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汉字魅力 弘扬中华文明
感悟汉字魅力 弘扬中华文明
为弘扬中华汉语言文化,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汶上县第六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县教体局号召,于4月8日举行了规范汉字听写比赛。
进入三月,各班就积极利用主题班会、队会、板报等形式,紧扣“感悟汉字魅力,弘扬中华文明”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缤纷多彩的规范书写活动,选拔出本班的优秀学生参加校级比赛。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三个校区的12名老师和74名学生分别参加了教师组和学生组的比赛。最终,陈妙珂、张亚楠、高子阳三位同学脱颖而出,分别夺得所在学生组的比赛冠军,优秀组织奖则被四三班、五二班、六三班获得。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汉字的深厚底蕴,提高了规范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增强了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郑龙阔)
第二篇:感悟汉字魅力,传承汉字书写
---云雾蒙蒙 田阳县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我班周静娟、黄海淇同学有幸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低年级组的汉字听写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次汉字听写大赛决赛的词语涉及课本应知应会词语、课外日常生活常见词语两大板块。赛前,我们班积极备战,利用课前、课后的点滴时间进行全方位听写,同学们个个踊跃参与,信心十足。此外,我还要求孩子们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号召家长们利用晚上的时间给自己的孩子听写词语,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汉字听写的乐趣。
12月13日晚的比赛现场别开生面,参赛选手们个个热情高涨、斗志昂扬,他们用规范的汉字书写着自己的精彩。随着“大雁、墙壁、漂亮、鹦鹉、睡莲、抽签、圣女果”等等词语的出现,小选手们依然能沉着应战,正确书写。小选手们在台上书写,小观众们似乎比小选手们还紧张,他们也在台下跟着书写,选手们写对了,他们鼓掌喝彩,选手们失误了,他们感叹唏嘘。小选手们在台上努力拼搏,展现了中山学子的别样风采。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习,在细节中进步,汉字听写比赛,让我们的孩子掌握的汉字知识更加丰富,参赛的心理素质更加良好,对汉字的热情更加高涨。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都是一笔财富。正如参赛选手周静娟所说:“经历了比赛的磨炼,我比以前更喜欢阅读和积累汉字了,我在比赛中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现在我的学习更有动力了。”因为对汉字听写大赛的热爱,孩子们学习汉字、听写汉字的热情空前高涨,现在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认真积累,每碰到一个陌生的汉字,都会翻翻字典,查清楚读音、字义,然后加强记忆,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到了汉字之美所传递的文化魅力!”。
人生聪明识字始,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不仅在于选拔出一个榜样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美,体验书写的快乐,提升写字的热情。愿你我同行,共同努力,把汉字的魅力传承下去,愿每个“中国娃”都能书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争当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感悟汉字魅力,转承汉字书写
第三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被历史证明符合人类生存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括天文地理,更涵盖人文历史。她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道德规范是天地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反映(《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12个字传续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动过一个字,充分说明她是真理,是我们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应该知道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孝悌忠信是人的根本,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仁爱和平是人类大义。“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如何才能认知这个真理?其根本方法就是道德教育。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就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道是规律、真理、秩序、法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德就是随顺自然的规则,遵守自然的秩序。道德就是通达天、地、人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并遵守秩序、遵循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我们不能不佩服古圣先贤随顺自然的大智慧;我们不能不感恩留下并传承这悠久传统文化的中华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及以前,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关于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树立起一种既保护自然又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价值观。用诚信和智慧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教化”的作用。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社会行为规范则只是一种教化。社会行为规范有各种各样的,并不要求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一模一样,但却要求人们必须要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佳行为方式却是要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用智慧,而智慧则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少年时期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即幼年时学习家庭里、家族里及周围邻居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稍长,即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才能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文化断层”的缘故,现代人大都不懂,或不重视社会行为规范,或者只是认为社会行为规范只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有礼貌、有道德之类的东西,这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并不能说服现代年轻人,反而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张扬自我、张扬个性,不惜以自己个人的愿望而牺牲他人的利益,不惜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破坏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由于不懂得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现代人的行为往往都留下后患,从而又使自己陷入痛苦。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的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选择时,便胡乱行为,结果弄得事情一塌糊涂,事后悔恨不已。
自汉以后,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剧,再到满清的大杂烩,都是文学艺术占据了文化的地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烟酒茶文化,真正的文化被人们忘记得干干净净。难道不可悲吗?
我们自小曾为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也曾为落后的现状而悲愤不已。文化是文明和愚昧的集结。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也集沉着长期滞存的糟粕。存精华去糟粕创文明新路,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给了我们知识与力量,历史也给了我们痛苦与迷惘。或者出于种种目的,或者出于能力的局限,许多人“庄严地”歪曲了历史,曲解了文明。作为后世人,我们遭受了愚弄,同时我们又不知不觉地在愚弄别人。代价太沉重了,该结束了!没有文化的巨人,就没有强大的民族;没有文明的巨轮,就没有昌盛的国家。不幸的是,很多现代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切,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极大曲折。因此,继承和发扬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篇: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中华文明
弘扬中华文明 继承革命传统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当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其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得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再次,我们还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既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又把学生在家庭和社区内的道德行为列入矫正和测评的范围。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德育教育实现实效性、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从而巩固我们的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把她原有的智慧发掘出来,继承下去,使她能不卑不亢地服务于当代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花盛开的更加鲜艳!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
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记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车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满了人。到了宛平南路这一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还带着一位年幼的小孙子,居然没有人让座。那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车门口一直走到车尾,可满车的人却毫不在乎,视若无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连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们。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看着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个站点,都会播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我想,这是在浪费电。我听了几百遍了,想必经常做车的人听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满座的人,面对他们却不加理睬。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让座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种义务。现在,人们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意吃个亏——正如让座这个简单的动作。此刻的让座已成了那变质的面包,像个足球似的被人们踢来踢去。
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与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第五篇: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团日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四,活动目的 五,参与者 六,参加人数 七,活动前期准备 第二章:团日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展 二,活动内容 第三章:团日活动反馈
一,活动成效 二,自我评估 三,展望未来 第四章:结束语 附录:团日活动传单
如朝霞般灿烂的笑脸
洋溢的是对明天的希望 那是激昂的青春做证 那是梦想的翅膀翱翔 那是自由的年轻召唤 加油吧!工商1班的学子们 向浩瀚星空许下诺言 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 让青春热火燃烧永恒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一.活动主题:中华精神颂 二.活动时间:11月8号 三.活动地点:韶华路、一教212 四.活动目的:
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团员的爱国热情,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增强广大团员的团员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增强广大青年团员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使
命
感。
五.参与者: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1班 六.参加人数:45人 七.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明确主题:经过团支部成员和各团员的积极讨论确定了“中
华精神颂”为本次团日的主题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为本次团日的副主题
(2)分工合作:围绕此次“中华精神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经
过积极商讨确定了活动,进而把全班同学分工,安排到四个组
A策划组:任务是策划具体活动细节及工作人员调配,安
排具体事宜,协调各组联系 组长:胡雪艳、高立飞
组员:樊娜娜、刘曼、冯岳娟、张美玲、许彤、王旭彤、武敬波、张德杰、周庭明 B摄影记录组:任务是记录活动的策划、准备、开展和后
续工作的进行,负责前期筹备工作和活动现场的拍摄,并负责将活动流程上传。组长:赵万虎、赵玉荣
组员:马保平、谭小芳、罗国梦、賀平、南洋、肖川、赵鹏、米军、张学伟
C宣传组:负责宣传中华精神有关的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及
设计张贴图片,制作展板,分发关于弘扬中华精神的传单等。
组长:李连柱、武潇
组员:惠云云、张丽娜、石沁予、单珊、徐嵩、肖琼、张文学、夏志坚、魏川东
D后勤组:负责购买活动所需物资,进行财务预算及开支记
录,安排活动场地及活动过程中所需音响、电脑、团旗、团徽、院旗、班旗、彩纸、气球等物品的安置,维持活动秩序。
组长:盛健、李爽
组员:程娜娜、张芳、史晓晓、马骏、杨欢、樊
鹏飞、王琦、刘晓阳、何江、王玉
2.活动开展:
为传承中华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焕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实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11月8号上午同学们在韶华路设摊位,同学们不惧寒冷热情洋溢的站在路旁向过往的同学、老师分发传单并讲解中华精神的内涵及意义,积极进行中华精神的宣传,坚决做到学习、坚守、传承、弘扬中华精神,努力让中华精神在我们这一代青年手中发扬光大,同时展开的留言签名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配合在留言板上录下对中华
大
家
庭的祝
福
与
赞
颂。
看着大家的热情参与我们热情高涨,“爱我中华”“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满满的一大张留言签名纸写满了同学们得到名字及对祖国美好的祝愿,展现了经贸学子深深的爱国之情,展现了中华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2)第二阶段:11月8号下午七点在1教212举办室内活动并邀请外国友人到现场。
A 活动开始同学们及三位外国留学生在团支书的带领下重温入团宣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共产主义事
业
奋
斗。
”一声声铮铮话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抒发了团员们精忠报国、爱我中华的豪情,传达了他们为祖国不断强大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使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得到激发,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B 团支书对本次活动安排及具体方案做详解,并鼓励大家以最高度热情参与。
C 具体活动环节:首先由主持人宣布主题团日活动开始,在庄严的《中国共青团团歌》歌声中拉开了10级工商1班主题团日活动的序幕。全体同学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外国友人,对他们能参加中华精神颂的主题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活动中外国友人和我们精彩互动,三个来自遥远国度的友人以文化交流使者不断学习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同学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青春,激情的表演把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三位外国友人也表达了对中华精神与中华文化的赞美,各个精彩的节目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团日一致的团日精神得到充分彰显。
八. 活动成效
1.实际成效:通过本次活动活动缓解了工商1班同学们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同学们深刻体会了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的中华精神,在学生中掀起了传承、弘扬中华精神的热潮
2.活动亮点:A 邀请外国友人与同学们互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B 分发传单同时展开留言签名活动,记录下了对中华大家庭的祝福与赞颂
九.活动自我评估 1.活动中成功的地方:
A 分成四个组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为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奠定了基础,在活动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衬托了本次活动主题。,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积极性也让同学们就本主题相互交流意见。
B 活动活动准备充分,在活动开展前团支部成员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及部署,后期总结讨论充分做到了理论和实际想结合并且升华了理论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
C 各组之间密切配合,全班同学都积极完成所在组的任务。2.活动的不足之处:
A 由于事先考虑不周全活动一开始音响电线没能准时得到连接
使活动没有按计划中播放相应爱国歌曲。B 虽然有详实安排但由于实际过程中人数过多,场面有点略微混乱
十.结束语
每一次团日活动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然而让我
感触最深的还要数我团支部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们积极进 取的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一次成功的团日活动,其中必有班级 每个
同
学的努
力,团日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的是班级的凝聚力,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我们完不成的任务,更没有我们办不成的活动。我们坚信只要春季里悉心耕耘,定能在秋季收获最丰硕的果实。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一班团日总结
团支书:胡雪艳
附录:
工商一班团日活动传单
中华精神颂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大爱感天动地,气壮山河,大爱的火焰温暖着每一颗心,大爱的信心激发着每一个人,大爱的音符奏响了中华凯歌!而大爱的力量源自一种精神,一种无私的精神,友爱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互助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华夏大地上波涛汹涌,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上插上了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他,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中华民族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民族精神,和谐的社会呼唤民族精神,企业的建设需要有民族精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爱国者,每一个共和国的公民都要有民族精神。“多难兴邦”在一个又一个大灾大难中,我们看到了爱国者精神一次又一次闪烁无限的光芒,我们看到了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黄丝带在飘舞、红丝带在飘舞、绿丝带在飘舞。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再现中华之雄魂。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一班团日活动
11月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