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2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

第一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产生的条件;(3)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教学难点

演示实验的技巧及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1.自由落体演示仪及附件,计算器。

2.硬币(一元)两枚,薄纸袋(恰好可装下硬币),抽气机,牛顿管。3.投影仪、投影片、彩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复习提问

s1∶s2∶s3=1∶4∶9 sⅠ∶sⅡ∶sⅢ=1∶3∶5

二、新课教学:

我们今天应用这些知识研究一种常见的运动,物体下落的运动。

[演示Ⅰ]硬币和纸袋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下落速度,从表面上看得到结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1.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认识

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这种观念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2.伽利略(Galileo)的贡献(1638年)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当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

结论:①整体分析:当把两个物体捆在一起时mC=mA+mB,因为新组成的物体比上述两个物体中的任一个都重从而下落的应最快。

②局部分析:A物体下落的快,受到一个下落得慢的物体B的作用,结果就像一个大人拉着小孩向前跑,比单独大人跑要慢,比小孩单独跑要快一样,他们的共同速度应介于A、B两物体之间即vA>vC>vB。伽利略用归谬法巧妙地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重物体不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亚里斯多德忽略了空气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演示Ⅱ]将纸袋揉成纸球和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相差不多),把硬币装入纸袋与另一枚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也相差不多,若减小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会如何呢?

[演示Ⅲ]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将事先抽过气的牛顿管内的硬币与轻鸡毛从静止一起下落,观察实验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到牛顿管的下端,硬币落下有声,眼可直接观察鸡毛下落,将牛顿管放入空气再做实验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3.自由落体运动

①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运动,在实际问题中有空气时,物体的密度不太小,速度不太大(H不太高),可以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②性质:伽利略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钟表,计时仪器也较差,自由落体运动又很快,伽利略为了研究落体运动,利用当时的实验条件做了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直线运动(目的是为了“冲淡重力”),证明了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逻辑推理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他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多么巧妙啊!

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需用实验来验证,三百多年后,我们来验证。[演示Ⅳ]介绍自由落体仪,然后测量数据。

s(m)0.100 0.400

t(s)0.1436 0.2866

9.70 9.74

0.900 0.4293 9.77 结论: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③重力加速度g(自由落体加速度)a.数值及单位 g=9.8m/s

2初中g=9.8N/kg(常量)粗略计算g=10m/s2 b.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选竖直向下方向为正)

(三)练习:

一个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n秒通过的路程为sN,n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n,则

物体在n-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n-1,则

根据题意,得

=Ctana

三、小结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着普遍的意义。

2.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

3.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给大家介绍了归谬法,即理论推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的学习重要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的结论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中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获取知识、处理知识。

4.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简单的基本的运动形式,抛体运动可以看成是另一个运动形式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也就是说自由落体是研究其他抛体运动的基础,一定要抓住其产生的条件和运动规律。

四、作业

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一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不同重量的物体加速度相同

第二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5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活动设计:⑴师生合作做一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小书签,用两个手指捏住书签顶端,让一个学生伸出两个手指在书签的下端做好捏住书签的准备,但手指不能碰到书签。当看到教师放开手时,学生立即去捏书签。

这个小实验能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老师现在手中的这把尺子就可以估测人的反应时间,(师生互动),同学们想学习这种方法吗?

(二)新课教学

一、自由落体运动

提出问题: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的快?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可行方案。

1.、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探究: A 等大的硬纸片和纸片等高释放。

B 纸团和纸片等高释放

C 等大但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等高释放 2对试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的快。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试验中,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呢?(空气的阻力)

3、进一步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既然刚才我们已经猜想到空气的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创设一个没有空气阻力的环境。

演示:牛顿管试验。

演示试验步骤:(1)不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2)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教师引导总结: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阻力)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情况是一样的。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师生互动:

⑴观察粉笔头的自由落体运动,讨论运动的初速(为零),运动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提出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⑵实验验证:

Ⅰ.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提示可以参考书本。最后由各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各组的实验方案。教师总结如下:

①打点计时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②频闪照相(学生能看了书本P47的“问题与练习”的问4而提出方案,若没人提,教师可适当引导。但不清楚闪光照片是怎么得到的,教师可利用电脑动画介绍频闪照相过程)Ⅱ.学生动手试验进行探究:仍分小组实验,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打点计时器、纸带。根据刚才的发言给适当的器材。实验过程中教师四处走动可适当的进行指导。Ⅲ、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

最终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其加速度。学生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计算重力加速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3.计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教师引导:根据你处理的数据,请你计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各小组计算结果公布,教师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各结果有可能有误差)请同学们讨论在实验误差允许下,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结论:相同。

⑴在地面附近的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⑵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⑶教师强调我们这里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01 m/s。在粗略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10 m/s。

22请学生看书本P46的表格,说说能得到的信息: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师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这些公式中的初速度v00,a取g就可以了。

自由落体运动遵从的规律:

vtv0at

vtgtsv0t12at

推出:s212gt

2四、本节课小结

五、课后作业 ⑴阅读书本内容

⑵完成P47的问题与练习1-4 板书设计:

§2.5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⑴实验方案: ①打点计时器、纸带 ②频闪照相 ⑵动手实验

⑶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t=at;x=(1/2)at2 3.重力加速度(g)(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 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x=(1/2)gt2

第三篇: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下列这首诗)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3、潘家峪惨案: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4、七三一细菌部队: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课件打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

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材料二: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语大家猜】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屈原、苏武、共工)(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学生阅读后发言)。材料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课件: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

(图片配文字:同样是祭拜,相似的事件,不同的形式,迥异的内容。德国人跪下了,跪在了受难者墓前,跪得是那么的坦诚;日本人却站着,站在了凶手的牌位下,站得是那么的孤傲。同样举起过屠刀,也同样放下了凶器。德国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融入欧洲,强大自身;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恶,一意孤行,伤害四邻。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有的人为尊严,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毫无廉耻,有的人荒诞不经……下跪,意味着什么?你又为什么而下跪?参拜,又意味着什么,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

(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下一个“王选”,会是你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课后探究(两题任选一题): 1、2005年,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请你就抗日战争设计一项国家级、国际化的纪念活动(包括活动形式、设计理念及设计理由等)。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人数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6 鸿门宴 第1课时)

鸿门宴

从容说课

《鸿门宴》是《史记》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范增、项伯等。认识这些文学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文章还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长的文言文之一,语言现象及词汇都极为丰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常用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实词活用现象以及积累文言词语的良好素材。这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本文为讲读课,文字浅易,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学生对这段历史又比较熟悉,结合注释应该能读懂大意,不需要逐句翻译。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表演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情节,学习字词句。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教师加以点拨、归纳。在此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

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简介作者,听课文录音,根据注释初步疏通课文内容;看课本剧表演,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学生讨论“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在学生的点评中,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穿插带讲重要字词、句式。第三课时:

教学设想:总结写作特色,自己归纳课文字词、句式。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对历史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史记》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探究学习,学习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学会初步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习了解人物个性与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多少有所耳闻,项羽被刘邦打败,在垓下与自己的爱姬话别,写下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垓下歌》。它的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这位悲剧英雄的末路之痛。

【学生齐读、理解。】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对于项羽的失败,历来众说纷纭,但鸿门宴是项羽转胜为败的一个起点却是历史公认的事实。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关于这段历史,史书多有记载,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哪位同学可以帮大家回顾一下关于作家、著作的一些知识?

生: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师:很好,鲁迅先生曾对《史记》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怎么说的? 生: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对!这句话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所以我们学习本文不但是了解这段历史,还要重点学习、赏析作者塑造人物、构思精彩的文学表现手法。接下来我们先听听全文的朗读,一方面注意读音;另一方面再熟悉一下故事情节。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听全文录音,教师巡堂。】

师:录音听完了,哪位同学可以把本文要异读的字点出来? 生:破音异读有: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阳间行(jiàn);通假异读有: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师:为了将大家更好地带入故事,更深入地认识文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我们班的几位同学在课前排演了一出《鸿门宴》,请大家一起观赏。希望在座的能给几位同学一些评价,看谁对自己的角色把握得更准确。现在有请几位演员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学生表演。】 师:很好,大家再次掌声鼓励!【学生鼓掌。】

师:刚才的表演很精彩,相信大家对故事情节更加清楚了。整个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觉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生:我觉得刘邦定计一节非常精彩。刘邦在紧急情况之下,急中生智,以拉拢项伯为契机,扭转了自己非常被动的处境。

生(另一生):我最喜欢鸿门宴上的紧张暗斗。因为它名为宴会,实际上处处暗藏杀机,气氛非常紧张。在这场宴会上,几次刺杀几近得手,但又总是在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令人冒一身冷汗。

师:的确如此,宴会上的几番交战被司马迁写得游刃有余,三起三落,扣人心弦。现在我们用一个曲线图来更为详细地描绘一下,曲线我已经画好,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了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情节。

生:我来。

【一生填写,其他人思考。】

师:很好!宴会上,从“范增举玦”以示杀掉刘邦到“项羽不应”是第一回合;从“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到“项伯翼蔽”保护刘邦是第二回合;再从“樊哙闯帐”到“项王款待”是第三个回合。每一回合精彩纷呈,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也便跃然纸上。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对刚才的表演进行点评。剩下的10分钟请各组准备好发言稿,下节课发言。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了解了本文的相关文学知识和把握了故事的情节,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赏析人物形象。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书面翻译!板书设计

鸿门宴

项 帐 项 剑 玦 项 王伯 闯 舞 举 羽 款哙 不 庄 翼 增 项 蔽 应 范 樊 待

第五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景泰二中 何 知

自由落体运动

景泰二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及其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

4.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2.渗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相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牛顿管、手动抽气机、20cm刻度尺、橡皮、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活动设计:师生合作做一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刻度尺,用两个手指捏住刻度尺顶端,请一位学生伸出两个手指在刻度尺的下端做好捏住刻度尺的准备,但手指不能碰到刻度尺。当看到教师放开手时,学生立即去捏刻度尺。

这个小实验能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老师现在手中的这把尺子就可以估测人的反应时间,(师生互动),同学们想学习这种方法吗?

(二)新课教学

一、自由落体运动

出示图片:观察自然界中存在的下落现象,并比较下落的快慢。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 播放视频:看看百姓对物体的下落是怎样理解的?

试验探究:A 等大的硬纸片和纸片等高释放。(重的下落快)

B 等质量的纸团和纸片等高释放。(纸团下落快)

C 轻纸团和重纸片等高释放。(轻的下落快)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的快。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实验中,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呢?(空气的阻力)进一步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既然刚才我们已经猜想到空气的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创设一个没有空

气阻力的环境。

演示实验:牛顿管实验。

实验步骤:(1)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2)不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教师引导总结: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阻力)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情况是一样的。(板书)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1)初速度为零;(2)只受重力作用

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师生互动:

观察粉笔头的自由落体运动,讨论运动的初速(为零),运动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提出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验证:

Ⅰ.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最后由各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各组的实验方案。教师总结如下:

①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②频闪照相(学生能看了书本而提出方案,若没人提,教师可适当引导。但不清楚闪光照......片是怎么得到的,教师可利用电脑动画介绍频闪照相过程).......Ⅱ.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分小组实验,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打点计时器、纸带。根据刚才的发言给适当的器材。实验过程中教师四处走动可适当的进行指导。Ⅲ.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

(板书)最终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自由落体加速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其加速度。学生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计算重力加速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2、计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教师引导:根据你处理的数据,请你计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各小组计算结果公布,教师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各结果有可能有误差)请同学们讨论在实验误差允许下,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加速度是否相同?(相同)

3、在地面附近的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4、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教师强调:我们这里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0 m/s。在粗略的计算中,可以取g=10 m/s。

请学生看书本的表格,说说能得到的信息: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这些公式中的初速度v00,a=g就可以了。自由落体运动遵从的规律:

tvtv0at 得:vtgt

sv012a t得:s22

212gt

2asvtv0 得:2ghvt

2222

四、本节课小结;完成“做一做”。

五、课后作业:

⑴ 阅读书本内容;

⑵ 完成P45的问题与练习1-5。

板书设计: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1)初速度为零;(2)只受重力作用 fG

3、性质:

⑴ 实验方案:①打点计时器、纸带

②频闪照相 ⑵ 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 m/s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 ;h12gt ;2ghvt

下载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案(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

    必修1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教案(含六课时)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含六课时)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自由落体运动》案例(合集5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王祥晖 一、教材内容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2.2对数函数教案

    课题:§2.2.1对数 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

    人教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案

    四下《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读准其中的多音字。 2.解读文句,体会修辞等表达方式的好处。 3.比喻、拟人等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点: 通读......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6新人教版必修1[合集]

    八、自由落体运动 聚焦重点难点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 一、 教与学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我们在日常所见的物体从......

    高中物理 2.5自由落体运动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 设计说明: 测“反应时间”设计说明: 教材中的“做一做”栏目中的“测定反应时间”,目的是通过这一游戏产生“惊奇”效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4 第一课时

    Unit 4 We Love Animals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然进入新课时的学习。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