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特色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院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工作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打造精品学科,结合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要求,特制订如下师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精神,特色项目建设组将遵循“优化结构、争创先进、彰显特色、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外练内修”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加快学院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一)师德师风建设目标
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积极向上的优良团队。
(二)教学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培训,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学方法高效化,教学
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组建人才梯队,实现整体提升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给每个模块负责人配备一名课程助理,再由助理带动其他老师,组建教师团队,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开展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优质课巡讲等多种教研活动,缩小教师间差距,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3.加强自修自练,促进自我反思
重视教师学习意识的培养,开展专项教学技能评比,对照典型找差距,对照先进找不足,撰写教学后记,促进教师反思、总结、提升。
4.深化继续教育,开展技能评比
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每学期开展“三个一”评比活动,即每人上交一篇优秀教案、一个有质量的教学课件、一篇优秀教学论文,部门评选,择优报送参加学院评选。
5.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对新入校的青年新教师在上岗前要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内容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培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教师都能顺利过渡,完成教学,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做好专业对接,贯彻“双核“培养理念,体现课程特色。定期组织模块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对接,了解专业需求;定期派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对接,通过职业体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企业在素质方面的用人需求,为核心职业素养养成课体系的建设寻找第一手素材,加快特色学科建设。
(五)以研促教,构建有效课堂。
第二篇: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人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为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完成和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四种能力”,即“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名师10名;培养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30名;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名。
“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引导、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进行短期实践或不定期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之比不低于20%。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生产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专家、能工巧匠从事学校实践教学,保证每个专业都有3名以上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
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能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
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满足中职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达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
(一)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搭建实践平台,不断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积极参加国家和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及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二)优化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至2015年,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要达到80%;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要达到20%以上;每个专业和每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有2名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负责并形成合理团队。紧紧围绕专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示范、特色和紧缺专业为主,大力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实现新老交替和以老带新。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三)引进紧缺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我校从事职业教育。重点做好急需专业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兼职教师工作,力争使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不断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四)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教师培养工程、技术能手培养工程、课改名师培养工程
要按照“普通教师——“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技术能手—— 专家、名师”的“五级递进”培养路径,建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成长机制,形成 “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的良好态势。
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氛围 1.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五星评比”、专题讲座、师德楷模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师德师风,倡导教师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发掘典型,树立榜样,大力宣扬师德典范。加大对师德典型事
迹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大力表彰师德标兵、学生喜爱的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学习身边的楷模,形成优良师德风范,推进师德水平的提升。
(二)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实行专兼结合、开放式的教师聘用模式,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坚持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质量和任教能力的指导与考核,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1.抓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对新教师开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加强新教师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勤奋务实的作风;实行导师制,指定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把导师制落到实处。帮助、指导新教师和年青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定位自己的成长成才目标。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强教师假期顶岗实践活动,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采取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形式,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专业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专业科室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3.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资助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高级研讨班、培训班以及全国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态势。
(四)加强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重点支持的专业、省示范专业及学校特色专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创造条件提高这些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推荐参加各类专业与学术交流活动。在“十二五”期间,分层次培养和确定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通过进修培训、访问考察、实践锻炼、技术攻关等形式加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和师资培训经费,使教师学习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构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骨干教师事业发展和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层级管理机制
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号工程常抓不懈。学校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讨论,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学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各专业科室承担教师的培养、管理等具体工作,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
2013年11月
第三篇:数学系特色项目建设
数学系特设精品项目“数学月”
申报书
一、实践活动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我们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的存在,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现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无一不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使命。在此大时代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一直提倡的培养新一代的创新性人才,我系与我系所指导的数学协会,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反复的活动方案设计后,于2010年至今,成功的举办四届“数学月”系列活动。这个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湘南学院数学竞赛”于“湘南学院师范生技能大赛”。这两个活动更是历年来我院的“五四青年文化艺术节优秀活动”之一。在全院上下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于此同时,针对这些活动,我系还成立了石苗老师特色项目工作室,更加方便让学生联系老师,老师带动学生,更加丰富了我们“数学月”活动。为我系培养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秀教师团队作为后盾给我们的指导
当然任何优秀的活动都离不开领导与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数学月”系列活动也不例外。整个活动我们得到了来自院团委
廖保华书记与王晖玲副书记和我系罗荣保书记与两位辅导员焦思佳老师与石苗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数学竞赛”上,我们数学协会的两位指导老师刘智钢教授与陈福来博士更是亲自为我们的“数学竞赛”编写试题,更是与我系陈安平主任等人一起担任我们“数学竞赛”考场的监考老师,同时刘智钢教授与陈福来博士一起完成了我们“数学竞赛”的整体阅卷工作。在“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协会的两位指导老师都十分重视此活动的开展,我系的陈安平主任,骆洪才主任更是亲自担任过我们比赛的评委老师,为我们参赛选手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与指导意见,同时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大学英语部陈亚裴老师,中文系黄悠纯教授担任评委。为我们其他系的学生做出了精彩的点评。
三、实践活动内容 ①、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作为我们“数学月”系列活动之一,其更重要的是锻炼我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为选拔我院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同时提高我院学生考研率,树立我院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加强我院学风建设。同时也为响应湘南学院 “五 • 四”青年文化艺术节,彰显青年学生的热情活力。整个活动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完完全全的模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模式,整个竞赛由数学协会聘请数学系资深教授命题。专业组:《数学分析》占50%、《高等代数》占35%、《解析几何》占15% ;非专业组:《高等数学》占90%、其他占10%。试题难度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难度持平。试题还含竞赛基本技能考察,使之具有层次便于选拔。基本题所占比例不少于50%,其余将反应:(1)素质教育的特征;(2)竞赛试题的特征;(3)数学的应用;(4)数学思维方法与逻辑推理。阅卷工作将聘请多名数学系资深教师完成,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②师范生技能大赛
“师范生技能大赛”作为我们数学系一项特设活动开展,有来自各个系的同学参加,而我们这个活动的内容主要是给大家一个体验做老师的机会,在这个课堂上努力的挖掘自己,展现自己:
1、活动流程:自我介绍 → 正式讲课 → 回答评委提问
2、讲课要求:
1)、参赛选手可以用多媒体讲课,自备PPT;也可以用传统方式讲课。
2)、选手须自备讲课材料(积极健康,无消极影响)。选手可讲一个知识点,也可讲一个题,但需注意,讲课时间有限,讲课应注重对知识点的引导,而非灌输,在讲课的过程中最后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3、活动初赛时间为3-4分钟,复赛时间规定为5-7分钟,决赛时间规定为7-10分钟。
4、在每场讲课完成后评委都会对讲课的内容进行一个评价和提问。
5、综合所有评委的评分,分数高的晋级。
6、决赛现场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中来,为选手们准备了一个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若干、最佳风采奖若干、最佳 课件奖若干、最佳课堂效果奖若干。③大学生素质拓展特色工作室
积极鼓励学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理论成果,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建设系部特色的学生学术、科技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探索创新将系部系列活动做成品牌的方式。本工作室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改革和完善系部特色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加强实践性指导;体现开放性教学方法的改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活动效果及特色和辐射共享
通过“数学月”的系列活动,我们积极鼓励学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理论成果,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建设系部特色的学生学术、科技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为学生们的他们自己的未来铺下美好的蓝图。
附:(1)往届活动部分照片(2)往届部分获奖情况
(3)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情况、附(1):
海报宣传为让更多同学了解范生技能大赛,从而积极参赛 数学系朱虹霖同学的源于圆的位置关系讲课现场,器宇轩昂!
数学系主任助理骆洪才老师为比赛点评 中文系黄悠纯教授为比赛作深刻点评
大学英语部陈亚斐老师为选手点评
数学系陈安平主任亲临现场监考 竞赛现场考生们认真细致地做着竞赛题目
附(2):
(1)湘南学院第三届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专业组(数学系)
一等奖:何熙佳(09级)曾清娟(09级)
二等奖:王映锋(09级)孙小娥(09级)谭会玲(10级)三等奖:邹嫄嫄(09级)刘媛媛(09级)魏叶梅(09级)
唐 科(09级)杜露燕(09级)
非专业组
一等奖:黄明波(计算机系09级)汪 伟(化生系09级)二等奖:欧阳英秀(物电系09级)尹送求(物电系09级)
肖海霞(化生系09级)
三等奖:肖 凤(物电系11级)张 芬(物电系11级)
申泽明(物电系11级)蔡红卫(物电系11级)王 旭(物电系10级)
(2)我院选手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南省赛区获奖名单 二等奖:唐 科(数学系09级)欧阳英秀(物电系09级)三等奖:魏叶梅、曾清娟、邹嫄嫄、杜露燕、何熙佳(数学系09级)吴石军(数学系10级)(3)第三届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奖信息
一 等 奖:周萍(经管系)李亚娣(美术系)
二 等 奖:宋珂(外语系)
朱虹霖、肖奕平(数学系)舒健(化生系)
三 等 奖:段陈林(医检系)
贺芷萱(中文系)
孙
兴(经管系)沈晶晶(中文系)李 燕(数学系)艾雪平(化生系)优 胜 奖:周汨、陶文娴、王华艳(中文系)刘慧慧(医检系)
张倩、廖日娟、雷 新(数学系)周 媚(外语系)
附(3):
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情况
我院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有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有全国一等奖1项;湖南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有湖南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6六项,非专业组二等奖1项。
第四篇:机加工特色项目建设
机械加工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校办机械加工企业,服务县域经济。
二、项目确定
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矿企业对机械加工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在县域范围内,机加工人才缺乏,企业无人才可用,而学校又相对缺乏实践机会,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学校建立机械加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建设目标
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立足神木,辐射陕北地区,打造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同时兼顾企业产品维修及售后保养等若干产业集群;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基于岗位的模块化系列教材;培养1-2名在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在职业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实际经验丰富的信息化建设领军人物或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项目背景、专业技能高、教学经验足、服务能力强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师资团队;通过“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建设融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定期轮训相结合、岗位标准确定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技术研发和现场实训相结合、能同时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企业职工培训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
四、建设思路
1、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2、学校建立机加工工厂,在满足学生实训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办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建设内容
1、校企合作建设
(一)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
荐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
再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由合作企业择优录用实习生。
(二)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
业技术人才。
①、订单培训.学校应企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②、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上岗前的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③、在岗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
校企合作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一)实习。
①、见习实习
学校、合作企业及学生家长就学生的见习实习问题,签订三方实习协议书,按照协议书要求开展工作。原则上学生到了企业的生产、安全、生活等由企业负责,学校配合企业搞好日常的管理。企业应支付给学校一定的实习管理费用。②、勤工俭学
学校贫困学子需要半工半读或有意愿利用休息时间工作的学子,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安置,如寒暑假安置工作,或者短期、零用工。
③、顶岗实习
学校将优秀学生送到企业顶岗实习,既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学生加强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校业联营
校业联营的操作方案
①、学校利用现有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为企业生产产品。
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加工特定零件时,为了使学校生产的零件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要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③、企业提供设备支持。在加工特定零件时,由于学校的设备不够全面而导致零件无法加工时,可由企业为学校提供特定设备,为企业生产特定零件。
④、费用。学校为企业加工零件时,企业需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费用。费用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校业联营的优势
①、为企业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包括工人工资、设备折旧、设备维护、生产电力等费用。
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的储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到企业上岗操作。③、为学校解决了学生的实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得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实现了无缝对接。
2、校办企业建设
(一)创办以学校为主体的机械加工企业
近年来,我校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投入800多万元购置设备,建设了两个数控加工实习车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更好地搞好实训教学,学校专门成立了实训处,稳步推进规范化管理。为了适应新形势,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本地的发展需要,学校拟对数控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建。这就为建立校办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根据能力本位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意识,按照信息化核心技术方向重点建设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有专家教授又有能工巧匠”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逐步建立精通企业自动化和生产管理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建立校企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形成优秀专兼职教学团队。在三年的建设期内,重点培养1-2名行业领军人物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或从企业引进2-4名技术骨干担任专职教师;聘请4名以上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创新型、具有职业特色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这样就能为校办企业提供良好的“软件”条件。
六、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措施
除了县财政支持的项目建设经费外,学校还将努力自筹经费和争取企业资助
项目建设经费。通过对经费预决算、经费支出等方面严格管理和监督,保障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政策保障措施
通过政策激励,包括薪酬激励政策、职称聘任政策、成果奖励政策、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促进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参与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通过政策保障,稳定产学合作机制,促进专业在行业、地区扩大影响。
(3)制度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例如人才引进制度、进修制度、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等,保障专业建设有序、顺利进行。
(4)组织保障措施
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由学校实训处领导牵头,系部成立校企建设领导小组等。
第五篇:足球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魅力足球 校园因你而精彩
——麻车小学体育(足球)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开展充满儿童情趣的足球活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足球、热爱足球,在足球活动中体验魅力足球的激情与快乐,增强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任务目标
1、推广普及足球运动,以魅力足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做到人人学会踢足球、班班拥有足球队、年年举行足球赛。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足球教学水平,发现苗子,挖掘人才,全面提高学校足球技能水平。
3、以足球项目为特色建设,开发体育足球特色项目校本教材,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层次,力争在镇级以上足球赛取得佳绩。
三、组织机构 组长:顾月明
副组长:曹锡辉 谢锦柏 成员:体育科组老师及班主任 教练组组长:何健林
教练员: 袁仲鹏 谢灿坚 单进深 刘润天 刘潮波
四、实施计划
(一)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提高此项运动水平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将组织一支思想素质好、有吃苦耐劳精神、业务素质高的 教师队伍为教练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相互学习的办法,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同时定期组织观看足球技术动作录像片,加深教练们的印象,提高教练员的素质。
2、开展足球教学研究。把足球教学纳入平时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课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每周至少一节足球专项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3、聘请专业的外教定期到校开展足球队的训练,提高足球队员整体水平。
(二)营造良好足球氛围。
1、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广播、黑板报中设置专栏,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工作,让每个学生较多地了解足球活动的历史及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情感。
2、设置有关“足球”的宣传标牌或雕塑,让每位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
3、组织开展好“足球”知识竞赛和“足球”征文、演讲活动,增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
(三)组织与管理
1、普及与提高。
学校以魅力足球活动来丰富全体学生校园生活、锻炼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特长。
(1)各班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足球基本功训练。如:运球绕杆、接球、传接、颠球、射门等。
(2)以第一学期十一月份、第二学期四月份为学校 “魅力足球”活动月,按年级组以班为单位开展足球友谊比赛。具体安排:低年级组“趣味足球”;中年级组“活力足球”;高年级组“绿茵足球”。让 足球苗子能露尖尖角,为校U-
12、U-10男、女子组足球队及早启动选拔、组队、集训工作把好资格关。
2、积极开展足球创建活动。(1)加强队伍建设。
结合我校实际以麻车村学生为重点对象选拔人才,扩充足球训练队的规模。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建设好球队,壮大球队,保证球队的持续发展。
(2)协调校队训练时间。
①麻车村学生训练时间:男子组周一、三下午:4:30点——5:30; 女子组周二、四下午4:30—— 5:30。
②外村乘校车学生训练时间:重点利用体育课开展个别训练。
3、落实活动内容:(1)提高队员运控球能力。(2)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3)学习简单的传切配合技术。
4、完善训练体系。
(1)进一步完善足球训练计划
足球训练必须做到有计划进行,足球训练计划的制定要力求科学合理并做到严格执行。
(2)建立足球训练监督机制
以教导处为主,定期对足球训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次数。
(3)建立运动员成长档案和运动员管理制度
每个运动员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训练的过程,建立成长档案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运动员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比较容易冲动,较难管理,所以,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5、健全训练制度。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达训练场地,不迟到,不早退。(2)每次训练都要履行运动员点名制度。(3)训练期间不能做与训练无关 的事情。
6、开展多种形式比赛。
(1)每年定期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2)根据学校的情况,多与兄弟学校开展竞赛与切磋。
7、加强宣传力度。
(1)形成足球特色学校创建论文的刊登、发表或交流。(2)努力把校园足球向社区足球逐步推广。
(四)后勤与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开发列入工作日事议程认真抓好,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组长的作用,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做好开发实施工作。
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实施制度,搞好制度管理。
3、激励保障:把创建实施的成绩与对老师平时检查、期末检查、考核结合起来,与结构工资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4、经费保障:学校将从学校整体预算中专门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足球特色学校创建的实施,确保本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
1、规模:以年级为单位做到班班有足球队,有校级U-
12、U-10男、女子足球队。
2、成绩:在镇级的比赛中保三争二夺一;在市级的比赛中做到争五夺三。
石滩镇麻车小学
201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