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0:5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

第一篇: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

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

王善丽

螺纹是在圆柱工件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螺纹有单线螺纹与多线螺纹,圆柱体上只有一条螺旋槽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且该螺旋线在轴向等距分布,称为多线螺纹。多线螺纹每旋转一周时,能移动单线螺纹数倍螺距。所以多线螺纹常用于快速前进或后退的机构中。多线螺纹的技术要求:1)多线螺纹的螺距必须相等。2)多线螺纹每条螺纹的牙型角、中径处的螺距要相等。3)多线螺纹的小径应相等。多线螺纹分头精度是加工中的重点所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轴线分头、精度测量等细节具体介绍了一套加工多线外螺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多线螺纹在车削加工中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之一,它不仅要保证每条螺纹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而且还要保证几条螺纹的相对位置精度。如果几条螺纹的位置精度(分线精度)出现较大误差,将会影响其配合精度,甚至造成无法安装,工件报废。由此可见,多线螺纹分头精度是加工中的重点所在。从理论上讲,不论是利用圆周分头法,还是轴线分头法都可以获得准确的分线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经验是难以加工出分线准确、精度较高的多线螺纹,甚至出现在粗加工中由于分头误差而产生工件报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加工多线外螺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多线螺纹的粗车分头

教材上所指的圆周分头和轴向分头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车削螺纹较小的三角螺纹时可以采用导程分头或圆周分头一次完成。原因是只有中拖板的径向进给,没有小拖板的轴向借刀,因而保证了轴向位置的精度。而对加工较大螺距的螺纹,由于受切削力的影响,不能直接完成全部车削过程。若采用斜进和左右进切削,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头误差。怎么办? 具体措施如下:

粗车时采用粗略分头。如粗车第一条螺旋槽时,一定要控制槽宽小于尺寸要求,即 mx=3mm 时,约为 6~ 6.4mm 宽。当车完第一条螺旋槽后,让车刀靠住某一个侧面,一般应选择顺走刀方向的侧面。转动小拖板轴向移动一个周节(或螺距)加 0.2mm左右的精度余量,也就是量出逆走刀方向的那个牙顶宽约为 2.8~3.2mm,即第一条螺旋线的牙顶宽大于尺寸要求,然后开始粗车第二条螺旋槽,直至和第一条螺旋槽的尺寸基本相等。

二、单针对比测量半精车

单针对比测量是粗车后、精车前的重要环节。“ 对比”就是用单针分别测量每一条螺旋槽,测量值较大的那个槽则相对较窄。再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出该槽所相邻的两个齿厚,找出其测量值较大的那个齿面就是所要车削的面,直至测量值误差减小,即各槽各齿基本一致。

三、多线螺纹的精车分头

在准备精车时,对先车某一个侧面应有所选择。如果任意从一个侧面开始精车,而这个侧面的余量也较大。当把这个侧面车到图样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时,一般来说是去精车另一个螺旋槽的同一侧面,而不是继续车原侧面。这样做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当车刀精确地移动一个周节(或螺距)去车另

一个侧面时,却发现这个侧面没有余量或是车了几刀,侧面尚未达到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就车至尺寸了。是粗车、半精车时留的余量少了吗?不是。很显然,是第一侧面在车削时留的余量太多而导致第二条螺纹槽的同一个侧面余量小,或没有余量。这样就必须把已精车的侧面再精车一次,造成了在操作上不必要的重复,影响了车削的效率,造成了分头次数多,出现误差的机会也就多。那么,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效率,达到精度要求就成为车削多线螺纹的主要矛盾。以上所谈问题的出现不是由于没有余量和余量较小而导致的,而是在开始精车时,对先车哪一个侧面没有选择或选择错误而造成的。因此,在精车前,应对先车哪个侧面有所选择。

在精车前,同样用单针对比测量,找出两槽哪个测量值较小,则此槽较宽。再用齿厚卡尺测量该槽所相邻的两个齿厚,看哪个测量值较小,再确定精车从哪个侧面开始。如果槽的右侧齿形厚度较窄,那就应选择右侧面作为精车的第一面,也就是作为精车的基准。这样经过对比选择,实际上是选择了相对余量较少的一个牙型侧面作为精车的开始。把这个牙型侧面精车好(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即可),再进行精确分头去车另一条螺旋槽的同一侧面,这样就不会出现余量不足的问题了。

当精车好第一个牙型侧面后,要进行精确分头以保证工件螺距(或周节)的正确。教材所讲的圆周分头和轴向分头都可以实施,但也应根据场地和条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选用哪一种方法。在实习教学中,我采用百分表监视小拖板分头。这样的优点是:直观、准确、操作方便,可以保证较高的分头精度。在车第二个侧面时经过精确分头,车刀的轴向位置已确定,只要依次加深中拖板的进给深度至车削第一侧面的刻度(即螺纹小径),就获得了第二个牙型相同侧面的精度。即通过精确分头,轴向位置确定,径向位置在第一侧面车

削时的刻度不变就保证了两条螺旋槽的同一侧面,即螺距的精确度。这时,就可以精车同一牙型槽的另一侧面。用单针或齿厚卡尺测量以保证齿厚或中径尺寸符合图样要求,再精确分头去车另一条螺旋槽的同一侧面。这样就完成了多头螺纹的精车任务。

以上所谈不难看出,不论是粗车,还是精车,首先应该选择一个侧面作为车削和测量基准,而另一侧面成为余量。

四、多线螺纹的精度测量和误差修正

多线螺纹除了和普通螺纹一样要测量大、中、小径外,还要对其分头精度(螺距精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修正,这也是多线螺纹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作为梯形螺纹等螺距的螺杆分头误差较大会造成齿合间隙忽大忽小,影响蜗杆、蜗轮的传动精度。怎样测量和修正呢? 其测量方法是: 首先测量法向齿厚。如果测量两个法向齿厚基本相等,则分别记下其法向齿厚的数值,再测量包含这两个齿的法向齿厚(即两个齿的法向齿厚和一个螺旋槽宽度),记下这个测量值后,再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个法向齿厚,再测量一次法向齿厚,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得到的测量值误差就是分头误差。可以看出,两次测量都包含两个相同的齿型,其法向齿厚的值是不变的。但两次测量包含的槽却不一样,因为每次都换了一条螺旋槽,所以两次测量的结果不同,这时,我们可以不考虑测量时的操作误差。说明一条螺旋槽较宽,而另一条螺旋槽较窄。在两条螺旋线法向齿厚相等的情况下,组成导程的两个螺距(或周节)则不完全相等。其解决的办法同样用单针进一步对比测量两个螺旋槽,看哪个的测量值较大,说明哪个槽较窄。再测量其所相邻的两个齿厚,找出其测量值较大的那个齿型,那么,该槽的那个侧面就是所需修正的面。有时可能出现两槽的测量值相等,齿厚测量值却不等,说明被测两槽所夹的中间那个

齿型较厚,这样就应该修正该齿型的两个侧面。齿厚相等,槽宽不等,应该修正窄槽的两个侧面。假设余量还有 0.2mm就应该把它平分在两个侧面上。这样两个齿厚同时减薄,仍然保持相同的厚度,螺距误差也就消除了。总之,在做最后修正时,要根据每条螺旋线的齿厚和槽宽来选择修正位置。

五、切削力对螺纹精度的影响

在切削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虽然未做径向、轴向的进给,但是反复车削时仍可以切上屑,这就是切屑力的作用。在车削较大螺距的螺纹时,切削力的作用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切削力会随切削面积增大相应增大的缘故。所以,在车削多线螺纹时分头应注意:车削第一个侧面时做到减小切削力和消除切削力,即车至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基本达到要求时,径、轴向不再做进刀运动,只是反复车削(空走刀)直至少切削和不切削为止。这样做既保证了车刀在轴向和径向的正确位置,又恢复了工件和刀具的静止状态,从而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了工件牙型角的正确性。这时,再进行精确分头,确定轴向位置。车削第二条螺旋槽的同一侧面,只做径向进给,车至消除切削力为止。反之,如果第一个侧面车至消除切削力而第二个侧面车至尺寸还在切削就退刀,虽然分头是正确的,但测量时螺距可能会出现误差,这就是切削力所产生的误差。只有消除切削力所引起的误差,才能保证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精度,从而提高零件的整体精度。

小结:通过利用轴线分头、精度测量等细节加工测量方法,不仅保证了每条螺纹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而且还保证了几条螺纹的相对位置精度,提高了多线螺纹的加工质量。参考文献: [1]陈宇,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车工 [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2]胡荆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M].北京: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第二篇:数控车床螺纹切削方法分析与应用

数控车床螺纹切削方法分析与应用

在目前的数控车床中,螺纹切削一般有两种加工方法:G32直进式切削方法和G76斜进式切削方法,由于切削方法的不同,编程方法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我们在操作使用上要仔细分析,争取加工出精度高的零件。

两种加工方法的编程指令

G32 X(U)_Z(W)_ F_;

说明:X、Z用于绝对编程;U、W用于相对编程;F为螺距;

G32编程切削深度分配方式一般为常量值,双刃切削,其每次切削深度一般由编程人员编程给出。

G76P(m)(r)(a)Q(△dmin)R(d);

G76X(U)Z(w)R(i)P(k)Q(△d)F(l);

说明:

m:精加工重复次数;

r:倒角宽度;

a:刀尖角度;

△dmin:最小切削深度,当每次切削深度(△d·n½-△d·(n-1)½)小于△dmin时,切削深度限制在这个值上;

d:精加工留量;

i:螺纹部分的半径差,若i=0,为直螺纹切削方式;

k:螺纹牙高;

△d:第一次切削的切削深度;

l:螺距。

G76编程切削深度分配方式一般为递减式,其切削为单刃切削,其切削深度由控制系统来计算给出。

加工误差分析及使用

G32直进式切削方法,由于两侧刃同时工作,切削力较大,而且排削困难,因此在切削时,两切削刃容易磨损。在切削螺距较大的螺纹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大,刀刃磨损较快,从而造成螺纹中径产生误差;但是其加工的牙形精度较高,因此一般多用于小螺距螺纹加工。由于其刀具移动切削均靠编程来完成,所以加工程序较长;由于刀刃容易磨损,因此加工中要做到勤测量。

G76斜进式切削方法,由于为单侧刃加工,加工刀刃容易损伤和磨损,使加工的螺纹面不直,刀尖角发生变化,而造成牙形精度较差。但由于其为单侧刃工作,刀具负载较小,排屑容易,并且切削深度为递减式。因此,此加工方法一般适用于大螺距螺纹加工。由于此加工方法排屑容易,刀刃加工工况较好,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方便。在加工较高精度螺纹时,可采用两刀加工完成,既先用G76加工方法进行粗车,然后用G32加工方法精车。但要注意刀具起始点要准确,不然容易乱扣,造成零件报废。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东莞辉亚达精密机械厂”精密度挺高的,得到众多商家的认同。

编程举例

例如加工 M36X1.5的螺纹,如图3所示,用G32直进式切削编程(每次切削深度为0.2mm):

N10 G00 Z234 N2O G00 X35.6 N30 G32 Z269 F1.5 N40 G00 X38 N50 G00 Z234 N60 G00 X35.2 N70 G32 Z269 F1.5 N80 G00 X38 N90 G00 Z234 N100 G00 X34.8 N110 G32 Z269 F1.5 N120 G00 X38 N130 G00 Z234 N140 G00 X34.38 N150 G32 Z269 F1.5 N160 G00 X300 N170 G0

0 Z300

G76斜进式切削编程:

G76 P010160 Q200 R0.05

G76 X34.38 Z269 P812 Q200 F1.5 说明:

最小切削深度为0.02mm。

第一次切削深度为0.02mm。

螺纹牙高为0.812mm。

从以上示例中可明显看到G32编程和G76编程的区别,在工作中要看工件要求的精度来确定。

第三篇:车床技师论文淬火后螺纹环规车削加工方法的研究

淬火后螺纹环规车削加工方法的研究

淬火后螺纹环规车削加工方法的研究

【摘要】 螺纹环规传统的制造方法是:淬火前车螺纹,中径留研量,淬火后用螺纹研棒,精研螺纹的工艺方法。但这种方法由于考虑淬火后螺纹变形等问题,中经研磨留量较大,其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而采用先淬火后车螺纹的方法,可减小或避免因淬火而造成的螺纹尺寸变形问题,中径留量易控制,研量小,可提高研磨效率、加工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是一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工艺方法。该文详细论述了螺纹环规淬火后如何提高其加工精度、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使其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关键词 】淬火加工 螺纹环规 刀具参数 变形量

前言

我们公司机车柴油机上有很多4H级的螺纹,如M33×2-4H螺纹等,这种高精度螺纹环规专业工具厂很少生产。因此,几十年来我们用的4H级的螺纹环规,一直是我们工模具分厂生产的,并供应路内各内燃机车生产厂家,但我们生产这种螺纹环规的工艺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如淬火前车螺纹,中径留研磨留量较大,淬火后钳工用多级研磨棒研螺纹。工艺复杂,工装量多,研磨工时多,废品率高,制造成本高。根据多年车超硬材料的体会,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最终发现生产率比较低等问题,找到了如何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和解决了研磨留量大等问题,向领导提出了淬火后车螺纹最后精研螺纹的设想,得到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

一.淬火后车螺纹的工艺试验

传统的制造螺纹环规方法是:淬火前车螺纹,考虑淬火变形等因素,螺纹中径留研量0.25-0.3毫米,淬火后每0.05毫米为一级做研磨棒,逐级进行研 磨,一般要经6-7组研磨。这种工艺的最大缺点是,随着螺纹环规的大小、厚薄,不同批号的螺纹环规材料而有不同的淬火变形。中径留量留小了,往往因变形大研不圆而报废,如果中径留大了有时六、七级研磨棒研不好,造成螺纹牙尖和牙根变形,螺纹半角直线性不好而报废。在研磨过程中,不单单耗费大量的工时而工装的消耗更为惊人。一般每级研磨棒最少准备两件,加上研小径通常准备研磨棒就是八种16件,这样通端和止端各准备一套计32件。往往做一付小小的环规,需要准备一大堆工装。工时、原材料浪费大,废品率高,质量差。而采用淬火后车削完全不同,因淬火后车削的最大特点是不再考虑环规淬火变形量的大小,而是可根据精研量的实际需要,直接控制研磨量。这样使中径研量由过去的0.25-0.3毫米降为0.04-0.06毫米,由于研磨量大大减小了,研磨棒也相应的减少了。研磨效率提高了3-4倍,制造成本降低了70%,环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解决了螺纹环规生产的一大关键。

二.淬火后车螺纹环规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淬火钢切削加工,近几年已较普遍,但螺纹环规淬火后车削则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淬火件的车削。一是因我们公司生产的螺纹环规规格较小,一般在M22-M39之间,属于小内孔螺纹加工,刀头小,刀杆刚性差,不适应车淬火钢的条件;二是挑丝刀本身几何角度受限,很难按车淬硬钢的要求去改变它,故刀尖易磨损更易崩碎;三是对螺纹的精度要求较高,要求控制公差在正常螺纹公差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要实现淬火后车螺纹环规需要进一步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一)淬火钢性能和切削特点分析

螺纹环规材料CrWMn,热处理硬度HRC58-65。据资料介绍,当工件硬度高到HRC47-70时,强度是未淬火45钢的3.3-4倍。由于淬火钢硬度和强度的提 高,产生的切削热量随即升高,加之淬火钢的导热系数低,螺纹车刀刀尖角的特小,则大量切削热都集中于刀尖处,故刀尖极易磨损和崩刃。因此刀具材料的选择,刀具几何参数的确定,切削用量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设想的实现与否。

(二)刀具材料的选择

加工淬火钢的刀具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磨性和一定的抗冲击性。我们常用切削淬火钢的刀具材料较多,但各又适合不同的加工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分析和掌握自己的加工条件之后去选择刀片材料。我们根据内螺纹刀具几何

参数严格受限的条件分析,最终选择了硬度较适中,强度则较高的726硬质合金刀片。车刀刀杆采用排刀式刀杆(如图一)。

图一

(三)刀具几何参数的选定

在车削淬火钢时,只有好的刀具材料,没有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是不行的,只有根据具体加工对象,加工材料性能和刀具结构,刀具系统刚性等选择刀具几何参数,才能有效的发挥刀具材料应有的性能。

(1)刀具前角:车削淬火钢时,前角对切削过程影响较大,为了保证刀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前角不能太大,否则刃口强度太低,容易崩刃。但前角太小,则切削容易变形,切削温度和切削力都会增加。故一般选用r0=0°~-10°,但考虑到螺纹牙形角是60°±15′,为保证牙形角的准确性,因此选用r0=0°的前角

(2)刀具后角:采用较大的后角能减小后刀面的磨损,有利于刀具耐用度 的提高。但加大后用会使楔角减小,切削过程中容易出现崩刃现象,因此后角不宜太大。一般车削淬火钢应选用α=8°~12°,因考虑挑丝刀强度较差,故选用α=9°(如图二)。

图二

(3)刀尖圆弧:刀尖圆弧半径大小,直接影响到刀尖强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选用R0.5-2mm,而我们因受螺纹底径尺寸的影响,只能按规定的螺纹底径允许的R0.12mm取用(如图三)。

图三

另外还有像刀具的主偏角、付偏角、刃倾角等为提高刀具强度可采取一系 列措施去补救。而我们是螺纹加工,主偏角、付偏角都是按照60°±15′牙形角规定的,故在这方面则无任何的选择余地,这比车普通淬火钢增加了不少难度。但为了尽可能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我们也采取了一些补偿措施。如为确保刀尖角60°±15′的几何精度,我们用线切割加工出,并通过钼丝反复切光(磨光)的方法,不仅确保了刀具精度而且使刃口得到放电磁化,同时还对刃口和其它表面,用金刚石油石,进行了认真的研磨,以力求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提高刀具耐用度。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一般淬火钢(高速钢除外)在切削温度达到400℃时,硬度则迅速下降,但726硬质合金刀片则仍保持原来硬度。所以在切削淬火钢时,可利用淬火钢的这一特点,适当提高切削速度。但也不易过高,一般选用V=30-75米/分。但考虑到刀尖强度过低和刀杆刚性不好的实际情况,我们经反复试验认为在9-12米/分时较好。

(五)切削深度的选用

一般车淬火钢dp=0.05-2mm,而车螺纹考虑到刀尖热负荷大,刀杆细而振动大的实际情况,我们切削量采用第一刀dp=0.2mm,在随后的各刀中,第一刀dp=0.1mm,第二刀dp=0.05mm,而这样不断的交替进行,直至量规检测差多时再反复光几刀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减少刀具振动,降低刀尖热负荷,防止刀尖崩刃,以提高牙形精度和表面质量。

(六)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为确保螺纹牙形半角精度,装刀时用对刀仪严格对刀,力求准确。(2)对刀后进行试切,可通过车试棒,检测试棒半角来核对装刀精度是否正确。三.结论

只要能正确的认识淬火钢的性能和它在切削加工中的特点,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进行正确的操作,淬火后车螺纹环规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找打选用的刀具材质和所加工的工件材料性能尽可能相适应,并正确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角度,或改进加工工艺,这样“难加工”就可以转化为可以加工或者容易加工,甚至生产效率可以成倍地提高。

通过淬火后车螺纹环规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淬火钢的切削加工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零件结构的不断复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淬火钢切削加工技术将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灏等《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2.吴雪松等《可转位刀具实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常宝珍等《车工技术问答》.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何建民等《高级车工必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四篇: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摘要:文章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针对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的应用展开分析,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稳定塘系统、地下渗滤系统、蚯蚓生态滤池四种工艺,目的在于真正解决生活污水问题,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系统

通过相关数据限制,发展中国家中,大约25%的人口未获得卫生系统保障,在这25%的人口中,也有一部分农村人口。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研究的热点,实际也有非常多的技术得到应用,但是受技术特点的限制,导致实际运用效果不理想,并且还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十分重要。1 农村生活水质以及污水量特征 1.1 农村水质

关于农村水质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人口具有分布范围广、不均匀的特点,导致一些地方并未配置污水排放管网等相关设备;(2)农村地区在生活污水排放方面带有集中性,污水浓度高,其中掺杂着一定量的有机物;(3)农村个别地区的生活污水性质带有相似性,以前水中重金属以及农药等十分少见,然而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导致污水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尤其是氮、磷等,对水质形成了极大的影响;(4)因为生活习惯问题,排放污水的时间段不同,对水质造成影响。上述特点,直接反映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严重性。1.2 农村生活污水量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量,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村生活污水量较少,主其原因在于农村的居住环境相对而言较为分散,涉及到的用水量也就比较少,从而形成的生活污水量也就比较少;(2)污水量的变化系数比较大,因为农村地区的生活上十分规律,使一般排放污水的时间都集中在早上和傍晚,很少在下午和夜间排放,所以污水量方面带有规律性,即污水量变化系数比较大,甚至很少出现连续性;(3)污水量高峰期比较固定,几乎固定于每日的上午、中午。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的应用 2.1 人工湿地系统

所谓人工湿地系统,即以自然湿地系统为基础,对其中的一些功能进行完善,例如美国湿地研究人员Hammer,对人工湿地进行了这样的定义:“一个为了人类的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2]

[1]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与沉水植物、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由此可以总结,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主要是一种通过对低洼湿地沼泽地污水进行处理的应用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污水的排放,将其排控至有水声植物生长的土壤中,将生活污水的影响降至最低。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同时囊括了化学、物理以及生物这三门学科,由此体现其对于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势。如果湿地系统成熟,会在植物根系以及填料的表面形成非常多的微生物膜,这时系统会将内部有害物质去除,其中包含填料以及根系的阻截。此外,还包含一些有机质,去除有机质主要是利用生物膜内微生物同化吸收、异化分解等方法实现。湿地床层内,植物会发挥出对于氧气的运输、释放等作用,确保根系四周的微环境依逐渐呈现出好氧、缺氧、厌氧这三种状态,为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微生物对于磷的过量积累提供极大的条件,更加高效的去除氮磷。最后,定期改变湿地基质和植物收割,将污染物质从湿地系统内真正消除。2.2 稳定塘系统

稳定塘系统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土地进行调整,设置围堤以及带有防渗层作用的池塘,以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为基础,对污水进行净化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同时,稳定塘也是菌藻共生系统,其中包含的异养型细菌,可以使水内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成为CO2、H2O,并且将水内溶解氧消除,塘内藻类主要是借助太阳光能所发挥的光合作用,使CO2内的碳转变为碳源,将自身机体合成之后释放出氧气。要想实现真正去除COD,可以利用异养菌所带有的新陈代谢功能;将稳定塘中的氨氮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同化以及吹脱这两种作用,生物同化作用的形成,来源于藻类、细菌等的新陈代谢,使氨氮和硝酸盐氮等物质转变为有机氮,藻类生长需要的氮源主要为氨氮。稳定塘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藻类所具有的同化吸收、沉淀这两种作用。另外,稳定塘内使用有效的方法对藻类进行收集,也能够达到脱氮除磷这一目的。

2.3 地下渗滤系统

地下渗水系统在构成上十分简单,主要包括化粪池、土壤渗滤装置这两个部分,实际应用中,技术具体程序如下:第一,将利用渠道将生活污水引入到化粪池中,并且在化粪池内进行预先处理,随后再将处理之后的污水投放至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如果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可以利用土壤本身具有的毛细力、重力等作用,将污水扩散。关于地下渗滤系统的净化机理,除原本的物化吸附、生物降解、化学沉淀、动植物等相关作用之外,也有其他的土壤生态处理系统工艺,具体如光降解、光催化以及植物吸取。大量SS 渗入到渗滤系统之后,都会被砾石、土壤胶体以及土壤粒子等物化吸附,并且通过化学作用将其去除,只有比较少的[4][3]SS残留在植物根系以及原生动物中,其余都通过系统所带有的生物作用将其去除。例如COD便是利用渗滤系统中具备的厌氧好氧生物作用将其去除;氮是依靠土壤所带有的吸附、沉淀、过滤以及离子交换等作用将其去除,磷是在土壤粒子所带有的物理截留、化学沉淀以及微生物同化等作用下被去除。该系统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将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等物质去除,并且能够有效分解污水中的病原体,但是缺陷在于涉及到大量资金,对于农村生活用水生态处理而言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2.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也被称为蚯蚓生物滤池,主要是通过蚯蚓这种生物,将土壤透水性、有机物质分解转化等进行提升,属于一种生态与生物相结合的技术。蚯蚓生物滤池中所使用的滤料,从上至下为蚯蚓有机分解层、中间层、下部碎石承托层三个部分。该系统本身带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内有大量真菌、细菌、霉菌以及蚯蚓生长。滤池是以基质、蚯蚓、微生物这三个元素组成带有复合性的生态系统,并且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三门学科的知识,以此实现污水净化,在这种复杂的生态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如果污染物进入蚯蚓生态滤池,第一会在填料机械的作用下将其过滤、截留、吸附,使其中一些粗大的有机物在蚯蚓作用下被分解,一些有机物也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利用。第二,微生物通过污水中胶体态、溶解性有机物这两种形态,实现食物的生存与繁殖,使其在填料颗粒表面逐渐形成一种生物膜;第三,蚯蚓将滤床内形成的生物膜当做营养源,通过对营养源的吸收、消化以及分解等,使污泥减量,并且提高其稳定性。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农村水资源安全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现如今我国污水生态系统已经逐渐趋于完善,这对于今后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进行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施畅, 张静, 刘春,等.基于生物-生态耦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7(1):102-108.[2]宋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措施探讨[J].水能经济, 2017(4):375-375.[3]龙珍, 韦斯, 张亚平,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10).[4]赵斌, 吴献花, 王泉,等.基于模糊积分模型的抚仙湖北岸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效果评价[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12):22-26.

第五篇:标准工艺应用策划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简介„„„„„„„„„„„„„„„„„„„

三、工艺应用策划„„„„„„„„„„„„„„„„„

四、措施和控制要点„„„„„„„„„„„„„„„„

.(1)阶梯基础施工„„„„„„„„„„„„„„„..(2)基坑回填„„„„„„„„„„„„„„„„„(3)角钢铁塔分解组立„„„„„„„„„„„„„(4)导地线展放施工„„„„„„„„„„„„„„(5)导线耐张管压接„„„„„„„„„„„„„„„(6)导线接续管压接„„„„„„„„„„„„„„„(7)地线耐张管压接„„„„„„„„„„„„„„(8)地线接续管压接„„„„„„„„„„„„„„(9)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10)导线弧垂控制„„„„„„„„„„„„„„„(11)地线弧垂控制„„„„„„„„„„„„„„„(12)均压环、屏蔽环安„„„„„„„„„„„„„(13)导线防振锤安装„„„„„„„„„„„„„„(14)地线防振锤安装„„„„„„„„„„„„„(15)OPGW弧垂控制„„„„„„„„„„„„„„(16)OPGW悬垂串安装„„„„„„„„„„„„„(17)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18)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19)光纤熔接与布线„„„„„„„„„„„„„„(20)接头盒安装„„„„„„„„„„„„„„„„(21)余缆架安装„„„„„„„„„„„„„„„„(22)接地引下线安装„„„„„„„„„„„„„„(23)接地体制作„„„„„„„„„„„„„„„„(24)塔位牌安装„„„„„„„„„„„„„„„„(25)相位标识牌安装„„„„„„„„„„„„„„(26)警示牌安装„„„„„„„„„„„„„„„„

五、准工艺宣贯和培训„„„„„„„„„„„„„„„

六、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

七、基础施工„„„„„„„„„„„„„„„„„„„„

八、铁塔组立„„„„„„„„„„„„„„„„„„„„

九、存在问题„„„„„„„„„„„„„„„„„„„„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基建/3)182-2015

(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基建/2)112-2015.(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基建/2)186-2015.(4)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的通知(基建/【2006】135号)(5)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重点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2】20号)(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三)典型施工方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板】

(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2010】19号.(8)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9)本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总体策划》.(10)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二、工程简介

三、工艺应用策划

为深入推进“三通一标” 研究成果的应用,进一步统一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全面提升施工工艺水平,提高电网发展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国网公司基建部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应用基础上,组织编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 系列书籍、光盘,作为“标准工艺”培训教材。

施工项目部组织召开了“标准工艺”应用策划会议。施工项目部相关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施工项目经理于燕燕明确了此次策划贯会的目的:严格按照“标准工艺库”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

工艺水平,为隆达电厂—谷庄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施工队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网公司“标准工艺”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工程参建单位质量意识,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提升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队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严格施工工艺,按照“标准工艺库”的标准工艺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工艺水平,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分7个专辑,分别是: 变电站土建工程房屋建筑专辑、变电站土建工程附属建筑专辑、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电气一次安装专辑、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电气二次安装专辑、送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专辑、送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专辑、送电线路工程高压电缆施工专辑。

“标准工艺库” 以实物图片、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段,对输变电工程主要施工工艺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重点对各项工艺施工流程、工艺控制要点、工艺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

为了迅速将“标准工艺”内容落实到工程各级项目部、作业现场,确保标准工艺应用率达到95%。施工项目部经理于燕燕还要求隆达电厂—谷庄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各施工人员在认真学习应用好标准工艺,加强学习与研究,增进理解的基础上,在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创优规划和细则中必须体现标准工艺相关内容,将标准工艺应用情况纳入工程安全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的内容中去。

四、措施和控制要点(1)阶梯基础施工:

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2、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2)基坑回填:

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保护帽浇筑:

1、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 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3)角钢铁塔分解组立:

1、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5、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6、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7、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8、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

9、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4)导地线展放施工:

1、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同一档内连接管与修补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

3、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4、在不允许接头档内,严禁接续或补修。(5)导线耐张管压接:

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6)导线接续管压接:

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7)地线耐张管压接:

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8)地线接续管压接:

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9)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

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10)导线弧垂控制:

1、导线弧垂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

2、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110kV 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150mm,220kV 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偏差值≤250mm。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400mm。

3、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应一致,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100mm。2)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220kV允许偏差 ≤80mm,330~500kV允许偏差≤50mm。

4、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11)地线弧垂控制:

1、挂线后应随即在观测档检查弧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

2、当线路上方有电力线时,地线与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单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

1、绝缘子表面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3、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装备有可靠的锁紧装置。(12)均压环、屏蔽环安:

1、均压环、屏蔽环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均压环、屏蔽环不得变形,表面光洁,不得有凸凹等损伤。

3、均压环、屏蔽环对各部位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4、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符合设计要求。软引流线制作:

1、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

2、引流线不宜从均压环内穿过,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相摩擦。

3、铝制引流连板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并沟线夹的接触面应光滑。

4、引流线间隔棒(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

5、引流线安装后,检查引流线弧垂及引流线与塔身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要求。

6、如采用引流线专用的悬垂线夹,其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13)导线防振锤安装:

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2、导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3、安装防振锤时需加装铝包带。

4、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4)地线防振锤安装:

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2、地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3、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5)OPGW弧垂控制:

1、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800mm。

2、当穿越电力线时,在被穿越导线最大弧垂状态下,OPGW对被穿越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3、挂线时对孤立档或较小的耐张段及大跨越耐张段等的过牵引长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4、OPGW架线施工必须采用张力放线。(16)OPGW悬垂串安装:

1、金具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2、悬垂线夹安装后,应垂直地平面。

3、接地引线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接地引线应顺畅、美观。(17)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

1、防振锤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OPGW地线上的防振锤应与OPGW平行,并加装预绞丝,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3、防振锤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8)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

1、用夹具固定OPGW引下线,控制其走向,OPGW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

2、夹具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引下,间距为1.5~2m。

3、安装时要保证OPGW顺直,耐张线夹OPGW引出端应自然、顺畅、美观。(19)光纤熔接与布线:

1、剥离光纤的外层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

2、接头盒内应无潮气并防水,安装时各紧固螺栓应拧紧,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

3、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光纤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

4、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熔接。(20)接头盒安装:

1、OPGW接头盒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安装高度宜8~10m,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

2、接头盒进出线要顺畅、圆滑,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21)余缆架安装:

1、余缆紧密缠绕在余缆架上。

2、余缆架用专用夹具固定在铁塔内侧的适当位置。

(22)接地引下线安装:

1、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接方式要符合规定,要进行热镀锌处理。

2、接地引下线连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接地引下线应平敷于基础及保护帽表面。

3、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接地引下线应平直、美观。

4、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测量接地电阻。接地螺栓宜采用可拆卸的防盗螺栓。(23)接地体制作:

1、接地体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接地体间连接必须可靠。

2、水平接地体敷设宜满足下列规定:1)遇倾斜地形宜等高线敷设;2)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3)接地体铺设应平直;4)对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应与设计协商解决。

3、垂直接地体打入深度应满足要求,应垂直打入,并防止晃动。

4、接地体焊接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24)塔位牌安装:

1、塔位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2、安装在线路铁塔小号侧的醒目位置,安装位置尽量避开脚钉,距地面的高度应统一安装位置。

(25)相位标识牌安装:

1、相位标识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2、安装在导线挂点附近的醒目位置。(26)警示牌安装:

1、警示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2、警示牌距地面的高度对同一工程应统一安装位置。

五、准工艺宣贯和培训

为进一步统一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全面提升施工工艺水平,提高电网发展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施工项目部对标准工艺进行宣贯。

项目部组织召开了“示范光盘”宣贯会议。项目经理于燕燕,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宣贯会由项目经理于燕燕主持。

于燕燕明确了此次宣贯会的目的:严格按照“示范光盘”德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全面提升周口供电公司的建设管理水平,荷花-谢安110kVⅡ回线路工程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严格施工工艺,按照“示范光盘”的标准工艺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工艺水平,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项目经理于燕燕对施工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进行学习并作了总结性发言:要求各施工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网公司“示范光盘”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工程参建单位质量意识,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提升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此次宣贯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

1、阶梯基础施工:

1.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1.2、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2.基坑回填:

2.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3.保护帽浇筑:

3.1、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 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4、角钢铁塔分解组立:

4.1、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5、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6、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7、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8、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

9、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5、导地线展放施工:

5.1、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同一档内连接管与修补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5.2、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4、在不允许接头档内,严禁接续或补修。

6、导线耐张管压接:

6.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6.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6.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7、导线接续管压接:

7.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7.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7.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7.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7.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7.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8、地线耐张管压接:

8.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8.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8.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8.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8.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9、地线接续管压接:

9.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9.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9.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9.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9.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10、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

10.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0.2、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10.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10.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10.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10.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11、导线弧垂控制: 11、1.导线弧垂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

11.2、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110kV 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150mm,220kV 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偏差值≤250mm。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400mm。

11.3、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应一致,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100mm。2)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220kV允许偏差 ≤80mm,330~500kV允许偏差≤50mm。

11.4、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

12、地线弧垂控制:

12.1、挂线后应随即在观测档检查弧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

1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

12.3、当线路上方有电力线时,地线与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13、单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

13.1、绝缘子表面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13.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13.3、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装备有可靠的锁紧装置。

14、均压环、屏蔽环安:

14.1、均压环、屏蔽环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14.2、均压环、屏蔽环不得变形,表面光洁,不得有凸凹等损伤。14.3、均压环、屏蔽环对各部位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4、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符合设计要求。

15、软引流线制作:

15.1、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

15.2、引流线不宜从均压环内穿过,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相摩擦。15.3、铝制引流连板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并沟线夹的接触面应光滑。

15.4、引流线间隔棒(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

15.5、引流线安装后,检查引流线弧垂及引流线与塔身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要求。

15.6、如采用引流线专用的悬垂线夹,其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

16、导线防振锤安装:

16.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16.2、导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16.3、安装防振锤时需加装铝包带。

16.4、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

17、地线防振锤安装:

17.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17.2、地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17.3、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

18、OPGW弧垂控制:

18.1、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800mm。

18.2、当穿越电力线时,在被穿越导线最大弧垂状态下,OPGW对被穿越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18.3、挂线时对孤立档或较小的耐张段及大跨越耐张段等的过牵引长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18.4、OPGW架线施工必须采用张力放线。

19、OPGW悬垂串安装:

19.1、金具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19.2、悬垂线夹安装后,应垂直地平面。连续上、下山坡处杆塔上的悬垂线夹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规定。

19.3、接地引线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接地引线应顺畅、美观。20、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

20.1、防振锤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安装OPGW地线上的防振锤应与OPGW平行,并加装预绞丝,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3、防振锤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

21、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

21.1、用夹具固定OPGW引下线,控制其走向,OPGW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21.2、夹具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引下,间距为1.5~2m。

21.3、安装时要保证OPGW顺直,耐张线夹OPGW引出端应自然、顺畅、美观。

22、光纤熔接与布线:

22.1、剥离光纤的外层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

22.2、接头盒内应无潮气并防水,安装时各紧固螺栓应拧紧,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

22.3、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光纤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22.4、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熔接。

23、接头盒安装:

23.1、OPGW接头盒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安装高度宜8~10m,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

23.2、接头盒进出线要顺畅、圆滑,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

24、余缆架安装:

24.11、余缆紧密缠绕在余缆架上。

24.2、余缆架用专用夹具固定在铁塔内侧的适当位置。

25、接地引下线安装:

25.1、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接方式要符合规定,要进行热镀锌处理。

25.2、接地引下线连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接地引下线应平敷于基础及保护帽表面。25.3、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接地引下线应平直、美观。

25.4、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测量接地电阻。接地螺栓宜采用可拆卸的防盗螺栓。

26、接地体制作:

26.1、接地体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接地体间连接必须可靠。26.2、水平接地体敷设宜满足下列规定:1)遇倾斜地形宜等高线敷设;2)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3)接地体铺设应平直;4)对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应与设计协商解决。

26.3、垂直接地体打入深度应满足要求,应垂直打入,并防止晃动。26.4、接地体焊接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27塔位牌安装:

27.1、塔位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2、安装在线路铁塔小号侧的醒目位置,安装位置尽量避开脚钉,距地面的高度应统一安装位置。

28、相位标识牌安装:

28.1、相位标识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28.2、安装在导线挂点附近的醒目位置。29警示牌安装:

29.1、警示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29.2、警示牌距地面的高度对同一工程应统一安装位置。

七、基础施工

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

3、保护帽浇筑: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 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八、铁塔组立:

1、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5、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6、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7、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8、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

9、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九、存在问题

1、基坑回填,应分层夯实,部分基础存在防沉层高度不够;遇雨水下沉现象;已落实。

下载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线外螺纹车削工艺研究与应用[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钢铁水脱硅工艺研究及应用

    重钢铁水脱硅工艺研究及应用 (壹佰钢铁网推荐)铁水中的硅并非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过高的硅含量只会增大转炉脱磷难度,影响炼钢生产的稳定。 重钢采用的是紧凑的“一罐制”生产......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实验报告(合集)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 学院 标 准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标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dfkjf;laj lk 学fg d......

    中国古代共振研究与应用

    中国古代共振研究与应用 粟 新 华 (邵阳学院物理系,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共振现象与共振实验,指出共振效应在中国古代的应用. 关键词:《墨子》;张华;沈括;钟;弦;泉......

    油棕的研究与应用

    油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重要的油脂品种.棕榈油以其良好的氧化稳定性、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受到食品行业的青昧.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并且对棕榈......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

    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The silicone materials research progress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硅材料的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硅材料在灌封,LED封装方面的用途并展......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与工作分析相关的概念P1 1、任务 2、职责 3、岗位 4、工作 5、职业 二、工作分析的原则P2 1、系统原则 2、能级原则 3、标准化原则......

    5A06与6061铝合金焊接工艺实验与研究

    5A06铝合金是一种铝镁系防锈铝,6061铝合金是一种铝镁硅系锻铝,两者的特点是:中等强度,良好的塑性、焊接性和抗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铁道车辆结构件。因生产工艺要求对5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