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时间:2019-05-15 00:5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第一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l欣赏教学目标

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掌握交响音画的概念.2、能熟悉《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曲调并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能分辨出对位乐段两主题。

3、能积极参与实践和创作活动从而加深对《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内容及意境的理解。l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启发学生聆听音乐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

2、欣赏分辨两主题对位乐段。l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学生带好圆珠笔l学情分析略l教材分析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1880年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成员之一的鲍罗丁为了庆祝亚历三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行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作品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这是一首标题交响诗作品--交响音画。乐曲为A大调开始在万籁俱寂之中小提琴以空旷的八度泛音E属持续音的重叠在高音区奏出长达九十小节的单调长音构筑成的微弱背景一下把人们带到了无涯的亚细亚荒漠。在长笛和双簧管的三小节过度之后单簧管柔和沉郁地唱出了本曲的第一支旋律俄罗斯曲调A主题。颇具特色四、五度旋律跳进节奏的疏松速度的缓慢使这支宽广悠长的民歌为杳无人迹的荒原带来一点生机。接着在该旋律的属方向圆号声部传来这支民歌的朦胧回声与小提琴背景交织在起把人们的视野延向遥远的天际。这时大提琴与中提琴相互交织并且八度重复的拨弦而管乐则交替的奏响了五度的A和E空旷而神秘把行商的脚步声和单调的驼铃声送入耳畔。

在16小节的脚步声后英国管奏出了那支迷人的东方小调风格的旋律。精巧的装饰音与三连音及旋律音的级进把音乐主题打扮得细腻秀美楚楚动人神秘而忧郁。在圆号与单簧管形成的和声背景下它那简洁地乐节犹如坎坷的步履小心翼翼的跋涉于中亚细亚荒漠的草原上。在之后19小节的脚步声中低音提琴也加入了中提琴和大提琴的队伍中圆号也加厚为双音织体然后第一单簧管在第二单簧管和两支大管、一只长笛的衬托下提高了小三度再奏了A旋律紧接着旋律由圆号的重复铜管及大提琴、低音提琴拨奏伴奏。突然在123小节出现管弦乐队全在ff力度的全奏三支长号与一只小号和两只圆号构成的主和弦及全是强音的打击乐定音鼓跟随给人以坚定激昂的感觉同时主旋律由全体木管齐奏及大提琴合奏出现原来描绘脚步声的拨弦也改为了弦乐的和弦使人感觉一支英武军队的出现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巍然屹立在人们面前。在17小节由ff-f--P的两遍齐奏后弦乐拨弦的再次出现及小提琴以空旷的八度泛音E又持续响起了仿佛一下子将跟随在军队庄严脚步后的商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形象又引入了人们的视线驼铃的声响越走越近了。

在俄罗斯军队保护下土著商旅带着那支迷人的东方旋律来到了英国管和大提琴两声部两者的糅合产生了一种美妙的东方色彩是神秘而奇异的中亚细亚风格。由于木管乐、弦乐背景的支持商旅的步履变得坚定自信象是从俄国军队的护卫中获得了支持力量。19小节后东方旋律转入小提琴声部由一二提琴相隔八度一起奏响旋律乐曲也转入A大调旋律从升C开始与中提琴、大提琴对答使寂寞的商旅发出活跃的欢乐声大胆的行进在草原上。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

就在这时甜美的双簧管声部就象是俄国军队中的小伙子应和着商旅的欢声笑语哼起家乡的俄罗斯民歌。迷人的东方旋律与悠扬的俄罗斯民歌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第一主题在双簧管的独奏一直延续同时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交替演奏第二主题与之对位。直到中提琴与大提琴拨弦的再度出现第一主题交给了最最抒情的两小提琴及两长笛手中形成了美妙的混合音色第二主题也同时在大管及两支圆号奏出完成了音色的混合接着第一主题下移给了中提琴与大提琴及英国管第二主题则由两小提琴与两长笛一起演奏在这个长达53小节的美妙的对位重叠的乐段里两个主题叠唱谐声不但巧妙地表现出土著商旅与俄国士兵的融洽的关系也显示出包罗丁精巧绝妙的构思、娴熟精湛的作曲技法以及他所要传达的和平声音。

最后56小节的音画的尾声低声弦乐轻巧地拨奏着驼铃与马蹄声。各声部在不同的音调上反复的传递着俄罗斯民歌音调片断随着乐队声部的逐渐减少与音量的减弱驼铃与马蹄声逐渐远去全曲的最终由一长笛遥从天外似的轻奏出第一主题的完整旋律同时又响起乐曲开头的小提琴空旷的八度泛音E持续音仿佛渐渐远逝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的土著商旅安全越过中亚细亚草原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草原又寂静了…

一、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连接b1b2ab对位a5。l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显示一幅草原图画。师请同学们用简短的文字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画或师问这是一个怎样的草原有几队人马他们朝相同的方向前进吗根据不同学生选择。生一个荒漠的草原、有两队朝不同方向的人马。表扬学生的回答。2.导出鲍罗丁曾用音乐描绘这画出示课题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师刚刚我们用文字描述了这幅图画其实在18世纪的时候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用音乐也描绘了这幅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欣赏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出示课题。什么叫交响音画呢等我们欣赏完了自然就会回答了。师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为了大家更好的欣赏他的作品他也曾用文字来描述这幅画让我们来看下与我们描述的有什么不同。出示鲍罗丁总谱解释文字3.出示鲍罗丁总谱解释文字。师请同学们从文字中找出作者要描写的主人公有那些生草原、商队、军队。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是怎么用音乐来描绘他们的。请欣赏主题A。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

二、分段欣赏、主题A欣赏a、欣赏音乐片断一找出音乐形象师请大家听音乐它描绘了怎样的一个草原学生空旷、荒漠的草原。师从哪听出来的生单簧管缥缈悠长的音色、节奏疏松、速度缓慢、力度很弱、小提琴高八度的持续泛音b、唱主题并分析主题A的旋律特点分组模仿单簧管和圆号音色唱主题A。再分析主题A的旋律特点颇具特色四、五度旋律跳进这是支宽广悠长的俄罗斯民歌曲调.c、欣赏音乐片断二。找出一、二之间区别及音乐形象。师下面请大家欣赏音乐片断二从旋律、音色演奏乐器、节奏、速度、力度去找一、二之间区别。生旋律基本相同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旋律由多只单簧管和圆号交替演奏并增加了伴奏乐器最后旋律变为由木管齐奏、管弦乐队伴奏。师这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呢还会是草原吗生威武的俄罗斯卫队士兵及他们越走越近的形象。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小结相同的旋律我们可通过不的音乐要素来改变它的音乐形象

三、主题B欣赏a、欣赏音乐与A主题对比体会音乐形象。师刚刚我们欣赏了A主题它是来自于俄罗斯的曲调下面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来自什么国度生印度。师印度音乐给你什么感觉生神秘感。师你从哪听出来的生单簧管音色b、唱主题并分析主题B旋律特点。主题B旋律特点精巧的装饰音与三连音及旋律音的级进。引出神秘的抑郁的东方音调仿佛一阿拉伯商队赶着驼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c、播放三段演奏主题B的音乐。师找出他们情绪的变化听听各段是怎样描绘商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第一段小心翼翼的第二段脚步放开了些第三段大胆的、有说有笑的四、欣赏连接部a、欣赏音乐并配上动作b、找出音乐形象。

五、欣赏AB对位部a、强调记住主题。分两小组同时演唱两不同主题。师两只来自不同国度的队伍来到同一草原将发生什么事情呢生打架师那下面我们分两组同时来演唱两不同主题如果你们唱的是两非常清晰的旋律那就没打架如是乱糟糟的那就打架了。学生肯定是唱的乱糟糟那就先给他们个埋伏吧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b、播放音乐。结果是音乐非常清晰两只队伍是和谐相处的。C、分析两旋律为什么是平行的。d、听后让学生画出对位图示。引出化学分子结构图。

六、作曲家简介俄国作曲家化学家鲍罗丁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1887年2月27日卒于同地。少时受良好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1850年入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1887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50年代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乐等。1862年结识M.A.巴拉基列夫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代表作有体现古代俄罗斯宏伟历史画卷、抒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士》富于俄罗斯风格和东方色彩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两部弦乐四重奏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星期日作曲家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引出学习音乐与同时学习其他学科是不矛盾的关键是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刻苦学习也都能成功

七、全曲欣赏作品的曲式结构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连接b1b2ab对位a5学生欣赏时把《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发下去让学生有目的的欣赏。

八、作品创作背景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三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行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作品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

九、交响音画的概念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十、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附。l《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

音乐时间演奏主题填a、b小提琴持续泛音存在就打√主要演奏乐器力度音乐形象

0000--0008引子√小提琴pp宽广悠长的旋律及单调的背景音乐形成寂静气氛描绘了一个空旷、广袤、荒漠形象 0008--0024单簧管P 0024--0040圆号P 0040--0101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P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101--0140英国管P神秘的抑郁的东方音调仿佛一阿拉伯商队赶着驼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0140--0204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P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204--0224单簧管mf威武的俄罗斯卫队士兵及他们越走越近的形象。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

0224--0246圆号mf 0246--0309木管齐奏ff-f 0309--0331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mf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331--0358英国管、大提琴mf在俄国军队的护卫下获得了支持力量商旅的步履变得坚定、自信心情也更愉悦了。

0358--0424小提琴、大提琴与中提琴mf-f 0424--0514a、b对位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圆号、大管、英国管、p-mf迷人的东方旋律与悠扬的俄罗斯民歌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巧妙地表现出土著商旅与俄国士兵的融洽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和平思想。

0514--0635长笛p-pp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的土著商旅安全越过中亚细亚草原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草原又寂静了…

第二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及案例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目标:

1.能背唱乐曲主题,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

3.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4.

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难点:音乐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动物及自然风光? 教具:多媒体教室、钢琴、碰铃、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它的名字就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出示油画)。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它不论时间与空间上都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离欣赏者很近,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的视觉与听觉入手)

那我们就来给它配乐,在配乐之前我们必须对油画的内容有些了解(出示文字),根据文字提示我们想想它可能出现哪些音乐或声音?

设计意图(从画面进入让学生对标题音乐(交响音画)的标题来源有暗示作用,为下节课对标题音乐的总结打下埋伏)

二:分段欣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如何做的,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初听)

A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2(对比复调)

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3(主题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4(主题1齐奏)

E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

1.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2.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

3.二者关系融洽你是从哪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对比复调,进行得非常和谐)

设计意图(把学生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并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

三:学唱旋律、模拟音响 a: 学唱主题1,当它是飘过来的俄国曲调时它的力度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音来演唱,请问用哪个音更合适呢?接下来我们用“”来演唱,注意飘的感觉!

当它描述俄国卫队时!这时我们用什么音会好一些呢?从学生回答中选一个音来演唱!注意他的气势。

当它描述的是渐渐远去的商队时!注意它的速度与力度,接下来我们用发lu来演唱。

b: 学唱旋律主题(2)我们用哪个音乐来唱? 注意旋律的悠闲感。C:复调的模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性。分别用lu与la演唱。请学生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用双响筒与舌花模仿)把以上旋律联起来。

设计意图(使学生参于到音乐的创作中,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并轻松掌握音乐曲式结构)

四:完整欣赏(把班上同深究分成六个组,分别展示这五个部分与马蹄声音)提问:这首曲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留下总体印象)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并切身感受了这首著名的标题音乐,对音乐的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下节课将学习另一首标题音乐《嘎达梅林》,希望同学们课了解一下!这节课就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乐曲简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作曲家包罗丁的一首著名的交响音画,也是交响音画中的一个极品。但是由于包罗丁一生的作品不是很多,熟悉他的人也很少,因此他的这首作品几乎没有学生知道。

这首音乐是一首“标题”作品。作者曾在总谱上写了一段说明文字:“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见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音调。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安详的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绕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与其它的欣赏课不同,作者这段话概括了这首乐曲所要刻画的音乐形象,因此以往在欣赏课中作为重点分析的音乐形象就无须再费力了。我把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对教学过程及教育理念的反思:

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而欣赏这样的交响曲,更要难上加难。一是学生的欣赏水平有限;再有学生的兴趣取向决定了学生对这种很难听得懂的音乐不是那么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于问题的设计,即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音乐欣赏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

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当然都不可能离开音乐、音响和人的听觉,倾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提供学生们鉴赏的音乐必须是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2.欣赏教学要注意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欣赏教学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描绘性音乐引起联想;二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三是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前两种方式比较浅显、易懂,也比较容易收到效果,后一种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当的欣赏能力。

3.教师的讲解、提问,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对欣赏曲进行讲解、提问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讲解力求精简、生动,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多采用先简要提示后倾听音乐,再让学生进行探索的方法,有些作品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在倾听之后,再作探索讨论,最后由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和提示。

4.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交响音画是交响音乐的一种形式。交响乐被冠以“高雅音乐”多由于他的难懂,不具有大众性。虽然《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音乐,作者对乐曲做了详尽的解释,但是乐曲的特点决定了其欣赏的难度。而让十岁的孩子们听这样的音乐并且要求他们兴趣高涨,也确实勉为其难。因此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

师:一首歌曲,作者可以通过歌词表现自己所要揭示的内容和主题,还能和听众产生共鸣。那么一首乐曲要想达到那种境界怎么办?

生:??(表情茫然)

师:分组讨论一下,看谁有办法?

生:分组讨论。

因为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交响诗、交响音画等音乐题材,所以学生在讨论之后仍旧没有找到办法。但是好奇心理驱使学生们想得到答案,这时再向学生介绍交响诗、交响音画这种音乐体裁,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难懂,而且很想听这种音乐,为下面的教学又做了铺垫,效果很好。

5.抓住典型段落,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作为重点,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欣赏分析方面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决定抓住乐曲中的典型段落与学生共同攻克难点。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乐曲风格总体比较婉转、静谧,但是中间有一段音乐的音响非常大,力度很强,用学生的话来形容是吓了“一跳”。我抓住这段落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师:本来很优美的音乐,作者为什么再此处用这样强烈的音响?

生1:有危险情况发生了。(有学生笑)

生2:遇到险情发生战争了!(学生大笑)

师: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从开始的轻

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大,是为什么?

生3:骆驼队从远处向我们走来。

师: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声音最大?

生4:越来越近。

师:越来越近的结果是什么?

生5:走到我们的眼前!

师:非常正确!作者的音乐刻画了骆驼队由远及近,直到来到我们眼前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作者是通过利用音乐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的,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了音乐的力度在刻画音乐形象上的重要作用。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而且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这也正是体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欣赏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难题,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乐曲的思想内涵之间的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欣赏教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受学生欢迎,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进行综合的探究。

第四篇:第八课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第八课 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教学设计理念:

音乐是一种文化,本节课是以交响音画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学生感受与体验交响音画的音乐风格及相关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交响音画的艺术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用开放的心态了解各国音乐。

本节课让学生围绕“什么是交响音画”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就交响音画的风格、流派、演奏乐器和形式、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当然,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标题音乐有初步认识,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深入了解交响音画的音乐风格。

2、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材分析:

这首交响音画是作者于1880年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嘱托所作的一首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标题乐曲。1881年题献给李斯特。乐曲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广袤、荒漠的生活画面,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乐,并在乐曲进行中反复出现,从而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塑造了一种安详、静谧的气氛,随后由圆号移调重复,弦乐器用拨弦模仿马蹄的脚步声,接着英国管奏出一段带有东方音调的旋律,这是骆驼上任的主题,它徐缓如歌,富于表情。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力度由弱到强,经过多次反复,形成宏大声势。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马蹄声,东方音调旋律再次轻轻地出现。形成对比式复调,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巧妙结合,象征着俄罗斯文化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然后这友谊的乐声逐渐减弱,商队慢慢走远,草原又是一片寂静。

教学重难点: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对交响音画接触不多,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让学生了解交响音画的音乐风格,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即兴活动来表现音乐。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音响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学习新课前,问同学们一个相关的地理知识,有谁知道亚细亚的由来以及中亚细亚的大概位置?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亚细亚的意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

中亚细亚即中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本区东南部为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属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

2、今天我就和大家一同来欣赏一首描写中亚细亚的音乐作品。

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登基25周年,展出了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本作品就是鲍罗丁为此专门写的。后来活动没有办成,但这首美妙的乐曲却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鲍罗丁将这首乐曲献给了李斯特。

3、同学们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这首作品属于那种音乐体裁? 音画

二、初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1、乐曲分为几个主题?都是属于那种风格的?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曲由俄罗斯主题(单簧管主奏)和东方主题(英国管主奏)单簧管:音色圆润富丽是木管组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

英国管:中音双簧管,声音比双簧管低沉,具有天鹅绒般的音色。容易使人联想到遥远的号角声及田园的风光。

2、乐曲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在中亚细亚沙质的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护卫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的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三、作品分析

在一开始的部分,小提琴奏出的极轻却极有力的长音,描绘出了天刚蒙蒙亮的草原。接着,单簧管奏出了军队的主题,描绘的是清晨宁静的营地。然后圆号奏出象征起床号的主题。

然后部队开始进发,弦乐部的拨弦(pizzicato)描绘出了队伍的步伐。不久由英国管(English Horn)奏出了浓郁风情的阿拉伯商队主题。

接着部队继续前进。

发展部的开端,由单簧管圆号交替奏出的军队主题使得镜头推进,音量也开始增强。圆号的主题结束后,猛然出现了整个乐队的强奏,这也是整个曲子最震撼人的时候。这里有很多解释,有人说是军队集体唱响了行军歌,有人说是遇到劫匪,军队勇敢的战斗。

不管是什么,强奏很快便结束,阿拉伯主题再次出现,这次由第一小提琴声部齐奏,描绘的是商队行进道路上的交谈场景。突然和声转变,由小调转成了大调,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接着双簧管奏出了军队的主题,与小提琴声部的商队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各声部的角色交换如此频繁,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交换丝毫没有让人感受到生硬或者不悦,反而是如此自然,不仔细听甚至难以发觉。

军队与商队的主题融合得是如此完美,好像能够看到2个队伍非常和谐的场景。乐曲没有再现部,而是直接进行到了尾声,交替着出现的木管声部的独奏,让场景越走越远,好像电影中队伍慢慢走远一样。

全曲在长笛奏出的军队主题中飘然结束。

四、作者介绍

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化学家,五人强力集团之一,代表作:歌剧《伊戈尔王子》、交响乐《第二交响曲》。

五、总结

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交响音画正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这节课通过你们的聆听、感受、体验、比较、讨论,从而对交响音画获得初步认识。同学们课下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交响音画的资料,使你们深入的了解这种音乐风格。课后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课型:音乐欣赏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背唱乐曲主题,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

3. 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4. 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重点:欣赏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难点:音乐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动物及自然风光?

教学方法:导入法、赏听法、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它的名字就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本背景图)。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它不论时间与空间上都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离欣赏者很近,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的视觉与听觉入手)

那我们就来给它配乐,在配乐之前我们必须对油画的内容有些了解(出示文字),根据文字提示我们想想它可能出现哪些音乐或声音?

设计意图(从画面进入让学生对标题音乐(交响音画)的标题有暗示作用,为下节课对标题音乐的总结打下埋伏)

二:分段欣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如何做的,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初听)

A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2(对比复调)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3(主题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4(主题1齐奏)E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

1. 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2. 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

3. 二者关系融洽你是从哪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对比复调,进行得非常和谐)

设计意图(把学生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并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

三:学唱旋律、模拟音响

1、学唱主题1,当它是飘过来的俄国曲调时它的力度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音来演唱,请问用哪个音更合适呢?接下来我们用“la”来演唱,注意飘的感觉!当它描述俄国卫队时!这时我们用什么音会好一些呢?从学生回答中选一个音来演唱!注意他的气势。

当它描述的是渐渐远去的商队时!注意它的速度与力度,接下来我们用发lu来演唱。

2、学唱旋律主题(2)我们用哪个音乐来唱? 注意旋律的悠闲感。

3、复调的模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性。分别用lu与la演唱。请学生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把以上旋律联起来。

设计意图(使学生参于到音乐的创作中,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并轻松掌握音乐曲式结构)

四:完整欣赏(把班上同深究分成六个组,分别展示这五个部分与马蹄声音)

提问:这首曲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留下总体印象)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并切身感受了这首著名的标题音乐,对音乐的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下节课将学习另一首标题音乐《图画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下了解一下!

下载《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歌曲草原上》

    教案比赛个人信息表 题目: 《歌曲草原上》——通过互联网条件下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省份: 北京市 作者姓名: 朱小云 单位: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大燕东......

    草原上

    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愉快的梦 《 草 原 上》教学设计 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严晓艳2013.11.19 教学内容 唱《草原上》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其......

    草原上

    《草原上》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清津浦船歌》、《我们跳喃旺》、《海鸥》、《苏丽珂》等歌曲。 2、......

    《草原上》教案_1[5篇材料]

    《草原上》教案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它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

    教案《歌曲草原上》[范文大全]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设计理念: 1.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草原》教案设计(三)。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

    草原教案

    关于草原教案 关于草原教案 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秒学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全文共有5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