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中的快乐教学-宋庆龄幼儿园
“师幼共建”主题活动中的快乐教学
——
宋庆龄幼儿园
周雏燕
摘要:
主题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聆听幼儿声音,发现幼儿爱好,主题活动要与幼儿真实生活紧密相连,主题活动要突出强调真正的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教育过程中自由、主动、快乐地参与,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发现探索和创造。在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中,教师主导和预设的成分越来越浓厚,幼儿只能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其在主题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快乐感不浓。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了要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开展“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并从主题活动开展前期的讨论、主题活动开展中期呈现的多样化的形式以及主题活动开展后期幼儿在学习基础上的表现表达三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中的快乐教学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师幼共建、主题活动、快乐教学
正文:
什么是“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
“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指的是教师和幼儿(包括个体和小组)通过研究式、探索式的教学而生成的主题活动,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观察和探索以及教师适时、适度地支持和引导。
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们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于是,在主题活动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循环:“观察——发现——探究——进一步观察——又一次发现——再一次探究”,在这样一个个的循环中,孩子们往往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到“主动参与活动”中的快乐、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寻求自我追求”中的快乐。
那么,下面,我就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师幼共建”主题活动中的快乐教学。
(一)带着目标投入活动的快乐
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些讨论活动或者是收集物品的环节帮助孩子了解这个主题、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1、孩子充满期待地投入活动 案例:日历上的“special day”,在主题开始时,我们会向孩子们介绍总体的主题概况。在这个环节中,每月的日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日历,我们会告诉孩子:这个主题中有哪些特别的日子。就拿“春天”这一主题来说,我们会在介绍主题概况的时候告诉孩子,在春天的主题中会有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说“春游”,比如说“复活节”,在活动中需要收集哪些东西,然后我们会在日历上贴上“special day”的标志表示这些特别的日子,从而激发孩子期待的情感。在这个介绍活动之后,他们会天天数着日历,关注这些活动,就希望这些“special day”早日到来,在期待中,他们对于活动的激情越来越高,而这种激情会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获得双倍的快乐感。
2、孩子主动参与制定计划 案例:春游前的回顾和讨论,我们小班有两次参观动物园的经历。在小班下学期第二次去动物园春游之前,我们首先给孩子们看了上学期去动物园春游是拍的照片,让他们回顾当时的快乐情景,然后我们会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动物园里有什么?你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小动物?这次再去动物园,你们想要去哪些地方?想看些什么动物?通过这些提问和讨论来了解孩子们的愿望。通过这样几个简单的环节,孩子们交流借鉴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并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由孩子自己主动参与的活动更快乐”。
3、孩子带着问题参与到活动之中 案例:秋天的花园
在“秋天”的主题中,我们通过提问“猜猜秋天的花园里有什么”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然后我们一起去花园里“探宝”,去收集秋天花园里的东西。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孩子们找的可仔细啦,我找到啦”,“我又发现了一个宝贝”,在发现每一样新的东西时,他们都很激动地叫了起来,这个寻找、探宝的过程充满了快乐。回到教室后,为了让孩子快乐的激情延续下去,老师把在秋天花园里收集到的宝贝全部展示了出来。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观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关于树叶,他们会发现:“有的叶子像小船,有的叶子像雨伞,有的像孔雀的羽毛,有的像喷泉,有的像刺猬身上的刺,有的像嘴巴,有的像羊肉串,有的像冰糖葫芦”,关于树枝,他们会发现:“有的树枝像一棵小树苗,有的树枝像骨髓,有的树枝像过山车,有的树枝像鬼爪,有的树枝像动物的角,有的树枝像楼梯,有的树枝像小桥,有的树枝像在跳舞”,这些生动的描述正是孩子主动观察后的发现,也帮助他们更形象地认识了不同种类的大树。同样在自己的主动观察中,他们还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有的树叶是一片一片掉下来的?为什么有的树叶是连着树枝好多片一起掉下来的?”,这些不知道的东西又会引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哦,原来是这样的”,在进一步地探索中,孩子们又感受到了将不知道变成知道的快乐。
“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就是要贴近幼儿生活,聆听幼儿声音,发现幼儿爱好,就是要与幼儿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就是要突出强调真正的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教育过程中自由、主动地参与,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的观察、发现和探索。
(二)分享与丰富经验的快乐
1、调动经验
比如说,“各种各样的职业”这一主题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扩大对于“职业”这一概念的了解,我们就设计了“职业大调查”的表格,让父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并附上一张工作中的照片。之后,我们把调查表张贴在白板上,请孩子们自己来介绍。
什么是能源?这个孩子就说是要用自然界地东西发电让电器运转。什么是进出口贸易?这个孩子就带来了自己爸爸公司里设计的一些文具,如直尺、放大镜等,告诉大家爸爸会做这些很好的东西,然后拿到外国去卖,如果国外有很好的东西,就拿到中国来卖。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了很深奥的“职业内涵”,真是了不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孩子们经常会簇拥在白板面前,看看讲讲,尽管上面很多都是文字,但是孩子们总喜欢指着爸爸妈妈的照片笑着自豪地告诉好朋友,我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一张调查表,将孩子对职业的经验充分调动,加深了孩子对各种职业的认识。
2、梳理经验 在开展“职业”主题时,我们还让孩子们去采访了幼儿园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观察他们做的事情、用的工具。在这个活动中,印象特别深的是参观医务室,对医生的采访。因为“医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相对熟悉的职业,所以他们对于很多医生的工具都很了解,在这次的活动中,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了这些工具,体验了一回当小医生的快乐,给你量量体温,给他测测身高,给你听听心跳。看,他们的表情,是多么专注,多么快乐啊!在最后的提问中,孩子们还提出了“医生为什么要穿白大褂?”等有趣而又特别的问题,这又是孩子们的特殊视角啊!
医生是孩子们熟悉的角色,但对于医生具体做什么,他们的经验是模糊而凌乱的,通过采访和实地体验,他们对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
3、拓展经验
与前几个职业相比,“飞行员”似乎是距离孩子最远的,一个班级有一个飞行员爸爸,所以我们才利用这一身边的资源开展了这个活动。整个活动大多是以飞行员爸爸的讲述为主,与孩子的互动也不多,但是也正是因为时间控制地恰当,所以也很精彩。原来以为是一个漫不经心的讲座,孩子的感触不会很深,但在之后的“利用废旧材料做飞机”的时候,我们很诧异地发现孩子们居然能精细地制作出飞机的起落架、发动机,从这个反馈信息中,我们才更真实的了解到了原来孩子在听讲座的时候心境是很投入的,一个看似很深奥的知识内容却被他们很好地接受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所获得快乐的表现吗?
对于距离孩子生活经验有距离的职业,调动资源,拓展经验是一个有效的师生共建方式。家长资源的参与,让孩子们近距离地获得新的经验,也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对孩子更具有挑战性。
“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就是对教师的设计能力和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考虑怎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怎样的活动更能爱护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怎样的活动更能为幼儿潜能的自由和充分发挥创造宽松的环境,怎样的活动形式更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怎样的活动形式更有利于幼儿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这些都要求老师要去做一个主题的挖掘者和引导者。
(三)下工夫创造的快乐
在主题活动的后期,我们都会较多地鼓励孩子在学习基础上的表现表达,其中以创造性的美工活动最为典型。在创造性的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的快乐。而且这个活动还能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更能满足孩子创造的快乐,所以,往往这个活动能把主题推向高潮。
1、提供开放的材料,支持孩子的创意 案例:世博:城市未来住在区
在“世博会”的主题中,我们让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做房子,因为是城市未来的住宅区,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房子”的功能进行创造。
“我家的门前有一个爬网,可以从爬网爬到屋顶的游乐园,那里有过山车、滚筒和骑木马的玩具,很好玩!花园里还有一个玫瑰花电视机和空调,我可以很舒服地坐在花园里看电视。我家还有一面有魔法的金色大墙,我只要告诉它我想穿什么衣服或变什么样子,金色大镜子就会照着做。”
“我家的房子是一个水晶城堡,我就睡在最下面的水晶公主房里。上面斜斜的绿色水晶房是客厅,客人们坐在里面可以看见美丽的星星。旁边的水井房是我们的厨房,里面装满了好吃的东西。这是一座会动的城堡,因为城堡的下面是大轮子,可以带着我们到处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这是我家的客厅。客厅周围的墙上贴的都是我在幼儿园做的美工作品,很漂亮。电视机里正在放动画片。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条、巧克力和草莓。我们的那张桌子是有手的,我想吃什么,它会自动喂我吃,很方便。”
2、设计问题,开拓孩子的思路 案例:鸟巢
“春天,小鸟要造新家啦”,在“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已经很形象地了解了鸟窝基本上是圆形的,大多都是在造在大树的隐蔽处,外面用和树枝相近的颜色或在鸟窝外面有许多树叶,用这些保护色来避开老鹰等天敌。因此,在孩子的脑海中,对于鸟窝的认识已经很具象了,除了所用材料的不同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创意的表达。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了。当孩子在冥思苦想的时候,我会适当地给予一些引导,比如说:“鸟窝里会有什么呢?”“哎呀,鸟爸爸鸟妈妈出去寻找食物了,小鸟宝宝想爸爸妈妈了怎么办?”“如果老鹰发现了这个鸟巢,小鸟宝宝就会被吃掉了,这可怎么办呢?”很简单的几句话语,孩子们一下子扩大了想象空间,他们会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有的在鸟窝里放了“全家福”、“望远镜”,有的给鸟窝加上了玻璃屋顶,还有的给鸟窝加了报警器,等等。因为在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因此在创造成功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满足和快乐。
以上是我粗略从主题活动开展前期的讨论、主题活动开展中期呈现的多样化的形式以及主题活动开展后期幼儿在学习基础上的表现表达三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师幼共建”的主题活动中的快乐教学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周雏燕:***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适宜的、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本篇文章从区域活动、日常的教学活动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师幼互动行为。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已颁布的新《纲要》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所以,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
师幼互动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时时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保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要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使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让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
区角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活动室分割成小区域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如阅读区、美工区、数学区、认知区、科学发现区、表演区等等。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是幼儿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活动;教师能更直接地接触幼儿、观察了解幼儿,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更多地感受教师的关注,增进双方感情的交流,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往往还带着一个管理者、照顾者、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身份、意识与幼儿互动,幼儿在教师较高的控制下活动,不能真正发挥区角活动的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还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们从教育观念、活动区的创设、区角活动的指导三个方面的转变探索师幼互动方式的变革,在与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探索中,帮助他们形成独立、自尊、自信、勇于探索、乐观向上的人格特征;帮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表现、学会创造;以积极的互动促进区角活动教育功能的最大发挥、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做到:
(一)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活动的观察者、问题的解决者、适当的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实施影响和促动作用。幼儿始终以活动主体与教师、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如在娃娃家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虽有合作、分工,但角色间缺乏语言交流,只是忙于摆弄物品,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情境性语言交往能力不足有关。于是教师就利用幼儿喜欢模仿,心理活动带有明显情境性的特点,给予适当的引导,即以游戏伙伴的身份扮演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心爱的娃娃,口中轻声念叨着:谁是娃娃的爸爸呀?几名幼儿争着想当娃娃爸爸,我来到一位幼儿面前说:你下了班就快回家吧!娃娃病了。小爸爸回家了,我对他说:娃娃发烧了,怎么办呢?小爸爸立刻说:我给娃娃''吃药''。爸爸马上行动起来,倒水,喂药,我俩又为谁带孩子,谁做饭商量一番,之后又出现了带娃娃出去玩等游戏内容。可见,通过教师的观察、引导、参与,以行动,语言、心理等行为影响和带动幼儿,从而使活动向更深的主题、情节发展,使幼儿的行动、语言、心理产生积极的变化。除了以游戏身份参与之外,师幼共同交流游戏,也是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的具体体现,它使师幼关系更加融洽与接纳。在活动区,由开始教师找幼儿游戏,发展到幼儿找老师游戏。如:两位幼儿抱着小熊对老师说:老师,请你给我们拍张照片好吗?我立刻装做拍照的样子为他们认真拍照。什么时候可以取到照片?过一天吧。一 会儿,我把画好的照片交给他们。教师,照片里怎么没有背景?哦,我忘了拍背景了,请你们帮忙添上背景吧。
(二)、本着教育从孩子中来、从生活中来的观念,引导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创设,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过去,在创设区角活动时,教师多考虑整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特征,根据幼儿发展的月目标、周目标和制定的每周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确定每一周的区角活动内容;接着按内容划分活动区域,最后教师精心选择并制作大量的操作材料投放到各个活动区,幼儿直接进入活动区活动。留给幼儿的空间少而且小。所以在活动区创设之际,就应让幼儿成为活动策划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之一。行为之一:师幼共同商定活动区区域分布我们首先让幼儿各抒已见,说一说,我最喜欢玩什么活动区,将活动区的种类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之上,并适当地将教师的观点参现其中,这样,幼儿渴望自主选择游戏,把自己感兴趣、观察到的一切纳入活动区游戏中,从而获得了满足和快乐。接着,师幼共同商量我想把活动区放在什么地方。研究发现,活动区空间的合理布局也是影响幼儿创造灵感与积极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我们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四周走一走、说一说这里玩什么好?为什么好?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想法和经验便在一种轻松的无任何压力的氛围得以表达。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给予充分的尊重,以建议者的身份给予巧妙点拨。图书区、益智区、表演区、结构区、社会性活动区、体育区等就在师幼互动行为影响下合理分布。行为之二:师幼共同丰富活动区游戏材料在活动区中,幼儿更多的是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展露个性、获得主动发 展的。同时,生动、有趣又具有动感变化的材料的种类及功能的认识上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只有通过交互作用,共同丰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行为有:
1、讨论:针对某一活动区,和幼儿在一起展开讨论,如娃娃家里,还缺少些什么?经师幼共同出谋划策,新的游戏材料便产生了。
2、收集和制作:活动区中材料,我们提倡废物利用共同制作。也就是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巧妙运用,实现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师幼共同找来了果奶瓶、小网袋,为医院制作了输液瓶。用纸盒、纸板制作了小餐桌,用吹塑纸剪出了小剪刀小菜刀,用可乐罐制作成打击乐器,如:小沙球等……
3、合理放臵:在通过师幼共同制作和收集各类游戏材料之后,让幼儿将其合理放臵于各活动区中,这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另一主体,只是随意地提醒怎样放才方便呢?在语言上给幼儿以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提高了幼儿行为的指向性。在这互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智慧和能力,增进了师幼间的信任和了解。行为之三:师幼共同制定活动区活动规则,活动规则是有效进行活动区活动的前提。幼儿自己有较易接受和认可的活动规则,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不仅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现实世界,而且也是他们与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定。幼儿有自己的标准,经过幼儿共同协商的规则,他们愿意也较为容易接受,并且知道怎样去遵守,还能够判断违规行为,因此,师幼共同制定活动区规则是非常必要、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是师幼互动中平等互信、差异性的体现。在我们活动区中主要包括:活动人数、进区、换区、材料使用、交往关系、角色职责等方面的规则,在共同制定时我们努力做 到:首先,将规则制定权交给幼儿 由于活动区是幼儿共同商定、设臵的。幼儿对其有一定的活动期望值,即希望其成为他们的乐园。应该说幼儿对活动区是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所以,我们放心地下放权力,通过教师对幼儿信任的心理暗示及幼儿主选择的要求驱动下,规则制定对他们一样自然高兴的事。其次,帮助幼儿提出合理的建议 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和能力不足,考虑问题欠全面,这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作为合作者、互动者,就应以帮助者的身份,以自身经验和能力影响、促进幼儿更好地制定活动规则。如:在材料的整理上,原先规则是共同整理,而往往部分幼儿中途换区了,导致材料无人整理,这时教师参与进来,帮助幼儿制定:要换区时先要整理好自己用过材料。交换角色或材料、区域时要先和同伴商量。这样就以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影响了幼儿的活动行为。最后,允许幼儿对规划进行修改或重新建立由于幼儿的规则不像成人制定规则那样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他们的生活和认识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所以我们赞同幼儿想换活动规划的想法,在心理上给幼儿以鼓励和支持。让幼儿敢于放手大胆地改变不适合他们的活动规则。建立更新、更好的规则。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在促进幼儿互动中使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创设区域活动中我们应打破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将区域活动、主题内容、幼儿兴趣合成整体,师生共同创设,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二、在日常教学中的师幼互动行为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使教学获得成功,一个关键性的重要因素,就是是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一)早期阅读中的互动展现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摈弃过去由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我们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驱使幼儿产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情志;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情况,提出问题,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的阅读图书;幼儿阅读完毕,则鼓励幼儿大胆的对尚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同时,我们扭转统一要求、同一提问的倾向,在提供阅读材料、提问设计,提高互动频率等方面 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幼儿的主体性,给他们量力而行的机会,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主动自主的投入阅读活动。
(二)户外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展现幼儿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后二线成为旁观者或提醒者,教师的积极参与能更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案例分析:有一次,一群孩子对向前滚圈追跑的玩法失去了兴趣,围坐在台阶上闲聊。这时,教师故意在他们面前将手腕一勾,抛出竹圈,孩子们惊奇的发现竹圈会自己滚回来,他们一下来了兴趣,在几次尝试过程中,孩子们又发明了正转圈、反转圈、抛圈等多种新玩法,活动情绪又趋高涨,当一个孩子想出与众不同的玩法时,教师就说:真好玩,我来向你学吧!以鼓励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动中我们还发现孩子们更易接受自己或同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评价时,教师适时的让幼儿参与,引导他们就玩了什么?怎样玩?心情怎样?遇到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想想、说说,再请幼儿共同讨论。让幼儿参与评价,促使他们学习独立的对事物做出合理判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关于在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我总结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以及根据《新纲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师幼互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然而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起的重要的因素。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因 8 起到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但由于多年来受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做出了许多不利于形成良好师幼互动关系的行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想要做到有效的师幼互动首先要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幼儿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需要是不受重视的。教师是主导,幼儿是主体的主导—主体论开始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纲要》要求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幼关系。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在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很大关系,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的被接受和被执行,在教师这种角色定位的影响下,幼儿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于服从者,要听老师的话。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性质以及教师和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各自所处的地位,教师应该对照《纲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和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有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多地关注幼 9 儿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然后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教师与幼儿的良性互动。老师应该时时以关怀、接纳、开放的态度与幼儿相处,用心去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建立平等、亲密、信赖的良好人际关系,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亲近的良师益友。如:幼儿每天来园我必定微笑地迎接他们并与他们亲切的拥抱,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心情,让他们愉快的心情保持一天,同时通过亲切的拥抱和问候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友好,这样有利于一天活动的组织,减少师幼之间的隔膜,能充分发挥师幼互动教师若有过失,应该坦诚地向幼儿承认,并向幼儿道歉,让幼儿知道老师也有过失。只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就是好的。记得我遇到这么一件事:那天全班幼儿都在进行户外活动,我们班的女孩子畅畅去跟一个男孩在厕所里面玩水,我一进厕所看到他们就立刻狠狠地批评他们两个。当时畅畅象失控一样对着我大喊:我没有玩水,我就是没有。接着就是一场大哭,此时我气在头上,明明自己看见她在厕所里还不承认错误,真是气坏,也没理会她的辩驳。事后我向那个男孩问明情况,原来是男孩在厕所里玩水畅畅过来阻止他的,那么也就是我怪错她了,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心里一直在打架,是当作没这一回事还是向她道歉呢?想想刚才畅畅委屈的样子,我心象被针扎了一下,最后决定向小朋友道歉。我把畅畅叫到面前,看见她对我是否还怀有敌意,于是我就轻轻的摸着她的头,对她说:畅畅,对不起,刚才老师错怪你了,原来你没玩水,只是提 醒小朋友不要玩水,这样做非常对。老师现在向你道歉,你能原谅老师吗?只见畅畅立刻松了一口气,挨到我的身边露出了信任的微笑。所以说,孩子跟老师也是平等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改变传统意义上老师是权威的错误想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师幼互动。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策略
作业二:
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后您肯定有很多收获,请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推荐两至三种有效的师幼互动方法。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它是教师、幼儿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
《纲要》倡导的“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去实现。《纲要》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是对师幼互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支持、鼓励、引导、帮助、激励和促进作用。
下面是我在工作实践中对师幼互动的一些感悟和做法:
1、构建宽松、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营造了友爱、和谐、温馨、融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安全、愉快,幼儿会表现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思维、语言和行动都处在积极状态,这为师幼互动奠定了
良好基础。教师灿烂的笑容与表情,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动作,对幼儿表现出的关注与尊重,是构建和谐、融洽师幼关系的重要元素。
2、把握教育契机,灵活机智地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幼儿,是实现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教学因幼儿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征而呈现出不确定的特点,如何应对幼儿不同的表现与反应,抓住教育契机,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回应幼儿,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发展呢?首先教师要能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幼儿不同表现和反映的问题所在;其次,敏感地觉察幼儿不同行为与表现的心理需要,用专业的眼光解读幼儿,这是灵活机智地采用适当的应答方式的前提;再次,教师要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应答,目的就是开启幼儿的心智,支持幼儿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发展。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同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效果。感情充沛、有童趣、有色彩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能调动幼儿快乐的情绪情感,能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简短明确、儿童化的语言能使幼儿听得真切、清除、明白,能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适合与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的语言能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语言所展示的问题有情境性、趣味性、游戏性,能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开放性的问题能使幼儿的经验、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幼儿的探究、操作和表现富有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富有激励性的、多样化的评价语言能使幼儿体验成功,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可见,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
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研究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问题提出.............................................................1
(一)政策要求..........................................................1
(二)现实问题..........................................................1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
(一)研究目的..........................................................1
(二)研究意义..........................................................1 1.理论意义............................................................2 2.实践意义............................................................2
三、研究方法.............................................................2
(一)研究对象..........................................................2
(二)研究方法..........................................................2
四、江津城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分析.........................3
(一)语言活动准备中的师幼互动..........................................3
(二)语言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师幼互动......................................6
(三)活动评价中的师幼互动.............................................10
五、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策略..........................12
(一)政府文件落实方面:加强文件解读,落实文件内容.....................12
(二)幼儿园方面:为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12
(三)教师方面:提升自身素质,时刻关注幼儿情绪体验.....................12
六、结语................................................................13 注释:..................................................................14 参考文献:..............................................................14 致谢语..................................................................13 附录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访谈提纲..........................14 附录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观察记录表........................15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城区为例
摘要: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决定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本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观察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的运用,立足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记录,总结经验,针对目前重庆市江津区部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影响师幼互动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师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幼儿学习环境被动;教师在活动中运用评价不当等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师幼互动
I
II
Patte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language activities
Class 1 of pre-school education Liu Shifang
Director Tian Xingjiang
Abstract:Patter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quality is a key factor of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The 3 ~ 6 years old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guide pointed out that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i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using.Creating free and light-heart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encouraging children and supporting the children , encouraging them speak out, and getting a positive response in the meantime.This study based on the using of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By means of participating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observation records, sum up experienc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Chongqing Yongchuan district par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kindergarten language influence young interactive teaching target single, teachers' group activity form a single, pas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in activities us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evaluation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 young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Key words: Kindergarten;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children interaction
II
引言
我国幼儿园活动目前基本以五大领域划分,其中语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幼儿的言语能力是评判幼儿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目标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不断地运用中逐渐增强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幼儿的语言学习效率。由于幼儿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无意注意为主等特点,所以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学习效率起决定性作用。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是提高活动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中,大部分的师幼互动都来自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幼儿集体活动时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其实是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里使用合适的语言和其他人进行交往和交流。教师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利用和幼儿的语言互动来实现事先设定好的各级教育目标。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实现语言教学活动目标的核心要素。
一、问题提出
(一)政策要求
全美幼教协会曾经指出,一个早期儿童项目开展的适宜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上。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部分也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
(二)现实问题
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实习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江津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因素制约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首先是教师的儿童观,教师在师幼活动中对幼儿没有表现出充分的尊重;然后是教师对活动中师幼互动不够重视,只求生搬硬套力求达到知识层面的目标;再者教师对语言活动准备不充分,没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
基于该城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决定展开本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访谈以及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参与,探寻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因素,探讨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质量策略。
(二)研究意义页
K:我的小手最漂亮 T:好,我请田宗瑞来说说 K3:妈妈给我吃米饭
T:田宗瑞说诗歌里说我饿了妈妈给我吃米饭对不对? K:(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T:田宗瑞小朋友说得是不对的,诗歌里是说我饿了,妈妈给我吃香甜的蛋糕,还有挺脆的麻花。那我冷了,妈妈给我干嘛呀?
K: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
T:对,我冷了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妈妈是爱我们的,我们饿了妈妈给我们吃香甜的蛋糕和挺脆的麻花,我们冷了妈妈给我们穿厚厚的棉袄,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爱妈妈呢?
K4:我要在家帮助妈妈洗衣服 K5:我也要帮妈妈洗衣服 K6:我还要给妈妈做好吃的
T:好了,宝贝们都说得很对,其实啊,我们现在听妈妈的话就是对妈妈最好的爱,我们要听妈妈的话,宝贝儿们,我们要怎样才算是爱妈妈呀?
K:听妈妈的话
T:嗯,对,要听妈妈的话,早上妈妈叫起床我们就要起床,要好好吃饭。那我们再一起来听听今天的诗歌。(放音乐,配乐朗诵)
T:好了宝贝们,听老师的律动。(老师走到钢琴旁边开始弹休息的旋律,幼儿趴在桌子上休息)
附原文
妈妈的心,一定很大很大,不然怎么会把我全装下;我饿了,妈妈给我香甜的蛋糕,还有挺脆的麻花;我冷了,妈妈给我穿上厚厚的棉袄,我露出了红红的脸颊;我在想,我的心也要向妈妈那页
师幼互动在于教师明确地知道幼儿已获得和即将要达到的社会经验,根据幼儿的水平和需求设置互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又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入职后应该通过园内培训、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参加园外培训等方式增强知识体系,提高准备、目标制定、实施语言教学活动和评价的能力。幼儿园应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在园培训机会,以达到提升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师的素质提升不光体现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还在与幼儿、同事、家长、社会的沟通上得以体现。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个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师幼互动的频率。对于幼儿来说,参与活动的情绪氛围是积极还是消极都决定于教师对活动的把握和设计,一个权威型的幼儿教师和一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课堂氛围上有着重大的区别,活动氛围决定幼儿情绪氛围,教师控制好课堂氛围和幼儿的情绪氛围就更有利于高效的师幼互动的发生。
时刻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兴趣、需要,设计师幼互动的内容(提问、小结等),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儿互动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布局、充足的探索和质疑时间,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并在一系列的师幼互动中实现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
在进行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性。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当幼儿的忠实听众,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要鼓励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只有给了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才能调动幼儿跟老师互动的积极性,只有足够关注幼儿,与幼儿一起讨论、商量、决定,才会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
其次,互动性。目前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大多数由幼儿教师发起,幼儿被动呼应,这里的互动性强调的师幼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主动发起,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发起互动。幼儿只有真正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才会活得经验。
然后,互为主体性。教师和幼儿作为教师与幼儿作为数学活动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是平等交往的主体。教师与幼儿通过活动教学体现出这种互为主体性,教师必须承认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有不同想法的存在,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共12 页
致谢语
最后的青春时光和学生时代就是大学,直到今天,仍然记得
第五篇: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教师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起源看,教师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构成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地位问题在教育史上存在着长期的争论。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赫乐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各执一端,都没有真正回答学生在教育 过程中的地位。当代教育家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出“双主说”,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来探讨一下幼儿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大家都知道,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这就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幼儿园教育是他们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的开始。他们面对的教育者,我们幼儿教师与他们在水化水平年龄经历,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样的交往就存在一种无形的屏障。幼儿教师必须调节自己,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保证。首先,教师要树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才能平等地对待幼儿,尊重信任幼儿,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公正民主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第二,教师要提高自我修养。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的个性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身教胜过言教”足以说明了这一点。第三,教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应具有与幼儿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因为幼儿只是年龄小,并非空洞的个体,他们具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甚至有的幼儿还比较调皮,常惹人生气。他们期待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相互作下产生的,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师生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控制和激励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大部分教育目标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的。既然如此,如何在教学中建立最佳的互动模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尊师爱生,配合密切。
幼儿的心灵是极其洁净,脆弱的,需要成人的小心呵护。当他们离开温馨的家走进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后,对周围的一切变得更敏感了。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他们期待着教师给予母亲一样的爱。让我们适当忽略他们的一点小错误吧,原谅他们的无知和自我表现,他们是出于一种善意的动机,让我们的爱去引导他们!当他举起手想回答问题却又一言不发时,请不要简单地说:“想好了,再举手!”请降低问题的难度,使 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当他回答跑题,滔滔不绝地谈自己想法时,请不要生硬地告诉他:“你根本没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请耐心地让幼儿把话完,适当引导他把问题听清楚,告诉他:“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你愿意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吗?”你对他的这一点爱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和爱戴,会为你们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密切配合赢得基础。
第二,民主平等,联系巩固。
在教学中,切忌教师以一个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幼儿面前,把幼儿视为教育的对象和被塑造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必要时,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幼儿一起探索。如科学小实验,自然现象的观察等。不要和孩子区分范围,坐在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发现,观察他们的言语表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适时诱发引导,给予帮助。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权威,相反,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的发挥。
第三、教学相长,关系透明。、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正确对待幼儿,不应以年龄、知识、经验来拉开教学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天真无邪的童心、童真,不反让我们身心愉快,而且会有终身受益的启迪,不要把他们看成“小不点”。
第三,采取正向的互动方式。
即在教学中,多用赞美、鼓励、解释取代责骂、归咎。因为赞美与鼓励可增进幼儿的信心与自我认同。例如:当幼儿无法完成某项活动而沮丧时,教师可以加以肯定,鼓励与支持,“我相信你很聪明,昨天你不是做得很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这样的互动方式传达的信息是“你是很能干的”让幼儿记得他的能干,而不补沮丧情绪所淹没,有时教师必须稍微忽略幼儿的“无能”或“坏的表现”,将焦点聚集在其长处,并有意夸赞,使幼儿感受自己也有好的一面,提升其自尊。而在另一方面,教师示范正向的互动方式,可以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对幼儿之情绪,社会交往技巧必有所裨益。
第四,尽量安排师生互动的情境与活动。
如现在常进行的活动区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的环境。幼儿在自己与教师共同创设的活动区活动,分享自己与教师的劳动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各活动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另外,设计增进师生互动的团体活动。如“猜猜我是谁”、“盲人带路”游戏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教师也在活动参与中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形式生动活泼,易于幼儿接受。
利用自制玩具让孩子学会“玩”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兴趣往往也是在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中创造,丰富的玩具材料是玩的基础,但仅靠购买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需要我们老师多思考、实践,为孩子们“量身订做”的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具有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兴趣点、发展需要的特点,它材料丰富可操作性强,而且节省资源、财力,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活动区活动的开展更是需要各类自制玩具的参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应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一)适应性
自制玩具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要适合 幼儿的个性特点,小班玩具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中班的自制玩具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了操作性,大班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同时也随各个活动区的特点而变化,要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能力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令他着迷的玩具。
(二)丰富性
要让孩子在玩中充分调动看、听、讲、思等各种感观,玩具的丰富性必不可少,各活动区的材料提供要从多层次、多维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和操作材料,做到人手一份,不因材料缺乏影响活动的质量。
(三)以往我们制做的玩具只注重操作性,而少强调挑战性,这是不适合创造教育的。各种玩具的提供要对幼儿发展的现实状况略有超越,不要尾随幼儿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幼儿新的发展,在与玩具的相互作中的收获提高。例如用橡皮筋做的框框弹力网,孩子们用各种材料的物体往上掷发现了弹力的威力,了解了弹性的许多物理性质,在玩中又改进成弹力球拍,使孩子们在玩中改进、创新,有了新的提高,经历了新的探索过程。
(四)各活动区需投放各类自制玩具,就要强调各种信息材料的平衡,激发各种技能发展的因素要平衡,提供的知识能力获得的机会要平衡,在大班初期我将玩教具制做的重点放在棋类玩具上,孩子们本身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就高,加上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在赛棋技巧上提高得相当的快,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角色区和语言区由于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和丰富而无人问津,造成了活动的严重失衡,我们应注重各方面玩具的平衡 投放,让孩子获得百科知识,使其平衡发展。
(五)系统性
以往我制做玩具总是大动作制做很多,再一股脑投放下去,放手让孩子玩,觉得孩子有多多玩具玩就好了。在实践过程中出了损坏严重,收放混乱的情况,孩子们玩时不能有始有终,坚持性特别差。其实制做和投放的系统性尤为重要,材料类型,投放水平层次,数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应按孩子的兴趣点,顺应发展的要求,制做水平层次不同的同种玩具同时期投放,或根据某类型孩子的某些不足有针对性地制作,一般的投放原则以大水平角度来说分三类,一类为复习,巩固以前知识,一类为现阶段辅助实现中心主题的,一类为下阶段活动做辅垫打基础的玩具,这三部分前后更注重纵向联系,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基础,后面的内容是前面的深化和发展。
(六)动态性
自制玩具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基点,以幼儿园课程 为参考,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需求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为保持动态性。第一,玩具的制作应有不同的能力水平,定期投放,第二,打破教师全包的传统,动员家长和每个孩子一同参与、共同制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技能、能力的机会。
(七)效用性
自制玩具主要利用废旧材料,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老师要善于收集生活中可制做自制玩具的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易拉罐,月饼、饼干盒、铁丝、废书报、面料、小石头、瓶盖……等等。发动家
长这个幼儿园最大的后备力量。我们班制作了废布粘球、酸奶瓶降落伞、飞碟等孩子们喜欢的自制玩具。同时,要考虑不要做了不求使用现象,积极改进,力求一物多用,每样玩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用价值。
充足的玩具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让孩子们玩好的重要前提,怎样才能更好地玩,玩出水平来呢?我用三个字来概括:学、竞、思。
(一)学
老师有秩序、有目的地投入多种玩具,孩子们刚一接触都希望是很新奇的,老师要及时抓住孩子这时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学会玩、学习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全班集体的形式介绍某种玩具的玩法、规则,适用于语言类、角色类游戏玩具。如看图进述,故事盒等,一种是在活动中教会个别孩子玩,让会的孩子带动别的孩子,适用于体育类玩具,如赶小猪、粘粘球等,每三种方法是让孩子们在不会玩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其中的玩法、规则,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于动脑筋想出更多玩法,如弹跳床、数学接龙卡等,但这些方法不宜一次性过多使用,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近。
(二)竞
玩具玩久了,孩子们往往会觉得枯燥,例如数学接龙,他会了就不想再玩了,我就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竞赛来调整玩的方式,在大班效果相当地明显,让每个孩子拿一套接龙卡、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接得又多又快。又如:玩夹豆,将黄豆、花生、绿豆用筷子夹着分类,一个人玩久了没意思,组织几个孩子比赛,看谁夹得又快又多。有了竞争性的参与,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玩得不亦乐乎。对于小朋友不喜欢的玩具。如:看图讲故事、我们进行故事大王评选,让孩子用图画成故事盒来讲故事,既提高了能力,又推动了冷门玩具向热门玩具的以展,玩得也更开心了。
(三)思
一次,我做了一个弹跳床,让朋友用各种材料的物品来测试弹力 的大小,刚开始小朋友们挺感兴趣的,可不多久就对单调地往上投东西的活动感到乏味,小朋友提议说:“老师,这样玩没意思,能不能改改”一看小朋友来了创新的意图,我马上放手让孩子们思考实践,一下子“羽毛球拍”“看谁弹得远”“蹦蹦乐”等各式各样的新玩法在孩子们的思考下应运而生,自制玩具比购买的玩具有更大的变更性,也为孩子们改进玩法创造了机会。勤于思考,不仅要让孩子学会玩,更要让他们动脑筋想怎样玩得更好玩,老师要是一个有力的引导者,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学过程。
在制作的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某些环节的脱节,我们老师应注意:
1、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孩子对这个玩具感兴趣并能玩起来就行了,例如大班体育玩具掷红心,有的小朋友根本不关注红心,锻炼方位判断能力的目标。这样目标就没有达到了,我们要把知识和趣味性相结合,在孩子在玩中学,在学到知识时获得乐趣。
2、主角与配角有机统一,老师不是旁观者,应贯穿始终,及时为幼儿提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行为规范和个性培养的有机统一。老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将孩子的兴趣引向健康的方向,启发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正确的从姿,良好的耐心,谦让的精神,把孩子朴实、无意识的行为升华到一种自觉的、向上积极的行为。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培养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
居里夫人曾说过“教育者将引导孩子将生活变为幻想,再把幻想变成现实。”玩具,是孩子的工具,是孩子发展的食粮我们努力把握好扑克制玩具这条路子,让孩子玩出水平,玩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