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学案例:你自己去解决吧
幼儿园教学案例:你自己去解决吧
午饭过后,孩子们坐在一旁聊天休息着。突然从后面穿来帅宇的一声“王老师,帅宇把我的裤带拉下来了”,原来帅宇把别人背带裤上的夹子给拔了出来。“又是这个小捣蛋鬼”,我心里在暗自埋怨。我远远地瞪了他一眼,帅宇也似乎感觉到我的愤怒。我正想严厉地批评他时,突然心想:这次我也不管了,让他们俩自己去想办法。于是我走了过去“好了,现在李云哲的裤子要掉下来了,我也没有办法,你自己解决吧,我和小朋友去散步了”。帅宇无奈地看着我们远去的背影,抓了抓小脑袋。散步快结束时,帅宇拉着李云哲的手来到操场上,“王老师,你看我帮他修好了。”“那你以后还要拉别人的衣服吗?”我故意问他,“不拉了,再也不拉了”。还真灵,以后的几天帅宇真的做到了。
帅宇是个特好动调皮的孩子,以前他闯了祸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严厉的批评后,帮他去“收拾残局”。这次,我灵机一动,改变了教育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孩子的认识是感性的,他们对事情的后果不能像成人一样有所预料,而真的当他们做错事时,成人在批评与指责的同时也无意识地抹杀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所以往往收效甚微。事实证明,适当的让孩子去承担自己的过错,不但有效,而且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为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注重教育的策略,该放手时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吧。
第二篇:面试时——谈谈你自己吧!
通常在基本的寒暄后,面谈常常是这么开始的。尤其应征者是刚踏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时,机率更高。面对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征者,面谈者无从询问“工作”本身的专业性问题,但是他可以藉由你在课业上的表现、所选修的课程、以及所参加的社团活动等方面,来判断你是否具备做好这份工作的潜力与能力。
不要认为“我不是都已经写在自传、简历中了吗?为什么还要再问?”
有些应征者因而面露不耐之色,甚至我们也遇到一些较具资历的应征者会以“这些我在简历表中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作为答复。
请记信绝对要尊重面谈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诚恳的回答。针对这个问题,正是自我推销的大好时机,如果你这道题目回答的很得体,令对方印象深刻,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内便知顺水推舟般,无往不利。
我们说的自我推销可不是强迫中奖式的推销,而是引人入胜工的推销。如果你在面谈前认真作功课,那么你必然已彻底的认识自己。
我最大的长处、特色在那里?
哪些是我做得最好的事?
我具备了什么的专业技术、知识?
无须拉拉杂杂的再度像编年史般重复简历表上的细节,相反的,你要在推销自己的同时,很巧妙的将自己的特色所应征的工作之间找到着力点、相关性。
第三篇: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案例
回自己的祖国去
执教: 泉州市临海小学 吴海明 指导:泉州市临海小学 沈春香 评点:泉州市临海小学 沈春香
教材分析
《回自己的祖国去》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带领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故事发生的时代离学生也比较遥远,故事内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爱国的情感对于他们而言也比较抽象,因此理解华罗庚的回国原因有困难。
问题策略
本教学案例探究点: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和深化对文章中人物情感的感知,孕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种子。主要策略是“引导自主探究实践”,即通过学生的多形式的自读实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通过教师引导组织,促进学生发现性阅读,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加深对“斩钉截铁、学识渊博、抛、遗憾”等词语的理解,从中感受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2.通过朗读和资料拓展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理解华罗庚所作出的牺牲,佩服他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祖国面貌的勇气和决心。
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体会华罗庚拳拳的爱国心和报国心。
3.通过引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等形式的朗读,表现华罗庚的爱国情感,孕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种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和资料拓展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理解华罗庚所作出的牺牲,佩服他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祖国面貌的勇气和决心。
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体会华罗庚拳拳的爱国心和报国心。
难点:通过朗读和资料拓展理解华罗庚拳拳的爱国心和报国心。
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体会华罗庚拳拳的爱国心和报国心。
教学过程
本教学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句(10分钟)1.出示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生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啊?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板书:华罗庚)
评:通过复习回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同时也使三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3.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4.引导质疑:老师要在回自己的祖国去后面加标点符号,加什么呢?
5.指导朗读:“回自己的祖国去!”;今天让我们跟随着这句话再次走进课文,走进华罗庚的内心世界去。
评:通过教师适当提示,使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了解学文的方向。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5分钟)
1.自由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句话是华罗庚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听到中国解放的消息,华罗庚心情怎样呢? 3.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感悟华罗庚的激动情感,指导朗读。(1)华罗庚下了车,急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指名读,评议。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华罗庚的激动的?(急步、冲、喊了起来、“!”)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华罗庚的激动情感表达出来吗?
师引读:心情那样激动,都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学生一遍比一遍情感深入,读得由开始的平淡到有了激情。)
过渡:还从哪儿能看出华罗庚的激动?
(2)“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指名读,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华罗庚心情激动的。(扬了扬、总算、盼)
指导朗读。
评:通过研读描写华罗庚及妻子的句子,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标点中体会华罗庚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突出文本重点,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4.师激情引读:啊,中国解放的这一天无不令华夏子孙激动。身居海外的华罗庚,他日思夜盼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他的心情怎能不激动万分呢!心情那么的激动,是因为——“中国解放了!”是因为——“我们的祖国解放了。”是因为——“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引读中心句)—— “回自己的祖国去!”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那颗赤诚的——爱国心啊!
(板书:爱国心)
评:通过激情四射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把学生更好的带入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也突出了文本主题。
(二)学习第四至九自然段(10分钟)
1.过渡:他怎么对妻子说的呢?师生分角色朗读四至九自然段。
2.出示句子:“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斩钉截铁。此时他仅仅是激动吗?
师板书:态度坚决。是啊,房子不要了,车子不要了,一定要――(引读)回自己的祖国去!
3.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回国,你知道华罗庚舍弃了什么?资料补充后进行理解想象对话:他将没有小洋房,住在破旧的青瓦房;将没有小汽车,取而代之是拖着残疾的双腿走路;他将没有„„)假如是你,你愿意舍弃这些吗? 再齐读
评: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了华罗庚在美国生活的舒适,对他毫不犹豫丢开一切毅然回国的爱国情怀产生由衷敬佩。
三、学习第十至十四自然段。(10分钟)
1.过渡:华罗庚与妻子的一番对话中,我们见证了他回国的决心。他与美国教授的对话,更能见证他的炽热爱国心。
2.默读第第三部分找找看,在华罗庚回国这件事情上,美国朋友是什么看法,罗庚又是什么看法,分别画上记号。
评: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指名交流美国朋友的看法。
(1)媒体出示句子:“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2)指名读。理解“遗憾”及文中“遗憾”的具体内容。
(3)出示句子:“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深究以下几点:“遗憾”是什么意思?“尽力”换一个词进行读一读,比一比;华罗庚的这种精神叫做——奉献。
(4)师生表演读,其他同学当导演兼观众。
评:通过在华罗庚回国这件事情上,美国朋友和华罗庚的不同看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华罗庚报效祖国的奉献情,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5分钟)
1.决心已定,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耳畔响起音乐《我的中国心》,出示画面和文末段。
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华罗庚一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的这种坚定的信念。(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情感饱满,慷慨激昂。)
3.拓展延伸
相信此时此刻华罗庚心中有千言万语,他们会说什么呢?
说话练习:先自由说,在出示句式指导说话。
如:祖国啊,我______________!
祖国啊,我要_____________!
祖国啊,你现在虽然______________,但我_____________!
评:配乐激发情感,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爱国火焰。
板书:回自己祖国去
华罗庚 态度坚决
爱国心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有这样的表述,“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本课吴老师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如:“让学生学学华罗庚听到中国解放的消息,急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起来的语气喊喊:“中国解放了!”说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注重学生边读边感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参与者,教师就该主动的去配合,组织,引导,努力营造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尽情发挥,为了完成学生朗读读出华罗庚对祖国的爱国心,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朗读,接着对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让学生借助想象及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理解重点词句,读中有悟才是读进去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急步”、“喊”、“总算”、“斩钉截铁”等词语,让学生从多角度感悟,多角度想像,同样是十分精彩的,这时我适当的启发学生“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的大门悄然开启,学生想到大义凛然的华罗庚,昂首屹立,风吹不动的威武形象,丰富了课堂,又让孩子深入了文本,体会人品质。
本课还注重教师范读,引读,使学生都能读出对话的语气准确、恰当的体现了主人公的心情。同时,在学生读完后并适时赞美,例如:朱静怡同学在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时,语气铿锵有力,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我很欣赏你读得很有味道。“这是赞美,也是鼓励,能激起学生把文本读得更好的欲望,学生在反复的朗读练习中跟着华罗庚一起激动,一起兴奋,华罗庚这种迫切归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深深感染了学生,此时学生已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了情感,受到了教育。
第四篇:《飞吧,你飞吧》教学设计
《飞吧,你飞吧》教学设计
开展课程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飞吧,你飞吧》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飞吧,你飞吧!》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渴望自由,课文通过小萝卜头看远山想到家,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两件事,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向往。
3.练习背诵第9自然段。
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空笔”,体会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为了完成本次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本次教学中,我将采用抓重点段、句、词,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思想的方法,同时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1.出示小萝卜头图片,问学生:你们认识他吗?图片上的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小萝卜头的资料,谁查到了,给大家讲讲。
3.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故事。
1.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再次读文梳理预习内容。
2.开火车分段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题中的你指的是谁?
3.根据学生的汇报学习第九自然段。
文中的小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么普通的小虫为什么在小萝卜头眼里它是那么美丽可爱呢?
4.过渡:是啊,小萝卜头从出生就在监狱里,他心中最渴望的就是自由,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小萝卜头渴望自由?根据学生汇报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指导抓动作词练习朗读。
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指导分角色朗读。
5.过渡:监狱虽然禁锢了小萝卜头的身体,却不能锁住孩子的思想,他的心向往着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向往着无限广阔的世界。这时,给孩子带来希望的精灵来了,一只小飞虫!多么新鲜的生命啊,小虫怎能不可爱,不美丽呢?谁能再读第九自然段,将这种美丽与可爱读出来呢?
真美啊,如此可爱的小虫,他是自由的使者,他给牢房里失去自由空气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自由的希望,他更能坚定革命者的信心——好好活着,勇敢生活,迎接解放。同学们,让我们齐读第九自然段,读出对小虫的喜爱,读出对革命者得敬佩,读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6.学习第九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7.用填空法指导学生练习背诵第九自然段。
8.同学们,当你看到如此可爱的小虫时,你会忍心伤害它吗?小萝卜头会忍心伤害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你能将他的小心翼翼读出来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试试看吧!小萝卜头如此珍爱这只飞虫,但他捉住它后,为什么又将它放了呢?长年孤独的监狱生活,没有玩伴,没有游戏,没有玩具,小萝卜头是多么渴望把这只漂亮的小飞虫留下来啊!他是多希望可以每天同它做伴,同它说说话啊,然而当他要把它据为已有时,他受触动了,而且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在想些什么呢?
9.过渡:是啊,我已经没有了自由,不能让你也失去自由,于是他轻声说道:把你放在火柴盒里,就是把你放在了监狱里,我不能这样做,小飞虫;(学生齐声:飞吧,你飞吧!)自由是多么美好而宝贵的东西啊!我要看着你自由自在地飞翔,让我们再次对小飞虫说:
10.小萝卜头最终将小飞虫放飞了,在飞虫自由的飞行中,寄托着他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放飞了小虫,同时也放飞了他的理想,那你知道小萝卜头的理想是什么吗?所以小萝卜头才希望大家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回自己的家乡,让我们像小萝卜头那样,充满希望,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1.拓展:同学们,我多希望小萝卜能像小飞虫那样,舞动着自由的翅膀,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可是可恶的特务们把他杀害了,如此可爱、善良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但是他的坚强、他的善良、他的始终向往自由的心灵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可贵啊!而我们的革命烈士们正是用这可贵的自由和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这样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请记住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五篇:《飞吧,你飞吧!》教学设计
飞吧,你飞吧!
《飞吧,你飞吧!》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渴望自由,课文通过小萝卜头看远山想到家,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两件事,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向往。3.练习背诵第9自然段。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空笔”,体会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本次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本次教学中,我将采用抓重点段、句、词,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思想的方法,同时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襁褓中的他,随爸爸妈妈被关进了监狱。还没来得及去看看外面春光明媚的世界,没来得及去听听田野里的蛙鸣鸟叫,没来得及去闻闻泥土的芳香„„年仅九岁的他就惨遭敌人的杀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出示小萝卜头图像)
2、谁能说一说你了解的小萝卜头。(指名汇报)
3、从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小萝卜头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好孩子,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他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飞吧,你飞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这篇文章按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得是什么?
3、好文不厌百回读,现在我们分角色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动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文中哪句话能体现出来?
三、品读课文,体会自由。
过渡:孩子的心向往着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向往着无限广大的世界。当他还想说些什么时,被什么新奇事物吸引住了?文中哪些段落对这只小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1、课件出示9、10自然段,师范读。
2、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虫?(漂亮)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一只漂亮的小虫就在我们眼前了,大家想用朗读把它的美呈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
4、你的朗读感染了大家,这么普通的小虫为什么在小萝卜头眼里它是那么美丽可爱呢?
5、在小萝卜头的眼里,小虫多么令人羡慕啊,只见“又飞来一只,它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们面前骄傲地爬着。”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6、小虫想到哪就到哪,它给牢房里失去自由空气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自由的希望!让我们一起齐读9、10自然段,读出对小虫的喜爱,读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7、同学们,小萝卜头喜欢这只小虫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交流:“他追着„„你看!”“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你什么时候会尖叫起来?(兴奋、惊讶、激动„„)教师引读:小萝卜头兴奋又激动地尖叫着——
8、小结:真美啊,如此可爱的小虫,他是自由的使者,是胜利的希望。同学们,你能给7——11自然段加个小标题吗?(板书)
四、细读课文,感悟自由。
过渡:手捧漂亮又自由的小飞虫,小萝卜头多么高兴啊!可他最后却把它给放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由读12-17自然段,加上小标题。板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讨论以下问题:
1、小萝卜头是那么喜欢这只小飞虫,可是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因为他看到小飞虫在盒子里不安的爬动,失去了自由,所以他把小虫子给放了。)
2、当小飞虫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动,失去自由时,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若有所思”什么意思?(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再看题目,飞吧,你飞吧!你可以怎么改呢?)
3、小萝卜头想飞吗?从哪句话能看出?由此可见,小萝卜头多么渴望自由啊!(板书:渴望自由!)这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愿望吗?(他的难友们,所有革命者„„再改课题)同桌互读小萝卜头的语言,读出所有人的心声,读出革命必胜的信心。
4、小萝卜头放飞小虫时,心里也有许多向往,你能体会到吗?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配乐《红梅赞》)如今,小萝卜头和所有革命者们的自由之梦已如盛开的鲜花,在祖国遍地开放,正是他们用自己可贵的自由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或者自己说点什么?(一两句话写在课本上)
2、我相信,同学们的心声,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一定会听到的,有了他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这首《无题》献给所有的革命英雄,表示对他们深深地敬意!
无 题
假如山崩地裂,假如天要垮下,假如一动就会死,假如有血才有花„„ 只要能打开牢笼,让自由吹满天下; 我将勇敢上前,毫不惧怕。
3、作业:(1)背诵第9自然段。
(2)课后观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