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2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4.知道变异也是生物体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体会变异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2.了解变异有两种,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长得不大一样呢? 变异也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2.揭示什么是变异。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孪生姐妹与她们父母的照片。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她们差异的地方并交流。初步了解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比较同学之间外形特征的差异。揭示什么是变异。
3.观察比较动物植物等个体见的差异。仔细观察金鱼、康乃馨、玉米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动物植物的变异的特征,可以从颜色、外形特征去观察。让学生对这些现象产生兴趣。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提高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兴趣。
5.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学生阅读并讨论三叶草发生了什么变异。
6.巩固
遗传和变异都是生命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发生差异。什么是生物体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
第二篇:六年级科学下册_生物的变异现象1教案_苏教版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17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2.班级差异大调查(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长颈鹿)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18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三、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特征1人数特征 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
发 卷
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第三篇:课题:2、 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题: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材分析:
△关键词:形成与困惑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了解化石的作用;
理解什么是“活化石”;
知道一些人们对化石的困惑和思考。
关注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动植物。
教学目标
5、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预习活动设计:
1、观察比较自己与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想一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2.调查一些动植物,看看同一种动植物之间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什么是变异?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2、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5、变异现象的拓展
a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b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c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限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和()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3、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另一种是()二.列举:
1、你知道的变异现象有哪些?请列举出至少三例。
2、收集有关遗传变异的谚语。(3条)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 发 卷 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6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
前检测:
、变异是指
或
个体间的差异。
2、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成功说明
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有些性状受环境条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其成因。
教学设计: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都源于变异。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是绝对的。
一、变异的类型
、根据能否遗传分为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高茎豌豆中长出矮茎豌豆。
不遗传的变异:不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而是由环境条引起的变异,且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小麦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产量高,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产量低。
2、根据对人类是否有利可分为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二、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
①生物的一些相对性状表现出的是数量差异(如大小花生的果实大小)。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②比较这类相对性状差异,应该比较它们数量的平均值。在相同条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③从上述的讨论可以启示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④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三、人类利用有利的可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P43图解:畜牧业上根据牛的遗传和变异,通过不断的选育,可以获得肉质好的和产奶量高的新品种。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P44图解:农业上通过杂交选育培养农作物新品种。
3、人们有意采用射线照射、太空搭载和药物等手段处理萌发的种子,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其发育成的植株或他们的后代中,选出对人有益的变异类型,进行定向培育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类型
、根据能否遗传分为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高茎豌豆中长出矮茎豌豆。
不遗传的变异:不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而是由环境条引起的变异,且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小麦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产量高,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产量低。
2、根据对人类是否有利可分为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二、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
三、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利用杂交、射线照射、太空搭载和药物等方法,培育新品种。
后巩固:、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种现象属于()
A、进化
B、遗传
、变异
D、环境影响
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变异:()
A、熊猫和家猫的尾巴形态上有差异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蝴蝶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大
D、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出的植物中,有的抗锈病,有的不抗锈病。
3、、下列哪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植物在水肥条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B、粒多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生活在x藏高原地区的人们,皮肤特别黑
D、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30年前效果差,其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青霉素的生产方法与以前不同
、人体产生了抗药性
D、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基因突变
6、一株世代都是开红花的植物,在一次突然性冰冻后,在一个枝条上出现了一朵白花。该白花自花授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去后,长成的植株都只开白花。试分析:产生了该白花的原因是
发生了突变,造成突变的原因是
,这种变异
遗传给后代。
7、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所生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中的 在X射线的照射下发生了变异。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2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知识,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4.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努力。感受科学的神奇与美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知识,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什么是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呢?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通过阅读认识孟德尔及其对遗传和变异科学的不懈努力。
介绍孟德尔探究遗传科学的秘密。
同学们交流孟德尔是怎样研究的?。为什么人们称他为“遗传之父”。
3.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不迷信权威,细心观察,专心研究“杂交水稻”。
了解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在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4.认识人工培育对变异的影响。
向学生介绍人工方法培育的一些植物的变异,使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
5.学生收集资料,编制小报。
让学生在编制小报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增进交流意识。
6.巩固
在遗传和变异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科学家有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