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

时间:2019-05-14 08:3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

第一篇: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二2马克思物质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又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以运动的方式存在,并通过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矛盾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二者相互区别、各不相同。B、二者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而存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个性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质变与量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合的变更,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质的显著的突变,是原有度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2)相互联系: ①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②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6、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联系起来的。(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及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7、意识的作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第二章:

1、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及其意义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和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受到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因而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没有终结的,反映这个过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永无止境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无限发展过程。3)认识的辩证运动,决定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认识如果脱离了实践发展的一定具体历史阶段,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4.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

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实际上是人的活动的特有的普遍原则。

(1)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它在本质上体现的是物的客观性(一元)原则。

(2)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发展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7、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 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B、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C、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表现: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各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历史上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而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独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中表明,旧的生产关系必然会是银个生产力变化而变化,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课本)

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5,科学革命的社会作用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改变。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这是其积极作用,这方面是主要的。

科学技术由于应用不当,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另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科学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反对技术决定论和技术悲观论。

第二篇: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

选择题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判与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表人物:黑格尔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亚当斯密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昂利·傅利叶、罗伯特·欧文 4.19世纪40-60年代 马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形成了。(大部分都是可知论;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例如:“人是环境的产物”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7.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9.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质量互变规律。10.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表象。

理性认识。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无限性;相对性与之相反。15.主要是指: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16.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工具)、劳动资料、劳动者(活跃因素)17.是 18.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心 19.国家是一种具有20.社会形态包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23.资本原始积累包括: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两个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段掠夺货币财富。

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27.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28.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9.产业资本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0.资本主义的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31.资历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32.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33.金融资本包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

34.国家垄断资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3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国际性协调组织:WTO、3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2年2月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生产力3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会主义民主。

工人阶级执政为之奋斗社会主义民主。

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1.解放生产力2.建立公有制3.各尽所能、按劳分配4.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有哪些: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简答: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58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4.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客观认识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2.从实践的特点看,时间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26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形式。P188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

4.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论述: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8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P45

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简答: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P202

1.原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称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论述:

马克思的物质观及理论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以下每要点1分)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以及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151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对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第三篇:马克思总结资料(454自己整理·完美排版)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是(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从狭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1818-1883,1820-1895 普鲁士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没有,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一,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思维与认知)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性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做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性观点:理生万物,天不变 道不变,绝对精神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质和主宰】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管形式的统一,意思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评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同辩证法的统一 —— 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之一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实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纯在和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联系和发展

3.因果联系P49 :客观世界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和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前两段)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造成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量变,此消彼长;第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和谐是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精髓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现实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一定条件下把握质和量的相对稳定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知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行新的阶段。曲折性体现在 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停顿和倒退。

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哲学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规律的支配。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

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2.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4.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事物,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在主体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或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使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未必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真理)和人文精神(价值)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从静态看(狭义),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广义),生产关系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因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的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累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空气)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自给自足)(2)两种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6.价值规律的作用及消极后果(多选)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8.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和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P157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是一个可变的量P158 8.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剩余价值。

9.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其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观点是正确的。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换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正确,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表现的“劳动价格”。

13.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169-171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制衡)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②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的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2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P259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乡村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P143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6.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262-268

1.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互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具备只欠绝不会成为现实。

第四篇:大学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总结

一、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阶级属性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研究对象和内容

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狭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的发展——广义 第一章 重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B.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其本质来看:1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2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7、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发展联系和发展

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已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贴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9、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1)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她们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0、矛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

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3、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4、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参透的。

重点 ..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18、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本质--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规矩和本质来联系 必然--任何规律都是事物比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稳定--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第二章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另一条就是坚持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 重点

..3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指的是从实践到认识,或者说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

飞跃条件: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思考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从认识到实践,即从理性到实践 条件: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3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5真理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e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一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首先真理反映的对象都是有条件性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性的,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正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与哲学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左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替换和变更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精神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艺术、科学、哲学等。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3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有无阶级性 重点 ..(2)社会意识的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 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一是劳动资料,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还包含科学技术跟科学管理生产关系(狭义)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最具有意义的方面,区分不同生产关系和判断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作用,地位)A.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一切社会关系都受它支配和制约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两种情形:1推动和阻碍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含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的含义——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两部分组成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服务,排斥限制有害的异己的经济基础。(2)控制社会生活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把人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去支配人的行动。(3)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第一,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二,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张的又一动力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比个人作用,即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4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人与自然,抽象劳动——人与人

46、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有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儿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4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

1)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

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调节的滞后性,会出现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

50、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 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个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次,劳动者没有一无所有(失去一切生活、生产资料)

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维护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社会历史道德因素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5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53、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四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历史到的因素。

54、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55、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重点 ..

56、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 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

2)划分的意义:1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有可变资本创造的。V——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m/v(其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现代资主义的观点是错的。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更加先进了。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流水线,它们的本质仍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他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而不是创造了新的价值,更不能是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中,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但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 价值。因此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仍然是这种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时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三)资本积累

1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3、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带来剩余价值),就叫做资本的周转。核心因素是资金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金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构成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

6、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7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联系和区别(利润的本质)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相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或转化形式。8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第一,部门之间存在利润率的差别,第二,部门利润率的差别与资本家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相矛盾

平均利润--各个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表现

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

社会化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社会化的分工协作——资本家按私人利益管理

社会化的产品应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家私人占有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补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和价值增值的统一

第五篇: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2012-2013-1)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2、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规律及其客观性

3、矛盾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4、实践的要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真理及其客观性

5、生产力的构成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6、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7、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社会形式的统一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结果

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职能形式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9、垄断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在国内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垄断价格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资本输出的必要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

10、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的内容人类解放的含义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阶段

二、基本理论

1、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2、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论述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在我国为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4、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6、什么是雷峰精神,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

7、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结合实际,谈谈这一规律对于当前我们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的重要意义。

8、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该原理和中共的18大报

告,试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9、、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共的18大报告谈谈为什么要建设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及现实意义。

1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

14、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原因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特点。(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和竞争并存?)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以及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实质。

16、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原因及其实质。

17、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8、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三、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1 × 20 = 20(分)

2、多项选择2 × 10 = 20(分)

3、简答题6 × 5= 30(分)

4、论述题10 × 2 =20(分)

5、材料分析题10 × 1 =10(分)

下载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马克思考试总结完美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

    马克思考试打印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模版)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

    马克思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 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模具考试完美总结(你懂得)

    模具知识点 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①压力损失要小;②热损失要小;③用料少;④要保证同时充满型腔;⑤要有利于产品的表观与内在质量。 2.浇口位置设计原则:①有利于型腔排气;②尽量把浇......

    《完美大学必修课》读后感

    《完美大学必修课》读后感读到《完美大学必修课》一书时,我已是大学这人生的实验室的大三学生,读完后不敢说自己受益匪浅。但是,也正是我处于大三这个大学的学龄,在这大学已经摸......

    大学马克思13年考研题

    材料1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

    四六级考试完美备考

    四六级考试完美备考:听力半年提高计划 新老交替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已基本定型, 其中最为困扰众多考生的无非就是如何进行复习工作,尤其是分值从老题型的 20% 迅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