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故意杀人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变态人格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何为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第十一条明确指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那么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是故意犯罪中的一种形式。
故意杀人罪主观方面是研究故意杀人犯罪成因的中心内容。包含了犯罪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会发生死亡的危害结果;犯罪行为人的意志因素——希望结果的发生,并且放任。它受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的支配。由此可见故意杀人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行为人实施犯罪是在完全自觉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它必然基于一定的内心推动,即诱发和促使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形成因素并发展到形成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直至实施犯罪行为的产生,也是故意杀人的直接原因。因此犯罪成因不仅包括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还包括激发行为人犯罪的各种媒介,以及形成犯罪心理的社会环境因素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每年都要新增大量的人口,公民的就业压力与生存压力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突出,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由此对社会人群产生了种种压力,这些显见的外界压力使许多人的心理和人格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群患有心理疾病。而关键是这些心理问题,在没有很好的疏通渠道和消解方式的情况下,就随时可能蜕变甚至激化,因人格变态而导致的违法犯罪与日俱增,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秩序。如近年来发生的河南省平舆县黄勇因幻想而诱杀17名网吧青少年案件、河北省石家庄市靳如超制造爆炸事件致死上百人案件、云南大学在校大学生马加爵因小事口角而在宿舍用铁锤杀害4名同班同学案件、福建南坪郑民生残杀多名小学生案件等等,都是因心理严重变态而引发的恶性犯罪案件。这些案件虽然从总体上看数量并不多,但在当今这个生活多元化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震荡,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反思。
“人为什么会变态呢?”中科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文刚教授指出,心理与社会是导致人格变态的两大因素。尹教授说,人格变态是变态心理的一种类型。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或病理心理,它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思想、情感、行为、态度、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产生变态或接近变态,从而出现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异常。统计数字表明,生活贫困者、社会底层百姓以及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犯罪率较高,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受压抑、不平衡的状态中,极易使得内心矛盾激化。“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制度上去缓解。”有些人由于长期的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心理上受到强烈的刺激,就有可能出现人格异化,从而引发变态行为。“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变态人格并非精神病。从法律上讲,这两者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人格变态者必须对其行为承担责任。”
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不是弱智者,也非精神病人,其多数虽然智商不高,但是通常都信念明确、思想偏执、行为冷酷,其犯罪心理一旦形成之后,都极难改变,且作案动机深藏于心,很少表露于外界,极难被他人发觉,在其犯罪行为被发现和侦破之前,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给他人的形象往往可能还是安分守纪的“好人”。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作案,事先都精确选择了作案地点、时间、方式,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幅度、进程、终止都有明确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作案通常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多为系列性作案;作案时间多在夜深人静或隐蔽处及无人的时候;而且行为过程中和结束后自我保护意识全面、良好,并能采取一系列掩饰行为和反侦察手段。所以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应负完全法律责任。然而,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的心态又是畸形的,通常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其犯罪动机不突破的情况,被犯罪心理学专家称为“反社会型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正常的假面具》中系统地阐述了反社会性人格有十六条特征,在这些特征中,包括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漠视别人的一切权利,具有严重的损人利己倾向,以及对别人的死亡表现的根本不在乎等等。
导致反社会型人格的环境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学校管束无力和他人歧视等。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苛刻,随意打骂,或赶出家门,使孩子产生了对抗心理,有意无意的模仿大人的强力、攻击行为;或者是在不良青少年团伙影响下,形成各种不良习惯和越轨行为模式。而在学校教育中,导致反社会型人格新城的因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爱心和耐心,呵斥、训责乃至咒骂都可能使学生在内心形成对他人的极度不信任感和自我失败感,有的教师视差生和违纪学生为不可救药,动辄嘲讽,随意处罚,从而加深了这些青少年与社会环境和教师的对立情绪,实际上起到了强化其反社会倾向的负面影响。变态究其根源是受了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在大多数时候对人的心理健康都漠然置之。一些人的内心世界极其脆弱,任何事情都可能导致其变态。有一种人的变态是在从小接受畸形培养和误导的结果。比如,有的家庭里喜欢把男孩当女孩样或是把女孩当男孩养,长此下去,就会使孩子产生性别认同障碍,长大以后形成对同性的好感和对异性的排斥,由于长期形成的心理创伤,变态型人格犯罪嫌疑人往往容易成为“施虐狂”。除畸形培养可能导致的变态外,变态者本身的人格都有缺陷,他们不善与人沟通,对自己某一或是某些方面存在自卑感,这样的人,社会交往困难,与社会不能和谐地相处。所以,变态者一般都具有“双重性人格”,对外表现出的性格往往是懦弱无能,而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性格则是暴烈残忍。在变态者的成长过程中,其生活、家庭环境一般都存在着欠缺,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里给了他过渡的溺爱,使其存在着骄傲自大、自视甚高的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当事人在家庭里得不到应有的爱,在生活和心理上受到虐待,心灵和肉体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使其对家庭、社会存在着憎恨、厌恶、仇视和企图报复的心理。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自己原来的思维模式要与社会规则发生激烈的冲突。总之,家庭教育的正确与否,对一干人的心理健康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24日,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被告人伍勇系列案件,一审判决被告人伍勇,犯抢劫罪、故意杀人罪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伍勇,男,1978年出生,10岁时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1999年高中毕业,同年12月入伍,在北京军区邯郸某部服役,不到半年就逃离了部队,逃离途中因言语不和杀害了战友,命案在身的伍勇彻底绝望,2000年7月回宜宾后隐姓埋名,以拾荒为生,做了八起惊天大案。
伍勇在整个学生阶段,直到高中都是优秀学生干部,他也是家人与邻居眼中的乖孩子。那么他为什么进入社会后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呢?他抢劫,却未把钱款用于个人或是亲属享用。他攻击杀人,却又与被害人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对这类怪异的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就必须要了解犯罪人,研究其犯罪心理现象。在对比心理学家克莱克利的十六条反社会人格特征时,伍勇明显具备的就有十五条。
2010年4月28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和执行死刑命令,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3月23日发生在该市的郑民生杀害多名小学生一案,依法进行公开宣判,随后对罪犯郑民生执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恐对成年人行凶难以得逞,即萌发了杀害小学生之恶念。2010年3月23日早晨,郑民生携带一把尖刀窜至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文体路108号南平实验小学门口。郑民生见校门口聚集了数十名等候入校的学生,遂持刀连续捅刺,致八名小学生死亡,五名小学生重伤。如此残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带给我们道德情感上的震撼与恐惧,同时又使我们陷入茫然与无措,究竟是什么样的犯罪心理使之最后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据媒体报道,40多岁被医院辞退、工作无着的郑民生和三哥一家三口以及70岁的母亲,挤在一套60平方米的两居室内,“冬睡客厅夏睡阳台”。恋爱不下5次,贫穷、买不起房是致使他多次和女友分手的导火索。案发前郑唠叨过前领导对他的羞辱与过节;抱怨过被有钱的同事看不起;诉过“大家都是成年人,交换眼神看得出是在嘲讽我”的苦。至此,郑可以说是一个彻底被社会边缘化了的“失败者”。潜意识里深深的自卑与心理创伤,生活中处处“碰钉子”的现状,这种失败的心理深深地打垮了其自尊,由于其内心深处仍然畏惧社会的歧视与打击,所以选择儿童作为侵害的对象,以发泄心中对社会的不满。
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在于犯罪人的变态心理,当前这一特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全社会应当重视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给社会将之造成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犯罪的发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个人获利的巨大差异,贫富悬殊的存在,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当,都是导致心理失衡和引发各种变态心理的社会原因。
首先,对心理变态中特殊偏执型人格、自恋性人格,同时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解内心苦闷的人,社会要加以关注。要靠社会救助措施,通过医疗卫生、心理咨询、特殊矫正等手段为变态者提供方便合理合法的排解渠道,让其化解心中的壁垒,使其改变对社会、对他人的不正常看法,使其正常的融入到社会人际交往中去。
其次,对人格缺陷的变态,要采取专门矫正措施。特别是刚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因其心理焦虑、烦躁,会忧虑自身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出现种种反常性的表现。在这个时候,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体系要共同努力,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变化,如果在这时候学校的性教育没有跟上,或者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多加重视,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与社会心理、生活的常规相违背的行为。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经历了太多消极而强烈的心理事件,而又缺乏相应的正确引导,必然就会产生强烈的而又深刻的心理创伤,成为其日后心理疾病或越轨行为的心理根源。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关爱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其人格的正常发展与养成社会要求的道德与法律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最后,改变社会人群的偏颇认识,尽力缓解对弱势者的其实,努力营造对心理反常者宽容和关爱的氛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理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即将“弱者”和“强者”绝对化,在“仇富”的同时,出现更多的是“仇穷”。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往往在与弱势群体接触的过程中嘲讽、讥笑这些人,对他们的生活经历、卫生习惯、处事方法等一切予以藐视,或者对那些如有恋物癖、易性癖等心理不符合常规生活习惯和与一般人行为不一致的人进行夸张、讽刺等等。如此,必然导致“弱者”的心理不平衡发展,当这些影响因素达到临界点时,可能导致“弱者”的总爆发,进而采取暴力手段报复他人、报复社会。所以,社会应该加大力度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削弱所谓“弱者”“强者”这样的评判。
我们知道,由于变态者不会导致人辨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的降低,其行为造成了对社会或他人的危害,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打击这类恶性犯罪的同时,还应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关爱这部分人,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心理关怀机构给他们以温暖和关怀,以宽容的胸怀、科学的方法、文明的方式逐步改变他们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极力化解萦绕在他们心头的痼疾,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篇:辩护意见书(精神病人故意杀人)
辩护意见书
尊敬的公诉人:
*****律师事务所接受犯罪嫌疑人***之女**的委托,指派我作为***一审辩护人。辩护人经依法查阅本案有关卷宗材料,并会见了犯罪涉嫌人***,对本案案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事实和法律,辩护人对本案提出如下辩护意见,望公诉人予以采信:
一、犯罪嫌疑人具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本案犯罪嫌疑人案发后一直没有离开现场,且无拒捕行为,到案后如实供述事实经过,应视为主动投案,具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被害人在案发起因上存在重大过错,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情形。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结婚数十年,被害人患有精神疾病,经常无故打骂、虐待犯罪嫌疑人及女儿,犯罪嫌疑人也多次尝试向公安机关求助,但问题总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被害人***的妹妹***称(证据卷第50页):“我嫂子平时是一个很软弱的女人,在我哥哥常年的殴打辱骂下也患有精神疾病,持有精神残疾证……我哥哥第一次送往精神病医
院时是因为我哥哥精神病发作殴打我嫂子***,差一点将***殴打致死……今天我嫂子会做出杀害我哥哥***也是常年受到我哥哥***殴打辱骂后精神崩溃导致……”。案发当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弟王**发生矛盾,王**报警,民警调解劝离后,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面前扬言要杀死其弟和其母,犯罪嫌疑人因受其长期虐待且自身患重度抑郁,情绪难以控制,终至崩溃,故被害人对于案发存在严重过错。依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一)款第14项规定: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的,综合考虑被害人过错程度、犯罪的性质和后果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辩护人认为,法律在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前提下,也不应忽略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护。当被害人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其行为也已经触犯了法律,当该行为是诱发犯罪嫌疑人产生犯罪动机最主要的因素时,就应当认定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犯罪嫌疑人本身也成为受害人,在该情形下,对犯罪嫌疑人应按照“情节较轻”处理。
本案犯罪嫌疑人长期遭受暴力以及处于恐慌压抑状态,使得其在心理上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顺从,也越来越无助。这种精神上的抑制积压到一定程度,一旦爆发就容易走极端而失控。由于男女体力相差悬殊和出于对施暴丈夫的恐惧,对被害人的反抗时间点往往不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所以无法以正当防卫事由得以免于处罚,而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无疑就是对长期殴打虐待的一种潜意识的防卫行为。
三、犯罪嫌疑人此前从未受过任何处罚,一贯表现良好,无前科,无不良记录,此次犯罪属于初犯,偶犯。
犯罪嫌疑人案发前一贯奉公守法,表现良好。此次案发系因其长期抑郁及当天遭受被害人暴力威胁,在极端恐惧心理和外界强烈刺激下,精神崩溃才做出了违法的事。
本案被害人的兄弟姐妹均称犯罪嫌疑人“平时是一个很软弱的女人”,能在被害人暴力殴打辱骂威胁下与其共同生活30多年,可见犯罪嫌疑人温良,柔弱,隐忍。
四、犯罪嫌疑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能配合办案人员,交待本案事实,无翻供,且在被羁押期间,按时服药,服从管教,表现良好。根据《刑法》第67条第三款:“对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犯罪嫌疑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第9条:“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犯罪嫌疑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恳请公诉人考量。
五、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其受到不当行为的外界强烈刺激,而导致情绪崩溃杀人,是情节较轻的一个重要理由。
犯罪嫌疑人经鉴定为:
1、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状的重度发作;
2、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刑法》第18条第三款:“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请求法庭对犯罪嫌疑人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威胁说要杀死其弟其母,直接诱发其精神病发作,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一个限定刑
事责任能力的靠药物维系最基本的情绪稳定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其相对于正常人、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作出的违法行为主观恶性要小得多。
六、犯罪嫌疑人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一致谅解。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取得了被害人所有近亲属的一致谅解,其兄弟姐妹称:“我哥哥(弟弟)长期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暴力严重,多次威胁家人、妻女的生命安全,***长期遭受刺激,也患有精神疾病。我们对***的行为予以谅解……”
被害人的女儿***也出具了谅解书。
七、被告的行为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
1、犯罪嫌疑人杀害其丈夫的行为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杀人,本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系出于对被害人作为丈夫的特定人的长期积怨、恐惧及无助,以及渴求解脱的心理,其再次犯同种罪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受被害人长期殴打虐待也得到了周围所有人包括被害人兄弟姐妹的同情,其主观恶性较一般的杀人行为要小得多,被害人的重大过错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犯罪嫌疑人主观上的可谴责性,严惩像她这样几乎没有人身危险性本身还要靠长期服药来维持情绪基本稳定的受虐妇女,对国家、社会及其子女都是弊大于利,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辩护人认为其行为可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情节较轻”,恳请公诉人予以采纳。
2、犯罪嫌疑人完全依赖药物控制情绪及睡眠,服用多种药物,各类用药看守所无法提供,需要公安部门专人送药,一天都不能停,其身体状况及精神状况均不适于羁押服刑。
综合以上两点,犯罪嫌疑人不致再危害社会,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恳请公诉人依据本案的事实、性质、情节和法律规定,向法庭建议对犯罪嫌疑人适用缓刑。
综上,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然涉嫌犯罪,但其系因长期受到被害人的殴打虐待、威胁刺激,考虑其具有自首情节,以及被害人对本案的发生具有严重过错,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无前科,结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构成及情节,恳请公诉人能够考虑其从轻、减轻情节,建议缓刑,给犯罪嫌疑人多年受压抑的生活一丝希望。
*****律师事务所 **年**月**日
第三篇:刑诉故意杀人案庭审报告
校园庭审分析报告
案件名称:王强涉嫌故意杀人案
学 号:
姓 名:
学院专业:
年级班级:
王强故意杀人案庭审分析报告
一、案情介绍
被告人王强与被害人张天兰系夫妻关系,在2005年二人因为经济纠纷产生了矛盾,此后感情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常常吵闹,王强还多次殴打张天兰。2013年4月2日8时许,王强在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金属村14号5单元8-1家中卧室为张天兰手机充电,二人为此事发生口角纠纷,争执中,张天兰将王强推倒在地,王强遂拿出放在床头下的榔头,朝站在床上的张天兰头部猛击数下,将张天兰击倒在床上。当日11时许,王强发现张天兰已经死亡,随后拨打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茄子溪派出所电话报警并主动到该派出所投案。经法医检验鉴定,张天兰系钝器至重型颅脑损伤死亡。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以被告人王强涉嫌故意杀人罪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二、庭审过程
开庭时间:2013年9月23日
开庭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模拟法庭刑事审判庭
(一)庭前准备
1.书记员首先宣读法庭纪律,接着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接着传唤被告人出庭,法警将被告人带上法庭,最后宣布审判员入庭。
书记员让全体成员起立,之后,审判长让全体成员坐下。接着审判长敲响法槌,接着宣布开庭。审判长要求被告人陈述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在案发前有无刑事处分,因什么原因到案等情况,何时到案,是否收到起诉书的副本、开庭传票、辩护通知等。并告知被告人可享有的相关权利,以及是否对庭上人员要求回避,被告人未提出异议。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强故意杀害妻子张天兰的行为。公诉人读完起诉书后,讯问了被告人。法官讯问被告人对公诉人的指控有无意见,被告人陈述了自己意见,辩护律师也陈述了自己的辩护意见。
(二)法庭调查
1.审判长宣布进入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向法庭出示三组证据,第一组证据主要是书证和辨认的笔录,主要证明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基本信息情况。第二组证据主要是榔头、照片等物证、鉴定意见、现场勘验笔录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主要证明了被告人杀死其妻子张天兰的过程。第三组证据主要是证人证言(书面形式),证明犯罪嫌疑人杀人后的投案行为。
2.针对第一组证据,被告人王强没有异议,辩护人有异议。提出不能纯粹的以被告人的年龄确定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而应当对其进行精神病的鉴定,而与此同时,公诉人为了反驳对方而提出了综合全案的证据和被告人的实际情况来表明被告人精神正常,没有鉴定的必要。法庭在询问被告人之后认为被告人能够继续庭审。针对第二组证据,被告人提出异议,自己多次被张天兰殴打。辩护人没有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王强没有对张天兰实施暴力,而是通过诉诸情感的方式来获取同情,例如王强和张天兰谈了七八年恋爱最后才结婚,婚后感情一直都不错,只是后来因为张天兰的母亲去世,在经济上发生了纠纷,正是这个导火线才导致了感情出现了危机。再加上2005年王强下岗失业,这更让张天兰抓到把柄不放直至命案的发生。针对第三组证据,被告人没有任何的异议。辩护人提出了被告人在杀了人之后主动投案构成自首情节,建议审判长从轻或着减轻处罚。同时在审判长的建议下,王强愿意赔偿张天兰的家属。
(三)法庭辩论
在经过法庭调查之后,审判长支持被告人控辩双方就现有证据所能证明的犯罪事实问题、定罪问题以及量刑问题进行了充分辩论,其中辩护人仍然主要是围绕其在法庭调查阶段提出的异议进行辩论。公诉方提出被告人在审判时否认杀人凶器榔头是从床边拿出来的,提出
是从妻子张天兰手上夺过来的,这是本案的关键证据,而被告人并没有如实供述,因此并不构成自首。辩方则认为,这虽是本案的关键证据,但被告人杀人后主动投案,虽然否认这个犯罪情节,但仍供述了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应构成自首。
辩护人主要提出以下的几个辩护意见:第一,被告人是由于家庭问题引发的犯罪,根据相关的规定,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第二被害人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失误,也是本案发生的一个诱因。第三,被告人有自首情节,应当从轻处罚。第四,证人证言证明被告人在杀人前后精神恍惚,申请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第五,针对于被告人因为发生口角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激情杀人,这样的主观恶性相比预谋杀人要小。应当酌情考虑此情节。
(四)最后陈述
被告人忏悔,他认错。并承认自己的罪行,愿意赔偿被害人的家属经济损失,并向法庭提交了书面的材料。
(五)评议宣判
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择期宣判。
三、庭审分析
(一)庭审表现
1.被告人: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 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但被告人王强由于对法律了解欠缺,因而导致在此环节较被动,在回答问题时声音不足,回答不及时,而且表现极为缓慢,有一些不适应法庭氛围的表现。虽然法院事先已告知被告人其基本权利,然而被告人在回答问题时并不够积极。
2.公诉方:庭审中,公诉方在宣读公诉词和控诉证据时,言辞稍有不正,而且时断时续,说明其在新刑诉实行后,并没有完全具备从书面朗读证言到盘询证言转换之艺术,以后应当注意相关证据证言书面朗读与辩论艺术能力的培养。
3.辩护方:法庭辩论中,辩护律师的辩护词虽然十分具有感染力,在庭审中看似十分有利于被告人,但从实际来说,其提出的反驳证据几近于无。其反复提起的便只有被告人需要精神鉴定以及在被害人遇害前是否有家庭暴力的事实,看似十分影响案情,但如若精神鉴定无助于此,辩方律师总体来说并没有提出对被告方有利的证据及意见,之前的调查取证可见不够细致和用心。
4.审判方:一个案件要组成合议庭审判应当发挥合议庭的作用,但在审判过程中,三个法官基本上都只是审判长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另外两位审判员则基本没有发言。这样使得审判员基本上没有发挥
出应该具有的作用,这是我认为此次校园庭审活动的最大不足。
5.证人出庭:证人出庭作证应是查明案件的需要,而此案中,针对指控被告王强经常对被害人张天兰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公诉方只是出具了证人证言,在控辩双方对其多有争议的情况下,却由于没有证人出庭,造成当庭质证的不足。同样的,针对被告人王强辩解其与张天兰在以前的一次厮打中曾经夺过刀具,却还是因为没有证人出庭予以证明,造成质证不足,证据采信力度不够。
6.法律援助:作为有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王强,在其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况下,依据刑诉法规定,应该予以提供法律援助,这是合乎法律程序的,而从本案看来,法律援助制度尚有不足。作为法律援助制度法院在应当提供法律援助之时,应该认真选择援助律师,确保其认真辩护,同时加大对于律师援助的经费提供,保证其辩护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犯罪原因
本案中,王强与张天兰,本为夫妻,却因为家庭矛盾与平时琐事而“步步紧逼”,因而反目成仇,并在一次口角中大打出手,最终酿成悲剧。广而观之,针对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在故意杀人案中,与被害人过错相关的两种情形是激情杀人和义愤杀人。
1.激情杀人。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何为“激情杀人”,但这类杀人却经常出现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地讲,激情杀人是指行为人因被害人的严重过错而受到强烈精神刺激,激情之下将被害人杀死。但如果被害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人利益后,行为人一时产生激情,但行为人又因种种因素而使激情平静下来,如果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再去杀死被害人,则不属于激情杀人。2.义愤杀人。我国刑法也没有直接规定什么属于“义愤杀人”,司法实践中一般指行为人受被害人的虐待、侮辱或迫害,因不能忍受而被迫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
而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便是属于激情杀人的一种,法庭辩论中,辩方律师曾经多次提起应当对被告人王强进行精神鉴定,这便是从法庭调查中以及之前的调查取证中得出的一个意见,因为王强是激情杀人,那其在杀人之时,是否存在精神上的问题,这是影响定罪量刑的一个重中之重。法庭庭审之中,合议庭已经接受了辩护人的意见,这势必成为之后对王强进行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也是犯罪原因的一个 真实剖析。
(三)罪刑分析
首先,在定刑量刑时,应该考虑到一系列因素。如:被告人在犯罪时仅仅是一时冲动,王强仅是因为张天兰在与他发生口角,厮打之
中,一时气愤才动手打人。而故意杀人罪属于以客观危害结果定罪,忽视了对行为人主观罪过心理内容的考察。从本案来看,王强主观上并无较大恶意,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均不大,且犯罪时是下岗待业,压力巨大,精神不稳。但其辩护人并未对此作出应有的大量辩护,只是一味说要精神鉴定,法官对此的考虑也不够周全,致使被告人最后被判处的刑罚仍然可能相对较重。
其次,在定刑量刑的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展开的辩论不够激烈。在辩论过程中也没有很好的抓住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出现了一种辩论无秩序状态,公诉方辩论虽证据充实却无力度,辩护方辩论有力却无依据,这都不利于保证法官的判断和评价的周延性和正确性。
还有,此案应是故意间接杀人,且有悔罪和自首表现。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间接杀人的不同点是:第一,直接故意杀人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对其行为会引起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着希望的态度;而间接故意杀人,对被害人是死是活,并不积极要求,而是听之任之,完全采取放任的态度。第二,直接故意杀人有未遂,间接故意杀人则不是。
本案中,王强基于义愤而杀人,是为间接故意,在法庭庭审中,被告人和辩护方都曾经多次提起,被告人曾经多次进入房间查看被害人的情况,证明其并没有希望其死亡的故意,加上之后的自首悔罪情节,被告人提出的希望法庭对其从轻处罚的意见,笔者认为,应该予
以接受。
(四)对本案及其它一些问题的思考
1.由被告人犯罪时以及庭审中的表现可以知道,当代许多公民仍然缺乏法制教育,法律意识不强,导致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还影响法制运行的高效和便利。在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剧增的当下,一些公民与人交流面狭窄,且争强好胜心理严重,导致了日常生活中口角不断,因而埋下了犯罪的祸根。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大众群体的关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同时他们自身也应主动学习如何主动与人沟通,学会宽容和体谅,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
2.由本案来看,在庭审之后,被害人李春兰的家属曾经在法庭内情绪激动,言辞激荡,影响了法庭秩序,这与庭审之前的调解与安抚不够是有直接原因的。对于社会危害性不太大的案件,公安机关在侦察办案过程中注意化解矛盾,尽量在案发初始促使双方达成赔偿调解协议,致害人及时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同时,争取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这样有利于缓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减少讼争,节约诉讼成本,促进社会稳定。
第四篇:刘玉刚故意杀人案庭审笔录
刘玉刚故意杀人案庭审笔录
时间:2010-04-08 10:07:53
文章分类:法律常识 法 庭 审 理 笔 录(第一次)
案
由:故意杀人
开庭时间:2007年9月26下午13时 开庭地点:本院9号法庭 是否公开:公开
合议庭组成人员:审 判 长:
审 判 员:
审 判 员: 记录员:
宣布法庭纪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1、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2、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3、不得发言提问;
4、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5、不得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审判长: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刘玉刚到法庭。
(法警将被告人押上法庭,解除戒具)审判长:被告人姓名? 被告人:刘玉刚
审判长:有无其他姓名?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年龄、出生日期? 被告人:1956年10月22日。审判长:民族? 被告人:汉族。审判长:文化程度? 被告人:初中文化。
审判长:籍贯?
被告人: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
审判长:捕前住址?
被告人: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丰收乡马架子村马中组。审判长:捕前职业? 被告人:无职业。
审判长:有无前科劣迹?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因本案什么时间被刑事拘留、逮捕? 被告人:2007年5月3日、同年6月1日。审判长:因为什么被拘留、逮捕? 被告人:涉嫌故意杀人犯罪。审判长: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你收到没有? 被告人:收到了。
审判长:收到多长时间了? 被告人:十多天了。
审判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状你收到没有? 被告人:收到了。
审判长:被告人姓名? 被告人:庞宝芝
审判长:有无其他姓名?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年龄、出生日期? 被告人:1959年5月19日。审判长:民族? 被告人:汉族。审判长:文化程度? 被告人:小学文化。审判长:籍贯?
被告人:辽宁省辽阳县。审判长:捕前住址?
被告人:沈阳市大东区小北街8号1-4-2。审判长:捕前职业?
被告人:无职业。
审判长:有无前科劣迹?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因本案什么时间被刑事拘留、逮捕? 被告人:2007年5月2日、同年6月1日。审判长:因为什么被拘留、逮捕?
被告人:涉嫌故意杀人犯罪。
审判长: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你收到没有? 被告人:收到了。
审判长:收到多长时间了? 被告人:十多天了。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本法庭依法公开审理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刘玉刚、庞宝芝故意杀人一案。本法庭由本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长刘玉刚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记录员***担任法庭记录。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受被告人刘玉刚家属委托和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庭为被告人辩护。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被告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享有下列权利:
⑴被告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所谓申请回避,就是被告人对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等,认为上述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有权申请更换。
审判长:被告人,你们听清楚了吗? 被告人:听清楚了。(均答)审判长:你们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被告人:不申请回避。(均答)
审判长: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⑶被告人除委托辩护人辩护外,还可以自行辩护。⑷被告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有最后陈述权利。⑸民事诉讼权利。
审判长:被告人,以上交待的权利你们听清楚了吗? 被告人:听清楚了。(均答)审判长:辩护人,听清楚了吗? 辩护人:听清楚了(均答)。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略)
审判长:被告人,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你是否听清了? 被告人:听清楚了。(均答)
审判长:与你收到的起诉书副本是否一致?
刘玉刚:一致。庞宝芝:一致。
审判长:将被告人庞宝芝带出法庭候审。(法警执行)审判长:被告人,就起诉书指控你犯罪事实有无不同意见?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你可以向被告人进行讯问。
公诉人:被告人,下面你如实向法庭陈述你的犯罪经过? 被告人:2006年4月份,在大东区我和庞宝芝认识的。公诉人:她是干什么的? 被告人:卖电动车的。
公诉人:你俩有什么关系? 被告人:我俩是不正当关系。公诉人:这个事*爱人知道不? 被告人:知道。
公诉人:什么时候知道的?
被告人:我也记不清楚了,大约是七、八月份吧。公诉人:知道后„„和****怎么样了。被告人:他俩离婚了。
公诉人:你为什么要杀韩崑文?
被告人:当时庞宝芝告诉我,说韩崑文要杀死我,我知道这事后,我害怕他报复,之后我就不在他那干了。
公诉人:为什么9月13日又实施了杀人行为。被告人:因为他要杀我。公诉人:当时你和说要杀没? 被告人:说了,她同意了。
公诉人:把杀人的经过说一下
被告人:06年9月13日,八点多钟我去的庞宝芝的门市部,他给我开的门,我说我在室内等着,等韩崑文回来我就用钢筋打他,庞宝芝同意了,等了三个多小时,我一直在门口等着他,韩崑文回来之前给庞宝芝打的电话说要回来,韩崑文11点多回来的,庞宝芝开的门,当时我用钢筋打的他,打了头部一下,他就倒下了。公诉人:打了多少下? 被告人:记不清了。
公诉人:打完之后,韩崑文什么状态?
被告人:打完以后发现他死了,然后用一个棉被和一个毛毯包起来了,庞宝芝说她带路,我俩一起将尸体仍的。
公诉人:你打被害人的时候庞宝芝干什么呢?
被告人:她在门口等着,我打完一下韩崑文的时候她进来了,问我死没死,我说死了。公诉人:被和毛毯是谁给你拿的? 被告人:是庞宝芝给我拿的。
公诉人:打完人之后你从他兜里拿什么东西没? 被告人:拿了一个钱包。
公诉人:庞宝芝从中拿到钱没?
被告人:拿了。
公诉人:当时死者身上还有什么东西没?
被告人:有一部小灵通,是红色的。
公诉人:你看人死了之后,将尸体包好后就直接将死者仍在浑河里了吗? 被告人:对。
公诉人:螺纹钢哪来的?
被告人:我是在废品站买来的。
公诉人:后来哪去了? 被告人:卖了。
公诉人:审判长,我的讯问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刘玉刚的辩护人,你对被告人有无发问?
辩护人:有。你当时已经走了,你知道被害人要弄死你,你为什么又回去了? 被告人:那时韩崑文跟庞宝芝说要到社区查我的户籍,说要到我家找我。辩护人:你什么时候离开沈阳的?
被告人:杀死韩崑文之后离开沈阳的。
辩护人:当时把尸体仍到浑河里是谁提出来的?
被告人:我想不起来了。
辩护人:被害人和庞宝芝在你来之前,他们俩的感情怎么样? 被告人:庞宝芝告诉我说不好。辩护人:离开之后到哪了?
被告人:我和庞宝芝坐火车一起去秦皇岛了。辩护人:当时你俩离开想干什么去? 被告人:没干什么。
辩护人:后来你和庞宝芝怎么又回来了?
被告人:庞宝芝的女儿给庞宝芝打电话,说他爸爸拿刀像疯了一样,庞宝芝担心她的女儿,所以就回来了。
审判长:被告人庞宝芝的辩护人,你对被告人刘玉刚有无发问?
庞宝芝辩护人:刚才公诉人说你多次下手都没有得逞,都什么原因没有得逞? 被告人:是人多。
庞宝芝辩护人:整个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螺纹刚是谁买的?藏在哪里了? 被告人:我买的。藏在离庞宝芝门市部不远的树林里了。
庞宝芝辩护人:你打了一下韩崑文,倒了之后,庞宝芝怎么进来的? 被告人:从门口进来的,我没有喊她,是她自己进来的。辩护人:你听说庞宝芝和他前夫感情不好,你是听谁说的? 被告人:庞宝芝告诉我的。
庞宝芝辩护人:整个对被害人加害的过程中,庞宝芝动手没? 被告人:打韩崑文的时候没动手。
审判长:你和庞宝芝这种不正当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什么时候? 被告人:今年的正月的时候。
审判长:韩崑文和庞宝芝经营的电动自行车经销部叫什么名字? 被告人:“统一”电动车经销部。
审判长:你打完被害人之后,掐没掐被害人颈部。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庞宝芝掐呢?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尸体是谁包的?
被告人:我俩一起包的。
审判长:当时包的时候,是用毛毯还是线毯? 被告人:我记不清了。
审判长:整个包尸体用的毯子什么颜色的? 被告人:整个都是有红色花的。审判长:你用绳子捆没捆被害人尸体 被告人:是被和尸体一起捆起来的。审判长:用毛毯是怎么包的尸体? 被告人:我记不清了。
审判长:包裹里除了韩崑文尸体以外,还有什么东西? 被告人:还有一部电话。
审判长:被害人当时穿什么衣服?
被告人:上身穿的是白色的,下身我记不清了。审判长:被害人还有什么特征?
被告人:比较瘦,肩膀上有一个纹身,纹的是鹰。审判长:被害人手机上有没有装饰物? 被告人:我不知道。
审判长:被害人平时吸烟不? 被告人:他平时吸旱烟。
审判长:你看过他抽过别的烟没?
被告人:他有时也抽沈阳牌香烟,有时抽人民大会堂牌香烟。审判长:在经销部室内动手打被害人这个主意是谁提出来了的? 被告人:我们俩一起想出来的。审判长:为什么不在室外呢? 被告人:外边人太多。
审判长:在什么地方抛的尸体? 被告人:在浑河桥。
审判长:庞宝芝当时去没? 被告人:去了
审判员:当时打韩崑文的螺纹钢有多长? 被告人:有1.5米左右
审判员:工具是谁准备的。被告人:是我准备的。
审判长:你在沈阳还有其他的亲属没? 被告人:有,我弟弟。
审判长:你和你弟弟有来往吗?
被告人:有,他去找过我一次,第二次去我不在,韩崑文把我弟弟打了。审判长: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被告人:没什么看法。
审判长:这与你后来杀韩崑文有没有一定关系? 被告人:有。
审判长:你在那打工期间和韩崑文关系怎么样?
被告人:一般。
审判长:被告人刘玉刚的辩护人,你对被告人有无发问? 刘玉刚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被告人庞宝芝的辩护人,你对被告人有无发问? 庞宝芝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将被告人刘玉刚带下法庭候审,提被告人庞宝芝到庭。
(法警执行)审判长:被告人,就起诉书指控你犯罪事实有无不同意见?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你可以向被告人进行讯问。公诉人:刘玉刚是什么时间到你家的 被告人:06年4月份。
公诉人:你俩是什么时间有不正当关系的? 被告人:记不清了。
公诉人:你和刘玉刚的不正当关系,你爱人怎么知道的? 被告人: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公诉人:你俩为什么要离婚?
被告人:他提出来的要离婚的。
公诉人:刘玉刚为什么要杀死韩崑文?
被告人:是因为韩崑文把他弟弟打了,也因为韩崑文发现我们俩在一起了。公诉人:发现之后他对这事有什么想法没? 被告人:他说要杀死刘玉刚。公诉人:这事是跟你说的吗?
被告人:跟我说的,说要杀死刘玉刚。
公诉人:刘玉刚听说韩崑文要杀死他的时候,他是什么态度? 被告人:他返过来就想杀死韩崑文。公诉人:你对这事又是什么态度? 被告人:我同意。
公诉人:你俩同意以后,他说没说在她动手? 被告人:没有。
公诉人:将一下经过? 被告人:9月13日晚上,刘玉刚在外边看到韩崑文出去了,然后他就进屋了,他就在门后藏着,我就在屋里坐着,晚上10点多韩崑文就回来了,之前有给我打过电话,韩崑文回来的时候当时我去开的门,开完门之后我到外面站着了,我没看见刘玉刚怎么打的。公诉人:后来你进屋的时候刘玉刚又打韩崑文没? 被告人:又打了两下。
公诉人:当时用什么包的尸体? 被告人:一个被一个毯子。
公诉人:是什么颜色的?
被告人:格子的好几种颜色,古铜色为主。公诉人:把人完全包裹了吗? 被告人:是的。
公诉人:当时韩崑文身上还有什么?刘玉刚翻到什么了? 被告人:翻到钱了 公诉人:有多钱?
被告人:有千八百元。
公诉人:还翻到什么东西没? 被告人:还有一个小灵通。公诉人:手机号多少? 被告人:81768058 公诉人:把尸体包完之后将尸体仍到哪了?
被告人:刘玉刚托到五里河浑河桥把尸体仍了。
公诉人:你是怎么被抓的?
被告人:公安机关给我打电话说要找我核实点情况,我就去了。公诉人:刘玉刚离开的时候告诉你电话了吗? 被告人:留的他的手机号。公诉人:手机号能记住清楚没? 被告人:记不清了。
公诉人:你被抓之后,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被告人:去了河北,他给我留的电话。公诉人:审判长,我的讯问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庞宝芝的辩护人,你对被告人有无发问? 庞宝芝辩护人:你和韩崑文离婚,到底是因为什么离婚的? 被告人:他外面自己有女人,还有就是他总打我。
庞宝芝辩护人:杀害韩崑文你和刘玉刚事先商量过没?
被告人:没有。
庞宝芝辩护人:公诉人刚才问你,韩崑文曾说要杀刘玉刚的事,你为什么要把韩崑文的话告诉给刘玉刚呢?
被告人:告诉他是想让他躲一躲。
庞宝芝辩护人:刘玉买作案工具你知道不? 被告人:不知道。
庞宝芝辩护人:当时在杀韩崑文的时候你在场没? 被告人:我在门外面?
庞宝芝辩护人:在杀韩崑文的过程中你动手没? 被告人:没有。庞宝芝辩护人:你是怎么被抓的?
被告人:是公安机关给我打电话,说要了解一下情况,我就去了。庞宝芝辩护人:你是怎么交待的?
被告人:我到那就交代了,当时我在那向公安机关提供了刘玉刚的电话号码。
刘玉刚辩护人:你把被害人要杀刘玉刚的事告诉刘玉刚之后,刘玉刚还在你的门市部打工没?
被告人:没有。
刘玉刚辩护人:他什么时间走的? 被告人:记不清了。
刘玉刚辩护人:刘玉刚走的期间你在干什么? 被告人:我在沈阳了。
刘玉刚辩护人:刘玉刚走之后你和他保持联系没?
被告人:有时候打电话。
刘玉刚辩护人:被害人曾经到过社区,要刘玉刚的身份没?
被告人:我不太清楚。
刘玉刚辩护人:你把被害人要杀刘玉刚的事告诉刘玉刚的时候,刘玉刚是什么反应? 被告人:他很气愤。
刘玉刚辩护人:你们俩是谁提出来要杀死韩崑文的? 被告人:刘玉刚。
刘玉刚辩护人:你是什么态度? 被告人:同意。
辩护人:被害人被杀的当天晚上穿的什么衣服? 被告人:是白色的夹克,裤子记不清了。辩护人:审判长,我的发问完毕。
审判长:刘玉刚或者是你,有没有压迫被害人颈部?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包被害人的尸体,还有一个被子,被子是什么颜色的? 被告人:是红色花的。
审判长:是怎么包的,用没用绳子捆?
被告人:是系的,用什么捆的我记不清了。审判长:被害人韩崑文平时吸烟不? 被告人:吸烟。
审判长:吸什么烟?
被告人:什么都抽,旱烟也抽,有时还抽沈阳牌的香烟。审判长:他吸的烟平时经常带着吗? 被告人:是。
审判长:韩崑文身高胖瘦多少? 被告人:身高170cm,体重100多斤。审判长:还有什么特征?
被告人:左肩膀上有纹身,纹的像鹰。审判长:韩崑文有没有假牙?
被告人:有,在上面。
审判长:被害人用的手机是什么牌的? 被告人:不知道。审判长:什么颜色的,是平板的还是揭盖的? 被告人:是红色揭盖的。
审判长:韩崑文手机上有没有装饰物。被告人:记不清了。
审判长:当时包的时候韩崑文穿没穿鞋?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刘玉刚让你进屋的时候,你看到韩崑文什么部位有伤? 被告人:我没敢看,他就在地下躺着。审判长:你当时看到韩崑文是什么状态? 被告人:不动了。
审判长:刘玉刚打韩崑文的主意是谁提出来的? 被告人:是他提出来的。
审判长: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被告人:当时我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想。审判长:当时你要劝阻了,这事还能发生吗? 被告人:当时我没劝他。
审判长:你和韩崑文经营电动车的门市部具体叫什么名字? 被告人:“统一”电动车经销部。
审判长:韩崑文被害以后,经销部还经营没有? 被告人:没有,兑出去了。审判长:兑给谁了?
被告人:对给一个叫王杰的了。
审判长:你和韩崑文的感情怎么样?
被告人:不好,多少次了,他都在外边有女人。审判长:你怎么知道的?
被告人:我看见的。
审判长:你和韩崑文离婚以后还再不在一起?
被告人:他经常叫我去电动车经销部。
审判长:刚才你在法庭陈述的时候说,是你告诉刘玉刚韩崑文要杀他,说让他躲一躲的吗? 被告人:告诉了。
审判长:被害人的女儿韩玉问没问过你,他父亲去哪了。
被告人:问过,我说出差了,但后来又问过几次,我就跟她说你父亲和别的女人去过了。审判员:韩崑文经常在哪住? 被告人:在经销部。
审判员:在刘玉刚出现之前,韩崑文跟你提出来要离婚没? 被告人:提过。
审判员:以前没有离,但这次为什么就这么快就离了。被告人:(无语)。
审判员:刘玉刚说杀死韩崑文的时候你是什么态度? 被告人:我没有想那么多
审判长:这个电动车经销部业主是谁的名?
被告人:是韩崑文的名字。
审判长:将被告人刘玉刚提到法庭.(法警执行)
审判长:被告人刘玉刚,当庞宝芝告诉你说韩崑文要杀了你,她当时是怎么说? 被告人:她就说韩崑文要弄死你。
审判长:被告人还有无补充说明? 被告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现在由公诉人就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实向法庭提供证据。公诉人:审判长,拟向法庭宣读证人郝长江的证言。(见公安卷册第页)审判长:可以。公诉人:宣读略。
审判长:被告人有无意见? 被告人:没有。(均答)审判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均答)。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审判长,拟向法庭宣读证人王永杰的证言。(见公安卷2册第43页)审判长:可以。
公诉人:宣读略。
审判长:被告人有无意见? 被告人:没有。(均答)审判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审判长,拟向法庭宣读离婚协议。(见公安卷2册第50页)审判长:可以。公诉人:宣读略。
审判长:被告人有无意见? 被告人:没有。(均答)审判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均答)
公诉人:审判长,公诉人举证完毕
审判长:公诉人是否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当庭出示。公诉人:有。
审判长:现在由公诉人出示证据。公诉人:出示物证照片。审判长:可以出示。公诉人:(出示物证)
审判长:法警将物证出示给被告人辨认。(法警出示)审判长:被告人,你对出示的物证有无意见? 被告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辩护人对出示的物证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公诉人,你是否还有证据要向法庭出示。公诉人:审判长,我举证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有无证据向法庭提供?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被告人的辩护人,你是否有证据要向法庭提供? 庞宝芝辩护人:宣读刘玉刚的讯问笔录(在公安卷2册53页,宣读略)审判长:公诉人有没有意见? 公诉人:没有。
审判长:被告人庞宝芝的辩护人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提供?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首先由公诉人发表公诉词。
公诉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被告人刘玉刚、庞宝芝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请法庭依法判处。审判长:由被告人自行辩护? 刘玉刚:没有。庞宝芝:没有。
审判长:由辩护人为被告人辩护。首先由被告人刘玉刚的辩护人辩护。
辩护人:(详见法院卷辩护词)意见如下:被告人刘玉刚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无前科劣迹,此次犯罪系初犯,希望法庭对刘玉刚从轻处罚。审判长:由被告人庞宝芝的辩护人辩护。
辩护人:(详见法院卷辩护词)意见如下:
1、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不是庞宝芝实施的,均由刘玉刚一人实施。
2、庞宝芝在本案中属辅助作用,系从犯。
3、在本案中庞宝芝有自首行为。
4、庞宝芝有立功表现,揭发刘玉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抓获在逃同案犯。
5、被告人庞宝芝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无前科劣迹,所以希望法庭应从轻处理。审判长:公诉人有无答辩?
公诉人:就被告人庞宝芝系自首和立功的表现不予采信。审判长:被告人有无新的意见? 被告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辩护人有无新的意见?
辩护人:没有。(均答)
审判长:辩论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被告人,你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你向法庭作最后陈述?
刘玉刚:没有什么说的了,我现在很后悔,对不起死者家属。
庞宝芝: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我对不起死者的家属,我对不起我女儿,希望给我一个从新做人的机会。
审判长:法庭审理结束,合议庭将对本案进行评议,休庭。把被告人刘玉刚、庞宝芝带出法庭。
(法警执行)审判长签字: 记录员签字:
原告人:
被告人:
第五篇:关于夏铁柱故意杀人一案的辩护词
关于夏铁柱故意杀人一案的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1款的规定,江苏警官学院09法三律师事务所接受夏铁柱故意杀人一案的被告人夏铁柱的委托,指派我和吴燕萍担任本案被告人夏铁柱的辩护人,今天依法出庭,参与诉讼。
开庭前,本律师查阅了本案案卷材料,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会见了被告人夏铁柱,刚才又参加了法庭调查。本律师认为,夏铁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现提出辩护理由如下:
一. 控方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夏铁柱有杀人的故意。证人杨庆的证言并不能
充分说明夏铁柱的主观罪过。“你别叫,我要把你弄死”这在我方看来,结合夏铁柱的暴躁性格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句话只是想吓吓孙美丽,而事实
上没有真正想杀死孙美丽的目的。
二. 没有证据证明大火是因为夏铁柱点燃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夏铁柱往孙美丽身
上泼汽油。证人杨庆只能证明孙美丽后脑勺头发湿乎乎的,但没有充分证据
证明头上的就是汽油,证人孙玉荣是被害人孙美丽的亲妹妹,出于对姐姐的联系,不免对夏铁柱心有偏见及仇恨,我们有理由怀疑她的证言的真实性,孙玉荣所说的夏铁柱向孙美丽身上泼汽油不可以作为指控被告人的证据。
三. 如果夏铁柱有故意杀害孙美丽的目的,那么他在杀害孙美丽时肯定会尽足够的注意,然而结果却是夏铁柱也是下半身起火被烧伤。我想哪一个故意犯罪的人都不会愚蠢到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却仍旧不提前采取措施
不避免使这种后果伤害到自己。而对夏铁柱本身也烧伤的解释,我们认为只
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夏铁柱根本没有杀害孙美丽的故意。
四. 送检的“尸体皮肤组织”中未检出汽油成分也可以说明被告人夏铁柱并没有
把汽油泼在孙美丽身上,即使汽油具有挥发性,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不可能
挥发的连一点痕迹和残留都没有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被告人夏铁柱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也没实施杀人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也不需要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辩护人:王亚男 吴燕萍江苏警官学院律师事务所律师201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