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 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 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 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 时期所特有的文 化现象。例如:英语中的“Ladies first,Thanksgiving,Homecoming,Girls LeagueDance,san 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 制、跃上新台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 史环境中产生的。如果把汉 语中的“少先队、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Young Pioneer,Uncle Poli ceman,mooncake”。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 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同样,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You are,indeed,a lucky dog”这句话,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 就是:“你真是一 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 贬义的,如 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头军师”等等,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可是,在英语中这 句话是说,”你真是个幸运儿。“"狗” 在这儿用来指人不但没有骂人的意思,而且还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在美国 “狗”是家庭成员。人们认为它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 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 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 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 和运用这种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 它的交际功能。《九年义务教 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英 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 英语基础知识和为 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 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 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 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这正 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往往会造就 出“高 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 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的,一旦面向社会,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 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 行正常的交际。例如: 学生们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name?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 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把外国人弄得很 尴尬,他们不知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 该怎么回答。在某些国家,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 这类地方才使用。由于文化的差异,用母语互译的方式错误地理解和翻译某些句子和词汇,往 往会闹出许多笑语。如:“狼 吞虎咽“,英语是”Eat like a horse,“却被错 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英语中的” high school(高 中)“被翻译成”高等学校“;”restroom(厕所)“被翻译成”休息室“等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有时也会产生误会。例如:学生看 见外教,出于礼貌,想打个招 呼,便说:”Hi!Mrs Murphy,where are you going?(默菲夫人你好!你上哪去呀?)“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 来很是正常的话,在 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却是不礼貌的,甚至被认为是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
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 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 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 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 的能力,有时运 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例如:一位翻译陪美国客人吃饭,当他们饱尝了 中国的美味菜肴之后,翻译用英语说道:”What staple food would you like?“意思是说:”您想吃点什么 主食?“这位翻译的英语从语音 到语法几乎无可挑剔,可却令美国人迷惑不解,因为美国人通常把一餐中吃得 最 多的食物称为主食,他们已经吃了许多以肉为主的菜肴,所以对这位翻译的提问 感到莫名其妙。而中国人则 无论吃了多少菜,却总是把米饭、面食做为主食。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即使掌握 了正确的词汇和语 法,在交际中运用也会出现差错,这主要是由于不了解美国人的饮食文化所致。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 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 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 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 仅能使学生克 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 到中学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 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二、怎样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 前为止,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 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 具有综合性的杂学,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特点的一些基本 常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 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 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言之,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 识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 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 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 上讲,语言是文 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 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 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采的外 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 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我虽然曾在美国学习生活过一年,但仍深 感 这方面的知识的不足。因此,做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 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 把英语教”活“。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 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 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三)随机讲授。因为目前中
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到 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 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 含的文化背景知 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 识等。教材中 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可讲授。如:
”name,sports,busine,也可以就所学内容进行交际练习。例如:在讲到 “floor”一词时,应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 以当“楼层”讲,“The building has 7 floors.”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美国和 中国说法一 样,而英国把二楼叫作一楼“first floor”,四楼叫做三楼“third floor”,一楼叫作“ground floor”。而且在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 数字(宗教原因),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 设13层 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
(四)差异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 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 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 必要的解释,而 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 运用英语的方 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 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 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介绍、致谢、采访、问路、约会、告别等。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 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在 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例如: 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很好!”中国人往往回答“ 哪里,哪里,说得 不好。”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saying so.”等来回答。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对方就 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 承。而中国人之间谈话若用英美方 式来回答就会让人感到不谦虚。在中国文化看来,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英 美 文化看来,这是自卑和无能的表现。还有“dear(亲爱的)”这个词,在美国无 论男女老少,上级下级之间 都可使用,而且常用。可是在中国,“亲爱的”这 个词就不能随便使用,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足球”这个词,英国人叫 它“football”,而美国人叫 它“soccer”,把橄榄球“rugby”叫作 “American football(美式足球)”。在讲到这儿时,我们应当让学 生了解美 式足球不是圆的,而是橄榄形的,玩时多半用手而不用脚等等。又如:英国人说: “Thankyou all t he same.“(不管怎样也得感谢你。)而美国人说:”Thank you anyway.“再如:英国人说:”Let's go.“(我们走吧!)美国人说:”Shall weleave?“或”Are you ready to go?“(我们可以走了吗?)他们认为 ”Let'sgo.“(我们走吧!)有命令之意,很不礼貌。还有很多词,如:chips(炸薯条),trousers(裤子),toilet(厕所),headmaster(中小学校校长),uncle(叔叔)及一些短语和习惯表达方式等等,我们都可 以把它们和文化背景 及中、美、英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这样使学生掌握的就不是”中 国式的英 语",而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
(五)寓教于乐。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学习外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 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 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 歌、看录像、做游戏,开party、背诵小诗歌,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 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的教给学生。
第二篇: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镇原县新集初级中学 李宁 744507 摘要: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然而,我国高校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长期以来一直偏向于语言诸方面(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忽略了对该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又具体反映到我们所学习和运用的语言上,所以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非常必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修养、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等。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有效英语教学 1.引言
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是注重对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讲解传授,而较少结合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语言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逐渐缺乏在英语教学中贯穿文化背景知识的自觉意识。这种片面强调英语词汇、语法等单纯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将绝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误认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便可在交际中得心应手了,结果忽略了作为这些载体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传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导致我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所占比重颇低。实际上,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增长见识;而且,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引导学生在阅读、翻译时从以往的字、词、句的狭隘层面中跳出来,从宏观的角度整体去把握,分析语篇,理解语句,从而达到理解篇章、正确翻译的目的。在阅读和翻译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从以语言知识为目标逐渐过渡到以语篇信息为目标上来,进而对语篇、语句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阅读能力与翻译水平。目前,虽然我国各级各类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基本上都涵盖了中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政治、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且,文章风格体裁形式多样,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普遍具有一定深度。这就在客观上为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提供了条件。况且,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对学生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以加强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完善的掌握所学的语言,按照语用原则进行交际,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的语言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语言、文化、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值得外语教学者的深思。2.语言与文化 2.1语言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语音符号体系。它是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篇章等构成的有层次的符号系统,是思维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现代汉语词典》1998)。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2.2文化
文化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关文化的定义“约有四百五十多种”(Trifonorich1980)。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点的一些基本常识。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用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反映出特定的文化知识。英国人泰勒(Tarilo)在《原始文化》(1871)给文化下了一个颇具权威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可见,文化的概念范围极为广阔,内涵十分丰富。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简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全部成果。文化具有时空性,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处在历史(时间)的纵坐标和地域(空间)的横坐标的“时空坐标系”(Kreusler,1963)中,从时间角度来看,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从空间角度来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也在不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2.3 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2.3.1 中外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相互关系的观点
我国著名的外语教育家王佐良教授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不是说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语言学家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在《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一书中也对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作出了相近的论述:“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国外许多语言学家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有许多论述,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语言》(Language)一书中论述了语言与文化两者间的关系,他写道:“语言是有背景的,此外,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R· Lado)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1964)一书中就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Lado继续在他的《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一书中明确指出:“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响到交际双方的文化传统”。语言学家Huderson指出:“语言和它赖以存在的文化之间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这种语言,即必须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社会语言学家古德诺夫也指出:“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能力是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信息系统的编码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系统知识”。美国社会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一书中阐述的很清楚:“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要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整个文化。” 2.3.2 教学实践中文化和语言的相互影响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名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又依附在语言之上。语言不是无意义的符号体系,而是由特定文化转移和文化意义的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储存了一个民族全部劳动和生活的经验,记录着民族历史,反映出民族的习惯传统,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蕴含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标志着民族的文化交往。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而一定时期所产生所流行的语言也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与文化现象。
语言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该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具备一些语言技能外,使他们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应以语言教学为手段去探讨目标语言(英语)上所记载和表达的一定社会文化内涵。”
可见,要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其实,从形式上看,英语教学直接从事的活动是异语交往和交换;从内容上看,其实际上是在不同文化体系和文化形态之间往返穿梭,目的在于达到文化内容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与理解。而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及交际能力。这已经是许多语言学家和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
探讨外语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问题,明确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必须的。自19世纪现代语言学建立之后,语言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Bloomfeild的结构主义与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语文学传统(Philogical Tradition)和20世纪初Boas与Sapir建立的人类学传统(Anthropological Tradition)。前者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后者则注重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主张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的出现和兴起。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定义从传统的“大写字母C文化”扩展到“小写字母c文化”。前者指“人类文明成果和对文明所做的一切贡献之总和”;后者指“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和传统等等”。据此,美国语言教育家C·Kramsch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三条:“1.语言表达文化现实。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用词造句都是为了表达一种共同的经验。2.语言体现文化现实。一个文化社团的成员不仅仅用语言来表达共同经验,同时他们也通过语言来创造经验。3.语言象征文化现实。说话人通过使用他们的语言来区分非属他们同一社团的人。”由此可见,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它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结晶,它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它制约着语言形式,他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坚持在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进行第二文化的习得。否则,真正掌握好英语就只是一句空话。3.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
学生不能理解和接受目的语文化会严重影响交际的有效性。外语教学专家认为语言交际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加严重。沃尔夫森(N.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前苏联语言学家E.M维列夏金和威克斯托马洛夫在他们合著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学外语教学》(1983)一书中指出:语言交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参加交际者要有共同语言;(2)他们要有共同的社会历史经验。(3)他们要有共同的言语情境。这三个要素中的第二点便是指语言的载储功能(cumulative functions),即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记录和存储该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的能力。
人们在母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朝夕沐浴在相关文化之中,其行为和思维一直受气熏陶,因而语言交际和理解中不存在文化障碍。但在学习和使用外国语言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中国文化去比附外国文化,产生负迁移作用,从而造成理解困难,甚至误解。
这种干扰反映在许多方面,尤其在文化词汇上最为典型。文化词汇能否被理解也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和它所能产生联想意义是否为读者所知。比如,“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汉语文化中多含褒义;但“dragon”在英语中代表邪恶的事物,含贬义。因此,在童话故事里那个向奥莱拉公主(Princess Aurora)施魔法的邪恶的巫婆变成一条恶龙。在汉语中我们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叫做“四小龙”,而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却是“Four Tigers”。再如,蝙蝠(bat)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邪恶的黑暗的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吸血蝠(vampire bat),提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在英语习语中蝙蝠总是用做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crazy as a bat等。如果说某人batty,意思是说他(她)有些反常。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的寓意与西方完全不同,由于“蝠”与“福”谐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民间有许多图案采用蝙蝠以表示吉利。还有在英语中,猫头鹰(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如as wise as an owl,说某人owlish是形容他聪明严肃。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身旁就有猫头鹰相伴。汉语中,由于猫头鹰鸣声凄凉、夜间行动,因此人们把它与死亡并提。花卉也有种种象征意义:百合花在中文中象征纯洁、美好,而在美国被看做死亡之花,只用于复活节(Easter);白菊花在欧洲被看做死亡之花,而在中国则被当作“花之隐逸者”而倍受诗人礼赞。类似的句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语言还渗透着一个名族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宗教信仰。在中国,由于佛教有上千年的历史,许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反映在语言上就有“借花献佛”、“我佛保佑”之说。而在英美等国,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敬畏上帝,认为只有上帝才是全能、威力无比的。因此,有相关的话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上帝助之),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英美等国,人们竟会把“My God”时时挂在嘴边。
4.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4.1 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众所周知,以汉语和英语分别为典型代表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群体要较好地掌握英语为目的语,就必须深入了解中西方的巨大文化差异。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有意识地学习将有助于我们英语语言的习得。4.1.1 中英传统文化在政治特点上不同
中国传统社会自秦汉以来,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这种组织直到明清才开始解体,但对汉语语汇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在西方,这种原始的血缘组织关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就解体了。因此英美人(特别是美国)家庭的核心是夫妇,所以英语有new clear family(核心家庭)这个词。但在汉语中必须分清长幼兄弟叔伯。因为宗法社会中财产继承人必须是父系男性成员,故又须区分父系和母系(祖父和外祖父)。这样,汉语的血缘亲属关系就有(1)辈分;(2)直/旁系;(3)男女;(4)长幼;(5)父/母系共五个参数。而英语中所谓的参数共有三个,即(1)辈分;(2)系族;(3)男女。所以英语中兄弟不分(Brother),叔伯不分(Uncle),爷爷与外公不分(Grandfather),委实让中国人诧异。更有甚者,英语中cousin一词,连男女都不分,可以是堂兄,堂姐,堂弟,堂妹,表兄,表姐,表弟,表妹,“以一当八”。倘若这些亲戚关系词(Kinship terms)在分割遗产时产生麻烦,那英美人是绞尽脑汁也理不清!4.1.2 中国与英、美的宗教不同
中国宗教除佛、道、儒三大主流宗教以外,还有“九流”的影响。而英美主要是信仰基督教,信仰耶稣上帝,平时可以看到My God!For God`s sake!God bless you!等常用语。类似的宗教问题在英汉翻译中有时便可以碰到文化障碍引起的沟通问题。例如:《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宝钗诉说“冷香丸”的配方,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人了„„”。这“阿弥陀佛”,佛家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无量寿佛。僧尼信徒口诵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但在此处却用作惊叹词。霍克斯教授译之为“God bless my soul!”这就把“上帝”拿来代替“无量寿佛”了。宗教不同,也反映在言语中,中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译为英文则是“Once the wife of a parson,always the wife of a parson.”(parson意为牧师)。又如英语Like priest ,like people(有什么样的牧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徒)。译成中文则最好译成中国人所熟悉的词汇,“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中国宗教是一个奇异独特的伴生物,那渊源于远古的神秘数字崇拜。虽然这种做法十分幼稚,但还是保留到了今天。例如“三纲五常、七情六欲、三拜九叩、三十六计、七十二变”等等。这些数字往往是一、二、三、五或其倍数。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时,不能直译。相反,在英译汉时加上一点数词,读来还是颇有中国味的。如《儒林外史》中的“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就只能译成“ countless taverns and music-halls”。有人把“你是三头六臂,我也敢碰”译成 “I dare to offend you even if you are a demigod!” 此处将“三头六臂”译为demigod(半人半神),是因为一般西方读者至多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而根本不知道三头六臂是佛教塑像中神通广大的象征,更不知道“哪吒”是谁。
无独有偶,在英语文化中许多人忌讳13这个数字,他们认为13这个数字很不吉利,它会给人带来不幸和灾难。许多住宅和办公楼里没有标有13的楼层。旅馆、电影院、剧院等对13这个数字更为忌讳。既然西方人有对13这个数字的忌讳,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就应加以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伤害他们的情感。4.1.3 中国和英美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存在着差异
我们常说“老将出马,一个抵俩”、“姜是老的辣”,中国传统文化受家长制的影响,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长老文化,“老”意味着权威和智慧,比如“老教授”、“老中医”、“老首长”及“某老”。但是在英语文化中,old(老)意味着senile(衰老)。西方社会中,老年人失去了竞争能力,被人唾弃,那种凄凉景象是人一说到“老”就感到心寒,故在美国有“老年人坟墓”之称。所以如果我们称呼年长的外宾为“old lady” 时,本以为是中国的礼貌,殊不知人家听了很不受用。在书面语的翻译中,我们尽可能的用“aged,elderly,veteran,advanced in age” 等词来代替。如老人(senior citizen)、老兵(a war veteran)、老酋长(an aged chief)等。像《红楼梦》中“老祖母——贾母”,在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译本中都没有译成“old Ancestress”之类,而是分别翻译成了“lady Dow ager”和“Her/your ladyship”。在这两个译本中,中国文化中的祖宗崇拜因子就消失了。
再如,上个世纪80年代亚洲地区有四个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举世瞩目,人称“四小龙”,用“龙”来比喻这四个国家,中国人普遍认可,因为龙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贯休有诗曰:“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之句,(夏征农,1979:379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人把“四小龙”译成“four little dragons”。但是这种译法在英美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在英美文化中“龙”是恶的象征。这在古英语长诗Beowulf 中就有反映。据此,我们应该把“四小龙”译成“four little tigers”。因为小老虎在东西方人眼中均为活波可爱,是巨大生命力的象征(朱永寿,1997:74)。4.1.4 英语中大量词汇和习语(idioms)也透露出英语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特点。由于当今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通用语言,其文化背景的影响范围,已经超出英语中特有的意念的表达方式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同样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及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在College 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修改本)第二册第四单元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his was the last straw.”这个句子就涉及到 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这一谚语。该谚语出自于“ It was the last straw that broke the camel´s back”(最后添上去的一根稻草也会把已经满载的骆驼的腰背压断)。这个谚语表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可承受的范围,即使很小的量也会把事物搞砸。英美人把“最后一根稻草”用来比喻“一个人已经承受了许多沉重的压迫,终于被最后一点小小的打击压垮了”。英语中的这个谚语和汉语中我们常说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所比喻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是意思相反的,是两码事。
Pandora´s box---祸根。在希腊神话中,Pandora 是从天上降落到人间的第一个女子,由上天派入凡间的复仇使者。Pandora下凡之际,天神命诸神各送一个礼物给Pandora,放在一个箱子中。Pandora 新婚之夜,打开了箱子,于是灾荒、瘟疫、贫困、罪恶、死亡都散布到世界上。现在常把“似为幸运,实为祸害的东西”称之为“ Pandoraˊs box”。我想在当今社会把那些行贿之人送给某些贪官的贵重礼品和金钱称之为 Pandoraˊs box 就是一个最合适的比喻(陈锡麟,1983:53)。
To bear oneˊs cross(背十字架),此语从基督教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而来,现在常用来表示“为人蒙受苦难”。颇有些像中文的“为人背黑锅”、“替人受过”。
To 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把煤运往纽卡斯尔)。纽卡斯尔是英国著名的产煤地区,把煤运回产煤的地方去,无疑象征着汉语中的“老公公背儿媳过河,出力不讨好。”
An early bird(早起的鸟儿)出自英国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捉虫多),该谚语相当于汉语中的“捷足先登”。
An old bird(老鸟)出自于英语谚语“Old birds are not caught with chaff”,(用粗糠捉不到老练的的鸟。英语中用老鸟来比喻“精明老练、不易受骗之人”。它同我们汉语中的“老马识途”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英语中有些词汇也颇有来源。像人们熟知的Sandwich,这个词来自于一位嗜赌如命的英国海洋大臣,这位被戏称为Mr.Sandwich的赌徒在他44岁那年,昼夜不离赌桌,他命令佣人用面包夹肉来给他充饥。后来这种由他独创的食品便风靡西方许多国家。
现代医学术语中的“剖腹术”一词Caesaream operation,则来自古罗马的将军、政治家和作家 Julius Caesar。据说在他出生时他母亲难产,医生便创造性地运用剖腹术把他接到人间。
有时,地理气候也会对语言的理解产生影响。例如:西风把大西洋湿润的暖空气带到英国,此时,正如我们中国人感到春风拂面那样舒服,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呼啸的西风完全不一样。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英国诗人为什么会写出The West Wind(《西风颂》)这样的名诗了。4.2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2.1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了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与中国文化同样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要求,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A Valentine Story》的教学中,用歌曲“Love Story”引入课堂,并向学生介绍Valentine`s Day的由来,让学生真正了解情人节和为情人节而牺牲的基督教徒圣瓦伦丁,便把他遇难的2月14日定位了情人节,在这一天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特尔尼的主教里会举行大型的宴会来纪念这位英雄。这样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更能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兴趣。4.2.2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
要想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各国人们的主观认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心理习惯,在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很难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找到各个意义之间的联系都相同的对等词。一个常见的词“Dear”在英语中可在许多场合被用来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爱慕或者只是一种称呼的习惯,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情感,而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特别含蓄,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短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其语言的情境中进行。
4.2.3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修养
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学生接触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了解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借鉴和吸收异域文化的精华,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提升价值观念,并且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西方主流文化中的博爱与宽容也尤为重要。西方先进的国家普遍宣扬爱人,爱所有人,甚至爱我们的敌人。美国每年从其他国家移入大量移民,有白人、黑人、黄种人等,各个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博爱与宽容思想。我们学习西方主流文化,就是要学习这种博爱与宽容的精神,少一些仇恨与刻薄。另外,值得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社会的对妇女的尊重与爱护,这是一种男人的美德,值得广泛的宣扬和学习。这些先进的人文观点,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当学习。
4.2.4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英语国家和中国自然也有着很多的差异。所以,如果英语学习者想要在日生活中自如地和外国人交谈,他们应该要尽可能详尽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尤其是那些和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例如,西方国家尊重个人隐私,避谈年龄、收入、住房和婚姻状况,打招呼时也不会问及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比方,如果一个人正在读书,他们绝不会问类似“你在看书吗?”的问题。并且,他们也不会询问对方是否吃过了,除非他们想和对方一起用餐。而被对方赞美时,也会大方地表示感谢。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人才。5.结语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里,大学英语作为培养学生对外交流交际能力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换句话来说,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社会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换言之,就是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恰到好处的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冒犯他人的隐私和忌讳等。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虽有相似之处,但总的说来,差异很大。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情景的影响程度是由文化之间差异程度决定的,他在《跨文化传通》一书中将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按大小顺序排成了一个竖表,而位居该表顶端的、代表着文化差异程度最大的正是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中国文化是亚洲文化的主要代表,英美文化又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有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具体形式上。而语言和文化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具有基本的英语使用能力。他们进入大学后,毋庸置疑地会对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具有浓厚的兴趣,此时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能使他们不仅具备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知识,还能敏锐的识别不同语言形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去了解并研究这种差异,学到地道的英语,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有利于扫除跨文化交际上存在的障碍。
参考文献
[1]Allen, W.& Valette,R.M.1997.Classroom Techniques:Foreign Languages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second edit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325.[2]Claire Kramsch.1999.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Kramsch,C.1998.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3-155 [4]Kreusler.1963.The Teaching
of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Soviet
Union
.leiden, Netherlands:E.J.Brill.28-67 [5]Rivers,W.M.1964.The Psychologist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2-35 [6]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曹雪芹.红楼梦[M],霍克斯译1973.伦敦:企鹅出版社.[8]陈昌麟1984.英语词语知识二十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79-88.[9]陈申.200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0]邓炎昌、刘润清.1994.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 [11]胡文仲.1994.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30-145.[12]胡文仲.1995.英美文化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3-212.[13]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3-23.[14]刘丽英.2001.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72 [15]平洪、张国扬.2001.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6]萨姆瓦等著,陈南等译.1983.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35.[17]肖礼全.2005.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35-41.
第三篇:传授安全知识
道县公司志愿者深入山村为留守儿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
作者李彪
本网消息:暑期临近,考虑到往年留守儿童在暑期安全问题频发,道县公司志愿者决定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山村,为农村广大的留守儿童上一堂安全课。
6月21日上午,道县公司志愿者一行二十余人来到了寿雁镇豪福村。出发前,道县公司交通主管已联系好豪福村村委会主任,在村委会主任的组织下,豪福村十二名留守儿童都集中到了村前的篮球上。志愿者们首先介绍了此行的目的,然后针对暑期用电安全、饮食卫生、防火防盗、交通安全以及防溺水等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近期学生身边发生的安全事件联系到儿童的具体生活,给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各方面安全敲响了警钟,使同学们明白——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安全知识宣讲完后,志愿者们又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了趣味知识问答,例如,“看见有人落水了应该怎么办?可不可以下水救人呀”孩子则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可以,要马上回家去喊大人!”再如,“陌生人给的零食能不能吃呀?”,“不能吃,吃了会肚子痛。”通过趣味问答,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的生疏渐渐消除,彼此之间的感情得到了深化。
此次志愿者活动使留守儿童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安全知识,为他们的暑期安全增加了一道无形的安全防线。
第四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夏洛的网》三中文译本风格比较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从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对话分析塞斯性格 集体主义对初中生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影响 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祥林嫂和苔丝比较中西悲剧女性形象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反奴隶制精神
追寻自我之旅:浅析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 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浅析菲利普•罗斯《凡人》中的存在主义 政府工作报告中冗余信息的翻译规范
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人际隐喻在商业广告中的作用分析
论《无名的裘德》中裘德人生悲剧的形成原因 中英颜色词的翻译和比较
浅析《红色英勇勋章》的成长主题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与分析 中西商务宴会差异的文化渊源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输入的研究
多模态教师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PPT为例 压抑人性——论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 《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悲剧 香港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神话原型批评视角下的《大卫科波菲尔》
浅析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自然主题透视 英语交际中蓄意歧义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中西文化差异与汉语数字习语翻译 基于心理模型的会话含义认知研究 《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会话幽默的语用分析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探索 浅析《三个女人的一生》的语言艺术 《到灯塔去》的叙事时间艺术 BBS论坛中的语码转换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双重形象分析 用圣经原型浅析《等待戈多》中的信仰缺失 《红楼梦》中诗词英译的文化体现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英汉教育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
论英语学习中阅读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征和表达 大学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
从美国医保改革浅析美国政治博弈 论爱伦坡《怪异故事集》中的哥特美学 英语歧义结构的化解与翻译
应用文化翻译观理论比较《滕王阁序》的两个译本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中黑奴境遇的对比研究 浅析《莫尔弗兰德斯》中的语言特色
《塞莱斯蒂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研究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 《老人与海》主要人物分析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理历程 吸血鬼文学和《暮光》
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根源 男女言语风格的差异
痛苦的灵魂—《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初中英语课外辅导的问题与对策 论凯特肖邦《事关偏见》中的偏见观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瑞普凡温克尔》的女性主义解读
不同种族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角色研究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映现的中西方文化 论《红字》中的象征主义与心理复杂性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摇滚中的自由观念 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迁移对中国传统节日影响 《时代周刊》“十八大”报道中的中国政治形象 斯佳丽与姚木兰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真正的生活是不是美国的电视剧:以《实习医生格蕾》为例
多丽丝莱辛和《浮世畸零人》-解析莱辛在《浮世畸零人》中的社会反思 论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NBA球员绰号的隐喻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翟林奈《孙子兵法》英译本 从电影《推手》看中美跨国家庭中的文化冲突 浅析《纯真年代》中服饰的象征意义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策略 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伊索寓言》对中国现代短篇寓言的影响 中美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分析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特征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乔治•萧伯纳《巴巴拉少校》
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及其翻译——以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说稿为例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哈利波特》看中西方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差异 91 从儿童视角分析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从功能目的论看《》中“新话”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93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 94 汉译英中使用直译在网络时代的优势 95 同声传译中的顺句驱动
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玫瑰”分析 97 女性英语的特征
浅析怀特《风暴眼》的主题及创作特色 99 浅析《宠儿》中扭曲的母爱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之研究
第五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意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意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讲解语法,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
因此,新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根据这一新的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把握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而完全地获得英语知识和交际英语能力。
所以,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对文化背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地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及这些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科技等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一)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之间 :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中国学生习惯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李秘书”、“方护士”称为Secretary Li,Nurse F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所以,我让学生叫我Miss Yuan.2.感谢和答谢
在英语中thank you 除了用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如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时,老师要谢谢学生,在通电话结束时,双方会互相说“谢谢”。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我们庆祝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他们庆祝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万圣节…。随着东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也日渐在东方流行,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中国人也开始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
4.饮食
同中国一样,英美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早上7:30到8:30,午餐为中午12:00到2:00,晚餐为7:00到9:00。美国人没有喝午茶的习惯,而英国人则非在下午4、5点钟喝午茶不可。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有些来自成语典故,有些来自神话传说,有些来自文化著作,再好的词典也难以囊括所有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那些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英汉词语。这主要涉及到动植物名称、颜色等。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英美国家,白色表示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而在中国就意味着“死亡”、“疾病”。此外,在西方国家中许多表示颜色的单词也可以是姓,如:表示W hite怀特(白色)、布朗Brown(棕色)、格林Green(绿色),还有习语也与颜色有关:black tea(红茶)、blue films(黄色电影)、a white man(忠实可靠的)、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脸色不好)。
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to take horse吹牛
a lion on the way拦路虎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语言意义出发作出主观评价。
6.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是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手段,是英美人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义。适时恰当的手势语言具有含蓄、简单的特征,既形象直观,又避免了因不方便说或说不清带来的麻烦,可谓口头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常见的有:
1,耸肩,双臂下垂,手心向外-表示不知道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2,朝对方张开手臂-表示欢迎
3,高举双手或伸出一手,食指和中指张成开“V ”形-表示胜利。
4,握拳后竖起大拇指-表示同意。
5,大拇指与食指组成圆,其余三指伸直-表示满意。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手势语言,肯定对学生理解、习得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7.宗教知识
宗教问题对中国学生是一个难点,也是个重点。所以在学英语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所信仰的宗教以及其宗教文化,否则在交际或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例如,在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见到the End of the World,我们肯定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在基督教中,人们却认为是伸张正义的时刻。所以,当西方人说“the End of the World”时,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8.隐私
我们中国人喜欢问别人的年龄、收入、结婚了吗、去哪儿等,可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这样问干涉了他们的隐私,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 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就容易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目前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阅读材料中含有纯真的、地道的英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相当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渗透,善于设置文化语境,使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在日常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文化渗透的方法
文化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牛津版的7A,里面涉及的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