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00:5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

第一篇: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

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

摘 要:中文教学是思想的交流与传播活动,而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则需要语言。中文作为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必然有着丰富的交流和传播技巧、必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就是要将这些传播技巧和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透彻,深入剖析中文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并将其中的文化认识和反思应用到教学当中。

关键词:中文教学;文化认识;语言

汉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汉语有着一定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要素,文化交流中要遵循这些语言规则和要素,否则会造成一定的交流困难和理解偏差。其次汉语是若干个文化集丛和文化系统构成,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汉语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标志和最主要的交流工具。

当前的中文教学,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融合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作为软实力,中文教学是软实力渗透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由于文化推广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中文教学也产生了一些阻滞,影响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异质文化的副作用也使得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存在了一些纰漏,尤其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异质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必然会遭致一些异质文化的颠覆性冲击。

如在现在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网络文化,如wifi、p2p等网络用语,对于中文教学就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力,这些文化借助了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并对交流渠道拓展,但是便捷性也使得中文中一些富有底蕴的文化词语在交流中失去了作用,从而使得中文教学中一些词语的理解更加的困难。

再如一些舶来词对于中文教学也带来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并对中国文化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舶来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但是较多的舶来词会使得一些传统的文化词汇频率降低甚至消亡,使得一些本土文化尤其是一些口语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产生危机,例如现在人们使用最多的咖啡、沙发以及托福等词语,已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文交流的交流规则,从而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增高,而一些口语中的比如“旮旯”“隔夜”等,则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退。对于这种现象,中文教学应该做出哪些尝试呢?

一、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适度恰当

教师在现代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对于课堂过程的承转起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深浅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主导适度恰当就非常重要了,如学法上先对本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主题脉络把握。如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必须及时到位、精炼朴实,像对传统文化是包袱和财富之辩,对于学生的理论论证和实例说明加以评析,让学生回答得到认可进而可激发其回答的积极性。如利用多媒体,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音像资料,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对当今中国文化的现象做出一定的反思,并在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改进。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中文的输出以及对于中文教学的重视

首先全国教育体系中的英语教学比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大于中文体系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托福、考研以及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文教学的格局,并将异质文化的输入冲击着中文教学。所以要改变这一格局,首先在思想上改变英文走天下的认识,在大学教学和中小学教学中加大对中文教学的比重,其次对于中文文化的输出要积极而有效,比如进行广泛的中国文化节以及开展国外中文教学活动,在一定层次上增加了中文的输出,也使得世界对于中文教学的文化认识更加深入,使得中国文化的文化价值更加凸显,这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做出一定的政策调整,对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积极地改革和促进。

三、利用网络进行广泛有效的中文教学活动

有规模才有效益,在中文教学和中文推广中,要不断增加受众群体的规模,而不仅仅限于校园。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文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比如现在在受众群体广泛流行的《百家讲坛》,就是利用网络电视媒体对于大众进行的中文教学,它不仅突破了校园文化交流的局限性,也使得先进的中国文化利用网络这个媒体扩大影响力,从而在交流过程中增加其影响力。

再如如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和更加饱满。插入大量来自网上或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地图、古代书法绘画等,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于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这些较为抽象的课程内容,可以采用形象设计的手法,借助三维动画设计,使页面更加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总而言之,当前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文化价值等也存在思想上的误差,因此在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得中文教学更加地深入并富有弹性。

参考文献:

[1] 孟国.论国际汉语教学的十大基本原则[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01)

[2] 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4)

[3] 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03)

[4] 李泉.文化教学定位与教学内容取向[J].国际汉语,2011(01)

[5] 郭力.汉语文化教材出版现状与开发策略[J].国际汉语,2011(01)

[6] 徐霄鹰,王蓓.汉语文化教材用户调查分析报告[J].国际汉语,2011(01)

第二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大家看看。

2、投影仪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以上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指出: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板书)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四边形?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其他的图形你认识吗?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师出示升降台、篱笆等实物图,学生观察,突出其中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二、操作探究

1、制作: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自己想办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

(1)电脑出示五种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方格纸)

(2)操作要求:四人一组,每人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自己独立制作。

2、交流: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理由。

(1)方法一:用小棒摆。

(2)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3)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5)用三角尺拼。

3、演示:五种制作方法。

4、讨论: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1)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特点?

(2)验证:自己想办法来验证其中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

(3)交流: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对边相等后,教师用课件直观展示。

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验证。

③对角相等:用量角器量的方法来验证。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先判断后说理由。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平行四边形草坪图:要在草坪的上下两边中间建一条小道,怎样建最近呢?

(1)设计:拿出作业纸在上面画一画。

(2)汇报:你们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画最短呢?有多少种画法?

(3)画高:①师: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让一个学生读一读)

②提问:这条底上可以画多少条高? 为什么?

③师:介绍另一组对边上的底和高。提问:分别让学生说说红色线段是哪条底上的高?蓝色呢?

④练习:先画高再量底和高。

2、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上可以画无数条高,底和高要对应。

四、游戏拼拼乐:

刚才我们通过大家的智慧。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老师奖励大家,准备带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

1、出示一副三角板。问:这是什么?

我们就用三角板来做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拼拼乐。出示游戏的规则: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问:你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吗?没有怎么办?

3、拼图。展示作品。问:这是用什么样的三角板拼出来的?拼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谈话:看样子大家完成的不错。老师加大游戏的难度,有没有信心做到?

4、用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能拼吗?

展示作品。问:这是用什么样的三角板拼出来的?拼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大家的游戏玩的都不错。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拼好的平行四边形。(出示图)这不是三角板拼出来的,而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来的。如果老师让你移动其中的一块,改拼成一个长方形,你会吗?

小组里说说移动的方法。

交流方法,要求能说出沿着上下的边进行平移。

课件演示两种平移的方法。

五、体验特性

1、拿出晾衣架: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把晾衣架做成这么多平行四边形吗?(便于伸缩)

演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板书:易变形。)

体会:拿出自己吸管做的平行四边形拉一拉,体会一下易变形。

2、师:你还能找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吗?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六、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一节课 就要结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是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以前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练习运用等形式,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本节课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一是让学生动手检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否平行、相等,对角是否相等,从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二是通过用力拉平行四边形,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三是通过动手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全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实质含义。

另外,联系中我采用游戏教学,首先创设合作的先决条件(必须有两个、四个同样的三角形),使学生意识到要主动合作学习,从而产生在情感上乐于合作,行为上善于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第三篇:“认识厘米”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带来了两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放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衣服,由于他们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大小裁缝一起提出问题“怎么会不一样呢?”)

生1:因为他们的拃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

生2:用一样长的拃量。

生3:都用师傅的拃量或都用徒弟的拃量。

生4:可以用尺量。

师:对,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

师:(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尺?

生1:米尺。

生2:卷尺。

生3:学生尺。

生4:软尺。

……

师:我们平时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一般用我们手中的学生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请你观察一下学生尺上有什么?

生1:有0、1、2、3……等数。

师:这些数叫做刻度。

生2:有一些线,而且有的长,有的短。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

2.认识厘米。

师:相邻的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在实物展台上用手在尺上比画)能从你的尺上找到1厘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动手在尺上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1厘米的?

生1:从0~1是1厘米。

生2:从1~2也是1厘米。

生3:从3~4也是。

……

生4:我发现靠在一起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师:你的发现太棒了。在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长度是1厘米。

生5:我还发现两个中等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学生面露疑惑。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用两把尺进行演示)你的发现太神奇了。看来尺上有很多个1厘米。

师: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1: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的小橡皮的长大约是1厘米。

生3:老师发给我们的小纸条的宽大约是1厘米。

师:你们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小纸条的宽正好是1厘米。我们一起用手比一下小纸条的宽。(师生一起动手比一比)这就是1厘米。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在尺上找到2厘米、5厘米。学生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在尺上找到了许多不同的2厘米和5厘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有几个1厘米接起来就是几厘米。

生2:从0到几这一段就是几厘米。

生3:可以用减法算出来。

……

师:当我们要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3.量一量。

师:你能用尺量一量小纸条的长度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尺量,实物投影出示学生量的方法:

(1)从0量起。

(2)从尺子的最左端量起。

(3)从其他刻度量起。

(4)从0量起,但是没有与尺子对齐。

师:对这些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

……

师:小朋友们自己找到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你能将题纸第一题铅笔和线段的长度记录下来吗?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随时帮助纠正,集体订正。

4.画一画。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总结出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

学生独立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5.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一估周围较短物品的长度。

生:我的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

师:为什么用“大约”这个词?

生:因为差一点20厘米。

师:你的食指的长、手掌的宽、手腕的长大约几厘米?先估计,再量一量。

师:手腕的长度你是怎么量的?

生:用软尺来量的。

师:是的,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物体的不同采用最适合的测量工具。

三、实践应用

同桌之间互相量衣服尺寸,完成校服尺寸表,根据实际情况对领口、袖口的尺寸适当进行放宽。

反思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走进课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学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究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我先出示了一段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马甲,由于测量标准的不同,他们做出的马甲不一样大,于是两个人产生了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呢?”学生看完之后议论纷纷,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到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

二、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米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体长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测量小纸条的长度,并通过交流掌握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软尺量衣服各个部分的尺寸时,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袖口的尺寸要比手腕的实际尺寸长,领口的尺寸与脖子的粗细差不多等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第四篇:认识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78~80页,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为具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突破:继续创设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1米有多长和寻找长度是1米的物体,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主题图。

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因为老裁缝和小裁缝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给阿福做出来的新衣服不合身。老裁缝决定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这一次,老裁缝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拃来量了。他找来一根尺子,用尺子为阿福重新测量。但是,在测量时,老裁缝和小裁缝出现了分歧。

他们为什么出现分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创设连续的情境,以出现分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认识1米。

(1)出示米尺。

教师:故事中的老裁缝就是用这样的尺子为阿福量新衣服的。(让学生也拿出准备的米尺)大家观察这根尺子,每一个大格是多长?

学生:1厘米。

教师:老裁缝从0刻度开始量,量到衣服的另一端对齐了“100”这个刻度,小裁缝说是100厘米,可老裁缝说是1米。他俩谁说的是对的呢?(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议论。

学生:1米就是100厘米。

教师:对,1米=100厘米。“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裁缝的分歧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2)1米有多长。

利用手中的米尺,用手臂拉一拉,看看拉到什么程度是1米。找一找,量一量,看看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

学生寻找和测量。

(3)利用米尺,量一量教室有多长,有多宽,教室的门有多高,黑板有多长。学生实际操作。

三、自主练习。(教材第79页“自主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可以怎样量?

(1)用拃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先让学生独立选一选。

说说你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测量教室的长不用拃呢?

学生:教室的长比较长,用拃做单位太短,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2)用步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

说说你选择什么,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单位。

(3)学生用选择的单位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和凳子的长。

3、第3题:怎样测量乒乓球台的长?

(1)你打算有什么测量?

学生1:用步测量。

学生2:用拃测量。

学生3:用尺子测量。

学生4:用铅笔测量。

„„

(2)教师:如果用步测量,说说你怎样测量。

学生谈自己的测量过程。

教师:用步、拃或铅笔等物体测量,必须首先知道一步、一拃、一枝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一测,用了多少步或多少拃,或用铅笔量了多少次,最后根据每次的长度和次数算出总的长度。

引导学生说怎样测量一步的长度。

(3)学生实际量一量。

4、第4题: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第5题。

(1)你想量什么?回家试一试。

(2)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物体的边可以测量出长度,即长度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边是直的,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练习设计:

1、填一填。1米=()厘米

200厘米=()米 20厘米+50厘米=()厘米

1米—40厘米=()厘米 30cm+50cm=()cm=()m 5m+3m=()m

32cm—20cm=()cm

2、画一条长度是10厘米的线段。

3、连一连。

旗杆的高度

男孩的高度

米老鼠的高度

杯子的高度

10厘米

5米

1米

20厘米

教学反思

本课的“自主练习”中出现了用多种形式或多种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在运用这些测量方式之前,要让学生学会熟练、准确地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教师需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步子的大小要均匀,借助铅笔或文具盒测量时一定要做好记号等,另外在计算时注意准确。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体测量物体的长度很可能不准确,但这里结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认识方向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教学设计与反思 班级:二年级

执教:李兴艳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通过让学生送小动物回家的活动,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进一步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教具准备:

课件,指南针图,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空白方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提问:我们小朋友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那大家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呢?右边呢?

2、提问:在我们平面图上是如何表述的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请在方向板上把它们写下来。(学生写,教师板书。)

3、出示例图。(去除新教学楼、厕所、综合楼、温馨小屋)

提问: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4、讲述: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棒!小朋友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是什么意思?在伟大的方向王国里,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四个方向,小朋友想认识吗?那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方向王国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东北

(1)在原图基础上出示新教学楼。

提问:新教学楼在老教学楼的哪面?又在花池的哪面?

新教学楼在老教学楼的哪面呢?(2)同桌讨论,并要求说明理由。

(3)指名说。(因为老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花池在操场的东面,新教学楼在老教学楼和花池之间,所以是东北面。)

(4)小结:因为新教学楼在操场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所以新教学楼在操场的东北面。(边说边出示东北)

(5)讲述:小朋友们分析的真准确,请在方向板上写出来。(学生写,教师板书。)

2、认识西南

(1)在原图基础上出示厕所

提问:厕所在操场的哪面?(2)同桌讨论,并说明理由。

(3)指名说。(喷水池在操场的西面,门卫室在操场的南面,而厕所在喷水池和门卫室之间,所以厕所在操场的西南面)

(4)小结:因为厕所在喷水池和门卫室之间,所以厕所在操场的西南面。(边说边出示西南)(5)小朋友们经过同桌的合作交流,得出了一个正确答案。请在方向板上写下来。(学生写,教师板书。)

3、认识东南和西北

(1)在原图上出示综合楼和温馨小屋

提问:你知道综合楼和温馨小屋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2)独立思考。

(3)指名说。(因为综合楼在操场的西面和北面之间,所以综合楼在操场的西北面。因为温馨小屋在操场的东面和南面之间,所以温馨小屋在操场的东南面)(4)、讲述:小朋友,你观察的真仔细,说得真棒。综合楼的确是在操场的西北面,温馨小屋就在操场的东南面。和他一样想的小朋友请举手。(边说边出示西北和东南)

(5)、在方向板上把它们写下来。(学生写,教师板书。)

4、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知道,方向王国里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外,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在这八个方位中,哪些是我们的新朋友呢?

在以后,我们可以用手中的方向板解决生活中有关方向的实际问题。

5、根据不同参照来确定方向

讲述:刚才我们都是以学校为中心来确定方向的,大家会以别的景物为中心来确定方向吗? 同桌交流讨论。

6、指名说。(各种情况都可以,但对于像老教学楼在花池的西北面这样的情况要加以说明)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试一试”——填方向

(1)谈话:小朋友们,方向王国里有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的指南针。(出示指南针挂图)

(2)介绍:指南针中,绿色指针指的方向是北。小朋友们猜一猜,白色指针指的是什么方向呢?(边说边出示北)

(3)指名回答,并要求说明理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南)(4)你能把指南针图上其余的方向填完整吗?

(5)请最快的六个同学上黑板贴出其余六个方向。指一两个说说为什么这么贴。(6)提问做得最快的同学:为什么你做得这么快,有什么绝招吗?能不能想同学们介绍一下。(借此机会再次复习八个方位的确定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1题——给小动物找家。

(1)谈话:上星期,我们进行了爱心捐款活动。从活动中看得出来,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当我们动物朋友也遇到难题时,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愿意)动物学校举行运动会,比赛当天可真热闹呀!可比赛结束后,小兔、小猴、小鹿、小狗都迷路了。但他们都还记得自己的家在体育场的哪面。你能根据它们说的话,帮它们找到家吗?(2)帮小兔找家

小兔说„„(老师出示小兔说的话,学生齐读)同桌讨论并连线。

指名说,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如果学生回答,因为小兔爱吃蘑菇,所以连蘑菇房子。那就再提问,除了这样想,还能怎么想也知道连蘑菇房子?)

(3)帮小猴、小鹿、小狗找家 分别出示小猴、小鹿、小狗说的话。

自己阅读,自己连线。完成后和同桌进行交流。

指名说,并说明理由。根据回答在课件上进行演示。(如果出现上述类似情况,再提问,还可以怎么想?)

(4)小结。同学们真有爱心,很快就把小动物们送回了家,这些小动物很可爱我们不能伤害它们,为了很好的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国家特制定了一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法律)

3、做“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定方位(1)审题

出示题目要求及图片。

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图上有什么?(2)完成书上练习独立完成指名说。(3)以水库为中心提问题

以水库为中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同桌探讨交流。要求:一人提问一人答。交替进行。(4)指名说。请同学做裁判,判断对错。(5)以其他景物为参照,继续介绍。

刚才都是以水库为中心的,现在请大家以别的景物为中心进行提问,要求:一人提问一人答。交替进行。

(6)指名回答。请同学做裁判,判断对错。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认识了这八个朋友,我们能干什么呢?

请小朋友回家后,看看自己的这八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是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认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而且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思考和运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内容来自于生活。这节课中的学习素材主要是学生熟悉的环境:操场(中心点)、花坛(东)、喷水池(西)、门卫室(南)、老教学楼(北)、新教学楼(东北)、综合楼(西北)、厕所(西南)、温馨小屋(东南)这些场景都是来自于学生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

不足:本节课的复习时间没有掌握好,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耽搁了些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得有点多,导致整节课有点赶,还推迟了5分钟下课。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下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来安排内容,不要一味的依赖于教参。

下载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识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4页—65页的《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材简析 《认识百分数》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

    “认识图形”教学纪实与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纪实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2页。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开始。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本单元的......

    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反思

    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反思 调研文章加入时间:11-12-5 8:16:35杨柳铺中学副校长 张宏 点击:410 从事教务工作十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教育教学质量意识的增强,如何在激......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简解:“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与反思一、问题的提出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分两教时教学:认识一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一元以上的人民币。在教材分析时,我产生几点想法:第一,......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江西省永修县梅棠小学 郑亚珍 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设计理念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

    认识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 孙疃中心小学陈晓令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2.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 3.学会几个常用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