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0: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

第一篇: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

第9课秦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课前预习

1、年,秦国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国经过十年的战争,先后灭掉了、、、、、等六国。

2、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3、秦统一后,以圆形方孔的 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把 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合作探究

(一)、“秦王扫六合”

思考:

1、统一是谁来完成的?怎样统一的? 画出秦灭六国的简易图示:

顺口溜: 秦灭六国计谋精,远交近攻两步行;灭韩赵魏楚燕齐,前221年完成统一。

2、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 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探究讨论: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

(二)、皇帝制度的建立

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考: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讨论:“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3、在图上标出秦朝的都城,找出秦朝的统一范围。

顺口溜:秦代统一政策新,始称皇帝后代承,集权中央置‘三公’,废分封制郡县行; 统一文字为小篆,还有货币度量衡。课后巩固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A.镐京 B.洛邑 C.长安 D.咸阳

3、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

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半两”铜钱

5、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6、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7、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主要是指()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8、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的主要政绩是()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建立统一的封建制国家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平定叛乱,维护了统一

9、“六王毕,四海一”,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古代帝王是()A.禹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成吉思汗

10、如果要编排一部有关秦朝统一后的电视剧,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可能有()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军机大臣

11、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 小篆

12、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3、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①统一六国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③创设县制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4、下列的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 B.中央官吏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 C.某商人去原楚地经商,正在兑换楚国的蚁鼻钱D.秦始皇正在用大篆起草诏书

15、“他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成一套新的国家行政机构;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这里的“他”是指()

A.刘邦 B.李世民 C.嬴政 D.赵匡胤

16、“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7、请你仔细看看右边的《货币统一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大禹建夏“家天下” B.诸候争霸战火烧C.商鞅变法促发展 D.一统江山是秦朝 课后反思:

第二篇:第9课 秦朝的统一(讲稿)

第9课

秦朝的统一(讲稿)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秦朝的统一。(P)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叫做《大地在我脚下》。(P)〃〃〃〃〃〃听完了这首歌,不知道刚刚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句歌词:“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P)那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秦始皇)对,(P)就是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在我们学习之前,同学们有了解秦始皇的吗?有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吗?没关系,随便说说都行。(P)秦王嬴政姓嬴名政,他是秦庄襄王之子,13岁的时候就做了秦王,当时由于年龄小,由仲父吕不韦辅政。22岁亲政后,发现宦官嫪毐和相国吕不韦的权力很大,于是以果敢的胆量一举歼灭了两个集团,杀死了嫪毐,免除了吕不韦的职务。之后,任用李斯、王翦等,以非凡的气魄,大刀阔斧地进行统一战争。到他29岁那年,即公元前230年,他就开始了“扫六合”的行动。好,我们在了解了秦王嬴政之后,(P)今天就围绕“统一”这个词来看看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和巩固统一的。

首先,(P)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完成统一,就是书上的第一部分,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这句诗呢出自诗仙李白的《古风》,(P)我们一起来看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大家看一下50页下面的注释,“六合”原指天、地、东、西、南、北,此处与天下同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秦王扫平了天下,虎视眈眈,何等雄壮。(P)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秦国具备了那些扫除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和条件呢?(1、统一的条件)(P)同学们觉得,要与六国进行战争,最需要什么?<那你们觉得要打仗最需要什么?>(钱,军队)对,那钱、军队从哪儿来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商鞅变法。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之后,逐渐富强起来,(P)所谓“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就是说商鞅变法之后啊,秦国兵多地广,民富国强,(P)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秦灭六国时军队的强大阵容。这样啊,秦国就成为战国后期“七雄”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国。

(P)有了军队和金钱后,还需要一套正确的策略,秦国发展了一套“远交近攻”的策略,什么是“远交近攻”呢?就是打败及削弱靠它最近的国家,而暂时对东部较远的国家持友好姿态,并用大量的财宝贿赂其大臣,从内部对它们进行瓦解,等自己足够强大后,有再去攻打他们。这两点都是从秦国自身来看,就下来,我们从六国方面来分析。

(P)从六国来看,它们各自的实力不足以对抗秦国,但是,它们没有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秦国,这样就容易被秦国各个击破。

我们再来看看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各国的纷争,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灾难和痛苦,大家想想,普通的老百姓就想种点几亩地、养点儿牲畜,过安定的生活,因此,他们渴望和平统一,结束分裂割据,统一是民心所向啊,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呢又给秦国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既然有了这么多有利于秦国统一的条件,那么毫无疑问,统一的重任就落在了秦国身上,而秦王嬴政恰是一位比较有才的君主,能够任用贤才。(P)秦国的大臣李斯就这样对秦王说:“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就是说:“大王啊,现在秦国很强大,再加上你又是如此的贤能,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我们足以消灭六国,成就帝业,统一天下,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秦王就扛起了这一历史重 1 任。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王开始了“扫六合”的行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扫六合”的?(P)

(2、统一的过程)(P)这是一幅秦灭六国的示意图,结合我们刚刚讲过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同学们觉得秦国会先灭哪一个国家呢?(韩国)非常好,就是离秦国最近国力又较弱的韩国。接下来赵国被灭,然后依次是魏国、楚国、燕国,(P)最后,在公元前221年的时候,齐国被灭,秦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并且定都咸阳。大家要记住公元前221年这个时间,在此之前秦被称作秦国,在此之后,秦就被称作“秦朝”。(P)我们来看一下秦朝统一后的疆域,最东边濒临哪里?(东海)最西边是陇西,即今天的甘肃境内,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大家在了解了秦朝完成统一的情况之后,你们觉得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3、统一的意义)(P)大家结合50页正文第二段先思考一分钟,然后回答我的问题。(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P)回答的很好,还有没有人补充?……没有啦?同学们来想想看,你们是愿意生活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呢,还是愿意生活在和平统一的年代呢?(和平时代)毫无疑问,我们当然是愿意生活在和平时代。(P)而秦朝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这就是秦朝统一的另外一个意义。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在完成统一之后,它又是如何来巩固统一的呢?(P)秦王嬴政可谓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以他为首的领导班子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巩固统一。(二、巩固统一)我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来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首先,我们看看他在政治方面做了什么?(1、政治措施)

(P)秦王打下了江山,心里高兴啊,觉得自己创下了前所未有的伟业,他想通过一些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伟大。于是他建立了一套皇帝制度。首先他想到了称号问题,他说:(P)“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就是说,我现在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称呼,就不能将自己的功绩名垂史册,于是他就召集大臣们商议,该用个什么称号好呢?同学们认为什么样的称号比较符合他的身份和功绩呢?(皇帝)对,那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称号呢,因为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他就用“皇帝”取代了“王”这一称号。作为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因为他不仅要自己当皇帝,而且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做皇帝,依次称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以后,皇帝就自称“朕”,大臣们就成皇帝为“陛下”,这个大家肯定都知道吧,电影电视剧里边儿经常见到。秦始皇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国家的重大事务都要由他来决定。可是,全国的事那么多,他一个人管得过来吗?(管不过来),那他该怎么办?(找帮手)(若学生不答,我问:那如果你们遇到没办法自己解决的事情,你们会怎么办呢?肯定是要找人帮忙,对吧。)秦始皇很聪明,他知道凭自己一人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做完,他决定找人来帮忙做。经过考虑,(P)他决定建立一套行政制度。他在中央建立了一套行政制度,在(P)中央设置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称之为“三公”,大家看一下51页第二段,然后告诉我“三公”分别管理什么?(P)(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回答的很正确,丞相管理行政,就是处理政事,太尉管理军事,比如招兵买马啊、打仗啊就由他来太尉来管理,御史大夫管理监察,比如看看官员有没有高贪污腐败。他们是秦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由皇帝任命,病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就构成了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有人帮皇帝管理中央了,地方当然以需要人来管理。可是,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呢?(P)中央的各位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假如你们就是当时的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呢?(郡县制)对,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36个郡(后来扩展到40多个)郡下面又设置了县。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他们都有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这样,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就被大大的削弱了。大家看看52页的地图,有几个重要的郡需要大家记住,最北边的辽东郡,最西边的陇西郡,南边的象郡,当时成都一带属于蜀郡,重庆一带属于巴郡。好了,大家了解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之后,你们觉得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先讨论一下。首先,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说,行政、军政、财政等大权,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他集国家的权力于一身。皇帝之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构成中央政府。这种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专制主义”政体。中央政府之下由郡守县令等构成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独立性强不强啊?(不强)……对,不强,书上51页正文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中央和地反的重要官吏都有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就是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它都要严格服从皇帝和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这个“绝对”就体现了自下而上的集权特征。所以,我们把这种地方受制于中央的管理体制叫“中央集权”。归纳起来,此时秦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要正常运行还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呢?秦始皇又制定了一套经济措施,至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秦朝的统一练习题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典型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燕国 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5、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6、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A.镐京B.洛邑C.长安D.咸阳

7、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皇帝

8、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9、秦中央政府的官职中太尉负责管理的职务是()A.行政B.军事C.监察D.教育

10、秦中央政府中负责管理行政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11、始于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被废止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

12、在秦朝,地方的重要官吏的任免方式是()A.由地方推荐B.由中央任免C.由皇帝亲自任免D.由科学考试选拔

13、秦朝推行郡县制,全国最初划分的郡为()A.25个B.36个C.39个D.40多个

1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半两”铜钱

15、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1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18、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地方设县

B.使用圆形方孔钱 C.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D.用小篆这种字体写字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内容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全国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0、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主要是指(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创新题

21、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的主要政绩是(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建立统一的封建制国家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平定叛乱,维护了统一

22、“六王毕,四海一”,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古代帝王是(A.禹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成吉思汗

23、如果要编排一部有关秦朝统一后的电视剧,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可能有())))))))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军机大臣

24、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 小篆

25、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请回答(1)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2)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统一后,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3)材料二中提到的器械一量,指的是什么措施?

(4)这些措施的颁布有何作用?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7、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①统一六国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③创设县制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8、秦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③摧垮了奴隶制的统治④使郡县制能在全国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下列的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B.中央官吏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 C.某商人去原楚地经商,正在兑换楚国的蚁鼻钱D.秦始皇正在用大篆起草诏书 30、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为战国形势图,图二为统一后秦朝的疆域。请你说出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顺序。

(2)秦统一六国的大业是由谁来完成的?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哪里?

(3)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秦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4)请试着结合地图,说一说秦朝的疆域四至,并比较一下秦朝与商朝疆域大小。

探究题

31、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的创立。在李斯、尉缭、王剪、蒙恬等一批文臣武将的帮助下,他不失时机地拉开了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伟大战争。历经10年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先后消灭六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请回答:(1)他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最高统治者到中央再到地方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试着制作一幅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要求:示意图应反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自定,力求科学、美观。)

(2)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很多,你了解的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差别?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2006年宿迁市)“他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成一套新的国家行政机构;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这里的“他”是指()A.刘邦

B.李世民 C.嬴政

D.赵匡胤

33、(2006年福州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4、(2006年茂名市)请你仔细看看右边的《货币统一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大禹建夏“家天下”

C.商鞅变法促发展

B.诸候争霸战火烧 D.一统江山是秦朝

35、(2006年株洲市)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6、(2006宜宾市)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

B.唐

C.周 D.秦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

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片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王绾和李斯的观点有何不同?

(2)最后秦始皇采纳了谁的观点?他为“求得安宁太平”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D

2、C

3、A

4、C

5、C

6、D

7、D

8、D

9、B

10、A

11、C

12、C

13、B

14、D

15、C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B

17、B

18、C

19、D 20、B 创新题

21、B

22、B

23、D

24、D

25、A

26、(1)统一文字、货币。因为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别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货币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小篆,隶书。

(3)他还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4)这些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7、D

28、D

29、C 30、(1)时间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2)秦王嬴政。咸阳(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朝的疆域,北到长城一带,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秦朝的疆域。秦朝的疆域要比商朝更为广阔。探究题

31、(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面设置县。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了。图示:

(2)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份,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聚焦中考典型题

32、C

33、D

34、D

35、D

36、D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1)王绾的观点是要求实行分封制。李斯的观点是实行郡县制。

(2)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影响: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地图教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总 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量距离、识图例、填注记的基本技能。学习重点:地图的要素

学习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学习任务一:地图的三要素为、、。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没有指向标

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学习任务二:

1、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为。它有三种表示方法:、、。我们表示的范围越大,采用的比例尺越,反之,采用的比例尺越。

2、试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例符号:国界 洲界

运河 长城 河湖

地图上的 说明,如山脉、河流等,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 等叫做。

二、反思拓展

1、对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 山东省、③ 济宁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 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2、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

1、有“郁金香王国”之美称的国家是()

2、阿拉伯男子的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这主要是受()

A、民族习俗影响 B、气候因素影响 C、地理位置影响 D、地形因素影响

3、当你在一个城市旅游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中国地图 B、世界地图 C、1:100000000地图 D、1:1000地图

4、长江全长630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大约长:

A、21厘米 B、210厘米 C、31厘米 D、310厘米

5、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北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五、课上限时作业

1、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1/3000000 C、0 4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下列关于确定地平面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指南针定向,指南针总指向太阳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何处,均可用北极星来定向

C、用太阳和手表也可定方向,一般来说,中高纬度地区,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是南方 D、北半球,树枝繁茂的一侧一般指示北方

4、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西安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乘车路线。C同学: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D同学:北京真大,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

A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B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图; C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D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

秦的统一

第9课

秦的统一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秦的疆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思考“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和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焚书坑儒

三、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长城的修建

2.越族地区的开发

3.秦的疆域

一、本课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二、学生在小学历史课或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三、导入新课:提问“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然后说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称雄,不断兼并,这种状态直到秦灭六国,才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那么,战国七雄中为什么是秦灭了东方六国呢?启发学生回顾商鞅变法的意义后,教师指出,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

四、“秦灭六国”的内容要注意讲清两点:一是秦灭六国的过程,另一是秦灭六国的意义。关于秦灭六国的过程,首先要指明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其次,要讲长平之战以后,秦国统一之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最后,要讲明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秦灭六国”的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的具体过程不可能详细讲,但要交待清楚灭六国的先后次序。可以利用导入新课时已经填上了战国七雄名字的板图,边讲边擦,灭一国,擦去一国的名字,直至六国都已擦去,图上只剩下了“秦”一个国名。并要求学生记忆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代。要告诉学生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这一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这一年,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教师可以把板图上原来的“秦”国名擦掉,改用红笔在板图中央写上一个大的“秦”字,旁边注上“公元前221年”。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有的时期呈现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目与前面“秦灭六国”之间可以这样衔接: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讲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看秦始皇像及其小字,并要求学生记忆掌握。

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全国政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命;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郡守,县的长官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地减弱了地方对中央的独立性。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教师要提醒学生,嬴政在称皇帝以前的身分是“秦王”,在统一六国、称皇帝以后应改称“秦始皇”。插图《秦始皇》应要求学生记忆、掌握。

六、“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要说明这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的重大措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模型或实物,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关于“焚书坑儒”的教学,可先由教师说明焚书坑儒是焚书和坑儒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在学生通过听讲或阅读课文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以后,教师提问:“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小结: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用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以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应予以批判。

七、“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一目,要注意区分少数民族匈奴和越族,前者在秦疆域以外,当时已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到秦汉之际,匈奴与中原王朝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而越族则在秦派兵进入以后,已是秦疆域以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讲匈奴时,指导学生看彩图《匈奴鹰形金冠饰》,以加深对匈奴人的印象,但不作要求。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以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秦朝疆域的四至,除了引导学生看书,看地图(要求记忆掌握),还可画一简单的示意图,以帮助记忆。

关于灵渠的开凿,要求学生掌握它在交通上的重要性。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如果时间允许,也可适当补充资料说明开凿灵渠的高超艺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八、最后,可以结合课本上秦始皇的画像、文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以及课前提示作小结,充分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充分肯定秦统一局面的深远影响。指出: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历史上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课本上的秦始皇画像是根据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图绘制的,它画出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手指前方的威严而又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他头戴冕旒(miǎnliú。冕是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旒是礼帽前后垂挂的玉串),身穿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分。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颂扬秦始皇的诗句,正好是对这幅画像的生动写照,诗句不作要求。

下载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之第9课秦朝的统一[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

    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9课

    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9课 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陈胜吴广起义》同步测试 川教版(5篇)

    第10课 陈胜吴广起义 一、学习导引 1.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 ”。第二年他又在咸阳郊外活埋一批反对他的 和方士。愚蠢而残暴的“焚书坑儒”是秦始......

    七下历史 第7课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案7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

    七年级历史第第一单元讲评课教学案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查,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明确上课专心听讲,答题时认真细心及平时做好全面复习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错题答案和......

    七年级历史第14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川教版

    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域的地理范围,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理解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认识......

    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第1

    七年级政治教学案第1—2课时 班级: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___年级组长:__________ 课题: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目标: 情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通过对......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