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个关系的处理0
新课标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个关系的处理
丁益祥
1.处理好集体备课与自我加工的关系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兵家的备战信条,战前充分准备是战时克敌制胜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学也一样。要攻克课堂教学中一个个难点,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主要指课前教学设计的准备。目前,在中小学教育界达成共识的是集体备课,实施课标版教材后,集体备课的作用必将更大。集体备课方式多样,主题鲜明。一般地,在课标的整体要求下,主要备目标的确定,备重点的把握,备难点的突破,备例题的选择,备教法的实施,备学法的指导,备知识的科学性。此外,还应备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以便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然而,集体备课的结束并非意味着备课工作的完成。一般说来,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凝练组内集体智慧的前提下,必须再进行自我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应对自如,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2.处理好课本知识研习与鼓励学生实践的关系
不管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不管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研究、学习、落实和应用始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照课标的要求,围绕课程内容,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注意课本知识文本理论的呈现,不敢越雷池一步,忽视学生自身的实践,那么,课堂教学必将走上“本本主义”的老路,知识的再生和发展必将就此止步,课堂教学必将失去生命的活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认真处理好课本知识研习与鼓励学生实践的关系,给学生以切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心灵感受中领悟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再生和完善。
3.处理好本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关系
学科与学科知识之间具有某些联系是肯定的,为此新课程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少老师也尝试在本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恰当地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这自然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如果处理不恰当,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应当处理好本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关系,在本学科教学需要的时候,适时地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使得本学科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灵气。
4.处理好课堂提问中质与量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提问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无论是常态的课堂教学还是公开课教学,都应该有适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目前主要表现为教师问学生。教师提问学生的问题应当有着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但要切合学生的思维水平,是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听懂解题过程的问题。提问的数量也应把握一定的度,切忌“问题泛化”(教育专家把那种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滥提问题、不求质量的所谓提问,批评为“问题泛化”)。
课堂提问是必要的,但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泛化”是对课堂提问的扭曲。此外,课堂提问除了教师提问学生以外,还应当包括学生问老师、学生问学生两个方面。学生问教师或学生问学生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决定,通常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其过程则既是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完善和发展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探索、求知的过程,又是学生审视学习内容时追求思维的批判性和科学性的过程。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要鼓励和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适时指正与保护学生尊严的关系
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一般不尽相同。面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特别是面对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教师的责任是适时纠偏指正。但应注意指正用语的友善、引文举例的恰当,切勿因此伤害学生的尊严。
6.处理好尊重学生意见与崇尚道德科学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切身体验,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对某些学生欠科学的观点,或者理解上的重大偏差,甚至错误的认识,教师应当站在科学与道德的高度毫不犹疑地加以引导、点拨和纠正。
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文化知识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向学生呈现的知识是否科学是每个老师在备课、讲课中必须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7.处理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与强化课外辅导的关系
学科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环节,努力向45分钟要质量,又要适当地进行课外辅导,以弥补零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当落实的知识因某些不科学的因素经常不能到位,然后靠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弥补损失,这是不可取的。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应当分析课堂教学中相关知识未能落实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而不应将落实知识的希望寄托在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上。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管理不仅能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如果一位教师将课堂管理的具体方式看成是创建有效学习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钟情于纪律管制,那么,他就能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有效的教师不会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维持纪律上,因为他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事先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协同配合,这就意味着以学习共同体原理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参与学习的具体要求都有明确的期望,并且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程序转换衔接,必要时还会提供后续学习的线索与提示。教师在对课堂纪律做出必要干预时,应该尽量不要影响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的其他同学。
课堂2.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的学习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试图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维持有效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可以促进课堂成员(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和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以促进课堂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在实施课堂管理时应当避免由于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机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手段:课堂纪律是硬的课堂氛围是软的课堂管理的技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第三篇:上下级关系处理
上下级关系处理
面对下级的跳槽:爱的就是你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流动相当频繁,跳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面对下级离职,上级应该支持自己的“好兵”趁年轻多闯荡,以便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如果上级还能表示随时欢迎离职的员工回来工作,对方将十分感动,而且这也将促使他们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公司或者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在“爱将”离职后,你还是有必要抽空电话问询一下他们的近况。虽然阵营变了,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一点残存的旧情加上共同的利益所在便足以促使双方在将来的工作中相互支持,说不定还能探听到竞争对手的情报。
面对下级的毛病:你在我眼里是最美
无疑,在工作中,上级应该是很有威信、很严肃的人,但是这并不等于在下级面前永远要僵着一张扑克脸。在人性化、人本主义泛滥的今天,员工不时就会有点小小的迟到早退,其中以头痛、脑热、拉肚子为由者众,有点人情昧的公司自然不能剥夺员工上厕所的权利。不过有能力就职于贵公司的下级毕竟不是榆木脑袋,总能把握好火候,把自己的小猫腻控制在上级的忍耐限度内。
上级的魅力来自于可以和员工打成一片,但是又不失员工对他的尊重,上级要力求避免给下级造成命令、训斥、役使他们的感觉,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待下级。这样,下级才会敞开心扉。感情上贯通了,才谈得上信息的交流、工作的配合。
面对下级的恐惧: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能否平等地对待下级,会通过上级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不要以为是小节,纯属个人的习惯,就不会影响上下级的关系。实际上,这往往影响到下级是否敢与你接近,以及上下级关系的密切程度。此外,上级给下级安排工作时,不妨与下级先拉几句家常,关心一下不涉及隐私的个人问题,以便使感情接近,消除拘束感。
在对下级工作发表评论时,一定要掌握分寸。因为上级点个头或者摇个头都会被看做“指示”而被贯彻下去,所以,在下级面前,上级轻易的表态或过于绝对的评价都容易造成失误。
大多数员工都有很多“老板”,职务越低,上级越多。每个上级就都是自己的“老板”,每个“老板”都得罪不得。通常,上级都有各自的脾气,有大小、高低、尊卑之分。上级之间有斗争是件令下级尴尬又头痛的“大事”,不但使下级无所适从,而且破坏上级的形象,影响公司的运作效率和持续发展。有些大脑容量有限的上级动辄把下级当成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其实最后损害的还是自己。面对下级的愿望:明明白白我的心
有一种与下级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是很多上级所忽视的。这就是不失时机地为下级创造一些惊喜,这种周期性的刺激能够创造出持续不断的动力,从而避免长期工作给员工带来的倦怠情绪。例如,在节目来临时给大家分发一些礼物,将得到下级欢呼雀跃的拥护。按照规律,节日长假通常是员工跳槽的旺季,往往休假回来第一天就会发现办公童空荡荡的。节日礼物是上级与下级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实实在在地表达着上级对下级的关心与理解,因此要比现金更有人情昧,也更能剌激下级的“革命热情”,可以回避跳槽症高发期,大大降低公司的跳槽率。需要注意的是,礼物的总体价格要与公司的盈利水平相符,每份礼物的金额也应大体相等,不然会有人觉得不公平,好事反而变成坏事。
面对上级的冷漠:假如给我一天的光明
下级在上级面前如何拿捏自己的表现,不只影响上级对你的观感,有时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如果有机会面对上级表现得过分胆小、拘谨、谦恭、服从,甚至唯唯诺诺、诚惶诚恐,那简直等于自杀或者自残。上级虽然喜欢下级服从自己的命令,但是不会喜欢完全驯服而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上级都有征服欲和迷恋胜利的快感,如果你“面”得如同小羊羔,那对于上级来说就失去了挑战性,也就失去了对你的兴趣。
对待上级要尊重,要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抬轿子”、“吹喇叭”等做法不仅有损自己的人格,得不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还可能引起上级的反感和轻视。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从工作出发讲出自己的道理,就不难博得上级的欢心。
面对上级的喜好:你喜欢所以我喜欢
一般来说,上级向下属交待工作,总是费时费力,还要担心下级脑子进水,唯恐下级对自己意思的领会有失偏颇。因此,下级有必要练就在上级提出问题之前便奉上答案的功夫,准确把握上级的要求,从而减轻上级的压力,为上级分忧,让上级腾出大脑容量去思考别的事情。当然,替上级分忧并非越权行事,这最重要的是你要让上级觉得你的建议是在他的精心启发下才炼出的智慧结晶。
此外,向上级展示自己还要选择有利时机。上级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问题,需要不停地思索,所以不要在上级埋头处理大事时去打扰他,而应该根据自己的问题重要与否,去选择适当时机反映。更重要的是,下级要善于利用一切与上级
单独相处的工作空隙来与上级沟通,比如走路时,乘坐电梯、汽车时,等候客人时等等。
遇到上级火冒三丈或者态度冷淡时,下级万万不可硬碰硬、横眉冷对、意气用事。“话不说不清,礼不弄不明。”在上下级之间有了误会或者矛盾的时候,下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积极主动、随意自然地与上级沟通互动。如果大老极找你单独谈话,你最好在第一时间对自己的直接上级讲明谈话内容,其实只需讲讲无关紧要的部分,不过一定要把这一部分说成是谈话的全部内容。面对上级的评价:右手换左手,左手换右手
上级都是好为人师、自以为是的“智者”。如果不小心让自己的缺点在上级面前曝光,或者上级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下级的不足之处,明智的下级绝不会马上解释,而是感谢上级对自己的“关注”与“优待”,并希望上级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帮助自己改掉缺点。这将凸现出在你心目中上级是一个友好的帮助者,令他觉得你的进步来源于他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他自然而然地继续为你创造机会,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殊途同归,如果下级的工作成绩得到上级的肯定和称赞的话,你应该真心诚意地感谢上级的帮助和栽培,让他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你认为自己的进步是与他的培养密不可分的。
每天与上级过招,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发生针锋相对的直接冲突,因此一定要为自己留出足够的退路。居安思危,即使是在平步青云、红到发紫的时候也要时常想想倘若失去这份工作自己将何去何从。在办公室里混的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与上级唇枪舌战、大打出口,此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就好了,何必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呢!记住与任何老板都是相伴只有一程,好聚好散,以后你做了老板,很可能也会有被下级骂的一天哦!
面对上级的嘉奖:爱你在心口难开
上级在工作上给予自己不少指点,把谢意转化成礼物,比嘴上说声“谢谢”更真诚,也能令上下级关系更和谐。为了使上级欣然接受并且避免同事在背后的闲言碎语,在送礼时就一定要讲点艺术性。否则,即使你真的本没有什么功利心,也会跳进黄河洗不清,说不定连你凭本事获得的升职、加薪,也被认做是拍马屁的结果。送给上级的礼物要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尽量不要花太多钱,但要比较特别、投其所好。如果不了解上级的爱好,那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要避免送上级不喜欢的东西。另外送上级礼物要师出有名,才不会令上级为难,同时杜绝同事讲闲话。当然,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而给上级送礼,都要尽量避免被同事知晓,即使是公司中无话不说的好友。因此礼物最好送到上级家中并提前与上级约定拜访时间,充分考虑人家的方便。切不可抱着“礼多人不怪”的老思想,未经许可就提着礼物贸然前去。
第四篇:处理领导关系
●与上级保持应有的距离。不管自己与上司的私人关系如何,在工作中都要公私分明。在企业中,尤其忌讳有意宣扬与上级关系过分的亲密的做法。
●对上级不卑不亢。既不有意和上级“套近乎”、溜须拍马;也不自视清高,不把上级放在眼里。
下行关系,上级所处理的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即如何才能当好领导者的问题。在企业之中,要处理好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或想要当好领导者,应该重视六点礼仪规范:
●以身作则。不管做什么事,作为一名领导者,都必须身先士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倘若“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则将毫无威信可言,而且必定会一事无成。
●平等待人。当领导的人,最令下属反感的,莫过于拉帮结伙、任人唯亲。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平等待人。
●礼遇下属。要和下属进行心灵上的平等对话,以“礼”服人,讲究批评和表扬的方法,不能以“权”压人,更不能不讲方法策略的随意责骂与挖苦。
●关心下属。体谅和关心下属,是企业领导者最容易赢得人心的方法,这是企业形成自己的人文文化和加强企业员工向心力必不可少的做法。
●信任下属。领导者的信任与尊敬是对下属最好的奖励,因为这是对他们人格上的尊敬,是对他们人品和才能的肯定与信任。让下属真正视上司为知己,自然“士为知己者用”,就是上司的回报。●亲近下属。不能自持为尊者,高人一等,而远离员工,脱离群众。要适当的与下属接近,进行谈心,了解下属的一些状况,并且多为下属考虑,有可能的话,想在下属之前,做在下属之前,帮下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下属才会对领导忠诚,尊重领导,而且会体恤上情。
其他回答
saratmv2009-02-17 18:01:41
跟上属配合首先,做工作养成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的习惯,让领导能随时知道你工作完成到什么情况,这样万一有什么错误领导也会及时帮你指出来。再就是就算一件工作没做好只要工作中随时跟领导汇报情况了,它也可以理解,不会太难为你
再就是,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领导不在的时候自己能独当一面。什么事都找上属问的话,那还要你干嘛。但是切记一点,不要擅作主张。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先跟上属说,我准备去做一件什么什么事,准备怎么怎么去做,听听上属有什么意见,同意了再去做
第三,要理解上属,多关心上属,包括生活和工作
跟下属配合首先你要掌握整个团队的整体情况
要掌握整体情况别只靠下属汇报,那你几乎得不到多少信息。一靠自己看,二靠下属汇报,三靠去找别的团队的人打听一下他们对你的团队的一些人或事的看法
再就是不能让你的几个副手关系太好,如果他们关系太好容易抱团,把你架空。那是下面出现什么问题你都不知道真相,甚至合伙把你给卖了
所以要分化他们,轮流找他们谈心,单独、分别对他一人表示器重,然后对关系太好的几个人可以实行抬一个,压一个,让他们产生内部分化,猫着劲干工作
再就是要求下属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别让下属不服你
关心下属生活,用你的实际行动去感动他
对待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要有不同的一套方法
临时想到这么多,想到了来随时在个你补充
马甲之马甲马甲2009-02-17 18:26:57
上下级关系,也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有利于团结稳定,端正党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的发展。
领导与被领导,二者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上下级关系总的要求是:团结友爱,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共创大业。在具体工作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都有各自应注意的地方。
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职务的宗旨,自觉接受被领导者的批评和监督。领导者要和下级和睦相处,取得了解与信任,赢得领导威信。不要以“领导者”自居,要放下架子,以平等友好坦诚直率的态度与下级相处。要关心下级,经常了解下级的生活情况、思想情绪、工作中的困难,竭力帮助下级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解除思想上的烦恼。对下级
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善于宽容、谅解下级,如果下级在态度、言行上对领导有所冒犯,不必挂在心上,要主动表示谅解,解除对方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下级作为被领导者,要维护领导的威信,遵守组织原则,服从分配,积极工作。要体谅领导的难处,设身处地为领导分忧,满腔热情地帮助领导,补台而不拆台。领导工作出现差错时,要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领导和群众有矛盾时,应从中作些协调解释工作。与领导发生矛盾分歧时,要宽宏大度和气坦率地向领导讲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要针锋相对,大吵大闹,激化矛盾。
曾有一家权威市场调研机构针对“员工离职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因为薪水问题离职的占27%,因为
上下级关系紧张而离职的却占到33%。由此可见,上下级关系紧张已成为员工离职的首要因素。
下面简单地记下几点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要点:
上下级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具体工作是八个字: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如作为店长的工作职责应该是:做好该店的计划,对销售业务进行相关策划,加强商品的管理,促进店员的培训、沟通,帮助营业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控制计划的进程并及时调整,同理还要做好激励工作。做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明白:下级的绩效就是上级的绩效,上级的核心工作就是协助下级成功,如此上下级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再加上职责分明,工作起来就会有条不紊,当然就不会产生上下级关系紧
张的问题了。
●当哥们就不能当上级,上下级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管理工作中,上下级关系不能走得太近,更不能不分彼此,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不利于开展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管理者整天就应板着一张面孔,那样的话会脱离群众,如果最后得不群众的支持,工作也难以开展。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工作中是上下级关系,生活中是朋友关系。这样才有利于
树立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上级对待下级要公平、公正
根椐马斯洛需求理论,员工要求被尊重的心理需求被排在了其所有需求的第三位。那么,怎样体现上级对于下属员工的尊重呢?在这里,上级对下级的公平、公正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受委屈的员工会产生“自
己不被领导重视,再努力也是白搭”的想法。
如何做到?
1、上级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对属下有偏见或偏袒的心理
2、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一切按制度办事,避免个人主观臆断;
3、一定要制定好评价和考核标准,如企业的薪酬标准,晋升条件等,只要严格按客观、公正的标准
去办事,员工也就无话可说了;
4、加强沟通说服工作,引导下属尽可能多地从企业和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
上级要懂得关心下属
●上级应懂得激励下属
有时,上级不懂得激励下属也是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适当的时机,给予下属员
工适当的激励,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1、员工取得成绩时,公开表扬、道贺或当面感谢;
2、为员工向上级领导请功、推荐。请上级予以表彰或表扬;
3、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称赞其建议;
4、共进晚餐、赠送礼品、看望家属、祝贺生日;
5、授权,让其负责重要的项目,若出错,替其承担过失;
6、让其休息、休假、培训、旅游、出席会议;
7、聚会,一起娱乐;
8、帮助期解决生活困难;
9、有时适当的批评也是激励,但批评后要把握好下属心态,做好安抚工作。
●上下级应经常相互沟通,建立信任
天性使然,上下级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长期缺乏交流、沟通,往往使矛
盾和隔阂越积越深,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关系紧张等问题。
要保证上下级之间有效沟通,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沟通制度化。如:员工会议、企业公开栏、内部
调查表、投诉、述职、交流会、文娱活动、单独沟通等等。
●下级应懂得栽培自己
下级常怨上级没有关注自己,导致发展不好,从而影响工作心态,这也是影响上现级关系的原因之一。作为下级应做到“四心”:适时报告工作进度让上级“放心”;努力理解上级意图,让上级“省心”;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让上级“安心”;积极为团队想办法,让上级“定心”。平时工作积极努力,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这样的下级,领导自然喜欢,上下级关系也就默契了。
企业管理中要全面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除了要做到以上几方面外,还要懂得从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角度来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比如建立以真诚沟通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等,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解决上下级
关系问题,从而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保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
第五篇: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精选)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学过程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生关系也不同以往。能否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就如何在课堂中对待不好学的学生重建良好的课堂秩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不好学习的学生出现了与学习相违背的行为时,老师在批评他们之间应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而不能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更不能对学生大声叱骂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也不能由此而对学生放松了要求,成为“心中有书、眼中无人”的教师。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由此看出,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当然,对于班内好学的学生,教师很容易做到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对于一些不好学的学生,似乎难以做到。那怎样才能做到既批评了他们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呢?如:当学生正在讲小话时,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如他回答出来,则表扬请其坐下;如他回答不出来,则明确地告诉他要专心听讲。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不提他们讲小话之事。再如:睡觉的同学,教师可用关心的方式问其是否生病,顺带将其唤醒。对于看课外书的同学,教师千万不能拿过书来一撕了之,可在课堂里评价一下他所看书籍的内容,分析其行为的利弊。虽然这样会占用一部分教学的时间,却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避免了师生矛盾的正面冲突,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批评了学生;二是体现了教师的职责:即教书又育人。三是对全班同学中有类似情况的作了提醒。这样比起其他同学等待你地谩骂一个同学或摔书、拍桌子,将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每个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内在的需要,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反之,如果对于不好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教师逼他去学,那师生都会觉得难受。这样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备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的课已成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对不好学习的学生可采用的方法很多:精心准备的导语,悦耳动听的音乐,独具风格的课件、实物、板书或多媒体等。这些方法如果运用适当,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信心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育学理论与实际也证实,学习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中小学课大纲程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即通过教育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有信心,获得知识是人类社会中极为普遍的活动”,经过学习“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学习”,“有充分的信心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技能”。许多研究者在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已明确提出?s“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很高的信任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基石。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不好学的学生态度关系到是否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到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你”。
四、善于换位思考,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作为一名教师,要设身出地体察不好学习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努力克服主观上的武断,培养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言行的看法和态度,以便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样的话,教师也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克服消极情绪,发展积极情绪。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碰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时,头脑必须冷静沉着,千万不能发怒,辱骂学生,更不能进行体罚。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更为紧张。这也是衡量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
课堂是教学进行的土壤,教师就像阳光和雨露,应怀着一颗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心,改变和更新观念,调和师生课堂的良好关系,重建有效的教学结构。相信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