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第1
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第1—2课时
班级: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___年级组长:__________
课题: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目标:
情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通过对法律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观念。
能力:培养找寻正确的解决纠纷,矛盾方式的能力。
认知:法律规定生活的规矩,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
重点:生活中需要法律来规范。难点: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一、情境激趣:
二、自主预习:
1:预习阅读课文P83-86 2:完成基础训练P50新课程教材回眸 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我国还制定了法律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你知道吗?这些法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5:说一说:
①邻居家的狗咬伤了李辉的脚,李辉的爷爷与邻居协商又解决不了。
②张勇叔叔外出在一家建筑队打工时受伤,建筑队工头起初能到医院支付医药费,后来就不问不闻了。
6:想一想:
教材P86材料,如果你是夏杰,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本节知识结构图:
五、巩固检测
1、单项选择题:
(1)<<合同法>>,<<选举法>>,<<教师法>>,<<国籍法>>说明了:()
A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
B法律调整人们社会 生活中的所有行为
C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世界是个小天地,小小的天地太拥挤,你有你的性格,他有他的脾气”这说明:()A人们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
B人们之间不可能发生纠纷和冲突
C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D生活离不开法律
2、判断题
(1)如果对违法犯罪采取姑息和迁就的态度,也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当纠纷的产生涉及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必须通 过法律来解决。()
3、材料分析题:
有一家三口围在一起谈论:
爷爷说:我是一个快进棺材的人了,法律与我无关 爸爸说:遵守法律是我的责任
儿子说:我是未成人,法律管不住我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
4、探究乐园: 从2009年6月开始,重庆已摧毁14个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抓捕嫌犯1544名。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7日被执行死刑。重庆打黑风暴之后调查:市民直呼感觉安全。(1)这样的案例能私了吗?
(2)怎样才能让市民增强安全感?
第二篇:七年级政治教学案
课题:8.2严守法律
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_
一、自学、质疑、解疑
(一)学习目标(在书上划出“学习目标”的答案。)1.惩处犯罪分子有什么意义?
2.我国刑罚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3.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哪些明确规定?
(二)预习初探
1.惩处犯罪分子可以 ; 可以。2.我国刑罚的种类及特点: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主刑 运用)附加刑:、、。(附加刑既可作为 的附加刑适用,又可)3.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明确规定:
(1)已满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
(2)已满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4)不满 周岁的。
二、展示、反馈、导学 我能找
请找出下列三则犯罪案件的主刑或附加刑
1.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对李某因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拘役四个月。主刑:拘役四个月
2.福建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因犯故意毁坏公共财物罪判处罚金5000元。附加刑:罚金5000元
3.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刘汉、刘维上诉案,认定刘汉、刘维所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罪,罪行极其严重,数罪并罚,对刘汉、刘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主刑:死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我能说
观看视频《庭审直击》后,请你说出这个犯罪案件中主刑和附加刑,并说说你受到启示。
主刑:死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 启示: 任何犯罪行为都对社会、对他人造成危害。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我能写
先根据课本 P81页,小组讨论“谁应当负刑事责任”,后写出答案。
1、小华骑自行车撞人致死案。15岁
小华不用负刑事责任。理由是:案发时小华不到16周岁,按照我国的刑事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其他的案件不用负刑事责任15岁的小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其家长要承担赔偿责任。
2、小文持刀抢劫案。14岁
小文要负刑事责任。虽然数额不大,但已经涉嫌抢劫罪。按照我国的刑事年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小云故意破坏公物案。16岁
小云要负刑事责任。理由是:已满16周岁的小云故意毁坏学校的公共财物,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按照我国法律的刑事年龄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篇:七年级作文教学案1
姜堰市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七年级下
(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设计人: 唐余富
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基本懂得了平时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叙事、写人的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的道理。不过,在具体的写人记叙文中,如何进行刻画,如何进行表达,学生还感到无从下手。本次作文训练,拟从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才能写出人物个性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3.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表达效果。
三、训练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恰当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揭示人物个性。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四、训练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什么“弯弯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地鼻梁,能说会道的小嘴,一笑两个小酒窝。”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呢?走进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 “格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观察力如何?请大家欣赏上面的两幅图画,认真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
学生自主发言。参考答案:图画一,开心老农民,抓住人物面部表情和皱纹来描摹,突出他的乐观开朗;图画二,沉思的智者,抓住人物面部凝重的神情和浓密的胡须,突出他的深沉睿智。)
板书:观察人物:抓住特征,绘形显神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以写《我的老师》为例谈一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学们天天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可写起老师来,不是累倒在课堂上,就是备课到深夜;不是将谁都不愿教的差班带成先进班级,就是爱生胜过爱子;不是循循善诱,就是苦口婆心„„总之,似乎天下教师都一样,十分干瘪,为什么呢?那不是因为老师没有个性,而是同学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老师个性的眼睛。其实不谈别的,就拿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法来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而通过记录他们的教学就可以写出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3.教师总结
作家通过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将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落拓不羁、飘逸不群的个性与名士风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鲁迅与闻一多们的“名士”教学法则不同,不用表演亦无需做作,本身便有一种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读者读至这些回忆性的文字,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读了这几段文字,同学们分析一下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所做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
板书: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语)看来咱们大家的观察力不错,善于发现和观察只是写好人物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正确、得当,才能描写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来。不过,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别急,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指点迷津”!只要用心听,我们一定能共同淘到许多亮闪闪的大珍珠!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物描写可以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另外两种描写方法我们在下节作文课再给大家介绍。
※关于外貌描写:
那么,外貌描写可以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自由谈,老师补充)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选择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方面来写。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在年龄身份、面目长相、着装打扮、体型体态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筛选,选取外貌上最有特点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细细描摹,要善于将笔触停留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做细节描写。
提醒:不要忽略眼睛的描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那么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饱经沧桑;或者写满期待,或者充满绝望;或者满含着成功的喜悦,或者流露出失败的悲伤„„
※关于语言描写:
指导:把握语言个性,言谈要符合人物身份,避免众口同腔。
俗话说:“言为心声”,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留心观察,人物语言务必符合人物身份。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的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描写劳动人民,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自己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样一定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说必须要坚决避免。
为了让人物的语言更能闪耀个性的光芒,我们除了在“说”的内容上做文章,还要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方面下功夫,做好细节描写。
板书:人物描写:角度多变,凸显个性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师出示病例句,生自由发言说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师总结,明确。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诊断:词汇贫乏。(呆板式)
医治:多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诊断:盲目追求华丽词藻,常会弄得词不达意。(拼凑式)
医治:除了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加以区别、选择词语外,还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诊断: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脸谱式)
医治:应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画出“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诊断:过于简单,缺乏形象性描绘。(干瘪式)
医治:可以选择含义具体并富有形象感的词语,或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起来。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诊断:生怕会漏掉什么没写上,以致从头写到脚。(罗列式)
医治: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而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因此要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刻画。
板书: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特征鲜明
五、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
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学案)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请你说一说。
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请你写一写。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读了这几段文字,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 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 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在你的老师中,选出一位富有个性的,用100字左右勾勒出他(她)的个性来。口头上说一说,相信你能行。
3.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学生自由发言,指出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医治: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医治: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医治:
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医治: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医治:
4.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第四篇:七年级政治第三课第1、2、3课时学案
第二课 《迈好青春第一步》 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C
5、D
二、(1)、A、人的生命要有价值,就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果无所事事,将会失去人生的价值。
B、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时期,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是成才立业的奠基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小刚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将会失去青春,失去人生的价值。(2)、A、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认识目标;
B、珍惜美好的时光 C、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D、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创造美好人生,用智慧和汗水去采摘青春的硕果。
第三课 第一框 新生活,新起点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面对新生活,一切从新开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懂得如何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目标。
2、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整好心态,适应中学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如何适应新生活 [难点]:如何确立新目标
三、知识网络: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感受?2: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我们要在初中阶段顺利成长,就要()A.积极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生活 B.能适应就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 C.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环境,使其适应自己 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2.漫画《分界线》启示我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我们要()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C.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3.初中生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环境带给我们的压力与困惑,我们要()A.学会畏缩逃避 B.学会积极面对 C.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D.改变环境,保存自己
4.小华来到新学校时,心里非常高兴,一个月之后,发现对英语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太适应,再加上学生会竞聘落选带来的失落感,父母对他的过高要求造成的压力,使他感到烦恼。面对这种心态,小华应该()
A.立即转学,改变学习环境 B.按部就班,习惯就好了
C.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D.要求老师和家长还像以前一样辅导自己 5.小明在小学时成绩一般,进入中学以后,他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进入新的环境,要确立新的目标 B.目标的确立要高,否则说明自己没有决心 C.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二、活动探究题 6.小品欣赏: 放学路上,小刚和小伟边走边说。
小刚:升入初中后,认识了那么多的新老师、新同学,感觉既新奇又愉快。不知能否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
小伟: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也增大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些新的科目。小刚:是呀,而且现在老师讲课的方式与小学相比差别很大,我真有点不适应。
小伟:初中学习生活要求我们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我提醒自己尽快长大,同时又面临着困惑和不安,不知道怎样才能迅速适应。„„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请用几个词来概括小刚和小伟的中学生活新感受。
(2)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有哪些困惑和担忧?
(3)小刚和小伟应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后记
第三课:第一框《 新生活,新起点 》附答案:
一、单选1.A 2.B 3.B 4.C 5.B
二、活动探究题6.(1)中学生活新感受:激动、兴奋、新奇、愉快、困惑、担忧等。(2)①面对新环境,不知如何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②中学科目增多,不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③不能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④面对同学间的竞争,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
(3)①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更高的目标;③必须加强自我管理,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克服依赖心理。
第三课 第二框
新集体 新面貌
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如果人是一粒种子,良好的集体就是肥沃的土地,种子埋入土地才会茁壮成长,个人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一、学习目标:1知识:知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能力:能够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和奉献集体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2、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难点 : 融入新的班集体
三、知识网络:
1、良好班集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何作用?
3、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这两句话告诉我们()A.要融入集体 B.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C.要珍爱生命 D.要全面认识自己 2.刚进中学,某校七(2)班同学制定他们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七(2)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2)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
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小新经常向班级提合理化建议,这是她_()_____的表现。A.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表现 B.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C.具有主人翁意识 D.想出风头,讨好老师
4.走进新的班集体,意味着我们又走进一个新的家。要建设好这个新家,就必须做到()
①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弘扬正气 ③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④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班会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谈交流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同学们看后,纷纷发言,为建设班集体献计献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相处
B.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不做对班级不利的事情 C.作为班级的一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D.只要大家努力学习,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一定能成为良好的班集体 6.进入新的班集体,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A.新的任课教师 B.威严的班主任 C.性格各异的同学 D.各门新的功课
二、阅读分析
7.七年级二班女生小静不幸染上恶疾,久卧病床的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就在这时,全班同学来到她的身边,把1000只千纸鹤挂在她的窗外,同学们还自愿排出值日表,轮流探视她,帮她补习功课,并在学校募捐。同学们的帮助带来了力量,当小静战胜 病魔回到班里时,全班热烈鼓掌,小静激动地热泪盈眶。(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2).你认为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3).对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你有哪些好主意?
教学后记
第三课:第二框《新集体 新面貌》
附答案:
一、单选 1.A 2.B 3.C 4.B 5.D 6.C
二、阅读分析7.(1)良好的班集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2)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严明的纪律,融洽的同学关系,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建立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如、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
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可贵的自知;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可赞的聪明;坦然的让别人的优秀尽情的施展,则是令人敬佩不已的胸襟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初步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能够通过恰当的途径来认识自己。3.情感目标:认识到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树立努力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难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意义。
三、知识网络: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认识和评价自己和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小松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电脑游戏。妈妈说:“作业没做完就玩电脑游戏,怎么那么管不住自己!你看看人家小强总是先完成作业,然后有节制的玩。”小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下决心努力改正。小松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是()
A.自我观察 B.与他人接触和比较 C.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D.在集体中认识自我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他人的评价有助于认识自己 B.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 C.自我观察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 D.他人的评价是认识自己的最重要途径 3.幼狮迪奥通过对羚羊的观察,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为了增强耐力,便效仿羚羊吃草,终因营养严重缺乏而奄奄一息。母狮教育迪奥: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 B.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模仿别人
C.每个人都能战胜自己的缺点 D.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成不变的
4.“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认识自我角度看,这句话形象说明()
A.认识自我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我 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后天无需努力 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 D.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
5.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中考前填写“自我鉴定表”。结果发现,在“优点”这一栏内,同学们写得很多;而在“缺点”这一栏内则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有填写。这一情况表明()A.同学们自尊心强,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 B.同学们自信心强,相信自己能改正缺点 C.同学们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 D.同学们都很优秀,许多同学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6.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下面属于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我的是 ①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人的优点、缺点是一成不变的 ③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 ④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二、漫画分析题 7.骆驼和羊的争论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它们各自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2)谈谈它们的争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3)说说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有哪些?
教学后记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附答案
一、选择 1.C 2.A 3.A 4.C 5.C 6.D
二、漫画分析题7.(1)①骆驼和羊为长得高好,还是长得矮好争论起来。②骆驼以能吃到树上的叶子来证明,而羊以能穿过又矮又窄的门洞吃到围墙内的草来证明。
(2)这启示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既不能因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忽视自己的短处而骄傲自大,也不能因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忽视自己的长处而妄自菲薄,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既要全面,又要准确,还要实事求是。
(3)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有:①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②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③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 第七单元 第1课教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7.1 特殊保护》教学案设计
官窑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认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有关活动,培养和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个特征。
预习布置:
认真预习课本P53—55页并练习册P55—56页的填空练习。
教学过程:
(一)通过“探究园”的活动,感受生活离不开法律,体会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学习和培养观察生活以及判断、整合信息的方法。
(二)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法律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法律的特征及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
1、什么是法律:
(1)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 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由三个特征归纳出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其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2)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3)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1)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力的法律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政府、社会团体等都有责任承担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义务
(三)通过“实践与评价”的活动提高判断、分析法律现象的能力,更深入地理解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四)通过悟读《法律不同情眼泪》,进一步加深对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的认识,从而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课堂练习:
一、精挑细选: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制定法律的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2、我国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A青少年违反了法律不受法律制裁
B部分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C法律对青少年的要求过于苛刻
D法律对青少年没有约束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说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6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未满18周岁,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
D未满18周岁,在学校读书的青少年
4、《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的关系是()A互不相干
B有主次之分
C相辅相成、相互配套
D互相矛盾
5、对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最主要的因素是()A青少年人数众多
B青少年犯罪现象严重 C青少年是社会犯罪侵害的主要对象
D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弱
6、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根本目的是()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B打击未成年人犯罪 C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
D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多项选择:
7、国家的强制力包括()A军队
B法庭
C监狱
D警察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与法律无关
B我们现在还小,属于未成年人,与法律无关
C我不与别人打官司,与法律无关
D法律伴随公民度过一生,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9、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的责任 A各级政府
B有关部门、组织
C学校
D家庭 10、2007年7月10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郑筱萸被严惩()
A表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说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说明只要杀一儆百,严惩腐败分子,应能彻底消除社会腐败现象
达标练习:
二、学用结合:
1、说说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2、什么是法律?它有哪些显著特征?
3、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4、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作业布置:
练习册P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