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实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进入新境界
“软实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进入新境界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联合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跟踪考察后,联合撰写了一份报告,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一流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其独特企业文化,保持了百年不衰。企业文化从一种非物质性的角度,在企业发展舞台上绽放异彩,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的“软实力”要素。企业未来生存管理专家邓正红认为,只有“软实力”才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奠定企业未来生存基石。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软实力”的要素
企业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并不陌生,早在1986年已引入中国。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同样是在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Joseph Nyel在其著作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里提出“soft power”(即软实力)概念,将军事、经济、科技等力量称为硬实力,而将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和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等,称为“软
实力”。此后“软实力”概念引申应用于企业之中,逐步形成 “企业软实力管理科学”。“企业软实力管理科学”由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企业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主要元素组成,对企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深远影响。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元素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走势的“软实力”要素
1、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文化的“软实力”通灵 企业间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的较量外,软实力也是根本的要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改变,硬实力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打破,从长远影响看,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和深远性。企业文化作为植根于人们思想、潜意识的“软实力”,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又影响和左右着经营和管理的效果,因而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著名管理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专家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予员工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企业持
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在发展中长期积淀起来的企业文化 “软实力”,具有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使得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发展。
2、卓越绩效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软实力”保证 人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的核心。人所具备的素质、技术、性格导致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建设一种环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马斯洛在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里提出,人们工作不仅是生存和安全的需求,还有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远不是物质能够提供的。只有在得到尊重、理解、关心的环境里,企业员工的高层次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排行挤入《财富》杂志全球排行榜
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软实力”尊重个人,追求卓越,能激发员工的潜能,营造具有激励作用的氛围,达到高绩效。同时,它形成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达到卓越绩效管理。塑造基于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3、和谐企业需要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支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中这一精辟论述,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很多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妥善处理内部利益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来逐步解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和谐的建设要内外兼修,要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前提是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内部的和谐,首先是员工的和谐,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有良好的心态、和谐的思想。企业文化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
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得到组织成员的共同认可,当问题和冲突出现时,成员间更易协调,达成一致,产生带动企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合力。其次是生产和发展的和谐。这要求每一个参与生产的员工都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做项目的就要把项目做成精品工程;抓管理的就要把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当员工的就要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让企业团队的组织成员形成一致目标,凭借主观能动性的协调,默契配合,最终实现发展任务目标。建设和谐企业还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思想教育的责任。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共同点:目标基本一致、对象完全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企业文化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便于和生产经营水乳交融,从而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企业文化的持续建设是“软实力”持久性作用的动力
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都设有相应的CCO(首席文化官)或企业文化管理经理。而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设有CCO职位的则是凤毛麟角。CCO的缺置,反映出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足,暴露出我国企业“软实力”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缺乏。中国企业
要同世界知名企业同台竞技,就要持续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的持续性建设体现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企业规范性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形成企业发展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育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与制度支柱,要提高企业软实力,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先锋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必将引领企业发展走向新境界。
第二篇:企业文化提升软实力
浅谈如何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有效提升水务企业整体软实力
对于水务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铸就其生存并且不断发展状大的灵魂,是推动其良好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供水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这其中就包括了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从另一种角度上讲,也是提升企业整体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水务企业涉及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众多企业,是最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务行业之一,其生产运营均涉及国计民生。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确保当前硬实力处于高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供水企业整体软实力就显的尤其重要。
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建设工作目标
首先,要对水务企业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与层次要有充分的认识。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由表面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水务企业成立至今,企业在这三个层次的建设上均下了功夫。在物质文化层面,不断完善并加强对相关基础建设与设备设施的投入,对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质量的精益求精;在制度文化层面,不断充实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其不断趋于正规化、合理化,逐步推进ISO标准管理,通过“对标”、“对表”、“对照”确保对标管理工作的落实;在精神文化层次方面逐步充实其内核建设,不断填补相关短板与不足。
此次,在充分认识当前水务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后,就要了解当前企业中所要提升的软实力有那些。企业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非物化要素,软实力是整合和使用硬实力的能力,是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试想,作为水务企业即便人力、资金、设备等硬实力再雄厚,如果没有通过软实力进行合理的整合与使用,是必造成资源的严格浪费,严重的会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软实力虽说是无形的,但是它却与企业的硬实力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的提升也会带动硬实力的良性发展。
现有的企业软实力主要表现为源动力、感召力、规划力、共识力、执行力、管控力六大能力的协调联动。只有从这六个内容入手,逐一与企业文化建设内容进行对照,寻找其中不足的那一环,以反复而有效的实践工作,不断深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从而达到提升水务企业软实力水平,进而达到最终目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要确保普遍认同性
本文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如果只是企业领导层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领导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中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如果企业文化对企业不具备普遍认同性,那么如何谈的上深化建设,更不要说提升企业软实力了。
以企业文化激发每个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水务企业更是如此,企业使命感既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作为水务企业目标和方向更是一致和明确的。
以企业文化凝聚每个员工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水务企业当前人数众多,大家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来到这个岗位,如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加每个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水务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只有让员工具备这种意识,才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了水务企业的共同目标而不断前进。以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会以实现成就感为驱动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三、建设过程容易形成的误区与正确理解
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这难免会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
误区一:企业文化政治化。这是就常见的一种误区。在企业的走廊、办公室、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等。这些已经被滥用的词汇无法真实地反映该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更容易在员工对本企业文化的概念上造成严重的混乱,甚至是对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造成歧义。
误区二:企业文化口号化。另一种常见的误区情况,就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空洞的口号,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缺乏个性特色,更有甚者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其所代表的具象表现,这样对员工根本无法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即使企业拥有再多的人力、资金、设备等硬件资,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与展开,并消耗大量资源。
误区三:企业文化文体化。这是最容易生产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误区。将企业文化单纯的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纷纷成立音乐队、球队,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认识。虽然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但文体活动并不是企业文化中的唯一成份,而且片面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执行,到最后再好的运行机制也会变成走过场的形式。
误区四:企业文化表象化。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但这种表面的繁荣并不能掩盖企业精神内核的苍白。因此,加强企业精神的内核建设工作,特别是加强普通员工企业文化的普及与建设就显的格外重要,也就是在上文所说的,通过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让企业文化对员工形成良性导向;凝聚人心;规范行为并能代替部分的正规约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误区五:企业文化僵化。这种误区主要体现在制度层次的建设过程中。过度片面强调井然有序的工作纪律,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盲目将对员工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等同于企业文化建设,造成组织内部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创造力、活力和凝聚力,这就把企业文化带到了僵化的误区。
误区六:企业文化营销化。企业在树立自身企业文化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一种对外的文化。这种文化更多的被当成营销的一种手段,企业文化实际上是目标、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企业行为的基本核心和指导思想,仅仅流于企业文化外表上的概念而忽略其核心价值,那么企业文化对企业没有丝毫的协助。
为了有效避免以上工作中出现的误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解方式就显的尤其重要:
首先,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本文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
其次,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再次,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本文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如果只是企业领导层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领导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中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企业中的文化通常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企业文化。
最后,企业文化必定具有内在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达成普遍的共识,成为企业的文化,则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必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综上所述,要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有效提升水务企业整体软实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文化管理要与水务企业整体战略管理相结合;企业文化要面向未来并体现整个水务行业特点和水务企业个性;要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群体的核心作用,通过表率与引领,带领水务企业整体发展;在注重形象管理的同时,加强文化内核建设,使文化管理与形象管理相互促进;文化体系的建立要反映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望,并与全体员工达成共识。
第三篇: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它就会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赢得客户、打响品牌,终成“百年老店”。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一点精神,要有理想和追求。因为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才能活出精彩,活得有价值。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具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将企业全体员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他们尽最大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我国中医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之所以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不可否认的是其拥有“核心技术”,但同样重要的在于历代同仁堂人前赴后续、不懈追求,始终恪守和培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心,存心有天知”的文化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激发其潜力和热情,培育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卓越的执行力。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让职工有家的感觉,让每个职工的心灵有所归属,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所保障,公司是职工的家,要让每位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抓得住心,才能留得住人。试想:在如今物欲横行的年代,当职工对公司说“感恩”时,那是一句多么难得的话语,那其中包含了公司对职工多大的吸引力,那中间又能让职工焕发出为企业作贡献多么大的动力。我想,那将是每位老板、企业家听到的舒心最悦耳的话语。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在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发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尊重人才,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企业的软环境,不仅事关企业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在复杂多变的后危机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时存在。为抢抓这一重要机遇,企业尤其应当重视企业文化软环境建设,让持续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走跨越发展之路。
郑峻峰
第四篇: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思考
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思考
作者:程心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23 更新时间:2008-8-1
315:56:16
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为谋求自身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基于该企业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它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考,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当前,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政治多极化逐渐凸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随着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增强,跨国经济集团将逐渐成为全球化的运作主体,企业文化也将在文化领域逐步取代民族文化而取得文化主体地位,最终将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运作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竞争方式。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我国企业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项战略任务。
打造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必要性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动力源。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打造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论述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大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肩负着繁荣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责任。因此,要积极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快速提高企业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党和国家文化战略与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打造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的需要。国家在企业改革之初就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公司作为战略任务。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中并没有取得话语权。2007年我国企业还没有进入世界500强前10强,而美国有5家,英国占2家。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结论:其胜出的根本原因就在善于给企业注入文化活力,凭借企业文化软实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因此,我们只有加快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才能适应这种竞争环境,使更多的企业真正“走出去”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
打造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持续重组和改革的需要。最近,国家对中央企业第二任期工作提出要求,要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重组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要由目前的150来家调整到80至100家,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在这种持续改革重组中,企业能不能形成凝聚力和新的竞争力,最核心最难的就是企业文化整合,就在于能不能真正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和文化软实力。另外,我国企业用工形式也从过去单一的固定工,变为固定、无固定期限以及社会化临时用工等多种用工方式并存。企业中社会招聘人员、市场化用工比例在逐年上升,这类员工进入企业时间短,变换比较快,也有一个文化逐渐融入问题。因此,建设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任务非常艰巨。打造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西方管理科学把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科学阶段,目前正在走向以企业文化管理为标志的新阶段。可见,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和高级形式。高占祥在《文化力》一书中指出:“文化先导力这一理念一旦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掌握,那将给经济的腾飞添上一个新的翅膀。”因此,我们今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制约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生成因素
从宏观看,制约企业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受企业发展水平、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制约等。但从深层原因分析,主要有“四个不同步”。
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重视程度与企业发展需要不同步。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不明确、认识有错位,或理解过于狭隘,使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比如,用文体活动、党群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代替企业文化建设。一些企业重视程度不高,务实程
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制度轻理念、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企业主要领导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的企业由于领导频繁调整,班子稳定性差,管理人员只注重任期内经营指标的完成,忽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
企业集团内部的母文化与子文化建设不同步。目前,我们一些企业集团,企业文化“共性不足,个性有余”,缺乏一体化和系统化的构建梳理,缺乏统一的远景规划和企业文化战略。比如,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准则、是非观念等等,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都需要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共同来创造、蓄养和培植。而我们一些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企业精神不一致,价值体系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企业文化软实力形不成拳头。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不同步。一些企业大力塑造“文
化”形象,如:统一的厂歌、厂标、服装,提出一套企业精神、一些响亮口号等,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没有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这些理念或精神没有被员工认可,从而起不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还有一些企业,表面上提倡一种文化理念,实际上背道而驰。比如:口头上高喊奉献社会,行动上唯利是图。这些问题,都是把企业文化过于形式化,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没有使企业文化在外化于形的同时内化于心,成为员工实实在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不到激励作用,对企业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影响。
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与员工的参与不同步。许多企业的文化不是团队文化,只是企业家的文化、个体文化。有的把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领导决策层自己的事,没有让全体员工真正参与进来。有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尚未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有一些企业对自己的领导人进行拔高和抽象,甚至搞个人崇拜,使之成为“文化垄断者”,导致企业文化“个人化”。
增强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对策
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需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把解决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着眼点,注重抓根本、抓关键、抓重点、抓长远,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研究制订企业文化战略。企业文化战略是以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在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下设计出理想化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按照设计的模式运作和运行,从而培育形成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型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的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着眼于本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的生存和发展,参与和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此来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上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干预市场的能力。
制定企业文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把握好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性、构建内容的系统性、存在环境的联系性以及未来发展的运动性。在实施方法上,首先要调查研究现状,全面深入地了解分析本企业当前的企业文化状况,剖析有利与不利因素,确保对企业使命和理想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出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形象识别体系,真正形成科学的内容体系,以引领企业发展战略。第三,以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任务和内容体系为指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主要途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进行整体分析和总体上的规划部署。
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有一支坚强得力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一是要设立CCO(首席文化官)。“CCO”的设立是时代发展和企业管理升级的需要,也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外企业几乎都设有相应的CCO或企业文化管理经理。通过CCO来统领和指导企业文化工作,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建立和完善上下一致、从上到下抓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工作部门。三是抓好骨干人才培训培养。围绕“提高素质、强化责任、统一标准”,搞好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定期培训轮训。同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下,尽快建立和优化企业文化管理师的运行机制,完善和规范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认证体系,逐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职业认证资格的注册企业文化管理师。四是注意发挥党群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委、行政、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和文体协会等社团的作用,形成协调一致、群策群力做企业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健全规范企业文化运行机制。规范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证。各企业要及时研究制订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规划方案,确定实施方法和步骤,明确组织机构调整、物质资料保障等措施。要详细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监督、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障。同时,在企业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战略和实施细则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标准和方法步骤,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抓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工作,做到持之以恒,推动企业文化工作顺利有效地运行,确保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工作创新。任何企业文化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出不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并在不断提炼和提升中催生出企业体
制、机制、管理、技术、产品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活力。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时刻注重研究创新工作,扬弃旧的,创造新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再造。同时,把企业文化产生的凝聚力转化为创新能力,以此推动各项创新,保证企业得到持续发展。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改造、补充和创新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工作制度等,使之始终能够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要下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信息化。认真研究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努力健全信息化设施设备,建立企业统一的互联网络和企业文化网站,创造条件办好企业报刊、广播电视,为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以提高企业文化工作效率和效果。第四要实行鼓励企业文化改革创新的激励制度,使创新思想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大家的行为习惯,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第五篇: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李耀光
如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壮大企业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当前,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企业文化建设更是方兴未艾。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文化下的亚文化,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创立、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发展观、社会责任感、企业制度等的复合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够更好地统一广大职工的思想和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够进一步调动职工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一切力量,焕发出创新的激情,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够树立起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新风尚。总之,企业的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才能达到“以文化人”的要求,否则,就会导致人心涣散,企业无法健康发展,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
企业文化必须继承优良传统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样,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企业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品质积淀,必须坚持以优良传统和精神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才能够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比如,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综合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创业、精心设计、诚信经营、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勘察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双百强”企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胜利设计人发扬“求实创新、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新时期胜利设计精神,要在“十一五”后三年实现公司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开发、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同国际型工程公司接轨,跻身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百强前50名的目标。胜利设计的优良传统已深深地融入到胜利设计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了胜利设计特有的文化基因。
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先进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孤立的,它与企业战略是相互融合的,与外部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作为亚文化,企业文化虽有其个性,但必须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引领才不致偏离方向。良好的主流文化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反之就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样,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对社会产生辐射作用,不良的企业文化也会对社会主流文化产生破坏作用。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如果企业价值观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破坏社会风气,影响职工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和坚持。
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既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道德理念,是企业的理想信念和支撑,也是企业人共同追求的社会责任,更是干部职工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人生指南。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社会方面来讲,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有利于企业的社会效益的发挥。就企业具体而言,和谐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和谐企业文化能够体现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能够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谐企业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关系的作用。当前,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各种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更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用和谐文化引导广大职工用
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培养职工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
综上所述,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为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