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研社 职高教材 基础模块1 第三单元 公开课教案
Unit 3 Sunny Days, Rainy Days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天气播报”来展开教学活动的。这是本单元的课文部分。它承接了前面对话所提出的关于天气的话题,对中国的六座城市的天气状况进行描述。
(课文是组成英语课程资源的基本要素,把握每课课文在全局中的定位和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和设计教学步骤, 是教师能够体现教学大纲意图,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
三单元处于本册书较为靠前的位置,是在学生有前几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来开展的。它属于日常生活话题,是学生较为常见到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天气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谈论天气话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公开课班级是11秋财会班,学生一共30名。基于刚入学高一年级职业中学学生的情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呈现出有利的一面:大部分学生关心天气,熟悉天气,对天气的话题也比较熟悉。从他们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因势利导,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然而也有不利的一面: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倦。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关于天气状况的描述,特别是天气预报的常用语。同时对自然科学方面文章有所了解,提高阅读水平。(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自由运用所学词组,谈论关于天气方面的话题。同时对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3)、能力目标: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有关日常生活方面初步交际、阅读的能力,进而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德育目标:开拓视野,了解外国风土人情。
(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制约着具体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对职高生来说,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实践接轨的直接性是其特点。除了知识目标的设定,更要考虑其实用性及精神的陶冶。这些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①重点词句的翻译
It’s going to snow in Harbin today.The temperature could reach as low as-10℃.(minus ten degree centigrade)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raincoat or umbrella.It will be very hot with a high of 35℃.②常用词语表达
snow rain wind fog cloud thunderstorm snowy rainy windy foggy cloudy dusty low:-10℃
high: 35℃ neither„nor„
as…..as(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确立, 首先必须要在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及语法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全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本课的难点在于:一是基本知识的掌握;二是教学难点要体现职高特色的英语教学,在自由谈论天气预报的同时,体现技能及德育目标教学的实施。
二、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and lead in
1.Duty report.(英语课惯例,值日生报告。)(1 分钟)2.全班一起读37页的对话一遍,然后抽两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回忆关于天气的表达知识点。引出重点句型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板书)(2分钟)
3.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其补充一些谈论天气的英文语句表达。(事先布置的作业)(2分钟)
4.表演一段中文的天气预报。(2分钟)
T: What does ***talk about? S: Weather.T: Do you want to be a weatherman to give a report ? S: Yes.T: OK.Today our topic is weather report and we can call it weather forcasts as well.Step 2(5分钟)
学习part one中的单词和短语。跟读单词,并了解其中的意思。
Step 3 reading
1.Active one :skimming(3分钟)
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一遍,在文中找到part one 当中提到的单词或者短语,并勾画下来,做好记录。(让学生勾画好的举手,了解全班阅读速度。)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快速阅读,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整个文章的大意)听录音前,提醒他们注意天气中温度的英文读法,重点关注天气预报的符号和表示天气情况的词语。
2.Active two :Listenning and scaning(group work)(6分钟)
听文章的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描写城市天气的词汇填到书上对应的城市图表当中。给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然后上黑板写出答案。(评讲答案,并给予小组分数。)
3.Active three;group work(18分钟)
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发给课文片断及相应的图片。学生小组讨论,将所得课文片断翻译,同时解释清楚句子中所涉及到的词组搭配并给出例句。最后,每组推内容进行提问,由该组成员作出解出两名学生,一名主讲,一名助手。每组到讲台上将讨论内容讲解清楚。讲解完成后,其他组可就该组所讲答。必要时由老师进行补充。每组完成后由老师根据该组成员表现情况给出分数。
(这个环节的安排,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改变以前单一由老师一灌到底的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尽可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要求:
(黑板上板书重点短语,标出号码。(in the north , as,,as, forget to do , neither,,nor重点短语举例理解)
分析文章后,让学生跟读文章。(对学生提问,英文读温度的正确方法,以正确的读法重复书上涉及的气温。纠正并举例加深印象。)
4.阅读理解。(4分钟)
给1分钟浏览文章,做part3,4.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互相讨论得出答案,通过抢答的方式获得小组得分,回答问题者要分析做题思路。
(安排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及纠正错误的能力。再次巩固做题方法:浏览全文,找到信息点,确定答案)
Step4 Conlusion and Homework 1.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本节的重点,在学生基础上加以补充或者强调。汇总各组得分情况,选出最优,给予鼓励。(2分钟)
2.根据书上part 7的提示,完成part 8。
三.教学设计思考
该课是通过对天气预报的学习,让学生对英语表述天气预报有所了解。同时掌握一些关于天气预报方面的词汇,特别是气温的表达。但是这堂课因此也是为让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而服务的。
不足之处:各个授课环节的过渡语言衔接可能会有不流畅的地方;因为本部分为阅读写作,讲解过多,还需要改进。
四,板书设计。
Unit 3 Sunny Days, Rainy Days 1.in the north
Group scores: 2.as…..as
group 1: 3.forget to do
group 2: 4.neither….nor
group 3: 5.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group 4: 6.What’s the temperature in ….?
授课人:王雪
2011.10.26
第二篇: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
【解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虚线框的事例却没有变,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除了安排分配其他的都可以称之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p60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下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以造福于人民”修改为“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有一句话修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p6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p6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p62目标题修改为“兼顾效率与公平”
本页最后一句话“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修改为“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修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p63在“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后边增加了一句话:“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p65“相关链接”社会保障的叙述和原教材完全不同。修改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66“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中的“组织”改为“筹集”。
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解读】降低了难度,使表述更加准确。p74“探究路径参考”
两段素材变了,设问也变了。
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的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也不团结,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上任的企业领导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体职工的稿酬。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消极怠工、不团结、离职等情况并没有显著减少。企业领导经过调查发现,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症结不是报酬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他们认为,与其他一些员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对报酬太低了。——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如果你是该企业领导,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吴某就任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员工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后来,吴某制定年薪„„
——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删除了“冯村”的事例
“梨树沟”素材的设问修改为:
——本材料中的再分配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与同学一起探讨再分配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
第三篇:机械基础教案(职高)
机械基础教案(职高)
篇一: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附表八
江
苏
省
职
业
学
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学年
第 二 学期)
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课程名称 机械基础
授课教师
学
校 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篇二:中职机械基础教案[1] 第1章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常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如铝、铜)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强度和塑性
2.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3.冲击韧性脆性材料、韧性材料 4.疲劳强度
二、金属材料的其他性能简介
1.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等。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3.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冷却的方法,以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为手段,以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一、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就是以铁和碳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碳含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白口铸铁。
二、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件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三、热处理新技术:
1.激光热处理
2.真空热处理
3.形变热处理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而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包括黑色材料和有色材料两大类。
一、常用的钢铁材料 1.碳钢
碳钢按碳含量可分为低碳钢(ωc<0.25%)、中碳钢(ωc=0.25%~0.6%)、高碳钢(ωc>0.6%)。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合金钢
合金钢是指合金元素的各类和含量高于国标规定范围的钢。4.铸铁
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等。
二、有色金属 1.铝与铝合金
1)钝铝2)铝合金分为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两大类。2.铜与铜合金
1)钝铜
2)铜合金:青铜、黄铜
3.轴承合金:用来制造滑动轴承中轴瓦及轴瓦内衬的合金称为轴承合金。
一、塑料 1.塑料的特性 2.塑料的分类及用途
二、橡胶
三、陶瓷 1.陶瓷的特性 2.特种陶瓷的类型
四、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特性
2.复合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五、新材料简介 1.纳米材料 2.超导材料 第2章
机器的组成和机械设计简介 引言
机械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主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远古就已知利用杠杆、滚子、绞盘等简单进行从事建筑和运输。到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产业革命。
一、机器的组成
(一)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物料、与信息。机器的特征: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器:就是人为的实体(构件)的组合,它的个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按用途分:机器分为发动机(原动机)和工作机。发动机(原动机)是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是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尺寸和状态的机器。(二)机器的组成
机器基本是由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三)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1.使用功能要求 2.经济性要求
3.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 4.可靠性要求 5.其他专用要求
(四)机器的设计方法
1.计划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二、机构及机构运动简图
(一)机构
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机器与构件的区别: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二)构件和零件 1.构件
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构件按其运动状况,可分为固定构件和运动构件。2.零件
零件是构件的组成部分。
构件和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
(三)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篇三:[精品]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第1章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常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如铝、铜)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和塑性
2.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3.冲击韧性脆性材料、韧性材料 4.疲劳强度
二、金属材料的其他性能简介 1.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等。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3.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冷却的方法,以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为手段,以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一、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就是以铁和碳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碳含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白口铸铁。
二、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件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三、热处理新技术:
1.激光热处理
2.真空热处理
3.形变热处理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而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包括黑色材料和有色材料两大类。
一、常用的钢铁材料 1.碳钢
碳钢按碳含量可分为低碳钢(ωc<0.25%)、中碳钢(ωc=0.25%~0.6%)、高碳钢(ωc>0.6%)。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合金钢
合金钢是指合金元素的各类和含量高于国标规定范围的钢。
4.铸铁
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等。
二、有色金属 1.铝与铝合金
1)钝铝2)铝合金分为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两大类。
2.铜与铜合金
1)钝铜
2)铜合金:青铜、黄铜
3.轴承合金:用来制造滑动轴承中轴瓦及轴瓦内衬的合金称为轴承合金。
一、塑料 1.塑料的特性 2.塑料的分类及用途
二、橡胶
三、陶瓷 1.陶瓷的特性 2.特种陶瓷的类型
四、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特性
2.复合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五、新材料简介1.纳米材料2.超导材料
第2章
机器的组成和机械设计简介
引言
机械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主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远古就已知利用杠杆、滚子、绞盘等简单进行从事建筑和运输。到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产业革命。
一、机器的组成
(一)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物料、与信息。
机器的特征: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器:就是人为的实体(构件)的组合,它的个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按用途分:机器分为发动机(原动机)和工作机。
发动机(原动机)是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是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尺寸和状态的机器。
(二)机器的组成
机器基本是由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三)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1.使用功能要求2.经济性要求
3.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4.可靠性要求
5.其他专用要求
(四)机器的设计方法
1.计划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二、机构及机构运动简图
(一)机构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教 学 设 计
2011—12—4
总目录:
阅读
11、邓稼先 杨振宁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也追“星”
教学分工安排:
两个同学负责一篇课文(自由组合),多出来的一篇由主要负责人讲解,由写总教案计划的同学负责讲解“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
11、邓稼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两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
能力目标: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执着和坚韧。
感受科学家之间深厚而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难点: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课型:讲读型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了解两位科学家的相关情况。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力?用一段话客观地分析一下,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板书设计:
邓稼先
是位影响巨大的历史性人物 是具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杰出科学家
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综合探究
1、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出来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
2、朗读第五部分的《吊古战场文》,说说这首诗的现代文意思。这里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有何用意?
3、如何理解:“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4、第六部分为什么引用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 5、课文六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6、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试举例说明。
三、小结
作者以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述了邓稼先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他身上所特有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全文设置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进行补充延伸,第四、五部分又从不同的角度阐明邓稼先的崇高精神。
四、实践活动
从网上检索或上图书馆查找有关“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合作出一期手抄报。
五、作业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
板书: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教师引导: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1、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表情朗读,教师指导。
3、学生齐读课文,而后思考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把这两个方面结合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五、问题研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
1.研读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哪句话是对闻先生做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 <3>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词句十分深刻的刻画闻先生学习的目的.态度和精神?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明确<略> 2.研读第二部分
<1>文章哪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他做了几件事?反映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明确
3.文中两个部分之间怎样过渡?把过渡语言找出来,说说过渡的作用 ?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目的是在于救国。
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3.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三.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___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你认为哪个标题好?说说你的理由 2.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受到哪些启迪?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领略了闻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四.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2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机音乐会的情形。
二 研读与赏析
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好比一个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
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理清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认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明确:对不幸命运的抗挣。3.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三 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创那已经死亡的世界,重创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0
2011—12—4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3、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教学难点:
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18 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四、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
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 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五、作业。
把莫泊桑到来的情景写成一百字左右的片段。、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三 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师: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四 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师: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学生联系课文及与学习有关的名言和具体事例再次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提问。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教育。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 评议总结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
作业 课后大家练习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外收集古人成才的相关故事,在同学中交流共勉。
学习目标
1.能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3.能在熟练朗读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4.通过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收看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有关名人的节目录音、录像,如人物访谈、艺术人生、聊天、对话等节目。3.每位同学自办一张“名人知多少”手抄报,在课前就张贴起来,以供全班同学交流欣赏。
活动过程
一、真意切话名人
结合现在学生追星的情况导入追“星”(名人)的主题。
追歌星是学生比较正常的一种审美体现,追名人却比较特殊。应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崇拜的名人,此次活动是学生内在审美的外在化。
1.教师先播放一段名人的演讲录像或录音,让学生进入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动人情怀与伟大精神,以此拉近学生与名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够将名人作为一个“人”来认识和理解。2.学生真情讲述名人的故事。
选取令自己最有感触的名人,讲述他的故事。用真情,说实话,形式多样。可以在讲述前后唱一首歌唱名人的歌曲,可以在讲述前后朗诵一首赞颂名人的诗歌,可以在讲述前后宣读几则名人名言等等。
二、客观辩证评名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孔子又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过于盲目———毕竟“人无完人”,也不能过于苛刻———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时代、环境的局限以及人性本身的弱点。
1.每位同学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进行评论,先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2.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全班进行专题讨论。名人的是与非,功与过, 得与失, 长与短
三、深入思考看名人
名人的世界一定会带给我们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宇宙的思考,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名人和名人的世界,你会发现什么? 这些发现对你自己的人生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以“我和我心中的‘星’”为题,进行说话训练。
对于名人故事,课本并没有更多的资料,学生务必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图书馆等来搜索资料图片。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找到课本所没有但又必须的学习资料,又可以通过搜索资料的过程捉拿中学到了各种方法技能。
真正的学习,不仅可让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还应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比如合作学习,搜索资料,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问题,总结情况。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新课标“团结、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别出心裁写名人
1.作文题目:以名人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2.热身运动:选取你最想写的一个名人,作以下创意写作: 为他写一句话新闻(写你认为他最值得关注的事)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2011—12—4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整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合教案
第一课时 一读 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单,了解读文情况。先指名读文,确定达标标准,分小组检查 教师抽查个别小组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难读的字音,强化记忆。A.多音字
好、空、乐、盛、铺、B.正确认读
夜幕降临、金碧辉煌、灯光闪烁、焕然一新、辉煌、凤凰、碉堡、朦胧、隐约、仙境、环绕。
三、教师整体出示,多种形式读记。(包含一类和二类)
四、字音巩固练习,形式有:注音,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组词等。
第二、三课时 二读,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一、《日月潭》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二、《北京亮起来了》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学习了台湾的日月潭,再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的《北京》一课,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二)读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
(三)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三、《难忘的泼水节》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3、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风景图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四、《葡萄沟》
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第四课时:三读 识记字词 积累语言
一、生字生词
给学生一定时间识记部分生字生词 扩词游戏 分组听记 整理易错的生字生词,强化练习
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如“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练习一 形近字组词 二、四字词语积累
1、自己寻找,看谁找的多
2、练习一 补充词语
()的枝叶
()的葡萄
()的凉棚
()的老乡
()的葡萄干
()的沙果
3、练习二 填空(结合基础训练相关练习题)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照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三、指导书写
1、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第五课时 四练,巩固练习综合运用
结合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1、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会议—()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3、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 ;川流不息的汽车 口语交际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