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信息课情况
蒙自市老寨苗族乡白牛厂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情况统计
统计人:刘兴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穿心意识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让学生带着兴趣,自觉学习;任务驱动,加深记忆;自主学习,不断创新;整合学科,多面发展。就这些诸多问题我校在2012春季学期就信息技术完成了以下内容:
一、把信息技术放在重要地位,并成立了信息教学小组,主要人员有:组长:何建文校长
副组长:许银菊
孔凡娇
全校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刘兴正 成员:全校各班班主任
在开学第一周就召开全校16名教师会议,对全面实施白牛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案进行讨论和拟定,一个年级一周至少上2课时。就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不熟的教师组织网上学习和讨论。最后白牛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开展。
下面就这半学期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进行统计和反思:
课题一:对计算机的认识(教学班: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用途;如何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查阅图片和文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计算机的组成;·开机操作;鼠标单击操作;关机操作;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的操作顺序;鼠标滑动和单击操作。
课题二:如何在互联网上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简单文字的输入(教学班: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课题三:下载图片教学总结(教学班: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收获一: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学情为基础。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特别是在山区课堂上,老师的身份往往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任课老师很用心地带领学生看书并指导,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尝试慢慢完成,最后的教学效果还是可以。
收获二:利用需求进行有效驱动。
在信息技术课上,很容易犯的问题就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因为没有学习需求,学生们当然也就提不起什么学习兴趣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生,他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景或理由,让他们感觉学会这个技术对自己还是蛮有用的,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选择《恐龙》这篇课文其中一段对各种恐龙的描写作为导入,并且还结合语文课本上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寻找各种恐龙的图片,很自然地引入了网上搜索,下载图片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使学生一下子就对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下面的教学就水到渠成,自然开展起来了。课题四: word 2003的认识和使用(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通过上述几个课题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查阅网页和利用word 2003书写一些简单的文字。
课题五:word 2003中的复制粘贴工具的使用(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往往会让学生自学完成。学生的能力差异会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在本案例中,教师请学生示范演示后,不仅大力地肯定了演示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发动全班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肯定。这种对学生某一个好的表现充分肯定和激励的评价,不仅对这位学生本人,也对全班有很深的影响。
课题六:word教学----修饰文字(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要求通过对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实现文档的美化,使文章看起来更规范更美观。执教老师先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讨论各个知识点的操作方法及对文章美观上的影响,如“标题适合用什么样的字体?”“字体的颜色要怎么用?”并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形成如下板书,也是对新授内容的一个小结。
接着在做综合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板书所列的项目,对练习素材《倡议书》进行修饰,并要求每位学生对所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价,分自评及同桌互评。评价标准是,合格:仅完成以上各项的设置但不合理;良好:完成以上各项且设置合理;优秀:完成以上各项设置且美观。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收集学生练习完成的情况,然后选择一些典型的作业广播,进行全班评议:说说你的自评等第及理由,同桌的评价及理由。
反思:合理、美观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进行恰当的自我判断,如果教师不引导完全让学生自由尝试的话,孩子们会把文本设置得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但缺乏再基本的规范性。所以上例中教师使用了“有引导的讨论”,明确操作内容与要求,并一一列出,并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算“标题清晰”,但又不规定死。
之后让学生按此内容与要求,完成练习,并进行自评与互评。这样,学生在上机时,就能有事可做,“有法可依”。如果评价仅限于此,还是不能达到效果的,因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只有他自己和同桌知道,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所以,最后的全班评议环节一定要有,尤其是要让做得好的同学,能在全班展示,能得到大家的赞赏。
课题七:插入表格(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本课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的卡通角色——米奇,让原本过于规整、有点枯燥的表格,和可爱的卡通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对比导入法”,通过PPT展示一份文本形式的列车时刻表和一份表格式的列车时刻表,让学生观察“哪份时刻表看得更清楚明了”,从而使学生了解表格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简单明了地呈现知识、罗列数据。这么好的方法谁不想学?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而然就有了。
课题八:美化文章(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课前运动会上的一段视频足以掠夺所有人的目光,他们在欣赏视频的同时,或许还会不断地在这些图片中寻觅自己,因此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这样的情景设计让学生难以抗拒。对于接下来教师出示的一些标题图片(手写的和艺术字形式的),通过对比,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发现不同点,孰优孰劣自在心中。自己的照片配上美妙的标题,如此导入大合学生的胃口。
运用对比导入法导入课堂教学,可以直面教学目标。通过对同一事件两种解决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会分析哪种方法更优、更好。
情景导入要用得合理有效,所用的教学素材需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是学生熟知的事,甚至是参与的事,利用这些来设计情景就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情境中来。
课题九:在word 2003中画图(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划线
2、画笑脸
这是个模仿练习,封闭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解决教学的难点。画曲线,在画图中是一个难点。尤其对山区的小学生,教师的示范很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模仿是必须的。
3、画哭脸
练习:一张画好的难过的脸,另一张脸部空白。
哭脸1的设计:眼睛与嘴巴都是双弧曲线。这一内容的学习,老师要求学生先自主尝试,可以(1)求助课本;(2)求助同桌同学;(3)求助老师。再由学生上教师机示范,师生共同小结画法。哭脸2的设计:在哭脸1上多了一滴眼泪。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这滴眼泪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有同学说是用椭圆画的,也有同学说是用曲线画的。老师讲解:这滴眼泪确实是用曲线画出来的,这样的曲线叫做“闭合曲线”。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闭合曲线的画法。这个练习仍然是封闭的,但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带着观察思考、自主尝试的模仿。闭合曲线是曲线的难点,教师的示范是必要的。
3、画表情丰富的脸
练习设计:一组空白的机器猫的脸。老师布置要求:机器猫善良、有爱心,它有一张表情丰富的脸。比一比,谁画的脸表情逼真。可以用曲线工具,也可以灵活运用你学过的其它工具来画。
内容虽然限定在画机器猫的脸上,但画什么表情,表达什么情绪,完全由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由发挥。这样设计半开放练习的好处是,整节课既能统一在同一主题下,更重要的是,可以去除全开放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紧紧围绕本课的学习重点,巩固新授,做到有的放矢,保证了课堂效率。
课题十:word 模块“插入图片”的练习设计(教学班: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插入指定的图片
练习1:一个word文档(学生作文),两个图片文件。作用:学习知识点“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师:某同学写了一篇秋游作文,题目叫“秋天的树叶”,他想在作文中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是他用数码相机拍的,一张从因特网上下载的。这两张图片已经保存在“练习1”这个文件夹中,你能帮他插入这两张漂亮的图片吗?
此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可根据学情特点来设计,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选择“自主尝试→小结方法→学生再上机”这样的过程来实施。这个练习是封闭式的,插入指定的图片文件,一是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在如何“插入”、如何设置“文字环绕”的操作上,二是考虑到图片最常见的还是来自文件,且源头多为互联网、或者用相机自己拍摄。这样设计能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引导,碰到好的图片要保存起来。
2、插入相关的剪贴画
练习2:一个word文档(学生作文)。作用:学习知识点“插入图片—剪贴画”。
师:某同学想编一本图文并茂的作文选。他想在另一篇作文“我的小表弟”中也插入几张图片。但是他没有准备图片文件。他曾听别人说过,在word中可以直接找到“剪贴画”,并把它们插入文章中。你能和他一起想办法,给这篇“我的小表弟”插入合适的剪贴画吗? 这个练习有一定的开放性,什么是“合适的”?找合适的剪贴画需输入什么关键词?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与观察,即使输入相同的关键词,学生们插入的图片也不尽相同。剪贴画的插入设计在练习二中,是因为与第一个练习相比较,有一定的难度了,学生不仅要关注操作,还要考虑“以图配文”的合理性。另外,练习的设计,一般遵循从易到难,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剪贴画虽然丰富多样,但word自带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在线图片,计算机必须联通因特网才能找到更多的。
3、插入合适的图片
练习3:若干个word文档(学生作文)。作用:巩固新授。师:同学们,欣赏一下已经编好的2篇图文并茂的作文,是不是很有成就感?老师这儿还有几篇好作文呢,把它们也编入作文选,怎么样?好,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作文来插入图片,图片来源不限,操作方法不限,但有一个要求,就是所选的图片要合适。..这个练习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作文,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插入不同的图片。开放的练习并不等于没有要求,这个练习就强调图片要“合适”。所谓合适,是指图片不仅起装饰作用,还要能直观地体现文字内容,即要与文字内容相关。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通过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更有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山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学校设备还存在不足,需要补充。
第二篇:信息课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陪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而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生“信息与信息技术”。讲解新课
1、信息的含义
阅读书本第1-2页,了解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而后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但是,把信息与信息交流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20世纪后叶的事。
信息是生活中对人们有用的消息。请学生举例说明 如:电视上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经济信息。
2、信息技术的定义
阅读书本第2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叫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2)、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间接从网络、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获取信息。3)、列举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
自动取款机、管理交通的电子警察、话费单自动查询打印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阅读书本第4页,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情况
应用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电子商务(E-business)等
发展情况: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使用这些资源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对社会的促进也越大,信息社会的发展也越快。课堂小结: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
第二课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3、了解软件的概念
4、能够说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区别 教学重点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3、能够说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区别 教学难点
能够说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区别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计算机是如何完成复杂的工作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讲解新课
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1、1945年,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大多仍使用冯•诺依曼原理。
2、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
二、计算机组成
1、计算机系统
阅读书本第6页,回答: 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计算机硬件
1)、参照第5页图1-5,阅读书本第6页,回答:计算机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五大部分组成。2)、什么叫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简称CPU。3)、存储器分哪几种?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4)、什么叫RAM、ROM?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区别: ROM:永久存放特殊的专用信息,只能读信息,不能写入信息。当计算机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RAM:其中的信息可读可写可修改,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保存信息,一旦断电,信息将丢失。
3、计算机软件
阅读第7 页,回答问题: 1)、什么叫软件? 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资料称为软件。2)、软件是如何分类的?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举例:系统软件有:DOS WINDOWS UNIX等;应用软件有:WORD、WPS、FRONTPAGE等。课堂小结学生回答:
1、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是怎样的?
3、说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区别
第三篇:信息课教案
任务二:连接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插头、插口的特点。2.学生学会如何连接计算机。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连接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1、了解计算机各个部分的插头、插口的特点。
2、插头与插口的连接方式。教学准备:计算机、计算机组装视频。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看过变形金刚吗?(展示机器人图片吸引学生)生:看过(没看过)
师:有没有觉得机器人很厉害!生:是
师:如果机器人突然没有了一手,还有原来厉害吗?(没有)再没有了一只手呢(没有)慢慢的,机器人连脚了消失了,到最后,机器人就想上面展示的一样,只剩下各个部分散落的放在这里,那么机器人还有用吗? 生:没有用
师:对,这样的机器人已经不能工作了,就像老师现在拿出来的计算机一样,只有各个部件,但是却不能工作。(拿出电脑的组成部件)课题导入:
师:只有将计算机的这几个部分连接起来,计算机才能被我们所使用,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连接计算机。(板书标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
师:现在先打开书,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先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先来比比看谁从书上学到了如何连接计算机。(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自己阅读课本)
好,时间到,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连接计算机了吗?
生:没有(学会了)
(让学会了的同学上来尝试连接一下)
师:没有学会不要紧(上来连接的同学还是有些生疏),下面我们来一点一点的学习。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我再来问问大家。(展示视频),看完视频后,同学们有没有知道一点如何连接计算机了呢
生:有。(还是不懂)
(不懂也没关系,接下来跟老师一点一点来学习)
PPT展示鼠标、键盘、显示器插头的特点,让学生集体回答。
三、认识主机箱后面的插口
观看视频后,老师查看学生从视频及书中学到了多少知识点,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师指出各个插口,学生回答插口是连接什么部分的。师再重复小结各插口连接的设备。
师小结主机箱后面插口:电源插口、鼠标插口(PS2)、键盘插口(PS2)、显示器连接线插口、USB插口、网线插口、声卡插口(红色的是麦的插口、其余两个是音响跟喇叭的插口)。
四、连接计算机
请学生上台来一个一个设备连接起来,(不一定要连接上,但是要找对插口)师小结板书连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鼓励连接对的同学)
主机箱部位:
键盘——紫色、圆孔(USB插扣)——注意方向 鼠标——绿色、圆孔(USB插扣)——注意方向 显示器连接线——蓝色、梯形——注意方向、拧紧螺丝钉 电源线 显示器部分:
主机箱连接线——蓝色、梯形——注意方向、拧紧螺丝钉(连接显示器跟主机的线,连接方式一样)
师反例小结拆分方法:
拆分计算机的方法跟连接计算机的方式相反,鼠标、键盘等设备直接拔出,显示器连接线需要先拧松螺丝钉,再直接拔出。
师:按照上面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了一起,同学们,是不是很简单,学会了如何连接计算机吗?
生:学会了
五、小结
师小结这节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了已经学会了如何连接计算机。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剩下的时间我们先来预习一下。
第四篇:信息检索课
练
习
题
1. 请利用中国知网的期刊子库查找哈尔滨师范大学李庆霞老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篇数,并记录其中2篇文章的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刊名及年期。
2. 利用CNKI的期刊子库查找1997年以来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主题包含素质教育的论文有多少篇,请记录其中两篇论文的篇名、作者、刊名和年期。
3. 检索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资料,请写出逻辑检索式,并根据检索式在CNKI的期刊库中进行检索,写出检索结果数目,并记下一篇文章的篇名、作者、刊名和关键词。
答:在期刊库高级检索中,主题框输入“数字化校园”,在并含框输入“建设”,在进行检索,检索出3327条
4. 在CNKI的期刊库中任意下载一篇CAJ格式论文,并在新建word文档中进行编辑。请叙述由原文档转换成word文档的方法。
答:下载一篇论文后点击工具栏左上方的T字标的符号,选择文本,再单击右键选择复制,之后再粘贴到word文档里即可。
5. 请在CNKI的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查找2000年以来厦门大学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请记录其中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名、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和学科专业名称;并查找该导师指导完成的学位论文有多少篇?列举其中两篇学位论文的题目和作者。
6. 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分别用篇名、关键词、主题、摘要、全文字段查找本专业某一课题的论文,比较各字段检索结果的数量有什么不同,哪个字段最多,哪个字段最少,你认为使用哪个字段检索查准率最高?
答:先用篇名搜索,从图中能看出,搜索结果里的标题和 搜索框内容相同的地方有红色字体。
关键词搜索:在搜索结果里刊名部分用其他颜色标出,关于经济类的都标出来。
摘要搜索的结果刊名也用其他颜色标出,但刊名部分并没有直接提到关于搜索框里的内容
主题只要标题里有就显示红色
全文字段搜索不管标题还是刊名都有显示不同颜色字体
用全文字段搜索条数最多,但内容繁杂,有很多并不是搜索的重点,摘要的条数最少,我认为关键词和主题搜索都能更好的找到本省搜索的。
7. 利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找近五年齐齐哈尔大学本专业教师发表的期刊论文,请记录两篇本专业的论文题目、作者、刊名和年期。
8.利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论文,请记录两篇论文的题目、作者、刊名和年期。
第五篇:信息课心得体会
信息课心得体会
信息课心得体会1
信息技术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它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作为计算机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教师将学生带领到哪一个知识层次,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应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熟练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能力。
一、应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信息设备等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若思想保守、教学形式单一,不与时俱进,不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就很难将信息技术课上得生动活泼,更谈不上去吸引学生,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时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动态,通过阅读计算机杂志、报纸、自学、进修、进行网络交流等方式来拿握新的计算机知识,在专业方面不断给自己“充电”。
二、应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为了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应熟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预定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教学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具备熟练高超的导入、讲授、提问、组织教学、控制教学及媒体应用等教学技能。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媒体应用等进行精心安排,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应具有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学生指导,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从而改进教学效果,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教学设计能力,针对教学进度进行评价,不断反思,改进教学,不断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以达到“纳百川而成大海”之功效。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通过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使学生真正愿学、能学、学好。
信息课心得体会2
新一年级实验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种教学模式。
一、创设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为人师的我不断的追求。新颖的导入如同一部电视剧的片头,以其精彩性先声夺人,一开始便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屏幕保护》一课时,我事先在每一台计算机上都设置了五彩缤纷、形式各异的屏幕保护,当学生一走进电脑教室便看到了黑色屏幕上各式各样的屏幕保护,他们马上就被这些可爱的动画屏幕保护吸引了。“老师,这是什么呀?真好玩。”“老师,它们是怎么出现的?”“老师,您是怎么制作的?”这时,我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本课课题————神奇的屏幕保护。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设置神奇的屏幕保护的方法吗?”“愿意”孩子们手舞足蹈地对我说。在本节课中,新颖的导入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我利用了每一个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创设了一个能够刺激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在低年级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中多接触且简单、有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我们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不仅要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还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为此,在学习《初识计算机》一课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例子,然后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学生们完全被我的讲解吸引住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急于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求知欲。接下来该讲计算机的组成了。我转身迅速地在黑板上边读边写下一个式子“3+2=?”学生齐声回答:“5”。“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我一看式子便知道了”“老师,我只要稍稍一思考就知道了”“老师,我只动了一点点脑筋就知道了”。“老师也知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想听听老师说的对不对吗?”“想”。这时可以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达到了高潮。我告诉学生,第一步:你通过你的耳朵、眼睛将“3+2=?”这个信息输入给大脑;第二步: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第三步: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刚才,我们是通过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分工,最后让老师知道答案的。同样,计算机也是靠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工作,最后让人们知道信息的。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问我“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们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键盘和鼠标是用来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的,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里面装着许多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零件和设备,它是用来记忆运算的,这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大脑。最后的运算结果要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或者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有运算器,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是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三、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动的影响。比如他情愿学的知识,就会引起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教师不用多强调、多解释,他们也会很快地掌握知识,融于课堂之中。反之,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即使当时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不如把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复制》一课时,我将知识点和训练点都创设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探索知识的领域中。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情景。在蔚蓝的天空中,孩子们喜爱的孙悟空正在天空中遨游,孙悟空说:“一个人真没意思,我要再变几个孙悟空和我做伴。”于是,我让同学们闭住眼睛从1数到10,数完后睁开眼睛。在他们数数的过程中,我利用复制粘贴命令在画面中复制孙悟空。等同学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好多的孙悟空。学生们满脸的惊奇。“哇!比变魔术还快呢!”我的问题随之出现,“你发现这些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生:一模一样。师:你知道老师刚才是怎样变出这些孙悟空的吗?老师是不是一个一个地画出来的?老师变魔术变的快吗?有什么办法能用最短的时间变出这些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呢?学生纷纷举手出谋划策,但都有漏洞,正当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出示了本课的课题————图形的复制。“老师,什么是图形的复制?怎么操作?”“老师,图形的复制是不是和配钥匙是一个道理?”学生们个个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而我并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带着疑问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这样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探究的欲望越来越高,在我又一次做复制操作时,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生怕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形成规律,最后掌握了复制的操作步骤。所以,创设问题情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靠老师一遍遍的讲解而不去操作练习是不行的。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文字的输入》一课时,学生对于汉语拼音已经很熟悉了,作为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输入拼音后,按空格键怎样选择所需文字即可。对于怎样快速地输入文字,光靠老师的讲解是提高不了学生的打字速度的。能提高打字速度的唯一途径就是多练习,然后在练习中总结规律。如,在练习中学生会自己总结出汉字重复率降低的方法,如“前全拼后声母”输入法、“前声母后全拼”输入法、固定词组“全声母”输入法等。这些方法既减少了击键次数又降低了重复率,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如此逐步练习,使学生感到输入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越来越轻松,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当然,这个练习应避免枯燥无味的练习,每节课应适时给学生玩打字游戏的时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可以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汉字输入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不断练习了这一枯燥的知识点,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
五、营造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
从信息技术课堂中,我欣喜地看到课改活动已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并可以看到课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未来的希望。
以上只是我平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润雨中,相信在以后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信息课心得体会3
经过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使我感受到教学工作任务的艰巨。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董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更是一下打开了我心结“做自己的事,认清方向,执着努力,不至于在过程中丢失”“人一怒就变成猪”让我平息了内心的烦闷。
通过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
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通过培训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尽快团结行动起来,利用现在教育技术和国际互联网,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信息课心得体会4
为期三天的培训真是让自己大开眼界,收获累累,特别是信息技术培训,让在辅修计算机的我觉得相形见绌了。我就这场培训谈谈看法。
1、通过培训,结合了掌握的更多自己不知道的内容(word的一些小技巧,课件制作,网络知识)。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为自己计算机知识充了电。
2、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而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
3、一旦当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学生的负担就会有所减轻,学习的兴趣也会真正萌发。
培训后在工作中的打算: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培训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尽快团结行动起来,利用现在教育技术和国际互连网,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信息课心得体会5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课心得体会6
多媒体网络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数学课程的改革也如火如荼。而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譬如,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中解脱并乐意学数学。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开展协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协作、积极向上的教育气氛,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却含有特别的教育意义。正如前面所提到,由于信息技术大量渗入,不可避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网络环境中的各种匿名活动,往往使人感觉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致使口头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某种意义下这是相当危险的,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共同探讨数学问题、研究各种数学理论,共同进行心得交流和各自观点的辩论,一方面可共同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克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完全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要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个别化教学
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既可以被用来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间切换和选择,也可以用来在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总之,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因此,应当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并努力整合于数学教学之中,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信息课心得体会7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学校教师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像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其作用主要有:
首先要提高认识,负起担纲意识。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验、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当事人的思维机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既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又要从内心自省,深刻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其次要创设环境,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创造数字化硬件环境、搭建应用软件平台、构造信息资源总库、开展示范性推广活动等,逐步使整合过程科学、规范、完型,达到规定要求。
三是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学校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整合管理,努力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规范化,还要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内外交流、学术探讨、效果评估等,促成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机整合这一综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