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

时间:2019-05-15 01: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

第一篇: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

武威六中化学教师整体调研

董彦文:男,47岁,35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年级主任兼党委书记,西北师大本科。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徐炳祖:男,48岁,33年教龄,中学二级,张掖师专。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陈光科:男,52岁,38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化学教研室主任。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朱万辉:男,31岁,8年教龄,中学初职,西北师大本科。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金丽丽:女,28岁,2年教龄,中学初职,西北师大研究生。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并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可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崔兴昕:女,23岁,陕师大免费师范生。

如同处于最佳竞技状态的运动员等着上场,如同创作激情冲动的作家寻找纸笔,自己盼着走进教室,将周密准备的一节课献给学生,有种炽热的“发表欲”。

对教材了如指掌,烂熟于胸,除常规备课外,自己对本段教材内容还作了过特殊的加工或研究,或开过讲座,或写过文章。对教材的处理,既把握了全局,又捉住了精髓,自己感觉到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课堂上轻松自如,不仅按照精心设计的教案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地步步向前推进,而且讲授常常忽有“神来之悟”,仿佛文章中的“神来之笔”一般,将原教案点石成金,自己有一种得到升华的感觉。学生对讲授产生的共鸣,如浴春风,聚精会神。明显地感到学生们跟随着自己的思路,翻山涉水,走向目的地。

一下课就有学生围拢来,问这问那,自己也很乐意继续讨论下去,似乎仍处于兴奋之中。

学生们课后的作业也令人满意。

对一节课能有六种感觉,虽说不上这节课上得有多精彩,但至少是成功的。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习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

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

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8、怎样帮助学生?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40、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

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

(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

(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

(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

(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第三篇: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云阳县为例 龙洞九年制学校

曹帮清

[摘 要]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调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经费投入、观念制约、校点分散、师资薄弱、考评体系、科研环境、学生学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困难问题

建议对策 重庆市云阳县位于渝东地区,是长江三峡上游第一县,面积3649平方公里,这里山高壑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全县人口129万,各级各类学校680多所,在校学生23万,教师8000余人。

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搞好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云阳县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区域分布,随机抽样,对红狮中学、小学,双梅小学、龙洞九年制学校等7所农村学校的师资现状主要采用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课程改革困难重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师收入又普遍偏低,所以学校和教师购买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书报杂志都很少,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知之不多,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知道得就更少了。2.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实验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的人数很少。市教育局对实验教师举行全员培训,但暑假参加培训的教师又有相当部分没有到实验年级任教。3.为了减少经费投入,有的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担任好几份工作,结果教师研究教材的时间没有保证,教学的科目又多,研究的对象又是全新的课程,教师的备课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没有备课。所以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和备课,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穿新鞋走老路,最终使课程改革失败。4.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学设备装备不足。这就难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就没有办法将课程改革走在前面的实验区开发出来的优秀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将导致西部农村的县域教育和大城市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更大,在一定范围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没有,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给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农村教育的新“三农”问题(农村家长弃学、农村学生厌学辍学、农村学校面临停学)、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蔓延。使广大西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着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主要原因有: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2003年,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毕业生只能回到老家找乡镇企业或当地的民办中小学任职,每月收人不超过1000元。就业 难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路的难题,这种情况在2003年表现得特别突出,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都不甚理想,这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真是小学毕业愁初中,初中毕业愁高中,高中毕业愁大学,大学毕业愁工作。其四,在上述情况下,许多父母亲便只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去,这样不仅省去了学杂费的负担,还对家庭有所补贴。

我们国家现在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形态,需要大量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校长的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知识观、人才观是应试教育的,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三)农村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某县的1408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383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30~50岁的705人,占教师总数的50.07%;50岁以上的320人,占教师总数的22.73%。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要忙于恋爱结婚,用于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时间较少,加上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积累的经验较少,业务还不很熟悉。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文革”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是从代课教师转成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知识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近一半的教师适应起来非常困难。再者,农村初中某些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欠佳,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不匹配,导致学科教学要达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学历不达标是农村师资的普遍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一方面,惩罚打骂学生的事件仍然不断出现。例如,学生考试少一分打一个耳光,直到打得学生鼻青脸肿。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教师走过去把那位学生的耳朵往上一提,嘴里说“大家看,这里怎么有一头猪呢”,以此来挖苦讽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上等学生的教学,忽视差生和一般学生,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觉得老师偏心,使学生从厌恶教师到厌学,从厌学到辍学。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是教师的失败,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败。农村的课程改革更是难以为继。

(四)学生班额过大,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城镇中学和中心校,教育资源较好,大量的学生涌入,造成班额过大。据调查,城镇中学85%以上的初一学生班额都在65人以上,一般都在70人左右,部分80多人,少数甚至有90多人。90%左右的中心校一年级学生班额都在70人以上,少数也有90多人。班额太大导致师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教学媒体和设备无法使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批改作业上去了,研究教材和备课、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太少。

2.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五)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问题多、困难大

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环境较差。一是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较差;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报酬,积极性较差;三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素质较差;四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缺少实验场所,条件较差;五是少数人干部分人看,多数人既不干也不看,氛围较差。另外,农村学校校点太多又分散,不易进行校本研究。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同伴互助,它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同伴互助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校点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有两个以上。据调查,西部某县12所中心校所辖的村小或教学点,共有36个。这些村小或教学点,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每一个村小或教学点就没有可能进行校本研究,并且他们都远离中心校,步行时间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甚至超过1个小时,所以,要把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搞校本研究较为困难。

(六)教研员量少质低,难以承担繁重的指导任务

在西部农村,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为了保证教学第一线能正常开课,县级教研部门和片区教办,都没有分学段按学科配齐配足教研员。据了解,西部农村的县级教研室,教研员人数多的不足20人,少的10人左右或者只有7、8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业务水平不高社会关系好的照顾对象。在这种环境下,这种教研员队伍,很难承担起课程改革这个艰巨任务。

(七)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在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进行非课程改革教学的情况下,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一下子推翻。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但在现行考试和评价体系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长和教师都徘徊观望,对课程改革实验有很大的约束和抑制作用。

(八)课程偏多、教材内容偏难等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偏“难、繁、旧、多”等方面的问题。在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内容太多太难,在农村甚至教师都没有搞懂,只好满堂灌,作业一大堆,学生应付学习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从开始的好奇、热情而转变为对学习的冷漠与厌恶。据统计,在农村在校生中,用功习的约占1/3,不好好学习的有1/3,左顾右盼的也有1/3。许多人只想混到初中毕业了事。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只占35%左右,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就凤毛麟角了。可以说,应试教育及其脱离生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进,是否能够改变这种处境呢?是否能够贴近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呢?看来,还需要倍加努力。

(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课难度大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西部农村,因为只有少数教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按正规格式写出经验文章、论文、调查报告,所以多数教师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多数教师除了对传统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以外,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知之甚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乡镇初中和小学中心校有少部分装备了少量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村小或教学点都没有装备计算机,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知识也了解不多,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也非常大。

二、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能够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不易的,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提出对基础教育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计划,其中就包括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并以专款的形式直接下达到县。我完全赞成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后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财政体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达的基础教育逐步缩小差距,实施非均衡投资来促使均衡教育的实现。西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小学教育,特别是村小和村级教学点的教育。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校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应以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为动力,学校主动配合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应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2.积极进行职前职后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让教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把生活融于课堂,能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开发和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结合起来。

3.加强布局调整,减少分散校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校点太多又分散,数量有限的优秀教师和有限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分散,通过布局调整减少校点,优秀教师就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投入也可以集中用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把优秀教师和优良的教育环境条件整合成优质教育资源。

4.分流部分学校的富余教师,调整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

5.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逐渐解聘代课教师,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县级教研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都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要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一方面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另一方面,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以及教研科研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让教研员积极参加;第三,县级教研机构要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四,聘请县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兼职教研员,缓解教研员量少质弱的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指导任务的矛盾;第五,聘请师范院校的课改专家当顾问或客座教研员,并定期到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

(四)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由于经费紧缺和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师人数较多,所以,把所有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和加强校本教研,逐渐把学习和研究培养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级教研机构要在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对围绕课程改革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对立项选题进行指导,确保教育科研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开展全县性的说课、评课、上研究课和优质课,通过挑选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通过组织县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怎样备课和上课、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征集遴选和论文评比,通过每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等方式,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对校本教研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和保障措施。

(五)充分发挥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增强全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功能

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大,学校的实验、信息技术教育、文娱体育等设备设施比较完善,优秀教师人数较多,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强,教育教学质量比较高等优点,还有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课程改革按高起点高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使这些学校的大量学生接受了新课程的教育,还能为全县或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把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规划,把它们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把它们作为全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的重点进行建设,使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在全县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镇属学校在片区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它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全县和片区的各个学校,带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文是我校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4—K107)“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乡村的阻力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地理课程改革为例”的子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刘尧,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王真东,等。论校本教研[J]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2).[4] 陈海东,宋军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适用的农村教育——访中国广告协会杨培青女士[J].基础教育参考,2004,(3).[5] 戴继强,等,欧美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做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4,(3).[6] 倪红日,加快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N].经济时报,2003-7-31.[7] 李水山,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农村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2)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在全国推行至今已近三年。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条件、人口素质,教师水平千差万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是否能适应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否有了进行改革的必要准备是关系到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涉及到潢川县300余所中、小学(含村级、私立小学)近20万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7000余名教师,将收集到的情况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看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差异,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应对。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的对策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1、农村基础教育理念陈旧,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尽管新课程改革一度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教育质量理念上,农村中小学重视的是以考试成绩为本的管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教育;课程编排,教师设岗以主科为中心;按照考试科目排课时、定岗位,一些非考试的活动课只能成为应景课、自习课、搭头课;以考试成绩排名衡量学校领导的政绩和教师的业绩。这些陈旧的教育理念,直接制约着广大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法改进等,一句话,陈旧的教育理念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由于受原财政,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流动严重受限,不少地方一方面大量中师生不能分配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然减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大量一线课改教师年龄偏高,学历偏低,难以胜任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都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助于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慢,专业知识面窄,无法促使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导致绝大部分教师缺乏课改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出现了空置现象,难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无法提供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支持

农村教育经费紧缺在我国是一个老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农村教育经费显得更为紧张。眼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出现了许多窘况。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运动场及体育,劳技器材,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往日的面貌,不是书上有多少,教师就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而是给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共同探究的导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并观,不能在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是要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然而,在农村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也没有幻灯机、投影器。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屏障。

4、学生班额过多,不利于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近年来,由于免征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两免一补”,这样,大量外转生和辍学生纷纷回乡返校,这些学生的涌入,加之农村师资力量不足,遂造成班额过多,据统计一般农村小学每班有40-60人,农村中小学每班有80-105人,明显超过新课改的班额编制。新课程改革的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要努力捕捉每个动态生成的良机,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班额过大,在课堂有限的40-45分钟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师生双边活动收放不够明显。教师们疲于应付几十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本无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教师们口里喊着“实施新课程,贯彻新课标”。其实际行为却是“穿新鞋、走老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的确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5、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正逐渐减轻。很多家长都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长期不在家。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一月,而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爷奶或亲朋照顾,致使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点,也使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缺失,学校和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学校召开家长会,学生的家长来的大都是祖父辈,他们年龄大,有的不识字,有的干脆就不参加家长会,致使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困难的对策

1、更新农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要突破以考试成绩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使学校教育成为关注农村学生生命过程的教育,成为能够关注教师幸福,促进教师发展的教育。其次,政府部门要突破以工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农为本的现代教育功能管理理念,从而真正落实国家的农村教育政策,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摒弃传统的“只重考试分数,不重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三是要结合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三年多来的经验与教训,尽快构建起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会慷慨解囊。”以前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这种说法有些机械,要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河流动的活水”。因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培训过程中,除了安排一定的理论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洗脑,换脑”外,还应增加有关基本功的培训内容。如板书的设计,“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普通话训练及音乐常识普及等。对中小学的英语,音乐教师还要增加简单的表演艺术课程,对英语教师要设英语口语,发音等课程。此外,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课教师的现象也应引起课程培训者的重视,要千方百计地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备足人才资源。

3、增加财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如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多媒体教室及微机室配备等。还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努力营造“课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课改氛围。另外,要根据新课程的科目合理设计课时,编制教师,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是要制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法规,明确中央、省、市、县的经费分担责任。二是要在税费改革中,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缺口的教育经费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拨至县乡财政用于基础教育发展。三是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通过统筹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能够切实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4、农村教师要困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挖掘教育资源,努力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

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班额过大,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理由。魏书生说过:“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农村地域广阔,风景秀丽,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开辟第二课堂,既能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实验仪器不足,教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废料,来自制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如利用废旧注射器针管做压强实验,用废置的玻璃瓶做启普发生器,用纯碱与石灰水起反应来制备烧碱等。总之,只要善于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盖棺定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状举,其改革之路必然是困难与机遇并存,压力与挑战同在,但随着调查研究的结束,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困难的对策,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潢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马啟运)参考文献: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彭礼寿:《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办好义务教育》

苏选良:《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教育》及《小学青年教师》等期刊

提要]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农村地区是我国课改最短木板,因此要关注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及出路,提高课改的整体效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主要表现在 :(1)新课改宣传时尚化、形式化;(2)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差,教师学历偏低;(3)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4)农村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面对此状况,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口在于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未就以“城市包围农村”的趋势迅速展开,我国农村课改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总的形势看还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探讨、研究、解决,以促使农村课改健康顺利开展。为此,试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课改的困境

一、宣传偏于时尚化、形式化

对农村教育课改推广宣传工作,各级有关部门是重视抓好的,投入不少人力、财力和时间、多形式地展开宣传活动,收到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分强调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去完成教学任务,渲染课堂上形形式式的活动,导致一些教师思想产生错觉,理解片面化、绝对化。有个小学教师曾说:“新课改不可能在乡村中小学里推行,我们连投影仪都没有,更何况多媒体!”有的则说“新课改就是语文教学一定分小组,小学生必然当小老师;数学教学必定设夺红旗擂台!”甚至个别还认为课改就是乱教。新课改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切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出现负面影响,给课改带来了阻力。

二、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较差,教师学历偏低

这是个较普遍的问题。历年来各级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陆续投入不少资金,学校硬件有了相当改善。但同形势发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短缺,该修缮的校舍,无法及时修缮,谈不上更新设备,哪里还敢侈望添置多媒体。有些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拖欠工资类见不鲜。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有名无实者居多,设备简陋。有的只是几本图书、几个破旧瓶子,情况令人担忧。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虽然购置几台电脑,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电脑室仍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如某乡中心小学有一台投影仪,六台电脑,但由于资金不足,害怕电脑出问题无法维修,竟然关闭电脑室!再加上农村通讯尚未普及,电脑基本没连因特网,电脑只是用来打打字而已。一些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村中小学校甚至连广播电视都没有!陈旧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偏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足,不合格的教师较多。这无疑阻碍的课改的发展。如我市某镇某小学有公办教师六人,民办教师四人,其中一人中师毕业,四人初中毕业,五人大专毕业。虽说是大专毕业水分却很多,文凭是借助函授获得,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敏锐性,无法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更不可能经常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从而导致了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无奈之下,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改中只好“穿新鞋,走老路”、更有甚者“穿新鞋,走弯路”,放弃了传统的优点,却传承不了新的益处。

三、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

受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观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育科研与自己扯开不上边,那是专家的事。而且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根本没有开设《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许多教师缺乏科研的专业知识,据调查,有90%以上的乡村教师不懂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知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形式往往是上级布置了课题,下边的老师就开始空对空的论文“写作”。再加上 农村生活的艰辛、负担重,农村教师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要为家庭操劳,无力顾及教育科研的并不少见。

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过程,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

四、农村 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培训好坏已成为课改的关键。综观目前农村的新课程培训,其形式有这么几种:

(1)集中学习式 它有两种具体做法:一是短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双休日把教师集中辅导站进行培训;二是长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县市学校的课改课的机会集中乡下教师到县市学校听课学习。这种方式受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少,花费多,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化:往往是早上先读文件,下午看两节录像课或听两节课。目前多采用这种形式。(2)专家培训式 即上级派专家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去进行全员培训。这类方式受训人员较多,教师花费少,内容较能切中 农村教育的要害。然而专家毕竟是少数,僧多粥少,忙不过来情况下,许多师范院校的教师就充当了专家,不可否认他们的理论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学教师,然而他们却存在不足一面,很少接触基础教育,讲课内容难免出现空洞、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满堂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化了乡村教师对课改的错误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3)外出学习式 即派部份教师外出省市参观学习。这类方式在时间、财力上花费多,受训人员有限。受自身财力、时间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不太采用这种方式。如此培训很难达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全国80多万中小学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两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新课改已成为当前课改的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应是目前农村课改的切入口。

(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路———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一、学习型学校的建立以教师观念转变为前提

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参与学校运行与创造的各类主体,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淘汰陈旧与落后,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教师是学校最有效的主体。学习型教师是构成学习型学校的最重要的原素。要成为学习型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观念:(1)转变课改即多媒体的观念 过去在宣传推广时不适当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致使在部份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课改即多媒体”“多媒体= 课改”的错误认识。把课改的实施误认为一定要有多媒体的观点成了部分教师研究、学习进取惰性的借口。这些思想障碍不消除,学习型教师难以确立、课改势必难以开展下去。其实媒体的利用只是课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中不能抛弃这种好形式,但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农村落后的教学设备改变过来的,事实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是难等得来,而且老等也不是办法。应该面对现实,立足于本校,扬长避短。农村教育目前缺乏网络资源,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农村中小学的优势。农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这些资源优势使之为课改服务。如教学小学数学时可利用丰富的树林、山川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可利用劳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制造教具享受趣味数学。教学体育即可以借助乡土游戏达到锻炼目的。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2)转变教学即搬用教材的观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可利用的教学参考资源很少,农村教师很自然地把教材视为中心、把教参奉为圣旨,造成自身的教学成了搬运——知识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如此单纯的搬运,使农村教师脱离了“思考”,只需负出苦力就完成教学。教学效果低下。新课改强调创造性使用教材。它既不是对教材的盲从,也不是对教材的简单的增删,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第一篇课文“元宵节”,农村教师在教学时觉得难度较大:虽然南方没有过这一节日的习惯,但县市孩子还可以有许多的机会了解元宵节,如通过电视、电脑及书刊图文并茂地掌握;也可以通过外乡人设在县市的花灯展览会亲身接触;甚至还可以通过出游北方亲自体验元宵节。而农村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生硬地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在教学中既可以调整它在课本中的位置,还可以创新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把元宵节更换成本土风俗民情节“鱼生节”、“观音诞”,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对比之下效果截然不同。而这一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3)转变视农村学生蠢笨之观念 由于来自农村、学历偏低等因素自卑心理作祟,农村教师不仅看不起自已,也看不起学生:直面课改,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对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反应。农村学生 嘛......言外之意,农村学生是比不上城市学生,是蠢笨 的。如此的学生观成了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的理由。新课改强调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农村孩子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他们的视野不广,素质发展不全(尤其缺乏音乐素质),但却绝不是蠢笨 :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实践丰富。而且农村孩子的不足恰恰说明他们的可塑性强,并非意味着他们的IQ低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教。教师的因材施教是以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个性为基础。

二、学习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基本特征

学习型学校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要求主体不断反思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科研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走进新课改,学校必然与科研同行。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营造学校的改革创新氛围,调动教师不断学习,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教育科研的现状,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学习,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底气;其次要重新定位教育科研: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与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不同,它是一种“做中学”式的研究。角色的新定位促成农村教师的新认识。最后要加强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农村 教师常苦恼研究的课题不知从何而来,其实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正是“问题”的深入导致研究的深入。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自已的问题意识和提高自已的定向能力。在课堂上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热点难点争辩、观点碰撞、经验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 —“课题意识”。

三、学习型学校以校本教研培训为核心

学习型学校同时又是全员学习的组织,要求每一个主体不断学习,共同发展。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制于教师的学习。因此全员学习的前提是每一个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部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过程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通过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校本教研培训是直接围绕学校自身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它促进教师成长。它能唤起教师的内部需要,恰好地将教学实践与培训紧密结合,促使教师在解决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问题中不断学习,共同发展。它与以往培训模式不同,强调培训内容与目标的校本性、实践性、高效性。它是在新课改中生发的,是新课改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弥补了目前农村教育新课改培训工作的缺陷,是一条“高效、稳定、长期”的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基础教育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时,应立足于本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师的成长:一是开展“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保证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0.5个工作日的时间作为学校教研时间,并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二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如建立“思(教学反思)、评(课例评析)、讲(校长课改讲坛)”三级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主要形式,辅以“校长课改讲坛”、“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教研方式。

四、上级机构应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市级教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在县市建立“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及“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推动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即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和推荐学习资料,及时传递课改信息。“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学科教研员定点挂钩教研片、学区,下校参与以校为本教研或不定期地下校了解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研,同时帮助学校聘请专家、联系外出学习。“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定期(每月)公布研究专题(讲座专题)或课例点评目录,各校可根据各自的需要“点菜”,由市级教研机构按“点菜”内容下校服务。“三中心”的建立将解决农村资源短缺、师资跟不上课改要求的难题,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成长。五农村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以校为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此外农村学校还应该互相支援,互通有无,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互派教师共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管理学“木桶”理论认为,沿口高低不整齐的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课程改革不仅面向城市学校,同时也面向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就好比高低不同的木板,共同构成“木桶”的整体,为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盛水量”在“加长”的同时,尤其要注意“补短”-------补农村地区的课改之短。重视农村地区的课改,是全面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发展我国教育的基础。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回顾过去课程改革中的师资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笔者作为玉溪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组的首席教师,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对于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而且要认识到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它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国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胸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去。

(二)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没有作硬性的规定。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与选用的教材,灵活应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

(三)对教学方式的领悟不深入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理念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新课程改革,不是不要讲授方式,而是强调讲授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讲授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在交往、互动中展开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能简单的把某几位教师或某几堂课作为研究性的课,其它的教师或其它的课作为一般性的课,所有的课都应该具有研究性(探究性)。

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突显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仍感困惑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实现全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摒弃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和方法评价的传统方式。但目前的实现是,中考、高考的评价方式与高中、大学的招生和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升学率”上。虽然教育部及其它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着手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但新课程教学与现行的教学评价手段之间的这种矛盾,使进行课程改革的老师们感到非常的困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管理,加强各级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在培训方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惑和困难,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为新课程的推广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实验工作质量。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教研制度,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师训部门的集中培训,远远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教师多种需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培训、教研机制,是今后新课程改革的后续动力之一。学校开展的技能型培训、实践型培训、评价型培训、理论型培训、研究型培训等等,是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教师培训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内在的驱动力,开发教师潜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不断改善条件,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中,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学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接通了互联网,有先进的实验器材;而有的学校还仍然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优势,全面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仅仅依靠教师外界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教师自身根本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靠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专题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契机。应该说,在全国范围内新课程的推进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区域内,新课程改革仍是举步维艰,形式化的、浅层的变革比比皆是,成果也花样繁多,但真正走进课堂、深入学校就会发现,穿新鞋走老路、扎扎实实搞应试的现象仍是非常普遍。

对于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校长们不是不懂,学校教育应该改革,必须改革,但目前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正视和重视:

一、学校改革发展的困难及问题

1、教育评价造成学校改革放不开手脚,发展空间受限 这是造成很多学校不敢改、不能改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各地学校间加班加点、争抢生源、大搞“应试军备竞赛”而导致恶性竞争不止的主要原因。

其一,目前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本身就比较片面。现在,中考改革力度不大,学习任务繁重,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以中考成绩为主,甚至是用考试成绩给各校排队,造成学校只能“考什么教什么”,疲于应付;用人的学历化也造成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只看升学率,择校风盛行,更加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不良竞争局面。各方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使得教学成绩、升学率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造成“上下齐抓教学成绩、各方唯分数至上”的局面,甚至这种压力已经深入到小学阶段,各校在激烈竞争、巨大压力下,改革只能是谨小慎微,小步试探,担心一旦放开会影响成绩,进而影响声誉、影响生存;只能是固守大容量灌输、加班加点“榨油”式的应试策略,以付出更多师生的精力和牺牲师生的更多休息时间、挤占学生更多的素质发展空间为代价来应试。由此,出现两种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出现了城市孩子往农村中学送、城市学校学习“县中”经验的做法——当然,这些现象并非不可取,农村学校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城市学校大量借鉴的是农村学校应试的策略,我觉得,这不应视作一种进步。二是,很多地区改革力度较大的学校往往是薄弱学校,失败了也无关紧要,发展了则变成改革成功的典范,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则缺乏这种勇气,是评价带来的压力使然。

其二,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法规失效。在升学率带来的恶性竞争下,校长压力大,教师高度紧张,学生疲惫厌学,家长抱怨不止,学校教育左冲右突仍然困于应试的囚笼,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为改变这种状况,减轻学生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三令五申,就课程开足开全、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不准假期补课等出台过多种文件、做过多次规定,但经常是检查风一过,一切又归于以前,屡屡不见实效。

实际上,校长、教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加班加点搞应试教育。为什么还会形成目前这种局面呢?问题是当有些学校违规搞应试教育时,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有力的制止。于是,其他学校因为怕在中、高考的竞争中落后,纷纷违规、仿效,造成了目前这种不搞“应试教育”反而要承受各种社会压力的不正常现象。主管部门对学校行为的督导、管理不到位,法规执行无力,沦于形式,等于纵容了学校间为升学率恶性竞争的无序行为。因此,现在要靠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来抵制这种应试教育之风不太现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执行力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要从上到下统一抓,起码要在一个地区内统一抓才能奏效。各级督学应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使各校真正做到“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原北京八中校长龚正行)

2、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比较困难,传统的惯性、压力大、满足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使得教师变革和学习动力不足,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3、作为独生子女及“独二代”,家长大量存在不懂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偏差,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不到位,家校教育合力不足;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或者厌学,缺乏良好的习惯和必要的规范,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难度。我校作为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更是给教学和教育管理及学校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

4、学校的改革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高瞻远瞩的科学策划,需要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教训,但在“怎么学?怎么用?怎么改?”等问题上,在如何结合本校实际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上,存在一定困惑,甚至在学习他校经验上具有一定的盲目跟风特点。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学校的改革发展绕不过这些问题,必须正视;但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成为维持现状、停步不前的借口。教育具有前瞻性,我们不能轻视上级和社会的评价,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屈从于片面的评价。我们必须行动,虽然我们无力改变和突破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政策允许的有限空间里,最大限度地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凭借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做些力所能及的改革,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以便适应升学和将来求职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更加关注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在中学“把学生弄伤了”(一位大学教授语)。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二、校本研究引领下的改革发展

校本研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校本研究,是一个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等为一体的科学体系。校本研究,既要明确学校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大势,又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是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必要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方式,更是实现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根本途径。

1、目标引领,制度激励,体现校本管理成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用潜移默化的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巧妙引领和激励师生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文化的影响,而非简单的制度管理。结合我校生源差、基础薄弱的实际,提出了“让我们和学校每天都有新进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让每个老师都成功,每个学生都成才”的目标,制定了“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完善了师德、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完成了校园的改造美化工程,健全了从校园到门厅、走廊再到教室“处处说话,时时育人”的文化氛围;再加上严格的行为规范管理和“爱国—责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科学测定表明: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与经过激励可能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两者之间大约存在着50%的差距。因此,学校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目标管理,让我校教学、德育、宣传等各项工作成绩节节攀高;绩效考核中团体奖励的加大,引领老师们走出封闭、趋向合作;“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放弃一名学生,使得领导、老师的关注重心下移,往往能切中关键问题„„制度的激励作用凸现出来,而不仅是简单的管理作用。“学校十佳教职工”、“学校教学能手”、“学校青年教师素质大赛”、“班主任论坛”、“教学论坛”„„为教师提供了足够展示和提升的平台;“合唱节”、“踢跳节”、“元旦联欢”、“学科竞赛”„„特色活动尽情展现学生靓丽的风采。“发现的管理”,让教师和学生保持着旺盛的干劲和活力。

2、校本教研以问题为主题,以常态作分析,以需求定学习。原有教研活动以知识、进度为主要内容,陈旧、乏味,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化;教师培训多以空洞的理论和展示高素质、高技术的优质课为主,很难与日常教学实际结合,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学行为长期徘徊在传统的低水平状态,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转变思路后,我们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管理,同时推动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

(1)校本教研以教师为主体,形式有“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论坛”(年级组为单位)及“班级研讨”等,内容各有侧重;

(2)教研不再单纯以常规知识研讨为主,而是“以问题为主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理问题,知识的落实问题,教学的管理问题,学生的分层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研讨主题,以各集体的负责人(如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主持,或者由集体内德高望重的骨干教师引领研讨。这种方式既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也强化了教师的问题研究和反思意识,提高了研究能力。为了确保标本教研的有效落实,我们要求分管领导和包挂领导要参加,及时了解下情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3)教师的教研问题不仅来自自我实践反思,也来自同事间互相听课,观察分析的感受。本学期,我校提出更关注教师的常态课(常态课展示活动),以最自然的常态课作为观察分析对象,所有的一线教师都是授课者,也都是听课、评课者,都要有自己的反思或者感想小结,发现课堂教学中最真实、最典型的问题,加以总结和研讨,用以指导教学和改善管理。

(4)领导主动推介给老师的教育理论,老师们不一定认为有用,但如果老师深入研究教学,就会产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主动需求。我校的校本培训内容,除了业务领导根据发现和反映上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领专题学习外,还有推介资源丰富的教育网站(如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网站)、征集教育随笔及校内“金点子”等方式,还有由年级组自己承办“教学论坛”,结合教学实际问题推介学习资源,基本达到以需求定学习,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

3、拓展教育空间,加强家校联合、社校联合,壮大教育合力 现代教育是开放式的大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必须尽可能取得家庭、社会的有力配合,才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拓展教育空间,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优势教育资源的作用的体现,更是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举措。

(1)变通形式,提高家校联合的有效性。我校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我校本着“教育两代人”的原则,重视家长会上与家长的交流——内容上准备丰富的、科学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家教资料进行辅导,或者由家长从不同侧面作家教经验交流;形式上除全体家长会外,还有分层家长会形式——每次几个情况类似的学生和家长一起,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指导和鼓励,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除家长会外,教师与家长平时的联系也因为电话、网络而更加密切,比单纯家访更加便捷。

教育处、团委还会借助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机会,适时发起“为母亲做一件事”、“给父母写一封信”等亲情交流活动,帮助融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为青春期的学生赢得父母必要的关爱指导,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

(2)加强社校联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鉴于目前学业压力大和安全问题考虑,很多学校不能也不敢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学生在社会上的活动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往往接触的是网吧等不良环境,受到社会负面的消极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是多“疏导”,而不是一味去“堵”。我校借助《济南时报》发起的唤起人们关爱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泉城义工”活动,联系报社集体加入了“泉城义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社会服务,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更是增强了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下载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章新课程化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课后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及对策

    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及对策 摘要:国有林场改革是形势所迫,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的特点。中央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改革,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指导改革,分阶段逐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为国有林......

    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过多年努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加强。但是 ,经济体制改革还需 要打一些......

    毛概课后习题问题

    毛概题目: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

    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新课程

    精品论文荟萃 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 佛山市南海区金沙中学化学组 巨爱侠 摘要:要使化学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本文阐述......

    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及对策[范文]

    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及对策 我县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新的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

    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一、中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金融领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与现行金融税制的不健全有关。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税负偏高......

    个人所得税法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个人所得税法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 摘 要: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从税收公平还是效率角度来讲,都有悖于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