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试题1(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0:0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考试试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考试试题1》。

第一篇:马克思考试试题1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2)

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⑵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⑷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3)

⑴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⑵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⑷作为阶级统治的国家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3)

⑴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⑵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

(1)

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⑵社会意识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意识 ⑶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⑷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5、我国目前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于

(1)

⑴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

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⑶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

⑷我国社会基本矛盾

6、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

(3)

⑴它内部的诸环节或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⑵它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⑶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

⑷它同生产力没有矛盾

7、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是

(4)

⑴只存在于封建社会

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⑶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⑷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8、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1)

⑴经济基础 ⑵政治制度 ⑶国家政权

⑷意识形态

9、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1)

⑴生产工具系统 ⑵信息传递系统 ⑶自动化控制系统 ⑷能源动力系统

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3)

⑴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⑵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⑶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⑷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1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主要是

(3)

⑴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

⑵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⑶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⑷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12、生产资料包括

(3)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⑵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⑷一切劳动产品

1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2)

⑴唯一标准 ⑵根本标准 ⑶普遍标准 ⑷特殊标准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4)

⑴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⑵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⑶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

⑷生产力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15、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3)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中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⑵是生产力发展中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⑶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⑷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6、下列哪些精神产品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2)

⑴《本草纲目》 ⑵《企业法》 ⑶《西游记》 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7、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这句话极好地说明了(4)

⑴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微不足道的⑵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变革

⑷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18、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A)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论和辩证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著名论断表明(1、2、3、4)

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⑷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态(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形态

2、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下列哪些社会(1、2、3、4、5)

⑴原始社会 ⑵奴隶社会 ⑶封建社会 ⑷资本主义社会(5)社会主义社会

3、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1、2、3、4、5)

⑴它是生产中的“骨骼”“肌肉” ⑵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物质标志

⑶它决定劳动资料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⑷它在人们改造劳动对象过程中发挥着直接作用(5)它不仅是劳动资料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4、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还是落后,主要是看它

(3、4)

⑴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⑵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⑶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⑷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与发展(5)是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三、简答题(判断题、辨析题)

1、上层为经济基础服务,它一旦与经济基础相适合,就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

2、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推动社会进步。

3、“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由于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所以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英雄人物。

7、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四、论述题

1、运用历史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说明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书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江泽民同志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请用唯物史观原理“三个代表”的科学性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

4、试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哲学依据和意义,并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运用哲学原理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6、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当今中国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7、《报刊文摘》2007年12月12日发表一篇题为“‘现代迷信’泛滥校园”的短文。文中说“一份以北京初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沉迷于网络算命的学生占40%;来自重庆青少年教育办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重庆中国生超过一半的人信‘命运’;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和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到41%和5%。此外,还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到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请结合材料回答:(12分)

(1)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2)青年学生应如何抵制现代迷信的影响?

第二篇:马克思考试模拟试题

2014-1015年第一学期 考试题形式(共100题 100分)

(单选题:60题,多选题:20题,判断题:20题。)

单项选择题(60题)

1、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___________。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 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和劳动价值论 2、19世纪30-4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大运动的是___________。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美国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___________。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___________。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___________。A、万物皆备于我 B、心外无物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________。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8、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指矛盾的___________。A、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B、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

C、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1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___________。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1、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2、“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___________。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3、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的不同之一在于___________。

A、前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后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

B、前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后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

C、前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 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

14、“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___________。A、英雄史观 B、唯心史观 C、唯物史观 D、宿命论

15、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___________。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___________。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1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___________。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18、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___________。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19、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20、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___________。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比。它反映了___________。A、生产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2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23、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___________。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4、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___________。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制度。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的方式

25、垄断高价高于价值和生产价格,但是从全社会看___________。

A、垄断价格不受价值制约

B、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会大于价值总额 C、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D、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会大于价值总额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7、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

2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硬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___________。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___________。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B、高度文明与和谐的社会

C、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D、人们的精神境界普遍提高

多项选择(20个)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辩证的否定是___________。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既克服又保留

3、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4、毛泽东说:“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B、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5、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作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句话表明___________。

A、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6、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还在于___________。

A、劳动力是蕴藏在人们身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

B、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发挥 C、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

D、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7、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这说明___________。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9、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在于___________。

A、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D、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1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___________。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判断题(20个,正确打√)

1、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2、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类不同的真理。

4、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5、经济基础即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6、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8、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9、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指导思想不同。

10、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 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

2.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

3.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出生于()莱茵省的特里尔市和巴门市。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比利时

4.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5.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8.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9.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是主观的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 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1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A.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B.严格按照理论办事 C.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 D.要实现集体领导

13.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A.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B.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14.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C.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16.“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

A.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确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17.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

A.人们的社会心理 B.前人留下的学说 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人类的社会实践

18.“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9.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20.()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A.使用价值 B.价值交换 C.价值 D.价格

21.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费用和效用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经济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A.资本主义制度已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不再存在 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不再存在

25.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输出的结果 B.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26.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

27.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它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合适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它是与历史上社会形态更替也不是从最发达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类似 D.它是“反常现象”,是“畸形的早产儿”

2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A.阶级性和先进性 B.革命性和斗争性 C.先进性和科学性 D.先进性和革命性

29.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是否()。

A.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坚持为广大民众谋福利的思想 C.坚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立场 D.坚持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30.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多选题>>>===

1.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B.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 C.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作出的一切论断 D.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有()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和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物质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4.牛顿说:“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

A.强调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B.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否定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D.强调了获取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5.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B.否定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否定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创造的 D.否定了社会历史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6.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建构社会存在 B.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C.控制社会活动 D.调节社会活动

7.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还在于()

A.劳动力是蕴藏在人们身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 B.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发挥 C.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

D.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大体可分为()A.直接调节和控制 B.间接调节和控制

C.国家直接投资 D.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9.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既是国体,也是政体 C.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纯粹民主”

1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与时俱进。()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3.世界统一于存在。()

4.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6.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7.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表明人人都是有产者,人人都是企业的主人。()

9.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10.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第三篇:马克思试题

07-08学年考试真题(1)

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试卷 使用班级06级各本科班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运动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6、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7、我们通过眼、耳、鼻、舌等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9、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0、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2、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16、“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7、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18、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微风雨雪

1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9、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2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22、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2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6、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7、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28、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29、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 B、南斯拉夫 C、越南 D、古巴

30、江泽民同志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

3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3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分别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33、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3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35、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36、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37、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38、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39、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三、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4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什么?

43、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4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计18分)

材料一: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茫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见《孟子• 公孙丑上》)

45、请回答:揠苗助长的寓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规律?请阐述这个规律的基本内容。(5分)

46、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5分)

材料二: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身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着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0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的每日产煤2吨,每吨煤市价23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是12元。

请计算:

47、资本家一个月(按30天计算)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4分)

48、剩余价值率是百分之多少?(4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12分)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7年1月25日电(记者刘铮 刘羊旸)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中国GDP为20940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这样,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

材料二:谢伏瞻同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如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3.过去十年沙华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

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9、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材料论述科学发展观对于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07-08学年考试真题(2)

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试卷 使用班级06级各本科班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很多,但不包括: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7、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8、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10、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1、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的影响

C、意识是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2、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上升,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行政权属于: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16、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7、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18、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9、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21、之所以会发生“刻舟求剑”的错误,是因为割裂了: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23、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4、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2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7、下列说法中,强调全面看问题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8、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 B、南斯拉夫 C、越南 D、古巴

2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

3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3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3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3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7、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39、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40、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三、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43、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44、什么是真理?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四、材料分析题: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计18分)

材料一:“二句三年得”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作过一首《送无可上人》的诗,诗中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对这两句,贾岛非常得意,曾作过一首小诗来表明这两句诗来之不易: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意思是说,这二句诗来得不易啊!每当吟到这里时,我都激动得流泪了。如果别人再不欣赏的话,那么,我就一辈子不再写诗了。当时韩愈非常欣赏贾岛的作品,很佩服他这种严肃而艰苦的创作精神,并赠给他一首诗:

孟郊死葬北邱山,日月星辰顿觉闲。

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45、请回答:这个故事的哲学寓意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6分)

材料二: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康德认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材料三: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46、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哲学观点?(4分)

47、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8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12分)请将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材料一:从2000年起,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20%以上,2004年为40%,个别产业、行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资源性产业、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以及汽车、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60%左右;另一方面,过快发展、发展过热的资源性企业、行业,又主要是第二产业的低端产业(农业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导致资源能源短缺,煤、油、电、运高度紧张,结构失衡而且产业结构水平低,比例失调,粗放型增长严重抬头。材料二:“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模式,使得城乡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市环境承载趋于饱和。许多城市污染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23.4%的城市全年水质达标率小于60%,同时还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而在农村,频频发现的“癌症村”,也要求政府必须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8、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材料论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四篇:马克思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2013一学期

原理A卷

黄河科技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A卷)

适用类别 普/成层次本科 专业体音美 年级 2011级试卷代码: 310002

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指时间的()A、无限性 B、一维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对立统一规律 B、事物普遍联系原理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的观点 B、运动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5、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根据在于()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B、实践具有社会性 C、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6、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社会形态

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 C、艺术

D、国家政权

8、支付租金、工资、债务、利息时,货币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反杜林论》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哲学的贫困》的发表

D、《资本论》的发表

10、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A、平均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劳分配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对的不需要说明原因,错的不需要纠正)

1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4、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15、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

16、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17、竞争引起垄断,垄断可以消除竞争。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

1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0、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3、价值形式发展经过了哪四种形式?

24、价值规律内容是什么?

2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观点正确,有创新;要点突出;语言通畅;应围绕要点适当展开论述,只写要点,未展开论述,扣除相应的分数)

26、试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27、试述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执行的三种职能以及产业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五、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28.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请回答:

(1)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10分)(2)材料3的观点说明了什么?(1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2013一学期

原理B卷

黄河科技学院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B卷)

适用类别 普/成 层次本科 专业 体音美年级 2011级 试卷代码:310002

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

A、动物的心理 B、语言

C、劳动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属于()观点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其含义是()A、纯粹的否定 B、既克服又保留

C、全盘抛弃 D、纯粹的肯定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B、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C、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D、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6、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价值的实现问题

D、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

9、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代理制” B、“企业联合”

C、“参与制” D、“个人联合”

10、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国家政权 B、物质资料的生产

C、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对的不需要说明原因,错的不需要纠正)

1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

15、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16、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7、剩余价值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1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0、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3、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2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什么?

四、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观点正确,有创新;要点突出;语言通畅;应围绕要点适当展开论述,只写要点,未展开论述,扣除相应的分数)

2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7、试述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的论述:

【材料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材料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材料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材料4】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10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关系的哪一方面?并加以评析。(10分)

第五篇:马克思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法国里昂 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5.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6.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意义。

7.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8.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0.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1.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主题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的环节,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5.价值及其特性。

1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7.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9.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2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

22.群众观点具体内容。

23.货币的基本职能。

24.价值规律的作用。

2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6.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

27.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28.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30.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1.资本主义制度空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可比拟的。

3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33.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蒙、傅立叶、欧文。

34.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同事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5.马恩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

36.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段。

37.根据社会主义各国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

38.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

3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0.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

下载马克思考试试题1(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考试试题1(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考试打印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

    马克思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模版)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

    马克思理论考试专用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

    选择题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判与继承了:德......

    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博士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试题

    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博士招生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理论 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 2、 请论述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及其当代价值。(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单选题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 2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