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5篇可选)

时间:2019-05-15 00: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

第一篇: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

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

陕西省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 曹永红

搞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分析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

关键词:

参与者

氛围

灌输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旧观念、旧做法,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老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粗浅地谈谈我的认识。

一、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课堂上,我经常用鼓励性的眼神使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彼此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在观点分享和碰撞过程中,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时而穿针引线,巧妙点拨,适时评价,学生才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讨论交流中,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了个性,得到了发展。而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了下来,去掉权威的光环,充分尊重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做耐心的观察者、倾听者,积极和他们交流的对话者。把学生置于自己平等地位,教师蹲下来看学生,进入学生的角色,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体谅,少一点苛求,少一点求全,创设师生接纳、欣赏、尊重的环境和气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生的参与者。

二、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和认识。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欣赏孩子们的“闪光”之处,从孩子们的单纯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形成“学习共同体”。有时我发现学生的解题方法是自己没想到的,因此异常的兴奋,和学生同时鼓掌。

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加法”课上,我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我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我提出一系列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一一回答。当列出算 式并计算出:2+6=8时,一生问:“6+2=8”行不行?我给予了及时的、适当的赞扬和鼓励。这就是在欣赏孩子们的“闪光”之处;在祝贺学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祝贺自己从孩子们那里学到了方法,这就体现了师生间共同分享感情和认识。

三、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中心,是学生的严格管理者,教师的话不能不听,教师的观点也绝对正确。学生把教师的话当作圣旨,至理名言,甚至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的观点与不满。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丝毫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和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师生在互动中把规律寻找出来。在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静听、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自主学习,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寻找真理。

4、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错误和不足。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是人,也会有过失、错误和不足。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让学生看见老师的坦诚,并以此为榜样,坦然面对困难、挫折、失败,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时当学生提出多种解法时,我非常坦诚地承认自己都 没有想到。作为老师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正是这种勇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进步,这种亲切的、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定是高效的学习,个性的张扬。因为从学生的角度讲,老师亲切和我们站到了一起,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实实在在地感受了老师的爱,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师角度来讲,走到学生中去,教师会更多地了解学生思维和学生态度、情感等,学生与教师就共同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友善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才能创建一个学生能够接纳的,心理上愉悦和精神上鼓舞的,乐于参与,能够充分释放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师生才能真正产生心灵对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走进新课程的保证。

第二篇:团日活动参与者心得

班级团日活动心得体会

我们这次团日活动是以“我们是一家”为主题,目的是让我们同班的人可以更快的熟悉,更快地学会合作以及更好地相处。我们也很期待这次的团日活动。

活动之前,我们也切身的感受到了策划者们的辛苦和用心,他们为了搞好这次的活动,开了多少次会,熬了多少次夜,做了多少工作,这些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但能亲身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和负责。对此,我很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精心策划,感谢他们的细心准备。

活动中,我们都很配合。积极地参与活动,虽然现场有点混乱,但这是无法避免的,毕竟我们人多,场面的确不好控制。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我们顺利完成了活动。

在这里,我也简单描述一下我们的活动情况。第一次活动,是在东北乡村菜馆举行的包饺子体验生活。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饺子,而且体会到了青春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第二次活动是在6教101举行的快乐学习游戏活动,以播放励志短片开场,之后由学生代表向我们推荐好书好电影的环节使到场的每个人受益匪浅。活动进行到互动游戏时达到高潮,整个教室充斥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活动

持续四个小时,虽然我们都很不舍,无奈时间已到,只能结束了。最后一次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那天我们一起出发去了合肥市科技馆,在那里的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我们的责任和学习意识。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软件1班团组织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友情,学会了合作,与更多的同学熟知!

也许很多年之后,当我回想起那些温暖的活动,我会打心底里流露出一抹最甜的微笑,可爱的软件1班,我爱的软件1班!

吴欣翰

第三篇:教师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多尔所提出的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对话”是要求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组织”、“引导”、“促进”是由语文教师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专业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当“平等中的首 席”。

“组织者”的职能是什么? “组织者”的职责是做好组织筹划工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开发与选择余地的学习资源,创设适宜的与学习任务内容相匹配的学习环境,准备各种适用的物质装备和方便条件,让学生“充分自由”、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

首先要认真组织文本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其次要组织相关教育资源,发掘学生的拓展空间,配置教学装备,选择运用教学手段;最终要组织教学活动形式,制定教学方案,搭建现代化语文课堂的新型教学活动平台。总之,要尽最大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潜心安排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点拨的内容、方式、过程,及时空分配与交替,把语文课建构成学生、教师、文本、环境等诸要素优化组合、协调互动的“语文学习共同体”。

什么是“引导者”的教学行为? “引导者”进行“语文指导”的教学行为应当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引路人”不是背人走路的脚夫,“导游”不是代人去游。“引导”的关键一是要“引”,二是要“导”,要因势利导、开启悟性,指点迷津,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从宏观上讲,教师要适应引导对象的心理需要,按照学生的眼光,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他们的基础、经验和不足,理解他们的需要、动机、思想、感情和愿望,相信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心甘情愿地站在“合作伙伴”的位置,千方百计地把学生顺利地由已知导人未知.快步走向自己的“最近发表区”。从微观上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活动:

一是引入课题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践,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与面临的新课题碰撞,引起疑问,大胆预测,形成急切的学习期待。

二是引入精神领域。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活经历,情感、思路与教师、教材情感、思路的交汇点,进人不同角色,进行换位思考,用心灵去感悟体验。

三是引向预期目标。强化目标意识,捕捉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结点,把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结合起来,发现和选择从已知导人未知、最终抵达学习目标的手段与方法。注意目标分解的层次等级和提升梯度,避免在同一层面上搞重复教学。

四是引向广阔天地。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启发学生自由进出,超脱课文,以开放的心态,在广阔的时空中自由学习、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引导”者最聪明的做法是启发学生用已知去获取未知.不断地把昨天依靠老师教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今天“用不着教”的“自学内容”。凡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都要让它随时投人运转;凡是学生已经具备的技能包括内在潜能,都要为他们提供尝试实践或施展释放的机会,尽可能不再做“越姐代应”吃力不讨好的事。

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起码要从两个基本方面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首先是由“教书”向“育人”转变,由“智育型”向“素质型”转变。自觉放弃“知识垄断者”的地位,转而注重对人的研究,注重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组织和引领学生冲破应试“分数”的重压,走向健全的人文天地,注重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夯实早期基础。其次是由“传授型”向“导学型”转变。尽决改变重复搬运知识结论的劳苦,转而探讨“学会学习”的条件、途径和方法。引领学生致力于“元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主动学习格局的形成与完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组织得力,引导得法,适时参与,即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一、组织得力——— 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1.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文也必须以兴趣为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兴趣。如运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的教法,及时的激励性评价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的学生常这样表达他们眼中的语文课:“老师每天朝气蓬勃,精神饱满,带动了我的学习热情。”“我非常佩服老师对语文的满腔热情,每一堂课都能使我保持一种激昂的情绪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老师的课总是那么有激情,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不胜感激。”可见教师组织得力,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2.做好两个调控,提高阅读实效

第一,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有很有价值的“生成”内容可作灵活处理。

但要注意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经常性地因“生成”内容而使课堂显得支离破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决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阅读教学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过多的讨论、表演,学生的情绪处于无限度的亢奋之中,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因此,课堂上该默读时就要让学生进行默读,该独立思考时就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课堂情绪有张有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引导得法——— 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1.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应尽可能地激活学生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学生对“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有不同的理解,笔者便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同学们思维之活跃,争论之热烈,笔者紧抓有利时机予以点拨、引导,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尽情的张扬。2.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如在教学《祭十二郎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进行朗读实践。学生朗读到韩愈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特别是读到宦海浮沉的苦闷和担心幼子难于养大的忧虑时,多少孩子的声音颤抖着、哽咽着,眼里含着泪,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痛失侄儿的韩愈& 可见他们已把自己当作了韩愈。3.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教学《项链》一课,可以假设玛蒂尔德找到了项链,让学生想象玛蒂尔德找到了项链后怎么做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自己读过的书呈现给学生,由于在行间字旁标画了不同的符号,学生很容易接受。如在行下画横线表示值得注意,画曲线表示重要,在旁边画“2”表示错误,画“3”表示疑问,画“!”表示赞同,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悟、理解等等。教师给学生作出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引导,学生易于掌握勾、画、圈、点、注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适时参与——— 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蹲下来”教师应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学习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等对话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常有以下几种参与方式。1.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

诵读活动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与语言文字的直接碰撞,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通过范读、引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相机参与诵读,不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2.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

这里的发现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质疑问难基本上成了学生单方面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提出一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从而使教学的重点目标得以落实。3.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当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如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的对话。有几个小组邀请老师表演曹操,笔者很乐意地加入其中,真正形成了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正是在这样既要乐于接纳对方,又要倾诉自我的师生互动、互补的探究学习中,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四篇:合作学习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作用

合作学习教师要发挥好

“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作用

第一,教师要起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激励学生喜欢“合作学习”。从而融洽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时机,并指导学生完成某一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教师既要让学生会“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会“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从而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第三,既要发挥好小组长的“组长责任心”,又要激励好小组成员为“集体争荣誉”的积极性,从而正确处理好小组长与小组成员的关系。从而达到了培养全体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第五篇:应用文学习途径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个人总结

闫慧敏

在本学期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在穆老师的认真讲解、点评下,通过努力学习,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收获

(一)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应用文主要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处理公私事物;具有实用性强、规范性高、针对性强、平易性鲜明以及时效性强等特点。应用文的内容要素包括,主旨要素、依据要素与分旨要素。一篇好的应用文应构思严谨,有理有据,有明确的主旨,让人一目了然。

(二)学会了针对写作的不同情况,正确选择对应的公文种类。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应用很广泛。报告适用于想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主要用于上行文中。请示适用于想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主要用于上行文中。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用于平行文中。

(三)掌握了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行政公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眉首、主体、版记。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眉首部分主要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生效标识及附注;版记一般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引发事件、反线等。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报告与请示同属于上行文,有时在请示的写作中会出现请示与报告兼用的情况;而且在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由于请示与商情函都有请求的含义,有时候会出现请示与商情函混用的情况。

三、心得体会

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有收获也有不足,总体来说收获大于不足。以下是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一些体会:

(一)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研读教材、关注细节。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是学习写作的依据,只有认真的研读教材,熟悉应用文的大体内容,才能更好的学习。

(二)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加强各种文章的理论知识学习,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对应用文章的认识,为将来写作应用文章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加强例文阅读、分析内容,多读作品,多分析作品并要求自己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分析,力求写出分析文字。通过这个环节培养我们阅读与分析能力,对各类应用文章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分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途径。

我清楚的认识到,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中存在的请求与报告,请示与商请函区分、应用问题依然突出。今后要加强应用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学期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快到这个学期的最后阶段了。回顾一下过去,刚来到佛山大学报到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常说日月如梳!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

一、在学习上,比起第一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次测验的成绩也明显比以前有所提高。上个学期由于是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对这里的情况很不熟悉,特别是这里的上课时间,每节课是五十分钟,挺不习惯,经常坐不住,弄到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不自觉地分神,浪费了不少时间。经过上个学期的适应,这个学期基本上都可以习惯了这个学习时间制度,保证每堂课都认真听好听足。还有在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上有了大大的增多,不但坚持每个星期看至少两本专业书以上,还坚持每次看完之后就写下读后感,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使自己以后有

时间就经常打开来看看。在做作业上,我每次都是自己的作业就自己做,不抄袭不作弊,至于写论文的作业就借助课外资料,希望以此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选修课,这个学期我选修了房地产管理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系的内容,但由于我对这方面的兴趣比较浓,因此就报了来读。通过这个选修课,我大概了解到我国目前房地产的形势和基本的房地产知识,有一个比较概括的认识。我想这对我以后出来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毕竟在现代这个社会,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是很必要的,房地产所介绍推销技巧,对于各个行业都是有用的。即使我以后不从事这个行业,我相信我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一定的启发,起码在如何与人打交道上能够有个了解。在学习上,我认为还有一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学习态度!我以前对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常常都是“得过扯过”,不过现在好多了,我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因为我知道学习上的东西来不了弄虚作假,是不懂就不懂,绝不能不懂装懂!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例子都证明了只要保持这两种学习态度才行。所以,我一有问题就问同学和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即使是朋友我也是这样,因为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

二、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可是最我我觉得自豪的是,进大学以来,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

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在娱乐上,我觉得我收获最大就是学会了游泳,其次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增强了体质。这个学期学校规定要进行游泳考试,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挑战。因为我从小到大都不会游泳的,所以我打从心里觉得害怕和担心。不过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我自己的勤奋锻炼,我终于成功通过了这次考试。其次,我们每天下午都有很多体育活动,其中有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我就约几个朋友一起去跑跑步,虽然运动量不是很大,但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一种娱乐方式!现在我觉得我的身体素质已经增强了很多,不再象以前那样经常觉得很累,我想这是我在娱乐上的又一重大收获。

纵上所述,虽然我在这个学期有了一定的进步,可是我仍然存在不少缺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我在这个学期请假比较多,有些时候交作业不是很按时,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时间不是很合理。人们常说,大学的生活是异常轻松和自由的,我也觉得的确是这样。但时间总是宝贵的,我不想成为虚度光阴的人,不想自己在老的时候后悔自己这样浪费时间。为了改正我以上不珍惜时间的缺点,我决定给自己制定以下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具体包括这几点:

(1)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允许自己请假,而且一个学期的请假节数不超过5节;

(2)星期六和星期日尽量多到图书馆去看书,还要多到一些城市去看看,增长自己的见闻;(3)在老师布置作业五天内必须完成,当然论文除外了;

(4)每天晚上不能超过十二点睡觉,要保证充足的精力上第二天的课,防止出现上课时打磕睡的情况;

总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能再浪费一分一秒,特别是在星期天的时间里,要及时总结归纳一周里学的东西,作好笔记。针对自己的专业,多到图书馆看专业书和案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看问题的深度,同时还要多跟任课老师沟通,不懂就问,戒除害羞的习惯。大学生活是很宝贵的,我不愿意平平淡淡地过这几年,我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努力读书,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丰富美丽的色彩。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符合了“三个代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己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书运用语言的要求和如何下苦功夫学习语言,能写出语言较准确恰当的文章。

教学重点:1.记叙的方式、常见的论证方法。2.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将思维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则是由表达目的所决定的使用

语言文字的手段。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

对于应用文章来说,叙述、说明、议论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工作报告、简报、通报、消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因此,本章将把重点放在前三种表达方式的介绍上,对后两种只作一般性介绍。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的特点在于其“过程性”。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情和事物的前应后果,陈述事件、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三,为议论和说明提供事实、依据。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这六个什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六要素。

3、人称

叙述的人称是指作者的立足点和身份。

(1)第一人称

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用“我”、“我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这是第一人称叙述。

它能给人以真切感。

(2)第三人称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叫做第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自由、灵便,意到笔随。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叙述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无第二人称叙述。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但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将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但必须用过渡文字交代清楚。

4、类型

根据叙述的详略情况,可以将叙述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类。概括叙述又叫略述、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在应用文章写作中,作者常常是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结合起来使用的,好的应用文章在需使用叙述时都是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

5、方式

在众多方式中,最常用的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1)顺叙

按照客观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就叫顺叙。这种方法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如果不注意剪裁,平均用墨,会有“记流水账之嫌”。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实际是顺序的变形用法,即把结局或突出片断提到开头之前,其余的叙述依然是从头叙起,直至叙完,与开头衔接、呼应。倒叙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但运用时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曲折、复杂、时空跨度大的事件方可使用,同时应交代清楚倒叙部分的起讫点,注意过渡和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但应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不能节外生枝;要保证主要事件的地位,切忌喧宾夺主;要注意主要事件与插叙部分的衔接,力戒断线或乱线。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它能破解悬念化直为曲,变平浅为神奇,使行文跌宕多姿,产生扣人心悬的魅力。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使用这种方式,要把几个平列事件的起讫点交代清楚,不要把头绪搞乱。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说明的特点在于其“解说性”。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说明要求文字简练,不需要多余的描写,也不需要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抒情和进行推理判断式的议论,只需平实而简洁地说明事物、事理就行了。(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使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解说事物和说明事理时,要注意全面地介绍事物、事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本质特征的介绍,不能只停留在事物、事理的表面现象的介绍上。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事物、事理都有其外或在内的层次顺序,我们应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方位,或按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地介绍清楚,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杂乱无章。

3、作用

(1)解释概念

文章中常常运用注释的方法,对概念作解释,通过注释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

(2)介绍人物 介绍人物包括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特征、经历、地位、相互联系,使人们对于这个人物的情况有了一个概括的基本了解,这在写广播稿或人物详介时常用。

(3)介绍事物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常用于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等文体。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其作用是说明“背景”。(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有说明、论据才可能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才能充分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即通过对事物下定义进行说明。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使人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它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能把握住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定义说明,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但有时不免失之笼统,所以人们常用解释说明加以补充,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这样,在行文时就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产品说明书,广告等类文体就常采用这种方法。(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举例说明有典型举例法等。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例如要介绍某个事件,就要注重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若只介绍一种方法,那就应该侧重于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而不应该去介绍它的历史、状况等等。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写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咨询报告,广告等文体常用这个说明方法。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说明方法在“报告”、“产品(商)说明书”中是极为常见的,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5、说明的要求(1)内容科学

(2)表达明晰篇三:应用文写作学习与教学方法探讨 应用文写作学习与教学方法探讨

班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姓名:郑丞

学号:88130150 应用文写作学习与教学方法探讨

郑丞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汉语言文学)

摘要:应用文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各项公私事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并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体裁,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工具。《应用写作》,作为培养写作能力的最主干课程,其建设的重点在于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实践环节,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文心雕龙》;服务实践教学,精讲多练,结合实际,加强训练。1引言

应用文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各项公私事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并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体裁,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工具。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一书中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里虽然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而言,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迅速发展变革的今天,学好应用文、写好应用文是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写好应用文,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呢? 2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又分为哪些?

应用问题简称应用文,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于公务处理、事务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文体。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简明性和格式化的特点。

按使用范围来划分,有公文类、宣传类、经济类、事务类、礼仪类、外交类、文教类等,按应用性质来分,可分为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生活应用文两大类。

与其它文学作品相比,其突出的特点表现为:有较强的应用性、政策性、准确性以及写作对象明确、写作格式固定等特点。不难看出,由于应用文具备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优秀的应用文章有着较强的思想性及政策性,也决定了应用文教与学的枯燥性。兴趣是学生学好应用文的基础。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较为重视,高校教育中分专业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应用文往往被作为一种附带性质的内容来学习。正是各方面重视倾向的偏差,加之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体会不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低下、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所以,引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是关键。

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文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文体。应用文的教学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教授。应用文教学应具有讲究格式、谙熟相关政策、语言准确简朴等特点。本来许多学生就害怕写作文,应用文又有这么多要求,容易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应用文就感到乏味。因此,让学生感受应用文悠久的历史是必要的。不妨从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名篇着手,例如,刘邦的《求贤诏》、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曹操的《求言令》、诸葛亮的《出师表》、包拯的《乞不用脏吏》等等篇章,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古已有之,而且实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应用文的工具价值及作用,因为应用文已“成为了信息生产、贮存、传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了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因此,要使这种“古已有之”的文体有效地为现代各项工作、交流服务,高度重视应用文的学习也是时代的要求。

其次,应用文有别于其他文艺性文体。文艺性文体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文体。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是最重要的文章体裁,应用文只被作为一种附带性的文章偶尔学一学、写一写。人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学好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自然就会写应用文。殊不知,应用文与文艺性文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应用文的程式化特点较鲜明,即格式比较固定。不同的应用文种由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相袭沿用,逐渐形成了各自比较固定的格式、习惯用语等,如书信的格式,书写时如果不规范,就容易闹笑话,甚至贻误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国务院2001年1月1日颁发实施的《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现有的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另一方面,应用文有特定的读者。文艺性文体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的读者对象比较宽泛,读者不分男女老幼,有兴趣就读,没有兴趣可以不读。应用文有明确的、特定的读者。例如,一份“请示”是下级写给上级的,上级部门及其负责人非看不可,才能更多地了解下情,为下级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否则,“请示”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最后,实用性是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实用性就是有实际用途。为什么要写应用文?为了解决现实中实际问题,为了办事,为了沟通人与人(包括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一句话,为了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每一篇应用文,都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缺乏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能称为应用文。

再次,学好应用文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掌握了各种应用文种的写作规律及写作技巧,能根据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写出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的应用文,不仅应用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思想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培养适用型和智力型人才目标的迫切要求。3精讲:案例导入,启发式讲授

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讲得多,板书多,学生听得多,记得多,参与机会少。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知识积累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对主体发挥引导作用。学生要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必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个体的积极思维,将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从客体变主体,从被动变主动。

应用文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如果按应用文的“写作理论——格式要求——写作注意事项——分析例文”的陈旧模式教学,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应用文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是教学生学好、写好应用文的重要环节。笔者总结出“整体感知——认清结构——感受内容——归纳特点”的“四步教学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效果是理想的。

“整体感知”即教师从指导学生阅读例文开始,把较接近、易混淆的文种组成一个模块,通过整体感知,先使学生对这一模块的例文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例如可以把“报告”和“请示”两种上行的行政公文组成一个模块;把“计划”和“总结”这两种事务性文书组成一个模块;把“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组成一个模块等等。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比较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兴趣不浓。教师不妨与时俱进,从校园宣传栏等处收集学生写作的请假条、通知、启事、表扬信等常见应用文写作的问题案例,并用相机记录下来;也可以从报纸上收集案例,如教师从各大报刊中选取优秀的应用文写作带入课堂并附上详细的专家点评。这些第一时间收集而来的案例时代感强,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将之引人课堂,并配以多媒体课件,以这些问题案例的图片或网页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诊断病例,分析解决问题所在,学生必然兴致高涨,也可比较直观地从教师的现场演示中掌握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并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认清结构”,即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清一个模块中每一种具体文种的结构所包含的项目有哪些,使学生认清这些文种结构上的差别。

“感受内容”,即在认清结构后,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感受不同文种的内容,对易混淆的文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两种文种的本质区别。“归纳特点”,即在以上几个环节之后,由教师进行归纳。例如,“报告”和“请示”有许多相同点:都是上行文,结构相似,但它们的本质又不相同。“报

告”适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的有关询问,一般在工作结束或工作进行中行文,反映的内容可多可少,且不需要批复;而“请示”是请求指示、批准的文件,一般是在事前行文,请示的事项只能是一件事,且需要批复。所以,报告当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这些内容一目了然之后,学生才可能对这两种工作中极易混淆的公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实践证明,运用得当的教学法,能使学生懂得学以致用。4多练:学以致用,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写多练,而联系实际的实操训练更是促进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灵活,要求教师做到随机应变、有的放矢。例如,在学期之初指导学生订立学习计划,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在“五四”青年节之前指导学生写入团申请书;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指导其写自我推荐书、求职信;针对学生关注的学校环境、饮食、安全、教学等诸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指导他们写调查报告;此外,还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从报刊、杂志上收集材料指导学生写作合同、司法文书等等。事实上,联系实际,多写多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综合素质也随之得到了提高。这不仅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也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能力培养已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动手能力的增强。应用文写作本身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写作是一门专门化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写作理论指导下的写作训练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多练是巩固和深化教师精讲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必由之路。文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首先,做到每文(种)必练,及时评讲,反复训练。由易到难,从一些短小的文章写起,并且尽量找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事物让其练习。比如讲到计划、总结时,可让学生练习写作班级工作计划、总结之类,这样比较容易下笔。作文之后,教师要及时评讲。评讲的重点放在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上。如公文写作中,学生常常遗漏发文字号、抄送单位、附件、盖章等细节,还有标题不够准确、主送单位不确切等。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讲,并指导他们“自改”和“互改”。总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讲评后再练,再讲评,再改,经过反复指导与练习,使学生在写作中熟练把握写作要领与写作技巧,实现写作知识到写作能力的真正转化。

其次,多练不仅是指多动手,还包括多动脑、多思考分析。写作实践不仅仅是具体技能的机械应用,更为重要的是知性与灵性的投入。对那些典型的例文要进行课堂讨论,有争议的还要展开辩论。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应用文写作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对那些写法比较简单的文种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自拟写作知识的重点提纲。这样,使应用文写作篇四:应用文学习总结

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

大三上半学期已经过了一半了,在这个学期里我学了许多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应用文写作就是其中之一。回顾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这两个月,进步与不足永远都是并存的。总结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与结果等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的进步之处

(一)对应用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应用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要求直截了当的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在没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应用文的各种分类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学了这门课,了解了各种文体以后,我可以时刻的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一个计划并且可以时常的总结自己的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所以学习应用文写作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必要性。

(二)让学习变成了一种兴趣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现在我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也由最初的被动转为了现在的主动,开始主动的去关注一些公文写作的格式,了解它的写作特点与要求。这学期我们学了计划、总结、简报、通知等各类公文的写作,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给出主题让我们围绕主题对各种文体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对比学和没学这门课的情况,我觉得学习公文写作真的很有用,同时写一个公文我一定会比没学过的人写的规范一点。兴趣影响行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应该保持这样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的方式方法有了大的改变

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有苦有甜的,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但是到了大三各科留的作业确实很多而且还要写学年论文。学应用文写作就必须要练习,所以老师经常会在课上课下布置各种练习,我们写完了老师再批改。这个过程双方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结果确实是苦尽甘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练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一直都觉得应用文写作就是学中文的学生该学的课程,只有要去当秘书的人才应该具备写应用文的能力,但学习了应用文写作之后,我发现不是这样。老师在模拟会议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总结一下是:会看才是本事,懂了就是内行。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我觉得不论用不用的到这些知识,什么时候用它,只要把它掌握了对自己一定是大有裨益。

二、学习的不足

(一)没有将应用文写作当做一项该长久坚持练习的工作。人是一个惰性动物。在老师布置的应用文写作练习完成之后,往往不会去再进行别的文体的练习,这样学过的东西就会变得生疏。

(二)学习方法缺少总结,能力难以提升。

每次写完练习之后,缺少反思与回顾。其实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积累,认真揣摩老师批改后的评语,对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反复练习,才能够举一反三,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自己的反思与评价

(一)能力的提升与不断地锻炼是分不开的学习一定要下功夫,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真的学到自己的脑子里。

(二)回顾与反思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回顾反思,不仅可以检查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也起到了知识积累的作用。

(三)学习做事一定要有针对性 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起到的是办公办事的作用。在拟通知、写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了解领导的意图,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去选择词汇语句。

下载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教师成为学习活动参与者的途径(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选取的途径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选取途径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以课题研究活动呈现的。在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可以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先预设研究主题范围,通过围绕主题的......

    教师专业化途径论文

    浅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光凭加班加点,大干苦干,流血流汗,学生们身心疲惫,厌学成风;教师们身心承受巨大压力,深感困惑,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学校管理者也遇到了......

    学习嵌入式基本途径

    参加嵌入式linux系统与应用开发就业班可以使学员快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流程,系统移植的方法,编写Bootloader等。最后能从事嵌入式系统相关的项目开发。 课程整体目标包括: 1......

    当网络成为数字阅读主要途径时(★)

    当网络成为数字阅读主要途径时日前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是首次就上海市民阅读情况专题调查发布的权威报告。报告显示,媒介技术的发展对......

    教师成为研究者势在必行

    教师成为研究者势在必行 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实首先应该实现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是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教师实际行......

    怎样成为一名教师

    怎样成为一名教师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有人说: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为人师表。 教师队伍中有人不注意师德......

    2018湛江乡镇公务员时政热点:农民要成为农村环保的参与者

    2018湛江乡镇公务员时政热点:农民要成为农村环保的参与者 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作为、广泛参与,才能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才......

    成为骨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成为骨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