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0:1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

第一篇: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

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____ A.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B.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D.普及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发展学生的个性 3、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____ A.思维的广阔性

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灵活性

5、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__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6、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____ A.课程类型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模式

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8、”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____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9、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0、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1、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____ A.11—13岁

B.13—18岁

C.18—25岁

D.30一40岁

12、课堂常规是每名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____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13、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____ A.稳定性

B.易变性

C.功能性

D.复杂性

14、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____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个体自我

15、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容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倒摄与前摄抑制

16、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____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8、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____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100C.120 D.125 2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21、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A.相互促进关系

B.平等关系

C.授受关系

D.教学关系

22、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____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23、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____的课堂中。

A.范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非指导教学法

D.发现法

24、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25、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____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26、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2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2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____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2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____ A.皮亚杰

B.华生

C.布鲁纳

D.科尔伯格

2、教学策略具有____等特征。

A.组合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高效性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 A.

3、4岁~11、12岁

B.

5、6岁~11、12岁

C.

6、7岁~11、12岁

D.

5、6岁~12、13岁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____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____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7、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 A.序列性

B.针对性

C.方向性

D.实在性

8、对教学模式研究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____ A.乔伊斯和韦尔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布鲁纳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年的教育方针。A.1957

B.1958

C.1985

D.1995

11、《演说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教育家____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12、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___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3、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____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14、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____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课堂灌输

D.活动体验

15、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16、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____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7、沃森的四卡实验主要说明了什么?____ A.人们倾向于证实

B.人们倾向于证伪

C.人们倾向于推理

D.人们倾向于选择

1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____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9、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___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20、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2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2、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__ A.主体我和客体我B.自我和超我C.本我和自我D.本我和超我

23、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稳定性

24、”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A.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6、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2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2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____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2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第二篇: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____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2、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____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个体自我

3、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即____ A.知、情、意、行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和道德观

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4、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____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8、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称为____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9、在以下有关课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B.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最佳

C.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可采取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D.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师生情感纽带的力量越强,教学效果越好

1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____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 _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13、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14、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____ A.自我B.本我C.超我D.理想我

15、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____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16、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____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7、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18、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活分成三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____ A.福勒

B.费斯勒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____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20、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____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2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____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23、学生因为教师和蔼可亲、知识广博而喜欢其所教课程。这主要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2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____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25、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____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被称之为____ A.学校机构

B.学校体制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2、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3、一般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有____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习的促进者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5、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____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6、1986年,我国颁布了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8、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____ A.依从

B.逆反

C.认同

D.内化

E.外化

9、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____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C.儿童多动综合征

D.儿童厌学症

10、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11、问题的解决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____ A.提出假设

B.扩充假设

C.运用假设

D.确定假设

E.检验假设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13、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____ A.教学心理学

B.教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14、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____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5、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____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16、下列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是____ A.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

B.为得到同学的羡慕而努力学习

C.为家长挣面子而努力学习

D.对某门学科本身感兴趣

17、下面哪位学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____ A.华生

B.杜威

C.铁钦纳

D.詹姆斯

18、师范学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____ A.生产力的发展

B.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C.普及义务教育

D.社会分工细化

19、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____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0、初中阶段学生品德发展具有____的特点。

A.稳定性

B.动荡性

C.延缓性

D.爆发性

21、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后进生的不良言行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言行。这一现象的适当解释是____ A.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B.老师的威信

C.从众

D.认知失调

22、群体的心理效应包含有____ 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压力

D.群体动力倾向

23、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____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2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 A.“废科举,兴洋务”

B.“办洋务,兴学堂”

C.“废科举,兴学堂”

D.“废私塾,兴学堂”

25、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 A.期望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放大效应

D.预期效应

第三篇:新疆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地方)考试试题

新疆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地方)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____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____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灵活性

D.差异性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____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____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__ A.专攻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7、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____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8、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____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9、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10、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1、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____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12、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100C.120 D.125

13、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____ A.诱因

B.问题情境

C.学习期待

D.强化

1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____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15、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____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6、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____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7、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____ A.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

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18、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____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9、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20、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21、学生法语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更容易,这属于____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2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是____ A.壬寅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戍学制

23、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是陆钦斯的____ A.白鼠按键取食实验

B.白鼠走迷宫实验

C.“量杯”实验

D.儿童攻击实验

24、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____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25、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____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性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____ 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

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

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

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德育的____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____ A.支持作用

B.定向作用

C.阻碍作用

D.强化作用

6、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创造性

7、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____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8、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____ 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

9、教学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有____ A.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校的升学率

B.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C.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D.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E.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0、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____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1、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 A.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B.两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D.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

12、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____ A.社会生产

B.自然环境

C.人口数量

D.政治需要

13、教学能力主要包括____、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A.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管理能力

D.教学设计能力

14、”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5、下列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____ 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16、以下对学生的本质属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B.学生是小大人,他们和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C.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D.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17、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____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C.儿童多动综合征

D.儿童厌学症

18、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为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____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

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19、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____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20、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21、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____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22、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动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属于____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24、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__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B.发展是跳跃的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2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反映出对____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第四篇:201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试题

201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__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的教育心理学家是____ A.布鲁纳B.布卢姆C.加涅D.奥苏伯尔

3、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____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4、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____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5、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6、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

8、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9、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____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1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1、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现象叫____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____ 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13、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90

C.100

D.125

14、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15、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

16、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____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17、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____ A.人的潜能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D.有无心理疾病

18、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19、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逆向迁移

20、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字,这种迁移最符合____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21、下列哪个不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____ A.思维可逆性

B.以自我为中心

C.多维思维

D.具体逻辑思维

22、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____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23、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 A.0.25—2秒

B.0.25—20秒

C.2—5分钟

D.5分钟—一辈子

2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____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A.绅士教育B.自然教育C.和谐教育D.武士教育

2、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____ A.庠

B.序

C.学

D.瞽宗

3、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英语字母“a、b”时,将出现__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下列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____ 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地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5、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D.国家最高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

6、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____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____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____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9、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____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A.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1986年,我国颁布了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____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B.教育投资

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3、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 ____ 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5、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__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6、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为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____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

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17、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____ A.策略成分

B.品德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18、社会的____决定了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C.主流文化

D.政治精英

1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____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20、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____ A.教学心理学

B.教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1、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22、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____ A.理解

B.审题

C.知识重现

D.解题

2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____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4、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即____ A.快速性

B.概括性

C.观念性

D.内潜性

E.简缩性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主观题总结

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2)教育与文化: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7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8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4简述教师角色

(1)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者,授业解惑这,管理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2)现代的教师角色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记忆口诀:社区开发促进终身研究】

15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 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5)身体素养。

16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3)文化知识

17请简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需逐条展开】

18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的阶段。

19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22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3新课改的具体内容(1)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4)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5)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简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

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29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记忆口诀:置气西宫,理因思量】

3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32简要论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要善问;(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33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3)不足之处:①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4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②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经常转化交替的。

35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2)对教育的意义

①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②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3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8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设置合适的目标; ③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④训练归因

(2)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表达明确的期望

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④有效的运用表扬

39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

4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1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42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4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建构主义)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44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45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需逐条展开】

46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冲动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按部就班;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为特征。

47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建立家庭生活,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4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9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0如何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

(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角色扮演(5)价值辨析

(6)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2简述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全方位考点,整体掌握&个别原则的基本要求)(1)方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6)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

【记忆口诀:书方知信,极致因善】

53简述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4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5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2)榜样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3)指导实践法

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4)情感陶冶法 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56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57简述指导实践法的基本要求

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运用指导实践法要注意:

(1)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2)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与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相结合。(3)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有序有恒的要求,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4)要不断地督促检查,使之坚持。(5)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58简述情感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具体要求:(1)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9简述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班级活动(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操行评定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60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有哪些?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下载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新疆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 A.经济收入B.良好的......

    2015年新疆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试卷

    2015年新疆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____ A.具体内容B.学习......

    2017年新疆教师资格认定(小学)试题

    2017年新疆教师资格认定(小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由于最近大家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事项都希望获得更深入的了解,紫光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的传统版教师......

    教师资格证的认定

    请在4月15日——5月5日期间,登录中国教师网申请报名,网址是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全省开展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

    2017年新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拟试题

    2017年新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2011新疆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2011新疆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http://www.hteacher.net2011-01-18 10:15教师网[您的教师考试网] 2011新疆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TAG标签: 2010年《教育学A......

    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

    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将相和说课稿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