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的策略培训资料
高效课堂的策略
涞源一小滨湖校区
刘海香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主题是《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知识在量上的聚集,还是知识在质上的体现,它是集知识、能力、情感、品德于一体的“高质”课堂。“高效课堂”应该是抛弃“以教代学、以教导学、以教评学”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讲课中心的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的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发展中心的课堂。我想大家可能听说过有这种情况: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在上面自言自语,学生在下面自由自在;教师一进教室二话不说就让学生自己“做项目”,学生也就不着要领地做,不时犯着别人已经犯过多次的错误„„这一切,都使得课堂纪律松懈,教学进程松散,教学没有明确目标,教学质量得不到起码的保证,这样的课堂不要说高效,连有效也达不到,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为了让我们的血汗不白流,我们老师首先要保证每节课做到有效教学,不让一节课无所收获,然后向高效课堂努力。
“高效课堂”追求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思维对话,其中教师是思维对话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思维对话的主角;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来搭建思维对话的舞台;要设计针对性与实效性强的训练来巩固思维对话的成果,使学生享受思维的快感,体会运用的快乐,获得成功的自信。具体地说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的准备是高效的前提
第一,要精心备课,用心设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只有深思熟虑表达出来才经得起考验。课堂教学同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要准备些什么呢?首先教师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其次要备内容。即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搞熟本门课程必须讲授的理论点和技能点,精心编写教案,用心构思每堂课的教法(包括设计好每次课引入课题的方法,设计好本次课提哪些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设计好举哪些例子才能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技能的
原理),这样,教师每次进入教室时才能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
然后要备学生。古人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学也是一样。做教师的,不论是不是班主任,都有责任和义务接近学生、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有目的、有方向,上课时就能恰如其分地掌握深浅度、掌握节奏,驾驭课堂。尤其是我们这些半路接班的新老师,他们处处想挑老师的毛病,跟他原来教师比,所以我们就得把他们要出现的各种情况想到,也就是备好学生。
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教师掌控课堂教学仅仅凭“管”是远远不够的。在授课过程中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心随师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地沉浸在探求知识、掌握技能的乐趣之中。为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增强所授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广泛关注学生,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自言自语,讲完自己所备内容了事,而应该时时关注学生们听课的状态。兴致高的,进行鼓励;有困惑的,进行提问;开小差的,进行制止。另外,教师不要把自己固定在讲台上,时不时走下讲台,变位讲课,既能给学生视觉、听觉都带来新感受,又会引起学生注意,有效减少学生开小差的现象;教师在变位讲课时,如能将视觉效果、手势效果配合
使用,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妙不可言。
那么,如何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呢?我觉得,语文教学重视举例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即精挑细选的具有典型性的、联系生实际的、联系社会实际的例子用于教学之中,以达到理解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又使课堂生动活泼。当然,在举例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举例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影响到讲课的进度,以致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举例时也不可单纯为追求幽默而过于搞笑,搞笑则会使课堂过于松散和随便,反而会不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进程。
三、要善于用情绪和语言调动学生的热情。相信各位都有一个感觉:和一个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人交谈简直就是一种受罪。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讲课面无表情、语调平直、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学生必然昏昏欲睡,甚至本来不想睡的也被“催眠”了。南开大学教授丁军说:“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必须精神饱满、目光灵敏鲜明地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情绪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开始讲课时,要用精彩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热情。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把握科学性;吐字要清晰,措辞要精当,力求准确性;描人状物要逼真细腻,具有形象性;节奏要跌宕有致,声情并茂,富于感染
性;巧用比喻,旁征博引,加强趣味性;语畅词达,说普通话,提高规范性;解惑释疑,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同时对于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放慢语速,让学生听清、记牢。
四、要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
英国哲学家伯克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同样,教师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有助于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课堂中难免出现少数学生听课厌倦、走神、睡意惺忪、出现小憩或昏昏大睡;讨论问题时,学生中也会出现聊闲说话、看其他书籍等现象。事实证明,课堂秩序混乱、涣散,不仅会影响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效果,更是会大大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和思路,教师讲得越枯燥,学生越没有心思听,课堂秩序越混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秩序的管理上,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切不可对课堂中出现的许多不良状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里要特别谈谈制止学生开小差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明白,学生上课开小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身体不舒服,有急事,一天中已经上了很多节课,根本不想学习等等。其次,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制止。教师制止学生开小差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尽快把思绪拉回到课堂上,而不是为了出气,使师生双方都陷入情绪化当中,因此必须选用最有效的方法。不能使用辱骂、训斥、没收、赶出教室等方法,因为这会使学生与老师更加对立,制止的目的也就根本达不到了。我在上课时若遇到学生开小差,总会和颜悦色地进行提醒,若是屡犯不改,那就坚持不懈地进行多次提醒。我常用的提醒语言是:“请你来回答一个问题好吗?”“你俩在讨论什么,可以告诉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吗?”“你在看时间吗?离下课还很远呢,再坚持坚持!”这样提醒一两次,学生一般都会很配合地自觉停止开小差。
五、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现在正是复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被语文数学、语文数学快淹没了,如果我们再不找些窍门,为他们减减压。那累死他们也无济于事。
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高效的基础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师应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证采取有效 的教育手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只有研究透了教材,才可能设计出最合理、最科学的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学习知识的过程,才能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走的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在业务上下工夫,找找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感觉这堂课还算有点意思.例如,用一用多媒体等可以调动他们视觉和听觉的教具,尽量减少不听课学生的人数,用谈话和拉近感情的方式争取边缘生。吃透了教材,又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才会有针对的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做足课堂预设,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应对自如,给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帮助,才会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要经常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有效性.课堂评价要及时有效,并且有激励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的导语要简洁有效,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体验,增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合理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调节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注意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七、努力树立自己在班级的威信
让班级当中有威信的孩子为你所用,如果他们信服你,就会主动为你管理课堂,剩下为数不多的“捣蛋鬼”就好处理了.说到捣蛋鬼,一定要控制情绪,千万不能因学生的一点课堂问题而愤怒,出现过激的言行、惩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使得自己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虽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看似偏激,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试着从情感上“笼络”人心,一定要把安静的课堂建立在学生不好意思在你的课堂上捣乱的基础上.否则遭罪的是教师,遭殃的是学生.我们要相信:只要有信心、爱心、责任心,就能够驾驭和调控好课堂,让无效课堂变成有效课堂.再让有效课堂达到高效课堂。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教师如果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感情,那么学生自然形成“逆反心理”,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你给学生几分爱,学生必将回报给你几分爱,爱是相互的.”请我们的老师们,拿出我们的爱心、细心与耐心,多给孩子一些呵护、赞赏与鼓励!相信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自己也会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总之,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掌控、驾驭课堂,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是教师责任心的充分体现。只有成功地掌控、驾驭课堂教学,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顺心,圆满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我们涞源一小滨湖校区的课堂更加精彩。
第二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怎样打造高效课堂呢?先学后教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已势在必行。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昵?下面结合我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对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一、优化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必须课前下足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出应急方案,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和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所以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实际,我组把教研课题确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在实践中收获颇多。其具体教学模式为:课下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提高的机会,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下预习: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重点以及注意问题等,学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去尝试、去体验,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这是每节课的基础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把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由组织能力强、理解能力好、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个过程由小组长指挥,小组和组员可以自选问题,自选角度探究,也可以由老师命题,由小组长记录问题,掌握情况。整个过程是自主的开放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展延伸是自主探究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最佳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适量、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学生学习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巩固了学习内容。每节课最精彩的应该是展示环节:“小老师”在讲台上尽展风采,“学困生”在辩论会上唇枪舌战,快板小品也争着亮相⋯⋯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手举得勤了,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了,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终于敢开“金口”了,昔日沉闷的课堂也有笑有乐了.最后, 评也是“高效课堂”的内容之一。课堂是否高效,要由教师来评价以及学生间的评价。要做到精评,即讲评要及时针对性分流性,讲评的形式要多样性,要直观流畅。在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中, 并不单纯地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 而要对课程目标以外的非预期效应给以更大的关注。一般来说, 人们认为课程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而且课程效果大都是由课程本身形成的。但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课程的运行, 进而影响到课程的结果。如教师素质、学生已有水平、学校的软硬件环境, 还有参与课程改革人员的各种心理状态等。这些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课程方案的实施。这些非课程因素参与到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与课程本身产生交互影响, 产生各种非预期效果。而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存在于各个方面, 有些是外显的, 有些则是内隐的。有时候, 这些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对以后课程的运行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 科学的课程评价常常把较多的精力用在对非预期效果的评价上, 强调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非预期效果的分析,通过对非预期效果的监控, 实现对课程开发质量的保证。
学生领略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挥洒自如的风采, 这背后是教师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而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当成自己的乐趣, 当我们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舞台, 当我们把课堂当成自己人生的一大快乐时, 我们便会感受到由衷的幸福。提高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让我们抱着坚定的决心将高效课堂真正落实到实处。
第三篇:高效课堂策略研讨
高效课堂策略研讨
(一)《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可以这样朴素的理解为;课堂要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可否认琳琅满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同时强调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人生的跑马场。
其实质内涵是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建设为保障,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依托,以发学生发展为终结目标,最终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
其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其理论依据,课改的理论依据就是课标,高效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课标中的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入式”向以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式”向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转变。
山东杜郎口模式:“10+35”,“三三六”教学模式
10+35(时间分配;师讲少于10 分钟,学生活动多于35分钟),三三六(前一个三是指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教所谓立体式就是: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拓展、演绎、提升;所谓快节奏就是: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一个三是预习、展示、反馈,六是指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
山东乐昌中学271模式:
获取的知识:20%的知识—自学能学会;70%的知识—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教师教会
时间:20%(约束10分钟,教师诠释目标,组织课堂教学);70%(约束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或朗诵;“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从以上两个学校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强调教师少讲,那么教师少讲了教师做什么,少讲了学生怎么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的岗位作个调整,由“讲师”变为“编导”,“编”就是编制学生活动的导学案,“导”就是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及时进行点拨、指导。
教师少讲了,学生就要自主合作探究去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预习环节就是整个课堂的基础和关键,这环节搞不好,后面的工作就难以开展,这就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优秀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问题和学习目标。
一、分组:一般六人为一大组,二人为一小组。分组时注意成绩好的与差的搭配,男女生的搭配,性格
开朗与内向的搭配。并将组内人员编号,成绩好的为小号,差的为大号,回答问题时大号优于小号。这一环节中,小组长的选拔很生要,他是个关键人物,其作用至关重要,小组长的性格一定要外向,如果一个小组长都不愿意参与讨论和展示,那么其他组员就不肖讲了。没有选好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小组长,那么那种课是很难搞成功的。
搞好这个环节,可以做到兵教兵,兵练兵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师方面:除了上面讲到的教师观念的转变“讲师”变“编导”之外,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要有广博的知识,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全国只有一个课标,而使用的教材不同,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写出教材分析。无论任何模式,都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课标,不能降低,也不能拔高。
学习实践杜郎口模式,切莫死搬硬套,一层不变,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以推行,更不能搞花样式的改革,不要认为把几条桌摆成圆桌,四周涂黑板,搬掉讲桌就成杜郎口了,我们要深刻领会其实质内涵,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三三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相信我们的课改一定能够成功!
第四篇:继续教育培训资料--高效课堂模式讲稿
找准支点
推进课改
近年来,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大胆探索,不懈实践,发掘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互助、训练、疏理”四维课堂教学改革路径。这一路径具有“自由”和“坚守”的特点。前者是对一线改革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尊重和激发,后者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本质的把握与遵循。这一路径找准了教学相长、教与学相容的契合点和支点,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自主、互助、训练、疏理”就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启导、扶导、开导、主导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协作探究、自我构建、主动发展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状态。自主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思考。自主学习的本质在于体现“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和“我思”意识。互助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更正、讨论、展示以及教师点拨等助学活动。训练是实现“当堂消化”、当堂完成作业的途径。“疏理”即对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疏导清理、归纳迁移。是对所教内容如何在学生身上发生转化做促进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提倡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内容作为实践尝试,调动、提高学生“学”之后“习”的主动性。“自主、互助、训练、疏理”是最基本的教与学的行为。师生的主要动作形态是“听、说、读、写、思、练、教、评”;主要动作特质是“思维、记忆、理解、巩固、应用”。
一、导学教案和维度要素
“自主、互助、训练、疏理”四维课堂教学路径,主要依据导学教案和“自主学习——互助展示——训练巩固——疏理归纳”四个维度要素来实施。
导学教案是以“学案”与“导学”互补,是对学生学习和引导而开发的一种教学合一的方案,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学到什么程度”、“教什么”、“怎样教”。是学生预学、共学的 “指南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我发展的“路线图”,是教师施教的“计划书”。导学教案的设计不是以教师主观讲授为主,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或是一种“过程化”教学。它的设计思路基于课堂改造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先学先习,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诞生重点问题,实现学习的增值。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导学教案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精髓是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紧张、有序、高效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指挥、评判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调控课堂,当好组织者,捕捉关键点并适当引导、释疑、解惑、讲授。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主动建构、提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导学教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将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联系,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
化。教师编制导学教案时有“留白”。可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追记”和“后记”,以便形成更为完善的第二版、第三版导学教案。
四个维度要素:自主学习——互助展示——训练巩固——疏理归纳
自主学习,形成问题。
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重点、难点的基点上进行前置性自主学习。前置性自主学习并非仅仅给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准备性的知识,或只是让学生阅读教材熟悉一下新知识以便课堂显得更有表现性,更不是让学生完成本该课后完成的系列习题以追求“高效”。它的根本作用是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引导思维先行的作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学习力量。
前置性自主学习任务与课堂教学又是一体的,课堂教学是课前学习的延伸,是个体学习到群体学习、独立学习到有需要帮助学习、分散学习到集中学习的转变。因此,课堂上不需要另起炉灶,而是在学生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教学适当的引导,此即以学定教。
前置性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应该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其中,“低入”包含“根本、简单、开放”之意,只有抓住了根本之处,才可能做到简单;“多做”及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所得,优生能做,学困生也能做;“深思”即促进学生在课前就要深入思考;“高出”即追求感悟和悟性。就本质说,学习不是把一个东西由某人传递给他人,而是学习者自己的感悟过程。当然,这是一种追求的方
向,课前不一定都能实现,仅仅通过一节课也未必都能达到。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学”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建构初步的知识结构,提出学习中存在或发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清楚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基础、找到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时教师的扶导,要以精心设计的学习目标、背景介绍、旧知回放、问题串设计、情景创设、时间控制、方法采用等,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架”。做到“五导”:
1、导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
2、导疑,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质疑、释疑。
3、导思,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导做,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5、导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提高自学能力。
互助展示,解决问题。
学习成员通过对学和群学等共学方式彼此求助、互助、解决独学时没能弄懂或未解决的问题。之后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或板写、或解释、或说明、或讲解、或表述、或点评、或讨论、或板演、或分析、或议论、或辩驳,思维深刻的帮思维肤浅的,思维正确的帮思维错误的,思维全面的帮思维有缺限的。展示的本质是交流、是学习,是思维的碰撞、是生成的深化。此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异见”、要适时把控、梳理学生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给予补助。精讲点拨、释
疑解惑,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围绕学习的关键点,逐层设问,通过对知识的引申、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和质疑,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迁移和升华。精讲点拨、释疑解难,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再次方法要当,讲疑点、讲方法、讲规律。
训练巩固,课中补课。
训练巩固是实现“当堂消化”的必要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是教师必须重视和应用的课堂诊断评价思想,诊断教学,掌握学情,形成反馈,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训练检测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讲评时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目标、进度、方法、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本环节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充分运用“兵帮兵”、“兵练兵”的战略,将扶弱助困工作在课堂内完成,做到“课中补课”,尽量做到“堂堂清、人人清”。对优生要有超前学习的策略,要布置相应的提高类练习题和作业,不能坐等他人,也不能因为搞“堂堂清”而限制好学生的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起到五个方面的作用:
1、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2、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述和书写习惯;
3、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4、拓展学生的思维;
5、提供反思问题清单,让学生评价
自己,更清楚的知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如,在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方面:掌握所选择的学习方法了吗?能用其他方法来学习本内容吗?能自主学习了吗?有合作精神了吗?帮助同伴学习了吗?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力有所提高吗?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呢?以后打算如何做呢?
疏理归纳,迁移拓展
教师指导学生疏理、归纳、整合知识,达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度拓展,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一环节根据学生学情灵活掌握,不急于为拓展而“拓展”。
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可在此四维要素的统领下有不同的课型和流程。如:
(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巩固练习——补救达标。
(2)明确目的——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
(3)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4)明确目的——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
(5)数学、科学课“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课型和语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课型等
三、组织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以4人为基本互助小组。4人小组最
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用走动,前面的两个学生转过身与后面同学构成一个小组,固定小组位置,座位一般不变。为使小组、互助、探究有序有效,一般要利用两三节课对小组互助学习进行无声而又快速分组训练。首先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做好角色分工,进行角色训练,如组长、发言人的训练;接着进行约定训练,如,发言、倾听、明白、请坐好等。“明白”用掌心向前的手势,“请坐好”用击掌“啪——啪——啪”的方式。然后是教学课堂礼仪的训练,如赞同别人发言用“√”手势,不同意别人意见用“×”手势。发言时要面向大部分同学,注意倾听,学会诚心诚意赞誉别人,不干扰其他小组的学习活动等;最后是检测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经过多次训练实践,使小组合作做到快、静、齐,且分工明确,要求4人小组合作达到五项指标:关注、关照、表达、倾听、利用资源。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之间差异,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让人人参与到学习之中。
四、教室环境
增加黑板,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活动和展示的园地;增设板卡,学生独学用小板卡,展示自己的成果、想法、问题;群学用大板卡,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内最想探讨的问题等。悬挂激励性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参与课堂、增加自信;设置评比栏激励学生学习。
五、教学评价
1、宏观评价
不看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看课堂气氛是否和谐、民主,学生是否敢问、敢说、敢发言、敢讨论,学生听、说、读、写、评是否贯穿始终,课堂是否有拓展、挖掘、提升,是否注重
思维的激活和能力培养,是否人人都参与等。
看教师的主导“功夫”是否主要体现于预习时的筹划、引导、点拨,展示时的组织、精讲、精评、释难、解疑,训练巩固时的纠偏、帮扶,归纳总结时的迁移和拓展等方面。
2、微观评价。
关乎到三个维度(教师、学生、训练)和13个要素(教师方面的教学准备、学习目标、内容设计、有效有序、承认差异、教学特色、学生方面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合作探究、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和训练强化)。
这样的评价机制在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中的彰显。
六、收获与成效。
1、形成一种固本强基、尊重差异、释放个性、精彩纷呈、多元和谐、动态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课堂状态。
2、能够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能够真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有动(有序的更正、讨论)有静(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静悄悄地看书、思考、完成作业)静中有动,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记忆等系列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教学过程愉悦而充实,学习效率特别高。
3、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生读书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了问题,通过助学、精讲,能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
4、能够“培尖”“补困”。优生通过自己看书、练习、做检测题,完成学习任务后,就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在帮助过程中,优生会进一步理解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真正地培了“尖”;同时学困生的问题也能当堂解决,当堂达标,真正地补了“困”。
5、教学相长的原则得以体现。“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6、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信息反馈、分层教学等原则,也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教学方案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实验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前提则是作好每一个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课题的确定
课题是一节课的主题,是学生听课的中心,它应与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完全吻合。
二、课型及授课时间
课型是指:新课、复习课、习题课、自读课、讲读课、实验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作业讲评课、试卷讲评课等。授课时间必须标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精选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设计和
计划的根本依据。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功能,上述目标在文科的教案中都应有明确体现,在理科的教案中,前两种目标必须有所体现,思想目标在有些课节中也应有所体现。
教师心中的目标应分三类,一是普遍应达到的目标;二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达到的较高要求的目标;三是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应达到的降低要求的目标。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备课时对重点、难点的确定是相对本节课的内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应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找出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用准确的文字在教案中书写出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结构。要从有效学习的角度设计组织教学,设计应符合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导入清晰、过渡自然,教学环节严密,分层推进,全员参与充分体现教师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精神,注重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反馈控制及时有效,训练针对性强。
2.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准确,重点突出,抓住难点关键,注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教学,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经验能力系统,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定教,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整
体提高的情境,结合教学渗透学法指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科学使用现代多媒体课件和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精彩的教学环境和学具。
4.练习题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性、体验性目标要求,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形成。
5.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入正课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导入正课板书课题后必须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打下伏笔。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要轻视教材中的看、想、议、猜、做等黑体字提示,它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备课中的关键环节。
(4)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应得到相应的发展。
(5)教案中要突出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首先要为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一是问题要恰如其分;二是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三是问题要有探究价值且便于回答;四是要给足够的探究时间不要流于形式;五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探究的结果。
(6)启发学生做好课终“小结”,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和获得知识的快乐。
(7)要合理利用现成的教案,对此要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对于每一个教案均要做必要的删减、补增与更换,使其成为既借鉴了外地的经验又适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教学方案。
六、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要体现感悟、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学。编写教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要系统、清晰、实用。
教学后记是教师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反思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体现课改理念,要力求给人启示,要力求语言简洁精彩。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 教法、学法指导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②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③ 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设想的验证。教学内容、过程,呈现方式调整的原因。④ 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⑤ 体会感悟。
好的教学设计是好的教学的指导方向,无论教学方法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在有效的时内把握和提高教学内容和思想,并更好地授给予学生,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关键。
新课标下怎样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的今天,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将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因而听课者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课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违于课改精
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3)听课后要反思总结。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是否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
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要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
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①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第五篇: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高效课堂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物质文化建设—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
1、教室外观:教室门上张贴图文并茂、设计新颖的班名、班号、班徽等;
2、教室墙面:墙壁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3、黑板布置:在黑板一角开辟每天的―学习目标‖。每天由一位学生写上自己的人生心得;加强学生间的了解交流。
4、课桌布置:桌椅、用具归类摆放,整齐,整洁、卫生角贴环保标语。
(二)观念文化建设。
转变班级观念–寻找每人亮点。班级文化观念建设要整个班级对各种现象、事件有倾向性的看法和思想。班级文化建设要寻找每个学生精神的发光点,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三)人际文化建设。
人际关系对个性发展,行为表现,心理健康都发生巨大的影响。班级人际文化建设要着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四)活动文化建设—系列主题班会。
充分有效的利用班会时间是班级建设的最好途径,教师应该在班会课上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进一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从而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