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作文教学案3
姜堰区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七年级下
(三)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一、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教情分析: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来写。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三、训练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四、训练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鲁迅问许广平:我们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三天后,许广平复信中说:“那房子的屋顶,大体是平的,暗黑色的。这是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物。它的内部,则也可以说是神秘的苦闷的象征。靠南有门,但因隔了一间过道的房子,所以显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独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号筒口。”许广平也出一题问鲁迅:“我的寝室的天花板中央有什么?”鲁迅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上面的事例说明:对事物的描绘,要注意观察。(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短文,学习理论知识。交流阅读后所获得的知识,讨论明确: 观察和描写一座建筑物,要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
小结:观察是写作的第一基石。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好下笔。……此后要创作,第一需观察。
——鲁迅 重点之一:特点要“明”
1.温故知新(1)《巍巍中山陵》一文抓住中山陵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2)明确:巍巍: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群体规模。
师总结: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方法一:围绕中心法 2.牛刀小试
(1)出示学校图片,讨论:如果要你介绍,你抓住它什么特点,从哪几方面去介绍呢?(2)生展示介绍,师生点评。重点之二:顺序要“清” 1.温故知新
(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纪念碑的?(2)交流展示
明确: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全文来看,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师小结:选好观察点(定点观察或动点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
方法二:远眺近看法 方法三:移步换景法 方法四:总分结构法 2.牛刀小试
讨论:现在,请你介绍所在的多功能教室,你将按什么顺序介绍?(1)以你所在的位置来介绍(男生)。
(2)请你把刚才跨入多功能教室,走到座位上所看到的介绍给大家(女生)。生展示介绍,师生点评。重点之三:语言要“巧”
看《我的小天地》片段,思:语言有什么特点?
方法五:用词准确法 方法六:巧用修辞法 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是我成长的见证人。它的热情与典雅、童真与成熟,拨动我沉睡的心弦。
推开刷着白漆的门,有些锈了的把手上写满沧桑。咦,门上怎么会有浅浅的胶布痕迹?原来是小时候有次考试失利的产物哇,浅浅的痕迹上分明印着‚努力中,止步‛几个大字。
门开了,一片雪白的世界。墙壁、天花板、衣柜、写字台、床……清一色的白亮,却又丝毫不显单调,几种冷色毫不懈怠地给‚白雪公主‛做着陪衬。好像雪白的童话,却又是多彩的人生。
我的小床摆在屋子东南角,着一身十分朴素的淡花衣裳,戴一顶‚梦幻蓝帽‛,是我梦的摇篮。它可是看着我长大的,说它小得可怜决不夸张,不信你已开口说话了:‚我的主人自己稀里糊涂的长大,我可十分留心。眼看,我‘长’的就快没她高啦!‛
旁边的写字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书本,一台电脑斜斜地站在桌子一角。说起原来的那个写字台,原木制,方方正正的,与这台前卫的银兰色电脑实在格格不入,别说‚新潮大侠‛气愤,连这位‚老祖宗‛也开始发牢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你这‘大脑壳,小细脖’,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为平民愤,只好忍痛割爱,让‚老祖宗‛退休啦!于是新写字台走马上任,它披上银白色的‚风衣‛,顶着银蓝的大脑袋,早早就跑到父母死板的木制台桌前面了。尤其是粉色的台灯,在写字台上另一角上斜放,多像雪中屹立的梅花,令我的房间更加雅致。
书架有两处‚景点‛——‚书香阁‛和‚多宝斋‛。‚书香阁‛中各色的图书琳琅满目,吸引眼球,但更‚酷‛的却是‚多宝斋‛的小瓷猪,它们凝聚着知心好友们寄予我的祝福,可是为什么送猪……好哇,拐着弯儿骂我!中国地图给书架穿上件花衣,日历穿得却一天比一天单薄……
风吹起银白的窗帘,阳光洒下一串温馨的耳语,我的小天地,我的好伙伴!(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1.注意观察的方法
A.定点观察法:指观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B.动点观察法: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不时变换观察的方位。
C.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或说明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2.注意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等。B.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C.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3.在描写建筑物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l)细观察。写好建筑物的形状,重点在于对建筑物进行细致观察,可以按以下顺序去观察。①可以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②还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先写出给人的总的整体印象,再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描述,这样既给人整体印象,又给人以具体细致的认识,使读者对建筑物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
(2)抓特征。建筑物的外观就是建筑物所展现给大家的外部面貌,包括造型、大小、高低、颜色等,然而每座建筑在这几方面都有各自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在描写时,就要抓住这些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描写,区别出他们的形状、大小、高低、布局、装饰等。把它们一部分一部分有顺序地写出来,写作中抓住了特点,才能显出其个性,才不会使人感觉桥都是一样的桥,房都是一样的房。(3)写具体。写建筑物如果是对建筑物的概况特征做简单的介绍,那么写出的建筑物是不会形象、生动的,要把建筑物写得生动传神,就必须写具体,即建筑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给人的印象等都要细致入微地写下来。
(4)谈感受,观看一座雄伟的或精巧的或布置有特点的建筑,会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或留下一番感慨,把这些写出来,会给文章增加更多的感情色彩,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作文要求从几方面去写,写作时要一方面一方面地写,不要一会儿写这方面,一会儿又写那方面,这样条理就不清楚了。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2.仔细观看课本P103页上的图画,根据画面,编定故事,说明寓意,题目自拟。此两题任选一题来做。
审题指导
1.学会审题定中心,选材定结构,描写重细节,说明重准确。2.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构思点拨 第一题:
1.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巍巍中山陵》,准确把握“巍巍”的特点,紧紧围绕这一特征,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特点大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的形态、内部的布局
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观察点的转移要有一定的顺序。2.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来写作。第二题:
记叙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征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要注意文章的线索。
1.仔细观察画面,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重点讨论题。
两只鸟儿的上部有两个叹号,分别揭示了两只鸟儿的内心世界,蕴涵着丰富的意思,请加以挖掘!
框内:两只一样大小的幼鸟同时从鸟窝中飞出,一只飞向树林,一只飞向鸟笼;
框外:鸟儿相见,笼中鸟仍然瘦小,林中鸟长大强壮。范文赏析 我的另一个“家”
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 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2000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 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要点指津:
题目: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自豪的感觉。开头:第一段为开头,扣住题目,简洁明了,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中间: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结尾:本文结构首尾呼应,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一个“这”字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五、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校园的秋天 春到溱湖 花园秋晨 佳作欣赏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第二篇:七年级作文教学案1
姜堰市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七年级下
(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设计人: 唐余富
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基本懂得了平时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叙事、写人的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的道理。不过,在具体的写人记叙文中,如何进行刻画,如何进行表达,学生还感到无从下手。本次作文训练,拟从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才能写出人物个性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3.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表达效果。
三、训练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恰当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揭示人物个性。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四、训练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什么“弯弯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地鼻梁,能说会道的小嘴,一笑两个小酒窝。”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呢?走进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 “格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观察力如何?请大家欣赏上面的两幅图画,认真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
学生自主发言。参考答案:图画一,开心老农民,抓住人物面部表情和皱纹来描摹,突出他的乐观开朗;图画二,沉思的智者,抓住人物面部凝重的神情和浓密的胡须,突出他的深沉睿智。)
板书:观察人物:抓住特征,绘形显神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以写《我的老师》为例谈一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学们天天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可写起老师来,不是累倒在课堂上,就是备课到深夜;不是将谁都不愿教的差班带成先进班级,就是爱生胜过爱子;不是循循善诱,就是苦口婆心„„总之,似乎天下教师都一样,十分干瘪,为什么呢?那不是因为老师没有个性,而是同学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老师个性的眼睛。其实不谈别的,就拿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法来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而通过记录他们的教学就可以写出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3.教师总结
作家通过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将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落拓不羁、飘逸不群的个性与名士风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鲁迅与闻一多们的“名士”教学法则不同,不用表演亦无需做作,本身便有一种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读者读至这些回忆性的文字,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读了这几段文字,同学们分析一下对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所做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
板书: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过渡语)看来咱们大家的观察力不错,善于发现和观察只是写好人物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正确、得当,才能描写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来。不过,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别急,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指点迷津”!只要用心听,我们一定能共同淘到许多亮闪闪的大珍珠!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物描写可以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另外两种描写方法我们在下节作文课再给大家介绍。
※关于外貌描写:
那么,外貌描写可以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自由谈,老师补充)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选择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方面来写。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在年龄身份、面目长相、着装打扮、体型体态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筛选,选取外貌上最有特点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细细描摹,要善于将笔触停留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做细节描写。
提醒:不要忽略眼睛的描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那么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饱经沧桑;或者写满期待,或者充满绝望;或者满含着成功的喜悦,或者流露出失败的悲伤„„
※关于语言描写:
指导:把握语言个性,言谈要符合人物身份,避免众口同腔。
俗话说:“言为心声”,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留心观察,人物语言务必符合人物身份。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的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描写劳动人民,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自己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样一定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说必须要坚决避免。
为了让人物的语言更能闪耀个性的光芒,我们除了在“说”的内容上做文章,还要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方面下功夫,做好细节描写。
板书:人物描写:角度多变,凸显个性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师出示病例句,生自由发言说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师总结,明确。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诊断:词汇贫乏。(呆板式)
医治:多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诊断:盲目追求华丽词藻,常会弄得词不达意。(拼凑式)
医治:除了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加以区别、选择词语外,还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诊断: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脸谱式)
医治:应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画出“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诊断:过于简单,缺乏形象性描绘。(干瘪式)
医治:可以选择含义具体并富有形象感的词语,或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起来。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诊断:生怕会漏掉什么没写上,以致从头写到脚。(罗列式)
医治: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而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因此要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刻画。
板书: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特征鲜明
五、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
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学案)
1.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①叙说画面中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请你说一说。
②刻画人物,须抓住特征,既绘其形,更显其神。请你写一写。
2.刻画人物,个性鲜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闻一多、徐志摩、梁启超、鲁迅: 材料一:‚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十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嫣然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他象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烦向教学科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到他的新南苑住宅。‛(冯夷)
材料二:‚‘他(徐志摩)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有时干脆就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地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游诗国呢。‛(卞之琳)
材料三:‚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了!’‛
讲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较好时又‚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
材料四:‚他(鲁迅)离开青年走到讲台上,把两只并不发光却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缓缓地扫视着渐渐静下来的学生群众,这是一个道地中国的平凡而正直的 严肃 先生,既无名流学者的自炫崇高的气息,也无教授绅士自我诽谤的风度。这典型,我们不仅只在《呐喊》这本著作中到处可以看见,即在中国各地似乎也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子。‛
读了这几段文字,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要写出老师的个性,首先得选择 能表现 老师个性的材料,然后考虑切入角度。仔细观察、感受和思考,是不难找到 能体现老师个性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的。在你的老师中,选出一位富有个性的,用100字左右勾勒出他(她)的个性来。口头上说一说,相信你能行。
3.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学生自由发言,指出例句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医治: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医治: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医治:
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医治: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医治:
4.设计文题
(二),明确要求
(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纯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敬仰„„
请你从生活中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二)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有时美在人物的外表,有时美在人物的心灵。请以“他(她)真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
(1)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3)要扣住人物性格特征,写出人物鲜明个性。
第三篇:七年级导学案3
石川中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编写:王宏审核:组别:姓名: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1.掌握经济作物种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出方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经济作物种植问题中的探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重点难点】:经济作物种植问题中如何找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在购物商场,导游小姐想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衣服;一般的商场都是加价100﹪标价,然后只要利润不低于20﹪就可以出售,你能帮导游小姐还价吗?
二、自主探究
探究2:
某村去年种植的油菜籽亩产量达160千克,含油率为40﹪;今年改种新选育的油菜籽后,亩产量提高了20千克,含油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1)今年与去年相比,这个村的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44亩,而村榨油厂用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20﹪,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多少亩?
(2)油菜种植成本为210元/亩,菜油收购价为6元/千克,请比较这个村去、今两年油菜种植成本与菜油全部售出所获收入。
先请学生认真读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小组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中有基本等量关系:
产油量=油菜籽亩产量×含油率×种植面积
(1)设今年种植油菜x亩,则可列式表示去、今两年的产油量
去年产油量=160×40﹪×(x+44)
今年产油量=。
根据今年比去年产油量提高20﹪,列出方程
180×50﹪x=160×40﹪(x+44)(1+20﹪)
解方程,得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亩
(2)去年油菜种植成本为:210(x+44)=元, 售油收入为; 售油收入与油菜种植成本的差为今年油菜种植成本为:元, 售油收入为售油收入与油菜种植成本的差为:两年相比,油菜种植成本、售油收入有什么变化? 油菜种植成本今年比去年减少:210×44=9240(元)售油收入今年比去年增加:138240-115200=23040(元)【课堂练习】:
1、某企业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性质用途的存款共20万元,甲种存款的 年利率为2.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25%,该企业一年可获利息4850 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各多少元? 【拓展训练】:
1、某工厂按原计划每天生产20个零件,到预定期限还有100个不能完成,若提高工效25%,到期将超额完成50个,则此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多少个? 预定期限是多少天?【总结反思】:
第四篇:3桃花心木教学案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香芹 审核人: 签批人:
3桃花心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林清玄当代作家,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2.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自主预习:
1、读准生词语,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注音)膝盖()、插()、莫名其妙()、无缘无故()、汲水()、模仿()语重心长()、一番 话()锻练()、补充其他词语: 检查自测
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 萎 锻 空 种
②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并组词: 番 锻 雅 勃
③会读: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2、了解作者林清玄及桃花心木这种植物。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即主旨)。交流合作
1、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提升
1、当这些桃花心木还小的时候,种树人是怎样培养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情先是()(),再后来是(),如果种树人在你的身边,你对他的做法会有哪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在文中找一找。
4、抓住要点,细细品味。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提示从种树人的话找)
2、读句子①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②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③我模仿老天下雨是为了桃花心木苗不养成依赖之心。
5、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一想: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这里“不确定”是指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确定”,比如。
我明白了作者是用借
喻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6、“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因为:。
7、怎样理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8、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 一起成长的伙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
拓展延伸
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有人说:看人家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多幸福。
有人想:父母就应该让我幸福地生活,他们现在给我洗衣做饭不过是为了长大后我给他们洗衣做饭,我现在给父母提各种要求都不过分。
你怎么看待你的父母给你生活?怎么看待以上两种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香芹 审核人: 签批人:
桃花心木测评导学案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2、拓展思维,增强分析短文的能力 一 看拼音写词语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i()
()()()()()
二、形近字组词。萎()汲()赖()旦()雅()
委()极()懒()但()稚()
番()锻()炼()勃()忧()
翻()段()练()脖()优()
三、近义词。偶尔()
依赖()
特别()
模仿()
优雅()汲水()基业()枯萎()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莫名其妙:意思是。文中指。从从容容: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语重心长: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
五、给画下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注音。
1、莫名其妙(1)名字,名称。(2)出名,有名。(3)说出。(4)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1)缘故。(2)缘分。(3)沿着,顺着。(4)边。
六、填入合适的词语。()的树
()的基业()的人
()的树苗()的心
()的能量
七、在括号里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1)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在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种了许多桃花心木的树苗。(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填空并答题。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才来一次;________也不一定,有时浇得______,有时浇得____。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
;二是。这句话为后文作者 作了铺垫。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2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会()。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就能(),努力生长。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3由于老天下雨总是____的,如果无法在____中____生长,树苗就会____;即使幸而存活,但是它的根却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____遇到____,也会一吹就倒。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打好____。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没有规律,浇水时
间____,浇水的量也____,他是想让树苗不要养成____的心,要学会____,拼命扎根、找到水源,才能长成____的百年大树。他真是用心良苦啊。4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
雨,也会一吹就倒。”
(1)“语重心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树人讲的这番话有三层意思: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我”从种树人这番话中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习作,回答问题。钓鱼的趣味
一天,爸爸教我钓鱼。我们带上鱼竿、鱼食、水桶,来到海边。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装好鱼竿,拴好水线,串上鱼食,把钩甩到远处,静静地等鱼上钩。过了十分钟,漂儿一直不动。我扭头看爸爸,他已经钓上了一条鱼。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心想是不是鱼食从钩上掉了,提起竿一看,鱼食在钩上还好好的。
这时,爸爸对我说:“这个季节钓的鱼主要是狗鱼。它们在海底,等食物到嘴边才吞到嘴里,吞到嘴里住一会才下咽。你要慢慢地移动鱼竿,鱼漂儿动了不要马上提,要等它把钩吞到嘴里再提。”
我照爸爸的方法去做,耐心地把竿儿一会儿往这一会往那儿地摆动。果然不多时,鱼漂在水面上一上一下地动了,竿子稍也在微微颤动。我的心一阵猛跳,握住鱼竿等待时机。漂儿抖着完全沉入水中,一定是鱼儿咬住钩了。我便使劲一提竿,呦!还真有点重。我盯着水面,眨眼间带着水花,一条约5寸长的狗鱼被线拉出水面。它在空中弯来弯去地挣扎。这时候我真不知道有多高兴。鱼被摔在岸上,在不停地扭动身子。我连忙拿起鱼儿。这时我发现,钩已经挂住了它的喉咙。鱼朝我张嘴,瞪着眼睛,身子还不住地扭动,像在恨我用诡计钓了它。爸爸笑着说:“这下会钓了吧!”“看来干什么都要窍门!”我说。
照这个办法我又钓了5条,直到夕阳落山,才和爸爸提着装有十几鱼的水桶兴冲冲地回到家。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通过这件事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 在一个华丽阔绰的房间里,敞开的窗台上,同天然的盆花摆放在一起的,是瓷花盆里的几枝假花。这些假花在铁丝做成的枝干上,骄傲地摇摇曳曳,对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艳丽。
突然间,“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瓷花盆里的绢花连忙向老天爷请求:你能不能把大雨制止住?接着
“老天爷!”假花还哀求说,“你赶快把大雨制止住吧,它们有什么好处呢?世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糟糕的?瞧,街上不能再走来走去,到处都是泥浆和水洼!”
然而老天爷没有理睬它的无理请求,大雨也没有收起它的雨帘,还是自管自不停地下着。它把炎热驱散,使空气清凉,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所有树木、青草经过雨水冲洗后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窗台上所有的鲜花争奇斗妍,由于雨水的浇淋,它们愈加芬芳、鲜艳和娇嫩了。而那些可怜的假花,从此失去了鲜艳夺目的光彩,被当作垃圾扔到了院子里。
凡真有特别才能的人,决不会去介意那些毁谤非议,恶意批评决不能够损害他们的优异之处。只有那些假花,才会害怕下雨。
第五篇:3 《贝壳》教学案
3、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由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火花。生命真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二、展示交流
1、作者简介
2、生字词: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文探究
《蝉》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3)、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4)、《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 》
(1)、《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2﹚《贝壳》一文里,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绘,然后生发了那些联想?
5、问题质疑。
互动释疑:将自己还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1、“秋风的颜色”给了你那些感受?
2、《贝壳》一文里“是不是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试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感悟创造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___”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情感上考虑。
四、评价学生展示。
五、达标测评﹙见学案﹚
3、《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并识记本文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文意。
3、了解先抑后扬、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基础知识园
一、注音或写汉字: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二、解释词语: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三、课文探究站:
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2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3、《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4、《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 预习疑难点:
互动释意:将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探究解疑。
● 感悟创造链: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上、思想感情上考虑。)
2、课外延伸:
A、学习本文后你有何感悟?
B、你还知道作者那些作品?请写出来。
●反馈检测:
一、文学常识:
1、《蝉》选自,作者,原名
2、《贝壳》选自。作者,台湾 家,家,有诗集,散文集。
二、仿照前面两个例子续写一句话:
生命就像禅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
3、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东西。....
4、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5、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四、阅读《蝉》,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就用 和 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态度。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概括文章中的关蝉的知识较准确的一项是()A、蝉的生命短暂,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C、蝉从幼虫成长到秋天鸣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17年。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
3、文章画线句中的“那”具体指:。
4、文章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蝉烦人的聒聒!”为什么提到“斜阳”和“秋风”?正确的解释是()
A、天色将晚,气温变凉,蝉会停止鸣叫。
B、秒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C、夕阳西下,秋风瑟瑟,给人以凄凉哀伤之感,对原来“烦人的聒聒”也懒得计较了。
D、天色将晚,天气变凉,蝉的生命行将结束,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5、这篇散文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