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字与画》
1、字与画
预习提示
小朋友请你轻轻打开书从第5、6页中找一找你已经认识的字,看看这些字与旁边的画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并进行扩词练习。2.学习用看图识字的方法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认识17个汉字。2.学习用看图识字的方法识字。
教具准备
字词卡、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象形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2.注意观察图画,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金钥匙,导入课题 1.出示投影片(金钥匙图标),师配解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学习伙伴丁丁。瞧,我手中拿着一把金钥匙,你知道这把金钥匙代表什么吗?(生讨论后,师总结:金钥匙能帮助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金钥匙今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投影片(句子:我们可以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让学生知道“看图识字”是个认字的好方法。
二、实练导入,认识课题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5页,跟老师一起读第1单元题目:字与画。2.小朋友,读了单元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三、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中间是太阳,右上方是古代人写的汉字。)古时候的文字和图上的实物很像,我们叫它“象形字”。今天的汉字就是由象形字演变来的。
2.你们知道太阳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吗?(日)
(1)出示生字卡片“日”;谁能大声地读出这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2)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
3.出示另外七幅图
(1)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座高山,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出了幼苗。)
(2)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3)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
(4)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4.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5.这些字我们经常用到,你能用它组词吗?例如用“水”组词:①你知道哪些种类的水吗?(海水、河水、自来水、汽水、冰水)②和水有关的东西有什么呢?(水杯、水瓶、水壶)③用水还能组什么词?(缺水、水库、水鸟)
四、课堂检测
1.听老师读谜语,同桌互议,从给出的字中选谜底,画“—”(1)十字路口停一停,四面八方都不通。(日 田 目)(2)刮风有它,每天扫它,说它没用,种花要它。(山 土 石)2.连一连。
日 火 上 地 石
水 月 田 山 头
板书设计
字与画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象形字,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能给生字口头组词。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出上节课学习的八个生字。(顺着读,打乱顺序读)还记得古时候的字叫什么字吗?(象形字)对,那么古时候的象形字是怎样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汉字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二、认识“人、口、目”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一是一个古时候的人;图二是一张嘴,嘴也叫“口”;图三是一只眼睛,也叫“目”。)2.这三幅图上的内容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摸到,大家现在就看一看,摸一摸吧!(学生可以自己摸,也可以互相摸。)3.每幅图的下边都有三个字,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演变过程,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导。
4.你能猜出这三个字读什么吗?大声地读出来。
三、认识“木、禾、竹”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四是一棵树木;图五是一棵禾苗;图六是竹子。)
2.这几幅图上画的这几种植物,你都见过吗?你在哪见过? 3.你能读出图旁边的汉字吗?(指名读、领读、齐读。)4.自己看图下边汉字的演变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认识“马、鸟、鱼”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七是一匹马;图八是一只小鸟;图九是一条鱼。)你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吗?(动物)
2.你能读出图旁边的汉字吗?(多种形式认读)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和图上的动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五、课堂检测
1.听老师读下面的词语,与序号连起来。人口 竹子 人民 小鱼 木头
① ② ③ ④ ⑤
竹叶 木马 金鱼 石马 目光 2.读一读,认一认,口头组词。
竹()鸟()禾()木()口()鱼()马()目()
板书设计
字与画
人 口 目 木 禾 竹 马 鸟 鱼
第二篇:字与画教学设计
《字与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扩词练习。
3.用正确的姿势读书。
4.教学时间:3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汉字特点入手,选择了最有汉字特点的常用的象形文字,让学生在最初接触语文的时候,产生对汉字的浓厚的兴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面对初入学的新生,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书姿势)。本课图文并茂,因此,应利用图片、投影或自制课件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高效。
教学中倡导学生观察图画、大胆猜想、合作讨论、发表个人看法。以此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采取各种方式的认读活动及识字游戏,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正确的读书姿势
1.出示投影片1(金钥匙图标),师配解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学习伙伴丁丁。瞧,我手中拿着一把金钥匙,你知道这把金钥匙代表什么吗?(生讨论后,师总结:金钥匙能帮助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金钥匙今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投影片2(读书姿势图;句子:读书一定要姿势正确)。指导学生观察投影片,想一想,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两手拿书,身子挺直,书稍向后倾斜,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
(二)实练导入,认识课题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7页,学习丁丁的样子,做好读书的姿势。认识第1单元题:字与画。
2.小朋友,读了单元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三)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中间是太阳,右上方是古代人写的汉字。)古时候的文字和图上的实物很像,我们叫它“象形字”。今天的汉字就是由象形字演变来的。
2.你们知道太阳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吗?(日)
(1)出示生字卡片“日”;谁能大声地读出这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
3.出示另外七幅图
(1)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座高山,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出了幼苗。)
(2)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
(3)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
(4)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4.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5.这些字我们经常用到,你能用它组词吗?例如用“水”组词:①你知道哪些种类的水吗?(海水、河水、自来水、汽水、冰水)②和水有关的东西有什么呢?(水杯、水瓶、水壶)③用水还能组什么词?(缺水、水库、水鸟)
(四)巩固练习
1.看图读生字。
2.识字游戏:“找朋友”。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出上节课学习的八个生字。(顺着读,打乱顺序读)还记得古时候的字叫什么字吗?(象形字)对,那么古时候的象形字是怎样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汉字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二)认识“人、口、目”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一是一个古时候的人;图二是一张嘴,嘴也叫“口”;图三是一只眼睛,也叫“目”。)
2.这三幅图上的内容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摸到,大家现在就看一看,摸一摸吧!(学生可以自己摸,也可以互相摸。)
3.每幅图的下边都有三个字,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演变过程,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导。
4.你能猜出这三个字读什么吗?大声地读出来。
(三)认识“木、禾、竹”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四是一棵树木;图五是一棵禾苗;图六是竹子。)
2.这几幅图上画的这几种植物,你都见过吗?你在哪见过?
3.你能读出图旁边的汉字吗?(指名读、领读、齐读。)
4.自己看图下边汉字的演变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认识“马、鸟、鱼”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七是一匹马;图八是一只小鸟;图九是一条鱼。)你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吗?(动物)
2.你能读出图旁边的汉字吗?(多种形式认读)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和图上的动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五)巩固练习
1.认读9个生字。2.识字游戏:“摘苹果”。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漫游在汉字的王国里,认识了17个汉字。今天,我们继续和丁丁、冬冬一起去语文天地看一看。(指导学生将课本翻到第7页,认识“语文天地”。)
(二)猜一猜、连一连
1.认识图标“小铅笔”,知道这个题要用铅笔完成。
2.投影出示雨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下雨了)出示6个汉字:瓜、云、雨、羊、牛、虫。你能从这6个字中猜出哪个是“雨”字吗?(第三个是“雨”字。)你是怎么猜出这个字就是“雨”字的?(“雨”字有四个小点就像图中画的小雨点。)我们把这幅图和这个汉字用直线连起来。就完成了“小铅笔”的要求。
3.打开书,独立思考,用铅笔连线。
4.小组合作讨论。
5.汇报讨论结果。
6.认读6个生字。
(三)比一比,记一记
1.认识图标“小天平”,知道比较时应细心辨别。
2.区分“口”和“日”:怎样才能记住这两个字?(①把比较字形与比较图画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字形不同。②顺口溜记字:口―― 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日―― 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
3.区分“目”和“月”:说说这两个字不一样的地方。(①“目”是眼睛的意思,字形像一只眼睛的样子;“月”像弯弯的月亮。②顺口溜记字:目―― 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里坐。)
(四)组词练习
1.认读“火、石、水、人、山”。
2.以“山”为例指导组词:你知道中国有什么山吗?(华山、泰山、峨眉山)你还能用上这里的哪个字说词语?
3.组词游戏:“开火车”。
(五)总结
你喜欢“语文天地”吗?你最喜欢哪项活动?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
字与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出图画中象形字与实物有哪些相像的地方,知道这些字是象形字。2.借助图画认识汉字。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古时候人们写的字(出示书上的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有几部分。(有两部分:下面是太阳,上面是古代人们写的字)古时候的文字和图上的实物很像,我们叫它“象形字”。今天的汉字就是象形字演变来的。你们想学这些字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字与画》。(二)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看太阳图,太阳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日)(1)出示生字卡片“日”:谁能大声地读出这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2)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2.出示另外七幅图。
(1)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座高山,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出了幼苗)(2)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3)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4)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3.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如“山”,山字的外形好似隆起的、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正是三座并排的山峰,中间那座高高的山表示山中间一竖笔,山两边的竖折、竖表示旁边的两座山峰;如“月”,顺口溜帮助识记: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上约)4.这些字我们经常用到,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介绍一下吗?(可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河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吗2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山吗?)(三)巩固练习 1.看图读生字。
2.识字游戏。同桌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版书设计 1.字与画
课堂作业设计 1.认读本课的生字。2.口头组词。
第四篇:字 与 画 教 学 反 思
字 与 画 教 学 反 思
(三界小学教师 李晓玲)
字与画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都有所提高,本以为太放手会影响教学质量,课堂会杂乱无序。但事实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活泼的教学形式及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深刻的感触: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几乎都认识课文上所涉及的生字。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互相教,互相学。如:请学生自由上台,为汉字找朋友。并运用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的这一手段,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在小组中大声读。此时,我发现即使原来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学习的兴趣也顿时高涨起来。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我只是为其创造展示的机会。然而,这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把:“使学生喜欢学习,对本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低年级阶段目标中的第一条。
二、转变教师教学形式,实现新的师生角色定位。
《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着、促进者.
第五篇:画西瓜教案与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甜甜的大西瓜》
——教师:韩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2、学习画西瓜的方法,以及使用棉签。
3、喜欢参与美术活动。
二、准备:
1、素描纸若干、黑色水彩笔、棉签、准备好的深绿与浅绿颜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猪八戒吃西瓜》、轻音乐1首。
3、教师范画1张、食物西瓜一个。
三、过程与指导:
1、引入语: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猜一猜他是谁呢?
2、出示孙悟空图片问道:“看这是谁!”“孩子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喜欢我”
3、孙悟空的本领很大但是呢今天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小朋友看一看他遇到了什么难题(观看视频猪八戒吃西瓜)
引出问题:师问:“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答:“(猪八戒吃西瓜)”。
师问:“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几块?”答:“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4块”。
师问:“最后谁吃了西瓜?”答:“猪八戒”。
4、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学习画西瓜。
5、观察西瓜图片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特点、颜色、花纹。
6、幼儿画西瓜:“那我们一起为孙悟空解决问题吧!我们开始画大西瓜吧!”
7、小朋友边说儿歌边画大西瓜。
8、复习画西瓜的步骤,教师讲解画西瓜轮廓用黑色水彩笔,引导幼儿为西瓜涂色时如何使用棉签。
9、聆听轻音乐孩子们开始画大西瓜。为幼儿制造良好的氛围。
四、拓展:切开的西瓜:遥远天边,半个月亮,变成小船,星星来坐。
五、评价与鼓励:
小朋友们画的真棒呀。快快让客人老师看一看我们小朋友们画的大西瓜吧。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