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安员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
浅析保安员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 要 当前,保安员遍布社会各行各业,担负着多项安保职责。伴随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保安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已经形成新型职业群体。由于立法、管理及保安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保安员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保安员“不保安”等负面影响日趋凸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秩序及人民群众正常生活。本文拟对保安员犯罪的成因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立法,从根源上预防保安员违法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 保安员 特定群体 保安员犯罪
保安员行使着保护财产、人身安全的职责,在保障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保安员监守自盗、寻衅滋事劫财伤人等侵犯财产、人身权利的事件却时有发生,保安员犯罪的现象近几年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降低了人民群众对保安队伍的信任感。因此关注保安员这一群体,分析探究保安员犯罪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治理对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安员犯罪的成因分析
保安员员为何频频违法犯罪?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入门审查条件过于宽松
按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物业管理、保安公司聘请保安员,应当无犯罪记录。但在现实生活当中,一般的物业管理、保安公司都不会专门去审查应聘者是否有犯罪记录,认为是多此一举,殊不知正是因为入门审查条件过于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保安员犯罪的发生。
(二)自身素质与工作因素
一方面表现为自身素质不高和法律意识淡薄。在保安员犯罪案件中,涉案保安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的占了多数。受教育经历的匮乏,客观上使得保安员这一群体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呈现出单一化、线性化的特点,即思维简单,做事仅凭个人好恶。同时,较少的受教育经历还致使法律观念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年轻也是诱发保安员犯罪的一个因素。如前所述,尤其是娱乐场所保安员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职业,而不成熟、爱冲动,不冷静、少理智是年轻人的特点。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他们也更易“出事”。
(三)外界因素
一是经济因素。保安员收入普遍偏低,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犯罪的案件在保安员犯罪案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特别是盗窃案件中非常明显。此外,年轻的保安员交际应酬多,年龄稍大的保安员还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所以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走上偷盗等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很有可能了。另外,收入偏低还导致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保安员队伍当中,因为过低的收入显然与素质较高人群的心理预期落差过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安员队伍素质偏低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现状。
二是地位因素。保安员是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从边远农村来到都市,每天都和城里人、富人打交道。本身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艰苦,加之一些城里人对他们的歧视和言语伤害,有的保安员便很容易积聚不满,产生仇富心理,继而监守自盗甚至劫财伤人。
在社会转型期,出身贫困的保安员每天给城里人、富人服务,体会最深的肯定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贫富不均是潜在危机,外来工到城市后不再受到熟人社会的制约,自然很容易引发犯罪。在保安员犯罪中,有一部分保安员出于维护雇主或上司的利益,为了表现对他们的忠诚,结果沦为雇主或上司的打手或“帮凶”。这当中除了法律意识淡薄、盲目盲从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受控于雇主的地位也使保安员不敢违抗雇主的命令。既然受雇于他人,那自当唯雇主马首是瞻了,甚至有时为了表现自己忠诚、“能干”,为了博得雇主的赏识和好感,而积极响应、主动请缨。
由于收入低、地位低,保安员越来越难招录,素质也就越低,长期以来会形成恶性循环。
(四)职务因素
看护单位和小区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是保安员人员的职责,那么相应的,他们也就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职权,比如巡视、询问、查看以及进出一些别人进出不了的场所等。这都在客观上给他们实施犯罪创造了便利条件,特别是一些保安员在主观上不能正确理解保安员的职责,常常自以为是,利用保安员便利实施犯罪。
(五)相关立法不完善,保安员市场存在恶性竞争
目前,我国就保安员方面问题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只有《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其他的依据只是公安部门的规章、规定。法律存在太多的空白,导致市场事实上的放开,使得保安员市场鱼龙混杂,竞争异常激烈。许多物业服务公司为了拓展业务,将招录保安员的标准降低,一些不良人员也进入了保安员队伍。而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利润,许多物业服务公司缺乏对保安员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从而导致保安员员整体素质低下,发生违法犯罪不可避免。
二、保安员犯罪的预防对策
保安员犯罪的增多,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既有立法、管理制度层面的缺陷,也有保安员个人素质方面的不足。因此,预防和减少保安员犯罪就应当多管齐下,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做好管理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对保安员服务的法律性质进行清晰的界定,详细规定保安员公司的组建、保安员的培训、监管等内容,改变保安员行业的无序状态。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保安员服务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比如对从业资格加强审查,严厉打击“黑保安员”,保证保安员企业、保安员人员的从业资格和能力。
第二,保安员公司对保安员要严格审查、严格培训、严格管理。录用时要严格审查。招聘录用保安员员时,应对其身份及个人、家庭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实,不能因需求量的增大而放松审查,把一些问题青年招入保安员队伍。上岗前要严格培训。对于保安员员的培训应该统一制定规范化标准,并实施严格的考核考评,不合格的不能上岗。在培训内容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消防安全、队列、擒拿格斗等基本技能方面,更主要的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让保安员人员不仅要做到知荣辱、懂礼节,更要做到知法、懂法,并在工作中守法、用法。这就要求保安员企业要注重对保安员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对保安员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要坚持业务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学习并重,全面提高保安员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起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工作中要严格管理。应该形成聘用单位、保安员公司和自我约束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形成全方位全时空的管控网络,确保不存在管理上的死角和盲区,以预防各类违法违纪问题的出现。
第三,把保安员的技能培训作为硬性指标。要加强对保安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消防安全、队列、擒拿格斗等基本技能方面,更主要的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让保安人员不仅要做到知荣辱、懂礼节,更要做到知法、懂法,并在工作中守法、用法。这就要求物业、保安公司要注重对保安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对保安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
第四,将保安员纳入城市管理与服务体系,提高待遇。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保安员干的是很多人不屑干、不愿干的工作,加之自身素质不高,因而易被忽视和冷落,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歧视。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被城市人“抛弃”,并逐渐被边缘化。这不仅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也加剧了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所以,加强社会层面的治理,就是要让社会大众树立尊重保安员这一群体的意识,充分理解他们的处境,对他们施以最大程度的尊重,由此来拉近保安员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实现双方关系的和谐,也使保安员人员快速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个新市民。保安员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将其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改变其在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地位,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认可,可使其对城市产生归属感,以主人翁的态度为保卫城市安宁,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同时适当提高保安员的待遇,完善其社会保险内容,使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关注,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发展。
第五,雇佣保安员的单位自身也要注重制度建设,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特别要完善值班制度,尤其是要杜绝单人值班等问题的存在,尽量不给那些不良保安员以可乘之机,减少他们违法犯罪的机会。
第六,公安机关也要从加强从业资格的审查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保安员业及保安员人员的监管力度,以保证保安员企业的规范运作和保安员人员的从业资格和素质。
第二篇:犯罪预防与对策
犯罪预防与对策
1、我国现行打防并举犯罪对策解析。
我国现行打防并举犯罪对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打,即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防,即防范,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积极措施和主动措施。打防并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核心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它指出和揭示了打和防、指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掌握的重点。
现阶段打防并举的重点应是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原则,就是要在宏观上把预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注重从抑制和消除产生危害社会治安现象的具体原因和条件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违反法律、纪律、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治本之目的。
预防为主,重在治本,是实行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以惩罚为主,其作用毕竟是侧重于治标,而不是治本。可以说,我国已经把严惩犯罪作为整治社会治安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但是,我国刑事犯罪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却仍然持续大幅度上升,治安问题日渐增多,从这一角度来看,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原则的提出,也是对我国整治社会治安工作进行历史反思所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中央提出的“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地体现了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基本原则,强调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严惩犯罪,积极治标。刑罚惩戒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手段。正是由于这种辅助的事后的预防与积极的事前预防相互配合,才能使得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原则更为完善和切实可行。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治本,就要花大力气全面深入地认真研究和分析产生危害社会治安诸现象的各种原因和条件,特别是那些引发违法犯罪的具体的现实的直接原因和条件,并积极寻求消除这些原因和条件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措施。
2、犯罪的情景预防策略评析。
情景的犯罪预防,就是对于某些高发生率的犯罪,直接通过管理、设计、调整的方式持久有机的改变环境,从而尽可能的使行为人认识到犯罪行为难度增加,被捕的可能性增大,收益减少,以此来减少犯罪。它是20 世纪70 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国家所倡导和实践的犯罪预防理念,情景预防理论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一个建立在惯常行为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之上的预防理论;(2)一项立足于行为研究范式基础之上的标准方法论;(3)一套目标加固和犯罪机会减少的技巧;(4)一组评价预防效果包括研究犯罪转移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目标的强化、防卫空间的设计、社区犯罪预防策略以及疏导和转移犯罪人远离被害人的策略等。
情景预防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情景预防的成功有赖于在实践中对情景预防理论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情景预防并不是针对某一类犯罪简单的通过改变环境来预防犯罪, 所以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 情景预防的具体方法是彼此不同、各有侧重, 具体的预防手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情景预防的核心是通过提高犯罪行为的难度, 增加行为人被捕的机率, 减少犯罪的收益来预防犯罪, 因此理论的应用存在带有规律性的做法, 所以在实践中应掌握这一理论的精髓, 灵活运用, 而不必强求统一。总之, 情景预防是从外部通过改变影响犯罪人产生动机的情景因素来抑制动机的产生和行为的外化。犯罪既然是行为人人格对情景的反应, 因此这种仅消除利于犯罪的情景, 而未从本质上作用于行为人人格形成的作法, 难言彻底, 可以说只是从形式上而不是从本质上预防犯罪, 治标而非治本。它对于某些犯罪, 如醉酒者实施的犯罪, 人格障碍者实施的犯罪, 有组织的黑社会犯罪, 以及激情犯罪, 由于行为人对实施犯罪时的情景因素是否对自己有利、行为与收益是否合理往往甚少考虑或即使遇有障碍, 也会创造条件实施的犯罪收效甚微,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其它预防手段发挥作用。预防犯罪乃是一个综合多种力量, 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措施, 以防止和减少犯罪及减少犯罪的举措体系, 犯罪预防体系包括司法预防、社会预防和情景预防,所以在强调情景预防的同时, 不能因此就否定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在犯罪预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重要功能, 而要使三者在各自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作用, 有机配合, 共同预防犯罪。
3、我国现行少年司法制度利弊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学与犯罪学理论, 所谓少年司法制度就是根据未成年人(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 以预防未成年人再违法、犯罪为目的, 以不同于成年人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来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特殊的司法制度。1985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中提出对青少年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后, 社会各界开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理给予高度重视。
我国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可以成为“社会·司法”模式,其特点是社区广泛参与帮助教育违反犯罪少年工作,将国家司法机关的干预减到最小限度。我国目前少年司法制度的优点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是在吸收了国外少年司法制度的先进理念,根据我国国情,从少年犯的刑事审理开始发展起来的。第二、比较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第三、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贯彻从轻、减轻原则。第四、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少年犯,有条件实行缓刑的尽可能宣告缓刑,使他们不脱离社会正常生活,在其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接受考察和帮助。第五、被判处有期徒刑需要执行的青少年送往专设的“少年管教所”。现在我国的少年刑事案件基本上形成了由少年法庭审理的格局。少年审判工作贯彻“寓教于审, 惩教结合”的原则, 对教育矫治少年犯, 预防少年犯重新犯罪起到了显著作用。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从开始至今的20 多年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不等于说我国已有了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我国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但这两部涉及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仅有原则性规定, 无具体的措施, 可操作性弱,从总体上看,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规定甚少, 呈现对未成年人司法保障乏力的局面。目前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缺乏完备的立法体系。从少年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言,主要以刑事司法为内容,有关非刑事性质少年司法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基本是空白。第二、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制度。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关于少年权益保护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道德、号召性条款多, 缺乏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 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没有详细明确的界定。第三、刑事单一化、审判单一化与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矛盾,没有形成独立于成年犯罪人的少年法律体系。我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形成与少年审判相配套的少年警察、少年检察、少年辩护等制度,少年司法制度的整体优势无法形成和体现。
4、社区犯罪预防的定位及其功能。
社区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居民主要的工作、学习、生活空间,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和滋生不安定因素,加之社区中的人、财、物比较集中,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因而社区成为犯罪行为的主要发生地。立足社区开展社会工作,可以完善社区服务,遏制和减少犯罪的发生,而社区犯罪的减少,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正是开展犯罪预防的目的所在。因此,可以将社区看作融治本和治标措施于一体的犯罪防控机制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首先,犯罪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区中,直接的犯罪防范措施必须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其次,预防、打击犯罪,必须走群众路线,而群众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区中,因此犯罪防控必须融入社区建设;最后,对犯罪人的改造如缓刑、假释、管制等都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与监督,出狱人的社会保护和再社会化必须依靠社区。
社区在预防犯罪方面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能够有效消除犯罪诱发因素
具体的生活环境是直接影响犯罪发生的社会因素。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归宿,居住在社区内“社会人”的生存需求、政治需求、社会需求甚至精神需求都依赖通过社区得以实现。开展社区社会工作,逐步拓展社区服务内涵,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生活和精神需求,不断增强成员的社会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为人们创造安全、优美、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
(二)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各种犯罪隐患
犯罪是社会生活中消极现象的一种集中反映,也是社会关系失调和社会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社区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的活动场所,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地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地,任何细小的不稳定因素碰撞,都可能演变为外化的犯罪行为。如出狱人的社会保护和再社会化必须依靠社区,从某种程度上讲,再犯罪率的高低,既取决于监狱的改造效果,更取决于犯罪人出狱以后的再社会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架设政府与社区成员的沟通桥梁,能够畅通倾听呼声、听取意见、为社区成员及时排忧解难的通道,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调节和控制,进而消除犯罪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三)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净化犯罪产生的土壤
道德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等是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社区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功能等基本功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以社区这个基本的、微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为基点,能够有针对性的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把犯罪治理的根本措施与犯罪防范与打击的直接控制措施结合起来,推动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互助互信的良好风尚,从而寻求一种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犯罪防控机制,减少诱发犯罪的个体因素。
第三篇: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近年来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现象呈现多发、高发、频发趋势,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案件的查办情况,笔者现对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行为多涉及经济问题。目前,村“两委”干部职务犯罪多涉及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等罪名,涉案人员大多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或通过滥用手中职权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或利用各种名目截留、侵占集体财产,或将公款挪用于经商、炒股、购买理财产品等营利活动,而村干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多是由于涉案人员法律知识不足、工作方法简单等引起,具有偶发性,占案件总数量比例并不高。
(二)涉案金额较小但影响恶劣。虽然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有“小官大贪”的情况,涉案数额巨大,但仍属较个别现象。总体来看,村干部职务犯罪大多是从贪小利开始,往往犯罪次数多却涉案总数额较小,然而由于其属于最为典型的“发生在群众身边,危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会直接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甚至形成群体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舆论和恶劣社会影响。
(三)犯罪手段具有较强隐蔽性。随着村级财务管理的不断规范,村干部企图谋取非法利益已无法轻易得逞,因此虚开发票、虚挂往来帐、收入不入账或多收少入账等手段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常用手段,他们希望通过此类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方法逃避法律惩处,其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这些获利方式仅从账目表面难以发现问题,特别是当相关人员“统一口径”时,更给犯罪线索发现、案件查办带来了不利因素。
二、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一)法治意识淡薄。整体上看,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对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监管制度缺乏系统学习,对违法行为所承担的后果认识不清,许多涉案人员甚至以为只要把贪污的钱退回去就不用负法律责任。正是由于其法治意识的淡薄,致使个别村干部毫无自我约束意识,一味放纵自身行为,物质欲望过度膨胀,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抗腐化能力极差。
(二)监督管理乏力。相关监督部门职能发挥不是十分理想,乡镇对农村监管制度尤其是财政制度仍然不是十分完善,在许多方面只有框架规定,没有详细标准,从一定程度影响了监管的落实。乡镇一级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村里的钱不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的思想,助长了不正之风。
(三)村务公开不透明。村务公开包括政务公开及财务公开两部分,按照规定村“两委”必须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然而,大部分发案村的政务、财务公开并不及时甚至从不公开,村民知情权、监督权根本无从谈起,客观上也令个别村干部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三、预防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村干部廉政教育,提高抗腐拒变能力。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法律和廉政知识教育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初任村干部遵守法律法规、廉政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其抵御各类诱惑的能力。同时,检察机关要加强农村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标语、广播、发放明白纸等方法提高广大村干部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提高广大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主动性,并运用手机、互联网等先进传输平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二)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有关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的同时,严格入账、审账程序,减少财务管理漏洞。同时,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惠农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惠农资金专款专用,对每笔涉农资金都认真执行建档制度,定期研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通报惠农项目实施进度,做到每笔资金事前预算、事中跟踪、事后审计监督,有效防范各类违反财务规定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形成切实有效制约。村委会应建立民主监督机制,推行公开制度,切实执行“政务公开栏”,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健全村理财小组机构职能,明确职责,确保理财小组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村委会应扎实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对村政务、财务工作进行公开,自觉主动接受村民及村民代表的监督,并认真贯彻执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精神,不断加大查处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有效防止和减少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第四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目前,全国及我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了违法犯罪主体低龄化、团伙化,违法犯罪手段成人化、高智商化等新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未成年人的违
法犯罪行为往往涉及多重社会利益主体,违法犯罪结果波及辐射范围广泛,无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被害人、被侵权人,还是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本人及家庭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矫治工作同样涉及教育、司法、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多个政府及社会职能部门,同时,客观上也需要建立共同配合、群策群力的工作模式。近年来,××省××区借鉴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本辖区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以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为核心、其他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市××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妇联系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我们就上述问题到××市××区妇联和法院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案卷材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相关情况,现整理相关经验如下:
一、关于××区人民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情况
××区人民法院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工作起步较早,一直是全省法院系统的先进单位,也是全省法院系统单独设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开展跨辖区集中管辖的试点法院之一。××区法院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前身是刑事审判庭内设的少年犯罪合议庭,为了进一步适应工作需要,更好的发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职能文秘杂烩网作用,2004年,经同级人事编制部门批准,单独设立了机构,专门负责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区法院根据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特点,选配了政治素质优秀、审判业务精通、工作耐心细致的5名法官到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工作,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而且,这5名审判人员都具有师范院校学习经历或教师工作经历,胜任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工作;同时,该院还从××区妇联等单位聘请了6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该院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庭前调查、庭审帮教、庭后回访“三结合”。开庭前走访被告人的学校、家长、亲友或住所地派出所民警、居委会主任,了解情况,做到了“三查明”,既查明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征、平时表现、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查明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及周围生活环境;查明未成年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罪的认识和态度。并把这些内容均固定到《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表》中,作为第一手资料,从中把握少年犯思想脉络,摸清其犯罪的症结,确保在庭审中有的放矢地对少年犯进行教育和挽救。庭审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帮教作用,该院在全省法院系统首创了“圆桌审判”模式,即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审判人员、公诉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等就座于椭圆形审判桌周围而形成的一种专用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审理的座谈式庭审模式,用以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更好地发挥教育、感化、挽救的庭审功能。案件审理工作结束后,该院积极延伸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庭后回访工作,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罪人指定专人跟踪帮教,防范重新犯罪;对适用监禁刑的犯罪人,积极与羁押监所衔接,协助监所部门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并帮助大量适用非监禁刑的犯罪人解决了就业、就学问题。
2004年以来,该庭共审结未成年犯罪案件134件,判处少年犯171人,跟踪考察少年犯210人次,召开大型帮教座谈会50余次,联系安置就业19人,安置继续就学100余人,2名缓刑少年犯考上了大学,4人升入中专的骄人成绩,2008年,××区人民法院少审工作凭介其精锐的审判力量、先进的司法理念和突出的审判实力取得了全省首批地区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指定管辖权。(说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管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打破案件地域管辖范围,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到一个或几个人民法院审理,以统一刑罚适用标准、整合优势审判资源,更充分地发挥审判工作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的职能作用。)
二、关于××区开展多部门联合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资源,合理转型社会办学机构,本着“政府引导、社会主办、社区配合”的原则,采取了司法机构、执法部门、街道社区、家庭联合创建社区青少年矫正“成长驿站”的特殊模式,挽救失足青少年,使他们重新步入了社会,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区“成长驿站”突出了特色化教育,有的驿站以留守儿童为主,有的以问题学生为主,还有的以违法犯罪少年为主。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新的、有效的载体,主要是通过五项教育与实践活动,承载起了社会德育教育的功能,发挥了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积极作用。一是开
展心理教育,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二是开展体验教育,让孩子感受不同生活。他们领着孩子们徒步行走去丰满水电站、到贫困学生家中比童年、让孩子到饭店打一天工、组织孩子到监狱参观,请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讲北京风情和大学生活,激发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带领孩子们到农村体验生活。驿站通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孩子们在体验中的真心感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生、了解自我,充分认识课堂与实践和联系与差别,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三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孩子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在街道和社区的协助下,“成长驿站”请社区民警和消防大队教官走进孩子中间,为他们讲解青少年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孩子们怎样识别假币,如何用智慧与坏人坏事斗争,讲防火常识,以及遇到火灾等危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通过实地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黄旗街家园社区“成长驿站”是个特殊的驿站,在这个驿站接受教育的都是未满18岁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建立了成长驿站后,把这些青少年组织在一起,由区法院定期为他们进行政治、法律教育,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道德常识,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改造。社区则组织他们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如社会劳动、治安巡逻、访贫问苦等等,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特殊“成长驿站”成立以来,已经接收41名犯罪青少年学员,目前大部分学员已经刑满,重新回到学校或社区,未出现重新犯罪案例,还有两名学员考入××市的中专学校。四是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各“成长驿站”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工作重点,力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关爱社会,学会理解和合作。南京街五中社区开展“爱心慰问”活动,组织学生用积攒的零花钱买来生活用品,定期到本社区的孤寡老人、军烈属和低保户家中慰问,为他们收拾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五是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他们在驿站开设“亲子讲坛”,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讲课,“知心姐姐”卢勤、××大学青少年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北华大学社会问题教授沈健、“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李一凡都曾经来到××区为孩子家长讲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专题。让更多的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家教方式,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学习,进行良好的沟通。
三年来,××区共有5批40名失足青少年走出驿站,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在驿站参加教育的学员没有一名不“毕业”的。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司法机构、执法部门、家庭共同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新途径。
三、关于妇联系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各级妇联组织应当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抓起,加大预防和矫治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组织协调,形成各职能部门的良性互动,建立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妇联有着占人口半数的工作对象,有着与各级政权组织相顺应的工作网络,有着工作延伸到家庭的特点,妇联工作不仅仅与广大妇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妇联组织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应该发挥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与各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建立起预防和矫治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工作中,要注重加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工作上的衔接配合,遇到共同性、关联性及本部门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积极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研究解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积极与社区矫治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三零社区”建设。首先,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完善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创办未成年人教育指导中心和活动场所,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结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网络。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普法活动,定期邀请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专业人员给中小学生上法制课,以生动的案例来打动他们,配以相关法律的讲解,改变过去死板的课本教育方式。使他们容易接受,真正入心,入脑,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其次,加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这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各行业协调联动。真正从心理上,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帮他们认清是非,了解社会,而不是在事后为其遮掩、平息。办好各级家长学校,将科学的家教观念传授给家长,从源头抓起;学校与家长改变观念,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并加以正确引导。
三是积极参与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妇联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衰退的直接影响,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将很可能互相叠加、集中爆发,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应对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面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其违法犯罪行为也将随之高发,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和重要做法和发展趋势之一,(说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指诉讼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相互协调地共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既包括人民法院的诉讼解决方式,也包括行政调解、经济仲裁、人民调解等纠纷解决方式。)妇联组织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一元”,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延伸服务职能,协助人民调解、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等组织和机构,积极开展调解工作,积极参与人民陪审,化解矛盾纠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激化之前、化解于司法诉讼之前、化解于造成严重后果之前。
第五篇: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
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继吸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青少年怜逆亲长、吸毒、自杀、飘车以及校园暴力等现场层出不穷。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自身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发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工作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总结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1、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研究
现阶段,国外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很多,成果也相当丰富,但发展的非常不平衡,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整体而言,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的地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权利保护的学术研究就越繁荣,取得的成果就越丰富,而越是贫穷、落后的国家研究就越滞后。1895年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从三个方面讲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①1939年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出版了《犯罪学原理》一书,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②目前,西方犯罪学理论早已经超越了单学科研究,综合研究日益深入,其中有代表性的流派主要有:综合因素理论流派、潜在特性理论流派和生命历程理论流派等。
2、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在国外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研究干预和矫正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主要有社区照顾、机构矫正、和解程序策略、矫正项目和新兵训练营等方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Baer和Maschi的研究,他们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干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应改注意他们的以往创伤;其次,康复应该包括积极反馈、支持与鼓励等多种形式,帮助违法犯罪青少年树立积极理想;再次,要为关注人员提供创伤教育;再次工作介入的过程应包括青少年认知的重组、情绪的调控和理性思维的发展等多个过程;最后要针对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建立安全的治疗环境出口。青少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客体之一。20世纪70年代,如索茨将社会支持定义为“重 ①② 吴碧君: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探索,载《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3期,第26-30页。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要的他人像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以及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这就是典型的社会支持理论。①西方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理论对我们充分认识青少年犯罪,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对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1、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研究
在我国从秦朝开始对少年儿童犯罪的处罚做了特殊的规定,秦律规定对于身高不满六尺的儿童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到西汉时规定“年未满八岁,„„非手杀人,他皆不坐”。即对于不到八岁的小孩,只有亲自伤人时才受法律制裁,否则不受制裁。唐朝时《名例律》和《唐律疏议》规定对于7岁以下的儿童除了有反逆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7岁到10岁的儿童对有反逆行为、杀人,盗及伤人行为的负刑事责任;对于10到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对所犯罪行为有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处罚,可以准予收赎。在宋代、明代一直到清末的刑律中都沿袭了前朝的做法。
我国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一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1979年8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要求全国司法部门、科研单位、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拉开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序幕。1982年6月,成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犯罪学科的建设步入正规。由于我国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所以理论研究水平还是相当薄弱的,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将犯罪问题与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犯罪资料进行保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深入研究。1987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正式出版,填补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历史空白。这一时期有点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主要有:学者肖剑鸣于1988年提出的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同步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同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一样,会以犯罪增长为代价②;1988年,孙晓励提出了利益差异与冲突理论③。周仲飞提出了生产方式——人的需要——犯罪的理论。④1989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提出了本能异化论,构建了罪因分析的宏观理论模型。1996年我国著名的刑法家储槐植提 ①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年6期,第25-31页。② 肖剑鸣:论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载《青少年犯罪研究》,1988年第5期,第12页。③ 孙晓励:青少年犯罪研究,载《青少年犯罪研究》,1988年第3期,第26-28页。④ 周仲飞:犯罪原因的哲学思考,载《青少年犯罪研究》,1988年第10期,第13页。
出了“犯罪场”理论。进入90年代,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进入深化阶段,以肖剑鸣与皮艺军举办的当代中国“犯罪行为、犯罪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为标志,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2、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而进行的社会工作服务,大都秉承着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现阶段,有学者开始从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并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途径来进行研究,力图帮助已经犯罪的青少年,尽早的转变观念,远离犯罪道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有:李瑞霞的《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从应对措施入手,对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偏差行为进行了论述,主要方法有引导促进、辅导帮助、文化传承、纠偏扶正②①。马良的《青少年社区矫治的本土模式和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对青少年社区矫治的三种模式即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志愿者和社区工作相结合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同时从职业导向、价值前提、实践理念展现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③。王芳的《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探讨了引发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问题,帮助犯罪的青少年实现社会化。④胡善平、王鹏的《青少年犯罪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一文提出应该在遵循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推动青少年司法、矫治制度等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的完善和本土化。在推动青少年犯罪矫治,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⑤
①② 储槐植:《犯罪场论》,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李瑞霞.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4 ③马良.青少年社区矫治的本土模式和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 ④王芳.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法制与社会.2009.04 ⑤胡善平、王鹏,青少年犯罪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