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

时间:2019-05-15 00: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

提升目标: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学习写简单的议论文。

教学难点: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默一默

了解议论文的概念、三要素,明确提出论点的注意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议论文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应当说出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其办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具体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4.议论文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想一想

1.提炼观点的操练: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这则“爷爷剪枝条”的材料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2.讲解论据的概念,两种办法,举例说明摆事实和讲道理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可举本单元的课文)

3.范文实例

人生最重要的约会 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蕴涵着无尽的智慧,奔腾着弄潮的畅想,书海无涯。人生无书,则如干涸江流,如枯裂田亩,黯然失色。人生不可无书。书,使人拓宽视野。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如是说。翻开黄仁宇的历史著作《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眼前豁然一亮。面对悠悠中国史,原来还有这样的问题值得探讨,原来看待问题还可以用这样的思路——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历来被视为彻底的亡国昏君的杨广,在关于其《隋炀帝》一文中,得到了更客观的分析。我看见他华美文笔,看见他胸襟不凡;见其少为元帅平定江南;亦见其最终逃避现实,众叛亲离。拍案叫绝的,不仅是黄仁宇对于历史人物进行思想性格心理分析,更是其开阔的“大中国历史”的视野。将隋视为第二帝国的开端,关注其以自耕农为社会模式兴起,关注其以管理中层虚弱架构衰弱。书,愈读愈感到眼界的开阔与内心的充实,愈读愈感到需要思考与解答的愈多。

书,教人修养身心。

一页心香,掩卷沉思,读书让心灵得到涵养,读书让头脑得到点拨,读书让眼神更为坚定。读诸子百家,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明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孙犁“诗体小说”,心弦为荷花淀的村民,为阜平山地的农民而震动。那朴实的善良、生活的希望、艰辛的幸福的强烈感染沁人心脾。读海明威《老人与海》,那人性的坚毅与执著给心以勇气。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

书,为人指明前程。

当人生山穷水尽疑无路,翻开书常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书中,听先哲语重心长,与智者促膝而谈。读爱因斯坦《我的信仰》,铭记“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和美”。每每在黑夜中回想起这句话,烟涛微茫的前方仿佛又清晰了几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书,启发蒙昧,拓宽视野,驱赶黑暗。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应是人生最重要的约会。

孤寂时,与伏尔泰一同体会“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仿佛觉得我们找到一个朋友;当再读这本书时,仿佛又与老友重逢”。忏悔时,与雨果共同感受“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迷茫时,与培根共同探讨“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与书相约,生命无限充实;与书相约,社会百家争鸣;与书相约,人类勇往直前。【简评】

这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性文章。文章开头即鲜明地提出观点“人生不可无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章以层进式的结构框架,论述了书籍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由浅人深,富有深意。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论据资料,既富有新鲜性,又富有时代感。语言流畅,整句的使用自然舒畅,增添了文章的色彩。读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练一练

以“读书”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写一篇议论文,文体要明确,字数不少于500字; 2.观点要正确鲜明;

3.运用有说服力的例子,并适当引用格言警句。写作指导: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要不要读书,二、如何读书,三、读何书。不管从何种角度写,都有个鲜明的观点,要有事例,紧紧围绕论点加以论述。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过程与方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人物的能力,反映传记人物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教学重点: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教学难点:学会剪裁材料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1.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如《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概。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

2.传记重视细节。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却能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气质。3.从小传入手。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如老舍先生的《著者略历》一文。

二、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母亲小传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

我的母亲出生于××(填籍贯)。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

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

母亲告诉我,她怀我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后来干脆让母亲辞了工作,呆在家里休养。就这样在××年1 1月8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母亲每天忙完了家务就对着什么也不懂的我,依依呀呀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着我做“体操”,忙的不亦乐乎。守着我一点一点地长长、长胖,兴奋地和下班回家的父亲讲我每一天的不同和进步,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她说这段时光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良师益友

渐渐的,我可以上幼儿园了,母亲又出去工作了。再后来,我读学前班了,开始有了学习任务。从此,母亲又多了一项使命:陪读。十几年来,她只要不上班,都会和我一起做功课,帮我复习;后来她感到实在没有能力辅导我了,就是默默地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做功课,在我需要的时候陪我聊聊天、递一杯热茶。

当我埋怨同学不都是真诚善良时,开导我的是母亲,她说:“无论别人如何对你,你问心无愧就好。”当我在考试中失败了,鼓励和安慰我的也是母亲,她说“只要你尽力了,妈不怪你。“当我偶尔耍耍小性子冲母亲发火,她总是体谅地走到一边不理我,用行动逼迫我记住“生气是惩罚自己”。

或许在别人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但是在我心里母亲是我这辈子最敬爱的人。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化解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

母亲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会以母亲为榜样。我发誓要做的和母亲一样,甚至超越母亲。用母亲的话就叫:“用责任,为梦想努力。”

【点评】小作者用小标题的方式深情地记述了母亲的生平经历。将笔墨着重放在一些典型的,特别能体现人物个性特点的事件上。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好强、勤劳、能干、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符合人物传记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三、作文题目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他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提示:

1.要了解自己想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思路指导

1.明确写作的要求。注意审清题目中的信息:要了解同学的个性特点,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不要面面俱到。

2.明确传记的写作要求:必须真实。即所写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文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事件需要是真实存在的,可以引用可靠的资料,也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如你可以介绍要写的同学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特点如何,哪些言行举止或事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一一写出,且重点突出。

3.要注意小传要向读者介绍同学的姓名、出生年月、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具有鲜明人物特点的内容,要详略得当,安排合理,使读者读后对其留有深刻印象,甚至一见到本人,就能够根据小传中的描述识别出你的同学。写作中还可以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把同学写好、写活。

四、范文赏析

同桌小传

同桌,女,生于本世纪之初的2002年。姓陈,名佳。其貌普普通通,据她本人所说,她可是有不小“来头”的。具体说来:潘长江的小妹,周杰伦他老妈的邻居,还有蔡依林的贴身侍从……

同桌的“优点”不多,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张比牛皮还厚的脸皮。上至周杰伦老妈,下至潘长江和蔡依林,总能和她建立联系。告诉你一个“秘密”:同桌可是“周杰伦”的忠实崇拜者,每天都要唱周杰伦的歌,有时还要拿一把笤帚当吉他。我们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如果周杰伦在场的话,一定会被她气得口吐鲜血。而她却不以为然,还“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周杰伦在的话一定会拜我为师的!”我倒!

对了,差点忘了,同桌还有一张“怎么也磨不破”的嘴皮,人们都说她是“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看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她能把死的说活,把活的说死,至于把“鹿”说成“马”,那更是小菜一碟!同桌最自豪的,要数她的语文成绩了。不过真不是吹牛,她的语文确实学得不错,每次写作文当我们抓耳挠腮的时候,她已不费吹灰之力搞定了。

最让我暗地里佩服的是同桌那“抹脸无情”的犟性子。自从同桌当上了纪律委员,她的“庐山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一次午休课,我写完作业,无聊地从书包里取出一本杂志,还未翻开第一页,同桌不满的声音就在我耳畔响起:“不可以看课外书!”我当时很惊愕,这是那个可以和我“合二为一”的好朋友吗?这是那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她吗?我没理她,不甘心地翻开了一页。谁知她竟然毫不客气,当即在我的表现分上扣了一分。我气得几天没有理她。此后,我的身边时常传来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许讲话!”“那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她吗?我没理她,不甘心地翻开了一页。谁知她竟然毫不客气,当即在我的表现分上扣了一分。我气得几天没有理她。此后,我的身边时常传来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许讲话!”“喂,不许写别的作业!”“笑什么笑,认真听课!”有时我也毫不客气地回敬她几句,所以我们经常是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们成了一对“同桌冤家”。我的表现分也是连续三周没有得满分,打破了开学以来的纪录。奇怪的是,我的成绩在期末考试中破天荒地从十名开外一跃成为第五名!我想:当时她严格要求我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呢。

现在,她依然是我的同桌,虽然有时还争吵,但我在内心深处却越来越敬佩她那“抹脸无情”的犟性子。

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位“脸皮厚”——活泼、“嘴皮薄”——能说、“抹脸无情”——不徇私情的人。

五、写作素材 素材一

他,乃我的同桌也—— 自此刃降临本小组之时,他便使我们小组变成了“天宫”,而他就成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至于他怎么“闹”法,就得听我细细道来了。第一次与他座:2010年4月×日

“你!跟她的同桌调位置!”老师不容分辨地说。我顺着老师的手指望去——啊!他!呜呜呜……我还怎么上课呀,他一来就一定会把我搞得一团糟!果然,他一来就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在我耳边大夸其谈:“嗨!覃滢同学,很‘荣幸’和你座。本人还请你手下留情,千万不要把我揍成肉饼!”如此这般侃了一节课,害得我什么都没听!

就这样天旋地转地置身于他的胡言乱语中一个星期后,他终于热情有减。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他的闪光点!

瞧,某节语文课,我们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老师让我们小组讨论。他那表情简直兴奋过度,立刻开始展示口才:“话说,《三国演义》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又到《水浒传》个个英雄好汉……再谈《红楼梦》林黛玉与贾宝玉情系大观园……直到《西游记

》师徒三人国道山闯火海……”一直谈天说地听得我们大吃一惊,连话都插不上,就他一人唱独角戏。

老师提问时,他把手举得老高,甚至站起来挥舞双手,老是迫不得已点了他。他连蹦带跳地上了讲台,继续他的长篇大论。发言完毕,给他的是雷鸣般的掌声!我们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愧是博览群书,口才过人。素材二

写人面庞的词语

白净 红润 苍白 灰白 清瘦 憔悴 俏丽 端庄 秀丽 文静

英俊 严峻 动人 妩媚 可爱 慈祥 羞红 面孔 玉面 蜡黄

红扑扑 胖乎乎 粉嘟嘟 黑黝黝 鸭蛋脸 枣红脸 粉红脸 瓜子脸 冬瓜脸 猴子脸 古铜面 苹果脸 娃娃脸

面若鹅卵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刚毅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平头正脸 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满目清秀 杏脸桃腮

六、学生习作

我的同桌

同桌是个爱幻想、可以把梦做得跟电视剧一样的人。她很崇尚这样一种言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她总选择去喜欢而不是去追求。

她喜欢听小志唱的歌,看黄磊演的戏,还欣赏具有漂亮脸孔的田亮从10米跳台上纵身而下的优雅与从容。

我说小志的歌很幼稚,演技很弱智,她坚持说《天龙八部》的男主角决不会是胡军。

我说黄磊喜欢故作深沉,她说徐志摩有多浪漫,黄磊就有多可爱。

我说田亮的脖子比他的头还要粗,她什么也没说,拿起彩笔,为光明牛奶宣传画上的田亮加了一条围脖。

于是,我无话可说。

后桌“睡”着一个爱迟到而又偏偏运气不济的带牙套的女生。她总是很卖力地骑着飞车,然后光荣地成为第一个迟到者。她常常慨叹:“我做不了最后一个不迟到的,难道连最后一个迟到的也做不成吗?”

据说后桌也有运气好的时候。

那要追溯到她上初中时的某一天。那日,她又一次在上课铃响之后抵达学校。刚进教室,确切地说,是还未完全踏入教室的门槛,就直接被班主任叫住了。后桌认定了这是迟到的“必然产物”,于是等待着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没想到,老班却对她大加赞扬。

原来,全班同学为了紧跟减负的新形势,晨读的时候搞了个“联名上书”,抗议负担太重,要求取消晨读和夜自修。所有的同学都签字了,唯有后桌因为迟到没有签。她也不是不想签,她甚至觉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过在如此紧要关头还是迟到了。

前桌是个“会”看电视的才女。她的存在,打破了“看电视会使学生成绩下降”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两者不存在必然联系。

我算不出,她迄今为止有多少时间是在看电视的,但只要我叫得出名字的电视剧,她都说得上内容,我叫不出名字的,她也讲得出一箩筐。

板书设计

写作 学写传记

什么是传记

传记的特点

传记的要求

课后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思想政治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时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课标内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哪些?(p4)

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

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答: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

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什么是我国的公民?(p6)

答: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答:★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②司法保障:是指通

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权利⑤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8、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p10--11)

答: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

答: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

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农民B.人民C.工人D.知识分子 2.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A.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B.普通法规定的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权利 C.监狱服刑人员都不享有的权利

D.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3.保障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是()。

A.道德保障 B.亲情、友情保障 C.纪律保障D.法律保障

4.某国有造纸厂的厂长锐意改革,把一个年亏损540万元的企业变成年缴利税达120万元的企业。个别人诬陷厂长有行贿受贿行为和生活作风问题。为了弄清事实,庞大的工作组到省内外27个单位调查。在一年多的调查时间里,工厂由盈转亏,元气大伤。厂内个别人的做法说明()。

A.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B.公民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C.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D.这是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二)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中学生李阳在课堂上非常爱回答问题,有时候不举手就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当老师和同学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时,他生气地说:“我上课积极发言,这是我的权利。”

材料二中学生张明是部队某军官的儿子,也是“军事发烧友”。他经常和同学们讨论一些军事知识,有时候在网上也和陌生人聊很多有关父亲部队的地理位置、军队调配等情况。当同学提醒他不要泄漏有关国家军事秘密时,他说:“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

材料三部分学校在周末或寒暑假补课,引起一些学生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有休息权和集会、示威等权利,就组织起来,聚集在学校大门口进行抗议,还在校门口张贴一些大字报等。

请你分析一下,上述材料中的主人翁是否正确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第二课时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课标内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1、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

答: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答: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

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公民有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答: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4、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答:A、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B、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C、16页

5、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答: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或:联系: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二者也有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即道德义务不等于法定义务,不履行道德义务,不一定违反法定义务。)

6、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答: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总之„„„„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时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课标内容:(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2)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3)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利?(p24-25)

答:★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其中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 的基本权利,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

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即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都是限制或剥夺公民人 身自由的行为。)

3、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p26.d2)答: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济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4、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5、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6、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 求法律保护

7、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 年人。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 的劳动。案例分析题

1.南京来蓉打工者杨某在成都盘古花园住宅小区5幢3单元楼下清洁草坪时,被楼上飞下的一块四寸见方的水泥块击中头部,血流如注,当场晕倒。经医院检查,杨某头部裂口长约4厘米、深约0.8厘米,并伴有脑震荡。由于找不到肇事者,而物业管理公司又不肯提供该楼业主名单,因此无法追究肇事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请你帮杨某想想办法,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301路公共汽车上,一名正在行窃的小偷被当场逮住,人群中不知有谁喊了一句“打小偷!”,人们听后开始骚动起来。如果当时你也在人群中,你会怎样做?(提示:小偷是否也享有生命健康权?)

3、自2000年8月起,于某10岁女儿上下学途经的一条马路上,一直有一幢商品楼在施工。2001年12月3日下午,于某的女儿在放学回家途中,被该工地施工大楼顶上掉下来的一个小木块砸伤,花去医疗费2 000余元。于某要求施工单位赔偿损失,对方以自己并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请你就施工单位是否应该进行赔偿谈谈自己的观点。

4、材料一深圳有一外来打工女子,将自己3岁的儿子长期锁在一间小房子里,动不动就是一顿毒打,儿子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神情呆滞。后来,邻居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妇女被依法惩处。材料二某家长发现儿子吴某逃学到校外网吧玩游戏,一怒之下,用木棒打了吴某,使其受到轻微伤害。

请回答:

(1)上述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运用法律知识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认识。

第四课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课标内容: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答: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

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可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 权要求精神赔偿。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答: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

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

谤。③新闻报道失实。④诬告

4、什么是肖像权?(p40)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5、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6、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答:(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

就构成侵权。(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7、什么是姓名权?(p43)答: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

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8、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答:(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9:★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答: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学以致用——能力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①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年满18岁的公民有随意更改自己姓名的权利③某影片公司为给即将上映的影片作宣传,将未出演此片的大牌明星列入演员表中④为获得先进荣誉,诋毁竞争对手患有传染性疾病 A. ①②③④B. ① C. ②③④D. ③④

2.小学五年级学生艾某因存心开玩笑将教室门踢坏,班主任老师当即在班上对他作了批评,当责问艾某今后改不改正错误时,因艾某双目望天花板未作回答,老师责令其跪地认错。对此事正确的认识是()。

A.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有对其进行处理的权利,这么做是对的 B.艾某在闯祸之后仍不承认错误,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 C.侮辱、体罚学生的行为侵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D.严师出高徒,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3.以下关于“名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良好名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表现 B.良好名誉完全取决于他人的评价 C.当他人诋毁你时,你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

D.社会评价太复杂了,无论我们表现的多完美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名誉

(二)案例分析题

班中李文经常给同学起外号,在同学背后贴小条,有时还假冒老师给同学家长打电话请家长。许多同学对他不满,于是校园广播中的“班级之最”栏目将李文评为“素质最低的同学”,一时间全校同学都对李文指指点点,李文愤怒极了。

思考:这件事情错在何方?从这件事中试着分析一下维护自己尊严与尊重他人有什么关系?

第五课时 隐私受保护 课标内容: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

隐私;关心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知识盘点:

1、隐私的含义(P46)答: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

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

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P46、47)

答:(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 代社会的需要。

3、隐私权的含义(P48)答: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4、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但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在公共场所的 活动、违法犯罪行为更不是隐私。)

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答:(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

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

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答:(1)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2)道听途说

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

要求精神赔偿。(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月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8.月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标注拼音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10分钟后谁先完成,请举手示意。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皓月()姮娥()2.解释下列词语。姮娥: 皓月: 露台: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自学指导:认真读课文,结合文章的背景,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0分钟后抽生展示

1.月亮在文中带给人们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诗句?

明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譬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 “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使人联想到,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高处不胜寒”等.2.“姮娥象征什么?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明确: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引用传说结尾是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 3.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写月的冷和死有什么含义?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冰冷世界的憎恶与厌倦,对温暖和光明的无比向往。五.当堂检测:(8分钟)

1.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明确: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明确: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或: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6.请完成下面的有关“月亮”的问题。(18分)(1)“嫦娥奔月”中的“月”指月亮,你还知道月亮的其他称呼吗?请写出五个。明确:银钩、玉盘、玉轮、桂月、婵娟等。

(2)请写出有关“月亮”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等(不少于三个)明确:闭月羞花、月下老人、月中折桂等。

(3)“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夜空。”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月亮。明确:弯弯的月亮像一个金黄的香蕉,斜挂在夜空中。

第五篇: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案

6.《 雪 》

设计:白宗梅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学习目标

1、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学习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 1925年1月18日,正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蒋抗日的革命运动在南方蓬勃发展起来,而北方反动势力相当猖獗。但在南方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广大人民群众也对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鲁迅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了北方人民的斗争行列。《野草》中收入的23篇散文诗,都是作者直面冷酷现实,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记录,其中《雪》是写的最好,成就最大的一篇。

二、积累字词

1.标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磬()奁()朔()方 灼灼()()凛冽()()

霁()

眷()念 荷戟()彷徨()()褪尽()

2.看拼音写汉字。

lǐn()冽

péng()勃

升téng()忙lù()

三、整体感知

1、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2、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四.探究赏析

1、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2、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3.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

4、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关键语句的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六.课堂练习

1、《雪》的体裁是,选自《 》,我们在七年级学过的文章《 》与《雪》的出处相同。本文的作者是,他的原名是,他的两部小说集是《 》、《 》,散文集是《 》。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3)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4)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3、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二个含“雪”字的诗句。(1)。(2)。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七.课堂小结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八.布置作业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参考答案

三、整体感知

1、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2、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探究赏析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1)、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2、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3.从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4、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5、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五、关键语句的品味

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蕴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7、《雷电颂》学案

设计:白宗梅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即使在逆风之中,你也决不应退缩,要在时代骇浪中搏 击,要向万丈峻岭攀登!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2、《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全剧内容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

。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玄衣()鞺鞺()鞳鞳()眩目()木梗()迸射(伫.......立()睥睨()咆哮()污秽()犀利()劈开()稽首..()驰骋()虐待()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播弄:

虐待: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2.再读课文,概括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结构。

三、细读研讨

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对比阅读,与以前学过的《静夜》《天下的街市》对比,说说本文诗作的特色。

五、拓展延伸

1、在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有关屈原及介绍的作品。如《楚辞》其中有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等。

2、阅读郭沫若的其它剧作。

六、课堂练习

(一)写出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习活动设计 总第 课时

2、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七、课堂小结

《雷电颂》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异常鲜明地凸显全剧的主题。最后,让我们在《橘颂》的歌声中,感受屈原的人生抱负,体会全剧“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主题。八.布置作业

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相比,本文的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二.整体感知

2. “雷电颂”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

民党当局

3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再让学生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小结: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三、细读研讨

1.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风雷电”的形象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 东 君,你是什么个 东 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作用: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四、对比阅读,《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8.《短文两篇》

设计:白宗梅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2.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的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老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文章抒发内心情感,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旸谷()一撮灰()皓月()妲娥()....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 露台: 三.文本探究: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4、“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6、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7、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8、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四.课堂练习

1.本文作者是(),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即《

》《

》 《

》。

2.“月的光是死的光”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五.课堂小结: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他的这两则作品,既让我们觉得有现实意义,又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日》和《月》是对生命、人生的思考,它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生、如何死。

六、布置作业

请你试着写一种植物,用以寄托你的人生信条。

参考答案 三.文本探究:

1、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2、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4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5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6、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7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这种意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8、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情。

9.《海燕》

设计:白宗梅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学习目标:

1、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身于木工家庭。4岁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家,仅读过两年书。他当过学徒、饭馆跑堂、码头工、面包师等。做工之余,勤奋自学。188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什·楚得拉》。《母亲》是他的奠基作。他的重要作品还有《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2.作品简介

《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斗争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二、写作背景介绍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并蔓延到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参加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格勒特之后,就根据这次斗争经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写了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著名的《海燕》就是其中一篇

三.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呻吟()翡翠()... 掠起()困乏()蜿蜒().... 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

呻吟:

翡翠:

掠起: 震怒: 困乏: 蜿蜒:

3.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逐步完善。请同学们依照海上图景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变化疏理课文的思路。

四、分析海燕形象

1.通读全文,划出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并体味其表达效果。

2.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五.课堂练习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在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文中哪些词体现了海燕的特点?突出了海燕的什么特点?

(2)文中的词语概括海鸥、海鸭、企鹅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写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对大海做了多次的描写,这种描写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4)本文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指出海燕、海鸥、海鸭、企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大海的象征意义。六.课堂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 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 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七、布置作业: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

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

参考答案:

三.整体感知

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3.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即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第一个画面(从开头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个画面(从“乌云越来越暗”到“是的,遮不住的”):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个画面(从“狂风吼叫”到篇末):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

四、分析海燕形象

1.(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句中“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3)“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4)“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句中“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2.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

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五.课堂练习

(1)“闪电”“高傲”“飞翔”“大笑”“号叫”这些词表明了海燕的矫健、勇敢和乐观的特点。

(2)恐惧和胆怯 对比衬托出海燕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的精神。

(3)描写大海的景象,可以烘托出海燕的斗争精神。

(4)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那些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则象征了正在做垂死挣扎的沙皇反动派;大海象征革命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10.《组歌》

设计:白宗梅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2.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3.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学习过程 一.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词。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

璀璨 ..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xū)短叹

.盛气凌人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4.学生通读全文,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三、深层理解课文内涵

1.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

2.《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四、课堂练习

品读《雨的随想》,回答问题。

《雨的随想》的作者汪国真是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诗人,他的文章充满活力,洋溢着诗意,常常带有几分哲理,请认真品味。

雨的随想

①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②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③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④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惊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⑤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⑥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⑦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1.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请指出这两个语句。

2.汉语的词汇是丰富的,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请你给第②段加横线的“弥漫”“浸润”“镌刻”“瓢泼”各更换一个更加平易的二字词语。

3.解释第③段中加点的“独”在句中的意思,并举一句你所学过的古文或古诗,要求句中的“独”与文中的“独”的意思相同。

4.第④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名句。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

5.文中第⑥段写道:“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请你按下边的要求,模仿原文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试写一个感人的画面。

一对老人„„雨中的牵手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五、课堂小结

诗人敏感而多情地体察平常的生活,激荡出心灵的鸣唱,展现了海浪和雨水的诗意形象。恰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时,会发现寻常事物中有着太多的意蕴,以我手写我心,这就是作品,尽管稚嫩,却是个性自我的心灵之声。那时,生活也会因你的思考而更精彩、更充实。

六、布置作业

请模仿课文的写法,构思一首关于春天的散文诗。

参考答案:

二、整体感知

1.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kuì):赠送(礼品)。.

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cuǐ 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教师提示:纪伯伦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课文节选的两首诗在翻译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上不显得单调,很好地体现了纪伯伦极有个性的语言艺术。

3.教师归结:

生1: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作者艺术地描绘了极有灵气和个性的“浪”和“雨”的形象,寄寓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生2:诗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发的是博大的“爱”的情志。

生3:诗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形象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

4.学生的疑难问题有:

(1)“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

(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

(1)确实如此。这也正是散文诗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替换“纵使”,在语意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合规范。不过,“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意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文章是经由母语作为中介的译作,“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一句在语意上比较含混,但基本不影响全篇的理解。苏玲把此处译为“生活就是这样,它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世界散文诗精选》)就相对比较明晰。

三、1.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就是潮汐,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潮汐现象的特点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昼涨称潮,夜涨称汐”。科学地讲,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诗中的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2.诗中的前四节,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而且,这个女性化的形象在诗中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诗的末尾说“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海浪对爱情的态度,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爱。

3.在《雨之歌》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诗中灵活地多方面运用了拟人手法,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相应加以拟人化,另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所以,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中的语意递进伸展,引领心灵去触及那些平日里遥远的记忆、梦想。

四.1.“晴也是雨”与“雨也是晴”颠倒了位置。(或“心晴的时候”与“心雨的时候”颠倒了位置)

2.酝酿(弥散、漫延、升华);营造(制造、渲染、酝酿);铭刻(琢磨、凝结、冲积);制造(倾泻、咆哮、灌注)。(只要与原意相合、搭配恰当、又不重复多用即可)

3.“独”在句中意为“只是、单是”。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晋陶渊明独爱菊”“独与老翁别”“非独书以然,天下物皆然”等。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略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tuì尽污huìbânɡ射 罪niâ踌chú蜿yán zhàn开执ni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A卷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看拼音写汉字。(4分)tuì()尽污huì()bènɡ()射罪niè()踌chú()蜿yán()zhàn()开执niù()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疯”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用心 专心 尽心 6.雪 鲁 迅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颈项(jǐng) 脚镣(liáo) 蜿蜒(wān) 飞翔(xiáng)B.睥睨(pì) 稽首(qǐ) 旸谷(yáng) 执拗(niù)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 一、复习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与张......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案 备课: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讲: 11 《中国石拱桥》学案 学习目标 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自读课导学案

    第二单元自读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睥睨、稽首、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盛气凌人”等词语。 2、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领......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教学案

    口技教学案(无答案)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