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及对策[范文]
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及对策
我县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新的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广大参与课改的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特别多,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分化从七年级开始凸显;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增大了授课的难度;等等。回顾一年多的课改情形,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人在参加初中片区英语教研活动中以及平时和课改第一线英语老师的交谈中发现有些问题与困惑颇具代表性,现将其列出,并提出本人的解决对策。
问题与困惑一:小学与中学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
我县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英语课。这样小学生进入初中之前就已经学了三、四年的英语,初中英语老师往往对他们有较高的期望值,认为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顺利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很简单了,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了新鲜感,有的对英语产生了恐惧感,有的甚至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书写不规范、发音不准确、用汉语注音等,这一切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经了解得知:在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英语是副科,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英语学习是上初中后的事情;小学的英语课开设流于形式,每周只有
一、两节,而且经常被语文、数学占用,时间上没有保证;师资严重不足,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小学语文或数学老师经过县进修学校一年培训的培训,就走马上任,可以说在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条件还不过成熟:对策:
1.条件不成熟不开课。
2.严把教师关,引进英语科班出身的大专毕业生。
3.县进修学校教研室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业务指导,经常开展教学观摩和教研活动。
4.保证英语课时,每周五节。
5.把英语纳入小学升初中初考的考试科目。
问题与困惑二:教材的词汇量大、内容多、语法较零碎,操作难度大:
我县选择的初中英语教材《Project English>,是由中国首家民营教材研究所---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一套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书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既可供零起点学校使用,也可衔接任何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供非零起点七到九年级学生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却发现这套教材对农村中学来讲,起点较高,而且词汇量大:“Project English”七年级阶段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英语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也不过八百多),因而学生上七年级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很多学生背单词多背哭了。而且“Project English”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单词、词组的重现率低,语法较零碎,不成系统,教学中难度较大。再加上不少单词太长、拼写太难,对于刚上七年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即使孩子的求知欲望在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只是孩子。而教师如果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
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由于学生单词记不住,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教单词和复习巩固单词,老师就只能在赶进度中上完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能跟得上的同学跟上,不能跟得上的同学就成了差生,两极分化提前发生,落后面越来越大。
对策:
一.认真研究英语教学大纲,对大纲不要求的词汇,不当作考试内容。
二.难拼写、不常用的单词尽量不当作考试内容。
三.学校应适当增加英语课的节数(每周至少六节)
问题与困惑三: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选先进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而并非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一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了。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敢随便“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敢“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更不敢“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不少教师都感叹:新课改除了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以外,与以往相比,换汤不换药。话虽夸张,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师的心声。对策:
一。根据不同年级,听、说、读、写,采取不同的分数比例,如七年级上学期口头与笔头的比例为6:4,下学期为4:6 ;八年级上学期口头与笔头的比例为3:7,下学期为2:8。
二.期末县统考应有口试题目。
新课改的实施应听一听下面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
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相反,稍有不慎,也许就会使一批教师和学生成为新课改的牺牲品。英语新课改要取得本质上的全面的成功,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文章: 校本教材
第二篇: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困惑与对策
[原创]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困惑与对策
李洁怡2009-08-18 14:04:06.41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困惑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探索的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新理念的成长,在实施和交流过程中,新的困惑逐渐浮现,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困惑之一:教师知识与教材有矛盾。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性,教材的难度看起来是降低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却高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法上既要注意过程和方法,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要求使多数教师难以适应,力不从心。教师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磨和,教师中还存在着差异性。我认为教材编排者高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困惑之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无实质。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听过许多“新课改的公开课”、“新课改展示课”、“研究课”,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不管这些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本来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偏偏要合作,只把其当成了课堂教学的插花去点缀,以显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表面气氛的热烈。在课堂上我们却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规则,乱哄哄一团,“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讨论没有实质性,而流于形式。往往是学生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答案,就被教师止住而又安排下一项内容。其实是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权利,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种实际的学习效果,有违合作学习的初衷。
困惑之三: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实施新课程
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许多教师依然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惟一的标准。因为教育部关于“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的精神目前在本地区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又“后果自负”,所以在新课改中,这些教师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去实施新课程,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即使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境界十分向往,也不敢置学生的考分于不顾,更不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好应付行事。评价问题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发展。
如何解决实施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我的看法是:
对策一:反思是校本研究的核心和关键。
作为教育工作者,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新的课程观念的矛盾冲突,我们认为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弃其糟柏,取其精华”,无论课程怎么改,我们都要重视教师建设的长期性。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既要重视课程本身的文化内涵,又要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先立后破”的方针,还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丰富。我认为每一个教师应该立足于现实,将自己置身于以教育的今天为“纽带”,要求教师真正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领会于心,外化于形,把功夫多花在平时课后反思上,通过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应积极地以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南,认真总结,反思过去教学的不足,才能真正地创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发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强调学校开展有效的,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多种校本培训。新课程强调,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自学自研,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但“充电”,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
新课程需要专业引领,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会使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真正呈现春光明媚,生计盎然的景象。
对策二:转变观念适应课改
我们高兴地面对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与收获,同时我们也要大胆去直面对课改带来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互动的过程。学校要用新的理念评价教师的工作,肯定教师在新理念下的劳动成果,教师才会诚心实施新课程。希望有关教育部门能够对新课程实施后成绩的关注及评价方式的转变,让考试的形式多样化,评价学生的功能更加全面。也使学校能够主动用课改的理念指导工作,尊重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教师能在教学中更放得开手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我们要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鼓励倡导教师运用多种方
式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而是要及时正确地相机诱导。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新课改后,做为教师,一要转换自身角色,要从知识的授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领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二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学习。三要优化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解决小疑问到思索大困惑。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积极参与,形成开放的评价体系,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并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此外,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适时评价,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可以按这样的程序进行,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并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评价,形成立体的、交互的,开放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的根本核心是让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只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卸下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才无愧于教师的神圣。我们也同时希望教育部门应完善合理地运用教师的工作评价机制,对那些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让那些“无为”行为的教师没有生存的空间。只要这样,我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才有了坚实的成功基础。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中的收获与困惑
新课程改革中的收获与困惑
永年县实验小学秦自秀
新课程的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都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新课程的变化。
收获:教材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单一的形式。和原来的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强调趣味性,内容新颖,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美术活动,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探究气氛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扩大了教学的空间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新课改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多的贴近生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的美化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价值和乐趣。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热情,影响学生发展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1
过程,使学习能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困惑:新课程全面实施至今,我仍然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仍然存在“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跟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做作业。教师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为此,探究内容常常被教师讲解所代替,使学生活动显得被动。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理论摘抄、教学反思,读书心得、网络研修,各种活动课外,还要负责许多专业教室的管理工作。总感到是课上轻松课下忙。根本无法静心教学研究,给教学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小学里不上美术课的情况,或者改成单纯绘画课,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活动课又成了老师一人表演的“一言堂”。我想,学生只有在能有引发他们兴趣的课堂上才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主动性,才能有愉悦的心情与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师也应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动教材,为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插上翅膀。另外,教学中很多时候也存在教学资源紧缺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矛盾。美术课是视觉艺术,借助多媒体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其优越性使每一个教师心里都清楚的。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课都无法运用电化教学来实现。原来上课时教室还有投影仪、幻灯机,有配套的投影片和幻灯片,现在,投影仪和幻灯机早已下岗,连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和教具都没有,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时仍然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只粉笔,这种“巧妇难为”的情况不失为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我想,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当的调整,重新安排设计教学内容。特别是手工制作课,随意性大,学生很容易没有组织性没有纪律性,课堂的气氛就难以控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的去给学生上一些适合咱们他们上的课,让学生有东西可寻,有东西可想,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中寻找到美术的乐趣,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第四篇: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云阳县为例 龙洞九年制学校
曹帮清
[摘 要]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调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经费投入、观念制约、校点分散、师资薄弱、考评体系、科研环境、学生学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困难问题
建议对策 重庆市云阳县位于渝东地区,是长江三峡上游第一县,面积3649平方公里,这里山高壑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全县人口129万,各级各类学校680多所,在校学生23万,教师8000余人。
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搞好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云阳县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区域分布,随机抽样,对红狮中学、小学,双梅小学、龙洞九年制学校等7所农村学校的师资现状主要采用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课程改革困难重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师收入又普遍偏低,所以学校和教师购买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书报杂志都很少,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知之不多,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知道得就更少了。2.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实验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的人数很少。市教育局对实验教师举行全员培训,但暑假参加培训的教师又有相当部分没有到实验年级任教。3.为了减少经费投入,有的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担任好几份工作,结果教师研究教材的时间没有保证,教学的科目又多,研究的对象又是全新的课程,教师的备课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没有备课。所以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和备课,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穿新鞋走老路,最终使课程改革失败。4.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学设备装备不足。这就难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就没有办法将课程改革走在前面的实验区开发出来的优秀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将导致西部农村的县域教育和大城市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更大,在一定范围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没有,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给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农村教育的新“三农”问题(农村家长弃学、农村学生厌学辍学、农村学校面临停学)、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蔓延。使广大西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着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主要原因有: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2003年,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毕业生只能回到老家找乡镇企业或当地的民办中小学任职,每月收人不超过1000元。就业 难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路的难题,这种情况在2003年表现得特别突出,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都不甚理想,这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真是小学毕业愁初中,初中毕业愁高中,高中毕业愁大学,大学毕业愁工作。其四,在上述情况下,许多父母亲便只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去,这样不仅省去了学杂费的负担,还对家庭有所补贴。
我们国家现在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形态,需要大量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校长的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知识观、人才观是应试教育的,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三)农村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某县的1408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383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30~50岁的705人,占教师总数的50.07%;50岁以上的320人,占教师总数的22.73%。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要忙于恋爱结婚,用于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时间较少,加上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积累的经验较少,业务还不很熟悉。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文革”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是从代课教师转成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知识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近一半的教师适应起来非常困难。再者,农村初中某些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欠佳,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不匹配,导致学科教学要达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学历不达标是农村师资的普遍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一方面,惩罚打骂学生的事件仍然不断出现。例如,学生考试少一分打一个耳光,直到打得学生鼻青脸肿。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教师走过去把那位学生的耳朵往上一提,嘴里说“大家看,这里怎么有一头猪呢”,以此来挖苦讽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上等学生的教学,忽视差生和一般学生,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觉得老师偏心,使学生从厌恶教师到厌学,从厌学到辍学。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是教师的失败,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败。农村的课程改革更是难以为继。
(四)学生班额过大,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城镇中学和中心校,教育资源较好,大量的学生涌入,造成班额过大。据调查,城镇中学85%以上的初一学生班额都在65人以上,一般都在70人左右,部分80多人,少数甚至有90多人。90%左右的中心校一年级学生班额都在70人以上,少数也有90多人。班额太大导致师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教学媒体和设备无法使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批改作业上去了,研究教材和备课、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太少。
2.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五)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问题多、困难大
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环境较差。一是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较差;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报酬,积极性较差;三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素质较差;四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缺少实验场所,条件较差;五是少数人干部分人看,多数人既不干也不看,氛围较差。另外,农村学校校点太多又分散,不易进行校本研究。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同伴互助,它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同伴互助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校点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有两个以上。据调查,西部某县12所中心校所辖的村小或教学点,共有36个。这些村小或教学点,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每一个村小或教学点就没有可能进行校本研究,并且他们都远离中心校,步行时间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甚至超过1个小时,所以,要把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搞校本研究较为困难。
(六)教研员量少质低,难以承担繁重的指导任务
在西部农村,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为了保证教学第一线能正常开课,县级教研部门和片区教办,都没有分学段按学科配齐配足教研员。据了解,西部农村的县级教研室,教研员人数多的不足20人,少的10人左右或者只有7、8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业务水平不高社会关系好的照顾对象。在这种环境下,这种教研员队伍,很难承担起课程改革这个艰巨任务。
(七)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在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进行非课程改革教学的情况下,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一下子推翻。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但在现行考试和评价体系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长和教师都徘徊观望,对课程改革实验有很大的约束和抑制作用。
(八)课程偏多、教材内容偏难等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偏“难、繁、旧、多”等方面的问题。在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内容太多太难,在农村甚至教师都没有搞懂,只好满堂灌,作业一大堆,学生应付学习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从开始的好奇、热情而转变为对学习的冷漠与厌恶。据统计,在农村在校生中,用功习的约占1/3,不好好学习的有1/3,左顾右盼的也有1/3。许多人只想混到初中毕业了事。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只占35%左右,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就凤毛麟角了。可以说,应试教育及其脱离生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进,是否能够改变这种处境呢?是否能够贴近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呢?看来,还需要倍加努力。
(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课难度大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西部农村,因为只有少数教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按正规格式写出经验文章、论文、调查报告,所以多数教师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多数教师除了对传统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以外,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知之甚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乡镇初中和小学中心校有少部分装备了少量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村小或教学点都没有装备计算机,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知识也了解不多,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也非常大。
二、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能够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不易的,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提出对基础教育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计划,其中就包括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并以专款的形式直接下达到县。我完全赞成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后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财政体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达的基础教育逐步缩小差距,实施非均衡投资来促使均衡教育的实现。西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小学教育,特别是村小和村级教学点的教育。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校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应以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为动力,学校主动配合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应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2.积极进行职前职后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让教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把生活融于课堂,能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开发和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结合起来。
3.加强布局调整,减少分散校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校点太多又分散,数量有限的优秀教师和有限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分散,通过布局调整减少校点,优秀教师就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投入也可以集中用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把优秀教师和优良的教育环境条件整合成优质教育资源。
4.分流部分学校的富余教师,调整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
5.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逐渐解聘代课教师,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县级教研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都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要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一方面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另一方面,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以及教研科研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让教研员积极参加;第三,县级教研机构要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四,聘请县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兼职教研员,缓解教研员量少质弱的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指导任务的矛盾;第五,聘请师范院校的课改专家当顾问或客座教研员,并定期到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
(四)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由于经费紧缺和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师人数较多,所以,把所有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和加强校本教研,逐渐把学习和研究培养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级教研机构要在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对围绕课程改革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对立项选题进行指导,确保教育科研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开展全县性的说课、评课、上研究课和优质课,通过挑选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通过组织县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怎样备课和上课、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征集遴选和论文评比,通过每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等方式,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对校本教研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和保障措施。
(五)充分发挥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增强全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功能
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大,学校的实验、信息技术教育、文娱体育等设备设施比较完善,优秀教师人数较多,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强,教育教学质量比较高等优点,还有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课程改革按高起点高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使这些学校的大量学生接受了新课程的教育,还能为全县或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把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规划,把它们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把它们作为全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的重点进行建设,使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在全县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镇属学校在片区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它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全县和片区的各个学校,带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文是我校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4—K107)“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乡村的阻力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地理课程改革为例”的子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刘尧,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王真东,等。论校本教研[J]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2).[4] 陈海东,宋军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适用的农村教育——访中国广告协会杨培青女士[J].基础教育参考,2004,(3).[5] 戴继强,等,欧美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做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4,(3).[6] 倪红日,加快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N].经济时报,2003-7-31.[7] 李水山,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农村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2)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在全国推行至今已近三年。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条件、人口素质,教师水平千差万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是否能适应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否有了进行改革的必要准备是关系到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涉及到潢川县300余所中、小学(含村级、私立小学)近20万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7000余名教师,将收集到的情况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看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差异,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应对。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的对策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1、农村基础教育理念陈旧,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尽管新课程改革一度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教育质量理念上,农村中小学重视的是以考试成绩为本的管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教育;课程编排,教师设岗以主科为中心;按照考试科目排课时、定岗位,一些非考试的活动课只能成为应景课、自习课、搭头课;以考试成绩排名衡量学校领导的政绩和教师的业绩。这些陈旧的教育理念,直接制约着广大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法改进等,一句话,陈旧的教育理念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由于受原财政,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流动严重受限,不少地方一方面大量中师生不能分配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然减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大量一线课改教师年龄偏高,学历偏低,难以胜任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都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助于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慢,专业知识面窄,无法促使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导致绝大部分教师缺乏课改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出现了空置现象,难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无法提供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支持
农村教育经费紧缺在我国是一个老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农村教育经费显得更为紧张。眼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出现了许多窘况。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运动场及体育,劳技器材,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往日的面貌,不是书上有多少,教师就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而是给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共同探究的导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并观,不能在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是要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然而,在农村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也没有幻灯机、投影器。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屏障。
4、学生班额过多,不利于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近年来,由于免征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两免一补”,这样,大量外转生和辍学生纷纷回乡返校,这些学生的涌入,加之农村师资力量不足,遂造成班额过多,据统计一般农村小学每班有40-60人,农村中小学每班有80-105人,明显超过新课改的班额编制。新课程改革的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要努力捕捉每个动态生成的良机,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班额过大,在课堂有限的40-45分钟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师生双边活动收放不够明显。教师们疲于应付几十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本无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教师们口里喊着“实施新课程,贯彻新课标”。其实际行为却是“穿新鞋、走老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的确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5、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正逐渐减轻。很多家长都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长期不在家。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一月,而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爷奶或亲朋照顾,致使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点,也使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缺失,学校和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学校召开家长会,学生的家长来的大都是祖父辈,他们年龄大,有的不识字,有的干脆就不参加家长会,致使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困难的对策
1、更新农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要突破以考试成绩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使学校教育成为关注农村学生生命过程的教育,成为能够关注教师幸福,促进教师发展的教育。其次,政府部门要突破以工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农为本的现代教育功能管理理念,从而真正落实国家的农村教育政策,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摒弃传统的“只重考试分数,不重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三是要结合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三年多来的经验与教训,尽快构建起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会慷慨解囊。”以前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这种说法有些机械,要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河流动的活水”。因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培训过程中,除了安排一定的理论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洗脑,换脑”外,还应增加有关基本功的培训内容。如板书的设计,“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普通话训练及音乐常识普及等。对中小学的英语,音乐教师还要增加简单的表演艺术课程,对英语教师要设英语口语,发音等课程。此外,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课教师的现象也应引起课程培训者的重视,要千方百计地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备足人才资源。
3、增加财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如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多媒体教室及微机室配备等。还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努力营造“课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课改氛围。另外,要根据新课程的科目合理设计课时,编制教师,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是要制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法规,明确中央、省、市、县的经费分担责任。二是要在税费改革中,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缺口的教育经费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拨至县乡财政用于基础教育发展。三是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通过统筹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能够切实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4、农村教师要困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挖掘教育资源,努力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
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班额过大,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理由。魏书生说过:“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农村地域广阔,风景秀丽,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开辟第二课堂,既能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实验仪器不足,教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废料,来自制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如利用废旧注射器针管做压强实验,用废置的玻璃瓶做启普发生器,用纯碱与石灰水起反应来制备烧碱等。总之,只要善于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盖棺定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状举,其改革之路必然是困难与机遇并存,压力与挑战同在,但随着调查研究的结束,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困难的对策,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潢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马啟运)参考文献: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彭礼寿:《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办好义务教育》
苏选良:《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教育》及《小学青年教师》等期刊
提要]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农村地区是我国课改最短木板,因此要关注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及出路,提高课改的整体效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主要表现在 :(1)新课改宣传时尚化、形式化;(2)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差,教师学历偏低;(3)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4)农村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面对此状况,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口在于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未就以“城市包围农村”的趋势迅速展开,我国农村课改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总的形势看还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探讨、研究、解决,以促使农村课改健康顺利开展。为此,试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课改的困境
一、宣传偏于时尚化、形式化
对农村教育课改推广宣传工作,各级有关部门是重视抓好的,投入不少人力、财力和时间、多形式地展开宣传活动,收到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分强调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去完成教学任务,渲染课堂上形形式式的活动,导致一些教师思想产生错觉,理解片面化、绝对化。有个小学教师曾说:“新课改不可能在乡村中小学里推行,我们连投影仪都没有,更何况多媒体!”有的则说“新课改就是语文教学一定分小组,小学生必然当小老师;数学教学必定设夺红旗擂台!”甚至个别还认为课改就是乱教。新课改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切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出现负面影响,给课改带来了阻力。
二、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较差,教师学历偏低
这是个较普遍的问题。历年来各级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陆续投入不少资金,学校硬件有了相当改善。但同形势发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短缺,该修缮的校舍,无法及时修缮,谈不上更新设备,哪里还敢侈望添置多媒体。有些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拖欠工资类见不鲜。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有名无实者居多,设备简陋。有的只是几本图书、几个破旧瓶子,情况令人担忧。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虽然购置几台电脑,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电脑室仍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如某乡中心小学有一台投影仪,六台电脑,但由于资金不足,害怕电脑出问题无法维修,竟然关闭电脑室!再加上农村通讯尚未普及,电脑基本没连因特网,电脑只是用来打打字而已。一些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村中小学校甚至连广播电视都没有!陈旧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偏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足,不合格的教师较多。这无疑阻碍的课改的发展。如我市某镇某小学有公办教师六人,民办教师四人,其中一人中师毕业,四人初中毕业,五人大专毕业。虽说是大专毕业水分却很多,文凭是借助函授获得,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敏锐性,无法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更不可能经常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从而导致了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无奈之下,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改中只好“穿新鞋,走老路”、更有甚者“穿新鞋,走弯路”,放弃了传统的优点,却传承不了新的益处。
三、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
受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观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育科研与自己扯开不上边,那是专家的事。而且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根本没有开设《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许多教师缺乏科研的专业知识,据调查,有90%以上的乡村教师不懂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知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形式往往是上级布置了课题,下边的老师就开始空对空的论文“写作”。再加上 农村生活的艰辛、负担重,农村教师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要为家庭操劳,无力顾及教育科研的并不少见。
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过程,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
四、农村 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培训好坏已成为课改的关键。综观目前农村的新课程培训,其形式有这么几种:
(1)集中学习式 它有两种具体做法:一是短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双休日把教师集中辅导站进行培训;二是长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县市学校的课改课的机会集中乡下教师到县市学校听课学习。这种方式受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少,花费多,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化:往往是早上先读文件,下午看两节录像课或听两节课。目前多采用这种形式。(2)专家培训式 即上级派专家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去进行全员培训。这类方式受训人员较多,教师花费少,内容较能切中 农村教育的要害。然而专家毕竟是少数,僧多粥少,忙不过来情况下,许多师范院校的教师就充当了专家,不可否认他们的理论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学教师,然而他们却存在不足一面,很少接触基础教育,讲课内容难免出现空洞、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满堂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化了乡村教师对课改的错误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3)外出学习式 即派部份教师外出省市参观学习。这类方式在时间、财力上花费多,受训人员有限。受自身财力、时间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不太采用这种方式。如此培训很难达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全国80多万中小学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两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新课改已成为当前课改的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应是目前农村课改的切入口。
(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路———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一、学习型学校的建立以教师观念转变为前提
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参与学校运行与创造的各类主体,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淘汰陈旧与落后,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教师是学校最有效的主体。学习型教师是构成学习型学校的最重要的原素。要成为学习型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观念:(1)转变课改即多媒体的观念 过去在宣传推广时不适当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致使在部份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课改即多媒体”“多媒体= 课改”的错误认识。把课改的实施误认为一定要有多媒体的观点成了部分教师研究、学习进取惰性的借口。这些思想障碍不消除,学习型教师难以确立、课改势必难以开展下去。其实媒体的利用只是课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中不能抛弃这种好形式,但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农村落后的教学设备改变过来的,事实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是难等得来,而且老等也不是办法。应该面对现实,立足于本校,扬长避短。农村教育目前缺乏网络资源,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农村中小学的优势。农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这些资源优势使之为课改服务。如教学小学数学时可利用丰富的树林、山川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可利用劳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制造教具享受趣味数学。教学体育即可以借助乡土游戏达到锻炼目的。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2)转变教学即搬用教材的观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可利用的教学参考资源很少,农村教师很自然地把教材视为中心、把教参奉为圣旨,造成自身的教学成了搬运——知识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如此单纯的搬运,使农村教师脱离了“思考”,只需负出苦力就完成教学。教学效果低下。新课改强调创造性使用教材。它既不是对教材的盲从,也不是对教材的简单的增删,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第一篇课文“元宵节”,农村教师在教学时觉得难度较大:虽然南方没有过这一节日的习惯,但县市孩子还可以有许多的机会了解元宵节,如通过电视、电脑及书刊图文并茂地掌握;也可以通过外乡人设在县市的花灯展览会亲身接触;甚至还可以通过出游北方亲自体验元宵节。而农村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生硬地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在教学中既可以调整它在课本中的位置,还可以创新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把元宵节更换成本土风俗民情节“鱼生节”、“观音诞”,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对比之下效果截然不同。而这一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3)转变视农村学生蠢笨之观念 由于来自农村、学历偏低等因素自卑心理作祟,农村教师不仅看不起自已,也看不起学生:直面课改,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对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反应。农村学生 嘛......言外之意,农村学生是比不上城市学生,是蠢笨 的。如此的学生观成了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的理由。新课改强调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农村孩子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他们的视野不广,素质发展不全(尤其缺乏音乐素质),但却绝不是蠢笨 :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实践丰富。而且农村孩子的不足恰恰说明他们的可塑性强,并非意味着他们的IQ低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教。教师的因材施教是以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个性为基础。
二、学习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基本特征
学习型学校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要求主体不断反思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科研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走进新课改,学校必然与科研同行。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营造学校的改革创新氛围,调动教师不断学习,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教育科研的现状,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学习,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底气;其次要重新定位教育科研: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与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不同,它是一种“做中学”式的研究。角色的新定位促成农村教师的新认识。最后要加强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农村 教师常苦恼研究的课题不知从何而来,其实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正是“问题”的深入导致研究的深入。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自已的问题意识和提高自已的定向能力。在课堂上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热点难点争辩、观点碰撞、经验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 —“课题意识”。
三、学习型学校以校本教研培训为核心
学习型学校同时又是全员学习的组织,要求每一个主体不断学习,共同发展。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制于教师的学习。因此全员学习的前提是每一个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部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过程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通过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校本教研培训是直接围绕学校自身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它促进教师成长。它能唤起教师的内部需要,恰好地将教学实践与培训紧密结合,促使教师在解决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问题中不断学习,共同发展。它与以往培训模式不同,强调培训内容与目标的校本性、实践性、高效性。它是在新课改中生发的,是新课改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弥补了目前农村教育新课改培训工作的缺陷,是一条“高效、稳定、长期”的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基础教育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时,应立足于本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师的成长:一是开展“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保证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0.5个工作日的时间作为学校教研时间,并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二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如建立“思(教学反思)、评(课例评析)、讲(校长课改讲坛)”三级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主要形式,辅以“校长课改讲坛”、“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教研方式。
四、上级机构应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市级教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在县市建立“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及“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推动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即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和推荐学习资料,及时传递课改信息。“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学科教研员定点挂钩教研片、学区,下校参与以校为本教研或不定期地下校了解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研,同时帮助学校聘请专家、联系外出学习。“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定期(每月)公布研究专题(讲座专题)或课例点评目录,各校可根据各自的需要“点菜”,由市级教研机构按“点菜”内容下校服务。“三中心”的建立将解决农村资源短缺、师资跟不上课改要求的难题,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成长。五农村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以校为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此外农村学校还应该互相支援,互通有无,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互派教师共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管理学“木桶”理论认为,沿口高低不整齐的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课程改革不仅面向城市学校,同时也面向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就好比高低不同的木板,共同构成“木桶”的整体,为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盛水量”在“加长”的同时,尤其要注意“补短”-------补农村地区的课改之短。重视农村地区的课改,是全面提高整体课程改革的效率,发展我国教育的基础。
第五篇: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困惑与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困惑与对策
二、对策
(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民族的兴旺与发展。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使其深入人心。报刊、杂志、新闻媒体要正面引导,对课改中的典型人物、事迹要大力报道和宣传,真正使社会、家长、学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合力,构筑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改革各类招生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招生制度的彻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使其与课改精神相吻合、协调。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考试多样化,使教师和学生有展现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三)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根据农村现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方式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研结合”与“教学做合一”的培训原则,改变“培训即办班”的单一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培训。
1.专题讲座与示范课结合。可采用三种形式:院校的教师讲专题并上示范课;地方进修院校的教师讲专题,由兼职教师上示范课;兼职教师讲专题并上示范课。
2.送教下乡,上示范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一批有经验、教学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培训教师直接送教上门,上示范课,并进行咨询指导。
3.观摩培训。各校可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观摩优质课、特级教师示范课以及当地优秀教师的观摩课。观摩后要求教师进行研究,对照别人找差距,提出自我改进、提高的思路或设想。
4.自我培训。教师自发组织的集体听课、评课、研讨或自我讲专题。这种准备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5.实行交流或“留学”培训。
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比较差,信息交流差,师资往往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下的“自循环状态”。我们在鼓励岗位制提高的同时,也应组织教师“留学”。一种方式是本省或本地区范围内“留学”。一些相对落后的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派遣几名教师到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边任教边学习。交流则是高水平的学校每年派一两名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到薄弱学校去任教一两年。他们到定点学校后一方面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起群体导师作用,是“蹲点”的兼职培训教师。我们坚信:只要认清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勇敢地面对,想方设法地探索、研究,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会得到全面顺利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