风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开展美丽校园建设活动,着力提升教育内涵,着力提升教育质量,着力增强服务能力。

三、建设内容

1.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现代校园。

加强校园结构布局研究,按照“大气厚重、精致典雅、协调规范、彰显特色”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建筑设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相协调的管理架构。将美丽校园建设经费纳入公用经费预算和相关专项列支。有计划实施实训大楼、报告厅、图书馆、校史馆、党员活动中心、鲁班园、校园导视系统等新建扩建工程。分步实施名校建设项目,力争2020年顺利完成项目验收。

2.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人文校园。

丰富和完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三风一训等表述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学校个性,促使师生人人知晓,处处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船精神的弘扬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责任”主题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体现学校积淀传承的学校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校园门厅文化、走廊文化、角落文化、教室文化、专用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场馆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通过校史馆建设,全方位宣传学校丰富的办学内涵和办学精神,做好校园精神传承。办好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用好校讯通、公众微信等新媒体。改建学校心理辅导室,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开展美丽班级、美丽教师、美丽学生、美丽办公室评选,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3.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

积极开展植树造绿、美化校园活动,逐步形成“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景观小品错落有致”的花园式格局。精心设计主体外墙面及重点区域的标识导视系统。适当增加自然、人文、科技等景观,到2020年,景观达5处。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落实垃圾分类具体工作,确保校园无卫生死角,校内无车辆乱停、物品乱放、墙壁乱涂等现象。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搞好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规范食品采购、生产加工流程,学生食堂食品卫生信誉度全部达到B级以上。坚持厉行节约,深入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加强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管理,科学严格控制支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4.推进改革创新,建设活力校园。

实施课题引领战略,全面深化校本教研,积极探索并推进“中高职贯通”一站式培养和“政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学院,逐步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有序推进“名匠共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建设,积极开发以“能力进阶”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完善学生社团建设,学生活动(社团)中心有固定场所,定期开展活动,室内功能布局合理,有器材摆放区、学生活动区及学生作品展示区。定期举办学校技能艺术节。创新干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干部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学历构成,“双师型”比例达到80%以上)。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1-2人成为全省有影响的校长、教师,市名师1人以上。(相关指标与名校建设项目同)

5.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校园。

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全面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中心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能力。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建设好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校校共建、人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到2020年,建成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6.深化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馆内布局体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有明亮舒适的开放式阅读空间,充分体现书香浓郁的阅读环境。到2020年生均图书力争达50册。学校为教师人均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数不低于1份。图书馆每天向师生开放,借阅率较高。配置适量数字图书借阅机和掌上阅读器等相关设备设施,鼓励师生使用??市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设立班级图书角和开放式读书空间。开设校本阅读课程,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育部推荐书目。建立书香班级、读书之星、优秀志愿者等评选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7.确保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市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标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自然灾害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机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实名登记、巡逻防护等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标准警务室达标建设。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标志,设施完好率保持100%。严格落实值班、巡逻制度。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常识和能力的培训。开展对学校保安、食堂从业人员、卫生保健教师等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制度。实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做好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等敏感时期的学校稳定工作。

8.坚持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

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和“法律进课堂”活动。完善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健全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规范办学,保证各类招生制度和选拔机制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完善教育督导机制,改进督导方式,实现经常性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有机结合。

9.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和谐校园。

加强专家指导委员会、市督学、家长委员会等载体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学生管理办法,塑造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依法做好学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工作,维护学校权威,保障学生权益。关注弱势群体,保证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尊重和保障教师权利,建好用好教工之家,积极发展教师社团。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理性、有序、合法的信访秩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

10.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廉洁校园。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全面落实干部“一岗双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深化“学规范、重操守、树形象”师德教育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建立健全师德评议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主题教育,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加强对招生考试、基建后勤、教育收费、干部任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监管,形成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领导机制。成立XX学校“美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安排,制定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相关版块的建设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

2.合理经费投入。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费投入核算办法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各部门要抓住美丽校园建设的有利时机,合理使用配套资金。

3.加强督查考核。学校制定美丽校园专项评估方案。各部门经自查自评合格后提出评估申请,领导小组根据建设结果给予评价等级。评估结果纳入部门考核。

4.营造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宣传报道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附件:??市属学校“美丽校园”创建自评表

XX学校

附件:

??市属学校“美丽校园”创建自评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部门自评

校内督评

组织

建设

(11分)

办学理念

(3分)

1.具有先进的、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学校个性,具有前瞻性;语言简明朴实,内涵丰富深远;显现在学校的各个细节;师生人人知晓,处处践行。

组织领导

(5分)

2.成立“美丽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建立校长(组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副组长)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美丽校园建设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美丽校园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美丽校园”创建工作。

3.将美丽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编制美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彰显学校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制定实施计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有效。

经费保障

(3分)

4.将美丽校园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环境

建设

(77分)

学校标识

(4分)

5.形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学校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形象识别系统,并广泛应用。

6.设计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校徽、吉祥物等学校形象标识,师生认同能够熟知其内涵。

净化美化

(8分)

7.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墙面、地面整洁,基本无污痕;

设施设备整洁完好,无明显破损;无乱堆放物品、乱停车现象。

8.校园绿化覆盖率不低于校园总面积的30%

;校园绿化布局合理,有日常维护保养;校园树林、花草有标识标志牌;绿化有品,美化有味,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获得绿色学校称号。

9.学校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楼名、校园道路、景观等设施的设计、命名蕴含文化意义,整体环境布置体现学校历史发展特色,有教育意义。

教室文化

(13分)

10.做好日常保洁工作,保持教室干净整齐。课桌整洁,排列整齐,物品摆放有序,营造清新舒适的学习环境。

11.墙壁、地面、黑板报成为班级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个性特色鲜明,有班训、班规、班级名称牌、班级文化牌、国旗牌、学习园地栏、团队角、卫生角、图书角、《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格言、名人挂像、各类专栏、放置盆花等,充满生机和情趣。教室门口可悬挂特色班牌,体现班级的特色与追求。有美丽班级的评比活动。每班教室墙上应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教室相关墙面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活跃开放平台,可张贴学生书画,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和各类学习信息,教室后墙开设主题文化园地,每月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展示,及时反映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3.学科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以规范安全为前提,保障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等实验要求,教室整洁、美观,文化氛围浓郁,体现学科特色,专用教室正常使用。

图书阅览

(8分)

14.图书馆环境布置注重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图书馆内书桌、书柜、椅子配置注重造型和颜色,色调雅致。

15.图书馆内部布局体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有明亮舒适的开放式阅读空间,充分体现书香浓郁的阅读环境充分体现。

16.设置读者阅读需求布告栏、留言簿,增加与读者的互动联系,服务读者,中小学图书馆全天开放。

活动场所

(15分)

17.学生活动(社团)中心整洁敞亮,室内明快活泼,富有青少年的朝气。室内功能布局合理,有器材摆放区、学生活动区及学生作品展示区。

18.环境布置体现学生活动和社团特色,醒目处有社团介绍、招生海报、社团活动时间及计划。广泛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有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且有活动记录和图文资料,能够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

19.在操场内设立体育格言标语牌或在墙壁上绘制运动图案、项目标志,要求形象生动,典雅逼真。有运动精神、健康理念、运动规律等内容的文化布置。

20.体育馆的环境建设以动感和激情为基调。有将体坛名将、体育运动、学校特色体育发展项目等相关介绍。

21.场馆干净、整洁,运动设施完好、利用率高。

餐厅文化

(9分)

22.食堂达到食品卫生量化等级

B

级标准及以上,餐厅整洁,食堂功能区块分布合理,五常法管理制度上墙,按五常法进行管理。

23.各窗口统一设置“今日菜单”。打菜区域饰以菜名和菜肴的照片,就餐时间配以就餐音乐。

24.开展文明就餐、节约用餐活动;食堂有关于爱惜粮食、健康饮食、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等提示标牌。

寝室文化

(6分)

25.环境整洁,无异味;物品放置有序,符合学生特点的寝室美化,温馨舒适。

26.寝室管理制度上墙,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有创建特色寝室、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文化品牌评选等活动。

办公室

(5分)

27.布置合理,各项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美观,植物、挂画、书法、照片、文字等装饰内容能够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有教师办公室检查评比机制。

28.以安静素雅为基调,门口有统一设置有特色的门牌,展现办公室整体风貌。

特色区域

(9分)

29.有走廊过道文化特色区域。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有特色,学校文化有个性。教学楼、行政楼、图书楼、实验楼、科技楼、宿舍楼等廊道文化各具特色,形式多样,氛围浓厚,充分体现本校学生的成长元素。

30.有学生调整情绪、释放心灵的角落文化的特色区域。角落环境优雅精致,有小品景致点缀、休息设施布置,或建成开放式书吧,有学生喜爱的期刊供其在课余较短的时间内翻阅。

阵地

建设

(12分)

宣传平台

(12分)

31.有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的橱窗、黑板报等,内容包括学校介绍、办学特色、学校荣誉、特色教育、师生风采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定期更换,每学期举行1次展评活动。

32.有校园网,栏目设置能全方位展示学校教学管理和办学水平,及时传递学校全方位工作服务信息,展示学校师生风采,成为学校与师生、家长深入沟通的良好平台。

33.有校园广播电视。节目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制作编排,内容包括时政、校园生活、师生风采等。有条件的学校应争取每天至少在午间有

分钟学生自制节目。重大节庆日有专题节目。

合计总分

第四篇: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着力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用成千上万个美丽乡村共筑美丽龙江。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以全省十三个市(地)城郊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全覆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俗文化差异,区别定制各类村庄建设目标,做到面上干净,点上美丽。坚持务实推进,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提高农民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注重实效,多做实功。不整景造势、不刮风浮飘,真正从百姓长远生活和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要求,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等“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等“四化”工作,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百村示范千村达标”。

四、主要任务 加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在全省农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村容整洁,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要实施好美丽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完成19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制定建设标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在建设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省级责任部门:省质监局、住建厅、省委农办、文明办)

2、编制建设规划。由县(市、区)政府牵头,结合县(市、区)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县为单位,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完成本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细化明确住房、道路、污水垃圾、改灶改厕改圈、围栏、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同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省委农办、环保厅、卫生计生委、文明办)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3、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重点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消灭D级危房,建设砖瓦房,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对中心村的旧砖瓦房,有条件的要通过粉刷外墙、更换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加强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庄传统建筑的修复、整治,保护我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民委)

4、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提高村内道路硬化率,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加大路肩建设力度,采用石砌、砂石铺筑等多种方式,实施路肩硬化,中心村主街道路全部铺装路肩,路肩硬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交通厅、财政厅)

5、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中心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工程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升级改造供水处理设施,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水利厅、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

(三)村容环境整治

6、开展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村内道路边沟建设,通过清淤疏浚、恢复加固、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全面治理建设道路边沟,中心村主街边沟硬化率达到100%,形成网络化的雨污排放体系。鼓励采取沉淀池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大村内河道沟渠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

7、完善垃圾处理。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处理,村庄内垃圾箱设置率达到100%。对交通便利且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村,推行村收集、镇(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其他中心村可通过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方式,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填埋。推行村内垃圾专人清扫清运,确保村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

8、推行改灶、改厕、改圈。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大力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支持农户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室外卫生厕所,中心村室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支持广大农户建设室内厕所,新建房屋室内厕所入户率达到100%,鼓励原有房屋室内改厕工作。积极推进改圈工作,倡导规模化养殖,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区域,实现人畜禽分离,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改善村内居住环境,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卫生计生委、畜牧局、农委)

9、加强柴草堆放治理。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合理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小规模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省委农办)

10、改造农户庭院围栏。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省级责任部门:省委农办、财政厅)

11、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在村内文体活动广场、村内主街以及农户的房前屋后建设绿篱、花池、树带,大规模栽植花草树木,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保护山、水、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农村田园风貌特色,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林业厅、环保厅)

(四)公共服务完善

12、完善农村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开展农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心村农家书屋设置率达到100%,文化活动室设置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文体广场设置率达到8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

13、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等村村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通信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4、推进农业产业建设。依托各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推行特色养殖、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棚室蔬菜的投入,鼓励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和山特产品就地加工,打造“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省级责任部门:省发改委、农委、畜牧局)

15、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因地制宜地建设家庭旅馆、特色餐馆,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省级责任部门:省旅游局、扶贫办)

16、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农委、财政厅)

(六)精神文明创建

17、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德礼满龙江”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家在龙江•践行五好”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心村文明户比重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1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省级责任部门:省委组织部、民政厅、文明办)

19、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切实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省委、省政府成立以陆昊同志为组长,有关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和综合考核工作,制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确定全省重点工作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发挥市县政府主导作用。各市县政府要按照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工作,落实好配套资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三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结合部门职能,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强化服务的有效性。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改革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先行先试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把县(市)作为统筹使用涉农资金主体,把责权利下移到县(市)一级,省里不再将资金直接下到乡村具体项目上,由县一级统筹安排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二是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修建、厕所改造、围栏美化、改炉改灶、庭院绿化等项目建设中,按照省政府支持一块,市县政府拿出一块,农民自筹一块,金融部门贷一块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压力大的问题,鼓励农民出工、出劳,积极参与,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做好帮扶共建工作。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共建工作,各市(地)、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共建计划,在编制建设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指导、扶持产业发展、健全基层两委、加强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打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BT、BOT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开发等基础设施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三)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验收竣工等各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日常管理做到有制度、有经费、有专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省市县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带头人、文化活动带头人,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实惠。

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退出补充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进行考评,引导各地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分享:

第五篇:ABC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

ABC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根据《AAA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深入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契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星级村建设活动为载体,围绕规划科学居态美、生产发展致富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和谐良好的农村居态、生态和业态,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具有龙江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放在首位,尊重群众意愿,不断满足农民需要。充分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美好家园。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

--坚持统筹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把工业与农 1

业、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与推进城镇化紧密结合,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一体化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村庄建设在体现综合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生态特色,彰显农村特点。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地经济基础、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实际,依据发展条件,尊重发展规律,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建设个性鲜明的新农村。

--坚持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带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财政引领、金融支持、市场拉动、政策驱动、群众踊跃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三、工作目标

每年每个县(市)及郊区、东风区新建成中心村4-6个,全市新建中心村30个以上,其中四星级村20个、五星级村2-3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到2015年末,全市建成中心村135个以上,到2020年末,建成中心村180个以上。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规划科学居态美。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村庄建设与自然生态和文化民俗相协调,房屋等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布局和艺术美感相统一。中心村主街全部硬化,基本消灭泥草房,全部建有文化广场。

生产发展致富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收入

水平明显提高。每村至少建成1个以上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占村耕地总面积30%以上,转移劳动力占村劳动力总数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中心村庭院整洁、物品规整,畜禽养殖出村,清洁能源广为应用,无残垣断壁、无破损棚舍、无大型柴草垛、无畜禽粪便。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标准化厕所普遍配备。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环境管护制度健全、运行有效。

服务健全生活美。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学龄儿童就学安全便捷。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低保、五保、社保等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社区服务功能健全。

乡风文明身心美。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日益完善,乡村文化不断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健康文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村务公开规范率95%以上;重要事项民主参与率95%以上;文明户比重60%以上;农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

四、建设路径

按照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思路,结合《AAA省撤并村屯规划纲要》及各县(市)编制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将全市行政村按照区位与发展优势,分为三类,实施区域化分类推进。

(一)城中村转化。对各县(市)区所辖城关镇、城中村(近郊村),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全面开展新型社区化改造建设,采取村民直接转市民、村委会直接转社区,村直接融入城市,实现农村城市化。2013年每个县(市)区要新建设一个1000户以上新型农民社区,实现农村城市化。到2015年末,50%以上的城中村融入城市,2018年全部完成城中村(近郊村)转化,基本完成城市和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内村屯整体搬迁。

(二)镇中村改造。这部分不再按村的标准进行建设,而按小城镇规划和标准建设,推动这部分村的建设向更高层次跃升。按照全省城镇化工程部署,结合“旅游名镇”、“共建小城镇”以及“百镇”建设,每年每个县(市)区改造镇(乡)中村2-3个,到2015年底,全市50%的镇(乡)中村同步实现城镇化,基本建成10个以上人口在3-5万人的中心镇,2020年全市镇(乡)中村改造全部完成,基本建成24个以上人口在3-5万人的区域中心镇,同时,强化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尤其是发挥区片中心集镇的作用,吸纳周边村屯。

(三)中心村建设。这部分村数量多、分布广,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作业的合理半径,合理稳妥归并自然村,重点建设相对集中的中心村。每个县(市)区每年新建中心村4个以上,2012年确定的各县(市)区一镇两村要完成续建任务,并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100%农户入住。2015年前,全面完成列入省计划的农村泥草(危)房 4

改造,争取3-5年内,列入规划修编后的中心村要全部建成。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眼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以发展的眼光动态考虑农村人口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实现居态优美。

1、加快住房建设。紧紧抓住住房建设这个关键,依据规划,结合国家建材下乡和农村泥草房改造等相关政策,加大推进力度,为农民提供环境优美、居住适宜、服务健全的居住环境。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列入省计划的7.1万户泥草(危)房改造。

2、完善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街道建设。加快自然屯与自然屯之间、自然屯与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乡镇之间的道路衔接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三米半宽的通村公路,提高通行能力。完善偏远农村客车站点。到2015年底,实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公路上等级、村村通汽车、站点全覆盖,3、提高饮水标准。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尽快解决饮用水不达标问题,使农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水。重点建设贫困村的人畜饮水工程,按地方需求建设集中供水站。到2015年底,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依托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积极开展生态县、生态村创建活动,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做到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实现生态秀美。

1、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逐步推进地下排水工程,完善垃圾处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到2015年,50%以上中心村实现排水边沟硬化,垃圾集中收集,有室内厕所农户达到30%以上。30%的乡镇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垃圾中转或处臵设施。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省级新农村建设四星级、五星级村,整镇整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试点村镇,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实现100%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处理。

2、推广农村节能节材技术。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推广运用清洁能源。推进牧场、小区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普遍采用,努力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综合利用不断扩大。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支持农户使用新型墙体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积极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式。

3、加强村庄绿化美化。以增加绿量为重点,积极种植乡土树种,倡导乔灌搭配,大力发展生态林,形成道路河岸景观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绿化格局。到2015年,平原、半山区、山区三种类型的村庄树木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25%、35%以上,村屯全部实现四旁绿化,城镇裸露地处达到100%硬覆盖或绿化覆盖。

4、推进环境长效管护。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管护机制,使美丽的人居环境

常态化。

(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美。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重发展以大型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土地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推广采取商品有机肥,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2、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设施等新增资源,建立乡村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开展村企共建,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做到以工富农。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各地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之路,特别是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业。

4、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带动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有序流动和聚集的有利条件,引导金融信贷、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引导商贸企业将产品和服务向农村倾斜,发展农村连锁店。加快完善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步伐,构建农村现代商业网点体系,结合推进劳 7

务产业,不断扩大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积极与妇联组织协手推动,用好用活妇女小额贴息贷款,破解资金瓶颈,助推新农村建设。

(四)实施服务优化工程。根据农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增加服务项目,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实现乡风和美。

1、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严格执行省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项目按比例承担办法。建立分担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初中工程等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工程项目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到2015年,实现7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所有县域达到初步均衡发展目标,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服务制度。到2015年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覆盖水平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达到80%以上。探索建立农村弱势群体帮扶救助新机制。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巩固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水平,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

2、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村风评议,积极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

方式。推进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促使农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的行为意识不断加强。

3、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更加严密,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

六、建设模式

各地基础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区域位臵不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重点推广近年来各地探索出的几种有效模式。

(一)旧村改造型。对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按照省级四星级以上村的建设标准进行穿衣戴帽,提升功能。

(二)整村新建型。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通过以农村宅基地臵换楼房及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对具备条件的旧村进行原地拆迁新建和异地搬迁新建。

(三)村企合作型。通过招商引资,以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经营,产业支撑形式,引领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基础和社会事业建设,实现资源开发、农业企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共赢。

(四)乡村主导开发型。对经济发展好、集体经济实力比较

强的村镇,采取政府主导、集体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建设新农村。

(五)合作共建型。充分利用农场、林业局现有基础设施,按照“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社会事业一体、组织推进一体、政策趋向一体”的要求,对同处一地或者相邻的村镇,进行合作共建,共享共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

(六)依托城市型(融入城市型)。借助城市修编、扩容等机遇,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通过集中连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城中村和近郊村进行城市化改造建设,一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七)城镇吸纳型。以镇所在地村改造为主,吸引近郊村整体向镇中村搬迁。

(八)项目带动型。城市和社会资本资源与农村资产资源相结合,通过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等形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上述八种模式,各县(市)每年每种模式至少要选择1个村镇进行重点推广。

七、推进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工作。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思路,抓紧修订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向周边农村延伸,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

务各区块的功能定位,科学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一是整合资金,集中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引导,以产业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对用途相同、性质相近的涉农项目资金,围绕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势区域,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向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倾斜。各部门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当年用于中心村的额度要不低于项目资金总额的50%。二是加大整村整镇推进和区域连片推进力度。借助城市修编、扩容,村镇规划调整,撤屯并村等机遇,通过原地拆迁新建和异地搬迁新建,对重点建设中心村,中心镇和城中村、近郊村集中进行整村整镇推进和区域连片推进。三是实行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调整过去不合时宜的相关政策,本着政府出政策、搞服务,企业出资金、搞建设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等形式,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基础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金融助推。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等担保平台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融资提供条件。县(市、区)都要全面实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扩大农村妇女小额贷款覆盖面,加大贷款额度,放大助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四是加强场县合作。对地方与农场(林场)同处一地或者相邻的村镇,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合作共建。重点

抓好鹤立镇、马库力村等与农垦、森工、监狱农场系统接壤村镇建设改造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项工作。

(三)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实现“双轮驱动”。不能以偏概全,顾此失彼。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都要围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来规划和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为化而化,以城镇化建设取代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就村建村,以新农村建设代表城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城镇与农村要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要把城镇的现代文明与农村的田园风光和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星级评定和以奖代投办法,充分调动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发展层次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多地推广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项目申报、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加强村镇规划设计档案、项目建设档案、农村社会管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建立新农村建设网站或开设新农村建设信息网页。

(五)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帮建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自己的农村联系点,并带头定期到联系点走访调研,带头帮助基层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组

织要继续参加新农村帮建工作,并将帮建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有效载体。改革帮建工作组织方式,各县(市)结合近年建设计划提供备选村,各帮建单位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帮建村,实行“双向选择”,被帮建村达到四星级即可调换帮建其它重点村,形成地方建设目标与帮建力量的有效机动整合。继续深入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从后备干部中选派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继续做好选派大学生村官和从村官中选拔公务员工作。

(六)明确职责任务。各地党委、政府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选定建设重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市住建局主要负责督促完成中心村镇布局和中心村规划;市农委、市畜牧局等部门主要负责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相关任务;市财政局、市发改委主要负责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市环保局主要负责生态村建设;市住建局、林业局主要负责村屯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市委宣传部及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农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工作;市民政局、市人保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农村社会保障等工作。其他部门任务及具体事项见各成员单位任务分解(附后)。

(八)加强目标考核和督办。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列入目标考核和督办内容。新农村建设项目特别是中心村镇建设项目应当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同部署、同检查、同考

核。各地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责任主体,负责选定建设重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目标确定、任务分解、组织推动、督查反馈、统筹协调。半年一通报,年末一检查,两年一表彰,全面准确评价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和中省直帮建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

下载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铺头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确保在2007年前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国生态市,根据全国生态市建设的指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德市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审议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杭州市构建“生活品质之城”和规划建设“二十一座新城、百个城市......

    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大全五篇)

    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县教育局《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XX-XX)》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xx镇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创建......

    费城中学建设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共5则)

    朱田中学建设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根据《临沂市创建“健康校园”活动方案》和费教字[2010]4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学校......

    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

    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为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迭代升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万工程”,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改善农村......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范文合集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年)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

    南通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南通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创建时间:2012-7-17 16:04:27 已被浏览过:4482 次 “十一五”以来,我市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拉动......

    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精选五篇)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市委确立的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结合《法治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