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

时间:2019-05-15 01:3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

第一篇: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

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

目 录

1.总则

2.安全生产责任书 3.安全管理目标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5.安全技术交底 6.安全检查 7.安全教育 8.班组班前安全活动 9.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10.工伤事故 11.安全标志 12.验收与检查 13.动火审批 14.附则

第1.01条

本措施根据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有关规定、规范、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第1.02条

本措施适用于公司在长春明珠二期二组团D13栋工程施工期间使用。

第1.03条

公司在施工现场已配备专业整理和保管安全管理资料人员。第1.04条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检查项目检查评分的顺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共分为以下十二项内容以及相应配合表式。

一、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办法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等)。

二、安全目标管理。

配合表式:《安全责任目标考核记录表》(表〈一〉)。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四、安全技术交底。

配合表式:《安全技术交底》(表〈二〉)

五、安全检查。

配合表式:1、《安全检查记录表》(表〈三〉-1)

2、《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表〈三〉-2)

3、《事故隐患整改反馈报告单》(表〈三〉-3)

六、安全教育。

配合表式:1、《安全检查记录表》(表〈四〉-1)2、《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表〈四〉-2)

3、《变换工种工人安全教育登记表》(表〈四〉-3)

4、《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及安全培训情况登记表》(表〈四〉-4)

七、班前安全活动。

配合表式:《班组班前安全活动记录表》(表〈五〉)。

八、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配合表式:《特种作业人员擀证上岗花名册》(表〈六〉)。

九、工伤事故。

配合表式:1、《工伤事故快报表》(表〈七〉-1)

2、《工伤事故月报表》(表〈七〉-2)

十、安全标志。

配合表式:1、《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一览表》(表〈八〉)

十一、各类设备、设施验收、检测。配合表式:

1、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工程、洞口与临边防护设施、密目式安全网挂设、临时用电、搅拌机、外用电梯、塔式起重机、施工机具、文明施工等验收表(表〈九〉-1至〈九〉-11);

2、接地电阻、漏电保护器、绝缘电阻等测试记录表(表〈十〉-1至〈十〉-3);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登记表》(表〈十一〉)

十二、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

配合表式:《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表〈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应分别按上述十二项内容分类建档。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分类及主要内容(总则)

第2.1.1条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随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主要包括以下制度:(1)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5)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6)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7)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8)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保管制度;(9)现场消防管理制度;(10)班组班前安全活动制度;(11)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2.1.2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按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要求内容全面、针对性强、条理清楚、责任明确,并遵照执行。第2.1.3条 企业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设备、材料、劳资、财务、后勤、保卫等部门都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第2.1.4条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总工)、安全科(处)长、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班组长等行使管理体职能的人员都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2.1.5条 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要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例(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主要内容:安全教育的目的,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教育,职工安全教育,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教育,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时进行的安全教育。例(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安全检查的目的,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形式,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的整改要求等。

第2.1.6条 企业制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打印或印刷并装订成册,组织职工学习贯彻,并在施工的安全管理资料中存档备查。

二.经济承包合同、协议书(安全生产指标)

第2.2.1条 经济承包合同、协议书是企业对其下属工承包单位进行安全管理,明确权力义务的一种经济措施,要明确与经济挂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做到奖惩分明。经济承包合同、协议书中应有安全生产指标。第2.2.2条 经济承包合同、协议书必须双方签字后方能生效。签订的经济承包合同、协议书(安全生产指标)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中存档备查。

三.安全管理目标

第3.0.1条 企业应制定年度职工伤亡控制指标和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的目标,并将目标计划落实到施工现场,实行目标管理。第3.0.2 条 施工现场应根据本企业下达的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完成安全管理目标达标计划的实施步骤和措施以及考核奖惩办法,并将目标计划分解、落实到本项目部每个管理人员及所有的生产班组。第3.0.3条 安全管理目标计划的分解和落实,可采用公司与项目部、项目部与每一个管理人员、生产班组签订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责任状的方式,并进行定期考核,填写《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记录表》。安全管理目标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中存档备查。

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4.1.1条 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都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力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按施工部位列出施工的危险点,对照各危险点制订具体的防护措施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并对各种防护设施的用料计划一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第4.1.2条 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如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用电、塔吊、搅拌机、外用电梯、起重吊装、以及爆破、水下、拆除、人工挖孔桩等项目,应当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第4.1.3条 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履行审批签章手续。第4.1.4 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应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单、审批人签发后方可实施。第二节 基坑支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2.1条 基坑支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施工条件、施工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和坑壁支护施工的安全措施、基坑排水措施、基坑支护监测措施等。

第4.2.2条 支护设计应根据基坑深度、坑边荷载及土质情况等计算坑边荷载的安全距离、坑边与临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边坡的稳定性,确定支护方式,进行设计计算,绘制施工详图。第三节 脚手架搭设、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3.1条 脚手架搭设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编制依剧、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架体设计计算、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序、方法和要求、脚手架搭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第4.3.2条 架体设计计算包括脚手架的选择,几何尺寸的确定,地基基础做法及构造设计等。要有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要求及示意图,预留通道或材料运输通道、洞口防护示意图,局部搭设示意图等。

第4.3.3条 钢管脚步手架架体较高时,应按规定设置防雷接地装置。第4.3.4条 脚手架拆除时,要有拆除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作业条件、拆除的方法步骤顺序及安全措施等。第四节 模板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4.1条 模板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施工程序、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的工作方法和要求、根据砼输送方法制定安全措施等。

第4.4.2条 模板安装完毕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施工。支撑系统的拆除,须在确认砼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第五节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4.5.1条 临时用电设备在五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4.5.2条 临时用电设备在五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下者应制订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第4.5.3条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线路中必须衽TN---S接零保护系统。

第4.5.4条 施工现场用电设计必须遵循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第4.5.5条 施工现场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经上级审批后实施。

第4.5.6条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

(1)现场勘探包括总电源与施工现场的位置与距离,工程主体位置与施工现场和临建、料场、各用电加工区、大中型机械位置,外电线路等;(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和线路走向;(3)用电负荷计算;(4)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5)绘制电气平面图、立图面、接线系统图;(6)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第4.5.7条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若有变更情况必须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单,审批人签发后方可实施。

第4.5.8条 临时用电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4.5.9条 对临时用电的定期检查或测试要求应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具体明确规定。

第4.5.10条 对于小于安全距离的外电防护措施应有具体方案和必要的计算说明。

第六节 手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安装、拆除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6.1条 物料提升机安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及现场作业条件、安装搭设人员组成、安装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第4.6.2条 物料提升机安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临时缆风绳的使用与拆除要求,地锚的埋设要求,架体垂直、基础平整度的校正方法与要求以及缆风绳架设方法、超高限位装置的要求、进出料口、卸料平台的防护要求,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方法与要求应有明确规定。

第4.6.3条 物料提升机拆除时须单独编制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现场作业条件、拆除人员组成、拆除方法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第七节 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7.1条 外用电梯安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现场作业条件、安装人的组成与职责、安装机具选择、安装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第4.7.2条 外用电梯安装拆除队伍必须具有相应拆装施工资质。外用电梯各种技术资料应齐全。

第4.7.3条 安装前应进行现场勘探,查看安装位置、环境道路,与架空线路距离,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网等情况。

第4.7.4条 电梯的安全限位装置、保险装置应齐全有效。安装完毕经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4.7.5条 外用电梯拆除前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单独的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现场作业条件、人员组成与职责、拆卸工具、拆卸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第八节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8.1条 塔式起重机安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现场作业条件、安装作业人员组成与职责、机具准备、安装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第4.8.2条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拆装施工资质。塔式起重机各种技术资料应齐全。

第4.8.3条 安装前应进行现场勘探,查看安装位置、行走路线,按照地质勘察报告与塔机基础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基础完工后要按规定进行基础验收。安装完毕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4.8.4条 塔机拆除前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编制拆除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现场作业条件、人员的组成及职责、拆卸工具、拆除方法、程序及拆除安全技术措施等。第九节

起重吊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4.9.1条 起重吊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现场情况及吊装物体说明、起重机械的选用、吊装方法、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第4.9.2条 吊装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及作业平台的临边防护。第4.9.3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作业时要有安全员现场监督,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技术交底

第5.01条 根据施工方案、工作环境、季节特点、工程特点和施工人员素质等情况,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要向施工班组作文字交底,填写《安全技术交底》。

第5.02条 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交底人),班组(被交底人)必须在书面交底上签字,各持一份。项目负责人、安全员也应在文字交底上签字。必须是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工地安全员应负责检查交底内容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将执行情况的综合评语填入“执行情况”栏内。六.安全检查记录表

第6.1.1条 企业、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第6.1.2条 各级各部门及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情况均应记录在《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对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价、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整改要求。

第6.1.3条 对施工现场的定期安全检查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按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状况进行评分评价。第二节 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

第6.2.1条 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应签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按照“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的原则进行整改。

第6.2.2条 对上级部门签发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通知书,应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和监督人。

第6.2.3条 通知书中有关人员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第三节 事故隐患整改反馈报告单

第6.3.1条 事故隐患整改完毕后,应填写《事故隐患整改反馈报告单》,将整改情况向签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单位报告,请示复查销案。第6.3.2条 检查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对《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的整改事项进行复查,签署复查意见。

七.安全教育

7.1.1条《第一节

安全教育记录表》用于施工现场的各种教育的记录,表中“教育类别”填写本次安全教育的种类。第7.1.2条 “主讲部门”应填写具体明确。第7.1.3条 “受教育部门”填写被教育团体或个人。

第7.1.4条 “教育内容”填写符合“教育类别”的主要内容安全教育资料应附在每次教育记录的后面。

第二节 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

第7.2.1条 新工人必须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新工人”包括新进厂的合同工、临时工、学习和代培人员,脱岗六个月出又重新上岗的职工。

第7.2.2条 《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是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的主要原始记录和凭证,是在发生伤亡事故后分析事故责任的重要资料之一,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并妥善保存。安全教育资料、考试试卷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中存备查。

第7.2.3条 本卡必须由本人签名,不得代签。

第三节 变换工种工人安全教育登记表

第7.3.1条 在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或调换工作岗位的时候,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新岗位的安全教育,并填写《变换工种工人安全教育登记表》。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第7.3.2条 “受教育者”签字,应由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八.班组班前安全活动

第8.0.1条 班组要认真执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组织安全活动,每日召开班前安全会,按照《班组班前活动记录表》要求,做好活动记录。第8.0.2条 班组安全活动要力求精练,主题明确,内容针对。

九.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第9.0.1条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焊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登高架设人员等。

第9.0.2条 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要随身携带,并复印一张上岗证在施工现场安全资料中存档。该证到期没有验审视同无证。

第9.0.3条 施工现场应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花名册》的要求分工种登记造册。

第9.0.4条 在施工过程中,如有特种作业人员调入或调出的,应在“进退场日期”栏内记录调动的日期,不得在表上涂改。

十.工伤事故

第一节 工伤事故快报表

第10.1.1条 施工现场发生工伤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发生事故的施工现场应填写,《工伤事故快报表》并上报。重大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上级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10.1.2条 事故发生的工程名称和报告单位应当写全称,不得写简称,报告单位应加盖公章。

第二节 工伤事故月报表

第10.2.1条

施工现场每月都要按规定填写《工伤事故月报表》并按规定上报。

第10.2.2条 施工现场当月有事故,应填明事故情况,即:本月伤亡事故简要情况、伤亡人员、事故类别、负伤人员全月歇工日、经济损失以及企业以外人员伤亡情况等。当月无事故,也应填报月报表。

十一.安全标志

第一节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第11.1.1条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标牌,目的是为了引起施工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发生安全事故,为了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标牌能得到有效管理,施工现场应绘制施工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第11.1.2 条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大致接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等三个阶段进行绘制。安全标志布置图应有绘制人签名,并经项目经理审批。

第二节 安全标志牌一览表

第11.2.1条 施工现场应按现场实际挂设的安全标志牌的数量、规格及挂设位置填写《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一览表》,并在安全管理资料中存档。一览表记录的数字与挂设位置应与现场所挂的数量位置一致。第11.22.条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应设在醒目、与其所示的内容有关的地方,并使施工人员在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不可以全部并挂排列于形式。

十二.验收与检测

第12.01条 各类设备、设施验收表主要有: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模板工程、洞口与临边防护设施、密目式安全网挂设、临时用电、物料提升机、处用电梯、塔吊、平刨、圆盘锯、钢筋机械、电焊机、搅拌机、打桩机械、文明施工等验收表。

各类设备、设施检测记录表主要有:接地接触、漏电保护器、绝缘电阻等测试记录表。

第12.02条 验收、检测表应附有施工现场防护用品及机械设备、电气产品的合格证等有关证件。

第12.03条 验收、检测表应填写全面,不得漏项。“验收结果”一栏根据验收内容要求量化填写。“验收意见”填写综合评定意见并应写明是否可以使用。

第12.04条 验收、检测表有关人员签字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代签。第12.05条 分层搭设的脚手架以及密目式安全网应分层验收。第12.06条 有混凝土强度验收的,如塔吊基础等,应有材料和强度试验报告,并附在验收表后。

安全

十三.动火审批

第13.01条 施工现场应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和动火监护制度,并严格遵守这一制度。

第13.02条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履行动火申请审批手续,填写《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第13.03条 按《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的要求认真填写,明确动火等级、部位位置、时间、防火措施、审批意见等内容。

第13.01条 施工现场应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和动火监护制度,并严格遵守。

第13.02条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履行动火申请审批手续,填写《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第13.03条 按《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的要求认真填写,明确动火等级、部位位置、时间、防火措施、审批意见等内容。

第13.01条 施工现场应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和动火监护制度,并严格遵守。

第13.02条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履行动火申请审批手续,填写《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第13.03条 按《施工现场三级动火申请审批表》的要求认真填写,明确动火等级、部位位置、时间、防火措施、审批意见等内容。

十四.附则

第14.01条 本措施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14.02条 本措施接受吉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及大连万大长春明珠工程部及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咨询公司监督。

第二篇: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处理预案

为确保门诊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成立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刘江华副院长

副组长:夏鹏飞肖建华

组员:门诊管理工作小组成员

(二)突发事件类别及风险分级

突发事件主要为停电、停水、火警、电梯运行意外、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日常生活意外(烫伤、摔倒、坠床)等方面。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人数以及不良结果的程度,将突发事件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

1、患方投诉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2、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丢失钱财报案投诉的。

4、发生日常生活意外;

5、小范围停电、停水。

6、电梯运行意外未造成严重后果。

7、出现晕厥等情形。

以上情况经耐心解释及简单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

二级风险:

1、患方来门诊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对门诊科室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行为。

3、出现停电、小面积起火影响门诊工作的正常开展。

4、日常生活意外造成较严重后果。

5、电梯运行意外出现严重挤压伤、骨折等情况。

三级风险:

1、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如:电梯运行或者楼层摔死病人、重大火灾、触电身亡等。

2、患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院工作。

3、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

4、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门诊大厅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

5、患方在门诊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等情形。

(三)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报告

1、发生一级风险的突发事件由当事人或科室报告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派人负责协

调沟通,必要时请保安人员协同处理。

2、发生二级风险的突发事件,各部门负责人报告门诊办公室和保卫科。属医疗纠纷方面的以门诊办公室、医务部工作人员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治安方面则由保卫科协调处理,应急处置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其他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如门诊办公室不能协调处理可以移交医务部医疗投诉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分管院长出面处置,3、发生或估计会发生三级风险的突发事件,门诊办公室和保卫科赶赴现场处理。迅速组织足够力量保安人员,在向分管院长报告的同时,向110、119或青山街派出所报警(情况紧急时,医务人员或医务部工作人员直接报警),了解情况后并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

4、发生突发事件后,当事人或第一责任人(首先发现情况者)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包括停电、停水、火警、电梯运行意外、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日常生活意外等,启动相关预案。门诊办公室及保卫科根据突发事件风险级别启动本预案,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1)门诊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工作等相关部门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2)门诊办公室、有关科室和保卫科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实向院领导报告有关情况,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3)保卫科工作人员,应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门诊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负责三级风险突发事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患方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突发事件。

第三篇: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

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

为提高我社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快速、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臵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跟踪、通报督办、反馈等方式,使应急工作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与组织体系。

一、组织保障

(一)应急领导小组

(1)成立汇福园社区居委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我社区的协调指挥机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上级应急委的要求,组织指挥社区居委会辖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承担上级应急领导机构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

(二)应急值班室

社区居委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应急办公室,应急电话为:*****、***,并向群众公布应急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应急行动时,应急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上通下达,通信联络畅通。

主要职责是: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办事处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完成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应急处臵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充分动员和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流程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容

水旱、洪涝、地质灾害、动物疫情、火灾、交通事故、环境事件、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民族宗教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事件、居民邻里纠纷、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串联集体上访、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宣传

社区通过喇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居民宣传预防灾害及抗灾救灾等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突发事件自救能力。

(三)监测和预测

社区居委会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汇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对常规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突发事件征兆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实行实时监测,及时上报办事处和相关部门。

(四)信息报送

(1)社区每一个居民都有向上级机关举报突发公共事件隐患和报告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的权利和义务。社区居委会收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紧急向上报送。

(2)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发现者应当迅速向社区居委会值班室、信息接报员或有关部门报告公共事件发生征兆、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各种隐患和现场情况;并有权对相关部门、个人的工作过失和不当处臵行为进行举报。

(3)监(预)测和信息报送要点:基本情况和可能涉及的因素(如事件类型、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周边建筑、交通和人口密度情况,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等);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如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等);已采取的措施、下步应对措施和相关请求等。(4)信息报送程序

现场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居委会应急小组或信息接报员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社区居委会应急小组在接报后立即上报街应急办。紧急时要向“110报警”。

对已确定级别较高的突发公共事件,可采取先报基本情况、后报其它情况的方式,以缩短报送时间,争取处臵时间。

(五)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名称、类型、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估计、警示事项、应对措施、社区动员及发布机构等。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部门的报告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经上级应急委和领导机构核实、批准后,应急办公室可以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处臵工作分配

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工作,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工作。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些本辖区比较频繁发生的事件作为应急预案的处臵内容,或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对社区书记、主任及志愿者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落实应急处臵工作责任制。

五、应急处臵工作现场处臵

(一)先期处臵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得到核实后,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指挥当地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臵;按照本预案或有关文件的规定,确定或预测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向上级应急办或“110”报送信息,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先期到达的单位和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应急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以生命救助为首要目标,实施救援行动和紧急疏散;划定警戒区域,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件扩大;排除明显险情,确保处臵工作的后勤保障。

1、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等多伤亡。

2、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级专业救援队伍现场增援。

3、重点救援对象:对孤、老、病、残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臵。

4、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或紧急避难所。

5、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二)事中处臵

在上级应急委或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等情况,设定现场工作小组,现场工作小组从社区居委会各部门及非专业应急队伍按照职能分工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工作。工作小组组成及主要任务如下:

1、综合协调。对现场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传递和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现场协调。

2、抢险求援。营救、搜救、疏散人员;封闭、消除危害源,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做好群众的社会稳定工作等。

3、后勤保障。组织、调集、运输、借用应急物资、设备、食品、药品、房屋、场地等;保障落实应急经费,为应急人员提供食、宿等生活保障。

4、善后工作。清理、监测现场;调拨、发放应急款物;理赔、救助捐赠等。

(三)后期处臵

1、扩大应急

对按规定由社区负责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预计凭社区现有应急资源难以实施有效处臵,或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升级,超出社区自身控制能力和处臵权限,经请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应及时向办事处报告并请求支援。

2、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处臵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后,由发布预警信息的机构发布解除预警信息,应急处臵工作即告结束。社区居委会应急领导小组按照专项应急预案,实施下阶段工作;视现场情况,命令紧急求援队伍转为休整或收队。

3、善后工作

应急工作结束后,社区居委会应急小组在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善后工作,开展善后处臵。(1)对现场进行清理、监测,继续排查隐患。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对事件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和家属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3)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事故调查工作。依法申请对征用的应急物资(场所)的所有人给予补偿。

(4)负责灾后恢复与重建,社区应根据所在地实际和抗灾救灾经验制定具体措施,迅速组织居民灾后自救,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5)及时统计上报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向受灾受害群众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

4、社会救助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或发生后,居委会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安臵受灾群众,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并逐户核实等级,积极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广泛动员和开展求助捐赠活动。

5、调查、总结

社区居委会在上级应急委及职能部门指导下,配合做好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及时确定事件性质、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社区居委会根据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面调查、评估和处臵结果,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经验;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备案。

六、应急处臵保障工作

(一)应急物资储备

社区必须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如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必须的应急物资;社区应为应急分队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和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手电筒、喇叭、雨衣等;负责已备物资和场所的临时征用和借用,如单位或个人的小型汽货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二)应急避难场所

社区辖区内的各单位应为社区抗震救灾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如社区办公用房、休闲广场、七里中学等。

***社区

2012年11月8日

第四篇:铁路突发事件预警救援系统研究—宋江

铁路突发事件预警救援系统研究

宋 江

阜阳北站 安全科助工

手机:

电话:0484-83537 摘 要: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的突发事件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针对既有救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铁路突发事件预警救援系统,对事故现场信息图像进行采集和无线传输,还原真实的事故现场,快速生成救援方案,有效指挥铁路突发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控制突发事件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关键字:铁路救援 预警系统 图像传输

1引言

铁路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铁路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将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多次提速和大量高速铁路的投入建设与运营,铁路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既有的铁路救援系统大多是利用一些大型固定设备来实现现场远程图像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往往信息传递不够详细,救援组织响应慢,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设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运输生产的要求。因此,建立安全、可靠、实用、快速反应的铁路突发事件预警救援系统,减少铁路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2存在的问题

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我国对铁路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视,除了采用一些新技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之外,全国、全路还经常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定了一些法规、条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在减少人为铁路突发事件发生方面,我国有自己的经验:强化安全行车管理、提高线路和车辆质量、防止“双冒”、“错办”、“溜逸”、铁路行车设备和管理的逐步现代化。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突发事件仅靠这些经验措施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防止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铁路突发事件的发生。

对于铁路突发事件救援预警系统的研究,实际情况以及既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的研究工作进展较慢,对整体的铁路事故救援体系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体系。目前,铁路救援系统大多是利用一些固定设备来实现现场远程图像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但这些设备体积大、较为笨重、功耗大,“点对点”的封闭式结构,且对传输通道的特性指标要求较高、传输速率低、差错控制能力低、传输成功率不高、图像

解析度不高、人机界面智能度不高、操作繁琐等。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系统已明显表现出不适应,需设计便于现场使用、传输安全、可靠且不依赖有线线缆的远程图像和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总体上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够详细,救援组织响应慢,出动迟缓,缺乏事故救援预案等问题。

3对策

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事故预警,保障事故现场与外间保持通信联络,将现场的图像信息迅速的传输到指挥中心,准确及时地向调度指挥中心提供事故现场情况,有效的提高铁路应急通信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应用效率,为决策指挥提供保障。3.1信息采集

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监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线路,若有灾害发生,传感器传输信息到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具体如下:

a)水灾预警,若在汛期,发大水,通过水位传感器对河流的水位进行监测。

b)火灾预警:若在隧道中发生火灾,可以对隧道内的烟雾浓度及温度的监测进行预警。c)线路堵塞预警:一般情况下轨枕上部没有压力,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堵塞线路时,可以通过对轨枕压力的监测发出预警。

d)轨面变形预警:因桥面或涵洞的塌陷等原因引起的线路变形。3.2信息传输

铁路突发事件发生的环境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是山区也可能是平原,可能在桥隧,可能静止也有可能移动。解决应急通信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保证事故现场与外界的通信问题?将传感器监测的信号由单片机控制进行传输,建立无线通信网络,可实现被测信号的遥测。立即发出事故预警,通过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在铁路沿线大多数区间都没有网络覆盖,在灾害发生时,为确保事故信息准确无误的传给相当负责人,必须解决通信问题。可以在事故易发点架设无线发送天线,在网络覆盖区建立无线接收端,接收传感器发出的预警信息,再通过网络传输给手机远端,通知相关负责人。保证网络的畅通,在无线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建立信号中继设备。具体示意图如下所示:

现场采集设备传感器灾害信息MSC-51单片机手机端口无线发送设备中继设备中继设备无线接发设备移动通信手机远端 图1 信息传输流程

3.3事故现场

为有效地解决铁路突发重大灾害事故处置中的救援指挥,满足铁路应急通信的需要,本文采用多载波COFDM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将事故发生地或其他重要场合所采集的图像、现场声音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送到一定距离外的救援车,在救援车内的监视器能显示图像信号,同时,通过车载图像传输系统,能将图像信号传输到救援指挥中心,从而实现快速、灵活的现场指挥调度。

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多载波COFDM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利用和数字移动电视一样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实现了在城市有高层建筑群,严重遮挡环境,郊区环境和山地环境等野外环境中高速移动条件下传输图像。表现出卓越的“绕射”、“穿透”能力。和传统的宽带图像传输技术不同,该技术将单一信号载波调制成数千个小的子载波发射出去,而在接收端再将这些子载波接收处理还原成原始信号,使以往被当成干扰信号的反射波,折射波,多径效应变成了有用信号,从而使以往技术不能达到的严重遮挡下传输宽带图像数据的要求得以实现,覆盖范围可达几百公里。

图像传输硬件要求:

①图像采集设备:利用便携式摄像功能的设备,实时采集现场视频或图片。

②无线发送端:利用轻便的无线发送端设备,将现场视频或图片发送到应急救援车的接收端。

③应急救援车部分,无线接收端:利用无线网络接收事故现场发送来的视频或图片,存储在应急救援车的车载录像机内,并通过应急救援车实时发送给救援指挥中心。

④救援指挥中心:通过无线网接收应急救援车发送的视音频信息,并将视音频信息发送指挥大厅。3.4事故救援

事故救援的关键是救援响应时间以及救援方案的快速生成和针对性,为此,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管理决策理论,建立铁路事故预警救援智能决策系统,其思路是在铁路应急救援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将铁路应急预案、以往案例的数字化,利用案例推理方法,针对当前发生的铁路事故快速有效的生成救援响应方案,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同时将快速决策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法融合进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决策方法,在应急压力状态下,快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接到事故救援报告后,通过分析事故现场采集来的图像等信息对救援事件进行评估,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做出应急救援响应,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出台救援的方案,缩短救援响应时间,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和降低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事故救援决策流程如下图2所示:

事件报告事件评估*根据突发事件、级别、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指挥部应急方案设计*明确目标*应急救援智能决策系统生成方案应急方案评估*咨询专家*确定最满意方案方案实施*部门分工*划定控制区域*调配人员、物资*跟踪反馈*收集、处理信息*明确问题图2 铁路事故救援决策流程

4结束语

铁路是一个包含许多子系统的巨系统,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灾害的预防预控非常困难,中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中,局部应急管理多于全面管理,事后管理多于事前、事中管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因缺少长期稳定的监测和预防的系统方法,致使同质性事故重复发生的这一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铁路事故预警救援作为维持铁路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在铁路的安全运营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铁路应急救援预警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军.铁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资源优化调整问的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2]徐建光.我国铁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3]佘廉.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杨宇航.便携式图像传输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8.[5]盛刚,顾思思,陈静,王殉等.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0,02.[6]张志乔.铁路交通灾害的致灾风险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第五篇:HXD1安全控制措施

关于HXD1机车的安全控制措施(暂行)

为确保我段HXD1型机车的平稳上马,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针对该机型的特点,结合我段实际,特制订如下安全控制措施:

一.防止HXD1机车在娄底库内教学期间发生问题的安全措施。

一、用于教学的HXD1机车在教学期间固定摆放在库内9道,机车在库内的防溜方式采用铁鞋防溜,防溜工作由洛湛运用车间负责。洛湛运用每班指定外勤副司机接班后对该机车进行防溜检查,并在库内机车防溜检查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备查。

二、教学用机车钥匙由职教科负责保存。进行库内上车教学时,带队人员(授课老师)到职教科领取,并在职教科设置的钥匙登记本上登记,教学完毕后及时归还钥匙,并签字登记。教学期间的有关安全事项由领取钥匙的签字人员负责。

三、机车高压试验时原则上必须切除全部牵引电机。电机切除后,带队人员(授课老师)必须亲自确认处置正确后,方可进行带载试验。因教学需要必须进行小负荷带载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确认机车制动措施到位后,在授课老师监护下方可进行,防止发生意外动车。学习人员严禁擅自进行机车带载试验。

四、防止烧网及蓄电池亏电。一是升弓前必须确认总风缸风压,风压不足严禁升弓。二是教学期间时刻注意总风缸压力及蓄电池电压,防止发生烧网及蓄电池亏电事故,发现总风缸压力低于750kpa、蓄电池电压低于90v时,应立即升弓打风或充电。教学完毕后,由授课老师升弓对机车蓄电池进行2个小时以上的充电,并按规定看守机车。

五、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一是所有学习人员和教学人员应严格执行劳动安全措施和规定,授课老师在教学开始前必须进行劳动人身安全教学,到达教学地点时,必须指派专人负责现场劳动安全。二是同时有几组人员上车学习时,职教科应指定专人负责协调,机车升弓状态下,禁止下地沟学习机车走行部。

六、授课老师下车前负责检查门窗锁闭、开关塞门的关闭及机车防溜状态,检查确认到位后,到外勤进行交车方可离开。

二、娄底库内摆放及调车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

1、HXD1机车进娄底库内时,机车固定摆放整备场10道,由下班机车乘务员摆放好车位,并进行储能制动防溜处理。

2、机车乘务员下班时必须在运行日志及司机手帐上记录防溜情况(包括储能制动及铁鞋使用)。

3、HXD1机车在娄底库内临修由外勤学习司机使用铁鞋进行防溜处理。

4、HXD1机车在娄底库内临修需调车作业时,地勤工长赶到现场盯控,必须使用内燃机车进行调车作业,确认降下受电弓,储能制动解除后方可进行调车作业,防止未解除储能制动轮调车造成动轮擦伤。

5、根据集团机电(2010)439号电报要求,到达娄底车站II场的HXD1型机车属双机入库,乘务员和乘务交路相对固定,非特殊情况两机不得摘开。因此两台HXD1型机车入库时,在7号闸楼签点后,通知6#、5#扳道房准备好进路,前机须将弓,由后机动车过D2信号机返岔,两个机班做好互控,防止前机进无网区。

三.防止储能制动装置发生问题的安全措施。1.HXD1机车进娄底、怀化库内时,由机车乘务员进行储能制动防溜处理。

2.机车乘务员下班时必须在运行日志及司机手帐上记录防溜情况(包括储能制动及铁鞋使用)。

3.司机在运行中通过车站时必须确认并呼唤“储能制动”状态,呼唤用语标准为:

⑴储能缓解(确认“停车制动”显示灯灭)⑵储能动作(确认“停车制动”显示灯亮)四.防止HXD1机车附挂发生问题的安全措施。当HXD1机车故障需附挂回送时,为防止蓄电池亏电,必须按无火回送处理,处理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切断控制电源柜内总电源开关F03,控制电源输出自动开关F02、停放制动电源输出自动开关F156、24V电源输出自动开关F173,两端司控器手柄和换向手柄置“0”位,两端自动制动手柄放重联位并插上安全销,单独制动手柄放运转位。

2.将制动柜内的无火回送塞门打到无火回送投入位(IN位)。

3.关闭制动柜中无人警惕装置S30.01塞门。4.关闭停放制动模块B40.06的塞门。

5.打开车上总风缸下部的排水塞门A12,将总风缸压力排至250kPa以下,然后关闭。

6.手拉缓解每个停车制动单元拉环。

7.同时打开平均管截止阀B82和B84(内外塞门)或B82和B86(内外塞门)。

五.防止HXD1机车在联挂或库内顶车作业因牵引力过大发生问题的安全措施。

为防止机车牵引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HXD1机车在联挂作业或库内顶车作业时,必须采用“联挂”模式。具体操作为:换向手柄置“前”位,微机系统主界面弹出“联挂”窗口,按压“8”键,选择1-3公里速度联挂或顶车。联挂或顶车结束后,换向手柄回零即可解锁。

六.防止误碰触摸屏及防睡装置按钮的安全措施。1.机车操纵台的乘务包不得乱摆放,防止各触摸屏误动作。

2.有人进入非操纵端司机室时,司机应进行特别交待,防止误按、误踩防睡装置,造成操纵端操作失效。

七.防止换室操纵后列车管不缓解的安全措施。HXD1型机车换室操纵时,司机必须将制动机大闸手柄先推至“紧急制动位”并停留60秒以上后,再拉至“重联位”插上机械锁闭销,断开电钥匙,防止因操作顺序颠倒造成换端后制动机不能缓解。

八.防止发生带电过分相的安全措施。

1.由于HXD1型机车调速手柄结构特殊,司机在过分相时除呼唤手柄零位,并确认零位灯显示状态以外,还应从“米”字位回零位后在往前轻推一次,确认推不动,确保手柄回零。

2.禁止使用定速控制及手动过分相装置功能。3.机班必须严格执行确认升弓状态的规定,禁止使用自动换端功能。

九.防止运行中制动机发生问题的安全措施。

1.牵引现行客运列车时,只需将列车管定压由500kPa 调为600kPa,严禁在制动系统LCDM制动屏上进行客/货转换,显示屏上只允许设置为“货车”。

2.在现有条件下,制动系统显示屏上严禁设置为“补风”,只能设置为“不补风”。

3.HXD1C型机车制动机列车管排风时间较慢,司机应较其它型号机车提前进行调速制动。

4.运行中,非操纵端大闸必须置重联位,并锁闭。5.制动机故障、机车附挂不能接平均管时,此时机车相当于车辆状态的无火回送,严禁关闭Z10塞门。

6.列车运行中,手柄级位根据天气、线路纵断面、牵引吨位适当掌握。

7.使用机车电台时注意防止话筒连线带动手柄级位,造成超速。

8.出现监控装置起常用制动,应将大闸置“抑制”位停留2秒以上,待惩罚制动源消除后,再置运转位缓解。出现列车管起非常或监控装置紧急动作时,应将大闸手柄置“紧急”位,按制动显示屏(LCDM)消息框的提示停留60秒以上,再置运转位缓解。

9.为防止重联机车运行中自动上闸,重联机车司机运行中每次通过车站时,必须右压小闸手柄进行单缓操作一次。

十.防止蓄电池严重亏电的安全措施。1.附挂时一律按无火回送处理。2.库内整备作业及故障检查处理时,要注意对蓄电池电压的确认,任何时候不得低于78V。

3.运行中遇接触网临时停电造成机车较长时间停车时,在保证最小机车控制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关闭其它一切控制电源,如则需将VCM1、VCM2、TCU1、TCU2、ACU1、ACU2自动开关断开,并节省用电,注意监视控制电源电压,不得低于78V。

十一.防止HXD1机车发生烧网的安全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防止烧网的“十必须,十禁止”。

2.由于HXD1机车暂时未安装车顶绝缘装置,机车乘务员应加强注意弓网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降弓及停车措施。

3.升弓时必须两人两侧伸头确认受电弓与接触网可靠接触后方可合闸,严禁受电弓在上升过程中合闸。

4.运行中发生零压动作后,应立即停车降弓,并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⑴乘务员应目视机车车顶高压设备(也可利用铁路周边地形),确认无明显接地故障。

⑵观察机车辅压表,接触网网压正常情况下辅压表约有1KV左右感应电压显示,但车顶高压设备接地时感应电压为零,司机应根据辅压表的显示情况判断车顶高压设备是否接地,并采取相应措施。

5.升弓前确认各塞门在规定位置。6.总风及控制风缸压力低于480KPa时,先给电钥匙,然后按升弓扳钮,利用辅助压缩机打风升弓,确认受电弓升弓到位后,方可闭合主断。

十二.防止HXD机车在怀南机走线降弓地点处刮弓和停在降弓地点处的安全控制措施。

1、HXD机车在进入怀南机走线降弓地点前应用强泵风将总风缸打满风并提前将受电弓降下,双人在微机显示屏处确认升降弓标志和受电弓状态。

2、在过降弓地点时,司机应尽量贴规定速度运行,利用动能闯过降弓地点,并且不得将操纵段司机室司控器电钥匙关断,防止产生惩罚制动停于降弓地点处。如果已经发生了惩罚制动,则应马上闭合电钥匙并将大闸手柄移至抑制位两秒以上再移至运转位进行缓解。

十三.开通期间盯控及首趟添乘安排。

1.开通期间库内、娄底站的盯控分别由洛湛、沪昆运用车间负责,并制订盯控期限、方式及人员安排。

2.确保HXD1机车上马期间的安全,应对乘务员担当牵引的首趟进行管理人员添乘。添乘原则上以沪昆运用车间为主,安全、运用、职教科有关管理人员参与。具体方案由沪昆运用车间根据开通后的规模及交路确定。

怀化机务段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下载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控制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目标管理控制措施

    故县水电厂安全目标管理控制措施1 目的 保证所确立的安全目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并切实可行,通过落实实现安全目标的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的可控、在控,实现安全......

    安全节点控制措施

    安全重点控制节点措施 一、施工脚手架安全重点措施 根据本工程为建筑幕墙施工要求和建筑结构特点,建筑比较高,大楼体积较大,立面外墙装饰跨度较大等特点,玻璃幕墙施工面积大,除主......

    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措施有: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

    绿化安全控制措施

    宁乌道路绿化工程 编 制 人:审 核 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措 施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危险源辨识是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本工程为绿化工程,安全隐患相对土建......

    爆破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5.11.7石方爆破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1) 爆破施工队伍必须具有建设部核发的资质文件,资质文件在年检有效期内。并建立有施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参加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有公安部门核......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鱼塘湾公墓建设项目安全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根据鱼塘湾公墓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安全质量技术规范要求作以下安全质量进度措施: 一: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

    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

    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 主讲人:郑增仪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 主讲人简介 郑增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 课程简介 本讲座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所作的题......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处理预案

    急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保障门诊诊疗秩序,保护门诊工作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安全,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