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国平: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周国平: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周国平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本文是周国平老师2015年在“教之道思享会”上做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共谈了“立足哲学看教育的目的”、“哲学应成为必修课”、“教育与培训的不同”、“当下仍需要精英教育”四个问题,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凝聚了周国平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
我讲的题目是“教育与培训的不同”,谈一谈我对这个论坛的主题“教育实现梦想”的理解。
教育实现梦想,有必要区分两类梦想:一类梦想我把它称之为精神理想,就是精神层面上的梦想。实际上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的精神价值,对这个我们有一个概括是“真善美”,这个概括是对的,就是对应于人的三种精神属性、精神能力。人有三种精神属性:一个是理性,有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真”就是理性的梦想。因为对真理的追求,人类有了科学、哲学。第二个精神属性就是情感,它的理想就是“美”,因为对美的追求,所以人类有了文学和艺术。第三个层面是意志,实践的理念,人类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的理想就是“善”,所以人类有了道德和性感。这些都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对于个人来说构成了他的文明素质。这一层面的理想是不可能直接实现的,实际上它是作为一种为人类发展指引方向,为个人人生指引方向而存在的。当然了,它会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里,体现在个人行为里。所以,这个层面的理想,它永远是现在进行时,不可能是完成时。这是一个层面的梦想。
另一个梦想我觉得可以叫做“现实的蓝图”,现实的蓝图是可以实现的。这里面也分两个方面,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现实的蓝图一个是政治体制上面的,比如说现在要实现法治,要依法治国,国家已经为法治、依法治国绘了一个蓝图,习近平主席要把这个蓝图更加具体化。这个是可以实现的,通过法治。但是,通过法治、民主,实现平等、自由、公正,这实际上,我认为是精神层面的理想在社会上的实现,所以它的指导思想还是精神理想的“善”,正义,在社会上的体现。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实力,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富裕,军事的强大,这个层面也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我觉得应该分成两个层面,精神理想,就是那些不能直接变成现实的梦想,它构成了民族、个人的精神文明。可以实现的包括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
教育有两个使命:一个使命是幻想、培育、实现前一种梦想,就是精神的理想。这使得一个民族成为文明的民族,使得个人成为一个人性意义上的优秀个人。第二个使命就是筹划,实现后一种梦想,就是社会的蓝图,让一个民族成为富强的民族,让个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个人。我认为前一种梦想其实更根本,是教育的灵魂和终结使命。这就有必要在教育和培训中做一个区分。
我翻译了一本尼采的早期著作“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这是去年出版的。这本著作是尼采青年时期28岁时写的一本著作,当时他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已经当了四年教授了,他对德国的教育进行了批判。德国的教育原来是三轨制,从中学开始分流,一种是文科,一种是实科中学。文科中学的教育重点就是古典人文课程,文科中学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升大学。实科中学,它的重点就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毕业以后不能升大学,这就相当于我们之前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划分。在尼采那个时代,尼采说,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叫做扩大,规模的扩大,学校扩招,在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上扩大,包括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另外一个倾向就是内涵的缩小,文科中学越来越不把古典人文学科作为重点,越来越增加了知识、技能的科目,包括大学。所以他很担忧,提出了“教育和生计的区别”,他说教育为了生存,当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如果说一个教育仅仅把获得一个职业作为它的目标,那不是教育,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如果一个机构仅仅把谋生作为一个目标,那就不是教育机构,那是生计机构。教育只有超出为谋生学习,真正的教育才开始。尼采打了一个比方,真正的教育就好像是一个女神,而以谋生为目标的教育就是一个有知识的女仆、女管家。他的担忧就是,按照德国教育这样的发展,人文越来越少,都是为了谋职进行教育,最后只会剩下两种教育:一种是速成教育,这个教育的目标让受教育者快速成为能够赚钱的生物。还有一种是深造教育,上大学,读研究生,它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成为赚很多钱的生物,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毁灭。
我觉得,从我们当前的情况看,是有必要来思考这个问题,教育到底有没有超出培训以上的目标。我是把教育和培训加以区分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警惕这个现象,真正的教育涵养越来越少了。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起码有一点,它应该是有人文内涵的,应该把人培养成理性、情感和道德,各个方面都良好健康的人性意义上的优质的人。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真正的教育起码有三种课程不能缺少,而这恰恰是现在非常薄弱的。我认为从中学到大学的低年级,必须有三门课程:
一门就是哲学课程,我们从小学开始有德育课,中学也有德育课,还有公共政治课,可能大学还有公共政治课。但是,这些课程里面,它的哲学含量到底有多少?这是很可疑的。我觉得应该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哲学,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让你思考人生世界的重大问题,而且是独立思考。我的意见,哲学课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把世界的、人生的、社会的、道德的各个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列出来。每一个问题,把那些大思想家(他们有不同的看法)的不同看法摘要式的放在下面,给学生一个参考,让他自己想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大问题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就是让你自己独立思考的。据我所知,开设哲学课,法国是做得很成功的。法国有个传统,从很早开始就要开哲学课,这是一个军人建立起来的,拿破仑。1808年就做了这个决定,中学一定要开设哲学课。所以它的情况,一个学生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的主科就是哲学。考大学的第一门考试就是哲学,这些问题绝对没有标准答案,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人什么都说不出来,不是知识性的结构,完全让你思考。应该建立这样的哲学课程。
第二门课应该设立经典选读,就是所谓的通识课,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些大思想家的经典思想文章列出来。自然科学里面有很多思想家,牛顿就是个思想家,爱因斯坦就是个思想家,把他们重要的著作编选一下。应该让孩子们从青少年时期,就能知道人类有这么伟大的思想,这些伟大的脑袋想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想的,让他们知道人类精神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打下这个底子以后,真的是受益无穷,他就有判断力了。这个课程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第三门课是母语课,中文,语文。不知道现在大学有没有,母语课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实际上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最重要的环节。人是在文化母语的滋养下成长的,学会了表达、交流。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专业,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正确的读、想、写,这是基本的要求,这就要靠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很不赞成过早地启动双语教育。小学一年级就要学英语,这真的是很荒唐的,孩子的母语的底子很薄弱,这会造成他们语言上的混乱。小学不应该学英语,初中才应该学英语(掌声)。
我不否认一个人要接受西方的文化,现在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生活,也可以。但是,从文化上来要求一个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文化的底子是非常重要的。你看民国时期的西学大家,像严复、胡适、林语堂,像这些人的中语底子是非常扎实的。严复说过,一个中国人没有中文的底子,在西方混了以后,不过是一个“西崽”,不过是个“舌人”,用舌头混日子的人。
讲到母语的学习和教育,我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简单说一下,语文教学应该重点放在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上。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阅读问题,应该把一些假大空的内容删除,好好编语文教材。把中国古今的真正的范文汇集起来,让学生们学习,这是一点。第二点,考试的办法、测试的办法也应该改变,现在的语文考试、测试都是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种东西完全是很荒唐的。我自己的文章经常被用来做这样的测试,有的学生就拿一个卷子让我来做,做了以后对照标准答案我得了69分。
好,我讲完了。周国平:哲学家、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其教育论著《周国平论教育》在学界亦有较大影响力关注教育|就是关注中国未来微信ID:ce30ce
第二篇:周国平论教育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号召阅读经典,我感同身受。有一些经典书籍如果你没有读,你就会蒙受较大的损失,可是因为你没有读,你并不知道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人类的精神宝库属于每一个人,向每一个人敞开着,若你不走进去享受里面的珍宝,就等于你把自己的权利放弃了,那是何等的可惜。今天在课堂上我还告诉孩子们,我们班的现在学生,他们已经和好书为伴,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在于与书中的作者和主人对话。通过对话,他们有了对生命更深的感悟和体验。
周国平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如何生长?我认为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但是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萧伯纳说,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是教育体制问题。但是作为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有天天和孩子们思想交流碰撞的机会,因此,如果自己的行为能产生一个磁场,能把读书的快乐,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这是我所追求的。
书籍能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能使人成为野蛮人。所以我不希望孩子们看电视,我只有引导孩子们读书。对于好读书的孩子,我经常在班里表扬,让这个孩子高兴,快乐的同时,我想能够熏染其他同学的读书欲望。
在读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其中有共鸣,也有抗争。让孩子们读过之后,马上写写自己的想法,可以写故事本身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写某些内容的优劣;可以续写,也可以和作者对话。我要求长短不限,这的确是学生们很快乐的事情。如果限制字数,学生们就不领情了。比如说,我们学习了《妈妈的账单》,我让孩子们写写:妈妈,我想对您说。学习了《绝招》,我让孩子们同样写写:小柱子,我真的敬佩你。等等。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广阔思考和独特的理解的人。我希望自己的学生对任何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我讨厌人云亦云,没有思想。当看到有的孩子不想思考,没有见解,思想不活跃时,我说的最不好听的一句话是:吃别人嚼过的馒头香吗?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的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
周国平说,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一个优秀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今天班里的一位家长打来电话,她告诉我孩子如何佩服我的教学,孩子如何感觉语文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听罢,心悦。
我们都知道,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才,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完善自我教育。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
布置家庭作业时,我都问问学生们量的多少。昨天下午布置完时,同学们都嫌多,我马上做了调整,感觉应该让学生们满意才行。有个家长笑着说我不能太听信孩子们的意见。但是我想,任何合理的作业应该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不太吃力地完成,尽可能地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时间,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才得以让他们发展个性。现在班里有几位学生真正能走进书中,对书籍有了无限的爱恋。他们在语文课上,也是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如果机械性作业布置得满满的,他们就没时间成为自己了。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就让孩子们的心灵逐渐丰盈起来吧。逐渐锻炼他们的羽翼,让他们能真正地博击长空,引领世界。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我深知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但是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们引到大师的面前。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职业关系到生存,而事业关系到生存的意义。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很多人失去了快乐,每天忙于生计的人数不胜数。其实我们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例如对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等等。
“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昨天放学时有位家长对我说:”老师,我真羡慕你,感觉你活得很潇洒。”我笑着对她说:“我现在活得很简单。能吃上饭,有工作做,教好我的课,让孩子们每天学有所获,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告诉他们如何做人,我已很满足了。”
幸福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让他感到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靠它养活自己。
保持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为师为母,善良,丰富,高贵——这是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将努力让孩子们学得更快乐,在校园的每一天过得更幸福。我还来得及。
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平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价值。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动心灵只感觉,它们是:
1、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此论点由卢梭提出,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每一个天性得到健康生长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的教育真正目的就应该是促进一个人的健康生长,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制造大量的仪器。教育的急功近利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劣习,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慢慢的成长,慢慢的长大。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
2、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怎么怎么,为了将来不后悔,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此等等。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当下意义。
书中写道: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给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童年,以此给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而今天,大人们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在名利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后,同年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以怎样的方式现象出来。
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一些除了学习意外地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给孩子慢慢长大、享受成长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构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句话是西塞罗的名言。蒙田也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就是应该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我看后感觉很惭愧因为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看来,我的教育理念要好好提高了。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听来似乎荒谬。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事最好的环境?不外乎自由时间和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就是闲暇的意思,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好,说的再多,如果学习不学习,一切都是白费,所以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多么好,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这句话似乎平时听到过,今天才知道第一次出现是在爱因斯坦的文章里。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在学校了学习的东西,似乎大都没有了印象,就连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而对我们有用的都是内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似乎不是学习得到的,而是本来就是我们的。也许就像书上所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习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课堂上所学习的一切,必须内化为自己一部分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会还给学校,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篇:周国平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心得
王小红
教育应该要培养怎样的人?成功的人要具备什么品质?这两个问题是要从事教育的人首先要思考的。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个信念,构 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现今教育,它剥夺孩子的童年,扼杀少年人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就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毋庸讳言,今日的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倾向,只教给学生一些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果必然使大多数学生心目中只有就业这一个可怜的目标,只知道作为谋生手段的这一种不快乐的工作。
在书中,作者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者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看一个学生的智力素质好不好,第一个尺度就是看他对事物有没有好奇心,对知识有没有兴趣。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贯彻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尚的灵
魂。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从学校和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也不是讲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一个有趣的教育的定义:你把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而那个忘不掉的剩下的东西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不要挫伤孩子的哲学兴趣,而要保护和鼓励,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中。因为孩子们是多么善于提出既不实用,又无答案的问题,这正是哲学问题的典型特点,可惜的是,它们往往被毫无哲学听觉的大人们扼杀了,同时也扼杀了许多未来的哲学家。而老师必须有着活泼的心智,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把它们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一个人若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都不能说他有事业。
第四篇:周国平谈教育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励志电影)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
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作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力,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原文地址:
第五篇:周国平论教育
《周国平论教育》:教育需要回到七点常识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做“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做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因此,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甚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做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做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因此,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利,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