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政治《教育振兴民族》教案 湘师版
第二节 教育振兴民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能力:通过分析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国教育的现状,学会分析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
3、知识: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认识到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
难点:面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优势压力,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育是一种力量
一、导入:
1、介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案例:再累也要读书,再忙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
2、同时结合教材引言部分材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的题目。问:(1)为什么台湾新读书主义如此倡导?总统如是说?
(2)知识和书籍带给我们什么?
通过共同的探讨,引出话题: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知识的获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振兴民族的伟大力量。
二、新课学习:教育是一种力量。
(一)你说我说:
请同学们说说从过去到现在,你所感受到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比如衣、食、住、行、用等等)
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知识改变生活”的材料,并作简单分析。
(二)我来思考
为什么生活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教师(归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育是基础,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
(三)七嘴八舌
出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阅读教材P56阅读空间狮子和羚羊要竞争必须“学会奔跑”寓意深刻,对人而言,教育更是一种力量。
同时举例说明(见附录2)。
(四)畅所欲言
教育往往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引用身边的事例及教材事例来说明。
设想: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将会是怎样的?
(五)澄清误解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比尔*盖茨不是大学多没毕业吗?指出接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从比尔*盖茨引出“知识经济“。
(六)释疑解惑
教师问:现在社会上常流行一个词“知识经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同时通过教材“日本重视教育”和师生共同补充相关例子(如袁隆平与中国威胁论)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
(七)信息平台
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转入下文: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出示各国重视义务教育的举措,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状况。
(关于我国的义务教育状况,这部分内容与下一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建议放到下节课学习,这里只简单地了解即可。)
(八)社会调查
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以及知识更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本内容在第五单元中还会涉及,这里不必细说,可以放到课后完成,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即可:
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三、备课反思:
关于“终身学习”,本人认为,根据教材P59周宁爸爸的材料,更加能引伸到学习的话题,但在第五单元中还将专门设计“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题,在此我只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不知这里有没有必要细说,与各位探讨。
四、巩固练习:
1、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2、辨析: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老百姓再富不能“富”孩子。
第二课时 我国教育的现状
一、导入:
等式填写,人口-教育=? 人口+教育=?
在师生共解的基础上,再次懂得: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在教育上有些怎样的举措呢?转入新课:我国教育的现状。
二、新课学习:
(一)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
展示材料:义务教育法第5、11条规定,教育法内容,教材P59资料,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1、我国义务教育状况:
教育部负责人答: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现。截止2000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DOUBLE_QUOTATION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2002年更是达到92%。据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九个国家的前列。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办学和社会各界办学相结合,建立了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新机制,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正在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新的发展模式。
3、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
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女子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问:以上这些措施说明了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二)转折:我国教育形势整体严峻
1、与发达国家相比:
展示材料:《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
1、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报告描绘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与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15岁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4年,不到初二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2、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
中、韩、美受高中教育以上人口比例图 中、韩、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图(图片无法粘贴)
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3、我国地区间的差距
展示材料:教材P60,我想读书及苏明娟大眼睛图片。
思考:(1)你看到以上情况,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一个角度从现状上回答;另一个个角度可以引导学生对贫困地区的帮助等,培养学生的爱心;第三个角度,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权。)(2)这两位女孩你知道是谁吗?是我国的什么工程让她们重新享受了学习的权利?(3)你还知道资助贫困学生的什么行动吗?你准备为这些事业做点什么吗?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学习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问: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习信息平台:看了这些内容的感想?
得出结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
(四)思维拓展:
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说说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入WTO给我国的教育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第二篇:尊师重教与民族振兴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尊师重教与民族振兴
作者:丁石孙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年第10期
教育是通过教师进行的,教师要有知识、有本领,但仅此还不够,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受到老师的为人及处事方式的影响。例如,如果老师对于所教的东西毫无兴趣,毫无热情,教书仅是为了混饭吃,那就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有理由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
一位好的教师不但要对所教课程有深刻的理解,懂得教学法,同时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既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又受到高尚人品的熏陶,真正达到教育的全面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足够数量的好教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来鼓励与吸引社会上大批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从而使整体教育水平下降的情况。应该说,这是一个严重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要很好地继承与发扬。尊师有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在物质方面,一定要给教师较好的待遇和生活条件,这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精神方面的待遇同等重要,他们应该受到尊重。教师是教育中的主体,他们受到尊重与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出能动性。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当然有各自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制定教学计划,对每门课程要设制教学大纲。教师们应该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教学,但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所以还应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不能规定得过死。这样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
总之,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要做一位好教师并不容易。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很形象,也很确切,因而教师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
(丁石孙 民盟中央名誉主席,历任民盟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第三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民族振兴之路
敬爱的党组织:
秋天是最迷人的季节,秋日的晨曦温暖和煦,映射着沃野千里,将华夏民族的自强不息折射得熠熠生辉。秋日的晚霞绚丽多彩,透射着民族荣光,将神州大地照射得光彩夺目。
56个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共同繁荣,一起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巩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长期致力于探索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便应运而生,成为了推进少数民族建设的伟大精神纲领。党和政府根据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态势坚持全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建设新疆,尽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让各民族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当今社会各国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综合国力之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科技力、文化力等软实力,突显着耀眼的光芒。中国这一伟大的民族在内部松散和外部侵略的双重压力之下依然屹立不倒。当东突、藏独、疆独份子恶劣地摧残着我们的民族意志,钓鱼岛问题、经济危机等笼罩着祖国之时,无数的爱国之士以坚强的意志誓死捍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灵魂,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我们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一定会将它们的崇高品质永远铭记在心,必将以之作为祖国振兴的精神动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伟大使命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洞悉世界,用正确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思维方式来服务社会,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党和政府的民族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21世纪的我们将吹起新的号角,奏响新的凯歌。各民族共同奋进,必将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汇报:民族振兴之路
敬爱的党组织:
秋天是最迷人的季节,秋日的晨曦温暖和煦,映射着沃野千里,将华夏民族的自强不息折射得熠熠生辉。秋日的晚霞绚丽多彩,透射着民族荣光,将神州大地照射得光彩夺目。
56个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共同繁荣,一起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巩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国共 产 党和政府长期致力于探索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便应运而生,成为了推进少数民族建设的伟大精神纲领。党和政府根据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态势坚持全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建设新疆,尽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让各民族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当今社会各国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综合国力之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科技力、文化力等软实力,突显着耀眼的光芒。中国这一伟大的民族在内部松散和外部侵略的双重压力之下依然屹立不倒。当东突、藏独、疆独份子恶劣地摧残着我们的民族意志,钓鱼岛问题、经济危机等笼罩着祖国之时,无数的爱国之士以坚强的意志誓死捍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 产 党的崇高灵魂,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我们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一定会将它们的崇高品质永远铭记在心,必将以之作为祖国振兴的精神动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伟大使命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洞悉世界,用正确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思维方式来服务社会,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党和政府的民族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21世纪的我们将吹起新的号角,奏响新的凯歌。各民族共同奋进,必将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汇报人:xiexiebang
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的思想汇报:
大学生思想汇报:加强学习意识
大学生思想汇报: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思想汇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
大学生思想汇报:党的创争先优活动
第五篇:师举行民兵思想政治教育
师举行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会”教员比武
6月30日,农五师人武部组织各单位武装部,开展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会”教员比武竞赛活动。
农五师人武部部长艾如良参加活动并讲话。
艾如良要求,选手要结合“兵”的特色展开授课竞赛,结合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授课内容,赛出水平、风格,体现能力;评委要坚持原则,公平打分,展现良好的评比水平。活动中,各参赛教员围绕弘扬兵团精神,结合“科学谋发展、精心保稳定、扎实打基础、创新求突破”的民兵队伍建设目标,展开了授课比武。
据悉,这次竞赛是师人武部为进一步加强五师民兵队伍建设,提高民兵素质,增强屯垦戍边意识,更好地履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兵团“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促进五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举办的。
活动着重强调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员的思想调查和计划安排教育、会备课授课、会心理疏导、会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等“四会”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