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调控艺术[五篇]

时间:2019-05-15 00:5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调控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调控艺术》。

第一篇:课堂调控艺术

课堂调控艺术

一堂好的英语课,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快与慢有变化,动与静有交替,起与伏有波澜,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要形成这样的教学氛围,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英语教师应掌握课堂调控技巧,运用多种手段,轻松自如的驾驭好英语课堂。下面就小学英语课堂调控艺术说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语言调控

语言调控是英语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调控手段,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对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形象的指出: “一个能够动听的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语言应该充满感情、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运用语言进行调控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要有情意感

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英语教师和学生知、情、意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用热情诚恳的语言获得学生的信任,对学生要充满信任和希望,师生坦诚相待。教师语言要有感情,因为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的情感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架起桥梁,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师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要有韵律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所学语言编成小诗、歌曲、绕口令,利用其韵律节拍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押韵,将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在教学网络科技版四年级下7、8单元衣服英语单词时,我就把它编成一首chant:/挂衣橱里/衣服多/春秋天,/jacket/女式衬衫/blouse/男式衬衫/是shirt/炎热的夏天/穿什么/女孩dress,/skirt/男孩可穿/T~shirt/冬天到,/要防寒/厚厚地sweater/~保暖/出门别忘/带coat这首小诗运用了韵律节拍,学生深深地被吸引,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单词。

(三)语言要有幽默感

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诙谐,富有创造性,教师要设法创设各种语言情境,来调节课堂气氛,如课堂上可以穿插这类猜谜游戏:

T: Hell0,boys and gir1S!I’m your good friend.

I have no arms and no hands. But I have four 1egs find a back. I can Stand,but I can’ t walk. OuesS!What am I?

S: Ha!Ha!Ha!You’ re a ~hair!

通过猜谜活动,缓解了学生思维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兴奋点暂时转移 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化静为动,动静相谐;寓情于理,情理相生;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绪调控

课堂调控,就教学情感而言,一堂课应有浓有淡,有起有伏。讲课时要调控情感节奏,或热烈,或冷静,或愉悦,或悲愤,或悠闲,或紧张。心理学原理证明,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也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的标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应注意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反应。教师成功地驾驭课堂就像高明的乐队指挥,学生则是出色的演奏员,努力做到教师的指挥与学生的活动相协调,即紧张与愉快,恬静与活跃的统一。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上课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调控课堂教学。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师应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设计进程,同时又要广泛涉猎,潜心积累,平素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否则就无法驾驭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当我根据外语教学的规律设计好课堂教学步骤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我该用游戏还是图片导入?.这里是齐读还是小组活动?”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教学规律的一面,我觉得更多的考虑却是激发学生对情感信息产生共鸣的手段 如在运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式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们设计了用欢快的语言,活泼的体态动作,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学~做做一说说:

T: Look,boys and girlS.What am I doing?

S: You are running.

T:Yes,I’ m running.Do you 1ike running?

S: Yes.

T: Fol1OW file.Let s run together.One. two,three.What are you doing now? Are you.?

这里老师既较好地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又在不知不觉中与学生进行了真实的语言运用。很有效地进行了课堂调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如在与学生free talk时,简单的一句问候语:How areyou?学生因为紧张也回了一句ttow are you?这时,老师并不急于纠错,而是巧妙地回答了学生的问题I’m fine.Thank you.Andyou?Are you fine?很好地帮学生化解了一个难题,让学生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答出了老师的问题,成功地驾驭了师生问的交流。当老师问What day is it today?学生错答成It’S the twelfthof 0ctobert~,老师如果告诉他:No!Today iS Thursday.虽然答案标准了,却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换一种说法效果会更好些:Yes,today iS the twelfth of October.The date oftoday is the twe1fth of 0ctober(板书).But What day iS ittoday?Monday?Tuesday?Can you tell me?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情感,更要尊重他们的才智和能力,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因势利导地运用各种技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学生爱开口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三、手势调控

手是会说话的工具,英语教师要认真掌握用手势或 手语的技巧,赋予各种手势一定的含义,用手势这种无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让学生理解,以达到调控英语课堂的目的。.例如,把手往上一抬,意思是让学生Stand up(站起来),往下一放,让学生Sit down(坐下),两手的中指交叉垂直,是让学生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指眼睛是让学生Look(看),指耳朵是让学生Listen(听),指嘴是让学生Say(说)或Sing(唱),两手掌心向下往下一压意思是请,等等.这些手势语简单易行,直观形象,幽默风趣,真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以上所说的三种调控方式是英语课堂上经常可以使用的,另外,我们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目光、表情、电教手段,游戏等调控英语课堂。一般来说,这些调控手段都不是单独运用,而是一起灵活发挥作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调控艺术,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刨造张弛有度,活泼生动的英语课堂,才能维系学生的热情,才能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从

第二篇:课堂调控

你不做老师,你不会懂学生,你不上足几百堂课甚至几千堂课,你不会懂得课堂。对于我这种刚入职两个多月的新教师来说,课堂的认知还处于萌芽状态。仅仅只是知道要按照教案,把一堂课上的生动、绘声绘色,那么这就是一堂好的课。可是总结了两个月我所上的课,几乎没有一堂是所谓的“好的课”,因为课堂上总会出现我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故,像是两个学生突然因为一件小事起争执,于是全班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他们的身上;又或者是学生注意教学道具更甚于我所说的教学内容;甚至是同学的一个喷嚏,我的整个课堂就会开始混乱了。这些小插曲早已超出了我的教案的预计,让我倍感无措。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是课堂调控这个词,是在新教师培训的课堂上。我个人就这个词理解为:为了更好的获得教学有效性,而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调节控制课堂。在培训课上,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演示了很多种如何调控课堂的小技巧,像是“铃声响、教室静”、“小嘴巴,闭闭紧”这种语言口号;通过奖励强化正确行为等等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这些小技巧针对在教室内上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空旷的操场上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因为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要求他始终保持静态的课堂纪律是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如若稍加改变也是对体育课的课堂调控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届时我查阅了一些相关书籍、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新的体育课堂调控小技巧。

一、开始部分

1、集中注意力;通过口号训练,如教师说“立正”、学生回答“

1、2”;教师说“两手抱臂”、学生回答“向前看齐”。若是低年级学生我会用更儿童化的语言口号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像是老师说“小眼睛”,学生回答“看老师”;老师说“小手臂”,学生回答“贴裤缝”等等。同时在语言集中训练后,我会设计一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小游戏来导入课堂,如:“大西瓜、小西瓜”、“指鼻子、指眼睛”等小游戏。这些对在课堂开始部分都非常有效果。

2、设计多种方式的热身运用取代传统的慢跑加徒手操。我一般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开始部分的热身活动。如果本节课上球类,那么热身操一般增加趣味了球操练习;如果上跑步,那么热身部分会采用学生喜欢的跑步类游戏替换。如“大鱼网”、“抓龙尾”等等。

二、基础部分:

1、疲劳调节;很多体育老师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课堂中,只要老师进入动作要领讲解时,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涣散,我后来研究了一下,很大问题上是因为我讲解的内容太过复杂,学生往往听见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很难记住。所以现在我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舍去了复杂的语言详解,而是运用顺口易记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像是我在教学生啦啦操手位时创编的“肩上、腰上、我最威武”(上M、下M、W三个手位)。同时,在基础部分中,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到了边缘,此时需要教师聪明的运用一些语言技巧调节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转换思考,调解疲劳,这是我还需不断学习的部分。

2、合作学习;在基础部分我时有会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生互教互学来代替教师的指导教学,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让先进带后进,使课堂人人都在动、人人都在学,也就避免了个别“差生”的不专心。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最主要的还是放松调控。运用轻松的小游戏放松学生一堂课下来的疲惫,通常有整体放松和换位放松。在放松部分不可以随便敷衍了事,一般在课快结束时,也是学生注意力最薄弱的时刻,此时运用放松调控技巧能有效避免课结束前的纪律散乱问题,想到以前在放松部分时,我都是跟学生说,“站不好,我就不下课”,现在想想只要合理安排好下课前的这几分钟,学生有事做自然就不会乱。

经过几次教师培训,让我收获颇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

教学工作中,我希望自己可以发现更多的亮点、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为自己的教学添加更多的新鲜活力。

第三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调控艺术_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调控艺术

何雪兰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调控好课堂中的45分钟,让45分钟的课堂达到 “高效”,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何谓“高效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是不是教师把该学的知识都交给了学生就算“高效课堂”?或者说,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达标练习顺利完成就算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为主,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活跃,45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课堂。

二、如何调控“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一)合理分组与科学操作

1、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小组

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组6人)。分组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A、B、C三层学生,每层有2人,然后,又按上述的分组原则,将每个大组划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3人,A、B各任小组长,两人分工合作。同时A兼大组长,负责全组工作。座位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对桌坐”。并且,座位编排兼顾了对桌互补,邻桌帮扶,这样利于组内互助与组间竞争。

2、加强小组管理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3、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4、及时性激励与评价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即同样的问题,A、B、C不同学层的学生正确解决分别给予5、10、15、的分数不等;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二)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优化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但是,笔者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独立思考。

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表达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3)善于倾听。

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4)动手实践。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

2、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1)讨论自学式: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必要的修改、补充。⑵指定发言式:组员举手,小组长指定发言,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继续举手发言,最后由小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小组成果。⑶两两组合式:同桌先进行交流,然后再把意见带到小组交流,这样能体现合作的灵活性、时效性。⑷接力循环式:组员轮流发言,能促进学生平等竞争,人人参与,共同提高。⑸自由发言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讨论比较宽松自由,这样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但容易造成学习秩序的混乱,需要组长做好调控。⑹分工合作式:小组成员合作之前进行分工,活动开始后每位学生根据分工的不同进行实践,再把合作的结果进行汇总。这种分工合作式在新课程体现非常明显,如《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镶嵌》等章节,一人进行记录,另三人进行实验,互相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较快得到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智慧。

3、测试竞赛

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三)、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我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助,拉近了笔者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以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三、如何评价“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的实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从实施中还是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它使我由单纯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组织、反思课堂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多本身的综合能力;从学生层面看,它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而是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勇于实践,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所收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等措施使后进生收益很大,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习兴

趣日益浓厚。“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独立思考与群体智慧交合的成功,让孩子们品尝到了自我发现的乐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我自己也真正的体悟到“教”与“学”的乐趣!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总之,对“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的操作我也在探索之中,认识难免粗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自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争取创建更“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与课堂调控艺术

教学语言与地理课堂调控

江门一中林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道、业、惑必须凭借教学语言,并以之为载体,方能有效地给学生进行传、授、解。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明确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的独特功能。清代一些有作为的学者认为,教师是以舌为本,以舌耕为业。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保证。” 地理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灵活多样,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地理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最终决定学生的地理学业成绩。

一、教学语言在地理课堂调控中的作用。调控就是指调节和控制的意思,课堂调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控制,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达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斟酌教学设计,却很难预设调控环节,那是因为课堂动态生成中信息发生的不可预见性。但缺乏教学调控保障的课堂,往往会显得死气沉沉或逻辑混乱,甚至吵吵嚷嚷变得不可控制,再好的教学设计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地理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地理课,学生在获得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艺术所在,在这其中,地理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能以其出色的教学语言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兴趣而乐于此学科的学习。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语言来调控课堂,是地理教学的必需,而恰当的地理教学语言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二、应用地理教学语言对地理教学进行调控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设计出新颖,吸引学生注意的导语,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导语起着激发兴趣、增强参与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抓住导语特点进行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炼性。因为导语是教师在讲课之前为引入新课而设计的教学语言,它不能繁琐冗长,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进程,得到不好的效果。学“大气保温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时,比如:学“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时,可以用“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为什么上面终年积雪?”引入课堂,言简意赅。

2、趣味性。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切题的故事,会使课堂增色添彩,让人耐人寻味,思考无穷。比如《洋流》一课的导入:二战,英国及盟军严密封锁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唯一门户—直不罗陀海峡,然而英军舰艇屡受德军潜艇的袭击,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德军的潜艇

为什么能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下出入地中海呢?

再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课的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想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是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想象的描写吗?

3、鼓动性。导语的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活学活用。

在讲世界气候之前,引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典故,简述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学习学生就迎刃而解了。

4、启发性。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索。再如:《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课前的导入: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很多,而有的地方城市又很少?你们是否还想知道,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里,而不是建在那里?古代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再比如:地球1月地处近日点,这却是北半球冬季,反之为夏季,那么影响地球上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5、灵活性。学生喜欢新奇而有创意的事物。如讲“地表形态的塑造”一节时,“你们知道吗?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并发现了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什么呢?原来这座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以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很久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呢!不仅如此,就连人们关注的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还是一片陆地,它是祖国大陆和台湾紧密相连的过渡地带。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地形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为了解开这个迷,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探讨今天要学的地理问题。”

(二)应用科学严谨,准确精炼的语言,并有激情,有感染力。科学知识的表达,要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样要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准确,严谨与规范,使学生得到科学的信息,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不能错读或误读汉字,比如说不能把“兖州”“海参崴”中的“兖”字和“崴”字读错,很多同学都习惯把“月球”说成“月亮”,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注意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严防因随意性,而对学生产生误导,误人子弟。同时,教师要刻苦钻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通过加强对课文的概括,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授知识。如学“地球公转轨道”时,对近日点与远日点的时间及速度,采用“七远一近,近快远慢”来总结记忆,对北印度洋洋流的方向,则总结为“冬逆夏顺”。

语言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充满情感,富有激情。否则,“以其昏昏,使其怊怊”,效果可想而知。就象节目主持人走进直播室一样,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再配以一些相关图片等,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

意力和情感的投入,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讲我国沙尘暴的影响时,引用内蒙古发菜的挖掘情况,用十分痛心的语调描述“据了解,近两年来每年人内蒙古搂发菜的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搂1千克发菜要以破坏2.7公顷草地为代价,挖1千克甘草要使近1.3公顷草场变为沙丘,致使内蒙古大草原便年复一年地遭受着人为的劫难:内蒙古8 800万公顷草原已有3 900万公顷沙化退化,并且沙化面积正以每年8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迄今,已有400万公顷完全荒漠化。现在北京每年冬春季节都有严重的沙尘暴,甚至吹到了日本、韩国,让学生认识我国沙尘暴的严重性。

(三)巧用地理教学语言修辞

地理教师教学时,除了先要做到语言准确、说话简洁,、顺理成章等基本的要求外。若在地理教学中能有机地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使教学的语言更富于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艺术性,那么地理教学将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1、比喻法比喻法就是指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把地理事物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从 而把事理说得更明确、更深透,达到容易记忆的效果的方法。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从地球内部构造来看,地球就像一只没有煮熟的 “鸡蛋”,蛋壳相当于地壳,质地较为紧硬;蛋白相当于地幔,质地富有弹性;蛋黄相当于地核,呈粘重状态。银河系从侧面看去,像一只运动场上的“ 铁饼”等等。以上各例,均从形状的角度将地理对象比喻为另一物体,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地理事物的外形特征。

2、借代法借代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地理事物本体,而是借用该地理事物的某一属性来代替,以强调属性、加深理解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与城市有关的借代:春城指我国的昆明,又指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我国的长春、美国的底特律有汽车城之称;重庆有雾城,伦敦有雾都之称;塞上名城指银川;日光城指拉萨;草原钢城指包头;镍都指金昌等。与地区有关的借代:地球上的“雨极”指乞拉朋齐;天府之国指四川盆地;世界油库指波斯湾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借代法,可以突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借代富有深刻的含蓄性,能使教师的语言比较生动,带幽默感,这样使学生感到要记住一些地理名称就不觉得枯燥无味了。

3、摹形法摹形法即是指借助摹形的修辞手段,对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生动地描摹,给学生以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 的联想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北太平洋海域的洋流系统,呈“8”字形,甚至洋流流动方向跟书写这个数字的笔顺一致,十分有趣。

运用摹形法进行教学,可突出地理事物的外形,并能以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字母表示出较为复杂的地理事物,不必在课中一笔一划地去勾描,因而节约了教学时间。

4、拟人法。以把静止的、抽象的地理事物比着活灵活现的人,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拟人法即指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拟人的语言修辞手法,根

据想象,把地理对象当作人来讲述,以 增加地理教学的亲切感和情趣性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太阳是太阳系这个家族中的“家长”,它有九个“儿 子”(行星),五十多个“孙子”(卫星),真是“子孙”满堂啊!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它有“赤道上的白雪公主 ”的美誉。

5、引用法。地理教学中结合所讲内容,常常引用古人、名人和民间俗语等来说明地理事物,概括地理知识,从而使讲 解变得具体充分,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这就是常用的“引用法”。如:

贵州民谣:“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色,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地形状况。

“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

“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特色。“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新疆气候早晚温差之大的特征,“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过去福建省的交通不便。

“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西藏解放以前,交通运输十分落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季风

6、对比法 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将两个相反或相对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或者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出来,加以比较和区别,分清其异同,这就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对比法。

讲到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时,可用如下语言描述:当祖国的塞北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之际时,祖国的南疆已是花木扶疏,阳光明媚,大片的蔗林,黄澄澄的香蕉„„引人喜爱,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时候了;而讲我国东西所跨时区时,则用:当夏季北京时间是六点钟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挂的深夜。

(四)恰当使用地理幽默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幽默展现着教师乐观的性格和开朗的胸怀。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课堂教学讲究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学语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科内容广泛,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教学幽默是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它契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又应符合学生实际,还需把握分寸,要应用得好,教师必需具有相当的教学功底。探究地理教学幽默语言的形成规律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但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多年之后自然妙语连珠、幽默成河了。

可以总结几例说明:

1、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构成特别的语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我国居世界首位的矿产钨、锑、稀土、锌、钛、钒,可记为“心.太烦,勿涕,需吐露心思”。........

2、改变语流暗示的语义方向,使学生的心理期望突然落空,也会产生幽默效果。如:讲完地震预报这一内容时,笔者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三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

结论——”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表述不仅产生了很强的幽默效果,而且也侧面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3、违拗语言规律和社会习惯,使原先凝结的一种规范认识和目前话语事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产生幽默效果。如:用变形的谚语来形容黄河地上河——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故意误用成语——“大气层厚度2000—3000千米,地球直径12740千米。学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4、巧用比喻、拟人、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常会创造出幽默意境。如:讲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时,“说为了哈雷彗星,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

再如,讲富士山这一活火山时把富士山近期有喷发迹象说成“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很想”一词用在此处令人忍俊不禁,妙趣横生。

(五)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通俗有趣。

《库拉佐夫地理教学法》中讲到,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比如讲“气候与建筑”时,可以引用这样一段:“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学生在这种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中,感觉到地理学的美妙与神秘,从而得到丰富的想象与美感。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比如:例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可记为“大饮喝八缸”;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这些语言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结地理规律时,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如学“大气保温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时,用二个“三步曲”加以概括:地面和大气的吸收、增温、辐射。又如学“气温的水平分布”,可用“高高低低”(高温处向高纬度凸出,低温处向低纬度凸出)的原则概括之。再如在弄清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基础上,可总结出“低压湿润高压干、西风湿润信风干”的规律。

(六)歇后语、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地理教学中偶尔用上几句既饶有风趣又含意深刻:食物链——黄鼠狼给鸡拜年;伏季休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干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七)体态语言的辅助教学。体态语言是教师的第二张嘴,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来配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则可以运用自如地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唤起学生的注意,长时间保持兴奋姿态,精神振奋,增强学生记忆。比如讲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时,用地球是低着头(冬至日)和抬着头

(夏至日),及头侧面(春秋分)对太阳的体态语言来描述,可以很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这一知识点,弥补了教师口头传授、文字板书等方面的不足,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直观性为一体,将死板的图形动感化等效果从而喧染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富有生机和活力。

(八)注意避免 “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用一句话说,语言暴力就是一种精神伤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影响的深远。这也是地理老师常常忽视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是,比如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或不理想,老师冷冰冰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坐下吧。”然后继续请另一位同学回答,我们坚信先前被提问的同学这时根本没办法去注意的你的教学内容了。

要避免 “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就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但也不要过分,比如:“你的想法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想法”,给学生有做作的感觉。

如果学生回答不理想甚至错误,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肯定其好的地方,又指出应该注意的方面,也可反问“是这样吗”,以提醒学生注意是否错误,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以上叙述了教学语言与地理课堂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让我们的地理教学迎来更崭新的未来。

第五篇:课堂注意力的调控

课堂注意力的调控

(2010-09-20 14:35:25)课堂注意力的调控)

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

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五(课堂调控)”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五(课堂调控)之十(课堂注意力的调控)”(稿源:编者网上选稿)。对“教育教学讲座五之十(课堂注意力的调控)”分为七个版块:一是调控课堂注意力的艺术;二是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注意的几点体会;三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控学生注意力;四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几点做法;五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也有小窍门;六是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七是课堂注意力的心理训练。

1、调控课堂注意力的艺术 原作者:刘霞玲 杨枝 时间:12-16 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分配情况,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科学地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全面地调控学生课堂注意力,形成活泼、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获得“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综合效益。

1.1、提前“小插曲”——为驶入“快车道”埋下伏笔。

经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课间的追逐、游戏和交谈中。这时,用歌声去吸引学生,用小故事去转移学生,用复习旧知识去引导学生,用小演讲去引起学生。风趣、幽默、紧张的课前三分钟,再辅以教师的精巧点拨、精妙导语、精心组织,为“火箭”的起飞添上充足的原料,一堂紧张而有趣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就拉开了序幕。

1.2、限时比赛——集中注意力的“法宝”。

利用小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质疑、点拨、讨论,引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限定时间,营造紧张的气氛,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或组织学生进行个体比赛——起立回答、高声朗诵、黑板演练、实验操作„„用教师的赞许为第一个学生加油,用同学的掌声为第一次成功示意,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创造,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愉悦和成功,让每一次突破藩篱和瓶颈都变得轻快和容易。

1.3、暗示、提问、表扬——集中注意力的三大“秘密武器”。要让课堂成为一曲激情荡漾的交响乐,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当好导演,及时纠正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当学生窃窃私语时,当学生目光游离课堂时,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善意的皱眉,或“无意”走到学生身边一个亲切的抚摸,学生就会马上调整自己的航向。当学生“干坐”走神时,当学生正在摆弄“玩具”时,老师精、巧、因势利导、发人深思的提问无疑是一种清醒剂,能让学生的思想迅速回到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勇敢地拿起表扬的武器;表扬听课认真的同学,表扬回答准确的同学、表扬进步快的同学„„表扬每一处值得肯定和赏识的地方。让赏识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让表扬的涓涓甘泉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在老师仁爱、宽容的人性的光辉照耀下尽情的汲取知识的营养。

1.4、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纽带”。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讨厌和反感,很难使学生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课堂教学应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材,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当录音机、录像机、VCD、电脑、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时,当声、光、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时,教学效率势必成倍提高。一段优美的乐曲会使学生留连忘返;一组精美的课件会使学生铭刻在心,一段凄婉的朗诵会使学生声泪俱下„„,时代的教育应该和时代的科技水乳交融,教育的科学必定迎来科学的教育。

2、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注意的几点体会

原作者:罗仕勇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7-17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甚至会忘掉其他一切。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信息的传输率也最高,记忆也最牢固。注意集中的反面即注意分散,是指在外部诱因的干扰下,注意离开应该完成的主体而指向无关的活动和客体。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知识上来,师生才能做到配合无间,水乳交融。笔者拟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注意力谈几点体会。

2.1、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基础。

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上课伊始,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停留在课前的活动或游戏上,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大学》有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矣。”那就更谈不上学习了。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述的问题上,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精神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开端,先声引人,先声夺人,先声服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集中学生注意的保障。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3、注意交替规律是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要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注意稳定,往往要机智地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教学既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用无意注意调节,更要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维持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生容易对知识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也容易半途而废。如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使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教师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既成为学生心驰神往,乐而为之的事,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动机,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当然,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机智灵活地调控学生注意力,从而取得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控学生注意力

原作者: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 徐英 时间:2006-8-23 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学生是否能集中注意力,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能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走上主动发展的道路。教育思想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的规律,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大脑的自然兴奋状态是随时间变化而呈曲线变化的,最初1-5分钟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还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10-25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最佳状态,此时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思维活跃;下课前5-10分钟,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那么,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想法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呢?

3.1、巧妙设计“值日生演讲”,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值日生演讲” 犹如饭前的一道“开胃菜”,是课前的一种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选择联系社会生活,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如:A profile, Pets, School life, Shopping, Finding way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nline travel, charities, Teenage problems, Detective stories等,采用单独演讲、两人合作、小组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说新闻、讲笑话、讲短小精彩的故事、表演寓意深刻的短剧等,如在教 8B Unit4 “The story of Xi Wang”时,让学生自编了一个童话短剧来讲述人类对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破坏。他们的表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赢得了下面同学的热烈掌声。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移至课内,以快节奏运行,步步紧扣,层层深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

3.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牛津初中英语》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方式,运用独特的语言魅力,牢牢扣住学生心弦,从而在一上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1)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的导入恰似一出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得当、悬念叠起,往往能像磁石引铁一样把学生吸住,调集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Detective stories”(牛津9A Unit6)阅读时,询问学生:“Do you like reading detective stories? There is a detective story.Do you think who was the murder? ”这样,使学生们很快地进入了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利用感观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音乐等感官手段来导入新课,如在教“Colors”(牛津9A Unit2)时,运用了“彩虹”以及各种颜色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在教“birdwatchers”((牛津8A Unit5)时,播了一首英文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很快集中了注意力,在美的享受中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创设生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教牛津7B Unit3 “ Ask the way” 时,对学生说,“ I am not feeling well.Is there a hospital near here? How can I get there?” 学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纷纷帮着老师想办法、出主意,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渐渐进入思维高潮状态,这是一堂课的最佳教学时间。但是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如果在一节课上反复使用同一种教学手段,学生会厌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标新立异,教师应当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1)适时提问,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问学生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学生的正确答案,获取教学反馈,更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及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在教 “A brave girl”(牛津7A Unit6)时,问学生们假如他们遇到火灾了时“How to escape a fire”,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逃生的方法。这样,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运用刚学到的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合理运用多媒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可通过多媒体中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感受真实的情景,而多媒体课堂教学容量大、密度高、信息广,从而能够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在教“Audrey Hepburn”(牛津9A Unit5)时,给学生放了《罗马假日》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电影中感受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高贵气质和美丽,这样,学生带者浓浓的兴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习了她的辉煌一生。

(3)巧设话题,小组合作探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思维高潮状态过后,学生反应渐渐迟钝,注意力容易涣散,因此教师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性格、学习程度和水平层次的不同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从而使学生迅速走出思维低谷。《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联系社会生活,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可供学生开展合作讨论的话题也丰富多彩,如:在教“School life”(牛津8A Unit2)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Their own school life”;在教“Finding your way”(牛津7B Unit3)时,要求学生画出从学校到最近书店的路线,加以讨论,说出最佳路线;在教 “My dream home”(牛津7B Unit1)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组成临时小家庭,讨论“Our dream home”,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描绘出其共有的梦想中的家,然后写成小文章,最后派出代表在班内交流。这样,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4、调节课堂心理气氛,控制课堂教学节奏,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结束前的5分钟左右,学生处于思维近似封闭状态,如果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就会疲于应付作业,转移了注意力。因此教师布置练习应少而精,使学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于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注意才能真正地入神,教学效益也才会从整体上真正地提高。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通过各种活动,千方百计地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注意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有效地继续学习,注意力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原作者:毕泗绪 来源:莱芜日报 2000-11-03 4.

1、抓住“好奇”,引起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好奇”。教师在上课时若能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巧设悬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习之中。如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先问学生:“老虎和狐狸谁厉害?”学生回答:“老虎厉害。”我又问:“老虎虽然厉害,却被狐狸骗了。你知道狡猾的狐狸是怎样使老虎受骗的吗?”这一问,学生的好奇心上来了,求知欲激发起来了,很快就投入了新的学习之中。

4.2、自编字谜,以趣激情。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编些字谜让学生猜,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教学“磨和蒜”时,我先出示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然后让学生猜这是个什么字?学生乍听觉得新鲜,马上集中注意力思考。当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回答是“磨”字时,我当即肯定:“猜得对!”我又出示字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学生很快地说出是“蒜“字。我又肯定了学生回答。这样,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记了生字,而且印象特别深刻。

4.3、利用音乐,创设氛围。

旋律优美的乐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消除学习的紧张和疲劳。因此,恰当地利用音乐,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放了一曲《桂林山水歌》让学生听。这时,学生个个精神振奋,神情专注地欣赏歌曲。上节课学习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接着,我把事先录制好的配乐朗读课文的磁带,放给学生听。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朗读课文。这节课,学生精力特别集中,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学得很轻松。此外,我在教学中注意精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通过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播放录像、投影,演示实验等,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5、提高学生注意力也有小窍门

原作者:佚名 来源:班主任之友 2007-12-18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邵娟通讯员熊燕报道: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其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⑴近日,江岸区铭新街小学承担的学习心理辅导研究课题,特地开辟了一个提高注意力的专题,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⑵在“你说我接”的游戏中,李黎老师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接力说一句指定的话,谁说错了就要受罚,学生们玩得兴致勃勃。游戏结束后,李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错的原因,大家最后的观点非常一致:注意力不集中是最大的问题。⑶李老师告诉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注意力集中的关键。李老师总结了一套在学习中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①提高对课程的兴趣。这可以引起自己更多的无意注意,使人在轻松的心态下接受知识

②明确学习目的能使人产生动力,并使人的注意力集中。

③学会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生心理往往容易兴奋,难以冷静下来,这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手段来调整,如做作业前先回忆课堂情况或某个有趣的实验来调动自己,进而通过迁移来培养注意力。

④以适当的学习难度维持注意力。基础良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学习难度,以增强挑战感和满足感。

6、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原作者:李玉真 杨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上课“走神”。这种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小问题,但若这种毛病不及时纠正,则就会发展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纠正呢?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6。

1、激发兴趣,促其投入。

一般学生“走神”大都是偶发性的。我采取的措施是加强教学的手段,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牵动学生,促其投入,调动思维,使他们的不良习惯没有萌生的机会,才能防微杜渐,不形成习惯性“走神”。

6。

2、适时提醒,引起注意。

老师要善于观察,才能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对症下药”,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许多教师采取过不少有效措施,例如:课堂上一旦发现学生有走神的苗头,教师便及时出击,常用的方法是“出其不意”地提问,使其惊醒,这对走神的学生十分奏效。

6。

3、及时与家长沟通,消除“人为因素”。

造成学生走神的原因,其家庭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中,注意经常与家长沟通,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相互配合,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总之,对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教师要作到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使这一毛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然,措施和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导。

7、课堂注意力的心理训练 来源:编者网上选稿

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时,都知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可能与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的分配不合理有关。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背课文,只需要读9遍就能达到背诵的程度,而同样的课文,在注意力不集涣散时,竟然读了100遍才能记住。可见,它与人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的专家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

7.1、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

⑴实验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听讲阅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做作业。他们在学习时很少受外界干扰,即使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并不那么生动,但他们也能自我约束,有意识地组织注意力,不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许多学习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注意力涣散,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时而做小动作,抠耳朵,挖鼻孔,抓抓头皮,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有时貌似听课,实则思想离开课堂,开了小差。读书时也一样定不下心来,做作业东抄西看。有的甚至在上课或复习课时没有精神,打起了瞌睡。这些同学怎么能够把学习搞好呢?

⑵许多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都认为:在同一个年龄段,同一个班级里常常会有学习成绩差别很大有两个极端,其差别的原因,除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这两部分同学之间在注意力的能力上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某位教育心理学家说:“注意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重要前提。”

⑶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有些人经过培养训练,注意力和注意品质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注意力,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而且更多的还是自我训练。

7.2、利用课堂听讲锻练自己的注意力。

课堂听老师授课是学生学校学习的基本方式,占学生学习时间比重较多,如能重视课堂学习,注意听讲,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还能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长期坚持专心听讲,还会培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搞好课堂学习和提高注意力应做到以下几点。⑴课前要认识到这堂课的重要。因为每堂课的内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识要我们去掌握。多想这些重要性,并以此引起我们对课堂的兴趣和注意。我们就能专心听讲。

⑵要认识老师讲课的重要性,要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一般说来教师都具有比学生丰富得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常常讲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还能教给学生怎样去学习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要认识到没有老师的授课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困难就会增大,甚至学不下去。作为学生,你要常提醒自己,要听好老师的讲课,向老师学习,不能错过学习的好机会!

⑶排除干扰不受内外影响。当你发现自己有轻视讲课内容的苗头,或教师讲课方式不适合自己口味,或思想不自觉开小差的时候,要及时纠正过来,不能任其发展。当课堂上出现不安静,其它同学干扰,或外界的影响时,也要排除干扰,不受影响,保持集中注意的心理状态。上课不是看电影听故事,没有强烈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去吸引着你的注意。课堂讲授的各种科学知识有它的知识体系,概念系统,比较抽象概括,它需要借助意志力的帮助,自我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的各种内外干扰因素,做到有意识的注意,有目的学习。

⑷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还应该有意追踪课堂内容和老师的思维活动。如果在课堂上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老师的讲课,不思考老师授课的内容,不理解这些内容,那么老师的声音会变成催睡曲,使你慢慢进入瞌睡状态。所以上课专心于听懂,一边听讲,一边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如此跟随老师讲解进行积极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究,则会使你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的内容上。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说:“会听课的同学,总是听老师怎样提问题,分析问题,他的思维总是像一个探照灯的光束,紧紧地追踪着老师的思路。”课堂上边听边想,这种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过深过慢则会影响后面的听课。所以细细的咀嚼,深刻地思考和归纳,疑点的解决主要靠课后的复习或向老师同学去请教。

⑸课堂上要善于分配注意。课堂上不仅要听、看、想,而且还要记笔记,怎样合理地分配注意力,而不至于顾此失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只顾一字不漏地记老师讲的内容,但没有功夫思考;有些同学仅顾听,不愿思考一下,听而无味;也有的只顾着想,忘了听下去,或记笔记。其结果都会影响上课的效果。有经验的同学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他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想想,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就简要地记一下,以帮助课后复习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于听、想、记上,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结果是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良好的注意的转移和合理分配能力。在学校学习中,如果能够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和合理分配好注意力,搞好课堂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一环,而且通过课堂学习训练也能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从而促进注意力的发展。

7.3、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⑴研究指出,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涣散直接影响着读书的效果。读书的目的就是理解书的精神实质,记住书的主要内容,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深入思考书中所讲内容的深刻含义时,必须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说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是理解和记忆的前提条件。那种随意乱翻,心不在焉的读书是没有什么收获的。

⑵阅读教材或有关参考资料,精读其它书籍时,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把读书与训练注意力结合起来。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很注意这方面的自我训练。如有的人在读书时,就经常在一些重要内容旁边写上注意,特别注意等。也有的用划符号或用“!”“?”以及“☆”作记号以引起注意。⑶梁启超是我国近代一位大学问家。他曾经告诫他的学生,如果想要学会读书,就要读书读到能将书平面的字句浮凸出来为止。书平面的字句会浮起来呢?他的一个学生听了很纳闷。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学生在广博地读了许多之后,使平面的字句浮凸出来,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选择性地给予不同程度的注意。那些不重要的字句游览一下就放过去了,而对那些重要的关键的字句,则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甚至做到在读某一篇文章时,能一下子注意那些最重要最关键的字句,好像这些字句是有别于其它字句浮凸在书面上似的。

⑷梁启超的读书法很有效。因为它能提纲挈领地马上使人掌握某一篇文章的重点和关键。掌握这个读书法的一个技巧,就是训练对那些关键词句的集中注意力。事先确定一个阅读范围,阅读时,只对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给予最集中的注意,天长日久,每读一遍文章时,你就会发现书上总有某一个重要的注意点毫不吃力地浮凸出来了。

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载课堂调控艺术[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调控艺术[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调控5篇范文

    关于课堂调控 一、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具有自己的潜质,整体可以把孩子分为三个类型:小兔子型、小猴子型、小驴型;各类型分别如何应对: 兔子型(rabbit):这类孩子非常听话,内向胆小......

    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

    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调控 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调控分为五个版块:一是课堂教学秩序调控的策略;二是加强对课堂秩序调控的策略;三是运用赏识目光关注学生,有效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四是......

    调控课堂的技巧

    调控课堂的技巧 一、 课常调控的定义 调控就是指调整、控制,那什么叫做课堂调控,简单的说就是老师架驭孩子们的课堂学习并形成课堂积极氛围的课管管理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通过教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起伏有致、收放有度、动静相生、疏密相间、快慢相宜,各个环节有机相联,给人以艺术享受。教......

    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出现张驰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这既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在多年的教学工......

    课堂调控技能 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

    继教学习心得体会 兴义市捧乍中学 何芝坤 2014年8月我参加了兴义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市级培训,语文课堂调控技能运用的一点体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浅谈课堂调控的技巧

    浅谈课堂调控的技巧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老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如何巧妙地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这是对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考验。怎......

    课堂调控的艺术----听黄爱华老师演讲有感(精选5篇)

    课堂调控的艺术 ----听黄爱华老师演讲有感马媛媛 课堂调控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每一堂课都是师生激情与智慧的合成,是不可重复的。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