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
【摘要】,在现代社会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引入环境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和习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 引入环境教育理念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也在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到了不断的提高,不过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比如说环境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环境危机。口蹄疫,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也许都是环境对人类的报复。环境保护问题在已经被各个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做起,对初中生的环境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基础教育,逐渐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待环保问题上,环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教育一定要重视“现在”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环境教育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自热而然的要联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把环保教育融合进来。如词汇教学,课文部分的教学,课堂练习,课外活动等等。初中英语的教学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门学习语言的科目,主要学习的得失语音,语法知识及其运用。其实,英语学科和所有科目一样兼顾工具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其一都是不完整的。近几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初中生的一日活动中,积累
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案。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环保计划
衡量环保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就在于受教育者对在环保上实际行动和对环保造成的影响。取得这一程的前提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具体地说就是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制定了初中生环保教育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目标就是:(1)培养初中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2)教育初中生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3)通过各种活动,让初中生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共绘我们绿色的家园,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必须具有较丰富、系统的环保知识及较高的环保意识,才能积极投入并承担起对初中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自觉建立起环保反应机制,并创造性地不断开拓环保实践的新内容,达到环保教育长效性的目的。
二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教师应该通过钻研教材,结合课本内容,在条件的允许下充分的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因素把环保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进行Colours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颜色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把颜色和大自然中的颜色结合起来。比如:山水green代表环境的美好,河流空气brown,red and yellow 说明空气河流污染严重,灌输给学生当今环境存在这些颜色的严重性。还有Animal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
考目前地球上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引发思考得出应该如何真正的对待动物。在Weather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身边的变幻无常的天气现象,甚至是极端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这也是破坏环境所造成的恶果。在Charity Show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do something for Project Green Hope.这样的例子在英语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环保教育的素材的。
三 在初中英语过程中贯彻环境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环保教育可以潜移默化进行,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我认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要联系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可以寓环保教育于教学前五分钟,课堂词汇教学、课文教学、课堂练习、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之中.(一)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正式开始的前进分钟进行简短的环保教育。如果看到教师地面有垃圾时,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在很多大型集会后总是垃圾遍地原因就是人们乱扔垃圾。“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我问:“Where is our home? Where do we stay in the world?(哪里是我们的家?哪里有我们立足之地)”。经过教学前短短几分钟,使学生渐渐认
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寓环保教育于词汇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Animals中,词汇中涉及到lion(狮子)panda(熊猫)elephant(大象)tiger(老虎)monkey(猴子)deer(鹿)snake(蛇)fox(狐狸)bear(熊)等动物。使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
(三)寓环保教育于课文教学中英语的课文教学活动也可融入环保教育的阵地。在Planting trees(种树)一课中。“Today too many trees are still being cut down in the USA.China does not want to copy the USA's example.So China has built a Great Green Wall of trees, millions of trees.” 告诉我们美国森林覆盖率在急剧下降,中国不能再步其后尘,因而,创建西北防护林带——绿色万里长城,防止沙漠化,由此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How to plant a tree?(如何植树?)学生找到答案,就可自己动手植树。保护环境爱护它,才能落实在行动上。
(四)寓环保教育于课堂练习中。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在练习中,除让学生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远处青山绿水,近处
嫩绿舒缓的草坡;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航模;海鸥在人们头顶低旋。好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四 利用英语活动和其他形式相结合进行德育教育
除了课堂上的环境保护外,环境保护还应该与可哇哦学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适当开展一些和环保有关的活动,寓教于乐,既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环保意识,比如举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和增强环保意识.给校园花坛、草坪制作英语的环保标语:Take good care of environment(爱护环境!)Don't harm the flowers and trees!(不要攀折花木!)Keep off the grass!(勿踏草地)!在室内可以张贴:Keep clean!(保持清洁!)No smoking!(别抽烟!)No spitting!(禁止吐痰!)Don't throw refuse!(别乱扔垃圾!)Don’t spit up on the floor!(别随地吐痰!)等英语标语,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分清主次,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的换就会本末倒置。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
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境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为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带领学生走好环保之路,共建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教育>> 2011年24期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Joy.A.Palmer(田青 刘丰 译):<<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
第二篇: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
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
河南省轻工业业学校
卢俊华
[内容摘要] 当今时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增,尤其在正逼近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前,新知识新信息向每一个人都提出挑战,因此,教给学生多少知识的教育观已过失,而代之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观。英语教学自然也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修素质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起自觉学习、自我进修、自觉提高的学习观,从而适应其终生学习、终生接受教育的需要和要求。本文重点谈谈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融入 英语教学
学校教育是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信息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开展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势必至关重要。
外语教学不仅是纯语言知识的传授,它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为主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
一、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的整体性(全面素质),又强调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教育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它的目的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开拓。
学会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即它是同学习者的文化技能相联系的。它指的是学习者通过接受规范的素质教育,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这样,即使在离开学校之后也可以以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去面对新的东西。
学会做人,这是我国数千年来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的最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在教育的实施中,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培养以及新时代的要求,使他们的情感与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会开拓,这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行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才可能在学习上、智力上和工作能力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英语素质教育则是指对学生以上能力进行培养过程的教育和教学。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语篇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还是较多地、片面地强调学生的笔试能力,集中强化学生对语法知识、语言形势和词汇的掌握,而淡化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
1、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是相互的。教师对某个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信心时,会很不自觉地传递给他,进而影响他,使他缺乏对英语的信心。反之,如果教师信任学生,对他们有信心,那么这种信任能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在每次取得成功时得到强化。因此,对取得一点成绩的学生,我就及时地给予表扬;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有成功的喜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种成功的经验能促使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其产生进一步成功的期望,增强英语学科对他们的吸引力。这样的反复成功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学得好——更爱学——学得更好的良性循环,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学生外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之中,缓解了对英语学习的紧张心情和畏惧感,能大胆地学习,增强了自信心。他们不会因为害怕老师对他们英语语言上的错误指指点点或害怕同学们对他们在语言上的“弱智”现象耻笑而畏首畏尾,结果导致“聋哑英语”的现象发生。
3、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教师的主观上的努力。教师理应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教师可以较为灵活地采用游戏、猜谜、唱歌、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利用简笔画、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采用“分餐式”、“茶馆式”、情景教学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4、适当运用体态语。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动作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讲课时,准确适度地使用手势,能够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当讲到重点、难点处,如果配合加重生理的手势,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使重点、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识记。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在课堂上艺术而科学地用好眼睛,对于辅助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微笑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微笑是一个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的表现。
5、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英语素质教育不能给学生制造作业山、题海来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那种压制学生在课堂上拼高分的英语教育已经“老掉牙了”。我们讲课时应在“精”字上作文章,力求课堂上精讲,精炼,一方面让学生第一次接触语言知识时就能思路清晰,重难点一目了然,精而少地掌握,避开“填鸭式”的教学;另一方面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一些训练方式和内容让学生练。学生没有负担感,学起来有趣且有益。
四、寓德育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1、利用“谚语”在寻趣中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
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典的句子。每句谚语具有趣味性、节奏感强和容易上口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愿望、能力以及学习内容,将谚语融入教学,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家姣生贯养,听不进大道理,通过谚语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道理输送进学生的头脑中。如:在朋友一词时,就给学生写下了这几句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 friend is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懂得了道理,又通过谚语的学习掌握了英语。在学习句型中真是寻到了不少乐趣。
2、利用寓言、名人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寓言故事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多,而且每个寓言故事都有一定的寓意,道理,并且它们语言简单易懂。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讲一些寓言故事,不仅练习学生的听力,而且还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学生们非常喜欢,还积极参与讲故事行列当中,练习了口语。每一位名人成功的道路都是艰难坎坷的,他们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都与他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而且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所以经常利用他们的故事激励学生。
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要敏感捕捉每篇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它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英语教材中,有一些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素材,通过这些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教师找准切入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对学生随机进行教育。清晨师生、生生互道:“Good morning”,放学后:“Bye-Bye”,得到帮助说:“thank you”,犯了错误:“sorry”,收到别人的礼物时,要对送礼的人说:“It’s nice,I like it very much,thank you.” 这样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对话“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mmer?”时,引导学生“I am going to work with my father.”让学生明白父母为他们不容易,要学会感谢父母等等。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如进行诗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表演比赛,即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能力,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英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巧妙安排教学环节,比如,分组学习,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各级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放手让他们进行独立活动,这些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觉能力,将课堂变成师生交流感情有场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素质各有参差,上课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个别差生。因此,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使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使其才能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针对不同班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个体的学习习惯,个性特点和学习成绩,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有良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既注重科学性,也注重人文性,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交际化,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会与人合作,团结。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每个英语教师所应达到的目标,也是每位教师应研究的内容。通过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晓玉,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沈阳: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4):92~93.[2]丁严,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长春: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5):49~51.[3]张献臣,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北京:课程·教材·教法,1998(6):41~45.[4]郭汉光,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广州:教育导刊,1995(11):16~18.
第三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勃利高中物理组
宋祥民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否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渗透,使之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依赖于健康课的开设,而是应该全面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新课改强化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学习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学是门自然科学,它有丰富的物理学史知识,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竖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物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论文
一、回顾历史
(一)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外语的大潮风起云涌,全国人民上上下下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解放军,都是中国人的事情。由于我们长期对外封闭导致的社会制度、传统历史文化所培育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局限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经验,社会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只限于在阅读理解和翻译层面上。
(二)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速度加快和国际经济和贸易的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通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外国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严重脱节,学不致用,因此这期间就以交际法原则为指导,改善课堂教学,把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变为以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培育社会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三)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同全世界其他国家中23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发展经济和贸易往来的相互关系,并且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经济贸易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以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加速。而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使得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国际化语言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由此产生的翻译文化和翻译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一直以来我们是以将外国语翻译成汉语为主导,无论是历史上的佛经,还是清末民初以来的文学名著以及社会科学的经典翻译莫不如此。但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公共外交的内涵已扩大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与外国人接触的公民。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中国的教育教学方式在逐渐地做着朝向更适合中国国情文化发展需要的方向调整,英语课程不在是单纯地填鸭式灌输或者是分数比对,改革的重点转向在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宗教、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知识,学习他们的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更多的文化交际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世界的格局也正在悄然改变,新的国际秩序尚待建立,与此同时科技与网络的创新,正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校园再不可能是梦幻的超现实的象牙塔,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校园生活与社会现实联结的如此紧密。校园是小环境,社会是大舞台,时代在变化,依托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校园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气象和面貌,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老师不得不深入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如何把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有自觉教学意识的课堂教学行。但现行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新的教学改革内容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上,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学生们运用英语语言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很严重,除了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掌握的太少以外,即使知道懂得的词汇也是一知半解,不扎实,再叫上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其表述语言前言不搭后语,无法表明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英语单词读音不正确、其中文含义模糊不清楚、常常把单词的中文意义张冠李戴。语言交流相当困难,最基本的英语简单句学生都难表述。例如:What doyou do?Where are you from?Why are you late again?So on。如果讲一个复杂句型,就需要重复几遍学生才能听懂,别忘了这是在大学课堂,下面在座都是学了十几年英语的水平的大学生。每每看到这些让人心痛不已。我们国家的教育真的该好好深思深思,不光是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害,看到这些,身为教师心情特别沉重!由于近年来各大院校扩招生源,学生上大学的门槛明显降低了,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都在下滑,其中班级之间和学生各自的基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个别学生英语基础文化水平几乎是零。在这种情况下原定的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1800个单词(包括1200个单词的复义)的学习任务和相关要求根本无法实现。这样勉为其难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能力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和翻译,课后习题更是无法自行完成。课堂形式趋于僵化。再看听说课,由于单词和语法基础都很薄弱,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像天气、介绍、问路、问候、致歉、道别、饮食等。掌握商业信函、传真、广告、产品介绍说明等这些要求都在现行教学实践中大打折扣,其矛盾焦点在于相对于教学对象而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相对于教学实施者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教学实施力度大,增加了完成教学目标的难度。教师在择其必要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脱节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知识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毁之一旦,教学效果成为一句空话。
(二)在几千年社会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人类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现代化文明设施建设等精华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和创新,这些都不能没有教育,更不能没有教师。教师在人类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但是,在现代经济体制大潮的冲击影响下,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也不例外。现在大学教师的收人待遇完全与职称有关,而要想取得更高职称,就需要做教书以外的很多工作,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热衷于抓科研、抓项目、做课题研究、搞各种大赛、对无利可图的本科教育敷衍了事,造成了谁在本科教学投入时间精力越多谁越吃亏的现状。而这些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就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就偃旗息鼓了。参与这些文化运动的人从中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而与真正的教育教学无多大想干。因为这种活动没有什么深度,不具备什么影响力,更无从对现行教育起到指导和提升作用,那又何谈促进和发展教育事业,有点儿滑天下之大稽。试想这种教育教学制度和导向与我们的教育宗旨是一致吗?恰恰相反,它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性质和教学任务,破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止步不前,最终损坏了我们的治国大业!要知道我们高校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这就如同马路的清扫工,如果都去搞运动、去说教喊口号。那马路就会成为垃圾的海洋,说千句万句不如踏踏实实地干上一天更加有成效,所以能让教师为人才培养静下心做学问,踏实行做教学厚德载物才是正道。
三、落实人文教育
现代社会的文明特征很大程度体现在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上。而要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提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而人文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研究、探索、创新。
(一)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它实质是一种精神,是人类个体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关怀。具体地讲,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推崇人的理性和情感,主张思想的自由和对个性的尊重,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普世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显然是两种思维体系,虽然在内容上存有不少交合。二者的关系自可以另谋篇幅深入论述,在此不做展开。但就他们分别与人文情怀的关系来讲,显然在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里,西方普世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乃是东西方文化、历史、哲学的发展进程不同,由此产生的客观差异而形成的这种状态:西方文化有距今二千五百年的古西腊文明做基奠,中世纪末有文艺复兴,十八世纪有以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首的启蒙运动;而与古西腊文明同时代出现的,占中国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孔孟儒学几乎统治了中国家庭社会政治生活近二千多年,直至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王权中不断完善着自身的理论,形成了许多值得传承的文化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家庭秩序与政治稳定的关注中,人们忽略了对人性、个性及社会公共关系的关怀。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和取舍。
(三)教师不再是“工具”式的教书匠,而是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素养的导师。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已经无法适应现时代教学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课程中常常可以挖掘出许多含有人文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情怀的素材。例如那些精典的美文或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或让我们体会到人世间情义的无价与珍贵。在历史与社会等人文科学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前世今生,而且在跌宕变幻的历史风云、辗转浮沉的命运变迁、伟大睿智的思想光芒中常常沉入对世事、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即使在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刻板与枯燥的自然科学中,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认识其实只是一个误会,在这个永无止境的科学世界里蕴含着无所不在的逻辑美学;在对科学的学习与探索中我们领悟到自然的广博与神秘,并心生敬畏;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成与败让我们懂得了坚韧与承受;而严谨而充满乐趣的推理与思考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科学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我们在生活中客观、求实、讲道理的人生态度。
(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掘自身专业中蕴含的这些人文价值观念和思想,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文情怀积极、真挚地引领与感染学生,在美好的人文境界里徜徉。积极寻找课外素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更有针对的教学资料。比如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累的很多具有人文价值理想的文学、艺术作品,各领域名人的某些精彩的演说或演讲,一些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艺影像作品等等。教师通过课前对这些素材的深入思考与总结提炼,在课堂教学中仿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而学生则因为这些事就发生在或远或近地现实生活中而兴致盎然、思维踊跃。这些事件中所包蕴的各种人文价值理想和情怀———包括兴趣爱好、审美情趣、信仰尊重、家庭伦理与人类情感、社会公德与包容、平等与社会公正、人权与法律下的自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爱与保护等等,在观点的触碰和争论中,在教师的循循引领下,在轻松的氛围里融化、感染着我们的学生,并通过一次次这样的教学实践的积累,促进学生对人文价值的认识与思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与素养,促进他们心智与思维的成熟。
(五)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养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教师在终身学习方面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社会关怀等,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思维模式、心理道德情感、处事性格方式、专业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对学生无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说过,一个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她的班级整体班风就是什么样的,虽有笑谈之意,但理儿也在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熏陶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用自身人文素养的魅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人文理想和情怀的向往和追求。
(六)人文素养是人性魅力的体现,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境界,它是接受与选择良好教育和自我实践修正的结果。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风度与教养,展现学生的人格魅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是培养适应社会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它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踏下心来钻研理论,研究教材,分析总结学生的教学活动,积极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和视野,充实和丰富教学的内涵,真正地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激励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教学课程的实践方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水平。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担当起培养符合祖国需要发展的外语人才的责任与使命!
第五篇:在新概念英语教学融入游戏活动
在新概念英语教学融入游戏活动
一、游戏的理论基础:
1、年龄与游戏教学
大量实验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小对外语学习越有利,儿童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具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我国儿童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由于生理心理处在变化发展中,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凭兴趣办事,而且兴趣极不稳定。因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找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儿童外语教学的成败关键。而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则是最佳的途径。
2、兴趣与游戏教学
我国自古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说。英国教育理论家洛克提倡:“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式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所以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将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能把学生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化作自觉努力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
二、游戏的设计:
1、活动要体现全体性
素质教育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成为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与教师互动。教师在导演学生活动时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避免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以体现出集体配合的游戏。这样既操练语言,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如新概念英语一册中七十一课有这样的句型:What’s … like?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练这个句型,然后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用英语描述小组内的某一同学。在这个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英语描述出来,由其他同学猜测,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很好地教学实效
2、游戏活动要具有目的性
游戏的安排并非是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目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其它教学目的。比如在讲授时态方面,我做了一些机械但又不失游戏竞赛方面的拼写练习。如:教师说I am doing my homework.接着教师发命令让学生将其变成现在完成时态或其他时态等,这时学生会写出 I have done my homework.等或其他句子,看哪组同学写的又准又快,并总结各种时态的表现形式。
3、游戏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游戏活动有了创造性才有了它在课堂中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设计游戏活动,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教师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地游戏活动。例如教学字母时就可以设计“找左邻右舍”、“What’s missing?”、“字母接力”等游戏。灵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时机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地安排游戏活动在整节课中的位置,以求达到“课伊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将尽兴犹浓”的教学效果。设置的游戏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这样一个游戏:给出教材中的任意一个单词,让学生将跟这个词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单词说出来,最好还能造句,看哪位学生又准又快。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比如还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的时候加个Hangman游戏或字母接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们背单词的兴趣更加高涨!
4、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应该形式简单,易于操作,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会做,都乐意做,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使游戏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则会费时又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5、游戏活动应体现多样性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戏,玩过几次之后,小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游戏的方法,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教学“in, on, under, behind, between, beside”等介词词组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表述教师手中橡皮的位置,要求快速、整齐、正确。在我快速地更换橡皮的位置过程中,学生为能够赶上橡皮位置变换的速度,个个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接受着挑战。待学生进入状态之后,我又改变要求,让学生在我的口令下迅速变换橡皮的位置。第二节课为了体现游戏活动的多样性,我把游戏设置成:把一块橡皮藏在手中却假装把它放在文具盒的某处,问道“Where is the eraser? Please guess.”这时学生兴奋地猜测着“It’s in/on/beside…the pencil-box, I think.”通过不断改变游戏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挑战的存在,从而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兴趣愈加浓烈。
三、游戏的类型:
检验单词的时候可采取Hangman的游戏,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的多联想曾经所学过的单词,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参与游戏的兴趣。当练习一般疑问句的时候,教师可先设定情景,让学生自由并顺其自然的过渡到下面的猜测,比如说:教师手里拿个里面装满水果的袋子,让学生猜Is that an apple?或Is that a pear?等。有时候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英语思维能力,还可以采用Hot chair的游戏等等。
在新概念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游戏教学的特性,适时、适度地设置相关的、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相信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明天的英语教育会不断提高,随之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学新概念英语中的热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