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
《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
简介开始: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内容摘要: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古诗词批注式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赏析,三是拓展迁移。其中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关键词:阅读批注个性化阅读习惯你看到过这样。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
内容摘要: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古诗词批注式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赏析,三是拓展迁移。其中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关键词:阅读批注 个性化 阅读习惯 你看到过这样的语文试题吗?
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关键词语﹏﹏绝佳妙句
饮酒 陶渊明 批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2011年江苏扬州市中考的一道题型新颖,很有亮点的语文试题。该题要求用批注的形式答题。这种把“理解欣赏”与“方法引导”结合起来开放式考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尤其是读古诗,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的着重“字会”(能解词、能译句),更强调“意会”。对诗词的意境之美,有所感悟品味,就可谓“得之”,未必每首诗词从意象、感情,到手法、修辞,都要按照教材的解说逐一记诵、理解、消化。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思考,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西厢》,毛宗岗父子批《三国》,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曾经让人叹为观止。试想想,一边吟咏品味,一边执笔在手,兴之所至,挥毫而下,或“眉批”,或“旁批”,或“尾批”,不拘形式,不求工整,不问长短,但求切中肯綮、一字入骨。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
在消遣式阅读、快餐式阅读流行的今天,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下面我就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读感知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借用王国维的治学境界说,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一境也。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从整体上感知古诗词的大意和情感,找出在朗读中的疑惑。基于此,批注的形式应以摘记式和提要式批注为主。
摘记式批注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查找资料,注上诗人的代表作品、诗歌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二是在朗读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熟读背诵扫清了障碍。
提要式批注是指在古诗词阅读中,用精炼的语言在诗文的天头或地脚写上大意和情感。如果是写景诗,就要大体注上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果是哲理诗,就要初步地概括出诗中的哲理,以便在复习浏览时一目了然。
此外,质疑式批注也是初读感知阶段的重要的批注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总是一边欣赏一边生疑,古人云:“学贵有疑”。无疑不能激思,无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阅读,才会真正地走入文本,寻找资料,与文本诗人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这一阶段的阅读批注,不求深入,但求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即使是在你喜欢的语句划上一条波浪线,在某个精彩的词语旁写上一个“妙”字,或者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这也是批注。当然这是阅读批注的最简单的形式,而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精读赏析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学生在熟读了古诗词,对诗词的内容和主旨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古诗词的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精读赏析时,圈点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尤其是诗句中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二境也。
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中,语文老师的指导功能是无形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选取学生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二三处诗句,引导学生在整体扫描的基础上圈点批注,反复玩味。可以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从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妙处的精妙赏析两个层面推敲琢磨,赏析评价。这种批注式阅读最能显现学生独具的审美眼光和情怀,也最能提升学生古典文学修养。
我在多年的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
1、引导学生学会解释式批注。
所谓解释式批注是指在了解大意和主旨后,引导学生反溯因果,对某些诗句进行解释。譬如赏析陶渊明《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可让学生联系三四句的一问一答: “结庐在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答。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远地自偏”旁写上类似“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的批注了。再如点评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启发学生联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进行思考。相信学生也能正确写出类似“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圆字更显长河的磅礴远大”的精彩批注。
2、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要求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基础上,展开联想。由此及彼,闻一知十,拓展文本内容的宽度,激起宝贵的思想火花,实现能力迁移。
教读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其他思乡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把它们批注在诗句的空白处,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归类和牵引,平时做的积累能得到了应用,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古代诗词数量众多,表现手法多样,主题内涵相似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学习范仲淹词《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可联想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学习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朗读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朗读到《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更可感受到它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3、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式批注。
对比式批注是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炼字的重要手段。“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一字师”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不必赘述。苏小妹曾要其兄苏东坡为其诗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每句各加一字,东坡先是加‘摇’、‘映’二字:“轻风细柳摇,淡月梅花映。”又说用“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两次都不合小妹之意,接着她说出各加一个“扶”和“失”字,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听了不禁叫好!一“扶” 一“失”,把轻风、细柳、淡月、梅花都写活了,生动自然,确实高于东坡两句之上。
再如赏析开头《饮酒》诗五六句中的“见”字:“采菊东篱下”是俯,“悠然见南山”是仰,“采菊东篱下”的时候,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果换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意趣。如能熟练地运用对比式批注,对于体会古诗词词句的妙处是很有帮助的。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古诗词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对于学生的阅读批注,不管是对诗句肯定的评价,还是否定的评价,只要是言之有理,老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如对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赏析,有学生说敲用得妙,有学生说推用得好,只要能联系当时的情景,阐明各自的理解,都不失为好的评注。
三、引导学生学会在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主要是在品味诗词语言基础上的拓展知新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层次的顿悟。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三境也。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古典的诗句的美妙之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隽永,更是因为表达的主题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譬如苏轼的词《定**》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诵古诗词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不少学生的批注也相当有见地。有的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旅舍中的过客而已,实在不值得过分自怜而对荣辱得失斤斤计较”;有的写道:“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隐逸淡于功名固然不失为一法,但在这个人间社会里,谁都无法从现实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更有的反其意而为之:“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为了蝇头小利,忙得不亦乐乎,值得吗?”让人拍案叫绝。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语文试题,题目明确提示“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如果要得高分,我们在表达上还要打磨,不仅要语言“简明流畅”,还要争取写出独特的体验和个性的表达,这是批注阅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批注“心远地自偏”,可以联系现代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有时很浮躁,而如果能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宁静起来。这样古今联想,就写出了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式批注。批注式阅读的开展,尤其是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批注既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式阅读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利用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入阅读“三境”,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样,阅读就不再是处于一种被动,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相反阅读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一种文化熏陶。更为重要的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他们在古诗词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有了批注式阅读,才让他们的个性得以神采飞扬,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是不无裨益的。参考文献
[1]《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3、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批注式阅读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
[4]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二篇: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论文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验概况
我旗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前些年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中有了很大提高。但高耗低效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几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批注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明显成效,遂通过现场阅读能力测试的方式在旗教研活动上进行展示,学生在没有教师所谓的讲解、分析、提问下进行“批注式”阅读,然后交流,对课外文章理解透彻、深刻,其听说读写能力水准令人震惊。旗教研室随即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精读课文的第一、二课时的具体操作进行反复深入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基本程序,把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常态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学。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了以学为主,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文本“批注”学会学习、奠定今后的学习、发展基础。在日常教研的听课、评课、检查、测试中、我们将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放在了评价首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批注式阅读教学”逐步走向深入,力图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求。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操作程序
1、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画。(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2、年段要求。
六年级以文字批注为主、逐步由内容理解到表达方法,进行理解、质疑、批判和赏析。
3、基本操作程序。为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最终掌握自能读书的基本方法、确定如下程序:
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交流批注,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在这个程序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师生均能做到目标清晰。在备课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细化目标,并保证落实。
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当小“老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问或小组内互批,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查找工具书解决。
(4)老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特别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上环节的目标是夯实语文基础。具体包括巩固拼音、查字典,牢固掌握生字词。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梳理出生字、多音字、四字词语,并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方言来确定难读难记难写的字,思考读记写的重点与方法。同时、课课如此整理,便于学生的单元复习。这也是“课文不读流利不进行阅读教学”的保证。
(5)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练、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互评。(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并清他们介绍自己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一些教师与学生将以上环节进行归纳整理,以易于理解、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抄写于课本,对照操作。如“四步读书法”:标出段落轻声渎,圈画生词反复读;穿靴戴帽互相读,批注感悟默默读。
中高年级批注要求
(寻找疑点,关于质疑)a文章题目处 b重点难点处 c关键词语处 亮眼睛巧嘴巴(认真思考,多方对话)a与作者对活
b与书中人物对话
c重点语句与篇章
d表达自己感受
(善于感悟,多方批注)玲珑心a好词收藏
b.瞬间感受
c.精彩仿写
d心灵对话
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拔深化。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促进有感情朗读,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2)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没有时问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四是避免批注、交流形成定势,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真正形成阅读能力,掌握批注方法,除进行阅读教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体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批注,也能使学生选用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经过探索后、高段学生大致掌握了这几种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1)二次批注,同归整体,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自读自悟时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老师要引导学生就全文的内容和情感作出批注(与随文练笔相结合),或就本文重点句段,要求学生重写批注。低年级一般设计为随堂练说。
(2)进行读写积累。要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如进行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语言积累:写读书笔记、随文练笔等的读写结合。
第三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施方案
青龙山小学
“语文四读十步批注阅读法”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从关注“教”转变成关注“学”,将“教堂”变成“学堂”;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阐述都在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在主体的阅读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方法。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理解品味赏析,就没有真正的阅读。也只有在学生积极的自主阅读和探究中,学生才会建构起有效的知识、能力体系。基于此,我们开始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二、概念界定
批注:“批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种:(1)加批语和注解;(2)指批评和注解的文字。在本课题中,取其第一种解释。批注,就是指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及对文章的评语,也就是指用文字对文章中的字句进行解释和品评。
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发现,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在文本空白处写出阅读心得、评语等,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
批注式阅读,同时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文本的价值,进而超越文本。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谓之评点。“评点最初始于诗文,唐宋以后,出现小说评点,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李贽和叶昼,把评点变成了文学批评的独特形式,明末金圣叹进一步发扬光大。”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成了经典评注,长盛不衰。在现当代,不少人也依旧喜欢使用这种阅读方法。毛泽东就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代表,他特别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批注。
批注式阅读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符合生本教育的儿童观和教学观,所以这项研究的开展方向是对的,是可行的。
三、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探索适合本年级学生实际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使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
四、研究对象 三至五年级学生
五、研究内容:
1.批注式阅读方法的研究。(1)符号式批注:
“
”(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圆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2)文字式批注
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
品味:抓词句,对其语境意思、感情色彩、如何朗读等进行思考、感受、体会并写下来。
质疑:对文中内容进行质疑、思考。
联想:由此及彼,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或由此处处文本迁移到彼处文本。评价:对文本和作者等进行品评,或褒或贬。
补充:从文本延伸出去,结合相关资料的搜集,为文本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上是我们从有关资料和已有的实践初步总结而来,到底这些符号式批注、文字式批注的学习形式是否有效科学,还有哪些其他形式,二者如何有机地衔接运用,这些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探讨的重点,并通过实践不断反思和总结,使其更充实和完善。
2.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研究。
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流程的研究,我们做了初步的设想:(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此时,我们的研究的侧重点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主要有这几块:a:前置性作业与传统的预习作业的区别;b:前置性作业的常规形式及因课而异的不同形式;c:自由批注的一些书写要求;d:前置性作业的难易程度把握及与课业负担等。
⑵课堂阅读,再次批注
主要是探索研究课堂上学生批注阅读时的一些学习方式:a:“问题或者话题的价值”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批注式阅读,不是因为运用了“批注式阅读”,学生就可以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造成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教师仍然要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真正的问题,随后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批注式阅读”,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b、教师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指导的研究,包括:静思默想、勾画圈点、字眼推敲、批写感受、质疑问难、联想想象等等。学生切切实实地读书,原汁原味地体会,一字一句地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是一蹴就成的,有科学系统的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⑶讨论交流,不断生成。
当学生完成阅读批注后,他们迫切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合作探究文本。我们在这个环节研究的主题是:小组交流和大班交流这两种主要的方式。包括小组学习的时机、小组如何建立、任务分配、组内互助协力、小组汇报形式、交流中求同存异、师适时示弱激发更有价值的交流等。
六、研究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组内教师阅读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书籍以及有关“生本”教育的文章,撰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
2.明确分工,确保实验研究有序开展。组长负责撰写研究方案,组织日常研究活动,其他教师或负责搜集相关学习材料,或负责填写活动记录表,每位组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好日常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3.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方法。实验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定期举行批注式阅读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通过实践及反思,不断总结和修正行动及目标,以期探索出有效的批注式阅读方法及教学流程。
4.加强研讨,在交流研讨中碰撞提升。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反思行动,交流看法,总结经验,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开展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互相学习,逐步提炼有效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提出课题,撰写实验方案,成立实验小组,明确分工。2.实施阶段:2016年11——至2017年7月
⑴学习培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材料视频及生本教育理念等。
⑵实践研究。进行批注式课堂教学,探索批注式阅读方法及批注式阅读教学流程。
⑶积累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随笔、专题论文、教学录像等。
3.结题阶段:2017年8月 撰写结题报告。搜集课题资料。专家鉴定结题。
八、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讨课录像,3.教师研究成果。包括 “批注式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随笔、案例与反思、教学论文等。
4.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包括“批注式阅读课堂”展示、“批注式课本”展示、学生对“批注式学习形式的体会文章”展示等。
2016.9
第四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批注式阅读
——读书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批注式阅读这一种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有效阅读。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认识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激发阅读兴趣,鼓励阅读。
2.掌握批注式阅读这种读书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学会多角度进行批注。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批注,释疑解惑
1、播放微课,认识批注。
2、学生回忆刚才学习的内容,交流困惑,师生共同释疑。
(二)小试牛刀,引领批注
1、多媒体出示小诗《秋》。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品味哪些地方值得写批注,怎么写批注。
3、师生共同批注。
(三)大显身手,尝试批注
1、明确阅读要求。
2、自主批注,之后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共同评价互补。
(四)课外拓展,电子批注
1、播放微课《如何做电子批注》。
2、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第五篇: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主义、对话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在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双方之一,与此同时也要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一、阅读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得资讯,从中构建意义的过程。黄汉清、黄麟生在《中学语文教育学》中是这样给阅读教学定义的: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我们知道,在课堂中只有那种“师生相互作
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导”的到位,学生“动”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彼此间的语言交流就能时时碰撞出火花。否则,如果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或只注重学生的“学”,即使单方面的力量再大,也会因为少了另一方的回应而使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它影响了明清两代以至民国以后的几百年间的读者。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生成,给学生提供
动脑、动口、动手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实例:丑小鸭/安徒生
教学设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应该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性、简便性的实践,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丑小鸭》一文的作者安徒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且耐读、值得挖掘之处有很多,正好可以用批注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批注法阅读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语言描写赏析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与交流。
难点: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这是理解丑小鸭个性及所传达的积极意义的关键。
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准备批注法阅读的例子两个及批注的类型举例。
教学过程:
1.用丹麦的标志性建筑美人鱼导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地方,有一座铜像浮在水面,它是丹麦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它既不是丹麦的开国皇帝,也不是英雄人物,它是一位普通的女子通过这个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徒生在丹麦的崇高地位。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可见丹麦人民对安徒生的崇高敬意。
2.重温经典,以中学生的角度重读
丑小鸭。介绍一种比具体任务型阅读更高级别的注重个人理解和发挥创造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了解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批注的形式、角度等。教师先示范文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批注阅读法。(约6分钟)
3.学生就全文自读,完成批注。(此为这节课的主体,约35分钟)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主批注。(2)小组(三到六人)交流,参照,相互启发。(3)全班性批注交流(教师参与)。(4)自主反思整理、补充。
其中,在第三阶段,即全班交流批注时,完成文本的深度解读,达成“教学目标2”:赏析文中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导读与点拨主要在这个阶段以参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实现。
对这个教学实例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以“文本信息的获取”即文本内涵价值的
实现为主,以单纯地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教带学。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以学带教,让“文本信息”带着“方法与习惯”来发掘其价值与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阅读方法与文本价值并重,而不是长年累月地以“文本”本身为主攻方向。以批注阅读法来体会、感悟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讨论与质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系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课堂一般通过朗读感悟作品主题,其设计均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之类为教学目标,虽然有所指向“体会”与“鉴赏”。但是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运用,结果是学生的鉴赏、评价与质疑往往都不是自主行为,不是学生主体的“探索与发现”,而是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把“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任务,教
师不再是运用点拨设计、预设性启发来进行教学。
(三)在实际课堂上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中带着极其强的随机性,教师的预设职能退化到极小,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教师只提供
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纳入一个“完美”的既定教学设计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思考题而不会自主读书,批注式阅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读书为了会读,并且无损于文本内涵的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