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北师大版
历史:第9课 《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活动目标:
通过探寻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树立中华诸姓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掌握使用工具书和收集、查找、运用资料的技能。培养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
从已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课本有关的内容。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
活动设想:
将本课分成两次来学习,第一次课程,讲解姓氏文化的基础知识,把全班按姓氏分组,布置调查报告(以一个姓为主)。两次课之间学生搜集资料。第二次课程,公布调查报告结果;从调查报告中引出新内容;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学习,穿插猜谜、提问等内容。(希望能解决班里每个同学关于自己姓氏的来历的疑问)
活动过程: 第一节课
介绍姓氏的基本知识。包括:海外的寻根热(落叶归根思想);欧美、日本、阿拉伯、缅甸等国家的姓氏简介,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精深的奥秘;姓和氏的区别(简单介绍);宋版《百家姓》。按照姓氏把全班分成5-6组(大姓可直接分配,小姓可按在百家姓中的远近成度分配),布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1、确定一个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小姓可以选一个共同的姓来研究);
2、该姓氏在百家姓中的位置;
3、在全年级中该姓氏所占的比例;
4、该姓氏的来历(源流);
5、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名人轶事(利用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文化》、《百姓祖宗源流集》);
6、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变迁(改姓等)。布置搜集相关资料。(参考书、网址、文章)
第二节课
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可以现场打分,包括教师)。由此引入新课。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来源什么?
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
姓: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说文》:“姓,人所生也。”三代(夏、商、周)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轩辕氏、用心
爱心
专心
神农氏)。因此作为族号的姓,较古老的不少从“女”,如姜、姒(音sì)、姬、姚、嬴等。氏是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同一女祖,子孙繁衍,同一宗族分支散居各地,在同姓之下另有标志以示区别,那就是氏。《资治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考,母或已故母之称)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比如古称商人的祖先为子姓,其后代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因此,三代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氏有的得自先祖之姓,有的得自先祖之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有的得自先祖之谥(如文、武、昭、景、成),有的得自于先祖之国(即封地,如齐、鲁、燕、赵),有的得自先祖之爵(如王、侯、公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官(如司马、尹、史),有的得自先祖之字(如孟、孙、叔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工作(如巫、卜、陶),有的得自先祖之居(如西门、南宫、东方)等。《通志·氏族略序》说:三代之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秦汉以后,姓、氏不再区别,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沿用至今。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称:“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总之,古代的姓、氏或姓氏,就是今天的姓。
小结:姓氏来源的主要有10种
(1)以祖先的族号为氏,如:唐、虞、夏、殷等;(2)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伯、侯等;(3)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等;
(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5)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武、宣、穆、庄等;(6)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如:城、郭、园、池等;(7)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8)以从事的工作为姓氏,如:陶、匠、巫、卜等;(9)因避讳而改姓氏,如: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
(10)因避难而改姓氏,如: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到广西宜山改姓韦。
根据所学,考察一下自己的姓氏属于上面的类型吗?如果是是属于哪一类呢?统计班里有多少姓属于上面的情况。没有属于上面情况的同学也不要着急,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况有没有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姓氏的变迁(改姓、少数民族的姓和汉姓)
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但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姓氏鉴于文献的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的有二三百个。这么多姓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和前面的姓有关系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改姓。
俗话说:行不更名,做不改姓。古人认为改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得不改名换姓。究其原因有很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第9课 《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案 (500字)
玉门市油城学校2010-201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学习与探究之一
主备人:蔺渊 使用人:蔺渊 审核人: 审核时间:
【活动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以中国百家姓的知识为载体,探索和学生自己姓氏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把历史与现实结合。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诸姓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
(3)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念,树立中华诸姓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信息来源广,认知能力较强,思维灵活多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这是学习这节课的有利条件。
2.但就姓氏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制成相关的课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同组组员之间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要及时地捕捉到,并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究,确实有所收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3.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因为是活动课,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它。关于百家姓的资料非常多,而一节课能展示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前,要有所指导,可以师生互相讨论,定出选题,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让课堂的展示和探究有所导向。
【活动说明】
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所以课上将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为了确保活动课的效果,活动内容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活动内容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否则会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和缺少探究的空间,变成资料的简单堆砌。
具体操作:
1.师生共同商定活动选题,最后确定为:(1)姓氏的起源(姓的起源、氏的起源、姓与氏的区别与统一);
(2)姓氏的演变(改姓、少数民族的姓和汉姓);(3)我的姓氏溯源;(4)探究百家姓(旧时百家姓、今天的百家姓、学校、年级、班级的百家姓);(5)有趣的姓氏(有趣的姓氏种类、姓氏异读音)。
2.分组:确定选题后,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确定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3.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教师要对课件的选材制作上做指导,如果学生没条件制作课件,就要对学生资料的选择把好关。
注:各组在设计活动课的内容中,要注意结合书上的活动建议,尽可能设计些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各组活动开展过程中作好引导及评价工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百家姓的儿歌,教师可组织学生一齐背一段(刚才同学们背诵的是中国百家姓的一部分)。中国人这么多的姓是从哪儿来的?你的姓我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姓名中隐藏着哪些文化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姓氏背后的奥秘。“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我们的姓氏从哪里来的,首先请第一组。
一、探究姓氏的起源
1.姓的由来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有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你能举例吗?如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如甲骨文中记载的姓中有牛、马、龙、柏等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影响。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
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可见我们的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谈谈你对姓作用的认识。
2.氏的由来: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人血统来源的,氏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即表示子孙的血统来源。在秦朝以前,贵族有氏,故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秦朝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姓,天子至臣民皆有姓。氏的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文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取木之根本之意。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如,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为神农氏。
氏的产生相当复杂,大体有九大来源:
(1)以国名为氏,周代各诸侯国国君及后裔,如鲁、魏、蔡等。想一想,属于这一类的古姓还有哪些?齐、宋、韩、赵、吴、曹、郑、燕、卫、晋等。
(2)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以他祖先的字为氏,称公孙。
(3)以祖上的谥号为氏,如楚庄王的后代以庄为氏,齐桓公的后代以桓为氏。
(4)以职官名称为氏,如史、仓、库、司徒、王、太史等。
(5)以居住地名、方位为氏,如东郭氏,南宫氏、百里氏等。
(6)以受封之地为氏,即受封的卿大夫、士大夫以受封的田邑为氏,如赵、刘、冯、白、商丘、钟离等。
(7)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8)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
(9)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
根据所学,考察一下自己的姓氏形成属于上面的类型吗?
3.姓氏之别与统一:
秦以前,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变化,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民百姓有名无氏。而且,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秦汉后,姓和氏的区别已开始消失,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既姓。
二、探究姓氏的变迁
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但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姓氏文献记载的就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的有二三百个。这么多姓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和前面的姓有关系吗?其中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少数民族改姓,你能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例子来说明吗?如:拓拔氏改汉姓元叱奴改狼,贺楼改姓楼,费羽改姓羽,纥骨改为骨,渴侯改为侯。俟伏斤改为斤;爱新觉罗,金(本意),改陈、关、肇等;蒙古族原无姓,只称什么部(土尔扈特部)改:包、鲍、白、博等。
2.中原帝王向异族首领赐姓:如唐太宗赐李姓,大宋皇帝赐赵姓,朱元璋赐翦姓等。
3.为避难而改姓的:元朝太尉纳哈出的后代因怕株连,去掉“纳哈”以“出”为姓。
4.将姓氏简化为汉字单姓的:阿鹿恒改为鹿、萨孤氏改为“萨”,那拉氏改为“那”等。
三、我的姓氏溯源
本内容由小组同学介绍自己或同学的姓氏起源。
四、探究百家姓
1.传统百家姓编于宋初。开头二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你知道这里面蕴含着什么信息吗?(封建的门第等级观念》
2.现代百家姓如何呢?(展示排名情况),它排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人口的多少)
3.展示学校和班级姓氏排行榜,学生可以用数学上的统计图表来完成。
五、有趣的姓氏
(1)各种有趣姓氏
数字的姓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贰、叁、肆、伍、陆、柒、把、捌、玖、拾、零、百、千、万等。
表示时令的姓氏:春、夏、秋、冬、阴、阳、日、月、秒、分、时、旬、季、年、岁等。
表示方向、方位的姓氏: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
表示天干地支的二十二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等。
灰、乌等。
表示各行各业的姓氏:工、农、商、学、兵、艺、师、陶、医、铁、表示各种颜色的姓氏: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五行为姓:金、木、水、火、土。五常为姓:仁、义、礼、智、信。五金为姓:金、银、铜、铁、锡。五方为姓:东、西、南、北、中。五音为姓:官、商、角、徵、羽。五岳为姓:泰、华、衡、恒、嵩。
五谷为姓:麻、黍、稷、麦、豆。
五事为姓:视、听、言、思、貌。
六畜为姓:牛、马、羊、鸡、狗、猪。
七候为姓:风、云、雷、电、雨、冰。
“岁寒三友 ”为姓:松、竹、梅。
“春风一家”为姓:桃、李、杏。
“四君子”为姓:竹、菊、兰、梅。
“四瑞兽”为姓:龙、凤、鹤、励。
历史朝代名称为姓:夏、商、周、秦、汉、晋、魏、蜀、吴、梁、齐、陈、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名称简称为姓:京、津、沪、翼、鲁、豫、鄂、苏、皖、晋、湘、桂、闽、川、浙甘、宁、陕、吉、辽、台等。
中国各民族名称为姓:汉、满、蒙、回、藏、苗、彝、侗、瑶、白、黎、土、羌、怒、壮等。
方位名称的复姓:濮阳、邯郸、即墨、商丘、高阳、中山、洛阳、堰师等地名;东方、南部、西门、北官、中央等。
(2)姓氏异读:有不少汉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它的特殊的读音,这在姓氏学上被称为“异读”。试试看,你能读准多少?
种 ch?ng 音崇;仇qiú 音求;秘bì音闭;洗xiǎn音显;解xia音谢;折sh? 音舌;单shàn 音善;尉迟yùchí音玉迟;朴piáo 音瓢;翟zhái音宅;查zhā 音渣;万俟m?qí音磨其;区ōu音欧;降jiàng 音将;员yùn音运;盖gě音葛;华huà音画,等等。
(3)姓氏谜语猜猜猜:
1)6+6(打一姓氏,程)
2)两画一大,两画一小(打一姓氏,秦)
3)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姓氏,高)
4)good morning(打一姓氏,谭)
5)头在海里游泳,尾在天上发光。(打一姓氏,鲁)
6)日日相聚,亲密无间。(打一姓氏,田)
7)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埋在两边。(打一姓氏,土)
8)枯泉(打一姓氏,白)
9)笑死人(打一姓氏,竺)
10)吹灯(打一姓氏,丁)
11)一曲东方红(打一姓氏,曹)
12)一寸少一点(打一姓氏,于)
13)一半绿,一半红,一边喜雨,一边爱红。(打一姓氏,秋)
14)双十八(打一姓氏,林)
六、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1.本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本次活动准备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对你们的小组成员,你最想说句什么话?
4.有关姓氏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间的战与和。
2、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耶律阿保机)和历史事件(澶渊之盟)的能力。
3、思想认识目标: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领袖。从而对学生进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的教育。
辽贵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 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益。辽宋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耶律阿保机建国和澶渊之盟。难点是评价澶渊之盟和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间,虽然陆续消灭了南唐等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十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十一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白族在西南部建立的大理等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2、讲授新课:
一、澶渊之盟 1.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王位,建立宋朝,史陈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原先居住在辽河上流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在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地区来往密切,到隋唐时,逐渐地强大起来,唐朝末年,不少中原人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契丹人逐步学会种庄稼、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同时也使契丹族的统治者逐渐接受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封建文化。3.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剌部的贵族,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与汉族接触较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逐渐成为八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一部,阿保机由于很有胆略,多次立下战功。907年被推为部落首领,不久,他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建国后,他重视农业生产,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各项典章制度,积极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位期间,创立了契丹文字。阿保机为契丹的统一和契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
4、契丹改国号为辽
契丹国建立后,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权,极盛时期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以西,北到色楞格河流域,南到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族人民。
石敬瑭做了后晋的皇帝,向比自己年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又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这一地区,农业发达,它的割让使契丹的实力大大增加。耶律德光在947年,改国号为辽。
5.北宋初年对辽的两次用兵
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两次对辽用兵,想夺取幽云地区。北宋的两次用兵都失败了,只好采取了防御政策。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杨老令公是以杨业为生活原形加以创造的。6.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
宋太宗收复幽州、云州等地区的失败,暴露了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弱点,使辽统治者更加放心地南进。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辽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绕过宋军坚守的城池,深入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东京。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并要求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败了辽军的进攻,形成辽宋对峙。
辽看到没有取胜的可能,提出议和。寇准坚决反对议和,宋真宗不加理睬。就这样,在辽宋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宋真宗为贪图苛安,与辽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辽答应撤兵,而宋则每年要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澶渊之盟的订立,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军安然撤走,还获得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它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基本上结束了辽宋间的战争,维持了辽宋间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辽宋双方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是符合人民愿望的。7.辽宋边境的互市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开展边境贸易,设立榷场。北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辽,使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还雕印了许多的书籍。北方的辽国与北宋维持着长期的和平关系。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满足了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他门在唐代中期,居住在今天的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五代时,党项势力逐渐强大,北宋初期,党项族的首领接受辽帝的封号,称夏国王。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元昊懂得汉语,喜欢读汉人的法律和兵书。他仿照宋朝,建立了一套官制、兵制、创制西夏文字。重要官职,有的还由汉族知识分子担任。西夏境内居住着党项、汉、回鹘、吐蕃等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黄河两岸有大量的耕地,主要是汉族人民从事农业。2.夏宋间的战与和
元昊称帝以后,为提高国威,巩固统治,多次发动对宋的战争。战争使北宋遭到严重损失,也使西夏伤亡惨重,财力匮乏,对宋贸易中断,引起了西夏人民的不满。元昊被迫与宋讲和。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包括银7万两、绢15万匹和茶叶3万斤。北宋统治者用每年送给西夏“岁币”的办法求得苟安,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议和后,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北宋用丝织品、粮食、瓷器等,换取西夏的马、牛、羊等。同时西夏积极吸取汉族文化,模仿北宋设立太学和各级学校,把很多汉文书籍,翻译成西夏文,西夏人还用汉文和西夏文印刷了大量的佛经、医书、历书等,还编写了文学、医学等著作。
三、碰撞中的融合
(四)小结:
唐朝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继五代十国后,又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汉族建立的宋、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等政权并立。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斗争,更有融合、交流,中华民族大家庭继位魏晋南北朝后又进行了一次新的组合。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方式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推开,从东北到西北、西南(大理国)等边疆地区都先后建立了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3、板书设计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一、澶渊之盟 1.北宋的建立 2.契丹的兴起
3.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4.契丹改国号为辽 5.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 6.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 7.辽宋边境的互市
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2.宋夏之间的和战
五、夏宋间的战与和
三、碰撞中的交流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说 课 材 料
清镇六中 况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及内容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的第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对学生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本内容包括二部分:
1、澶渊之盟
2、宋夏和战3.碰撞中的融合。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间的战与和。
2、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耶律阿保机)和历史事件(澶渊之盟)的能力。
3、思想认识目标: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领袖。从而对学生进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的教育。
辽贵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 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益。辽宋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
二、教学设计
本课导言具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因此我在上课之初让学生齐读,以便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一课中,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封建化进促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三个政权的并立;并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全课的说课材料。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隋亡的原因,识记唐朝的建立。
2、理解把握唐太宗的主要事迹。
3、掌握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三、复习反馈 1、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了隋朝,他就是 帝。589年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用六年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连接了、、、和 五大水系,全长 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四、自主梳理(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 统治期间,连年,多次发动,其残暴统治引发了,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2、唐朝建立:618年,建立了唐王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626年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唐太宗。
用心
爱心
专心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水经注》 B.《隋律》 C.《齐民要术》 D.《唐律疏议》 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使得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 北师大版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动物”母爱的赞美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之情。
(二)通过分析关键词,把握关键情节,提高对叙事性作品的复述能力。
(三)品味文章运用大量的文言色彩浓重的词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一)对“动物”母爱的赞美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之情。
(二)对叙事性作品的复述能力。教学难点:
文言色彩浓重的词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媒体准备: 投影的文字资料。教学时数: 两课时。预习要求:
(一)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二)朗读全文,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三)在自己感悟较深的地方,写上评注。
(四)“阅读练习·探究”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生命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不管是人的生命,还是动物的生命,都是一样。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歌颂生命,珍视生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而发出的真诚呼唤。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著名现代散文家、学者梁实秋写的《猫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祖籍河北沙河,寄籍浙江杭县,后落籍北京。1915年秋,入清华学校,开始清华八年的学习生活。1923年赴美,插入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四年级,192
4用心
爱心
专心 1 年秋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以“秋郎”的笔名在上海《时事新报·青光》副刊写作杂感小品,直至1987年病逝绝笔,前后六十年,出版有散文集《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雅舍散文》等20余种。他的散文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散文为一体,卓然独立,成为继周作人之后闲适派散文大家。
(三)检测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饽饽(bō·bo)值更(gēng)梆(bāng)子 万籁(lài)俱寂 .....嗥(háo)如诟(gòu)如詈(lì)跳踉(liáng)窗棂(líng).....鼐(nài)殚(dān)智竭力 赫(hè)然 缓颊(jiá)....膺(yīng)惩 猱(náo)升 夤(yín)夜 ... 2.词语解释。
【如怨如诉】形容乐器声、风声等好象在埋怨或诉说。课文中用来形容猫的叫声。【一之已甚岂可再乎】(错误、干扰等)有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可以有第二次呢?
【凌乱不堪】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不堪,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贯通】(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势必】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奄(yǎn)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息。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开释】释放(被拘禁的人)。
【高枕而眠】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形容麻痹大意,盲目乐观。也比喻思想上解除武装,放松警惕。也作“高枕无忧”。
【光临寒舍】谦敬之辞,用于称他人到自己家里时。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寒舍,谦辞,称自己的住所。
(四)学生交流评注,教师作出评价和示范。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所写的评价要求不能过高。)教师示范:
用心
爱心
专心(1)故事的结局是“一夜功夫”瘦猫把四只小猫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破窗入户是母爱力量的驱使,“叼离书房”同样是母爱力量的推动。母爱的天性使这只瘦猫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精神。
(2)瘦猫给“出生不久”、“眼睛还没有睁开”的四只小猫喂奶,使作者联想到“妇人生产”,视之为“喜事临门”,顿时“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进而对这只瘦猫予以了由衷而高度的赞颂——“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赞颂中点明了题旨。作品这种由“抑”到“扬”的情感描写。
(五)阅读全篇,整体感知,集中注意力,在3分钟内默读完全文,然后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看谁遗漏的关键情节最少,保留的重要词语最多。
(复述能力的培养是七年级四大能力培养目标之一。它的形成在于平常学习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反复实践。默读形式是完成此能力的保证。此项活动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原文复述的能力,为了使复述变得小型多样,机动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可指导学生选取片段,或有重点的复述。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条理的复述。这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突出了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自己的积极词汇。)
学生复述,明确:(投影或板书。复述时应找出“我”对猫的感情变化过程的语句和词语。)
“我”对猫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过程: ——起初,感到“搅得一家不安”;(厌恶)——接着“有些不耐烦”; ——终于“按捺不住”;(憎恨)
——再接着“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稍予膺惩”;(同情)——过后“准备高枕而眠”,打了一个冷战”并“决心用重典”;(痛恨)
——最后发现了四只小猫瞬时“一腔怒火消去”以至发出赞美之情“天地之大德曰生”。(赞扬)
——为猫的离去而忏悔。
关键情节:“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稍予膺惩”;(同情)——为猫的离去而忏悔。
作者对猫的态度变化,以及对猫的伟大母爱的赞扬,表现了作者对于动物生命珍视。
(五)布置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1.熟读三、四、五自然段。2.完成练习二第2小题。第二课时
(一)细读最后两段
1.文章后面的变化使读者触动。触动读者的是猫的母性还是“我”对此事的态度、感叹?请具体谈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
在第一层面上,读者和文中的“我”一样,是被猫的母性所触动的。
在第二层面上,“我”对此事的感悟是既深刻又动人的,这应当是更重要的触动读者之处。“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也就是说,人世间的大功德、大恩大德就是对创造生命的敬重,对生命的珍惜、爱护、尊重,而且应该普及到一切有生命的人和动物、植物的身上。
最后,对不顾一切危险的伟大的母爱给予了礼赞。而母爱最感人、最重要、最实质的就是对弱小生命的保护,不顾一切的无私的守护。这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在母爱!所以,“我”被触动了,我们读者也被触动了;而无论“我”和读者,这个触动都不仅仅在猫的母性,还应在那个关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2.以前后桌5~6人为一组,交流所写的结尾。与原文比较,说说哪一种写法更好。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对于全文来说,原文结尾其价值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人对于动物的侵害,已经成习惯,即使觉悟了以后,往往永远无法弥补已然的过失;第二,全文的风格是幽默的、轻松的,但是到了最后,却不幽默了,不轻松了,而是来一笔沉重的忏悔。
从文章的情绪来看,这里是一笔抒情,和前面的幽默形成一种对比。有了这一笔,文章的情绪显得更加深邃,结构显得更加丰富。对于生命的珍惜是无声的,情感的伤害是隐性的,有了错误是不可弥补的。缺乏文明修养的人对这样的事情可能是没有感觉的,只有高度文明、感觉十分细腻的人,对于生活真谛才有这样精致的体验。
(二)细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说明。
(学情预测:学生对各类文章都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但像本文这样的文章,则需要他们进一步去感知和品味,去读出其中的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本文在接近口语的白话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示范:看厨师惩罚猫的恶作剧。
(1)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按:指猫被吊着),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原来的铁丝上系一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啦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的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
划线的词语都是很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并具有司法意味,把这些词语用在一只猫的身上显得不伦不类。但是,一方面,通过这些词语可以显示出厨师在惩罚猫的过程中的姿态和神情。另一方面,这些词语在适用对象上,语义上出现了错位。使其用语上构成诙谐有趣(大词小用),以此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于厨师所表现出来的姿态和神情的调侃。
(2)“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猫逃跑时的狼狈像,同时也写出了猫逃跑的速度之快。新婚夫妇度蜜月与猫为了逃命而仓皇奔跑,本是完全矛盾的两者,意境完全不同。但作者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更显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与诙谐。就为了猫给人带来一点不便,号称文明人的知识分子居然容忍这样的事在眼前发生。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对人类的一种批判,然而又不是一般的严厉的批判,而是一种快乐的批判,是在会心而笑的过程完成的批判。这是幽默的特殊功能:即使是对你的批判,也能让你笑着、舒舒服服地接受。这样的幽默是一种文明的熏陶。
一般都可用适当的口语去代替,但这种洗炼和谐趣的表达效果就消失了。比如,改为“厨师对于捉到的猫,一向按他自己定的老规矩作出处理,一点余地都不留。”“终于半夜又摸到我家里”等等。
(三)当堂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小结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以”猫的故事”和”我”感情变化为线索,叙述了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喂奶,表达作者对伟大母爱的赞颂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附】板书设计
猫的故事 →作者感情变化→ 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由憎恨到赞扬)(珍惜)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